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山东省广饶市稻庄镇城市总体规划_2005-2020_

山东省广饶市稻庄镇城市总体规划_2005-2020_
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整合调配土地资源,提升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形成现代化的城镇 空间特色;北部片区土地储量相对充足,在完善片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效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逐步缩小与南部片区的差距
③三纵:即是三条纵向交通干道。由西向东依次是惠安路、永安路、青垦路。 ④四横:即是四条横向交通干道。自北向南依次是石大路、宜安路 、广码路、乐安大街。 ⑤五带:即是五条滨水生态景观带。自北向南构成沿小清河、预备河、新淄河、老淄河以及织女河两侧的滨水生态景观带, 优化生态环境,提升景观品质。
护区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本区域内原则上禁止任何城镇建设行为。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农田、水资源、河湖岸线进行恢复性整 治。禁止各类污染源进入城镇水源保护区,不得向河流湖泊排放未经达标处理的环境污染物。
②限建区:包括一般农田、果园、养殖基地、水网等农业生态用地、生态环境屏障区以及规划予以整合的农村居民点。本区 域内应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应尽可能避让,鼓励开展土地整理和农村居民点缩并。
二产业采取“接替”战略,即“接续”与“替代”战略:一方面在继续做强、做大、做优,提升现有四大支柱产业层次的基 础上,接续、拉伸产业链;另一方面,未雨绸缪,精心选择替代产业,实现工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 16 条 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三产业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文化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 第 17 条 空间发展战略
第 3 节 发展战略
第 13 条 产业发展总体战略 立足于“南工北农”产业发展格局,立足于大企业、大项目、大生产,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升层次”,加快推进农业
产业化、新型工业化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 第 14 条 第一产业发展战略

广饶县发展总体旅游规划

广饶县发展总体旅游规划

广饶县发展总体旅游规划规划总论一、规划功能与性质为促进山东省广饶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广饶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全县第三产业及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创建节约型和谐社会,促使广饶县成为我国文化旅游先进地区,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为县级旅游业宏观战略性发展规划,作为广饶县旅游业发展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山东省内旅游市场及各类专营市场为依托,以打造孙武文化体验旅游品牌为核心,以开发孙武湖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为关键,以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以营造全县旅游综合环境为支撑,大力挖掘文化及产业旅游资源。

“面向大市场、开发大旅游、发展大产业”,将广饶旅游业发展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引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主导地方形象塑造的绿色节约型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绿色节约型产业。

把广饶县建设成为拥有一定国际知名度、全国著名的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三、规划基本任务广饶具有旅游区位、地脉和文脉优势,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良好的生态背景,拥有“孙武故里”这一独特突出资源和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民俗风情。

本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回答这样的命题:如何发挥广饶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特别是挖掘与发挥“孙武故里”的资源优势,在旅游业刚刚起步的广饶县,实现旅游业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促进广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广饶资源本底条件较薄弱,自然类旅游资源稀少,人文类旅游资源较丰富,非物质旅游资源较丰富。

一、旅游资源构成分析五级旅游资源1个(孙武),四级旅游资源2处(刘集支部旧址、吕剧),三级旅游资源6处,二级旅游资源15处,一级旅游资源10处。

二、旅游资源定性评价1、拥有高品位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竞争力2、文脉深厚,唯一性强3、人文遗迹资源丰富,但挖掘开发不够4、哑铃式分布格局总体分布不均、南北部相对集中5、局部资源独特性强6、孙武湖条件极好,易于打造精品景区规划总论一、规划功能与性质为促进山东省广饶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广饶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全县第三产业及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创建节约型和谐社会,促使广饶县成为我国文化旅游先进地区,特制订本规划。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模板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模板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作者: 未知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1056 更新时间: 07规划总论一、规划功能与性质为促进山东省广饶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广饶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带动全县第三产业及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创立节约型和谐社会, 促使广饶县成为中国文化旅游先进地区, 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为县级旅游业宏观战略性发展规划, 作为广饶县旅游业发展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下,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山东省内旅游市场及各类专营市场为依托, 以打造孙武文化体验旅游品牌为核心, 以开发孙武湖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为关键, 以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 以营造全县旅游综合环境为支撑, 大力挖掘文化及产业旅游资源。

”面向大市场、开发大旅游、发展大产业”, 将广饶旅游业发展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引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主导地方形象塑造的绿色节约型产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绿色节约型产业。

把广饶县建设成为拥有一定国际知名度、全国著名的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三、规划基本任务广饶具有旅游区位、地脉和文脉优势, 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良好的生态背景, 拥有”孙武故里”这一独特突出资源和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民俗风情。

本规划的基本任务, 就是要回答这样的命题: 如何发挥广饶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特别是挖掘与发挥”孙武故里”的资源优势, 在旅游业刚刚起步的广饶县, 实现旅游业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 促进广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广饶资源本底条件较薄弱, 自然类旅游资源稀少, 人文类旅游资源较丰富, 非物质旅游资源较丰富。

一、旅游资源构成分析五级旅游资源1个( 孙武) , 四级旅游资源2处( 刘集支部旧址、吕剧) , 三级旅游资源6处, 二级旅游资源15处, 一级旅游资源10处。

二、旅游资源定性评价1、拥有高品位旅游资源, 具有一定的竞争力2、文脉深厚, 唯一性强3、人文遗迹资源丰富, 但挖掘开发不够4、哑铃式分布格局总体分布不均、南北部相对集中5、局部资源独特性强6、孙武湖条件极好, 易于打造精品景区三、周边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一) 周边旅游区1、齐文化旅游区2、黄河口旅游区3. 民俗文化旅游区( 二) 关联性特征分析1. 总体特征: 交汇性多于边缘化、合作性多于竞争性2. 优势分析广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各种文化的交汇使广饶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中能与周边旅游文化区左右逢源。

广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广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广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广饶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九年七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3)一、县域概况 (3)二、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 (6)三、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0)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和规划目标 (16)一、规划指导思想 (16)二、规划基本原则 (16)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8)四、土地利用战略 (20)五、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22)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27)一、土地利用调整原则 (27)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8)三、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32)第四章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34)一、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34)二、基本农田调整情况 (35)三、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 (37)四、强化耕地质量建设 (39)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 (40)一、建设用地调控的目标与方向 (40)二、城镇村建设用地布局和调控方向 (40)三、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41)四、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5)五、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48)第六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51)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51)二、优化建设用地配置,促进工业集聚发展 (52)三、稳步推进旧村改造,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52)四、创新城市建设用地理念 (53)第七章土地综合整治 (54)一、土地综合整治原则 (54)二、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55)三、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 (56)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58)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58)二、一般农地区 (59)三、林业用地区 (60)四、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61)五、独立工矿区 (61)六、风景旅游用地区 (62)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63)第九章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64)一、乡镇土地利用方向 (64)二、各乡(镇)主要控制指标分解 (65)三、合理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65)四、重点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66)第十章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建设 (68)一、土地生态功能区 (68)二、合理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70)三、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统筹协调 (73)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7)一、法律保障措施 (77)二、行政保障措施 (77)三、经济保障措施 (79)四、技术保障措施 (80)五、社会监督保障措施 (81)附表 (83)附表1 广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调控指标表 (83)附表2 广饶县规划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86)附表3 广饶县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87)附表4 广饶县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89)附表5 广饶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90)附表6 广饶县各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91)附表7 广饶县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93)附表8 广饶县规划期间不易确定具体位置占用基本农田项目表 (94)附表9 广饶县农村居民点整治面积汇总表 (96)附表10 广饶县村庄建设规划表 (98)前言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空间布局,促进全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东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结合广饶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总体要求,制定《广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

东营市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路径(1)

东营市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路径(1)

东营市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东营市作为山东省重要的沿海城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当前仍面临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探讨东营市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路径,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推广特色旅游产品东营市位于胶州湾东岸,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

比如,岚山半岛拥有海滩、海岛、温泉等资源,可以发展海洋度假游;广饶县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发展农业观光游;河口区有少林寺、大汶口文化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发展文化旅游。

东营市应该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开发和推广多种旅游产品,形成别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增加旅游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是旅游业的基础,也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营市应该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旅客的便捷度。

比如,可以修建海底隧道连接岚山半岛和东营市区,提高旅游度假的便利性;可以建设高速公路连接东营市和周边城市,加强区域旅游经济的联动发展。

三、加强旅游产业协作和合作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多产业交叉和融合的行业,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需要依赖多个行业的配合。

东营市应该积极开展旅游产业协作和合作,形成旅游产业的集群效应,实现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高度整合。

具体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和引资、企业合作等方式加强相关行业之间的联系。

四、加强旅游服务能力旅游服务是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一项重要砝码。

为了提高旅游品质和口碑,东营市应该加强对旅游服务能力的培训和提升,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确保旅游服务的优质高效,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

五、加强旅游品牌宣传和推广东营市应该积极开展旅游品牌宣传和推广,以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推广,比如发布宣传片、社交媒体推广等,吸引更多人前来东营市旅游。

同时要注重网络宣传,建设旅游官网、旅游APP等工具,方便游客更多地了解东营市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

强文化活力 增旅游魅力 共建美好生活——推进广饶县文化和旅游业

强文化活力 增旅游魅力 共建美好生活——推进广饶县文化和旅游业

丝 路 视 野文化是灵魂,也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载体,也是文化最大的市场。

随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即将实现,文化和旅游越来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变革、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消费时代的大背景下,将自然资源、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充分结合的文旅融合发展更是提升人们更多切实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生活需要。

作为旅游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文化大县,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文化品位,打造旅游品牌的迫切需要。

一、广饶县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一)县内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情况广饶自秦设县,古称乐安、千乘、琅槐,是孙武出生地、吕剧发祥地、齐笔原产地,被联合国地名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孕育了兵圣孙武、汉相倪宽、西汉经学创始人欧阳生等一批历史名人,孙子文化、古齐文化、吕剧文化、红色文化源远流长。

广饶县境内文化古迹和人文景观众多,有古文化遗址418处,其中史前文化遗址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市级11个。

其中,至今已有5700多年历史的傅家、五村遗址为大汶口文化鲁北型的发祥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关帝庙大殿是山东省保存最完整且年代最久的木构建筑;春秋时期齐桓公会盟诸侯的柏寝台被称为“齐鲁第一台”。

同时,广饶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流传和保存了全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中共延集、刘集支部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农村党支部之一。

广饶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映,农渔田园、生态园林、休闲度假、特色村庄等主题旅游资源达到90余个(处)。

近年来,广饶县相继建设了孙子文化旅游区、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孙武祠、红色刘集旅游区、上农休闲旅游区、青丘文化旅游区、爱尚多肉文化旅游区、兵圣王酒业旅游区和千乘园等重点景区,旅游吸引力显著增强。

截至目前,全县拥有4A级旅游景区2家,3A级旅游景区6家。

广饶县总体规划

广饶县总体规划

广饶县总体规划广饶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11-2030年)第一章规划界定第1条编制背景经过“十一五”时期快速发展,广饶县工业化、城镇化已经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县域五大主体功能板块初步形成,县域核心区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正在稳步推进。

为贯彻落实东营市政府提出的“站在新起点、着眼新阶段、树立新目标、开创新局面”的战略思路,确定广饶县长远发展新目标、推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特组织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 上位规划《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 主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0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1《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1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城市绿化条例》1992.8《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3《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3《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11《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2(3) 地方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广饶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4) 相关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大王--稻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2007-2020年)《广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第3条规划原则①区域协调发展原则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③节约及集约用地、环境保护原则④规划连续性原则第4条规划期限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第5条规划范围①中心城区:广饶街道和乐安街道行政范围,面积168.79km2;②规划区:即县域核心区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和大王--稻庄综合发展区,总面积401.09km2;东青路、核心区南外环、河辛路、广青路沿线两侧各100米纳入规划区管理。

广饶孙子文化旅游区旅游发展策略

广饶孙子文化旅游区旅游发展策略

(10级3班 王芸芸)
【山东广饶孙子文化旅游区旅游战略策划】
文化的感性弘扬 旅游的创新
文化旅游应该承担起面向历史的传统与遗产的传承使命,面向当代的文化与思想的弘扬使命,面向未来的发展与自新的创新使命。
文化旅游是以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的旅游活动的集合。文化旅游的核心在文化,旅游开发则是将文化进行了具象化、物质化和可消费的产品打造。在这里面,文化为旅游、娱乐与休闲活动搭建了一个载体与平台,而旅游者消费的是文化旅游产品,游客通过旅游,认识而感知了文化,完成了自我知识与修养的丰富提升;而文化本身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保护、传承与创新。
后记
文化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有其自身特点的,孙子文化旅游仅仅是奇创机构针对文化旅游项目方法与模式的一次创新运用。展望未来,随着中国旅游的发展,游客需求模式的改变,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的演变,未来的文化旅游产品必然是千差万别的,希望本文总结的一些文化旅游打造理念,创新的规划与策划方法模式,能够成为大家的参考借鉴。
孙子文化旅游的开发思路
圣人与名人的区别,除了知名度外,还在于其思想对当世及后世的影响,在于其文化身份与思想学说在一个文明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围绕兵圣孙子的旅游,不能是简单的名人纪念游,而应是对兵圣故里及兵学思想的朝圣旅游。
目前国内文化旅游中对名人的缅怀大多数形式单一,纪念方式俗套,旅游吸引力低。孙子旅游要想从名人荟萃的齐鲁大地脱颖而出,就必须在缅怀与纪念形式上丰富和创新,突出旅游区朝圣核心,以此确定高度,保证效果。
人们对文化旅游的认识与游览品味逐步向文化的消费性、体验性和创新性方向发展。因而中国的文化旅游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寻访文化遗产阶段;塑造文化主题阶段;以及至今方兴未艾的深度文化体验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56 更新时间:2008年07月28日规划总论
一、规划功能与性质
为促进山东省广饶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广饶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全县第三产业及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创建节约型和谐社会,促使广饶县成为我国文化旅游先进地区,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为县级旅游业宏观战略性发展规划,作为广饶县旅游业发展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山东省内旅游市场及各类专营市场为依托,以打造孙武文化体验旅游品牌为核心,以开发孙武湖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为关键,以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以营造全县旅游综合环境为支撑,大力挖掘文化及产业旅游资源。

“面向大市场、开发大旅游、发展大产业”,将广饶旅游业发展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引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主导地方形象塑造的绿色节约型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绿色节约型产业。

把广饶县建设成为拥有一定国际知名度、全国著名的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三、规划基本任务
广饶具有旅游区位、地脉和文脉优势,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良好的生态背景,拥有“孙武故里”这一独特突出资源和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民俗风情。

本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回答这样的命题:如何发挥广饶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特别是挖掘与发挥“孙武故里”的资源优势,在旅游业刚刚起步的广饶县,实现旅游业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促进广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广饶资源本底条件较薄弱,自然类旅游资源稀少,人文类旅游资源较丰富,非物质旅游资源较丰富。

一、旅游资源构成分析
五级旅游资源1个(孙武),四级旅游资源2处(刘集支部旧址、吕剧),三级旅游资源6处,二级旅游资源15处,一级旅游资源10处。

二、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拥有高品位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文脉深厚,唯一性强
3、人文遗迹资源丰富,但挖掘开发不够
4、哑铃式分布格局总体分布不均、南北部相对集中
5、局部资源独特性强
6、孙武湖条件极好,易于打造精品景区
三、周边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一)周边旅游区
1、齐文化旅游区
2、黄河口旅游区
3. 民俗文化旅游区
(二)关联性特征分析
1. 总体特征:交汇性多于边缘化、合作性多于竞争性
2. 优势分析
广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各种文化的交汇使广饶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中能与周边旅游文化区左右逢源。

对境内黄河口文化、齐文化和民俗文化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即可以走联合发展之路,也可以走依附式发展的路子。

除此之外,广饶的红色革命遗址、吕剧、齐笔等特色旅游资源也将为广饶迎来很大一部分专项旅游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大。

3. 劣势分析
广饶旅游业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自己的旅游特色与形象主题,而周边区域的旅游发展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旅游市场规划
本规划在全面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分析分为国际国内背景分析及广饶县现状分析两部分,在分析基础上,形成规划市场定位,并预测市场规模。

广饶县旅游市场分析力图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本旅游地的客源在哪里?这些游客有哪些特征?近期和中远期可能有多少游客到来?即对广饶县的客源市场进行定位,同时研究分析广饶与周边旅游地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及其互相影响。

一、国际、国内背景分析
(一)当前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总体特征
综合世界旅游组织《2020年旅游业展望》、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以及旅游学者的研究成果,当前旅游客源市场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
1、生态旅游热情高涨
2、旅游需求追求多样化,参与意识提高
3、追求特色旅游
4、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增加
5、市场前景潜力巨大
(二)国内旅游市场的消费趋势分析
1、总体旅游消费水平不高
2、游客的年龄层段以中青年为主,少年与老年市场潜力巨大
3、传统的团队旅游、自助旅游都有发展,但自助、半自助旅游增长迅速
4、大城市居民一日游或一至三日短途旅游逐渐增多
5、从旅游季节性看,呈现出明显的波动周期性
二、广饶县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广饶县旅游业发展基本上处于起步、无序状态。

旅游管理机构在2005下半年刚刚组建,各方面的工作刚刚开始,缺少系统的旅游业历史统计资料。

根据对县城各部门领导的座谈,具有代表性宾馆、饭店经理的访谈和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旅游市场基本现状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流量特征
1、客流量呈增长态势,但增长率不高
2、客流量淡、旺季分明,季节差异显著
(二)客源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1、从客源地域空间结构看,以国内市场为主,尤其是以本地市场为主
2、从客源旅游目的结构看,县城以公务旅游、商务旅游为主,景点以观光旅游为主
3、在停留时间上,以一日游为主
4、游客的消费水平低
三)广饶县旅游客源市场细分
通过对广饶县现状客源、东营市客源市场分析,结合相似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特征,大致可以得出广饶县未来客源市场的定性基本特征为:年龄主要在18-24岁和25-45岁之间,文化程度以初中和大专、本科为主,职业以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等工薪阶层为主,非工薪阶层主要以学生、服务人员、个体人员为主体,旅游方式以自助游为主,大多数采取与家庭成员或者与朋友共同出游,单独旅游的游客较少,家庭月收入集中在1500-2500元之间,停留时间以一日游和两日游为主,旅游消费以人均150-200元/次和200元以上/次为主,每年旅游次数以2次为主,旅游动机或者旅游偏好以孙子文化观光、休闲娱乐等为主,旅游者可接受的旅游距离在300公里左右或者以上,男女性别比较均衡但相对以男性为主等特征构成的市场。

(四)小结
总之,目前广饶县的旅游发展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客源市场小,旅游地的特色和形象不够突出,单独吸引游客的能力差。

因此,在近期乃至中期,一是要考虑如何借助2008北京举办奥运会之机及广饶处于北京和青岛之间的区位优势,推出具有广饶县特色的“孙子文化”和“兵家文化”,使广饶旅游业在2008年之后一举实现新的飞跃。

二是改变孤军奋战去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局面,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较大景区的合作与整合,与这些景区串点成线,形成旅游链条,吸引这些景区的已有外来游客;三是把广饶建成区域性的旅游目的地,同时扩大与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努力吸引国外商务游客。

广饶县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一)客源市场定位的思路
1.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分别定位
2、确定一级市场与其他市场
分期发展要求
1、近期积极开发一级客源市场,注重客源数量的增长,同时兼顾客源质量;
2、中期集中开发高效益的旅游市场,大力开发文化体验为主的专项旅游及温泉休闲旅游,增强市场辐射力;
3、远期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以孙子文化为突破点,发展孙武及兵家文化体验等国内外文化体验旅游专营市场
旅游客源市场规模预测
(一)客源市场预测的主要依据
1、目标客源市场的潜在到访率与城镇人口
2、游客的年增长率
3、本地游客和外地游客的比例和逗留天数
(二)客源市场规模预测的主要方法
主要采用特尔菲法、比较方法和趋势预测相结合的方法来预测广饶县未来的游客规模,近期规划采用特尔菲法和比较法,通过专家的综合评估和与相似地区的比较来确定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中远期采用趋势预测方法。

发展目标
(一)规划总目标
1、总体目标
在规划期内,把广饶县打造成山东省重要的文化旅游、商务旅游及生态旅游县,环渤海地区具有相当市场认可度的文化、商务旅游地,全国知名的特色文化旅游体验旅游地。

2、经济目标
合理配置旅游产业要素,开拓多元化投资渠道,加大旅游宣传,按照低中方案预测,使游客年接待量在规划期末达到280 万以上,旅游业年产值达到 22.6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达 %以上,把旅游业发展成广饶县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

3、社会目标
提高地方知名度,提升广饶居民生活福利水平,优化生活环境,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物保护,弘扬与传承地方文化,协调社会关系,全面构建和谐型社会,将
广饶旅游业发展成为有效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引领带动产业发展,主导地方形象塑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绿色节约型产业。

4、环境目标
努力将广饶建设成生态园林县,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增强自然环境保护。

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改善居民生活景观环境,实现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