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烯丙胺

合集下载

3-氨基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3-氨基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溞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 EC50 - Daphnia magna - 28.9 mg/L - 48 h. Remarks:Non-pH adjusted.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 EC50 - 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 (previous names: Raphidocelis subcapitata, 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 - 22.31 mg/L - 72 h.
—— P330漱口。
——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 P361+P364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 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1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 P391收集溢出物。
包装类别:Ⅰ(仅供参考,请核实)
包装方法:按照生产商推荐的方法进行包装,例如: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等。
海洋污染物(是/否):否
运输注意事项:
不易破碎包装,将易破碎包装放在不易破碎的密闭容器中。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第15部分 法规信息
参考文献:
【1】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网址:/dyn/icsc/showcard.home。
【2】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网址:http://www.iarc.fr/。
【3】OECD全球化学品信息平台,网址:/echemportal/index?pageID=0&request_locale=en。
企业应急电话:

烯丙胺

烯丙胺

烯丙胺C3H7NCAS登记号:107-11-9 中文名称:烯丙胺; 3-氨基丙烯; 2-丙烯基胺; 2-丙烯-1-胺RTECS号:BA5425000UN编号:2334EC编号:612-046-00-4 英文名称:LL YLAMINE; 3-Aminopropene; 2-Propenylamine;2-Propene-1-amine原中国危险货物编号:31048分子量:57.1 化学式:C3H7N危害/接触类型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火灾高度易燃。

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烟。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爆炸蒸气/空气混合物有爆炸性。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设备和照明。

不要使用压缩空气灌装、卸料或转运。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接触严格作业环境管理!一切情况均向医生咨询!# 吸入咳嗽。

咽喉痛。

灼烧感。

头痛。

恶心。

呼吸困难。

呼吸短促。

症状可能推迟显现(见注解)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

半直立体位,给予医疗护理。

# 皮肤发红。

疼痛。

严重皮肤烧伤。

可能被吸收!防护手套,防护服。

先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脱去污染的衣服并再次冲洗。

立即给予医疗护理。

# 眼睛引起流泪。

发红。

疼痛。

视力模糊。

严重烧伤。

视力丧失。

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 食入口腔和咽喉烧伤。

咽喉和胸腔有灼烧感。

腹部疼痛。

呕吐。

腹泻。

休克或虚脱。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进食前洗手。

漱口,不要催吐。

给予医疗护理。

泄漏处置撤离危险区域!向专家咨询!转移全部引燃源。

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

用砂土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转移到安全场所。

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

个人防护用具:气密式化学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

包装与标志不易破碎包装,将易破碎包装放在不易破碎的密闭容器中。

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化学品GHS分类实用指南——10种健康危害

化学品GHS分类实用指南——10种健康危害

的特异性、非致死性的靶器 官毒性作用,包括所有明显 的健康效应,可逆的和不可 逆的、即时的和迟发的功能 损害。
即靶时器官的是和指化迟学物发或的其它功环能境因损子暴露引起机体有害影响的主要器官
害。
吸入危害
吸入:特指液态或固态化学品通过口腔或鼻腔直接进入或 者因呕吐间接进入气管和下呼吸系统。
呛吸毒性:液态或固态化学物质通过口腔或鼻腔直接进入 或者因呕吐间接进入气管或下呼吸系统引起的化学肺炎、 不同程度的肺灼伤或死亡等严重急性反应。
• 箭毒木
急性毒性
10
➢ 经口或皮肤给予物质的单次剂量或在24h内给予 的多次剂量
➢ 4h的吸入接触发生的急性有害影响。
急性毒性分类标准
11
吸 入 接 触
呼吸道吸入:氨 皮肤吸收:甲苯、苯胺 消化道摄入:三氧化二砷
国标中的几个定义
举例
经口接触:鸦片、高锰酸钾、黄樟素 经皮接触:鸦片、异硫氰酸烯丙酯 吸入接触:鸦片、苯乙醇、苯甲醛、异硫氰
眼刺激是指在眼前部表面施加试验物质之后, 对眼部造成在施用21d内完全可逆的变化。
眼腐蚀,眼组织受到不可逆的组织损伤,在 受试21天之后仍不能恢复。
举例
麦芽酚
麦芽酚是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主要用于糕点、 巧克力、糖果、烟酒香精中,起甜味剂和 香味增效剂的作用。口香糖中使用量为 90mg/kg;糖果中31mg/kg;烘烤食品中 30mg/kg;果冻中15mg/kg;冷饮中
欧盟已注册物质数据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
国际统一化学品信息数据库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健康和消费者保护研究所
化学品初步风险评估概要
日本环境省
健康危害性分类数据源-第三级

烯丙胺-异常工况处置卡

烯丙胺-异常工况处置卡
报警
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
应急程序
启动
1.接到报警后,公司领导对事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后,按照应急响应分级,启动应急预案。
2.并对公司的应急资源进行调配。
3.应急处置人员保持随时待命状态。
4.若造成人员伤亡,开展伤员抢救。
注意要求
1.消除所有点火源。
2.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泄漏应急处置】
1.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2.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3.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
4.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5.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30m,下风向疏散白天200m、夜晚6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150m,下风向疏散白天1700m、夜晚3000m。
烯丙胺-异常工况处置卡
步骤
处置程序
负责人
发现异常
发现烯丙胺泄漏
现场确认
报告
1.第一时间将事故信息报告班组长;
2.在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情况下
1.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3.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4.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灭火方法】
1.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中文版)查询系统》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Chinese version) Search System1、什么是《国际化学品安全卡》?《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合作机构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IPCS)与欧洲联盟委员会(EU)合作编辑的一套具有国际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片。

卡片扼要介绍了2000多种常用危险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接触可能造成的人体危害和中毒症状、如何预防中毒和爆炸、急救/消防、泄漏处置措施、储存、包装与标志及环境数据等数据,供在工厂、农业、建筑和其他作业场所工作的各类人员和雇主使用。

在全世界推广使用国际化学品安全卡已经被国际劳工组织列为《全球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信息的传播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的化学品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国际化学品安全卡》中包括哪些内容?ICSC共设有化学品标识、危害/接触类型、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泄漏处置、包装与标志、应急响应、储存、重要数据、物理性质、环境数据、注解和附加资料14个项目。

化学品的标识数据提供了一种化学物质的CAS登记号、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号(RTECS)、UN编号、欧盟编号(EC)和中英文化学品名称。

卡片(中文版)还提供了中国危险货物编号等信息,供使用者检索查询ICSC数据。

危害类型指发生火灾、爆炸时,可能造成的危险。

急性危害/症状介绍了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和经吸入、经皮肤、眼睛和食入四种途径可能造成的急性危害和症状;预防概述了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的措施以及预防化学品接触危害的措施;急救/消防急救指对化学物质中毒人员的急救处理办法;消防指发生化学物质火灾和爆炸时,应使用的灭火剂和灭火办法。

危险化学品易燃液体类低闪点液体

危险化学品易燃液体类低闪点液体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3 3 3 3 3 3 3 3
9 9 9 9 9 9 9 9
31013 2-氯-1,3-丁二烯[抑制了的] 31014 己二烯,如: 31014 1,3-己二烯 31014 1,4-己二烯 31014 1,5-己二烯 31014 2,4-己二烯 31015 甲基戊二烯 31016 二环庚二烯 2,5-降冰片二烯
2288 563-78-0 Tetramethy lethene 563-79-1 763-29-1 625-27-4 760-20-3 922-61-2 691-37-2 691-38-3 760-21-4 2287 Isoprene 78-79-5 1218
Chloropren e
126-99-8
Acrylaldeh yde Dimethyl ketone Diethyl ether Di-npropyl Diisopropy l ether 1Methoxypro pane Propyl ethyl Ethyl vinyl ether; Ethoxy ethylene Vingl ether Methylal;F ormal; Formaldehy de dimethyl
危险化学品易燃液体类低闪点液体
序 号 大类 小类 国际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中 文 名 称 别名(中文) 英 文 名 称 Gasoline (flash pint less than -18 n-Pentane 2-Methyl butane Cyclopentane Cyclohexane Hexane and its isomers n-Hexane 2Methylpentane 2,2Dimethylbutane 2,3Dimethylbutane Hexane isomer mixture 1-Pentene 2-Pentene Isopentenes 2-Methyl-1butene 3-Methyl-1butene 2-Methyl-2butene Cyclopentene 1-Hexene 2-Hexene Hexene isomers Isohexene 2,3-Dimethyl1-butene 2,3-Dimethyl2-butene 2-Methyl-1pentene 2-Methyl-2pentene 3-Methyl-1pentene 3-Methyl-2pentene 4-Methyl-1pentene 4-Methyl-2pentene 2-Ethyl-1butene Isoheptene 2-Methyl-1,3butadiene(inhi bited)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苯胺

国际化学品安全卡-苯胺

苯胺C6H7NCAS登记号:62-53-3 中文名称:苯胺; 氨基苯RTECS号:BW6650000UN编号:1547EC编号:612-008-00-7英文名称:ANILINE; Benzeneamine; Aminobenzene; Phenylamine 原中国危险货物编号:61746分子量:93.1 化学式:C6H7N危害/接触类型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火灾可燃的。

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禁止明火,禁止与强氧化剂接触干粉、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爆炸高于70℃,可能形成爆炸性蒸气/空气混合物。

高于70℃,使用密闭系统、通风。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接触避免一切接触!#吸入嘴唇发青或手指发青。

皮肤发青,头痛,头晕,呼吸困难,惊厥,心跳增加,呕吐,虚弱,神志不清。

症状可能推迟显现(见注解)。

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

给予医疗护理。

#皮肤可能被吸收!发红。

另见吸入。

防护手套,防护服脱去污染的衣服,冲洗,然后用水和肥皂清洗皮肤。

给予医疗护理。

#眼睛发红,疼痛。

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食入另见吸入。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进食前洗手。

漱口。

催吐(仅对清醒病人!),给予医疗护理。

见注解。

泄露处置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

用砂土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转移到安全场所。

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

化学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

包装与标志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欧盟危险性类别:T符号 N符号 R:20/21/22-40-48/23/24/25-50 S:1/2-28-36/37-45-61联合国危险性类别:6.1 联合国包装类别:Ⅱ中国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性物质中国包装类别:Ⅱ应急响应运输应急卡:TEC(R)-62。

美国消防协会法规:H3(健康危险性);F2(火灾危险性);R0(反应危险性)易燃性3活性毒性2储存与强氧化剂、强酸、食品和饲料分开存放。

三烯丙基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三烯丙基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三烯丙基胺化学品英文名:triallylamine;tri(2-propenyl)amine化学品别名:三烯丙胺;三(2-丙烯基)胺CAS No.:102-70-5EC No.:203-048-2分子式:C9H15N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吸入有毒。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急毒性-吸入,类别3;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吸入会中毒,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吸入蒸气(尤其是长期接触)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偶尔出现呼吸窘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烯丙胺
C3H7N
CAS登记号:107-11-9 中文名称:烯丙胺; 3-氨基丙烯; 2-丙烯基胺; 2-丙烯-1-胺RTECS号:BA5425000
UN编号:2334
EC编号:612-046-00-4 英文名称:LL YLAMINE; 3-Aminopropene; 2-Propenylamine;
2-Propene-1-amine
原中国危险货物编号:31048
分子量:57.1 化学式:C3H7N
危害/接触
类型
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
火灾高度易燃。

在火焰中释放
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
气体)。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
烟。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爆炸蒸气/空气混合物有爆炸
性。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
设备和照明。

不要使用压缩空
气灌装、卸料或转运。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
却。

接触严格作业环境管理!一切情况均向医生咨询!
# 吸入咳嗽。

咽喉痛。

灼烧感。


痛。

恶心。

呼吸困难。

呼吸
短促。

症状可能推迟显现(见
注解)
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
护。

新鲜空气,休息。

半直立体位,
给予医疗护理。

# 皮肤发红。

疼痛。

严重皮肤烧
伤。

可能被吸收!
防护手套,防护服。

先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
后脱去污染的衣服并再次冲洗。

立即给予医疗护理。

# 眼睛引起流泪。

发红。

疼痛。

视力模糊。

严重烧伤。


力丧失。

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
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
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 食入口腔和咽喉烧伤。

咽喉和
胸腔有灼烧感。

腹部疼痛。

呕吐。

腹泻。

休克或虚脱。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进食前洗手。

漱口,不要催吐。

给予医疗护理。

泄漏处置撤离危险区域!向专家咨询!转移全部引燃源。

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

用砂土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转移到安全场所。

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

个人防护用具:气密式化学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

包装与标志不易破碎包装,将易破碎包装放在不易破碎的密闭容器中。

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欧盟危险性类别:F符号T符号N符号R: 11-23/24/25-51/53 S:1/2-9-16-24/25-45-61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6.1联合国次要危险性:3联合国包装类别:I
易燃性
4
活性
毒性
1
3
中国危险性类别:第6.1项毒性物质中国次要危险性:第3类易燃液体中国包装类别:I
GHS分类:信号词:危险图形符号:火焰-腐蚀-骷髅和交叉骨-健康危险
危险说明: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致命;吸入有毒;造成严重皮肤灼
伤和眼睛损伤;可能造成呼吸刺激作用;对心脏造成损害;对水生生物有毒。

应急响应美国消防协会法规:H4(健康危险性); F3(火灾危险性); R1(反应危险性)
储存注意收容灭火产生的废水。

耐火设备(条件)。

与强氧化剂、强酸、食品和饲料分开存放。

严格密封。

储存在没有排水管或下水道的场所。

重要数据物理状态、外观:无色至黄色液体,有刺鼻气味。

物理危险性:蒸气比空气重,可能沿地面流动,可能造成远处着火。

化学危险性:燃烧时该物质分解,生成含有氮氧化物的有毒烟雾。

水溶液是一种中强碱。

与强酸、氧化剂和氯发生剧烈反应。

浸蚀金属铝、铜、锡、锌。

职业接触限值:阈限值未制定标准。

最高容许浓度未制定标准。

接触途径: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其蒸气、经皮肤和经食入吸收到体内。

各种接触途径均产生严重的局部影响。

吸入危险性:20℃时,该物质蒸发相当快地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

短期接触的影响:催泪剂。

该物质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食入有腐蚀性。

吸入可能引起肺水肿(见注解)。

接触可能造成严重咽喉肿胀。

该物质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影响,导致心脏病和功能损伤。

影响可能推迟显现。

需进行医学观察。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反复或长期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皮炎。

该物质可能对呼吸道和肺有影响,导致慢性炎症和功能损害。

物质性质沸点:52~53℃
熔点:-88℃
相对密度(水=1):0.8
水中溶解度:混溶
蒸气压:20℃时26.3kPa
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2.0
蒸气/空气混合物的相对密度(20℃,空气=1):1.3 闪点:-29℃(闭杯)
自燃温度:371℃
爆炸极限:空气中2.2%~22%(体积)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03
环境数据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是有毒的。

强烈建议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

注解不要将工作服带回家中。

肺水肿症状常常经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变得明显,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

因而休息和医学观察是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