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新方法 碘125粒子植入
植入碘125粒子有什么风险或者不良反应

植入碘125粒子有什么风险或者不良反应?发布时间:2021-04-08T15:11:35.64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作者:王东[导读] 碘125粒子植入术是目前医疗界对肿瘤外科手术的一种新方式王东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乐山614000碘125粒子植入术是目前医疗界对肿瘤外科手术的一种新方式,属于微创治疗的一种,碘125粒子植入术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完成的外科手术,将微型的碘125粒子植入到肿瘤内部或者受到肿瘤侵犯的组织当中,对肿瘤细胞持续释放低能量的γ射线,并且不间断的作用在肿瘤部位,对肿瘤组织具有持续性、毁灭性的伤害,进而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那么,患者进行碘125粒子植入术的时候会有什么风险或者不良反应呢?本文就为您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1.植入碘125粒子的原理碘125粒子植入术是一种组织间放射性治疗,简单的来说就是将放射性粒子经过手术或者借助影像学与内镜引导,穿刺植入到肿瘤部位。
在利用放射性粒子持续的放射出β或γ射线,在低剂量连续辐射作用下来杀死肿瘤细胞,或者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达到控制肿瘤发展的目的。
也有特别好的治疗或者缓解症状作用,而正常的组织不会受到影响,或者只有一些微小的伤害。
与传统的放疗相比,此种治疗方式具有持续性、毁灭性优点,并且对周围组织损伤比较小,所以在比较复杂部位的肿瘤或者是不能耐受传统放疗的患者当中,应用比较广泛,效果也比较好。
2.植入碘125粒子治疗的适应症应用碘125粒子治疗的病种相对比较广泛,其中包括脑膜瘤及脑转移瘤、脑胶质瘤,眼眶内肿瘤、鼻咽癌、口腔癌、颈部转移癌、肺癌、胸膜间皮瘤、胸腺瘤、乳腺癌、淋巴瘤,纵隔恶性肿瘤、食管癌、胆管癌、肝癌、胰腺癌、恶性肿瘤局部骨转移和晚期胃肠癌等。
也适用于未经过临床治疗的原发癌(比如晚期喉癌、前列腺癌);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疾病(比如中晚期胰腺癌);外放疗之后,因为剂量或者组织耐受等原因导致的癌组织残留;乳腺癌根治术后在淋巴区域内植入,达到预防癌细胞扩散的效果;局部进展期患者不能应用,局部治疗控制没有效果或者发生远处转移;需要保留重要的器官;还有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2024年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疗效分析》范文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疗效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于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日趋多样化。
其中,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1. 肝脏恶性肿瘤概述肝脏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肝癌、肝内胆管癌等,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2.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通过将含有125I放射性粒子的植入针直接插入肿瘤组织内,利用其释放的辐射能量杀死肿瘤细胞。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近五年内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四、疗效分析1. 治疗效果根据统计数据,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其肿瘤缩小率达到XX%,病情稳定率达到XX%。
表明该治疗方法在控制肿瘤生长、缩小肿瘤体积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 生存率经过长期随访,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一年生存率达到XX%,三年生存率也有显著提高。
这表明该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积极意义。
3. 并发症发生率在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疼痛、发热等,但多数症状较轻,且经过对症治疗后均可得到有效缓解。
这表明该治疗方法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五、讨论1.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优点(1)局部治疗效果显著:通过将放射性粒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可实现局部高剂量照射,有效杀死肿瘤细胞。
(2)全身毒副作用小:与化疗、放疗等全身治疗相比,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全身毒副作用较小,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
放射性碘-125粒子概论

并扩大边界5mm
●
按照治疗计划,在影像指导下植入粒子,使放射剂量分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理论与实践上,均达到EBRT精确放
布与肿瘤靶区一致,高度适形
●
疗的要求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物理概念
种类 物理特性 活度 剂量率 半衰期 剂量分布
放射性粒子的活度
放射性粒子具有的放射性活度 肿瘤植入的全部粒子的总活度,应满足治疗计划 肿瘤处方的需要,满足周缘剂量(mPD) 一般植入要求,每个粒子活度0.4~ 0.7 mCi 1 mCi 产生182Gy 肿瘤所需要总活度(mCi)=期望组织吸收剂量 (Gy)×肿瘤重量 (g)/182 总活度基础上,增加 15%~ 20%剂量,增加疗效
放射性粒子临床适应症
肿瘤不全切除,术中植入 切缘太近或切缘阳性
肿瘤不能切除:医疗原因非手术适应症; 肿瘤近邻重要脏器或组织;患者拒绝手术 手术造成形态及功能损伤,粒子植入保存 组织及功能
放射性粒子植入比外照射的优势
放射性粒子植入可达到完全适形 没有或很少周围组织损伤
局部可能达到根治肿瘤的剂量获得很高的 局部控制率 治疗过程简单,微创操作,病人痛苦小, 手术时间短
植入原则
巴黎系统:放射源直线排列,相互平行, 放射源之间等距离(15~20mm)。剂量分布 不均匀。 外周密集,中心稀疏,剂量分布力求均匀。 外周最小剂量(MPD)即边缘剂量应达到处 方剂量(PD);中心剂量不超过 2 PD,减 少中心部位剂量。
匹配周缘剂量
匹配周缘剂量(MPD):肿瘤靶区周围的 剂量,应达到PD。做治疗计划时调整粒子 位置达到预期剂量要求。 MPD为肿瘤靶区长、宽、高的近似体积 植入粒子数=(肿瘤长+宽+高)/3×5/每 个粒子活度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放疗术治疗乳腺癌的护理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放疗术治疗乳腺癌的护理乳腺癌近几年来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受到了医学界同行的极大关注。
尽管外科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有不少患者死于早期或晚期复发。
因此,乳腺癌根治手术加辅助治疗目前已成为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唯一可行的方法。
辅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和放疗。
化疗与外放射治疗虽对肿瘤的治疗有很大帮助,但其副作用也不可忽视。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内放射治疗乳腺癌是一次创新的尝试,为乳腺癌的辅助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125I是一种人工合成同位素,由124Xe吸收一个中子并电子俘获方式变为125I以电子俘获方式自发衰变为一级激发状态125Te,在此过程中,93%的能量发生内转换,其余7%以γ射线的方式释放。
125I衰变产生的γ射线,其主要能量为36kev,与组织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为光电效应。
125I粒子(全称是125I密封籽源)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肿瘤的放射治疗它利用同位素衰变产生的各种射线杀伤肿瘤细胞,直至衰变结束。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肿瘤靶组织接受高的照射剂量,而远处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剂量却很低,既保护了正常组织又最大程度的杀伤肿瘤细胞。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年龄为23-61岁,平均年龄41.3岁,病程6个月-7年不等。
2、患者为组织活检确诊为乳腺癌,进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放疗术。
3、病理生理特点,患者多有全身消耗、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应激力较差、疼痛等,肿块特点是质硬、表面高低不平、增长迅速、边界不清。
乳房弹性散失、可呈橘皮样改变。
4、病人心理特点: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遇事主观、多疑、情绪焦躁等;异常心理活动有以下表现:恐惧心理、疑虑心理、绝望心理、宿命论心理。
1、术前护理1.1 护士应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针对不同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社会家庭背景、性格特点进行术前宣教、告知手术的必要性,鼓励她们树立信心,面对现实,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碘离子植入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项目意义
• 经微创方式将放射性 125碘粒子植入肿瘤内或可能受肿瘤 侵犯的组织内, • 也可以植入到肿瘤转移的淋巴通道或淋巴结内。
项目意义
•
125碘粒子衰变过程中发射出低剂量的γ射线,
• 对肿瘤组织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照射,能够杀死不同时期裂变 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周围乏氧细胞, • 因此,可以有效地治疗肿瘤,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125I粒子特点 粒子特点
•
125I粒子/每粒,长4.5mm,直径0.8mm。
• 植入125I/粒的初始剂量率为0.0013Gy/min,一周后总和剂量率为13Gy/ 周。 • 植入粒子后的剂量分布:源表面的剂量最高,随距离的增加剂量迅速下 降,距源1cm~2cm减少到25%,距源2cm~4cm剂量减小80%~93% • 放射学认为:每日0.005~0.05Gy的剂量率,即是长期 照射累积很大剂 量也只能导致慢性放射损伤,而不会产生急性放射病的症状。
125I粒子植入后患者的管理 粒子植入后患者的管理
• 术后24h行CT或MRI三维重建,保证粒子位置的准确率达90%以 上; • 不足部位再植入或外照射进行剂量补充。
该技术在口腔颌面部的应用现状
• 2002年开始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用该技术近距离治 疗腮腺原发癌; • 2008年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用粒子直接插植治 疗影响功能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 从报道看效果良好。
科室现有条件 •
头颈部肿瘤以高分化鳞癌居多;
• 高分化鳞癌对放化疗敏感度不高; • 部分患者恐惧手术; • 科室每月有鳞癌患者5~10例。
谢 谢!
二〇一二年三月
125I粒子的半衰期 粒子的半衰期
•
125I粒子辐射直径仅1.7cm,能量绝大部分被组织吸收,无需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恶性肿瘤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许多恶性肿瘤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错失手术治疗最佳时机,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高效安全且精准度高,能持续性照射,患者的年龄、体质对其无影响,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碘125放射性粒子存在一定的辐射性,需要加强防护。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优势于MRI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进行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可以避免手术治疗带来的创伤,实现无刀手术效果,患者一般情况下两天后就能出院,经过治疗后能扩大手术范围,且后期经手术治疗后效果会比较理想。
碘125粒子存在一定的放射性,为了考虑安全性问题,需要加强病人以及周围人的防护问题。
●碘125放射性粒子的安全隐患按照放射源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国际原子能机构将放射源分成五类,其中第四类和第五类对人体不会产生永久性损伤,而碘125放射性粒子正属于这两类,碘125放射性粒子的半衰期比较长,能够持续性照射,低剂量的射线会持续性放射,影响周边人群以及环境,故此需要加强辐射防护,但部分医院对这种辐射的防护重视度并不高,比如病房中没有配置全套的防护措施。
碘125放射性粒子引起的辐射损伤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症状,导致医护人员认为这种辐射并没有伤害性,可能出现不遵守操作规程的情况。
患者在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表示穿着防护衣不仅影响行动,而且不利于治疗操作,因此穿防护衣的依从性并不高,另外,也未能形成定期接受剂量监测和体检的行为,不理解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做好防护的目的有效的辐射防护能够避免发生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保证工作人员、病人、家属乃至于社会公众人士的健康和安全,且也有一定的环境保护作用。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该如何防护防护要素第一,时间防护。
时间越长,人体受到的照射累积剂量越大,所以,如果照射率不变,那么缩短照射时间能减少照射剂量,鉴于此,可以从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技能、熟练程度角度出发,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照射时间,以达到防护效果。
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

粒子植入后拔除穿刺针,会阴部加压 包扎。前列腺 125 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是通 过125碘发出持续低能量的γ射线,不断杀 伤肿瘤干细胞,破坏肿瘤的繁殖能力, 使肿瘤组织在2个月内遭受最大程度的毁 灭性杀伤,达到较彻底的治疗效果,而 周围正常组织(直肠和膀胱)仅受到较 低剂量照射,正常组织没有损伤或仅有 轻微损伤。
治疗方法和原理
术前将病人的CT扫描到电脑内,再通过三维 立体治疗计划系统(即TPS),精确计算粒子 植入的数量、位置、层次、范围。 静脉复合麻醉(5例)或硬膜外麻醉(7例), 予患者存留F16双腔球囊尿管,首先行双侧睾丸 切除术,术后取仰卧截石位,直肠超声引导经会 阴皮肤穿刺将已精确计算的125碘放射微粒数植入 前列腺组织内。
125I)植入 放射性粒子(
治疗前列腺癌的护理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黄永红 夏 箐 冯明铭
前列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行 双侧睾丸切除术可阻断雄激素对癌细胞 的刺激,组织间永久性植入 125 碘放射性 粒子是目前国内治疗前列腺癌的最新手 段。双侧睾丸切除术并放射性粒子 125 碘 组织间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具有术后不用 化疗,为肿瘤患者减少痛苦,提高生存 质量,延长生命期限等优点。
术 后 护理
伤口敷料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情况,如有渗血、 渗液等,及时按无菌操作更换敷料,预 防感染发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病情及并发症观察 术后多巡视病人,深入了解病情,密切观察患者 的全身情况,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期 监测血象、肝、肾功能等;注意阴囊及会阴部 皮肤有无充血、水肿、坏死等不良反应。因尿 道位居前列腺中心,不可避免地受一些剂量的照 射,粒子植入时应严格遵循“周缘密集, 中心 稀疏”的原则。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肝癌

虽说肝癌的外科治疗近 年来已取得了一定的突 破,但是临床所见的肝 癌大部分已进入中、晚 期,能够实施根治性切 除术的肝癌只是少数。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进步 和治疗器械的发展,肝 癌治疗中创伤小、疗效 显著的微创治疗已经得 到广泛应用。微创观念 的核心是“既消灭肿瘤, 又最大程度保存器官功 能和减少对机体损害”。
肝癌患者早期一般没有什么不适,一旦 出现症状就诊,往往已属中晚期。中晚 期肝癌手术切除率仅约5%-10%,手术死 亡率在10%以上。治疗中患者需承受很 大的手术痛苦和费用。
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非常高。根据上 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的资料,过去大 肝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后5年复发率为61.5 %,小肝癌亦达 43.5%。
高度适形。 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周围健康组织没有损害。 照射距离短,只有1.7厘米,对医生和家属没有损 害。 它可以持续24小时每分每秒不停顿地杀灭肿瘤细 胞。 粒子作用时间长,可以长达180天。 放射性粒子为钛合金封装的微型粒子,与人体有 较好的组织相容性,且不会产生放射泄漏及治疗 路径的污染。 局部控制率高。
近几年的文献大量报道了放射性粒子治 疗肿瘤并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已 广泛用于前列腺癌、脑瘤、肝癌、肺癌、 胰腺癌及盆腔等部位肿瘤的治疗。目前 国内厂家已开始了放射性粒子源的批量 生产,并有几十家医院开展了临床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姑息性治疗效 果。
60 50 40 30 20 10 0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文献报道
20 00 -2 20 00 01 1 -2 20 00 02 2 -2 20 00 03 3 -2 20 00 04 4 -2 20 00 05 5 -2 20 00 06 6 -2 20 00 07 7 -2 20 00 08 8 -2 20 00 09 9 -2 20 01 10 0 -2 0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治疗新方法碘125粒子植入
恶性肿瘤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
我国每年死于肿瘤的人数超过140万。
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除早期手术切除外,常规方法存在较多的局限。
如副作用大,患者不易耐受,易复发等。
近一年多来我科新开展的碘125粒子植入法,已治疗恶性肿瘤数十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该疗法能扬长避短,弥补常规治疗的不足。
特点:直接植入肿瘤内。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其实也是一种放射治疗肿瘤的方法。
不过,它是在CT、超声等影像引导下,将发出低能量γ射线的碘125粒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对肿瘤组织进行持续性的杀伤。
我们知道,常规治疗肿瘤的方式主要有3种:手术切除、化疗和放射治疗,还有生物治疗等,然而这几种疗法并非对所有肿瘤都适宜。
放射性治疗由于辐射面积较大、放射性射线剂量大和贯穿人体,对人体的正常组织结构损伤很大。
与常规外照射治疗相
比,在CT和超声引导下植入碘125粒子优势显著:内照射射线剂量小,作用时间更长,治疗定位更准确【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和适形放疗】,对肿瘤局部作用剂量高,辐射半径小,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是一种非常好的局部治疗措施。
与化疗和其它全身治疗配合,治疗肿瘤的效果更加明显(可以杀灭远处的微转移病灶)。
该技术对肿瘤的局部治疗可以达到或
接近手术和其他毁损病灶疗法的效果。
对于某些经手术后,出现复发或者局限转移的肿瘤,碘125粒子植入具有明显优势。
此外,还可作为常规放射治疗的补充和协同治疗
的手段,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应用:不只是辅助治疗。
在很多人眼中,碘125粒子植入只是治疗肿瘤的辅助方式。
其实不然,它不但可以作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而且对部分肿瘤可以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
对于不愿行根治性手术以及一些无法
手术的实体肿瘤患者,碘125粒子植入是不
错的选择。
此外,对于已发生转移的肿瘤患者(非广泛转移),选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达到有效控制转移灶生长,保持器官功能、减轻疼痛的目的;由于身体状况、肿瘤位置等因素影响,无法用手术切除的肿瘤,也可选用植入碘125粒子治疗。
可惜很多人都因不知这种方法,或对这种方法不甚了解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因为适合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的局灶性肿瘤,越早放置,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