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期末考试A卷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
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作物栽培学试卷A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作物栽培学(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感光性:2.离乳期:3.晒田:4.无效分蘖:5.垩白度: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棉籽合点端的种皮结构,由于不具有()细胞,在种子萌发时成为水气的主要通道。
A.海绵B.栅栏C.砖形D. 叶肉2.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A.种皮B.皮层C.果皮D.糊粉层3.棉籽出苗温度比发芽高,温度在()时,有利于下胚轴的伸长而出苗。
A.12—14℃B.14—16℃C.16℃以上D.5—10℃4.小麦籽粒体积在()达最大值。
A.乳熟期B.乳熟未期C.蜡熟期D.蜡熟未期5.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A.粉质B.角质C.半粉质D.半角质6.马铃薯的收获期在()。
A. 蜡熟期B. 膨大期C. 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7.甘蔗的收获适期为()。
A.蔗茎伸长期B. 蜡熟期C. 生理成熟期D. 工艺成熟期8.玉米籽粒用的最适收获期为()。
A.蜡熟初期B. 完熟期C.灌浆期D.过熟期9.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10.小麦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
2.豆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株数B.每株有效分枝数C.每分枝荚数D.每荚实粒数E.粒重3.薯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薯块数C.单薯重D.分枝数E.衣分4.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有效铃数C.分枝数D.每铃籽棉重E.衣分5.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四、正误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玉米的最早播种期要求温度稳定通过℃。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 遗传B.变异C.选择D.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不起作用B •起一定作用C •起主要作用D •起有利作用5. 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 •系统育种B •抗病育种C •矮化育种D •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 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 •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 •区域性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 .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 •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 •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4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 •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作物育种学试卷A

作物育种学试卷(B)一、选择题1、杂交育种的遗传基础是()(1)显性效应(2)加性效应(3)细胞核与细胞质共同作用(4)基因重组与基因互作2、水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完成()(1)遗传图(2)物理图(3)序列图(4)转录图3、在下列四大作物中,属模式植物的是()(1)水稻(2)小麦(3)玉米(4)大豆4、在花培苗中,重点选择的世代是()(1)M1(2)M2(3)M3(4)M05、一个由近等基因系组成的品种属()(1)无性繁殖系群体(2)近交家系群体(3)异交群体(4)杂种品种群体6、目前水稻、玉米生产上采用的不育系属()(1)核基因不育(2)细胞质与核基因互作不育(3)核基因间互作不育(4)核基因与环境互作不育7、玉米杂交种的穗粒行数为()(1)8--28(2)14--18(3)8--12(4)16--508、玉米多基因抗病性的选育常用的方法有()(1)由地方品种中选取(2)用二环系法选系(3)在改良群体中选系(4)以上三种方法9、()不育系的不育性的恢复受显性基因Rf3控制(1)T群(2)S群(3)C群(4)T群、C群10、在玉米防杂保纯的三圃农艺来保证自交系纯度时,源于育种单位人工套袋繁殖的自交系种子将用于()(1)原原种圃(2)原种圃(3)亲本圃(4)原原种圃、原种圃、亲本圃二、填空1、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是育种的种质基础,我国拥有种质资源约_________万份。
3、sd-1是一个复合的基因位点,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细微结构,这个基因具有优良的遗传多样性。
4、垩白是显著影响稻米品质的胚乳性状,垩白率高和垩白面积大要降低稻米的____________和整米率。
5、第一次绿色革命是以推广_______________等水稻矮种品种和稻秆丰产小麦为特征的。
6、水稻不育性分______________和配子体不育两种类型,花粉败育分别发生于小孢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物育种学--最终版(考试卷)

A卷名词解释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的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或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之为种质资源。
又称遗传医院,基因资源,品种资源。
3.生态环境(生态条件):与作物品种形成及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的环境条件称为生态条件。
4.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材料杂交组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表现。
5.回交:两个品种杂交后,子一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
6.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和化学等因素诱导农作物发生变异,再通过选择而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7.倍性育种:是以人工诱发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后所产生的遗传效应为根据的育种技术。
8.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种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9.生理小种:同一病原菌可以分化成许多类型,不同类型之间对某一品种的专化致病性有明显差异,这种根据病原菌致病性的差异划分出的类型就是生理小种,也称毒性小种。
10.原种:由原原种繁殖出来的,或由正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经过提纯更新后,达到国家规定的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简答题20.瓦维洛夫起源中心学说在育种上的意义(或作用)?1)指导特异种质资源的收集;2)起源中心与抗源中心一致,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并存于起源中心;3)指导育种,避免毁灭性灾害。
23.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种植保存、贮藏保存、试管保存、基因文库技术48.回交的遗传效应(回交与自交的遗传学效应的区别)?1)在回交杂合基因群体中,杂合基因型逐渐减少,纯合基因型相应地增加;2)不论是回交还是自交,每增加一个世代杂合体减少1/2,纯合体增加1/2,所不同的是在自交后代,纯合体重AA和aa基因型各占一半,而回交后代的全部纯合体均属于与轮回亲本相同的AA基因型。
(就同一纯合基因型来说,回交比自交达到某种纯合基因型个体的频率快)。
59.远缘杂交的育种学意义?1)培育新品种和种质系;2)创造作物新类型;3)创造异染色体体系;4)诱导单倍体;5)利用杂种优势;6)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20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植物育种学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学号姓名年级专业10级农生、农信、农贸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空,每空0.5分,共15分)1、自然异交率≤4%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之间的是典型的作物,自然异交率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作物。
2、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是、、、适应机械化。
3、下列作物的品种间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在空白处注明是或否)小麦;甘薯;玉米。
4、根据瓦维洛夫的学说,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和中心。
5、杂交育种中,单交组合代分离最大,复交组合代分离最大。
6、〔(甲×乙)×甲〕×甲的杂交式中,甲为亲本,乙为亲本。
7、诱变育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育成大量和提供大量。
8、诱变育种的M1代应采取方法控制分蘖,只收获上的种子。
9、远缘杂交主要有两方面的障碍:和。
10、同源多倍体无论植株、器官还是细胞的最大特征是。
11、遗传的雄性不育分为:和两种类型。
12、环境胁迫可分为:、和三大类。
13、作(植)物抗病性机制有:、、和等。
14、根据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特征,可以将花粉败育分为:无花粉型、、圆败和染败等四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育符合()的新品种。
A.自然条件B.生产条件C.经济条件D.人类需要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A.所有品种B.地方品种C.新品种D.一切基因资源3、水稻品种南种北引时,以()易于成功。
A.早熟品种B.晚熟品种C.高产品种D.所有品种4、自花授粉作物纯系会产生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
A.自交分离B.基因杂合性C.基因型纯合化D.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5、杂交育种后代的选育方法中,集团混合选择法是在()。
A.早代不选,F4-F8代才开始选株建系B.分离世代每株只留一粒种子混合播种,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C.在第一分离世代开始按成熟期,株高等相近类型归类,混收混播,至F4-F8代才选株建系D.分离世代选优株混收混播,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6、在花粉培养中,所培养的外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园艺作物育种学

2007年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A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分×10=20分)1、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区与原分布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种植物适应范围较窄,只有改变其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环境或必需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的称作驯化引种。
2、集团选择法:根据原始群体内植株不同的特征特性,将选出性状相似的单株归并到一起,形成几个集团。
组成每一集团的单株混合采种,任其相互授粉,集团间则应予以隔离,防止杂交。
不同集团收获的种子分别播种在一个小区内,以便在集团间和标准品种间进行比较鉴定,选出优良的集团。
3、播种品质:与种子播种成苗相关的性状,包括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重等指标。
4、嵌合体:由突变与未突变细胞组成的个体、器官或组织叫嵌合体(chimera),芽变的嵌合体分为周缘嵌合体、扇形嵌合体、周缘嵌合体。
5、多系杂交:有3个或3个以上亲本参加的杂交。
6、特殊配合力:也称组合配合力,是指某两个亲本所配特定的杂交组合与所涉及的一系列杂交组合平均值相比,其生产力高低的指标。
即指某种特定组合的实际观察值(如产量或其它性状值)与根据双亲的普通配合力所预测的期望值的离差。
7、自交不亲和系:系统内植株雌蕊正常,授予外来的花粉能正常结籽,但系统内花期自交不结籽或结籽率很低的系统。
8、临界剂量:受辐射处理后材料的存活率或生长量是对照40%的剂量。
9、MAS: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利用特点的分子标记对特点的性状进行选择,提高选择效率。
10、垂直抗性:又叫转化性抗性,对某些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对其它的生理小种表现为感病,这种抗病性叫垂直抗性。
二、选择与填空(30分,每空1分)1、根据种质资源的类型与性质,可以将种质资源分为地方品种、主栽品种、原始类型、野生近缘种、育种材料等。
2、中国是最主要的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起源于中国的园艺作物种类很多,如:观赏植物有牡丹、芍药等,果树有桃、银杏等,蔬菜作物有白菜、萝卜等。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提高产量B. 改善品质C. 增加抗性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遗传改良的方法?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编辑D. 土壤改良3. 杂交优势利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基因重组B. 基因突变C. 染色体变异D. 环境适应4.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选择效果的?A. 选择压力B. 遗传力C. 环境条件D. 种子大小5. 以下哪个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MAS)的特点?A. 需要大量种子B. 需要明确目标基因C. 需要复杂的设备D. 可以在早期筛选6.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型?A. 基因型是遗传信息,表型是表现型B. 表型是遗传信息,基因型是表现型C. 两者都是遗传信息D. 两者都是表现型7.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选择方法?A. 质量选择B. 数量选择C. 环境选择D. 人工选择8. 什么是杂种优势?A. 杂交后代比亲本具有更好的生长性状B. 杂交后代比亲本具有更差的生长性状C. 杂交后代与亲本生长性状相同D. 杂交后代与亲本没有关系9.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遗传资源?A. 野生种B. 地方品种C. 改良品种D. 植物化石10. 什么是基因流?A. 基因在不同种群间的迁移B. 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迁移C. 基因在不同染色体间的迁移D. 基因在不同细胞间的迁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作物育种中的杂交育种过程。
2. 解释什么是基因型-环境互作,并举例说明。
3. 阐述作物育种中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作物育种中选择压力的重要性及其对育种效果的影响。
2. 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潜力与挑战。
#### 答案#### 一、选择题1. D2. D3. A4. D5. D6. A7. C8. A9. D10. A#### 二、简答题1. 杂交育种过程包括亲本选择、杂交、后代筛选、稳定系的建立等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2010-2011 学年第 一 学期 考试科目: 作物育种学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20 分) 1、{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
2、{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3、{垂直抗性 ;水平抗性}
4、{顶交种 ;单交种}
5、{品种 ;品系}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空 0.5 分,共 10 分)
1、 、 、 、适应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对各种作物品种的共同要求,是国内外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也是作物优良品种必备
的基本条件。
2、根据雌雄配子来自同一植株或者不同植株,可将有性繁殖分为、、。
3、农作物品种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
4、杂种后代选择的方法有、、衍生系统法。
5、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的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四种类型。
6、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作物育种的基本过程可分为:、、、。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题 1 分,共10 分)
1、以下哪一种不属于自花授粉作物()
A、水稻
B、大豆
C、小麦
D、玉米
2、以下哪种作物不属于高温短日作物()
A、水稻
B、大麦
C、玉米
D、大豆
3、生产上推广利用的杂交玉米优良品种的亲本自交系是品种吗?( )
A. 是
B. 不是
C. 可能是
D. 未知
4、以下哪种诱变剂不属于物理诱变剂()
A、紫外线
B、X射线
C、太空高能粒子
D、EMS
5、二环系是从以下那些材料中选择出来的()
A、自交系
B、无性系
C、杂交品种
D、常规品种
6、迄今为止自花授粉作物中利用杂种优势最为成功的作物是()
A、小麦
B、马铃薯
C、水稻
D、大豆
7、在(A×B)×C的组合中,复交F1代中三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分别为()
A、1/3、1/3、1/3
B、1/4、1/4、1/2
C、1/2、1/4、1/4
D、1/4、1/2、1/4
8.杂交后代中,分离最大和选择最为重要的世代是( )。
A.F1 B.F2 C.F3 D.F4
9.( )是育种专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的最初一批种子,其纯度为100%是繁育推广良种的基础种子。
A. 原原种B.原种C.生产用种D.商品种子
10.杂种优势的“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有利( )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A.显性基因 B. 隐性基因C.等位基因 D. 非等位基因
四、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题 1 分,共10 分)
1、我国水稻杂交育种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被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
()
2、高海拔地区的冬作物引到平原地区往往容易适应。
()
3、玉米单交种具有良好的整齐度和杂种优势,是因为它在个体间的基因型是相
同的,个体内的基因型是高度纯合的。
( )
4、三交种就是三个品种间的杂交。
()
5、大豆根腐病抗病性是由单基因控制的,为了把抗性基因从抗性品种(RR)
导入到一个具有适应性但不抗病的大豆品种(rr)中,我们应以RR品种作父本,rr品种作为母本杂交,再与rr品种回交若干代获得。
()
6、广东夏大豆在北京夏季种植可以成熟。
()
7、非生物胁迫育种包括耐盐、耐旱、耐寒育种及耐酸品种的选育等。
()
8、水稻杂交种的产量水平比常规种高。
()
9、杂种F2代表现的杂种优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品种退化。
( )
10、香蕉、甘蔗、木薯、马铃薯属于无性系品种,此类品种不能通过有性杂交
选育新品。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题10 分,共30 分)
1、杂交育种的步骤及其主要选择方法。
2、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三系配套的遗传机理及制种方法。
3、设计一个用回交的方法转移一个隐性基因的程序,举例子说明。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每题20 分,共20 分)
1、请阐述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