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9.2《戊戌变法》课件(人民选修1)

合集下载

戊戌变法图文PPT课件

戊戌变法图文PPT课件

签定。
上书内容:请求拒和、迁都、变
法。
结果:失败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康有为
梁启超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






,
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而得名。 领导人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 专题九 戊戌变法(共26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  专题九 戊戌变法(共26张PPT)

2、国内形势
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 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 本马关谈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 条约》。 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 国别 租借地或割 势力范围 占地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俄国 旅顺和大连 长城北和新疆
法国
(1)政治:甲午战败,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 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郑观应(塑像)
主张: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商战”; 政治: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文教: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局限性: 没能形成系统的理论 没有付诸实践
意义: 为康梁维新思想作了理论准备
②维新思想的发展与传播(19世纪末)
姓 名 著 作 主 张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谭嗣同
慈禧太后废除新法
四、变法的结果——失败 1、失败标志:戊戌政变 2、失败原因:
(1)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 (2)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维新派势力弱小,具有软弱性和 妥协性, (3)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和政治斗争经验,仅依靠没有实权 的皇帝,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4)措施过于急进,缺乏全盘考虑;脱离群众
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文化: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有利于西方科技的 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
习俗:
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宪法,大开国 会”、设立制度局等主张; 2)没有涉及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3)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与广大民众运动相结合
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2)措施过于猛进,导致新旧矛盾迅速激化 ;(从减小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变法的阻力看,措施不宜过快,过急) 举荐人才,取消旗人特 打击封建官僚制度 权,裁汰冗员精简机构 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发展等 废除八股,设立学堂, 文教方面: 出国留学,翻译书籍 军事方面: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实行征兵制等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西 学的传播 有利于增强军事和国防力量

2019精选教育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九戊戌变法课件(共58张PPT).ppt

2019精选教育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九戊戌变法课件(共58张PPT).ppt
材料4、面对着山河破碎,群雄环伺,国将不国的危局,“救亡图 存”成为中国当时压倒一切的社会主题。因此有强烈民族 主义意识的变法者们变得十分的焦灼、亢奋和激进,以至 于病急乱投医,因邻国日本变法的成功而希图依样画葫芦, 据此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周嫦妮 《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政治争权和民族危机妨害现代化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结合中国20世纪初的史实说明戊戌变法“构成了中国现代 化的逻辑起点”,并概括戊戌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 地位。
作品名称:戊戌六君子祭 作者:杨参军 材质:画布 油彩 规格:260x230cm 创作年代:2009年 收藏:中国美术馆
探究三:失去的改革
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本 课
首次提出现代化的系统方案
小 结

中 国



代 化



路 的



折 性
全面追求近代化的启蒙阶段

1.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

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Hale Waihona Puke 发展④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应诏统筹全局折》
示例:
经济探上:究维二新派:提倡走兴向办近现代工代业、的交系通运统输业方,设案立农工商 局、路矿总局,改变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为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走经济工业化的道路。
材料1、第六书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在提出进行财政、经济、 文化、政治、军事方面的改革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 进行政治改革必须做的三件事:一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立 “对策所”以征贤才,三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杨宁一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九《戊戌变法》精典课件(77张)(共77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九《戊戌变法》精典课件(77张)(共77张PPT)

680 1432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联系必修Ⅱ知识点,并结合P121 相关内容,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在这一时期初步发展的原因?
(2)原因
①发展资本主义、抵制洋商洋厂成为有识之士 挽救民族危亡共识,掀起“实业救国”高潮;
②甲午战败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 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某些客观条件;
(1)康有为
①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②特点: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 想相结合宣传变法思想。
(2)梁启超
①著作:《变法通议》。
②主张: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变法图存;“民权论” 的核心是“以群术治群”。
③作用: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维 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3)严复
理性,减少改革阻力。
③根本原因:反映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
性。
32
(3)“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 怎样的问题?
①一方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 大胆挑战的精神,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改 革,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②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 面前的软弱。
思考: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的特点是什么?
法国
广州湾
两广和云南
英国 “新界”和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本 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国内 2、民族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1)《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的 进程。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 中国的狂潮。
10
采 据当事人回忆——
甲午震撼主要有三点:
访
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
①途径:创办《国闻报》,翻译了《天演论》 和《原富》。

人民版选修一戊戌变法PPT22页

人民版选修一戊戌变法PPT22页
• 地方实力派对改革认识与支持程 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 内外形式不同
• 实质:维护封建统治,抵制革命
反思
通过对改革的学习,联系我们今天的改革, 你有何启示?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通过改革内容的学习,联系我们 今天的改革,你有何启示?
③提拔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兼 北洋大臣。
2失败:
**失败标志: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宣布”临
朝听政”,取消新政——囚禁光 绪帝——屠杀“戊戌六君子”)






光 第
杨 锐



广


讨论
• 失败原因及其教训 • 如何看待戊戌变法
(政治.经济.思想)
展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1、要有创新意识,敢于变 化,追求进步! 2、要勇于探索,寻求真 理,不怕失败! 3、要敢于借鉴别国的经 验,寻求突破!
应用
面对中华民族这样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 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各自
有什么反应?
(1)资产阶级 维新派 (2)资产阶级 革命派
(3)农民阶级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必修三《顺乎世界潮流》
除旧 布新
进步性 局限性
政 裁撤闲散 准许臣民上书言 有利于资产阶 没有涉及

衙门和冗
事,允许创办报纸 级参政,打击 君主立宪
封建官僚
等政治主


经 裁撤驿站 提倡和奖励士民投 有利于资本主 没有触动

《戊戌变法》完整版课件

《戊戌变法》完整版课件
引进外资和技术
变法中允许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进程。
培养新式人才
变法中注重培养新式人才,兴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为中国的 现代化提供了人才支持。
思想文化领域解放和启蒙作用
废除八股取士
变法中废除了八股取士制 度,打破了传统思想的束 缚,推动了思想文化的解 放。
提倡新学
变法中提倡新学,兴办新 式学堂和译书局,介绍了 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 观念。
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 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戊戌政变与六君子就义
01
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训政,继而大
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士。
会等措施,推动政治制度向近代化转型。
官制改革
02
变法中进行了官制改革,裁撤冗员,改革政府机构,提高了行
政效率。
司法独立
03
变法中倡导司法独立,设立独立的审判机关,推动了司法制度
的近代化。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作用
鼓励民族工商业
变法中提出了鼓励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如减轻商业税、保护 民族工业等,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人士宣传变法思想、 组织学会、发行报刊等活动,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凝聚改 革共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对未来国家发展道路启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 善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 合作,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九单元课件:戊戌变法(27张)

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九单元课件:戊戌变法(27张)
项目 明治维新
(1)人民的反抗(2)新兴地 主、商人不满(3)统治阶级内 部(大名、中下武士)分化, 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1)发生在19世纪中期自由资 本主义时期。 (2)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 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 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 力量强大。 推翻幕府后明治政府,发布的 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 大力推行。
选修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一、变的背景
甲午战败国家的 权益进一步丧失
列强 资本 输出 掀起 瓜分 狂潮 封建 自然 经济 进一 步的 瓦解 为民族 资本主 义发展 提供了 客观的 条件
民族危机空前
19世纪末民族 资本主义有了 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 登上历史舞台 (阶级基础) 维新思想的传播 (思想基础)
戊戌变法:
一、变的背景 二、变的主张 三、变的准备工作
四、变的内容 五、变的结果
五、变的结果——无力回天
㈠新旧势力的交锋
五、变的结果——无力回天
㈠新旧势力的交锋
㈡变法失败的标志:戊戌政变
林 旭
谭 嗣 同
刘 光 第
杨 锐
杨 深 秀
康 广 仁
五、变的结果——无力回天
㈠新旧势力的交锋㈡变法失来自的标志:戊戌政变 ㈢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
(1)封建危机严重(2)封建统 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 较强大。 (1)发生在19世纪末向帝国主 义过渡阶段,成为列强瓜分对象 (2)帝国主义决不愿意中国成为 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 环境对中国不利。 资产阶级力量较弱,顽固派力量 强大。仅把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 皇帝身上,没有发动群众 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 但由于资产阶级无实权和顽固派 强大,无法推行。

人教版选修一 第9单元 戊戌变法课件 (共18张PPT)

人教版选修一 第9单元  戊戌变法课件 (共18张PPT)
阅读4:关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占领,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 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借去的地区称做租借地,租借期限长短 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 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 的权利,不许它国家染指,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都享有绝对的行政、 司法、立法权。
阅读3: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大增,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危害。 (1)借款: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2)设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占领中国市场,严重阻碍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修路:控制中国交通大动脉,掠夺土地和资源; (4)开矿:直接掠夺中国资源,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 开银行:成为列强资本输出的主要工具,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 总之,列强通过资本输出加强了对中国经济、政治的控制,使民族危机加深; 掠夺资源、争夺市场与劳动力,严重阻碍和破坏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戊戌变法的背景(第1课和第2课) (1)《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①经济掠夺: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控制经济命脉,扩大政治势力。 如,争夺路矿权、开设工厂、设银行。 ②政治侵略:割地;附加政治条件的贷款;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瓜 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破坏中国主权,半殖民化程度 大大加深。
(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①甲午战后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 A.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B.偿还借款加重财政负担; C.各地自然灾害引发财政危机; ②清政府应对措施:节支增收。增加税收额度;降低官员薪俸;裁减军队; 加强鸦片税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 ③结果:遭官员抵制,成效甚微;许多官吏转嫁负担;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 更加激化,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时务报》主笔 《变法通议》 创办《国闻报》 翻译《天演论》《原富》
人物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翻译《天演论》
维新派这些作品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实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材料一
材料二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
惊人,自可避祸。
标志着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康有为档案
姓 名 康有为 性 别 男
籍 贯 广东南海 爱 好 文史 主要人生经历(19世纪末)
1、著书立说,力倡维新 2、上书皇帝,恳请变法
俄北瞰,英西睒,法南 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 而为中国,岌岌哉!况磨牙 涎舌,思分其馀者,尚十馀 国。辽台茫茫,回变扰扰, 人心皇皇,事势儳儳,不可 终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谢 谢 大 家!
授课者 周龙祥
江苏盐城市第一中学
——康有为
(1)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
把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
(2)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不是直接移植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
而是借发挥孔子的政治思想,利用传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道理。
其原因何在?
(1)减少变法阻力;
(2)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3)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4)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
想一想: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维新思想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预示着戊戌维新高潮 即将来临。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闻 讯后,连续三次向光绪帝上书,痛陈时局危急, 请求变法。
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 请求光绪帝以“雷霆霹雳之气”,“成造天立地 之功”,从而坚定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应诏 统筹全局折》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成为 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办企业比较表
时间
企业数 资金额(万元)
1863—1894 119 1895—1898 274
680 1432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人 其思想被称之为“火山大喷火” 维新思想的重要宣传者 被誉为“岭南奇才” 变法时期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被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人物聚焦
姓 名 康有为 性 别 男
籍 贯 广东南海 爱 好 文史 主要人生经历(19世纪末)
1、著书立说,力倡维新
康有为联络1300多名举人给光绪帝上 书的重大行动——“公书上书”
拒和 迁都 变法
“下诏鼓天下之气, 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 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 下之治。”
——康有为
想一想:“公车上书”的意义是什么?
王韬
郑观应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专题九 戊戌变法
历史根源 酝酿
兴起 发展
高潮
失败
影响
大新士百戊戊 势思人日戌戌 所想干新政余 趋的政政变音
演 进
专题九 戊戌变法
酝酿中的变革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发展。
1895年签 订 《马关条 约》
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
国别 租借地或割占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俄国
旅顺和大连
长城北和新 疆
法国
广州湾
两广和云南
英国 “新界”和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本 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 的影响?
(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 前严重; (2)外国资本入侵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创造条件; (3)国人觉醒,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从国际环境、社会背景、经济基础、阶级基础 和思想基础方面概述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1)国际环境: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 (2)社会背景: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康有为(1858-1927)
康有为档案
姓 名 康有为 性 别 男
籍 贯 广东南海 爱 好 文史 主要人生经历(19世纪末)
1、著书立说,力倡维新 2、上书皇帝,恳请变法 3、成立团体,创办报刊 4、皇帝支持,参与变法
1、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
革的先师,其目的是( )
A、改变孔子儒学宗师的形象
B、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孔子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想一想:近代以来的有识之 士提出了哪些拯救中国的良方?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
林则徐
魏源
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据当事人回忆——
访 甲午震撼主要有三点:
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

二是没有想到《马关条约》内容如
此苛刻;

三是没有想到清政府耗资巨大、前
后30年的洋务运动如此不堪一击。


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 青蛙代表法国,国旗代表德国, 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 中部酣睡、寻欢作乐、搜括民财 的是清政府。
——康有为《强学会序》
“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 “合群非开会不可”
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
强学会
保国会遗址
康有为档案
姓 名 康有为 性 别 男
籍 贯 广东南海 爱 好 文史 主要人生经历
1、著书立说,力倡维新 2、上书皇帝,恳请变法 3、成立团体,创办报刊
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 孙家鼐、李鸿藻都列了名,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 张之洞以及直隶总督王文韶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会。 李鸿章认为强学会宣讲自强之学很合他的心意,自愿捐 3000两银子入会,没想到遭“同会诸子摈斥”,被拒 之门外。
C、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
D、发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
2、把西方进化论学说和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系统地介
绍到中国来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光绪帝
3、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典型,主要是指 他( )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C、变法时没有实行早先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 宪法的主张 D、没有和封建主义思想彻底决裂 4、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社会思潮发展成为运动的 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维新派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