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戊戌变法图文PPT课件

戊戌变法图文PPT课件

签定。
上书内容:请求拒和、迁都、变
法。
结果:失败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康有为
梁启超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






,
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而得名。 领导人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戊戌变法教学课件PPT

戊戌变法教学课件PPT
总结词
戊戌变法的教训之一是必须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详细描述
在戊戌变法时期,中国的教育十分落后,人才匮乏。然而,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未能充分认识到教育的 重要性,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培养人才。这导致了改革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持,难以实现改革的目标 。
必须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
总结词
戊戌变法的教训之一是必须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
教育改革者
梁启超重视教育,主张废 除八股文,提倡新学,培 养新人才。
文化贡献
梁启超在文学、历史、哲 学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对 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做出 了重要贡献。
谭嗣同
激进的维新派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重要 人物之一,他主张激进改 革,推动国家现代化。
《仁学》的作者
谭嗣同的著作《仁学》是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 著作,对后来的思想家产 生了深远影响。
和行会等组织,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改革教育制度,提倡新学
要点一
总结词
改革教育制度,提倡新学是戊戌变法的关键措施之一,旨 在培养现代化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维新派认为传统的教育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现代化的需 要,因此主张改革教育制度,推广新学。他们提出了一系 列改革措施,如建立新式学校、引入现代化的课程设置、 推广白话文教材等。此外,维新派还提倡建立师范学校和 女子学校,以培养更多的教育人才和提高女性教育水平。 这些改革措施对于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民族危机的加深
外来侵略加剧
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 略和压迫,中国的民族危机日 益加深。
社会动荡不安
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 ,各种革命力量和思潮涌现, 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国家主权沦丧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呼吁变法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
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
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此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 临内忧(揭竿斩木)外 患(瓜分豆剖)
第六课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背景 《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 1895年春
人物 内容
影响
康有为、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 轰动京沪、拉开了维新 变法运动的序幕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派在“公车上书” 失败后为实现改革愿望又作了哪些准备
活动呢?
发展——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宣传变法
维新运动期间全国各地学会
维新派在各地创办的报刊
觉醒,投身于爱国斗争之中,致力于救国方案的探索;忧国忧 民、敢为天下先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巩固训练
戊戌变法—导学训练完成课堂在线
请同学们认真作答哟!
课后作业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法律制度是治安天 下的武器,变通是 天下不变的道理
问题思考:学会和报刊主要宣 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
响?
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
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使维新
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为百日维新奠定基础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 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 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戊戌变法ppt课件高中

戊戌变法ppt课件高中
影响
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播,但最终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和镇压。
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
指1898年9月21日发生的政变, 慈禧太后重新训政,镇压了维新 派人士,废除了百日维新的措施

原因
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和干涉,加上 光绪皇帝缺乏实权和政治经验,最 终导致了戊戌政变的失败。
THANKS
[ 感谢观看 ]

况恶化。
民族歧视与压迫
满族贵族对汉族人的民 族歧视和压迫,导致民
族关系紧张。
官僚腐败
官僚体系腐败严重,官 员贪污受贿,民生凋敝

民族危机的加深
01
02
03
04
西方列强的侵略
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和条约,强 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
占中国领土和主权。
民族工业的落后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缓慢,无法 与西方工业竞争,经济受制于
戊戌变法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中国现 代化进程的开始,具有重要的历 史地位。
戊戌变法的局限性
戊戌变法的改革措施过于激进,没有 充分考虑到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历 史条件,导致难以实施。
戊戌变法的领导者缺乏政治经验和实 际操作能力,导致改革进程受阻,许 多改革措施未能得到有效实施。
人。
国际地位低下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低下,受 尽欺凌和压迫,国家尊严受损

民众的觉醒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越来越 多的民众开始觉醒,寻求救亡
图存的道路。
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对传统观念的质疑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对传 统的儒家思想提出质疑,寻求
新的思想出路。
学习西方的热潮

戊戌变法_PPT课件

戊戌变法_PPT课件
1、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B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北京条约》的签订
2、戊戌变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B )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B.促进了思想解放,在社会上起到启蒙作用 C.培养了近代第一批外交、军事人才 D.挽救了民族危亡,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资产阶级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B )
A.强学会的建立
B.公车上书
C.《定国是诏》的颁布
D.保国会的建立
4、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只有103天,你认为导致它失败的
客观原因是( A )
A.改革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B.袁世凯的告密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光绪帝被囚禁
谢谢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破 坏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 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 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 了封建官僚制度,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 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 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爱国、抗争精神。
课后巩固练习
杨深秀
康广仁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1.民族资产阶级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 2.没有发动群众,光绪无实权。 3.封建派(顽固派)的破坏。
有实权; 符合历史潮流;
改革需要哪些条件?
注意发动群众;
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高潮
百日维新
发展 实行变法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势 力
发生
结局
阻 挠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背景
1、政治基础: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 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戊戌变法》课件

《戊戌变法》课件

戊戌变法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成为后
来许多国家进行政治改革的重要参考。
THANKS
感谢观看
教育改革
总结词
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详细描述
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倡导教育改革,主张普及基础教育,推广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高 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水平。
军事改革
总结词
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
详细描述
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认识到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主张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改革,包括引进先 进武器装备、建立现代军事制度、加强军事训练和纪律等,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应对外部威胁的能 力。
新思潮的涌现
随着社会变革的推进,各 种新思潮开始涌现,人们 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
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对人们的思 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西方文化的传入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逐 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 产生一定冲击。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民主、自由 等思想,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 深远影响。
《戊戌变法整理》 ppt课件
目录
• 戊戌变法背景 • 戊戌变法内容 • 戊戌变法的影响 • 戊戌变法的评价 • 戊戌变法的教训和启示 • 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01
戊戌变法背景
历史背景
01
02
03
清朝末期政治腐败
清朝末期政治腐败严重, 官员贪污受贿,导致国家 治理能力低下,社会矛盾 激化。
西方列强入侵
需要全面评价
对于戊戌变法的评价需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其 积极的一面,也要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

《戊戌变法》完整版课件

《戊戌变法》完整版课件
引进外资和技术
变法中允许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进程。
培养新式人才
变法中注重培养新式人才,兴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为中国的 现代化提供了人才支持。
思想文化领域解放和启蒙作用
废除八股取士
变法中废除了八股取士制 度,打破了传统思想的束 缚,推动了思想文化的解 放。
提倡新学
变法中提倡新学,兴办新 式学堂和译书局,介绍了 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 观念。
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 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戊戌政变与六君子就义
01
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训政,继而大
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士。
会等措施,推动政治制度向近代化转型。
官制改革
02
变法中进行了官制改革,裁撤冗员,改革政府机构,提高了行
政效率。
司法独立
03
变法中倡导司法独立,设立独立的审判机关,推动了司法制度
的近代化。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作用
鼓励民族工商业
变法中提出了鼓励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如减轻商业税、保护 民族工业等,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人士宣传变法思想、 组织学会、发行报刊等活动,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凝聚改 革共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对未来国家发展道路启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 善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 合作,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初中历史八上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37张PPT)

初中历史八上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37张PPT)
《中德胶澳租借条约》,使山东逐步沦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胶州湾事件”
1898 年 6 月 11 日清政府颁布“明定 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数年以 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 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 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 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 弊。
政变 囚禁光绪皇帝 搜捕维新人士 废除变法诏令
百日维新
这次变法历时 103 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杨锐、 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 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所有新政,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 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897 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光绪帝表示 “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直接原因?
【P30】
百日维新
德国军舰占领胶州湾
原因 1897 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7年11月14日,德帝国主义借口“巨野教案” 悍然出兵侵占青岛,并于翌年三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1898年6月11日《明定国是诏》
百日维新内容?
【P30】 提示:政治、经济、教育、军事
百日维新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 上书言事
有利于 资产阶级参政
百日维新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 工矿企业,发展 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 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 资本主义发展
百日维新
教育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 开办新式学堂
——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历史根据。
2.内容:<<新>>认为古文经学是伪经,
应抛弃。<<孔>>孔子是变革 的先师。
3.评价: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轰动;
同时又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 弱性。
7
维新派同顽固派的论战
1.论战焦点:要不要变法 (首要问题)
要不要兴民权 (中心问题) 要不要西学
2.评价: 资产阶级同封建和第一次正
面交锋;中国近代的第一次 思想解放潮流;第一次正面 猛烈抨击封建理论基础。
11
五.壮大变法声势----成立保国会 1.时间: 1898年 2.地点: 北京 3.目的:救亡图存 4.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5.影响:使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12
六.组成变法班子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刘光弟、 杨锐、林旭等。
七.变法运动的高潮----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定国是诏>>到1898年9月21日戊 戌政变结束共103天。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17
顽固派反对和镇压维新派的步骤
1.慈禧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 控制人事权。 2.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宣布 “临朝听政”,囚禁光绪,屠杀戊戌六 君子,惩除倾向、参预变法的官员。
3.废除京师大学堂等以外的变法的一切 内容。
18
九.戊戌变法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1.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 改良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2.提出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 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 趋势,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半 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19
20
21
小结
维新思想的兴起和发展
民族危机 施政纲领 保国会成立
百日维新
资产阶级弱 封建势力强
昙花一现
22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8
四.提出变法政纲----<<应诏统筹全局折>>
1.提出<<应诏统筹全局>>的背景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 大祸,迫在眉睫”。
2.<<应诏统筹全局折>>内容
选拔人材,改革中央机构。
3.<<应诏统筹全局折>>的作用
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推动了光 绪帝 变法的决心。
9
10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 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 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 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 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 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 河北易县崇陵。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 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 “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一 度成为维新派心中的“救世主”。光绪帝 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 颜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 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
戊戌变法
1
一.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戊戌变法的背景)
1.社会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 2.经济基础 :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4.思想基础: 早期维新思想
(代表人物、观点)
2
二.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1.吸收早期维新思想的成果 2.康有为思想
最大特点: 西方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 想结合
16
八.变法的失败----戊戌政变
1.失败原因:
A)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和软弱,缺 乏斗争的勇气,脱离人民群众,依靠没有实 权的皇帝。
B)主要原因是变法触犯了十分强大的顽固派势 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和镇压。
C)变法只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 持(陈宝箴),各省官员阳奉阴违。
D)袁世凯暗中告密,出卖了维新派。
2.内容:详见教材
3.对变法内容的评价
13
14
15
评价:
首先,是进步的。对中国传统的旧 制度进行改革;有利于中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 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 预政权。
同时,又要看到变法内容上有缺陷, 并只是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 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巨大的社 会力量。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最主要著作: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3.梁启超思想 著作:<<变法通议>>变是唯一的出路
3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维新思想的传播途径
1.讲学: 广州万木草堂 2.上书: 1895年“公车上书” 3.成立政治团体:1895年北京强学会 4.创办刊物:<<万国公报>>、<<中外纪
闻>>、<<时务报>>、<<国 闻报>> 5.设立学会、学堂、报馆 6.论战:维新派同顽固派论战
5
“公车上书”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 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 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 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 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 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 的序幕。
6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1.特点:<封<建新思>>想维;护<孔<孔子>名>为义变下法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