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生活中的搭配

合集下载

指导幼儿找寻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序

指导幼儿找寻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序

指导幼儿找寻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序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序,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让幼儿找寻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序,可以帮助他们对生活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指导幼儿找寻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序的方法和活动。

1. 增强幼儿的观察力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比如家里的玩具、厨房的器具、花园中的植物等等,让他们注意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观察一些生活用品,然后问他们可以按照什么规律来排列这些物品,比如按照颜色的深浅、大小、形状等。

2. 利用生活中的活动生活中有很多活动是有规律的,比如一周七天、一天的早中晚、四季等。

可以利用这些活动来让幼儿找寻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序,比如可以利用一周的七天来让幼儿学习一周的顺序,每一天的时间大致是什么活动,比如周一至周五是上学,周六周日是休息时间。

3. 利用图形、数字教具有很多专门为幼儿设计的教具,可以用来帮助幼儿找寻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序。

比如可以用色块、数字卡片、图形图案等让幼儿进行排序,按照颜色、大小、数量等规律来排列,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制定游戏和活动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幼儿找寻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序。

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室内迷宫,让幼儿在迷宫中找寻规律,还可以利用积木、拼图等让幼儿进行排列和组合,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5. 利用故事、歌曲教学故事和歌曲是幼儿学习的好方式,可以通过故事和歌曲来让幼儿找寻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序。

比如可以用故事来让幼儿学习四季的变化规律,用歌曲来让幼儿学习时间的顺序等。

找规律——间隔排列

找规律——间隔排列
小图兔中与,蘑小菇兔一与个蘑隔菇一个的排排成列一有列什,么特点?
夹木子桩与与手篱帕笆一、个夹隔子一个与排手成帕一呢列?, 间隔排列
木桩与篱笆一个隔一个排成一列
( 兔子 )和( 蘑菇 )一一间隔排列, 并且两端都是( 兔子 )。
( 夹子)和( 手帕 )一一间隔排列,并且两端 都是( 夹子 )。
( 木桩)和(篱笆 )一一间隔排列,并且两端 都是(木桩 )。
数一数,填一填
两端 物体
数量
中间 物体
数量
第一组
夹子
10
手帕
9
第二组
兔子
8
蘑菇
7
第三组
木桩
13
篱笆
12
我发现的规律是: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
端的物体相同,那么两端的物体比
中间的物体多一个。
24个 25-1=24(个))
(1)像这样的排列方式叫作( 间隔排列 )
(2)如图,每2个
中间有1个 , 一共有( 4 )个
圈一圈
把一只兔子和一个蘑菇看成一组,最后余 下的是什么?
两端的物体 中间的物体
兔子
蘑菇
8个
7个
圈一圈
把一个夹子和一个手帕看成一组,最后余 下的是什么?
两端的物体 中间的物体
夹子
手帕
10个
9个
圈一圈
把一只木桩和一个篱笆看成一组,最后余 下的是什么?
两端的物体 中间的物体
木桩
篱笆
13个12个每排源自种物体的数量 都相差1。男生 6人
女生 5人
男生 6人
女生 7人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如果两端的物体相同,那么, 那么两种物体个数相差1。
男生 6人

数学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探索事物搭配的规律.doc

数学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探索事物搭配的规律.doc

黄碧芳2X3=6(种)南区侨中英才学校 探索事物搭配的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112页的例题1、练习二十五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搭配规律的过程。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屮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屮的问题。

4、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与结果。

教学重难点:1、 经历材塚简单事物搭配规律的过程。

2、 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搭配种数。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具衣服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展开教学W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机器猫》吗?喜欢吗?师:今天是大雄的生日,他邀请静香带着我们去参加他的生日聚会,你们愿意去吗?师:去参加生日会,得穿得漂漂亮亮的,静香从衣橱里选出h 己最喜爱的一些衣服。

她 犯愁了,该穿什么衣服好呢?(出示课件)二、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出示衣服和裤子图1) 师:你觉得静香可能穿什么衣服去?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各种搭配的效果图。

2) 师:看来同学们个个都是搭配衣服的高手,帮静香设计出这么多套衣服。

那么两件上 装和三件下装到底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搭配问题”。

(板书课题:搭配问题)3) 小组活动: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衣服图片,摆一•摆。

4) 交流反馈:一共有多少种摆法,你是怠么样摆的?(有些学生可能会摆得很乱,) 怎么样摆才有顺序呢?保证不遗漏,不重复。

5)先选衣服,再选裤子或先选裤子,再选衣服。

(生说,师连线丿A :33B:3X2=6(种)2 +2+2=6 (种)6)实物连线抽象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连线记录在本子上。

7)出示学生的图式弓I导学生讲评出它们的优缺点。

师:你们说得真好。

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示呢?(多鼓励学生)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五第1题。

师:静香穿着漂亮的衣服和大家高高兴兴地来到大雄家,大雄正在吃早餐,看见大家可开心了,就邀请大家i起来吃早餐。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优秀12篇)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优秀12篇)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优秀12篇)二年级下册《找规律》篇一本单元研究简单的搭配现象。

日常生活里经常会遇到与选配有关的实际问题,如服饰选配、饮食搭配、颜色搭配、路线选配、队伍组配……让学生研究一些常见的搭配现象,初步学会搭配与选择的方法,体会选配的规律及计算,是发展数学思考的载体,也有益于学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

第50~51页研究简单的搭配现象。

联系实际问题理解“选配”的含义,学习不重复、不遗漏地有序选配,探索计算选配方案总个数的方法。

第52~53页接触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这些是比较典型的选配,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有效的操作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

规律是客观事物、现象固有的特征,寻找规律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手段和途径。

教材在编写时突出了找规律的“找”,选择适宜学生研究的有趣事例,指点研究的方向和主要方法,设计探索规律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开展活动。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层次地组织例题的教学。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搭配的事情,但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些事情。

他们在有序地进行搭配,寻找所有的搭配方案时会感到困难。

尤其是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开展数学思考时更需要指导和帮助。

因此,教材在编写中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实际,理解学生的困难,满足他们的需要。

(1)第50页的例题把教学活动设计成三个层次。

首先是理解题意和实物操作,例题在小明购买玩具的情境中提出“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弄懂“选配”这个词的意思,体会小明有许多种不同的选配方案。

教材借助“萝卜”“番茄”卡通与学生的交流,通过“先选木偶、再配帽子”和“先选帽子、再配木偶”的图示帮助学生解决理解题意时的困难。

两个小卡通的思路在表达上是有差别的,“萝卜”卡通把思路讲得具体而详细:如果选这个木偶,有2种配帽子的方法,即这样或那样;如果……“番茄”卡通的思路只讲了先选帽子,再配木偶的线索。

两个卡通都没有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讲完整,都没有说出问题的最终结果,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选配思路,激发动手选配的热情,在卡通的启发下进行有序的选配活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找规律(搭配问题)丨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找规律(搭配问题)丨苏教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找规律(搭配问题)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搭配问题的概念,并能找出生活中的搭配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搭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搭配问题的概念2. 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法3. 搭配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搭配问题的概念,找出生活中的搭配现象,掌握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搭配现象,如衣服、鞋子的搭配,引导学生发现搭配问题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搭配问题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搭配问题。

(2)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搭配现象。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发现。

(3)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

4. 巩固练习(1)布置一些搭配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搭配问题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更多的搭配现象,并尝试解决。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搭配问题的概念,掌握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生活中的排列组合

生活中的排列组合

生活中的排列组合生活中的排列组合:一、食物组合人们在饮食中经常进行排列组合,将不同的食材搭配起来,创造出各种美味佳肴。

比如糯米和红豆组成的粽子、麻辣火锅中的各种蔬菜和肉类、海鲜拼盘上的龙虾、螃蟹和贝类等等。

这些美食的组合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口腹之欲,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二、服饰搭配人们的服饰搭配也是一种组合方式。

通常情况下,人们需要考虑服装颜色、风格、面料、季节等因素,才能创造出最佳的穿搭效果。

比如深色系的上衣搭配浅色系的裤子或裙子,显得干练又时尚;运动鞋搭配休闲装,既舒适又自然;棉麻面料的衣服搭配清凉透气的鞋子,在夏季时尤为合适。

三、房间布置在居室的布置中,人们也需要运用排列组合的技巧。

比如客厅中沙发、茶几和电视柜的位置安排,需要考虑空间的利用率和美观度;卧室布置中床、床头柜和梳妆台等家具的摆放,需要根据房间大小和实际需要,进行巧妙的组合。

当然,房间的颜色、风格和装饰品,也是影响布置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旅行路线旅行路线的规划也需要进行排列组合。

人们需要考虑旅游的目的地、时间和经费,才能安排合理的行程。

比如前往某国,可以选择沿海城市或内陆风光,也可以选择文化古迹或城市夜生活;去上海,可以安排购物、美食和博物馆参观等活动,也可以选择周边城市的游览等。

不同的路线组合方式,可以带给旅客不同的旅游体验。

五、音乐编曲音乐编曲也是一种排列组合的方式。

作曲家经常需要考虑声乐或乐器的组合,将不同的音调、旋律和节奏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优美动听的曲子。

比如交响乐中需要多个乐器的协作,将弦乐、铜管、木管和打击乐器等进行巧妙配合,演绎出高潮迭起的音乐效果。

在音乐创作中,组合的技巧和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所述的五种排列组合方式,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

无论是食物、服饰、房间、旅行还是音乐,组合的方式都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排列组合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创造力和艺术。

最新《找规律(搭配)》课件

最新《找规律(搭配)》课件
四年级下册 执教:高乃国
馒头
包子
牛奶
豆浆
小丽吃一种点心,喝一种饮料,
她的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饮料: 心:
先选饮料
先选点心
先选饮料: 返回
先选点心:
返回
把两类物体进行搭配,用第一
类的个数去乘第二类的个数,就能 求出搭配的总数。这就是搭配的规 律。
小丽家
2×4=8(种)
穿衬衣和裤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3×2=6(种)
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3×3=9(种)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3×5=15(种) 3×2+3×3=15(种)
游戏:剪刀、石头、布
两人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一共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教案《找规律》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开展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学具卡片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买衣服与如何搭配裤或鞋……现在请同学生看书上第50页图。

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小明要买一个木偶娃娃,并给所买的木偶娃娃配上一顶帽子,要从3个木偶娃娃和2顶帽子中选择……〕2、提示课题:小明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樱唇帽子,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呢?这其中存在什么规律呢?〔板书:找规律〕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自主活动。

谈话:你有方法知道小明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吗?请同学们先自己想方法试一试。

可以用自己小组准备的木偶娃娃和帽子动手配一配;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学生活动。

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注意了解学生所采用的方法。

交流:你是怎样选配的?你认为一共有几咱不同的选配方法?:小明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

可以先选木偶娃娃,国为每个木偶娃娃可以配两种不同的帽子,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也可以先选帽子,因为每顶帽子都可以配3个木偶娃娃,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

帽子,因为每顶帽子都可以配3个木偶娃娃,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

2、有序探究。

谈话:如果用三角形表示帽子,用梯形表示木偶娃娃,你能用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到答案吗?学生动手操作,并组织交流。

提问:你认为用画图的方法找答案有什么好处?〔便于操作;便于有条理地思考;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选配方法〕3、引导发现规律。

〔1〕提出问题:如果有2个木偶娃娃和3顶帽子,你能用画图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吗动物操作,并交流过程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规律——生活中的搭配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50—5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对几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有序地思考,掌握求两类事物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两类事物搭配的规律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今天你吃了什么早餐? (生答)看来,大家都知道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给我们提供丰富的营养,请看老师今天的早餐(出示课件),老师想选择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可以怎样搭配?有几种搭配方法?
2、同学们真聪明,刚才你们帮老师解决的问题涉及两种事物——饮料和点心的搭配问题,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像这样的搭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简单的事物的搭配问题,并从中找到规律。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1)谈话:同学们去过商店买东西吗?(生集体回答)这会小明正在商店买东西呢,可是他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一起去帮帮他,好不好?(生集体回答)(师出示两顶帽子)看,小明在商店里看到了什么?如果他想买一顶帽子,有几种选择?如果他也要买一个娃娃,有几种选择?有同学可能说啦:“小明的难题也太简单了。

”别急,真正的难题在这呢……
(2)出示问题:小明要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顶帽子,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呢?
想一想,猜一猜
2、自主活动。

谈话:到底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咱们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物品代替娃娃和帽子来试一试、配一配有多少种选配的方法,把你的意见在小组里交流,并做好记录。

(1)学生活动
(2)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中出现的不同的搭配方法。

3、有序探究。

(1)整理和展示搭配方法。

(2)对比: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更喜欢哪一组同学搭配的方法?为什么?
指出:搭配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这样不会重复、遗漏。

(3)小结: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可以先选木偶,3个木偶中的第一个木偶有2种戴帽子的方法,第2个木偶也有 .....第3个木
偶同样......每个木偶可以配2顶不同的帽子,就是3个2种,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也可以先选帽子,2顶帽子中的第1顶帽子有3种搭配木偶的方法,第2顶......每顶帽子可以配3个木偶,就是2个3种,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不管先选木偶娃娃与帽子搭配,还是先选帽子与木偶娃娃搭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摆放,这样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三、图形代替,探究规律
1、自主创新。

刚才,我们进行木偶娃娃和帽子的搭配时,用的是实物,能不能想一种既清楚又简单的办法来有序地表示出所有的搭配方法呢?
学生交流:图形、数字、字母、写名称......
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老师用三角形表示帽子,用梯形表示木偶,用连线来表示搭配
师:现在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图形表示帽子和木偶并用连线的方法表示搭配吗?请在纸上试一试,想一想怎样选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汇报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再请学生汇报交流
3、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老师用三角形表示帽子,用梯形表示木偶,用连线来表示搭配(课件演示)
3、小组讨论:
(1)怎样选配才能既不重复又不漏选?
(2)木偶的个数和帽子的顶数,与搭配的种数有什么关系?
(3)你能列式计算出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吗?
4、小结:可以先选帽子,每顶帽子可以配3个木偶,2个3种,一共有6种选配方法,也可以先选木偶,每个木偶可以配2顶不同的帽子,3个2种,所以一共有6种选配方法。

即木偶的个数×帽子的顶数=搭配方法的种数,这就是搭配的规律。

四、拓展延伸,实践应用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像这样的搭配现象,现在我们一起运用这一条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早餐搭配问题
刚才,你们帮老师搭配了早餐,现在运用学过的规律来看看还可以怎么解答。

2、路线问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小华从学校经过街心花园到少年宫,一共有几条路线可以走?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3、挑选服装问题
(1)课件出示第2题图
问: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
不同的穿法?穿衬衣和裤子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再小组交流。

汇报时学生交流不同的算法。

“3件上衣和2条裤子3条裙子”竟然会有15种不同的搭配,看来只要我们学会搭配,一定能每天穿出新花样。

4、发展题
谈话:最后老师要出道难题考考你们,看看谁能成为今天的智慧星,现在春暖花开,穿上春装,感觉特清爽。

小丽有一些衬衫和裙子,一共可以有12种不同的穿法,猜一猜小丽可能会有几件衬衫和几条裙子?
再次强调有序思考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有序思考探索了搭配的规律,通过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聪明、有心的同学会发现,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六、板书设计:
找规律——生活中的搭配
木偶的个数×帽子的顶数=搭配方法种数
3×2=6(种) 2×3=6(种)
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