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剪辑学考试大纲
影视非线性编辑考试大纲(现用)

《影视非线性编辑》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标本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影视节目编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发展、构建策略和方法,影视节目编辑的基本流程、技巧和方法以及节目的包装处理。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等相关课程做好基础,同时也是从事电视、广告等相关领域工作的必备技能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熟练运用DAYANG D3-Edit和Premiere进行影视素材的组接、裁剪,制作高质量的动画特技,美观的字幕,熟练处理音频,作到高质量的声画同步以及能够完成电视节目的编辑。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非线性编辑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掌握影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概念、视频格式的分类、视音频节目输入输出接口的分类;标清信号和高清电视信号的基本知识;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概念,视频板卡的分类介绍以及系统的组装;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等。
二、考核知识点1.视音频基本概念2.视频格式的分类3.输入/输出接口的分类4.非线性编辑中的基本概念5.D3-Edit 软件后期流程三、考核要求理解:视音频基本概念、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识记:视频格式的分类、输入/输出接口的分类识记: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硬件平台及PC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D3-Edit 软件后期流程第二章视音频素材的采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素材的采集方式学习和练习,其中包括视频素材、音频素材、图文素材的采集、生成和创建,以及对当前网络中普遍流行文件作为素材的转换和导入操作,为节目制作做好准备工作。
二、考核知识点1.视音频采集2.DV1394 采集3.图文采集4.导入素材5.生成素材三、考核要求理解:视音频素材采集的基本原理掌握:视音频素材采集、1394采集、图文采集的操作应用:视音频文件、图像等文件的导入,素材的生成与合并第三章资源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对视频素材、音频素材、图文素材的管理和应用,以及资源管理器界面的基本操作介绍。
影视剪辑考试范围1

影视剪辑考试范围1影视剪辑:对影视片结构.语言.节奏等等进行蒙太奇形象在塑造的定型工作。
分解动作:即把生活中运动着的人与物的动作分解成影视中各个单位的独立的画面,这就是电影分解的起源。
组合动作:则是把那些单独.零散的分解动作的画面,重新组合为连续的活动整体。
1.影视艺术的最基本特性是什么?视听结合,声画合一构成银幕形象,是影视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2.影视艺术的三种基本时间是什么?(1)事件时间(2)叙述时间(3)感受时间3.影视艺术的运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影视是通过连续运动,不断变化的镜头画面来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
(2)影视又是通过镜头画面内部的运动来表现现实世界人和物的情状形态,以取得艺术效果.(3)影视是通过摄影机,摄像机的运动产生多变的景别,角度,场面和空间层次,来摄取和表现现实生活,以达到多变的影像和审美的效果。
4.影视艺术的三度创作是什么?(1)影视艺术的第一度创作,是编剧和责任编辑对文学剧本的创作(剧本创作阶段)(2)影视艺术的第二度再创作是导演,摄影,摄像的任务,他们进行着将文学剧本的文字形象转化为影片视觉形象的在创作(拍摄阶段)(3)影视艺术的第三度再创作——剪辑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蒙太奇形象的在塑造。
影视艺术因素与剪辑因素银幕屏幕时空:银幕屏幕时空是指展现或关联在银幕屏幕上的时空。
镜头组接时空:是指镜头组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时空形态和时空因素。
1、影视艺术中动作的作用是什么?动作可以展示主体的风貌和动态,体现人物行动的目的和意义,揭示人物内心的活动和情感,展现人物之间、景物之间、人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渲染人物情绪与环境气氛,刻画人物、表达主题、推动剧情、转换场景、协调节奏的重要作用。
1、论述推、拉、摇、移、跟五种镜头的动作含义及作用。
答:第三章蒙太奇与影视剪辑编辑叙述的蒙太奇:叙述的蒙太奇,即连续的蒙太奇,是指将镜头按照时间顺序、生活逻辑和因果关系来分切、排列、组合,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和演绎故事。
03513 影视编导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影视编导课程代码:03513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影视编导》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专业(专升本)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动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影视动画各元素的认知和运用、培养电影形象思维以及掌握影视动画导演创作技能。
本课程的内容分八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概论,主要介绍对动画及动画导演的认识,包括动画史、动画分类及动画制作流程,理解动画导演的素质要求与职责范围,对动画片制作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第二部分介绍动画导演在剧本编写阶段的工作,如何把握剧本的主题,如何设置剧本结构,掌握剧本编写的法则,如何设计人格动作等。
第三部分介绍动画导演在美术设计阶段的任务,主要包括角色设计、角色组合、塑造性格、场景设计、场景设计世界观及场景时空逻辑等。
第四部分介绍动画导演在分镜制作阶段的任务,如何进行视觉的叙事,镜头基本表现形式,摄影机的创作功能,镜头衔接方式,轴线和越轴的解决方法,蒙太奇的应用等。
第五部分介绍动画导演在设计稿绘制阶段的任务,了解设计稿(构图)的功能,作画之前的准备,画框中的人物,姿势的生动性表达,以及背景设计、循环设计、透视等。
第六部分介绍动画导演在动作设计阶段的任务,了解修饰动作的基本手法、柔软物体的动作特征、人物动作及动物动作的基本运动规律等。
第七部分介绍动画导演在中间画阶段的任务,如何控制原画、动画的制作的任务分配与监督。
第八部分介绍动画导演在动画制作后期期如何提高人景的单镜合成,分镜头的剪接,后期剪接中的蒙太奇应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该熟练掌握有关影视编导的基础理论、着重具体掌握表述技巧、处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扩大视野、加强修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1、理解动画电影的魅力,导演的职责与工作,对动画电影制作流程的认识与理解2、掌握动画电影的特性,细节的功能应用,及时空结构等有关内容。
《影视剪辑》复习大纲

《影视剪辑》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
1.剪辑点的定义。
2.纪录片的定义。
3.轴线规律的定义。
4.叙事剪辑的定义。
5.表现剪辑的定义。
6.对比剪辑的定义。
7.隐喻剪辑的定义。
8.重复剪辑的定义。
9.拖声法与捅声法的定义。
10.升格拍摄与降格拍摄的定义。
11.画面剪辑点和声音剪辑点的定义。
12.串联式时空结构和并联式时空结构的定义。
二、简答题。
1.影视剪辑诞生与发展的四个时期。
2.剪辑中的六个完形法则。
3.影视剪辑认识的三个层面。
4.镜头内部运动剪辑点的选择方法。
5.叙事剪辑相比,表现剪辑的三个特点。
6.影视中延长时间的方法。
7.构成空间的作用。
8.线性时空结构的几个特征。
9.段落时空结构的分类。
10.剪辑意识的几个具体体现方面。
11.结论性纪录片的主要特点。
12.宣传纪录片常用的宣传手段。
13.影视造型叙事的区别。
三、问答题。
1.轴线分类及定义。
2.合理越轴一般采用的两种策略。
3.客观性音响剪辑的四种方法。
4.无技巧转场其实恰恰是最有技巧的原因。
5.纪实性纪录片的类型及各自特点。
6.优秀纪录片的品格。
四、论述题。
1.影视叙事从戏剧和小说中吸取的艺术营养。
2.影视时间构成和空间构成在影视剪辑中的发展趋势。
知识点①:影时间的两层含义和电视时间的三层含义(了解,P213)。
知识点②:从后工业文明时期到后现代主义,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了解P271-273)。
07229 影像与剪辑艺术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影像与剪辑技术课程代码:07229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影像与剪辑技术》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专业(专升本)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
其性质属于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
本课程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探讨影视剪辑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手法。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影像与剪辑艺术的原理、方法和技巧,依据这些能够对某一影视片进行剪辑分析;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影视片剪辑中,根据具体情况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影视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影像与剪辑艺术的原理、方法和技巧,掌握影像与剪辑艺术的学习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影像与剪辑技术》是动画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它与动画设计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形态构成》、《视听语言》是本课程的基础,并与《数字录音制作》、、《二维动画(实践)》、《三维动画(实践)》互相衔接配合。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单元剪辑基础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剪辑的由来及发展、剪辑产生的依据。
理解剪辑的概念和范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剪辑的由来(一般)识记:剪辑的出现;早期的大师和流派理解:剪辑产生的依据(二)剪辑的概念和范围(一般)识记:剪辑的概念理解:剪辑的范围第二单元并列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并列镜头的基本概念、产生。
掌握并列镜头的经典方法及其演变,深入理解因果叙事、“象征”和具有时间因素的三种组合的并列镜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并列的镜头(重点)识记:并列镜头的概念;并列镜头的产生理解:经典的方法;经典方法的演变(二)组合的并列镜头(重点)应用:因果叙事组合的并;“象征”组合的并列;具有时间因素的并列第三单元匹配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镜头排列的匹配。
影视后期制作自学考试大纲

影视后期制作自学考试大纲[01940]自学用书:《Adobe College Premiere Pro标准教材》人民邮电出版社辅助用书:Ι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影片后期制作课程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专业的必考课,学习重点在于学习影片非线性编辑原理及视频文件格式区别,adobe premiere软件基本界面与操作。
п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Adobe College Premiere Pro标准教材》第一篇基础篇第一章概述本章基本内容:编辑系统的发展过程、线性编辑的背景知识、非线性编辑的革新以及两种系统的结合;关于Adobe Premiere Pro的一些基础常识。
第二章影视基础本章基本内容:电影与电视的关系、影视艺术的时间与空间、画面的视觉要素、镜头画面的安排、镜头的运动、景别、轴线规律、蒙太奇、从模拟到数字的过渡、模拟影像技术及其常用格式、数字影像技术及其常用格式、色彩的原理、平衡画质、扫描格式、制式(Broadcast Standards)、压缩的原理。
第三章工作流程本章基本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空间、创造性工作、流程应用、实例练习。
第四章从项目开始本章基本内容:关于项目(Project)的创建、修改和保存,以及各个界面和窗口的功能及介绍。
第五章采集与输入本章基本内容:在线编辑与离线编辑、关于采集(Capture)、比例、素材的采集和导入等。
第六章监视器与时间线窗本章基本内容:快捷键的介绍、监视器、波形示波器和矢量显示器、音频单位(Audio Unit)、显示安全区、时间线窗(Timeline Window)、轨道显示控制、改变编辑线位置、改变时间线窗显示、轨道的功能属性和编辑、素材的编辑。
第七章视频编辑本章基本内容:工具箱的介绍、素材的添加和编编辑、在时间线窗移动素材、音视频素材链接、三点编辑和四点编辑、编辑时间线素材、Lift和Extract、Trim视窗、Split剪辑、预演序列。
第八章转场本章基本内容:无技巧转场与技巧转场、转场效果控制、选项设置、替换转场效果、以及一些效果的制作。
影像与剪辑艺术 自考 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影像与剪辑艺术》自学考试大纲(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试用)课程代码722920XX9月制定一、课程的性质:《影像与剪辑艺术》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影视时空观念,并较熟练的掌握电视剪辑的技巧,在兼顾理论教学的同时,突出学生动手能力。
二、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设置面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自考应试者,以本专业专科开设的《数字媒体视频编辑》课程为基础,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电视剪辑艺术发展的历史、作为时空结构方式的剪辑、蒙太奇段落的剪辑、电视剪辑中的节奏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为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学、观摩影片相结合,使学生理解影片的剪辑技巧,并且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影视作品的创作和制作中。
三、使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教材:《电视剪辑艺术》姚争著 XX大学 20XX版2、教学参考书:(1)、《电影电视剪辑学》傅正义著中国传媒大学 20XX版(2)、《电视画面编辑》王晓红著中国传媒大学 20XX版(3)、《premiere 6.5 速成教程》赵炜方建奇编著希望电子出版20XX版四、课程内容:第一章电视为什么需要剪辑第一节剪辑的历史第二节剪辑的必要性一、一般认为单个镜头是不具备独立叙事和表意功能的,意义的产生是通过几个镜头组接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的二、镜头组接顺序对镜头语言的意义表达会产生重要意义三、镜头语言在表意中可以自由地处理时空,镜头画面的分切与组合打破了现实时空的制约,创造出新的荧屏时空四、剪辑是确立节目风格和创造者艺术个性的必要手段第三节电视剪辑的含义一、镜头组接二、段落的剪辑三、总体结构剪辑第二章作为编辑技巧的剪辑(上)第一节流畅:剪辑的基本要求一、镜头的切换要与兴趣中心的转移同步二、利用逻辑上的关系来实现上下镜头的流畅1、位置的匹配2、方向的匹配3、色调和影调的匹配4、声音的匹配三、镜头之间的连贯必须遵循视觉心理规律1、动接动、静接静原则2、错觉剪辑原则第二节轴线原则1、动作轴线2、关系轴线(1)外反拍(2)内反拍(3)骑轴拍摄(4)平行拍摄3、方向轴线通常处理“双轴线”可以采用两种方法:(1)以一条轴线为主,另一条轴线用骑轴镜头过渡拍摄(2)只以人物的关系轴线为主忽略主体运动轴线合理越轴一般采用两种基本策略第三章作为编辑技巧的剪辑(下)第一节剪辑点的选择一、画面剪辑点1、镜头内部运动剪辑点的选择(1)剪辑点选在大动作转换的瞬间(2)剪辑点选在画面主体的动静转换处(3)剪辑点选择在动作的间歇点或者完成点(4)出画入画是剪的最好时机(5)客观镜头切至主观镜头时,应在人物镜头后保持短暂的停留2、镜头外部运动剪接点的选择(1)固定镜头之间剪辑点的选择(2)运动镜头之间剪辑点的选择(3)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组接时剪辑点的选择3、综合运动的剪辑点(1)“动接动”(2)“静接静”二、声音剪辑点1、语言剪辑点对话剪辑点可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五种处理方法(1)平行剪辑(也称同位法)。
影视编导与表演理论考试大纲

7、掌握规定情境的创作和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论”。
8、了解影视表演高度的自我驾驭技能、性格化表演能力的形成以及电影表演的类型与流派
9、掌握对当代重要的影视名片分析的技能。
三、参考书目:
《影视导演》,[美]阿莫尔复旦大学出版社
《电影导演的表演艺术》许同均著中国电影出版社(重点前五章)
《电视导演应用基础》邵长波著(重点前三章)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费尔德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4.12
2、掌握蒙太奇的叙事与表现作用。
3、了解影视编导的性质和作用、编导过程的蒙太奇思维、画面的逻辑、画面的时空、音乐音响效果。
4、掌握影视导演的一些基本概念:导演中心制、分镜头脚本、场面调度、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特效合成。
5、掌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剧的一些基本概念:情节的典型化、矛盾、悬念、纠葛、高潮、重场戏、段落、场面、伏笔。
考试科目:影视编导与表演理论适用专业:影视编导与表演专业
一、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电影电视最基本的异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运用相应的影视理论和方法分析影视作品。
二、主要复习内容:
1、掌握电影电视最基本的异同,了解电视的基本定义、电视编导的分类,电影的三个表现元素是什么?了解影视互动的大势所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剪辑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影视剪辑学
课程代码:090411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二、学时与学分
学时:总学时 36 学时,其中讲授 36 学时,实验 0 学时
学分:2 学分
三、适用专业
软件工程(数字艺术方向)
四、考试方式
闭卷
五、成绩构成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 +末考成绩×70%
六、主要参考书
1.傅正义,《影视剪辑编辑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5
2.姚争,《影视剪辑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1
七、考试基本题型及分数分布
选择题(30分)填空题(10分)名词解释(20分)
简答题(25分)综合题(15分)
八、考试内容及要求
1.影视剪辑概述
(1)识记我国的影视发展历史;
(2)影视的差异性;
(3)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
(4)理解剪辑的形成和定位、剪辑的性质和任务、剪辑的作用和功能。
本章占试卷总分11%
2.蒙太奇与影视剪辑
(1)识记蒙太奇;
(2)理解库里肖夫效应、普多夫金试验、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爱森斯坦的“敖德萨阶梯”;
(3)识记各种蒙太奇的含义;
(4)掌握如何运用各种形式的蒙太奇;
(5)识记长镜头;
(6)理解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差异;
(7)理解蒙太奇与剪辑艺术的关系。
本章占试卷总分11%
3.影视片的三类剪辑手法
(1)识记画面附加技巧;
(2)理解各种特技的含义;
(3)掌握在制作影视节目中如何运用剪辑中的各种特技;
(4)识记无画面附加技巧;
(5)理解无画面附加技巧剪辑的方法;
(6)掌握在制作影视节目中如何运用各种无附加技巧的剪辑;
(7)识记:线性剪辑、非线性剪辑。
本章占试卷总分9%
4.镜头画面剪辑
(1)识记画面剪接点、声音剪接点;
(2)理解如何准确选择剪接点;
(3)掌握如何根据不同的目的,寻求适当的剪接点;
(4)理解影视的时空结构、时空观、有限时空、无限时空;
(5)理解时空的延长与缩短、扩大与压缩;
(6)掌握各种时空的镜头组接;
(7)镜头画面的方向性、视线、轴线、运动轴线、关系轴线、跳轴;
(8)理解镜头组接画面的方向性、轴线和离轴处理;
(9)掌握合理组接画面技巧;
(10)识记连续性、联系性;
(11)识记分解法、增减法、错觉法、固定镜头、运动镜头;
(12)理解:人物形体动作剪接的方法、景物动作与景物镜头剪接方法、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衔接的原则及方法;
(13)掌握各类剪接方法,正确组接画面;
(14)识记形象对列、构图对位;
(15)掌握利用光影变化和色彩过渡组接画面;
(16)识记分剪、挖剪、拼剪;
(17)掌握分剪、挖剪、拼剪组接镜头的方法;
(18)识记资料镜头、景物镜头、借用镜头;
(19)掌握资料镜头、景物镜头、借用镜头剪接画面的方法;
(20)能运用群众场面和战斗场面的剪辑处理方法;
(21)理解影视片字幕剪辑的要点。
本章占试卷总分50%
5.视听语言剪辑
(1)理解前期录音剪辑的特点、规则、要求;
(2)识记同期录音;
(3)理解人物对白与对白场景的分切、对白场景中音响处理的要点
(4)掌握人物对白与对白场景剪辑的方法;
(5)识记:后期录音
(6)理解后期录音剪辑方法。
本章占试卷总分13%
6.剪辑节奏
(1)理解影视节奏的重要意义;
(2)识记叙述性节奏、节奏基调、节奏曲线;
(3)理解影响影视片节奏的主要因素;
(4)识记镜头长度、剪辑率、节奏三者之间的关系;(5)识记感动调子;
(6)理解升格拍摄、降格拍摄。
本章占试卷总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