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课堂PPT)
合集下载
地下水污染与治理PPT演示课件

原作用:天然水若与含有机物的围岩(油泥、石油等) 接触,或受到过量的有机物污染,碳氢化合物可以使水中 的硫酸盐还原。 CH4+CaSO4=CaS+CO2↑+2H2O CaS+CO2+H2O=CaCO3↓+H2S
蒸发浓缩作用:在干旱地区,内陆湖和地下水正在经历盐 化作用。蒸发浓缩沉积顺序是Al、Fe、Mn的氢氧化物, Ca、Mg的碳酸盐、硫酸盐和磷酸盐,Na的硫酸盐,Na、 K的氯化物,Ca、Mg的氯化物,最后为硝酸盐。
6
地下水的形成条件
(1) 岩层要具有能容纳重力水的空隙 (2) 具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
岩层下有隔水层,使水不能向下漏失; 水平方向有隔水层阻挡,以免水全部流空。 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在岩层空隙中的地下 水长期储存下来,并充满岩层空隙而形成 含水层。 (3) 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
7
地下水分类
– 全世界每年排出的尾矿砂及废石在100亿吨以 上
– 我国现有8000多个国营矿山和11万多个集体矿 山,堆存的尾矿达40亿吨以上,且以每年数亿 吨的速度增长
– 分布在全国15个省、30多个地县境内的铀矿山 目前采掘的废石总量达2.8亿吨,而分布在全国 8个省、13个地县境内的铀水冶厂多年累计排 出的尾砂量达3亿吨
– 污染物的排放量:化学需氧量18.8万吨,悬浮 物12.2万吨,重金属18.5吨,挥发酚92.4吨, 氰化物9.8吨,砷4.8吨
– 污水除了使颍河污染外,郑州、平顶山、许昌、 漯河和阜阳等市的市区及河道两岸的地下水遭 受了挥发酚、汞、氰化物、砷、六价铬和重金 属污染
33
34
35
工业废渣
• 资料
3、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2
第一章 基本概念
蒸发浓缩作用:在干旱地区,内陆湖和地下水正在经历盐 化作用。蒸发浓缩沉积顺序是Al、Fe、Mn的氢氧化物, Ca、Mg的碳酸盐、硫酸盐和磷酸盐,Na的硫酸盐,Na、 K的氯化物,Ca、Mg的氯化物,最后为硝酸盐。
6
地下水的形成条件
(1) 岩层要具有能容纳重力水的空隙 (2) 具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
岩层下有隔水层,使水不能向下漏失; 水平方向有隔水层阻挡,以免水全部流空。 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在岩层空隙中的地下 水长期储存下来,并充满岩层空隙而形成 含水层。 (3) 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
7
地下水分类
– 全世界每年排出的尾矿砂及废石在100亿吨以 上
– 我国现有8000多个国营矿山和11万多个集体矿 山,堆存的尾矿达40亿吨以上,且以每年数亿 吨的速度增长
– 分布在全国15个省、30多个地县境内的铀矿山 目前采掘的废石总量达2.8亿吨,而分布在全国 8个省、13个地县境内的铀水冶厂多年累计排 出的尾砂量达3亿吨
– 污染物的排放量:化学需氧量18.8万吨,悬浮 物12.2万吨,重金属18.5吨,挥发酚92.4吨, 氰化物9.8吨,砷4.8吨
– 污水除了使颍河污染外,郑州、平顶山、许昌、 漯河和阜阳等市的市区及河道两岸的地下水遭 受了挥发酚、汞、氰化物、砷、六价铬和重金 属污染
33
34
35
工业废渣
• 资料
3、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2
第一章 基本概念
地下水污染现状PPT

城市地下水污染途径
• 城市地下水受污染的途 径很多,主要是化学污 染、生物性污染以及超 量开采引起的盐水入侵, 并且其污染来源十分广 泛,包括生活污水、工 业三废、农药、化肥、 城市垃圾、粪便及海水 等。
地下水的污染源
• 生活污水 • 工业三废 • 农药、化肥 • 城市垃圾 • 粪便及海水
• 任意排放的工业废水和污水 能够通过污染地表水而严重 污染地下水体
• 国内外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 • 物理处理方法 • 水动力控制方法 • 抽出处理法 • 原位处理方法
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
物理处理方法
水动力控制方法
• 屏蔽法
• 屏蔽法是在地下建立各种物理屏障,将受 污染的地下水体圈闭起来,以防污染物进 一步扩散蔓延
• 被动收集法
• 被动收集法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 足够深的沟道,在沟内布置收集系统,将 水面漂浮的污染物(如油类)等收集起来, 或所有的受污染的地下水收集起来以便 处理的一种方法。
地下水的用途
特点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 要组成部分,由于水 量稳定,水质好,是 农业灌溉、工矿和城 市的重要水源之一。 全国一部分地区饮用 水来自地表水(大部 分是南方地区),一 部分是地下水(大部 分是北方地区)
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意义
确保居民生活用安全、 卫生、节约水资源 改善生活环境,提高 人民的健康水平 有利于保证工业用水、 农田灌溉水源的质量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
抽出处理法
原位处理方法
• 物理法
• 包含吸附法,重力分离法,过滤法,反渗透 法,气吹法和焚烧法等
• 化学法
• 包含混凝沉降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 法和中和法等
• 生物法
• 包含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法 和土壤处理法等
《地下水污染评价》课件

通过分析地下水的地球化 学特征,判断污染物的来 源和扩散范围。
地下水污染评价流进行 实地调查,了解污染源 、地形、水文地质等情
况。
数据收集
收集地下水的水位、水 质、气象、土壤等数据
。
数据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识别污染源和污
染物特征。
评价报告
根据评价结果编写地下 水污染评价报告,提出
《地下水污染评价 》ppt课件
目 录
• 地下水污染评价概述 • 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 • 地下水污染评价案例分析 •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地下水污染评价概述
地下水污染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地下水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 因素导致地下水中的有害物质超 过一定浓度,影响地下水质量和 功能的现象。
。
对已经污染的地下水进行修复, 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
。
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的科 研工作,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
力。
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与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 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和 评估。
制定地下水管理政策法规,明 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义 务。
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协调各行业用水需求和保护措 施。
制约经济发展
地下水污染会影响工农业生产,制约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破坏水资源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地下水 污染会破坏水资源,影响供水安全和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2
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
地下水污染评价标准与指标
地下水质量标准
根据国家或地区制定的地下水质量标 准,对地下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 。
污染指标
分类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来源,地下 水污染可分为无机物污染、有机 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物污染 等。
地下水污染评价流进行 实地调查,了解污染源 、地形、水文地质等情
况。
数据收集
收集地下水的水位、水 质、气象、土壤等数据
。
数据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识别污染源和污
染物特征。
评价报告
根据评价结果编写地下 水污染评价报告,提出
《地下水污染评价 》ppt课件
目 录
• 地下水污染评价概述 • 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 • 地下水污染评价案例分析 •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地下水污染评价概述
地下水污染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地下水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 因素导致地下水中的有害物质超 过一定浓度,影响地下水质量和 功能的现象。
。
对已经污染的地下水进行修复, 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
。
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的科 研工作,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
力。
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与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 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和 评估。
制定地下水管理政策法规,明 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义 务。
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协调各行业用水需求和保护措 施。
制约经济发展
地下水污染会影响工农业生产,制约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破坏水资源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地下水 污染会破坏水资源,影响供水安全和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2
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
地下水污染评价标准与指标
地下水质量标准
根据国家或地区制定的地下水质量标 准,对地下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 。
污染指标
分类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来源,地下 水污染可分为无机物污染、有机 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物污染 等。
地下水污染(课堂PPT)

无论对于人类还是环境,水中含有硝酸盐都是一个问题。因为硝酸盐 会转变为容易引发癌症的亚硝酸盐。另外,硝酸盐会在大海和海岸边 催生出大量的海藻。海藻泛滥会导致大量水生动物死亡。
21
地下水源正在我治们理脚下发出哀叹, 解决这场环境危机刻不容缓
22
1.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国外治水理念和 技术,加快推动我国水利改革发展。 例如: 电子束辐照处理印染和造纸工业废水 是一项高新环保技术,对标美国EPA (美国环境保护署)电子束辐照生物 固体标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规范 和标准建设工作尚属空白。
10
四、地下水污染的方式和途径
1.直接污染 污染物直接进入含水层,在污染过程中,污染物的性 质不变。 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 2.间接污染 由于污染物作用于其他物质,使这些物质中的某些成 分进入地下水造成的。
11
途径
1.间歇入渗。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 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周期地 渗入含水层,主要是污染潜水。 地表废物堆、垃圾填埋场、饲养场、 污灌的地下水、农田
地下水污染
1
地下水
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 的水。
2
地下水是人类的“储备军”
1.地下水以其稳定的供水条件、 良好的水质,成为许多地区生活 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之 一。在全国655个城市中,有400 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 城市总数的61%;北方地区65%的 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 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
25
愿我们每个人重视地下水保护
26
23
2.政府要加强地下水的管理,一旦发现 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 要求供水单位应当加强监测。要严格要 求相关企业,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 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自然 界中。进一步加大了处罚力度,提高罚 款上限,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难题。
21
地下水源正在我治们理脚下发出哀叹, 解决这场环境危机刻不容缓
22
1.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国外治水理念和 技术,加快推动我国水利改革发展。 例如: 电子束辐照处理印染和造纸工业废水 是一项高新环保技术,对标美国EPA (美国环境保护署)电子束辐照生物 固体标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规范 和标准建设工作尚属空白。
10
四、地下水污染的方式和途径
1.直接污染 污染物直接进入含水层,在污染过程中,污染物的性 质不变。 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 2.间接污染 由于污染物作用于其他物质,使这些物质中的某些成 分进入地下水造成的。
11
途径
1.间歇入渗。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 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周期地 渗入含水层,主要是污染潜水。 地表废物堆、垃圾填埋场、饲养场、 污灌的地下水、农田
地下水污染
1
地下水
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 的水。
2
地下水是人类的“储备军”
1.地下水以其稳定的供水条件、 良好的水质,成为许多地区生活 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之 一。在全国655个城市中,有400 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 城市总数的61%;北方地区65%的 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 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
25
愿我们每个人重视地下水保护
26
23
2.政府要加强地下水的管理,一旦发现 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 要求供水单位应当加强监测。要严格要 求相关企业,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 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自然 界中。进一步加大了处罚力度,提高罚 款上限,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难题。
《地下水污染修复》课件

上海某地区地下水污染修复案例
总结词:技术应用
详细描述:在修复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处理 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这 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地下水污染修 复的效果。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能够更好地实现地下
水污染修复的目标。
上海某地区地下水污染修复案例
总结词:经验教训
化学修复技术
总结词
通过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 低毒性物质的技术。
详细描述
包括氧化还原法、沉淀法、化学吸附 法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有机 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等。
生物修复技术
总结词
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的技 术。
详细描述
包括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湿地修复等,这些技术具有成 本低、效果好、环境友好等优点,是地下水污染修复的重要 发展方向。
广州某地区地下水污染修复案例
总结词:技术应用
详细描述:在修复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包括原位生物修复、原位化学氧化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地 下水污染修复的效果。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能够更好地实现地下水污染修复的目标。
广州某地区地下水污染修复案例
总结词:经验教训
。
损害经济发展
地下水污染会影响工农 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
修复困难
地下水污染不易被察觉 ,且修复成本高、难度
大。
02
CATALOGUE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
总结词
通过物理手段将污染物从地下水 中分离或去除的技术。
详细描述
包括吸附法、萃取法、反渗透技 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 地下水中的重金属、石油等污染 物。
《地下水污染》PPT课件

38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 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12
放射性污染物
如226Ra、238U、232Th等,这类污染物只在局部地方发现。铀 矿开采和精炼,原子能工业、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等。
生物污染物
细菌和病毒, 地下水中已发现了20多种。多出现在农村
复合污染物,共存污染物
13
二、污染来源
污染来源众多,分类不同
1、按成因: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天然存在的,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进入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
1
目录
7.1 地下水污染(含义、特征) 7.2 污染物、污染源、污染途径 7.3 常见地下水污染 7.4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2
7.1 地下水污染
人类活动造成水体质量恶化
天然环境下,地下水中某些组分 含量较高,不适宜人类饮用
3
一、地下水污染的含义
关于地下水污染,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的定义。 不一致或矛盾之处主要集中在:
有机指标 数
年份
114 1979
Hale Waihona Puke 78 207 35 106 88 54 171 5 53 39 1996 2002 1985 2006 1992
96 54 2001
41
氯代烃类:
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金属清洗、脱脂和干洗 等现代工业中。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 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12
放射性污染物
如226Ra、238U、232Th等,这类污染物只在局部地方发现。铀 矿开采和精炼,原子能工业、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等。
生物污染物
细菌和病毒, 地下水中已发现了20多种。多出现在农村
复合污染物,共存污染物
13
二、污染来源
污染来源众多,分类不同
1、按成因: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天然存在的,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进入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
1
目录
7.1 地下水污染(含义、特征) 7.2 污染物、污染源、污染途径 7.3 常见地下水污染 7.4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2
7.1 地下水污染
人类活动造成水体质量恶化
天然环境下,地下水中某些组分 含量较高,不适宜人类饮用
3
一、地下水污染的含义
关于地下水污染,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的定义。 不一致或矛盾之处主要集中在:
有机指标 数
年份
114 1979
Hale Waihona Puke 78 207 35 106 88 54 171 5 53 39 1996 2002 1985 2006 1992
96 54 2001
41
氯代烃类:
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金属清洗、脱脂和干洗 等现代工业中。
第七章地下水污染-PPT精选文档

径流型
(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 以地下径流的形式进入 含水层)。
废水处理井、岩溶管道、海水入侵
7.3 常见的地下水污染
一、地下水氮污染及其转化机理
(一)地下水中氮的来源及其存在形式
氮的来源 天然来源:天然土壤中的硝酸盐; 人为来源:化学肥料(尿素、碳酸铵[(NH4)2CO3]、硝酸铵 (NH4NO3)、硫酸铵[(NH4)2SO4] 、铵水等); 农家肥(动物废物); 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拉圾
位置 1
年份 1975 2019
SO4 237.7 529.84 180.1 632.0
Cl 608.0
Na 378.4
TDS 1.64
1585.59 1041.7 3.87 127.6 491.2 220.8 396.1 0.97 2.09
2
1975 2019
据: 水环所科研报告
7.2 污染物、污染来源、污染特点及污染途 径
有机污染物 最常见、检出率高的是氯代烃类 (TCE,PCE, TCA,
DCE, DCA), 其次是单环芳烃(BETX等)。它们的特点是 浓度低,ppb级或ppt级,大多是有毒的“三致”物;局 部污染的多,大面积的污染少。
ppm, Parts per million 百万分之几, 10-6 ,相当于mg/L ppb,Parts per billion 十亿分之几, 10-9 ,相当于ug/L ppt, Parts per trillion 万亿分之几, 10-12 ,相当于ng/L
2、按分布形式:点污染源、线污染源、面(分散)污染源
3、五类主要污染源
地下储存罐 化粪池 农业活动
城市垃圾填埋
污水坑
三、污染特点 1、隐蔽性
污染物浓度低,往往无色无味,难以觉察和发现;
地下水污染ppt课件

.
2.连续入渗。污染物随补给水不断地 渗入含水层,主要污染潜水。 废水坑、化粪水层之间的越流。污染物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 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层)转移到未受污染的 含水层(或天然淡水层)。
.
4.径流型。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即通过废水处理井,或 者通过岩溶发育的巨大岩溶通道,或者通过废液地下储存层的隔离层 的破裂进入其他含水层,污染潜水或承压水。
.
2.政府要加强地下水的管理,一旦发现 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 要求供水单位应当加强监测。要严格要 求相关企业,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 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自然 界中。进一步加大了处罚力度,提高罚 款上限,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难题。
.
3.要做到因地制宜,我国不同地域间环境差异较大,污水处理方式不 能过于单一,尽量选用简单实用的方法。 4.使用高效的灌溉技术及科学的耕作方式, 寻求科学合理的施药施肥 技术, 尽量少施化肥、少施农药。 5.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 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 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防 止地下水污染。
水我们可是 要一年365 天都要喝的
.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由于德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加剧,
水资源处理难度加大、成本提高,
使自来水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地区涨幅甚至达到62%。同时,德国政 府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德国境内约1/3监测点的硝酸盐含量超标, 几乎所有监测点硝酸盐指标都在近几年内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农业 施肥是主要污染原因,多年矿物肥料和粪水直接排放到土地上使地下 水遭到严重污染。
地下水污染
.
地下水
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 的水。
.
地下水是人类的“储备军”
2.连续入渗。污染物随补给水不断地 渗入含水层,主要污染潜水。 废水坑、化粪水层之间的越流。污染物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 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层)转移到未受污染的 含水层(或天然淡水层)。
.
4.径流型。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即通过废水处理井,或 者通过岩溶发育的巨大岩溶通道,或者通过废液地下储存层的隔离层 的破裂进入其他含水层,污染潜水或承压水。
.
2.政府要加强地下水的管理,一旦发现 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 要求供水单位应当加强监测。要严格要 求相关企业,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 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自然 界中。进一步加大了处罚力度,提高罚 款上限,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难题。
.
3.要做到因地制宜,我国不同地域间环境差异较大,污水处理方式不 能过于单一,尽量选用简单实用的方法。 4.使用高效的灌溉技术及科学的耕作方式, 寻求科学合理的施药施肥 技术, 尽量少施化肥、少施农药。 5.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 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 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防 止地下水污染。
水我们可是 要一年365 天都要喝的
.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由于德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加剧,
水资源处理难度加大、成本提高,
使自来水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地区涨幅甚至达到62%。同时,德国政 府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德国境内约1/3监测点的硝酸盐含量超标, 几乎所有监测点硝酸盐指标都在近几年内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农业 施肥是主要污染原因,多年矿物肥料和粪水直接排放到土地上使地下 水遭到严重污染。
地下水污染
.
地下水
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 的水。
.
地下水是人类的“储备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我们可是 要一年365 天都要喝的
20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由于德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加剧,
水资源处理难度加大、成本提高,
使自来水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地区涨幅甚至达到62%。同时,德国政 府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德国境内约1/3监测点的硝酸盐含量超标, 几乎所有监测点硝酸盐指标都在近几年内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农业 施肥是主要污染原因,多年矿物肥料和粪水直接排放到土地上使地下 水遭到严重污染。
12
2.连续入渗。污染物随补给水不断地 渗入含水层,主要污染潜水。 废水坑、化粪池、排污沟、管道渗漏处
13
3.含水层之间的越流。污染物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 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层)转移到未受污染的 含水层(或天然淡水层)。
14
4.径流型。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即通过废水处理井,或 者通过岩溶发育的巨大岩溶通道,或者通过废液地下储存层的隔离层 的破裂进入其他含水层,污染潜水或承压水。
10
四、地下水污染的方式和途径
1.直接污染 污染物直接进入含水层,在污染过程中,污染物的性 质不变。 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 2.间接污染 由于污染物作用于其他物质,使这些物质中的某些成 分进入地下水造成的。
11
途径
1.间歇入渗。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 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周期地 渗入含水层,主要是污染潜水。 地表废物堆、垃圾填埋场、饲养场、 污灌的地下水、农田
无论对于人类还是环境,水中含有硝酸盐都是一个问题。因为硝酸盐 会转变为容易引发癌症的亚硝酸盐。另外,硝酸盐会在大海和海岸边 催生出大量的海藻。海藻泛滥会导致大量水生动物死亡。
21
地下水源正在我治们理脚下发出哀叹, 解决这场环境危机刻不容缓
22
1.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国外治水理念和 技术,加快推动我国水利改革发展。 例如: 电子束辐照处理印染和造纸工业废水 是一项高新环保技术,对标美国EPA (美国环境保护署)电子束辐照生物 固体标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规范 和标准建设工作尚属空白。
地下水与我们的生 活密切相关,我们 处处依赖着她。
5
人类行为让地下水伤痕累累
6
地下水污染
一、地下水污染概念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质(物理性质、化学组分、生物性状) 朝着不利于人类生活或生产的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
7
二、地下水污染的来源
1.含有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机物等的工业废水或 废弃物 2.未处理好的生活垃圾和污水,以及农药、化肥、粪便 3.采矿采油等地下工程会打穿隔水层 导致污染物更易进入深层地下水
25
愿我们每个人重视地下水保护
26
15
5.由通道直接注入。某些情况下,在利用井、孔、坑 道等将污水直接排入地下岩石裂缝中进行地下水处理 时,排入的污染物质超过了地层的吸附、过滤等自净 能力,严重时可能形成大面积地下水的连片污染
16
环境事件及危害
17
一支温度计可污染36万吨地下水
资料显示,0.5毫克的汞,就能污染180吨 地下水及周围土壤, 而一支水银温度计中汞含量就达1000毫克。 排放到水和土壤中的汞,在微生物的作用 下,可以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汞、苯机 汞和二甲基汞等。
8
三、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1)不确定性。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其范围很难准确 圈定。 (2)隐蔽性。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很难被发现,因而 常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3)延时性。地下水污染早期不易被觉察,待人们发 觉水质有明显变异特征时,才确定地下水已被污染或 严重污染。
9
(4)广泛性。地下水处于不断运移和循环中,经历着 补给、径流、排泄各个途径,在地质环境复杂的体系 中,各个水力系统又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 (5)难以治理。由于受含水介质差异性、空隙、裂隙 系统的限制,使地下水的运移速率极其缓慢,地下水 在含水系统中的循环周期也相当长,从而决定了污染 地下水体在地下滞留时间亦长,使污染的地下水在近 期内很难得以彻底修复还原。即便排除了污染源,已 经进入含水层的污染物仍将长期产生不良影响。
18
“子孙水”被提前透支
华北平原已形成了世界最大的一片漏斗区,面积 达7万平方公里,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含水层被彻 底疏干。甚至部分不能轻易动的战略储备用水也 被开采。在地表水资源不足、部分污染严重的情 况下,失去了地下水就意味着 生存危机。
19
全国地下水近六成监测点的水质为较差和极差。在我国北方 地区,地下水被掠夺式地超采,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地面下 陷、海水入侵、河水断流、土地盐碱化……一系列环境问题 随之而来。
地下水污染
1
地下水
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 的水。
2
地下水是人类的“储备军”
1.地下水以其稳定的供水条件、 良好的水质,成为许多地区生活 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之 一。在全国655个城市中,有400 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 城市总数的61%;北方地区65%的 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 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
3
2.从自然角度来讲,地下水还起到了涵养水源、 减少洪涝灾害的作用。尤其在夏天雨季,地下水 “拼命”吸纳雨水储存到“水库”里;到了秋冬 旱季,河流水位下降,地下水又会及时补给河流 水,对保障整个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丰沛的地下水还是泉水、喷泉的源头,能为我 们带来美好的自然风景。
4
地下水与人类的关系十地下水的管理,一旦发现 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 要求供水单位应当加强监测。要严格要 求相关企业,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 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自然 界中。进一步加大了处罚力度,提高罚 款上限,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难题。
24
3.要做到因地制宜,我国不同地域间环境差异较大,污水处理方式不 能过于单一,尽量选用简单实用的方法。 4.使用高效的灌溉技术及科学的耕作方式, 寻求科学合理的施药施肥 技术, 尽量少施化肥、少施农药。 5.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 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 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防 止地下水污染。
20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由于德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加剧,
水资源处理难度加大、成本提高,
使自来水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地区涨幅甚至达到62%。同时,德国政 府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德国境内约1/3监测点的硝酸盐含量超标, 几乎所有监测点硝酸盐指标都在近几年内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农业 施肥是主要污染原因,多年矿物肥料和粪水直接排放到土地上使地下 水遭到严重污染。
12
2.连续入渗。污染物随补给水不断地 渗入含水层,主要污染潜水。 废水坑、化粪池、排污沟、管道渗漏处
13
3.含水层之间的越流。污染物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 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层)转移到未受污染的 含水层(或天然淡水层)。
14
4.径流型。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即通过废水处理井,或 者通过岩溶发育的巨大岩溶通道,或者通过废液地下储存层的隔离层 的破裂进入其他含水层,污染潜水或承压水。
10
四、地下水污染的方式和途径
1.直接污染 污染物直接进入含水层,在污染过程中,污染物的性 质不变。 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 2.间接污染 由于污染物作用于其他物质,使这些物质中的某些成 分进入地下水造成的。
11
途径
1.间歇入渗。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 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周期地 渗入含水层,主要是污染潜水。 地表废物堆、垃圾填埋场、饲养场、 污灌的地下水、农田
无论对于人类还是环境,水中含有硝酸盐都是一个问题。因为硝酸盐 会转变为容易引发癌症的亚硝酸盐。另外,硝酸盐会在大海和海岸边 催生出大量的海藻。海藻泛滥会导致大量水生动物死亡。
21
地下水源正在我治们理脚下发出哀叹, 解决这场环境危机刻不容缓
22
1.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国外治水理念和 技术,加快推动我国水利改革发展。 例如: 电子束辐照处理印染和造纸工业废水 是一项高新环保技术,对标美国EPA (美国环境保护署)电子束辐照生物 固体标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规范 和标准建设工作尚属空白。
地下水与我们的生 活密切相关,我们 处处依赖着她。
5
人类行为让地下水伤痕累累
6
地下水污染
一、地下水污染概念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质(物理性质、化学组分、生物性状) 朝着不利于人类生活或生产的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
7
二、地下水污染的来源
1.含有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机物等的工业废水或 废弃物 2.未处理好的生活垃圾和污水,以及农药、化肥、粪便 3.采矿采油等地下工程会打穿隔水层 导致污染物更易进入深层地下水
25
愿我们每个人重视地下水保护
26
15
5.由通道直接注入。某些情况下,在利用井、孔、坑 道等将污水直接排入地下岩石裂缝中进行地下水处理 时,排入的污染物质超过了地层的吸附、过滤等自净 能力,严重时可能形成大面积地下水的连片污染
16
环境事件及危害
17
一支温度计可污染36万吨地下水
资料显示,0.5毫克的汞,就能污染180吨 地下水及周围土壤, 而一支水银温度计中汞含量就达1000毫克。 排放到水和土壤中的汞,在微生物的作用 下,可以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汞、苯机 汞和二甲基汞等。
8
三、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1)不确定性。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其范围很难准确 圈定。 (2)隐蔽性。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很难被发现,因而 常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3)延时性。地下水污染早期不易被觉察,待人们发 觉水质有明显变异特征时,才确定地下水已被污染或 严重污染。
9
(4)广泛性。地下水处于不断运移和循环中,经历着 补给、径流、排泄各个途径,在地质环境复杂的体系 中,各个水力系统又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 (5)难以治理。由于受含水介质差异性、空隙、裂隙 系统的限制,使地下水的运移速率极其缓慢,地下水 在含水系统中的循环周期也相当长,从而决定了污染 地下水体在地下滞留时间亦长,使污染的地下水在近 期内很难得以彻底修复还原。即便排除了污染源,已 经进入含水层的污染物仍将长期产生不良影响。
18
“子孙水”被提前透支
华北平原已形成了世界最大的一片漏斗区,面积 达7万平方公里,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含水层被彻 底疏干。甚至部分不能轻易动的战略储备用水也 被开采。在地表水资源不足、部分污染严重的情 况下,失去了地下水就意味着 生存危机。
19
全国地下水近六成监测点的水质为较差和极差。在我国北方 地区,地下水被掠夺式地超采,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地面下 陷、海水入侵、河水断流、土地盐碱化……一系列环境问题 随之而来。
地下水污染
1
地下水
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 的水。
2
地下水是人类的“储备军”
1.地下水以其稳定的供水条件、 良好的水质,成为许多地区生活 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之 一。在全国655个城市中,有400 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 城市总数的61%;北方地区65%的 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 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
3
2.从自然角度来讲,地下水还起到了涵养水源、 减少洪涝灾害的作用。尤其在夏天雨季,地下水 “拼命”吸纳雨水储存到“水库”里;到了秋冬 旱季,河流水位下降,地下水又会及时补给河流 水,对保障整个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丰沛的地下水还是泉水、喷泉的源头,能为我 们带来美好的自然风景。
4
地下水与人类的关系十地下水的管理,一旦发现 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 要求供水单位应当加强监测。要严格要 求相关企业,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 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自然 界中。进一步加大了处罚力度,提高罚 款上限,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难题。
24
3.要做到因地制宜,我国不同地域间环境差异较大,污水处理方式不 能过于单一,尽量选用简单实用的方法。 4.使用高效的灌溉技术及科学的耕作方式, 寻求科学合理的施药施肥 技术, 尽量少施化肥、少施农药。 5.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 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 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防 止地下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