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书香三八书香家庭征文范文稿

合集下载

书香三八征文范文7篇.doc

书香三八征文范文7篇.doc

书香三八征文范文7 篇香三八征文范文7 篇【篇一】又是一年春景,柳絮,芳草菲菲,位女工首届香“三八”幸福中国征文活,承蒙女工主任关,予我《手幸福》一。

夜晚独坐桌前,回想此生,趣味平淡,生活越来越波不惊,幸福的感要如何去描写?翻出十几年前的日,那些去的景象浮,懵懂年,的河里,星星点点,喜沉泛⋯⋯那一年你是青春小伙,我也正当妙;那一年我信往来,刻骨心的挂;那一年父母都没有白,身体也健朗;那一年我背父母,背井离,意去了你所在的目部;那一年我在工地上有了自己的家。

那一年如同收藏的旧画,定格在了老式影中,色泛旧,却那么温馨、甜蜜、浪漫,然不生活的辛!工地条件异常苦,灰四起,脚是泥,施陋,目工一个个衣着朴素,晒得黝黑,一排排居住房,泥土相,鼠洞相通,没有沙,也没有家具,只有易的竹床,上床,兼当座椅,没有梳台,工地木箱替之,没有盆架,就地着着,没有⋯⋯,没有的西太多!可是我的内心依然是幸福和自豪!茫茫人海,知己一人。

只要能与你相依相携,患与共,甜蜜如斯,也不苦。

人生的道路是蜿蜒曲折,我安的永不分离的完美梦想很快就被打破了。

孩子出生了,你也走了,我一个人着家徒四壁,着的生活,从一个不会做、洗碗、未真正苦的女孩直接渡到了需要独自担当的母,没有人在,也没有任何,在孩子生病的候、孤苦无依的候甚至泪流不止,那,支撑我的依然是内心的信念,苦尽甘来,一切会好起来的。

正如大多数水人,我上了多年的“牛郎女”生活,家成了流的家,工作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工地平房、身宿舍、租住房、商品房,前前后后,搬了八次家,生活的担当我已然憔悴,不再是当年那个矜的少女。

那些年,我不再等着你灯泡,自己移桌搬凳爬高取下灯罩,却落得眼灰泪水直流;雷之依然害怕至极却不再向你求安慰;千里独行回老家探不再眷念身在异地的你;⋯⋯不得是什么候,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出差任,工作任繁重了,脚步加快了,路程了,脾气也大了,曾温柔婉的我也开始得敏感,⋯⋯那些年,我吃了不少苦,可正是因生活的苦,我不再得世有苦,佛家之苦包含了“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人生本身就是无数的苦成,要幸福一生,就得吃苦一生,怕什么苦呢?如此想来,心里反而敞了,种种的苦化作甜蜜,浸着而善感的心,随着月的雕,幸福的感越来越清晰可辨。

书香三八征文范文例文三篇

书香三八征文范文例文三篇

书香三八征文范文例文三篇(1)书香三八征文幸福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心态。

对孩子而言,幸福或许就是一件心爱的玩具,一件漂亮的衣服;对农夫而言,幸福或许就是久旱之后的甘露,风调雨顺;对病人而言,幸福或许就是身体恢复健康,远离疾病和痛苦……。

刹那间,我顿觉被幸福紧紧的包裹着。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我心烦的时候有人耐心的听我唠叨,帮我排解心里的苦闷;在我生病的时候有人为我端茶送水、嘘寒问暖;在我高兴的时候有人与我分享;在我出差在外的时候有人为我牵挂着。

我还有一份自己喜爱的职业。

它不仅让我感到生活充实、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能凭着自己的智慧想办法把它解决好、处理好。

这时,心里不光是喜悦,还有一小点的成就感哟。

还有……,在获得幸福的同时,我也在尽我所能为关心我的人默默地付出我的爱。

幸福是一种感觉,我会用心地感受它、珍惜它。

(2)书香三八征文阅读似乎是我最想做也最喜欢做的事情。

我本是不安于平静的人,绝对外向的性格至使我耐不住一点寂寞,但若是给我一本书,我就会静静地坐上一天,因为对于我来说,书中的世界,就是我最热闹的暄嚣。

我也喜欢名著,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因为它透过故事情节,展现给世人思想的精魂。

我喜欢笑谈兴亡成败的《三国》,喜欢内涵深邃的《红楼》。

钱钟书在《围城》里对人性洞察与调侃;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展示精神探索的艰难历程。

感受《童年》里高尔基的成长之路,赞叹乔纳森,斯威夫特层层深入的绝妙讽刺。

他们不断为我的思想注入新的活力。

我开始思考:思考真理,思考生命。

一本本的书籍带我进入了我从未涉足的圣地:人类思想和文明的金壁辉煌的殿堂。

一缕书香,就如此在我的生命里延续、扩散,踩着书的阶梯,我走过了欢乐,走过了风雨。

我感到了成长的责任,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事。

对书,我有太多太多的感想,太多太多的话语。

书籍,是我成长中最最重要的部分。

于是,我试着拿起笔,学着释放自己的情感,高兴或悲哀,快乐或忧伤,试着把从每本书中撷取来的精华,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每一个人。

书香三八征文 范文6篇

书香三八征文 范文6篇

书香三八征文范文6篇【篇一】三年前,为了告别每天沉迷网络的消极生活,我到省图书馆办了一张图书卡。

图书卡每次可以外借5本书,当时借了好多漫画和感兴趣的杂书。

即使是这么简单的书,我也只能做到一个月看完一本。

一边看一边还安慰自己:挺好挺好,比沉迷网络好多了,至少现在开始读书了。

哪怕是从漫画读图开始,哪怕是从没有什么干货的书籍当中,好像也能获得看书的快乐,还有些微自欺欺人的进步的感觉。

我逐渐开始探索图书馆里的其他区域,漫无目的的在三楼一柜一柜的书架间闲逛,借到了给我启发很大的一本《朱光潜讲美学》。

美为什么美?这是个我从来没考虑过的问题。

有人觉得实用是美,有人认为科学是美,有人沉迷规律是美,有人随着当时的心情觉得万物皆美,究竟什么是美呢,朱光潜先生在这本书里讲的让我特别有感触。

两年前,我参加了省图书馆的交换图书活动,发现图书馆的读书人群呈现两极化分布,大部分是在上学的学生,另一群是白发苍苍的老者。

年底的时候还在朋友圈里写了感想:中国人一直认为读有趣的书不算是做学问,这其实是中禁欲思维控制,以至于现在,看书与不看书更加泾渭分明了。

于是和朋友聊“吾等爱书之人惜书之余择其中挚爱之卷与书友分享从中或有所得无限慰藉”,发展了两个和我一起去借书的同龄人。

也逐渐开始对读的书有选择的方向了。

读什么书?读你想成为的人写的书和你想成为的人读的书。

这一年读了两本好书,《匠人》和《当我遇见一个人》。

《匠人》看上去是个和手艺活儿有关系的书,但其实是在讲社会发展中,手工业是怎么没落的,中产阶级是怎样完成变革的,企业制度究竟能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多大的影响。

《当我遇见一个人》是一位妈妈介绍给我的书,怎么减轻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不良影响,安抚内在被遗弃的小孩,和自己的宝宝一同再次长大。

阅读让我更加靠近自己,也让我从书里认识世界。

去年是我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的一年。

偶然有机会参加了三次很棒的活动,见识了一群我觉得十分优秀和佩服的人。

哈尔滨行动派手帐圈聚会,彭小六行动派伙伴圈分享会,还有长春拆书帮分舵哈尔滨初级拆书分享会。

书香三八征文 7篇

书香三八征文 7篇

书香三八征文7篇【篇一】四十不惑,不知是心里暗示,还是这个年龄固有的特征,最近,一些往事常常在我不做事的空档里浮上心头。

比如现在,就常常想起,那段纯粹而幸福的日子,那段一手握卷,一手执铲的时光。

二十多年前,在一所小学任教,心性单一,日子纯粹而快乐,一间办公室,几件简单的家具,便成了我的家。

这其中弥漫着温馨的爱意,还有一股淡淡的书的芬芳。

每天的晨读时间,从教室里飘荡出的读书声嘤嘤嗡嗡,嗡嗡嘤嘤,在空中交织一起,氤氲一团。

徘徊其间,仿佛在成片的花海中徜徉,成群的蜜蜂、蝴蝶在花丛中翩跹起舞。

那一刻,怎不让人留恋其中!在这种环境中,怎不使人产生一种冲动!于是,我捧起书本,踱进他们中间,和着那天籁般的童音朗读、背诵。

早读结束,思绪还停留在书本里,耳旁还萦绕着嘤嘤嗡嗡的读书声。

索性,做饭时,一手执铲,一手握卷,继续读下去。

那时候,做饭用煤火炉,用煤球做燃料。

做饭时,要把火门打开一会儿,火苗才能“霍霍”地着起来。

架上锅,听馏着馒头的锅底的水在“咕嘟咕嘟”地响,拉一个板凳坐下来,正好可以利用这十几分种的时间读上一段或几段文字。

之后,架上炒菜的铁锅,煤的火力醇厚经久,加之铁锅有一定的厚度,热量传递要一些时间,等铁锅烧热的间隙,瞄上一句优美的词语,盯着铁锅咀嚼着。

倒油,放菜,翻炒,这段时间较短,几乎是来不及瞄几眼书本的。

过一会儿,加点水,盖上锅盖,一边听菜在锅里滔滔不绝地讨论,一边手握书本,读上几段文字。

嗅到菜的香味从锅盖的缝隙处飘出来,揭开盖,用铲子翻几下,就可出锅了。

不知是手熟的缘故,还是书香的浸润,菜总是香喷喷,软硬恰到好处。

当然,有些菜是不能这样享受的,比如,炒鸡蛋,烧菠菜,稍一分神,就会糊锅,但有些菜,如,烧茄子,炖豆腐,等待的时间难免使人心焦,捧上一本书来读,那等待菜熟的时间便变得温馨而美好了。

有一段时间,极其迷恋美食的做法,便购得足足的佐料,极其认真地研究起烹饪技术。

厨房里,鲜芹嫰韭,夏果秋叶,椒红柿黄,散发着季节的清香。

书香三八节家庭方面的征文

书香三八节家庭方面的征文

书香三八节家庭方面的征文书香三八读书征文大全(篇一)寻觅心灵的归宿多少次,得了空闲,独自漫步于大街小巷,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感繁华似锦、喧嚣如市,但却找不到一块心灵的静土,让疲惫不堪的脚步可以停留片刻,让孤寂难耐的心灵得以抚慰几分。

在偶然的梦境中,我似乎找到了原本的自己:着一袭白衣,泛舟于山水之间,踏青在原野之上,融于天地之中,独享自然的静谧,熏陶心灵的本源。

一切是这般美好,令人乐而忘返……在梦醒后的每一天里,我的世界是紧张的工作和忙碌的生活,没有了儿时的童话乐园,就这样,伴着时光流逝的滴答声,悄然踏上了浸满酸甜苦辣的现实旅程……每个生命都有着它应遵循的轨迹,而我呢,在千百次的命运轮回中,究竟遇到过什么?亲人的血泪分离,学业工作的艰难不顺,生活的奔波劳累,这一幕一幕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纠缠,散不去,也解不开,理不清。

小小的我,仿佛像折翼的鸟儿那般,不得不时刻忍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剧痛,苦苦挣扎,遥望蓝天,渴望飞翔。

往事把我带入了迷途困境中,被黑暗的云雾所包围着,看不清前方的路,不知何去何从,只得在原地沉默,直到生命的时钟敲响最后一刻。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的灵魂深处有着这样的声音:此生,绝不能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蹉跎岁月,虚度光阴;要像,也必须化作烈火中的凤凰鸟,燃烧生命,绽放光芒!在久久的彷徨迷茫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书籍所蕴藏的丰富知识的力量。

它像一座宝库,让我有机会拾起心爱的珍宝,紧紧握于手中,享受到拥有的踏实感;又像一片海洋,让我能暂时放松心情,忘记烦恼,尽情戏水游玩一番。

它无声无息,却能像太阳一样热烈,为置身于其中的我点亮一盏明灯,让炽热的光芒照进心灵的每个黑暗阴冷的角落,在点滴的领悟中感受到爱的温暖,生命的伟大。

38妇女节征文中午,我回到家,发现桌子上已经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但就是不见妈妈。

突然,我听到一阵洗衣服的声音,到洗衣台前一看,妈妈正在洗衣服。

我说:“妈妈,您去吃饭,我来洗。

书香三八征文8篇【Word】

书香三八征文8篇【Word】

书香三八征文8篇【篇一】前段时间,母亲来我家小住,闲聊中母亲说父亲每天坚持看报,并读给母亲听,母亲笑着说:不看电视,不出家门,啥事都能知道。

母亲的话一下子把我拉到过去,勾起儿时书香对我的诱惑,书香伴我成长的往事!父亲是一个当了农村三十多年的大队会计。

那时,大队订的报纸每天由邮递员送到我家。

父亲每天有事没事都要看报纸。

有时还摘抄报纸内容,父亲写着一手好看的字。

在他的感染下,放学后我也看报。

在当时那个物质匮乏的七十年代,农村孩子根本没有课外读物。

得天独厚的条件,让我喜欢读报。

虽然那时就是《光明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看得多了,认识的字多了,组词造句得心应手,语文成绩提高很快。

这时,我心里偷偷说看报真好。

每天渴望着与报纸相约的时候,虽然那时并不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名言。

后来,热情,好客的父母亲每天只要碰到饭点都留邮递员叔叔吃饭。

一来二往,邮递员叔叔成为我家的熟客,有一天他给我带来一套连环画,我欣喜若狂。

对那时农村孩子来说,小人书就像珍贵大熊猫,属于稀缺资源。

刚打开画冊,小伙伴围了过来,争先恐后嚷嚷着要先看。

有了小人书的陪伴,小伙伴们每天围着我转。

第一次感觉到读书带来的喜悦。

十三岁那年,我到镇上中学读书。

周末和同学们相约到镇上新华书店。

第一次看到书店琳琅满目的书,让我大开眼界,欣喜不已!我挑选买了一本《少年文艺》,双手捧着,如获珍宝,舍不得碰它,轻轻翻开,《勇敢的少年》、《花儿公主》一篇篇美文映入眼帘。

一口气读完好几篇,像吸取书中的营养,读着不觉饥饿,竟然读完整本书。

放下书后,心情激动澎湃不己。

感觉书中的主人公和我说话,给我力量。

这也许就是藏克家说的: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到了高中,图书馆的书那才叫多,各种书籍,名著真不少。

如饥似渴的我在课余偷偷看了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

尤其巜平凡的世界》像写我们那个学校的人和事,感触很深。

那个年代的我们过着和孙少平一样背馍上学的艰难岁月。

书香三八征文三篇.doc

书香三八征文三篇.doc

书香三八征文三篇【篇一】从小父母教育子女为人要善良,家和方能万事兴,兴家的重要条件是和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的话,众人拾柴火焰高,家庭便会慢慢兴旺起来。

那会小时候就老想着参与大人的事情以显示自己长大了,但家里的事情父母从来不让我和弟弟搀和,总是一句“你们小孩子家懂什么,学习去”就把我们搪塞过去了。

那时候想我们也学知识学文化了,为什么就不让我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呢,不是说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吗?我也是家庭的一成员,那时候总是不明白父母的心,其实社会这门学科博大精深,哪里是小孩子家学的那些连皮毛都算不上的理论知识能解决的了呢。

这时婶婶刚嫁过来,她看出了我的小心思后,给了我五块钱,让我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就是帮她出一份力。

转眼,毕业工作后,面对很多的生活及人生抉择问题后,让我明白小时候,父母的唯一希望就是我们好好学习,不被旁的事情分了心,等我们长大后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时候。

果不其然,婚后,面对着那么多事情如飞蛾一般的扑涌而来,似乎要让人一天之内破茧成蝶,通晓事理,从容豁达。

比如从女孩转变成为妻子,成为儿媳,成为母亲等等。

这些问题一度困扰着自己,那时父母不在家,想起婶婶嫁到我们家的点点滴滴,记得她说过一个家是靠经营出来,只要勤快,待人真诚用心就好,家自然能兴旺发达。

上孝下育,尊敬长辈,虽说的很轻巧,但常年累月实际操作起来并非容易,婶婶就是这样几十年年如一日照顾着近九十旬的爷爷奶奶、打理一家上下,还教育了两个有出息的儿子,邻里乡亲无不接受过她的帮助,都对她竖起大拇指称赞。

堂兄弟俩拥有健康的心态,勤奋识理,处事豁达,经常助人为乐,非常自律,从不收取别人给的钱物,那时候每当我们要回老家的时候,小小堂弟总是会打电话来询问我们什么时候到,出发了没有,当我们说快到了的时候,他总是会提前在路口那里热情的迎接我们回家,向我们问好,每次给他们的零钱花也从来都不拿。

很多年如此,后来他们参加工作了,换婶婶打电话给我们,在路口等我们。

书香三八主题征文精选五篇

书香三八主题征文精选五篇

书香三八主题征文精选五篇【篇一】人们常常赋予幸福过多的物质条件,结果也许你在苦苦追求这些物质条件的过程中,匆匆的脚步让你错过了路边许多优美的风景。

幸福有时很简单,只要你有一颗善于感受幸福的心,你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幸福。

我曾仿写了《幸福在哪里?》的歌词,尽管我并没唱它,但它是我内心真实的体会:“幸福在哪里?我会告诉你,它不在抱怨叹息中,它不在无聊的闲谈里。

它在平凡的工作中,它在巧妙的创意里。

它在一道道温暖的目光中,它在上课时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里;它在纯洁的心灵中,它在善意的帮助里。

幸福在哪里?我还要告诉你,它在母亲的叮咛中,它在儿子懂事的行动里;它在爱人欣赏的目光中,它在同事们赞赏的话语里;幸福在哪里?幸福在不断进取的脚步中,幸福在战胜困难的勇气里;幸福在哪里?幸福在生活的小事中,幸福在人生的智慧里。

”在一般人看来,教师本就生活清贫,社会地位不高,工作忙忙碌碌,压力山大,何谈幸福?城里教师尚且如此,何况条件艰苦的乡村教师呢?我想:与其整天烦闷难熬,怨天尤人,度日如年,于事无补,倒不如把每一天当做人生的最后一天来过,这样,你会很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工作,好好地做人,好好地对待家人,好好地孝敬父母,不让生命有一点遗憾。

你会拓展生命的宽度,让生命增加一抹抹绚丽的色彩。

你会变得更加自信,你的脸上会常常挂着迷人的微笑,你的身心会越来越年轻……我曾经跟同学交流时戏谑我现在的生存状态:“两栖动物”——周一至周五住校,周末回城度假。

还笑称我过的是半隐居生活。

虽然县城的的老师工作家庭两兼顾,物质文化生比我们丰富多彩,可对于个性好静的我来说工作之余能独处一隅,无人搅扰,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有书、电脑、电视为伴,出门见到的是活泼快乐的学生,恭敬地一声“老师好!”的问候,虽清净但不同于离群索居,我很习惯也很享受这种生活状态,既免去了整天呆在城里的枯燥单调,也省去了周末去郊游爬山的调剂,还可以通过周末闲暇陪家人逛街,看望老母,做一顿美味犒赏自己,这样的“两栖”生活我很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香三八书香家庭征文范文稿
这里提到的凤凰山,是我家乡的一个美丽小山村。

早在六、七十年代
的时候,那里还是一个大采矿区,队里的人都称之为“凤矿”。

如今
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旅游圣地,每年四月、五月景区内大面积种植的牡丹、芍药纷纷绽放,伴着周围金黄的油菜花海,犹如一座美丽的大花园,醉人的景色吸引了各地游客。

十来岁的时候,奶奶总喜欢跟我们说她当年在凤凰山生活工作的事情,也是从她口中得知在那样的年代是怎样与爷爷相识、相知、相爱、结婚、生子、哺育孩子的。

那时候我还不懂人情世故,听的懵懵懂懂,
只是感觉有点有趣又有点辛酸。

奶奶和爷爷被分配到同一个生产队小组。

每天天不亮就要上班,男男
女女干着一样的苦力活,魁梧高大的爷爷自然对瘦小的奶奶照顾有加,就这样日久生情。

“那时候自由恋爱可是罕见的,大多都是家里安排
好与谁成亲。

我们xx年结婚,全队只有一台彩电还在我们家,大家都
高兴的不得了,全来家里看电视,说我们郎才女貌,你爷爷年轻的时
候可标志,可帅了……”仿佛从奶奶的眼中看到了当年他们结婚的场景,脸上的绯红及上扬的嘴角,我想那便是爱情。

爱和年龄有关吗?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爱的热度与浓度是会随着年龄的
增长而逐步递减,似乎爱是年轻人的专利,只允许他们爱的轰轰烈烈
爱的火热,而每每形容上了年纪的人的爱情时,就用“温馨”来代替了。

可谁的爱情不是从“火热”过度到“温馨”的呢?温馨的爱不是
平淡如水,只是时间久了、经历多了,已经习惯了我生命中有你,你
是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时间的沉淀让爱变得深沉,不只停留在表象、挂在嘴边天天说我爱你,而是看到你在身边就倍感踏实,所有问题都
能迎刃而解。

爷爷今年八十二了,我看着他和奶奶拉着手散步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

两位老人顶着花白的头发,搀扶着彼此,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稳稳的
向前迈着一步一步,没有过多的交流,紧握的两只手就是在告诉对方,别怕我还在。

这爱情能说不轰烈吗。

可能是到了要奔三的年纪,不向往所谓年亲人火热的爱,反而总是容
易被中老年相濡以沫的爱情所打动。

在异地工作,每天晚饭后给我妈打个电话成了习惯。

“喂妈,你在干嘛,吃了没……”“吃过啦,准备去跳舞,你爸陪我去他在一边看我跳,哈哈……”。

第一次听到这话,惊讶了一下,一个大男人看一群
大妈跳广场舞有多无聊。

我回了趟家,陪我爸一起看我妈跳广场舞。

没想到我爸并不无聊,跟几个其他中年男子聊得很欢,从他们谈话中
知道大家都是看老婆跳舞的,饭后没事散步,欣赏老婆舞姿。

“看你
妈跳的还不错呢”,看着爸爸的眼里的温柔,我酸了鼻子想掉泪。

爸妈结婚二十五年了,期间磕磕碰碰吵吵闹闹,并不比其他伴侣少。

像书上说的“那种感情被岁月浸润的已经说不清道不明,是爱吧不全像,少年夫妻老来伴吧,比之又情味浓郁”。

看了那一幕我觉得爸妈的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那是爱,但就是感觉到幸福。

爸妈也是在凤凰山从相识到成家。

种种原因,我在零几年的时候才有幸踏足那片神圣的土地。

那时候十几岁,第一次就感到无比的亲切,感觉那里是我的根源。

现在每次去那里都有新鲜的空气,清澈的水流,娇艳的花朵。

走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前走的路,看着他们以前住的老房子,置身他们当年约会散步的河边,深刻体会着这时光沉淀的爱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