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窦性心动过缓处理流程
窦性心动过缓 病情说明指导书

窦性心动过缓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窦性心动过缓概述窦性心律是指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并控制整个心脏电活动的主导节律,可分为正常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两大类。
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为60~100次/分,婴幼儿和儿童的频率比成年人快。
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简称窦缓,是指成年人窦性心律的频率慢于60次/分。
可为生理性状态,也可为病理性因素导致。
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窦性心律不齐而出现心律不规则。
英文名称:sinus bradycardia。
其它名称:窦缓。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心律失常。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目前尚未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本病会遗传给下一代。
发病部位:心脏。
常见症状:多无明显症状。
主要病因: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
检查项目: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心电事件记录仪、运动试验、阿托品试验、倾斜试验、睡眠监测、心脏电生理检查。
重要提醒:无症状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即可。
临床分类: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和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
二、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病特点三、窦性心动过缓的病因病因总述:窦性心动过缓是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动过缓。
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分为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两大类。
基本病因:1、生理性原因(1)常发生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体力劳动者及睡眠时。
(2)一些手法,如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诱导呕吐等可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病理性原因(1)心脏疾患:如窦房结病变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亦常发生窦性心动过缓。
(2)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症、尿毒症等。
(3)代谢降低:如低温、重度营养不良恶液质、脑垂体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4)药物因素:应用拟胆碱药物、胺碘酮、非二氢吡啶类的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窦性心律过缓的治疗及预防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窦性心律过缓的治疗及预防
导语:引起心缓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服用一些药物、或者压力过大等等。
那么,当出现心缓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正确的预防呢?专家指出,心缓通过适
引起心缓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服用一些药物、或者压力过大等等。
那么,当出现心缓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正确的预防呢?专家指出,心缓通过适当的方法是可以有效进行预防的。
下面便一起来看一下,窦性心律过缓的治疗及预防方法吧,希望小编下文的讲解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预防方法:
一、呼吸放松法。
这种做法是其它九种降压法的预备动作,患者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自然端正,两眼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二、按摩百会穴。
每个人的百会穴都位于头顶的正中央。
你可用手掌紧帖百会穴呈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拍,每次至少做32拍。
此法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可以宁神清脑,降低血压。
三、按揉太阳穴。
用手指按着太阳穴,呈顺时针旋转,每旋转一周为一拍,每次约做32拍。
此法的作用在于清脑明目,疏风解表,止头痛。
四、按摩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的风池穴,呈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共需做32拍。
其疗效是清脑提神,明目降压。
五、摩擦颈两侧。
用左手掌上的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然后,再用右手掌擦抹左颈,一次为一拍,共需做32拍。
此法的妙处在于能解除胸锁乳突肌的痉挛,并能起到降低血压的功效。
六、摩抹脑两旁。
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掌上的小鱼际从前额向。
窦性心动过缓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家庭医学
2016.10
(下
)
窦缓属于临床常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但由于严重程度不同,且常合并其他缓慢性心律失常,所以相关症状及预后也不同。
快速性心律失常分为室上性和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两大类。
所以窦缓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涉及面复杂,治疗较为棘手。
窦缓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原发疾病的处理:基础心脏疾病治疗,比如心衰的治疗;(2)诱因的处理:去除药物、电解质紊乱、缺血、缺氧等诱发心律失常因素;(3)起搏+抗心律失常药物(AAD ):伴症状性窦缓者可植入起搏器后应用AAD 治疗;(4)导管消融:合并室早、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房速、房扑、房颤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如症状严重、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射频消融;(5)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伴猝死高风险者可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窦性心动过缓合并
快速性心律失常处理原则图1窦缓合并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处理流程图2窦缓合并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处理流程
窦性心动过缓
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14
. All Rights Reserved.
Family Medicine
家庭医学2016.10
(下)15。
麻醉科日常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臂丛
1无房间号体重血型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573
疝修补术
氯胺酮
无氯胺酮总量
袁德凤
261528
甲状腺切除
全麻
麻醉结束标志在手术结束之前
袁德凤
261788
剖宫产术
腰硬
1无房间号体重血型
2无药物单位
3液体量上下不一致
丁伟
262253
剖宫产术
腰硬
未勾画腰麻
张延勇
262259
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
3、麻醉记录单质量较之以前有好转,但仍存在有不规范现象。
原因
分析
1、工作中存在大意、侥幸心理,没有严格执行科室内关于术后患者转出手术室的相关规章制度;
2、没有严格认真核对术中使用药物及处方。
整改
措施
1、加强科室规章制度的执行,严格要求术后患者转出手术室必须有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亲自送入病房或者ICU内,并做好交接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2、人们通常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或焚烧。择期手术术前访视例数
2、昆虫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170例
10、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他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100%
术后随访例数
答:水分和氧气是使铁容易生锈的原因。288例
20160506星期五手术室医师办公室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手术室内日常临床麻醉工作手术麻醉总例数288全身麻醉例数3512椎管内麻醉例数149麻醉记录单合格例数26517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例数07择期手术术前访视例数170术后随访例数288100术后镇痛例数146业务学习次数12人次每月考试考核合格率合格麻醉药品及麻醉处方管理良好手术室内日常质控工作完成情况较好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包括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麻醉存在问题医师261559剖宫产术261665肩锁关节固261573氯胺酮无氯胺酮总量甲状腺切除氯胺酮全麻名住院号麻醉261788剖宫产术液体量上下不致单号262253262259剖宫产术腹腔镜全麻未勾画腰麻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张延单位262313巢切除术剖宫产术硬膜外应用右旋美托嘧啶药物无单位张延262313尺桡骨骨折氯胺酮xxxx人民医院手术室2016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麻醉单号存在问题与缺陷以及相关责任原因分析262360262330262481262489261762?261851261813261916261936261996262044262206261119内固定腹腔镜胆切除术切除术剖宫产术剖宫产术剖宫产术剖宫产术剖宫产术肱骨骨折剖宫产术剖宫产术胫骨内固261264疝修补术硬膜外硬膜外氯胺酮硬膜外无房间号体重血型无麻醉方法无七氟醚吸入标示拔除导管在手术结束之前合并症与诊断重复未勾画腰麻药物无单位药物无单位麻黄碱记录在地塞无氯胺酮总量未勾画腰麻未记录助产士未勾画腰麻无氯胺酮总量1手术麻醉结束后部分医师没有亲自配送患者返回病2麻醉中所用药物有漏开处方现象部分麻醉处方开具不规范存在不填写身份证号码等问题
疾病名称疾病名称

疾病名称疾病名称:窦性心动过缓英文名:sinus bradycadia疾病代码:ICD:I49.8人体部位:汹部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相关系统:循环系统[编辑本段]疾病概述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
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
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诠谛牟⒓毙孕募」H ⑿募⊙住⑿募〔『筒●甲酆险鳌?临床表现: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一般无症状。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3、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编辑本段]疾病分类心血管内科[编辑本段]疾病病因窦性心动过缓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
其他原因包括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以及应用拟胆碱药物、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心律平)、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等药物。
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亦常发生窦性心动过缓。
[编辑本段]诊断检查心电图检查: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常同时伴随发生窦性心律不齐(即不同PP 间期的差异大于0.12s)。
[编辑本段]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P波是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P波顺序出现,P波在Ⅰ、Ⅱ、aVF、V3-V5导联中直立,在aVR导联中倒置。
2. 出现P波频率小于60次/分,一般在40~60次/分之间。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窦性心动过缓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窦性心动过缓>>>
治疗:
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 应首先治疗病因, 结合心率缓慢程度以及是否引起心排血量 的减少等情况。适当采用提高心率的药物。
(二)预后 窦性心动过缓的预后与心率快慢及基 础心脏状态有关。如心率40~60次/min, 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大,且无严重的器质性 心脏病,则其无明显症状,预后良好;如
内科学疾病部分:窦性心动过缓>>>
预防:
和猝死的发生。 3.慎用减慢心率和心脏传导的药物
对此类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 量,避免过量和误用,对病窦和房室传导 阻滞患者,要禁用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 滞药及明显减慢心率的其他抗心律失常药 物。
4.注意生活和情志的调理 应饮食有 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窦性心动过缓症状_窦性心动过缓有什么 症状
多数窦性心动过缓,尤其是神经性因 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者心率在40~ 60次/min,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大,所 以可无症状.也无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果 不是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则心动过缓另 一方面的意义是可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 心肌休息时
内科学疾病部分:窦性心动过缓>>>
内科学疾病部分:窦性心动过缓>>>
治疗:
心率慢且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脏每 搏排血量不能代偿性增大,则每分钟的排 出量减少,冠状动脉、脑及肾血流量减少, 就会出现气短、心前区疼痛,头晕等症状, 严重时刻出现晕厥。这种情况多见于急性 下壁心肌梗死、心脏功能低下等,预后较 差。若心率低于40次/min时,心排血量明 显降低,预后不良。
诊断:
从T波低平的导联上寻找未下传的P′波。 (3)心电图描记时可加大电压(增益):
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一、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边缘,此时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急值"(CriticalΙValues)二、临床"危急值"项目及范围由各医技科室(包括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影像科、心电图与内镜室等)和相关临床科室商定,由医务科统一公布。
如认为公布的"危急值"项目及范围需要更改或增减,科室应及时报告医务科,同时提交更改或增减的原因分析,由医务科确认公布。
三、确认"危急值"。
各医技科室人员熟悉本科室"危急值"项目及内容,能够快速、有效识别"危急值"。
当检查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立即重新核实患者身份,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如: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等)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四、报告"危急值"。
住院患者出现"危急值"时,医技科室人员在确认检验、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应立即通过内网发送检验检查图像和报告,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如有陪检人员,应当面通知,并将报告事项记录于登记本中。
门诊患者出现"危急值"时,医技科室人员应立即电话通知门诊接诊医师。
五、记录"危急值"。
各医技科室、临床科室、查体中心应分别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报告、接获"危急值"的内容做详细记录。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操作规程

心律失常是指心跳的节律、频率和传导过程发生异常,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等。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介入性治疗方法,通过导管技术将射频能量传递到心脏内,对异常的心律失常源进行消融,以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和传导。
一、手术操作前准备1. 患者术前评估在进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部位,评估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2. 设备准备在手术操作前需要做好设备的准备工作,包括确保射频消融治疗仪、导管、引导导丝、射频消融导管等设备齐全,并进行必要的功能性检查和消毒处理,以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手术操作步骤1. 静脉穿刺和引导导丝植入首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在静脉穿刺点进行穿刺,插入介入导管,并通过引导导丝将导管引入右心腔内,定位到心律失常部位。
2. 射频消融导管植入和定位将射频消融导管通过引导导丝引入心腔内,利用导管的定位功能和三维心内膜电图技术精确定位心律失常源的部位,确保射频消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射频能量传递和消融定位准确后,将射频能量传递到心脏内,对心律失常源进行精确的消融治疗,控制消融的时间和能量,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4. 治疗效果评估消融治疗结束后,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确认心律失常源的消融效果,评估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
5. 术后处理术后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做好术后的护理和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三、手术操作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时,要始终将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做到确诊明确、操作规范、安全可控,避免手术风险。
2. 技术熟练医护人员在进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操作时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导管技术和射频消融操作技巧,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科室窦性心动过缓处理流程
目前,为了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手术安排顺利进行,超声科对窦性心动过缓实行了危急值管理,但是临床科室的处理不一致,不统一。
现经过与岳院长沟通后,提出如下意见,请各科室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1、发现窦缓后,询问患者既往有无黑朦、晕厥、心悸史,如果有则建议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内一科有短时动态心电图,12小时完成。
由超声科在检查后询问病史,联系临床医生解决,并在报告上说明。
2、发现窦缓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和症状,建议患者爬三层楼梯后再立即复查。
由超声科询问病史,联系临床医生后再行检查,并在报告上说明。
3、发现窦缓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和症状,爬楼梯后心电图如大于80次,不需处理,心电图报告注明为运动后心电图。
4、发现窦缓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和症状,爬楼梯后心电图如小于80次,建议阿托品试验。
5、阿托品试验心率大于80,不需处理,小于80,建议动态心电图。
6、阿托品实验注意:青光眼禁忌(做之前要初测眼压和视力),发热病人(用了后可导致高热不退),前列腺增生。
阿托品实验后要患者卧床休息(走路可能摔倒),夏天一定要开空调,否则容易中暑(特别是老人可导致热衰竭)。
7、麻醉科对心率和心电图的需求要有科学依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