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感恩的心心理健康教案7篇

感恩的心心理健康教案7篇感恩的心心理健康教案篇1背景:针对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感恩的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对朋友、对家人没有感恩的意识。
他们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干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天下”唯我最大。
所以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开展一次以“孝敬父母,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班会。
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懂得为什么要感恩母亲,如何去理解、尊敬父母,明白怎样孝敬母亲。
2.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知道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1.准备节目,搜集故事,准备。
2. 搜集歌曲《感恩的心》、《妈妈的吻》、《母亲》。
3. 制作相关课件,排练有关节目。
活动形式:听故事,唱歌,诗歌朗诵,写爱心卡片等。
活动过程:一、听歌曲《母亲》,创设情景导入。
师:为什么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引出主题: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孝敬父母,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无私。
二、浓浓的父爱、母爱1、视频播放《孟母三迁》的故事,《地震中的母爱》。
孟子后来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想这和他的母亲是分不开的。
2、说说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故事。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那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父母之间有那些感人的故事呢?学生1.妈妈每天接送我上学,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从没耽误过。
学生2.晚上我生病了,发烧,妈妈急忙送我去医院。
学生3.下雨了,妈妈给我送伞。
天冷了,妈妈给我送衣服。
学生4.妈妈每天给我做饭洗衣,还要干其他活。
等师:孩子们,聆听着你们的诉说,感受着你的感动,让我们唱起《妈妈的吻》聆听这世间最美的、最真的母爱。
播放歌曲《妈妈的吻》,全班同学跟长。
三、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之恩,我们怎样回报妈妈一份爱呢?1.母爱是最动听的歌,让我们用最美的诗歌来赞美她吧。
学生朗诵诗歌《慈母颂》。
2.母爱是最动人的歌,请听《母爱》。
通用版七年级心理健康 感恩父母 教案

思考:假如我们也有自己的孩子,我们会对孩子提要求吗?会提什么要求?
你和你的父母有过什么矛盾吗?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小组讨论引出主旨:相互理解-------主动沟通-----解决矛盾
三、说一说:亲子天平。
请小组合作一同完成我们的亲子天平,学生第一填写的亲子天平是倾斜的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爱远远多于我们对父母的爱,观看影片《天堂的午餐》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应该感恩父母,早日报答父母的恩情。
教学内容
1.理解父母对我们含辛茹苦的付出。
2.了解和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
3.感恩父母。
重点难点
1.怎样理解父母、尊敬父母。
2.学会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启发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活动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一、猜一猜故事引入主题。(课件:展示故事内容)
教学步骤
及
主要内容
二、忆一忆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感恩系列——
感恩父母教案
授课类型
活动探究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3、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课件展示)
小结: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应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已经长大可以撑起父母的一片天空。
四、添一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再次补充我们的亲子天平。
(课件展示:亲子天平)
四、情感升华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1.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和关爱,分享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
1.3 教学活动:观看父母关爱子女的短片,分组讨论父母的爱,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二章:认识自己的家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背景,珍惜家庭的幸福,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2.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特点,学会珍惜家庭。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庭照片,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互相交流对家庭的爱。
第三章: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共同制作感恩卡片,向父母表达感激。
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讲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分享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
4.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
第五章:行动表达感恩之情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行动。
5.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心父母。
5.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父母,制定自己的感恩计划,分享感恩行动的收获。
第六章:理解父母的辛劳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辛劳与付出,增强学生对父母的体谅之心。
6.2 教学内容:通过实例讲解父母在工作、生活中的不易,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父母的辛劳。
6.3 教学活动:开展“家长体验日”活动,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日常生活。
第七章:学会感恩的技巧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表达感恩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向父母表达感谢。
幼儿园大班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

幼儿园大班心理课教案《感恩父母》课题:感恩父母教材:幼儿园教材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2. 培养幼儿关心、孝顺父母的行为习惯;3. 培养幼儿表达感恩之情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2. 培养幼儿关心、孝顺父母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等教具;2. 班级中的父母照片;3. 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父母的音频或视频,向幼儿展示父母关心、照顾他们的情景,让幼儿对父母的付出有直观的感受。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有什么好啊?”,引导幼儿进行回答。
Step 2:情境引导(10分钟)教师将班级中的父母照片分发给每个幼儿,并请他们合作讨论照片上父母和自己的共同点,如眼睛大、鼻子长等。
然后请幼儿结合这些共同点,思考父母和自己的不同之处,如父母更成熟、更懂事等。
最后请幼儿一起讨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都为他们做了哪些事情,以及幼儿感受到的父母的关爱。
教师能够帮助幼儿整理出父母对他们的付出,如给予食物、给予爱等。
Step 3:情感培养(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思考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是值得感恩的,并让幼儿说出自己感恩父母的话语,如“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给我吃好吃的东西!”等。
然后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出一段感恩父母的话语,如“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谢谢您们给我带来的幸福!”等。
最后,教师将幼儿的感恩话语制作成卡片或纸条。
Step 4:行为培养(1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如何感恩父母的行为,如帮助父母做家务、主动给父母一个拥抱等。
然后,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情境,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模拟感恩父母的行为,如模拟给父母做一顿饭、帮父母整理房间等。
Step 5:表达能力培养(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展示刚才制作的感恩父母的卡片或纸条,并请幼儿选择其中一条,用自己的语言向全班发表感恩父母的感言。
教师鼓励幼儿用真情实感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无条件的。
1.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父母在生活中的付出和关爱。
1.3 教学方法:讲座法,案例分析法。
1.4 教学活动:讲解父母的爱,分享父母关爱子女的案例,学生分享感受。
第二章:感悟父母的辛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悟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不易。
2.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活动法。
2.4 教学活动:讲解父母的辛劳,让学生进行孝心实践活动,如为父母分担家务等。
第三章:感恩父母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分享感恩父母的例子。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3.4 教学活动: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分享感恩父母的例子,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
第四章:如何感恩父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感恩父母。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感恩父母,分享感恩父母的方法。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4.4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感恩父母,分享感恩父母的方法,学生进行感恩实践活动。
第五章:孝敬父母的意义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知道如何孝敬父母。
5.2 教学内容: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分享孝敬父母的方法。
5.3 教学方法:讲解法,分享法。
5.4 教学活动: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分享孝敬父母的方法,学生进行孝心实践活动。
第六章:沟通与理解6.1 教学目标:教会学生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彼此理解。
6.2 教学内容:沟通技巧的讲解,如何倾听和表达,解决冲突的方法。
6.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
6.4 教学活动:进行沟通技巧的讲解和练习,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的沟通场景。
第七章:建立感恩的习惯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养成定期感恩父母的好习惯。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奉献。
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曾经感恩过父母,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分享一个关于父母付出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父母付出的思考。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父母的故事,感受父母的付出。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小组的故事和感受。
第二章:理解父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角度和期望。
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
2.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的角度:父母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有出息。
讲解如何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父母、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2.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父母和孩子,模拟一些日常场景,体会双方的感受。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父母。
第三章:感恩父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3.2 教学内容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孝道的体现。
讲解如何表达感恩之情:通过言语、行动、心意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以及感恩的好处。
个人作业:让学生写一封给父母的感谢信,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第四章:孝敬父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
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孝敬父母。
4.2 教学内容讲解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帮助父母、陪伴父母。
讲解如何在生活中孝敬父母: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做到言行一致。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具体行为,以及孝敬父母的好处。
个人作业:让学生制定一个孝敬父母的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的行动和时间。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加深对感恩父母和孝敬父母的理解。
感恩父母 教案 心理健康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提高家庭关系的和谐度。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讲解父母对学生的关心、照顾和期望,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3. 孝敬父母:讲解孝敬父母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孝道。
4. 家庭关系的和谐:分析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如何与父母沟通,增进亲情。
5. 心理素质的培养:教授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父母的爱、感恩的重要性、孝敬父母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有关家庭关系、心理健康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从中得到启示。
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父母的角色,增进对父母的理解。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孝敬父母、增进家庭关系等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谈谈对父母的认识和感受。
2. 讲解父母的爱:阐述父母对学生的关心、照顾和期望,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4. 孝敬父母:讲解孝敬父母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孝道。
5. 家庭关系的和谐:分析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如何与父母沟通,增进亲情。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父母”的作文。
2. 制定一个孝敬父母的计划,践行孝道。
3. 学会一首关于感恩的歌曲,与家人分享。
4. 观察家庭关系的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5. 学会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六、教学内容:7. 理解父母的期望:讲解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背后蕴含的爱,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父母的期望。
8. 处理亲子冲突:教授学生如何妥善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9. 培养独立性:指导学生如何在父母的爱和支持下,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10. 规划未来:鼓励学生设定个人目标,并思考如何在未来实现这些目标,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和睦,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介绍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照顾和无私奉献,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2. 父母的付出:分析父母在家庭中的劳动付出,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
3. 感恩父母: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4. 亲子沟通: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提高亲子沟通能力。
5. 家庭和睦: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和睦,学会处理家庭矛盾。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亲子沟通的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分享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父母的付出。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从而培养感恩意识。
4. 小组分享法:鼓励学生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付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2. 观看视频或分享案例:让学生观看关于父母付出的视频或分享真实案例,加深学生对父母辛苦的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亲子沟通的经验。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辛苦,培养感恩意识。
5. 小组分享:鼓励学生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感恩父母、珍惜家庭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感悟分享:收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感悟和收获,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估课程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组织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互相鼓励,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活动准备】
1.照片,父母的简单情况,家庭生活中的2~3件。
2.音乐,录像资料
一、情景导入
《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声音由弱到强,教师轻轻哼唱进入课堂。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听到这首歌词时,你心是城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怎样?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情景?
3.谁能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情感体验
同学们,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唱出了我们拥有母亲的爱是多么的幸福,失去母爱是多么的凄凉,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他们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走进心灵深处去寻找我们的爸爸妈妈。
1.心理游戏
(1)准备活动:使身体轻松,最后达到轻松自然的状态。
身体坐直,靠近椅子背,坐稳,然后做三次深呼吸,再从头、颈、肩、胸慢慢放松,这时提醒学生可以趴在桌子上,或靠、躺在柜椅子上,总之,怎样放松怎样舒服就可以怎样,继续腰部放松,腿、脚放松,提示:啊!好轻松啊!好舒服!真想睡一觉,可以轻轻地闭上眼睛。
(2)活动开始(心理暗示)
现在,脑子里空空的,大大的,白白的,亮亮的,或者是黑黑的,什么都没有,静静地停一分钟。
(很轻的婴儿的啼哭声响起)那一天,随着啼哭声,一个小生命诞生了,原业,那就是我,看,那眉毛、那眼睛、那小嘴、小手、小脚丫,浑身上处……我躺在妈妈身边……妈妈看着我……慢慢地,我会说话了,会走路了,会吃饭了,会穿好衣服了。
那天,妈妈送我到幼儿园,我一天一天长大了,那天,妈妈送我上学,第一天上学时,走进学校真神气……有一天你病了,爸爸妈妈……
那天,下着大雪……炎热的夏日……公园里……
那天,你在写作业,那天你得奖了……(停顿一会儿,给学生充分想像的时间)……渐渐地,你长大了,长高了,小男孩儿变成了英俊少年,小不点儿变成了漂亮的小姑娘,那个少年,那个姑娘轻轻地走到爸爸妈妈面前。
请看一看,他是什么样子?和你一样吗?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一看,站在你面前的是谁?
游戏结束后,学生慢慢地回到现实情景中。
2.请同学们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在游戏中你看到了什么?现在心里有什么感受?
3.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把无私的爱给了我们,许多同学都想讲一讲,下面的小组内向同学讲讲父母的两三件事。
(小组讨论)
4.在讲父母事情的时,你双是什么感受?
5.听别人讲父母的故事时,你又是什么感受?
三、激发情感
1.每一位父母都是伟大的、无私的,他们用心呵护着自己的儿女,愿意为儿女付出一切,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工作多么辛苦,他们都能克服困难,幸福地生活,快乐地工作。
你愿意向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父母吗?(分小组讨论)
2.谁愿意介绍一下你的父母(不指名,自动上台)
1.你认为你的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怎样?
四、暗示导行
1.如果你的父母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2.你爱你的爸爸妈妈吗?你是怎么爱他们的?
(小组内讲一讲为父母做过的事情)
3.你现在心里是一种什么感受?
4.爱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享受,我们付出爱的同时,享受着一种幸福和快乐,享受着生活,享受着人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让我们用心一起去回报我们伟大的父母。
师生一起做手语操——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