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推荐课

合集下载

2024年《史记选读》课件高祖本纪20230605.2

2024年《史记选读》课件高祖本纪20230605.2

2024年《史记选读》课件高祖本纪20230605.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解读《史记》中的“高祖本纪”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刘邦的身世背景、举兵起义、楚汉争霸、建立汉朝等历史事件,以及司马迁对刘邦的评价和描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史记》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认识“高祖本纪”的重要意义。

2. 掌握刘邦的身世、事迹及其在楚汉争霸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其创立汉朝的历史背景。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他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史记》文言文的理解,尤其是对司马迁的评价和分析。

重点:刘邦的身世、事迹,楚汉争霸的过程,汉朝的建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史记》原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刘邦的画像,引导学生猜测其身份,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刘邦的身世、事迹,楚汉争霸的过程,汉朝的建立。

3. 例题讲解:分析司马迁对刘邦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阅读《史记》原文,回答相关问题,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刘邦的成功因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史记选读》——高祖本纪2. 主要内容:刘邦身世事迹:举兵起义、楚汉争霸、建立汉朝司马迁评价3. 重点词汇:文言文词汇、历史事件、人物评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史记》原文,分析刘邦的性格特点,结合历史背景,评价其对后世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和思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其他篇章,了解其他历史人物,提高历史素养。

组织相关历史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文言文理解。

2. 教学目标中的思辨能力和历史人物评价方法的培养。

3.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对司马迁评价的分析。

2024版国学课件《史记》

2024版国学课件《史记》
国学课件《史记》
2024/1/25
1
目录
2024/1/25
• 史记概述与背景 • 重要人物及其事迹 • 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 • 文化艺术与科技发展 • 军事战争与战略策略 •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
01 史记概述与背景
2024/1/25
3
史记的作者及时代背景
2024/1/25
2024/1/25
14
04 文化艺术与科技发展
2024/1/25
15
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欣赏
1
《诗经》中的风、雅、颂
介绍《诗经》中不同类别的诗歌,如民歌、宫廷 乐歌等,欣赏其韵律之美和意境之深远。
2 3
楚辞的浪漫主义色彩 分析楚辞中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浪漫主义色彩,如 象征、比喻等,感受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气 息。
02
分析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著名书法家的艺术风格和代表
作品,领略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魅力。
古代绘画的题材与技法
03
探讨古代绘画的题材分类和技法特点,如山水画、人物画、花
鸟画等,欣赏其笔墨之韵和意境之美。
17
天文、历法、医学等领域科技进步
2024/1/25
天文观测与历法制定 介绍古代天文观测的方法和成果,如日食、月食的记录和 预测,以及历法的制定和完善过程。
历史观与文学价值
《史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还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观和卓越 的文学造诣,被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28
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拓展延伸
秦始皇统一六国
通过《史记·秦始皇本纪》了解秦 始皇如何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以及统一后的·项羽本纪》和《史 记·高祖本纪》,了解楚汉之争的 历史背景、经过和结果,分析项 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和成败原因。

《史记》课件(

《史记》课件(

《史记》课件(一、教学内容《史记》课件主要围绕高中历史教材中“史记专题”展开,涉及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史记的体例与特点”,详细内容包括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编纂背景、史记的体例、史记的主要内容与历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及其编纂背景,理解史记的体例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史记》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其在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地位与价值。

3. 培养学生运用史记知识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史记的体例特点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司马迁与《史记》的关系,史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史记》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司马迁的画像和简介,引发学生对史记作者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史记》的编纂背景、体例特点、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价值。

3. 实践情景引入:选取史记中的典型人物如刘备、诸葛亮等,分析其性格特点,让学生了解史记在人物刻画方面的特点。

4. 例题讲解:以史记中的历史事件为例,讲解如何运用史记知识分析历史事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史记中其他历史事件和人物。

六、板书设计1. 司马迁与《史记》编纂背景体例特点主要内容历史价值2. 史记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从《史记》中选取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分析其特点和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史记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史记》原著,深入了解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提高历史素养。

同时,推荐有关史记研究的学术文章和书籍,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史记的历史价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史记的体例特点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司马迁与《史记》的关系,史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价值。

《史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史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四年级下学期大阅读课教案
时间:2021年 月 日
阅读内容
《史记》阅读指导课
设计教师
执教教师
阅读目标
1.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历史故事和历史常识。
2.了解全书内容,学会写读书笔记,学会复述及点评。
3.在写作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发阅读历史故事的兴趣。
2.积累书中的好词好句。
七、制定阅读计划
每天读多长时间,读多少页,下次阅读课能读到哪里?
八、布置作业
《本纪》读完,并做好阅读笔记。下节阅读课一起分享!








检查人签字:时间:2021年 月 日
2.全班分享交流。
3.教师出示阅读步骤。了解情节、分析角色、领悟道理、学以致用。
五、自主阅读
1.光说不练假把式。赶紧把书打开,注意按照老师教给你的阅读步骤,开始阅读《史记》——本纪吧!
2.小组交流所得。
3.全班交流所得。
六、总结收获
司马迁写《史记》是为了总结前人得失、或加以利用、或引以为戒。正是他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阅读方法
以读代讲,引导交流。
阅读流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阅读过不少成语故事,了解不少成语。读读这些成语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等故事图片,学生猜成语。
过渡:有同学已经发现了,是的,这些词语都来自于历史故事,而且出自同一本书——《史记》
二、看前言了解《史记》
谁能简单介绍下这本书?同学们看,前言里面藏着这么多内容呢!看来以后读书我们要看前言!
三、了解封面和目录。
1.除了看前言,我们还要看封面,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想不想知道里面有哪些故事?赶紧看看目录吧。

《史记》ppt课件(42页)

《史记》ppt课件(42页)

【解说】司马迁阐述汉初汲黯、郑当时 二位大臣之事迹。汲黯于景帝时任太子 洗马,在武帝时任东海太守,后又召为 主爵都尉;而郑当时则先任太子舍人, 后迁为大农令。二人其时皆位居高官, 受人敬畏,每日户限为穿,车如流水马 如龙,巴结逢迎者,不计其数。由于其 刚正不阿,疾恶如仇之性,不适官场, 后俱丢官失势,致生计陷亦入困境。与 此同时,宾客 尽散,门前冷落车马稀。 司马迁复例举下邽人翟公,乃汉文帝时
1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本 纪》
释: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1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 本纪》
释:干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微末节,行大礼不避小的
责备。赏析:在鸿门宴上,刘邦担心被项羽手下谋杀,借 上厕所之机准备逃走,可又担心没有向项羽辞行,有失礼 节,这时樊哙就以此言相劝。刘邦也因此躲过一劫。就当 时情形来看,刘邦此举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关乎性命的关 键时期,也就顾不上什么“细谨”、“小让”。但今天我 们应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要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对自己 平时的一言一行等细微末节也应加以重视,小的过失要时 常防范并及时改正,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成就一番宏图伟
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7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8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luqu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

《史记》阅读指导课课件

《史记》阅读指导课课件

司马迁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
对历史人物的独特评价
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
分析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历史人物 的独特评价和刻画,如对项羽、刘邦、 秦始皇等人物的评价。
阐述司马迁在《史记》中揭示的历史 规律,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时势造英雄”等,以及这些规律对 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探讨司马迁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独到见 解和解读,如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 局面、楚汉战争、武帝时期的盛世与 衰落等事件的分析。
《史记》阅读指导课课件
目录
• 《史记》概述与作者介绍 • 文本解读与赏析方法 • 历史事件还原与时代背景剖析 • 文学价值与思想内涵探讨 • 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 • 拓展阅读与相关资源推荐
01
《史记》概述与作者介绍
《史记》的成书背景及历史地位
成书背景
西汉时期,司马迁在继承前人历史 记载的基础上,利用自己作为史官 的独特地位和广泛收集的材料,历 经多年艰辛创作而成。
《史记》对后世的启示意义
1 2 3
历史借鉴 《史记》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后 人了解历史、认识现实、预测未来具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文学典范
《史记》作为一部文学巨著,为后世文学创作提 供了典范和启示,对于提高文学创作水平和质量 具有重要影响。
人文精神传承 《史记》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如尊重历史、追求 真实、关注人性等,对于培养人们的文化素养和 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03
历史事件还原与时代背景剖析
重大历史事件回顾及影响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
01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分裂局面,以
及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和影响。
楚汉战争与汉朝建立

《史记》阅读课教案

《史记》阅读课教案

《史记》阅读推荐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史记》,读《鸿门宴》,向学生推介《史记》,激发学生的阅读《史记》兴趣,使其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鸿门宴》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英雄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有这样一个史官,他因为在史书中“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触怒了当朝皇帝,只好把长达52万6千字的竹简史书藏在深山的山洞中,一直到死,这位史官也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面世。

他去世之后,他的夫人为了保护这部史书,在这座深山中出家当了道姑,继续等待史书面世的机会,但等来的是朝廷查抄的噩耗,满门家族乡亲被斩杀,于是,她留下了一个哑谜,昭示后人去寻找。

另外她又绘了一张藏史书的图表,人们只有对照图表,参照哑谜的话,才能找到史书藏匿的地方。

后来她将图传给了女儿,女儿后来又传给了儿子,这才依图从山洞中取出了史书,得以面世。

这部鸿篇巨制就是《史记》(课件出示),这位史官就是司马迁(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能看到这部史书,是司马迁和他的家人历尽心血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得以实现的。

上下五千年,风云九万里。

中华民族创造了傲视世界的灿烂文化!《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1)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

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2)同学们了解鲁迅吗?(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3)师:《离骚》是“楚辞”的代表,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同学们知道鲁迅为什么这样评价《史记》呢?(“史家之绝唱”,意思就是在书写历史的书籍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鲁迅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

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才称得上是“绝唱”。

无韵之《离骚》,说司马迁是用写诗的手法来写历史的。

历史本很枯燥,但司马迁的《史记》却能引人入胜,原因就是司马迁用了文学的笔法来叙述历史。

《史记》课件

《史记》课件

体现《史记》中的人物形象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体现出忠孝文化的价值观,如忠诚勇敢的将军和孝顺贤良的君子。
影响
忠孝文化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主要概念
01
复仇文化是指对于家族或个人受到的不公正对待,通过报复和惩罚行为来维护荣誉和尊严。
近现代《史记》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文本校勘、文献整理、学术思想研究等方面。
近现代《史记》研究
国外《史记》研究的分期
国外《史记》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汉学研究和中国学研究两个阶段。
国外《史记》研究的重点
国外《史记》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文本翻译、历史和文化研究等方面。
国外《史记》研究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将相形象
总结词
清贫、刚直
详细描述
《史记》中的布衣形象展现了清贫和刚直的品质。这些布衣们虽然身处社会底层,但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畏权贵,勇于反抗不公。
布衣形象
总结词
柔美、坚毅
详细描述
《史记》中的妇女形象展现了柔美和坚毅的品质。这些妇女们不仅有着出色的才貌,还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故事增色不少。
叙事结构与特点
语言简练
刻画人物形象
描述历史事件生动
语言风格及特色
1
《史记》与《春秋》比较
2
3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等方面的活动和事务。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历史人物和事件,兼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史记》——新书推介课【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史记》,读《鸿门宴》,向学生推介《史记》,激发学生的阅读《史记》兴趣,使其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阅读《鸿门宴》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英雄观‛。

【教学准备】1、师生熟读《鸿门宴》,了解《史记》。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古曲《广陵散》有这样一个史官,他因为在史书中‚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触怒了当朝皇帝,只好把长达52万6千字的竹简史书藏在深山的山洞中,一直到死,这位史官也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面世。

他去世之后,他的夫人为了保护这部史书,在这座深山中出家当了道姑,继续等待史书面世的机会,但等来的是朝廷查抄的噩耗,满门家族乡亲被斩杀,于是,她留下了一个哑谜,昭示后人去寻找。

另外她又绘了一张藏史书的图表,人们只有对照图表,参照哑谜的话,才能找到史书藏匿的地方。

后来她将图传给了女儿,女儿后来又传给了儿子,这才依图从山洞中取出了史书,得以面世。

这部鸿篇巨制就是《史记》(课件出示),这位史官就是司马迁(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能看到这部史书,是司马迁和他的家人历尽心血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得以实现的。

上下五千年,风云九万里。

中华民族创造了傲视世界的灿烂文化!《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音乐渐止,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1)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

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2)同学们了解鲁迅吗?(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3)师:《离骚》是‚楚辞‛的代表,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同学们知道鲁迅为什么这样评价《史记》呢?(‚史家之绝唱‛,意思就是在书写历史的书籍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鲁迅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

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才称得上是‚绝唱‛。

无韵之《离骚》,说司马迁是用写诗的手法来写历史的。

历史本很枯燥,但司马迁的《史记》却能引人入胜,原因就是司马迁用了文学的笔法来叙述历史。

可以说,鲁迅对《史记》的这两句评价是至高的。

)3、今天,老师就把这部伟大的史学、文学著作——《史记》推介给孩子们。

(板书:推介《史记》)二、七嘴八舌话《史记》1、关于《史记》,你了解哪些呢?2、学生自由介绍《史记》,教师相机点评。

(1)《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评:司马迁是西汉著名文史学家,人称‚太史公‛。

)(2)《史记》记载了3000多年历史呢!(评:是呀,它从远古时代轩辕黄帝开始记述,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记载了共3000多年历史!)(3)师:司马迁写作此书是为了总结前人得失,或加以利用、或引以为戒。

正是他说的——出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齐读)同学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要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所谓‚通古今之变‛,就是要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所谓‚成一家之言‛就是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想。

】(4)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请同学们看图说成语,好吗?(指鹿为马卧薪尝胆负荆请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同学们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里吗?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成语故事都出自同一本书——《史记》!(5)《史记》里还有很多成语(课件出示……),这些成语大家熟悉吗?谁来读一读?焚书坑儒破釜沉舟霸王别姬四面楚歌鸡鸣狗盗狡兔三窟鸟尽弓藏韦编三绝毛遂自荐一言九鼎完璧归赵怒发冲冠刎颈之交纸上谈兵一字千金图穷匕见背水一战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5)这些歇后语大家熟悉吗?(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霸王自刎乌江——没脸回江东楚霸王种蒜——栽到家了老师告诉大家:这些歇后语出自同一本书——《史记》;难怪鲁迅先生把它的文学价值看得很高!(6)《史记》里面的故事很多,你知道哪些?【《鸿门宴》、《李广勇斗匈奴》《赵氏孤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7)《史记》里面有很多英雄人物,你知道哪些?【李广、屈原、张骞】(师相机点评。

)(相机板书:英雄)三、聚焦人物、重现场面秦末汉初,那个时代,可谓英雄辈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宴会——‚鸿门宴‛!2、请同学们默读《鸿门宴》。

想一想,你认为中《鸿门宴》哪些人是英雄,为什么?可以圈圈划划人物的对话、作者对场面的描写,写写体会。

(出示:《鸿门宴》中谁是英雄,为什么?)3、交流:【张良是英雄】拟理解段落:张良说:‚沛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您亲自出面向项伯解释清楚,您绝不敢背叛项将军,这件事或许还会有转机。

‛1、生自由谈体会。

2、点评:张良真是足智多谋。

有了他,刘邦在鸿门宴上才化险为夷!他是英雄!【樊哙是英雄】拟理解段落:樊哙一听马上吼道:‚我要进去,保护沛公!‛3、生自由谈体会。

4、指导朗读。

樊哙抬头看着项羽,没有一点害怕的表情:‚我连死都不怕,再喝杯酒有什么关系?当今秦王暴政,天下百姓十分痛苦,都起来反抗。

楚怀王和各路起义军约定:‘先攻入咸阳城的人作关中王!’现在沛公先攻入了咸阳,对城里的财宝,一点也不敢动,而是封锁了库房,驻扎在灞上,等着将军您的到来。

我们沛公,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不仅没有任何奖赏,您反而听信小人的话,要杀有功的人。

您这么做,和秦国的暴君又有什么区别呢?‛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樊哙忠心护主、一勇当先,也是英雄!【范增、项庄是英雄】拟理解段落:范增接过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身上的佩剑,一剑就把玉斗砍碎,叹息说:‚你们这些没有眼光的人啊,成不了什么大事,以后夺天下的人,必定是刘邦。

‛1生自由谈体会。

2指导朗读。

点评:他们一心为主、立志除掉刘邦,也是英雄!【项伯是英雄】拟理解段落:项伯做在刘邦身边,看出项庄舞剑的目的是想刺杀刘邦,就起身拔出宝剑,与项庄一同舞了起来,不时地用身体挡住沛公,使项庄一直没有机会下手。

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项伯以仁义为先、保住刘邦,他也是英雄。

【刘邦是英雄】(重点体会)(板书:刘邦)拟理解段落:刘邦一见到项伯,赶忙诚恳地起身敬酒,说:‚项兄,我自从攻入咸阳以后,城里的财物我一点都没敢动,只等项将军的到来,希望您回去一定向项将军说明,关中王的位子,也等着项将军来做。

‛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刘邦虚心接待项伯,可见他计谋之深。

(板书:虚心有谋)一见到项羽,刘邦急忙躬身施礼说:‚将军在上,刘邦来向将军请罪,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军,我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先进入咸阳城,和将军在这里相见。

现在有小人想要挑拨我和您之间的关系,希望将军不要轻信。

‛生自由谈体会。

点评:刘邦以退为进,也是成大事者所为!他也是英雄。

(板书:以退为进)【项羽是英雄】(重点体会)(板书:项羽)拟理解段落:1:项羽年轻的时候长得身材魁梧,力气更是大得惊人,家乡的年轻人都很怕他。

2:他们的军队作风十分勇猛,几乎每次都能打胜仗,秦兵一听到项羽的大名,心里都十分害怕,项羽的队伍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壮大。

3:项羽是个直性人,他看刘邦这样谦虚,心头的怒火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A、生自由谈体会。

B、点评:项羽神勇、大度的英雄气概显现无疑!(板书:神勇、大度)C、但是项羽在关键时刻起了妇人之仁,错失杀刘邦的良机,最后导致楚汉争霸的失利、乌江自刎的悲剧!(板书:妇人之仁)D、不过,后人追忆项将军的英雄气概留下了很多墨迹。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作诗一首:【课件出示】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学生自己读,指名读,齐读(2)李清照认为项羽有傲气,宁死不屈,是一位铮铮铁骨的大英雄,死得其所,对其表示敬意。

(3)《史记〃项羽本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项羽兵败逃到乌江时,乌江亭长给他准备好船只,并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课件出示乌江亭长的话】项羽不肯过江,说:‚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课件出示项羽的话】同学们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吗?谁来说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

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八千子弟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戴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4)历史上项羽兵败自刎的悲壮结局,曾赢得后人无限的同情,然而唐朝诗人杜牧却认为项羽失败之后,应当虽败不挠,像越王勾践一样忍辱负重,以图卷土重来,自杀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杜牧游历乌江,经过项羽自刎之处,凭吊古迹,有感而发,写了一首题为《题乌江亭》的七绝,【课件出示杜牧的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5)学生自己读,指名读,齐读同学们知道杜牧这首句话的意思吗?谁来说说?(6)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和杜牧的《题乌江亭》都属于咏史诗的范畴,两人对项羽的乌江自刎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李清照那铿锵有力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总结:因此,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刘邦是楚汉相争的胜利者,他谦虚、有谋,是英雄;张良、樊哙、范增、项庄各自护主,也是英雄;项伯仁义为先,也是英雄所为;而项羽最终虽乌江自刎,但他的英雄形象却流传至今,也是大英雄!四、总结、延伸1、同学们,《鸿门宴》只是《史记》中的一则小故事……【课件简介《史记》】【响起古乐《高山流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传记文学名著。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长达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内分体例:《本纪》十二篇,记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三十篇,主要记载贵族王侯的史事;《列传》七十篇,是官吏、名人以及部分下层社会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还记载了一些国内少数民族和外国的历史。

《表》十篇,把错综复杂的史实用简明表格谱列出来;《书》八篇,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

2、同学们,像项羽这样的英雄在《史记》中有很多,像《鸿门宴》这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史记》中也有很多。

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静下心来,去读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好好的感受、体悟传统文化的美!3、另外,老师告诉同学们,读《史记》有以下功效:【课件出示……】一、可以清心二、可以养性三、可以修身四、可以齐家五、可以治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读它呢?我希望同学们都喜欢读经典的书籍,做有根的人!板书刘邦虚心有谋以退为进英雄项羽神勇大度妇人之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