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高考测试题

农学专业高考测试题
农学专业高考测试题

一中农学专业高考模拟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关于细胞结构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拟核和质粒主要成分是DNA 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包括DNA和蛋白质 C.各种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和果胶

D.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质和蛋白质

2.正常状态下,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后()

A.温觉感受器兴奋 B.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血管扩张

3.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①甲状腺②唾液腺③肾上腺④脑垂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植物种子萌发出土前的代谢方式是()

A.自养、厌氧 B.异养、需氧 C.自氧、需氧 D.异氧、厌氧和需氧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组成

D.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8.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B.染色体中的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

C.人体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脱氧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分子式是C

5H

10 O

4

9.现有含水量①10%、②12%、③14%、④16%的小麦,分别储存于条件相同的四个

粮仓中,在储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细胞器中,能发生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①核糖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叶绿体

A.只有①②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1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生物体内各种细胞的遗传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意义的

C.细胞分化只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牛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12.下列叙述中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C.中心体周围发出星射线

D.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加

14.关于光合作用的实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能化学能(ATP) 化学能(C

6

H

12

O

6

B.无机物CO

2

有机物(C

6

H

12

O

6

C.光反应只有能量变化,暗反应只有物质变化

D.光能的变化发生在光反应,糖类的生成发生暗反应

15.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人体内水的来源的是()

A.饮料中的水 B.食物中的水 C.有氧呼吸产生的水 D.无氧呼吸产生的水17.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性食物含有齐全的必需氨基酸

B.儿童和病愈者的膳食应以蛋白质为主

C.三大营养物质是人体内主要能量来源和贮存物质

D.胰岛素缺乏时,可能出现高血脂

18.经常松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是因为

①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矿质离子的吸收提供更多的能量;②有利于分解者的活动,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③有利于圆褐固氮菌的活动,增加肥力和促进植物生长;④抑制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减少氮素损失;⑤促进根系吸收有机肥料,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A.①②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9.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

A.光合作用 B.化能合成作用 C.新陈代谢 D.呼吸作用20.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是()

A.促进染色体加倍 B.促进细胞分裂 C.促进细胞伸长 D.种子生根发芽

21.下列生理现象中,属于生殖的是()

A.竹芽长成竹 B.变形虫进行分裂 C.蝌蚪变成蛙 D.种子长成幼苗22.被子植物与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在幼体形成阶段()

A.起点不同:前者的幼体由顶细胞发育而成,后者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B.细胞分裂的方式不同:前者是有丝分裂,后者是卵裂

C.分化状况不同:前者不存在细胞分化,后者需经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器官和系统D.幼体细胞全能性的大小不同:前者细胞的全能性大,后者的全能性小

23.真核生物染色体DNA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转录和翻译

24.一位动物饲养员让两只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一胎所生的小豚鼠可能是()A.75%的黑色,25%的白色 B.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

C.有些黑色,有些白色 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25.一女子的父亲为血友病患者,一男子的父亲也有血友病,他们两人结婚后,其子女发生血友病的情况是()

A.所有子女均健康 B.所有子女均患血友病

C.儿子健康,女儿中有一半患血友病 D.女儿健康,儿子中有一半患血友病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所选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B.生物体都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C.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D.生物体都能生殖

E.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但不能影响环境

27.自然界中多倍体植物的形成一般包括以下过程()

A.减数分裂受阻 B.细胞染色体加倍 C.产生加倍的配子D.形成加倍的合子 E.有丝分裂受阻

28.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的变异 B.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C.变异是不定向的 D.变异是定向的

E.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积累就可以产生新的生物类型2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捕食链中能量和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是单向流动,是不循环的 B.物质是单向流动,是可循环的

C.能量是单向流动,是不循环的 D.能量是单向流动,是可循环的

E.能量是伴随着物质而流动的 F.能量不是伴随着物质而流动的

30.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A.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B.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D.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E.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三、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答题上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31.在能够遗传的变异中,根据来源不同,主要分为、

和三种类型

3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

、。

33.孢子植物主要依靠来繁殖后代,并且受精过程需要。34.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35. ATP是细胞内一种普遍存在的、重要的高能化合物。在有关酶的作用下,ATP转变为ADP时,能量;ADP转变成ATP时,能量。36.高等动物胚胎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经过、、

等阶段,发育成为。3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保护、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

四、判断题(正确画“√”,错误的画“×”,并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上应题号后面的空白处。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38.鱼类在水中产卵和精子,但在体内完成受精。( )

39.生活在人体内的大肠杆菌,能够为人体提供维生素K。( )

40.真菌都是多细胞个体,都具有细长的菌丝。( )

41.微生物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真菌等细胞内。( )

42.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不同,相比之下,豌豆需水量比玉米的少。( )

43.不同的植物对N、P、K等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小麦对P的需要量比较多,大豆对K的需要量比较多。( )

44.水稻浸种和催芽时,要用温水淋种,,并且时常翻动,目的是为了控制温度和促进通气。( )

45.小麦、豌豆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玉米、苹果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 ) 46.一般来说,公畜比母畜的性成熟较早一些,处于温暖气候条件下和营养状况好的,性成熟会早一些。( )

47.苹果、梨的果实纯粹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 )

48.番茄开花结果时,适当地摘除一些花和果实,可以延长营养生长。( )

49.用三碘苯甲酸的溶液喷施大豆植株,可以使植株变矮,分枝增多,结荚率提高,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 )

50.小脑受到损伤时,就会出现肌肉无力、站立不稳、行走摇晃。( )

51.大气中一氧化碳过多,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

52.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 )

五、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53.种内关系:

54.细胞周期:

55.同化作用:

56.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57.反射:

七、简答题(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59.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什么?DNA分子的结构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60.何为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对值物体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八、分析应用题(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61.为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某调查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下表:

进水口浮游藻类数量出水口浮游藻类数量水库淤泥真菌、细菌数量年均:1.93mg(干重)/L 年均:1.02 mg(干重)/L 1013~1015个/㎡

(1)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哪一组成成分?它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哪一个营养级?

(2)浮游藻类数量少,能从一个方面反映水质状况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该水体具有一定的什么能力?

(3)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是从哪儿来的?生活在水库淤泥中的细菌代谢类型主要是什么?

(4)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水体已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哪儿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

62.下图甲为孟德尔做的杂交实验示意图,图乙为高等动物的生活史。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A植株为黄色豆荚(aa)、绿色子叶(bb)的纯种豌豆,B植株为绿色豆荚(AA)黄色子叶(BB)的纯种豌豆,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经过图示处理,A植株形成有种子的豆荚,其豆荚的颜色可能是什么色?子叶的颜色可能是什么色?第二年将经过处理形成的所有种子播下,在自然条件下,长出的植株所结的豌豆豆荚为黄色的占多少比例?其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AABb的占总数的多少?

(2)若图乙中亲本(♀)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亲本(♂)止常,后代中患病的几率为多少?

(3)若图乙中的亲代表示一对表现型均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色盲(基因型为rrX b Y)的男孩,问他们再生一个男孩,该男孩是色盲、色盲兼白化病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1.(填空)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出缘生长。居间生长 2.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3.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 本质性变化。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4.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 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 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5.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 6.种子的概念与区别 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 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 根茎雷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 7.简述根的种类 初生根:种子内胚根发育而来即种子根 次生根:生与主根上的侧根或基部茎节上的节根 8.不定根:由茎,叶等处随时发生没有固定位置的根 9.*简述叶的形态

子叶:胚的组成部分,着生于胚轴上 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 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总而言之。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光和速率:CO2mg/dm2/h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 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和速率=0).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光周期现象:自然界一昼夜间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受日照长度的影响醉舞发育对日照长度的反应。P70 作物温度三基点,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 (霜冻害冷害高温害p74) 积温: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叫做有效温度 活动积温: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大于等于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温室效应:主要由CO2\CH4\N2O等气体含量增加引起。 *酸雨;ph小与5.6的大气酸性化学组分通过江水的气象过程进入到陆地水体的现象. (改错)在作物生产上有效积温一般毕活动激吻更能反映作物温度的需求 2简述水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品的影响 (略)

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二

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二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试卷类型:A 高考语文仿真试题(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A.粗犷.旷.日持久夺眶.而出矿.藏 B.嫉.妒岌岌 ..可危疾.风劲草蕴藉. C.醍.醐文不对题.啼.笑皆非提.防 D.缂.丝溘.然长逝刻.舟求剑恪.守 2.下列四组词语中,错别字为两个的一组是 A.磬竹难书装潢成绩斐然翔实 B.高屋建瓴拖踏惨绝人圜茶毒 C.鸠占雀巢搭讪因噎废食慰籍 D.拾人牙慧肯綮事必躬亲荏苒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使读者对这些问题有较详尽的了解,特编发一组相关报道,敬请。 ②我们的宇宙处于某种被安排得极其的状态下。 ③从1988年起已先后在700多家公司得到了邮政经营。 A.垂注妥帖许可B.注意稳妥认可 C.注意妥帖许可D.垂注稳妥认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谦逊的品质,做到“兼听则明 ....”。 ....,从谏如流 B.新闻报道,讲究图文并茂,文字离不开摄影,摄影离不开文字,两者相辅相成,形影不 ...离.。 C.他是个心地坦率的人,来校第一天,就肆无忌惮 ....地跟我们谈他自己内心的感受。 D.宋人多数不懂写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他们的诗味同嚼蜡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开始我觉得领导未免不近人情,慢慢地就习惯于这种严厉的处罚对加强内部管理实在太重要了。 B.上海浦东某合资企业去年上缴利税超千万元,今年又有大的发展。 C.如果当时他听取了大家的意见,继续从事这项研究,那么,他的下半生或许会重新改写。 D.这怎么能做到如兵书上所说的首尾相应,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呢 6.依次填入下列文段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一个人喜欢读什么作家的作品,由两大因素决定。一曰:(1)。虽春兰与秋菊皆为花中 之秀,但因有人喜春天万物之复萌,则喜欢绽开于春时、一枝独秀的春兰;有人则偏爱秋之天穹深远,秋菊之清爽淡雅。二曰:(2)。贵族们的纨绔子弟,爱看戏曲中的《游龙戏凤》,

2020高考理科综合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 Cl-35.5 Fe-56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中 B.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 C.都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D.都存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2.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A.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B.DNA和RNA之间互为模板合成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B.无子果实的获得均要用到生长素,变异类型均为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C.中国荷斯坦牛、青霉素高产菌株和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依据的原理相同D.育种可以培育出新品种,也可能得到新物种 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的红细胞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增大,酶活性下降 B.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分化的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C.细胞的正常分化、衰老、凋亡均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 D.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减少,细胞周期变短 5.科研人员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IAA合成抑制剂处理豌豆茎切段得到茎的伸长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未添加抑制剂前,茎切段中内源IAA的浓度大于最适浓度 B.20 mg·L-1的IAA合成抑制剂能直接促进茎切段生长 C.40 mg·L-1的lAA合成抑制剂对茎切段的伸长生长无明显的作用 D.160 mg·L-l的IAA合成抑制剂作用下,茎切段中IAA浓度低于最适浓度 6.某女性患者患有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种神经遗传病),此病遗传方式有多种类型。 患者的爸爸、哥哥、妹妹不患病,但母亲患病,则CMT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A.伴X显性遗传B.伴X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7.废电池投入的垃圾桶上应贴有的垃圾分类标志是 A B C D 8.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6 g CaO2晶体中阴离子的数目为0.1N A

农学概论样题(二)

农学概论样题(二) 一、名词解释 1.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内部的组成及其份额称为农业产业结构,我国的种植 业比例最大,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国家统计中一般将种植业分为粮、棉、油、糖、麻、烟等大田作物和茶、桑、果、菜、药等园艺作物2大类,其中大田作物是种植业的主体。 2.大田作物:指在大片田地上种植的作物﹐如小麦﹑水稻﹑高粱﹑玉米﹑棉 花﹑牧草等。露地种植,直接供给粮食,油料和衣物原料等。 3.喜温作物: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分类,棉花、水稻、玉米等夏季作物 为喜温作物。对温度和积温的要求较高,其温度三基点分别为:10℃左右,20-25℃和30-35℃。 4.作物的植物学分类:亲疏关系分类,以界、门、纲、目、科、属、种为分 类的各级单位,除界以外,其他各级单位可根据需要再分成若干亚级。 5.牧草作物:也称饲料作物,主要用于家畜饲料。如,禾本科的黑麦草、苏 丹草、雀麦草、早熟禾等;豆科的三叶草、草木犀等。 6.种子发芽:发芽是指胚根伸出种皮形成种子根或营养器官的生殖芽开始生 长的现象。包括吸水膨胀、萌动和发芽3个过程。 7.分蘖节:禾谷类作物地下部或近地面密集的茎节,其上的腋芽可形成分枝 称为分蘖。 8.作物品质的形态指标:指根据作物产品的外观形态来评价品质优劣的指 标。如禾谷类作物籽粒的大小,棉花纤维的长度等。 9.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的时期,茎尖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叶原基 和腋芽原基,而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10.须根系:单子叶作物除初生根外,还能在基部茎节上生长出次生根, 形成须根系。 11.营养品质:主要指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维生素含量和微量元素 含量等。 12.生物产量:作物在其一生中积累的全部干物重,一般指地上部总干物 重。 13.诱变育种:指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诱发作物产生变异,然后从变异 群体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进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14.加代繁殖:加速良种繁育的一种方法,包括异地繁殖和异季繁殖2 种方法。前者如玉米可到海南或云南冬繁加代;后者如南方早稻春播夏收后再夏播秋收,一年2代。 15.嫁接繁殖:利用植物营养体的再生能力培育独立新个体的方法之一, 将一种植物的枝芽接到另一植物体上的某个部位,使其愈合长成新植株的方法。 16.重力水:当田间水分超过持水量时,多余的水分便受重力的作用渗入 地下,这就是重力水。 17.蒸腾系数:作物每形成1g干物质所需消耗的水分克数。 18.根外追肥:又称叶面喷肥,将速效化肥或一些微量元素肥料按一定浓 度溶于水中,通过机械喷洒于叶面,养分经叶面进入作物体内。 19.混作:2种或2种以上的作物,不分行或同行混合在一起种植的种植 方式。

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及答案【三】

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及答案【三】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起法律工具主义,还要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依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所谓治世之具,也可以叫治国之具,法律的工具主义从这儿就开始了。到唐朝,魏征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在马上的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的鞭子就是法律,这样就把法律工具主义更加形象化。既然古代的法律是君主手中的鞭子,这个法律必然受到君主的影响。遇有开明的君主就能够发挥法律治世功能的作用,遇到昏君那就没有办法发挥法律的治世功能。历史事实也确实如此。唐太宗时期就是个讲究法制的时代。当时,针对官吏假冒伪造履历,唐太宗说了一句话,以后再遇到假冒履历的官员必死不赦。不久,又发现了假冒履历的事情,大理寺少卿戴胄据法断流,没有断死刑,唐太宗就非常不高兴,说我说过以后再有一定要处死。这时戴胄讲了一句话,他说什么是法,法是“国家布大信于天下”,不能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使法丧失了大信,这样说服了唐太宗。唐太宗说了一句话,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所以皇帝也遵法了,这就发挥了法律的工具主义的作用,这是遇到了明主。遇到了昏君的时候,就是法制的败坏。隋文帝本来是很重视法律的,但是到晚年任意为法。比如说六月天要判处犯人死刑,大家就劝解他从汉以来都秋冬行刑,六月天不能判死刑。

他说六月天为什么不能判死刑呢?六月天还有雷霆震怒,雷还会击人呢,我是皇帝我也可以杀人。所以法律工具主义是人治下的法制,遇到明主确实起到了治世的功能,但是遇到昏君的时候便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法律工具主义不仅影响了整个古代社会,也包括近代社会。想起用法就把法拿出来,不想用法就把法收起来。所以今天我们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法律主义的观念,就必须肃清法律工具主义的残余影响。 法与改革的关系就是古人所说的改制与更法。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其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联在一起的。到汉以后,专制制度牢固建立起来,谈改革多半都是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先秦的也好,以后的也好,体制改革总是和法制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成功的改制,成功的改革都是和法制相向而行。举一个大家知道的例子,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就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是建立一家一户的封建的生产方式。政治体制改革是废除世卿制度,建立军功爵制。这次改革借助于法律,颁布了许多新法。开阡陌,封疆令,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国有制。颁布二十等军功爵令,奖励首功,废除世卿世禄。这些法律明确地提出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对改革起了引导作用。其次商鞅也利用法律扫除或者是减除阻碍改革的旧势力。把反对改革的旧贵族,甚至太子的师傅处以肉刑,借以推动改革。最后是运用法律来巩固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得到了秦国百姓的拥护,所谓秦民大悦。尽管商鞅被处以死刑,但其法未败。所以改制与更法密切相关,成功的例子都是改制与更法相向而行。

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I卷)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NO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 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理科综合试题第1页(共23页)

2018届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 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 ) A.线粒体的功能 B.发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3.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朊粒), 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5. 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的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 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 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填空)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出缘生长。居间生长 1.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性变化。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 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 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3.种子的概念与区别 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 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 根茎雷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

4.简述根的种类 初生根:种子内胚根发育而来即种子根 次生根:生与主根上的侧根或基部茎节上的节根 不定根:由茎,叶等处随时发生没有固定位置的根 5.* 简述叶的形态 子叶:胚的组成部分,着生于胚轴上 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 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总而言之。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光和速率:CO2mg/dm2/h 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 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和速率=0).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光周期现象:自然界一昼夜间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受日照长度的影响醉舞发育对日照长度的反应。P70 作物温度三基点,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

高考大综合试题

试卷类型:A 高考大综合仿真试题(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2页,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时零8分,这是一个令全中国人民永远无法忘怀的日子。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2次会议,通过投票表决,中国的北京以压倒多数的56票成功地获得了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据此回答1~8题: 1.北京在近代历史上曾两次被列强洗劫过,它们的时间是 A.1860年 1898年 B.1842年 1860年 C.1894年 1900年 D.1860年 1900年 2.近现代史上首先发生在北京的革命运动有 ①五四运动②辛亥革命③“一二·九”运动④五卅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解放战争期间,为了保护北京的历史古迹,举行起义的国民党将领是 A.杜聿明 B.卫立煌 C.傅作义 D.陈明仁 4.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的主题是 A.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B.科技奥运、环保奥运、文化奥运 C.文化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 D.人文奥运、环保奥运、科技奥运 5.根据北京的气候特征,奥运会应该选择在什么季节举行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1998年,北京市通过了《防止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办法》,其目的是 ①通过罚款增加财政收入②减少机动车排气污染③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④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北京市的上述措施是 A.行使国家政治统治职能的表现 B.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表现 C.行使国家交往职能的表现 D.行使国家保卫职能的表现 8.北京申奥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北京申办的策略比其他几个城市更高明 C.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 D.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的结果 假日旅游带动了交通业、商业、医疗保险业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把这一经济现象称为“假日经济”。为抓住“假日经济”这一契机,许多旅游城市纷纷调整产业结构,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获得巨大成功。据此回答9~10题:

2017年全国卷1高考理综试题及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农学概论试题

农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 基因起源中心有(A)个。 A 12 B 13 C 14 D 15 2.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比是( B )。 A种子净度B种子纯度 C发芽势 D发芽率 3.禾谷类作物单位面积穗数是由株数和单株成穗数决定,播种密度和播种质量决定株 数,( A )是成穗数的决定阶段。 A分蘖期 B拔节期 C孕穗期 D开花期 4.农学的研究对象是(A)。 A大田作物 B.农业 C种植业 D园艺作物 5.农学是于(C)世纪后期正式成为一门科学的。 A 17 B 18 C 19 D 20 6.迄今为止,已经过确认的作物必需的元素有( C )种。 A 12 B 14 C 16 D 18 7.全年收获作物的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为(D)。 A叶面积指数 B收获指数 C叶龄指数D复种指数 8.土壤有效水的下限是(A)。 A萎蔫系数 B田间持水量 C毛细管悬着水消失 D蒸腾系数 9.下列作物根系属于须根系的是(B)。 A大豆B玉米C茄子 D马铃薯 10.下列作物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B)。 A大豆B油菜C黄麻 D烟草 11.下列作物中,属于喜凉作物的是(C)。 A花生 B水稻 C青稞D烟草 12.下列作物种子中具有胚乳的是( D )。 A油菜B大豆C棉花D玉米 13.小麦属于( A )。 A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 C中日照作物 D定日照作物 14.小麦需水临界期在(B)。 A拔节期B孕穗至抽穗期 C灌浆期 D成熟期 ..

15.选配优良组合最需注意的是(A)。 A双亲一般合力要高B双亲产量都要高 C双亲长期要接近 D以上全不对 16.要取得引种成功必须(C)。 A.同纬度间 B同海拔高度 C同纬度、同海拔高度D无纬度和海拔高度限制 17.一复料标识为20─10─10,则其意指(B)。 A N2 0%、P 10%、K 10% B N2 0%、P2O5 10%、K2O 10% C C 20%、H 10%、O2 10% D CO2 20%、H2O 10%、O2 10% 18.在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在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叫(D)。 A间作 B混作 C复种D套作 19.种子真正成熟的含义是(D)。 A形态和生理均未成熟 B生理成熟,形态未成熟 C形态成熟,生理未成熟D形态和生理均成熟 20.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性被称为(C)。 A温度反应特性 B光照反应特性 C温光反应特性 D温度日照反应特性 21.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粮食作物中居(D)。 A第四位 B第一位 C第三位D第二位 22.生产上所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九二0”,其学名叫(C)。 A 2,4-D B萘乙酸(NAA) C赤霉酸(GA3) D吲哚乙酸(IAA) 23.在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组织、器官所造成的伤害叫( B ) A旱灾B冷害 C冻害 D涝灾 24.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原生质含水量在( D )以上才能保持代活动正 常进行 A 80%-90% B 50%-60% C 60%-70% D 70%-80% 2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C ) A 1/6 B 1/5 C 1/4 D 1/10 26.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是( A ) A美国 B印度 C中国 D巴西 27.诱变育种在诱变处理后从哪一代开始选择( B ) A M1代 B M2代 C M3代 D以上全不对 ..

高考大综合试题

试卷类型:A 高考大综合仿真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2页,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从1997、1998年两次铁路提速之后,2000年10月21日起,第三次铁路提速,重点提速的是“四纵两横”快速铁路网络。铁路的提速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更换各种设备,还伴随着要“提素”。为此,铁路部门投入巨资。据此回答1~7题: 1.“四纵两横”指的是 A.京广、京沪、京哈、京九线和陇海、兰新线 B.京广、京沪、京哈、京九线和宝成、陇海线 C.京广、京沪、京九、兰新线和包兰、广深线 D.京广、京沪、京包、京九线和陇海、兰新线 2.铁路提速的经济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②有利于加速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加快西部发展,缩小东西差距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铁路运输在动力、价格、服务、速度等方面都不适应市场的要求,有关部门把提速作为改革突破口,以实现铁路行业扭亏为盈。这从哲学上看 A.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B.实现了质的飞跃 C.抓住了主要矛盾 D.实现了矛盾的转化 4.铁路第三次提速,体现的国家职能有 ①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②搞好社会公共服务③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④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 5.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京广铁路 B.京沪铁路 C.陇海铁路 D.京张铁路 6.从北京乘火车到广州,依次通过了 ①石家庄、郑州、长沙、武汉②华北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③海河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长江水系、珠江水系④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广深线高速列车的时速若最高为216 km/h,设列车出站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1 m/s2,则列车达到最高时速运行路程为 A.3 km B.2.16 km C.1.8 km D.1.5 km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些国家利用原子能制造出核武器,对人类造成了重大危害;一战后,原子能技术用于发电,标志着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到来。据此回答8~13题: 8.原子弹的爆炸,利用的原理是 A.原子核的衰变 B.原子核的聚变 C.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D.轻核的裂变 9.20世纪40年代,广岛、长崎原子弹的爆炸使日本人民深受其难。几十年过去了,核辐射引

2019全国1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四)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四)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P-31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运输时必须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类囊体膜上没有行使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C.线粒体的双层膜上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D.垂体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2.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酶的原因是过氧化氢的分解与温度有关 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D.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都存在伴性遗传的现象 B.基因A与其等位基因a含有的碱基数不一定相等 C.碱基对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但不一定引起遗传信息改变 D.造成同卵双生兄弟或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4.“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研究证实DELLA蛋白通过阻遏某些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发育,而赤霉素能解除细胞中已经存在的DELLA蛋白的阻遏效果。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A.植物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赤霉素与脱落酸在调控种子萌发与休眠中的作用相互拮抗 C.赤霉素通过抑制DELLA蛋白基因的表达解除其阻遏效果 D.DELLA蛋白分子上可能存在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区域 5.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湖南农业大学826农学概论(一)2014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共1页 第1页 2014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 农学概论(一) 826 适用专业(领域): 作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技术、作物信息科学、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计50分,每小题5分) 1. S 形生长进程 2. 作物的物候期 3. 作物营养临界期 4. 耕作制度 5. 作物生长诊断 6. 作物的非侵染性病害 7. 竞争优势 8. 作物品种 9. 航天育种10. 品种纯度 二、简答题(共计60分,每小题10分,7题中任选6题作答,多答只计前6题) 1. 简述作物的光温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2. 何谓作物的源、流、库?它们在作物产量形成中的作用如何? 3. 试述农业节水的必要性,并分析农业节水的途径。 4. 简述作物精确栽培技术的基本特征。 5. 什么是远缘杂交?简述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克服办法。 6. 简述作物品种类型及其育种特点。 7. 什么是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分析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三、论述题(共计40分,每小题20分) 1.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例,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水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5分) (2)水稻品质指标有哪些?简要分析水稻产量与品质间的关系。(10分) (3)以你所学分析水稻生产发展的趋势。(5分) 2. 作物转基因育种的程序怎样?你怎样理解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性? 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精都考研(https://www.360docs.net/doc/357789239.html,)——全国100000考研学子的选择

2020全国高考理综模拟试题(1)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2)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引起人类恐慌,主要是外泄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电离辐射侵袭生物体分子后会形成自由基,进而损害蛋白质、DNA以及细胞膜等。下列有关细胞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B. DNA是人体主要的遗传物质,由C、H、O、N、P五种化学元素组成 C.磷脂是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等各种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下列有关细胞的生命历程,正确的叙述是 A.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都要经过衰老和坏死的过程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 C.有丝分裂是所有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增加数目的唯一方式 D.被病原体侵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正确叙述有几项: ①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个体的保存②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③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④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 A.零项 B.一项 C.二项 D.三项 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胚芽鞘向光侧向背光侧极性运输 B.植物茎的背重力生长和向光生长均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一般将插条的顶端浸泡在生长素溶液中 D.在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 5.下列有关科学发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萨克斯通过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 C.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促胰液素的发现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 6.以下图示分别是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图示中的染色体只代表其状态,不表示具体数目)。其中,假设和推论与图示相符的是()

2021届全国新高考仿真模拟试题(二)数学(文)

2021届全国新高考仿真模拟试题(二) 数学(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安徽省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联考]设全集U =R ,A ={x |x 2-x -6<0},B ={x |y =ln(1-x )},则A ∩(?U B )=( ) A .[1,3) B .(1,3] C .(1,3) D .(-2,1] 2.[2020·石家庄市重点高中高三毕业班摸底考试]若复数z 满足2z +z - =3-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 ) A .2 B. 3 C. 2 D .3 3.[2020·石家庄市高三年级阶段性训练题]已知a =0.30.2,b =50.3,c =log 0.2 5,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0”是“S n +1>S n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2020·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检测]已知实数x ,y 满足???? ? 2x +y -2≥03x -y -3≤0 x -2y +4≥0,则z =x -3y 的最小值为( ) A .-7 B .-6 C .1 D .6 6.[2020·长沙市四校高三年级模拟考试]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x 的值为6,则输出的z 的值为( ) A .108 B .120 C .131 D .143 7.[2020·石家庄市重点高中高三毕业班摸底考试]已知四面体ABCD 中,平面ABD ⊥平面BCD ,△AB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BD =DC ,BD ⊥CD ,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为( ) A.233 B.45 C.433 D .2 3 8.[2020·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射线测厚技术原理公式为I =I 0e - ρμt ,其中I 0,I 分别为射线 穿过被测物前后的强度,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t 为被测物厚度,ρ为被测物的密度,μ是被测物对射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