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个少数民族各自的人口数量排序

合集下载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及特点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及特点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及特点(1)回族人口最多在上海的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数在2万人以上的有回族(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28.3%)、土家族(12.2%)、苗族(11.4%)、满族(9.1%)和朝鲜族(8.1%)。

人口数在20000人以下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壮族、蒙古族、侗族、彝族、布依族和维吾尔族。

其他民族人口都在5000人以下,有的民族甚至只有几个人(见表2)。

表2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数变化单位:人(2)少数民族人口从中心区向郊区扩散从区域分布来看,除黄浦区、卢湾区和静安区少数民族人口有所下降外,其他区县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与中心城区相比,郊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更加明显。

与2000年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量超过1万人的区有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松江区和青浦区,其中增量最大的是浦东新区,增加了4.3万人,目前浦东新区是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比重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21.2%。

增幅最大的区是松江区,增长了16倍以上。

不包括浦东新区在内的郊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49.7%,比2000年提高23.4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向郊区扩散的趋势十分明显(见图1)。

图1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二、少数民族人口构成概况1、性别比相对均衡2010年,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0.58,比全市人口性别比低5.61,比“五普”时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高4.34。

2、少数民族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少数民族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降一升”的趋势,即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比重比“五普”时分别下降2.7个和4.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则上升了6.8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人口老少比为29.9%,与全市总人口的老少比117.6%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在年龄结构上比较年轻,其老龄化程度远低于全市总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见表3)。

表3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和全市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单位:%3、少数民族中外来人口比重较大少数民族人口中外来人口所占比重为64.4%,高于全市39%的总体水平(见图2)。

我国56个民族人数排行榜

我国56个民族人数排行榜
1、汉族:1220844520人 2、壮族:16926381人 3、回族:10586087人 4、满族:10387958人 5、维吾尔族:10069346人 6、苗族:9426007人 7、彝族:8714393人 8、土家族:8353912人 9、藏族:6282187人 10、蒙古族:5981840人 11、侗族:2879974人 12、布依族:2870034人 13、瑶族:2796003人 14、白族:1933510人 15、朝鲜族:1830929人 16、哈尼族:1660932人 17、黎族:1463064人 18、哈萨克族:1462588人 19、傣族:1261311人 20、畲族:708651人 21、傈僳族:702839人 22、东乡族:621500人 23、仡佬族:550746人 24、拉祜族:485966人 25、佤族:429709人 26、水族:411847人 27、纳西族:326295人 28、羌族:309576人 29、土族:289565人 30、仫佬族:216257人 31、锡伯族:190481人 32、柯尔克孜族:186708人 33、景颇族:147828人 34、达斡尔族:131992人
我国 56个民族人数排行榜
35、撒拉族:130607人 36、布朗族:119639人 37、毛南族:101192人 38、塔吉克族:51069人 39、普米族:42861人 40、阿昌族:39555人 41、怒族:37523人 42、鄂温克族:30875人 43、京族:28199人 44、基诺族:23143人 45、德昂族:20556人 46、保安族:20074人 47、俄罗斯族:15393人 48、裕固族:14378人 49、乌孜别克族:10569人 50、门巴族:10561人 51、鄂伦春族:8659人 52、独龙族:6930人 53、赫哲族:5354人 54、高山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排名(六次普查)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排名(六次普查)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排名(六次普查)gaopengly2011|七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壮族:16,926,381人,占比1.2700% 回族:10,586,087人,占比0.7943% 满族:10,387,958人,占比0.7794%维吾尔族:10,069,346人,占比0.7555% 苗族:9,426,007人,占比0.7072% 彝族:8,714,393人,占比0.6538% 土家族:8,353,912人,占比0.6268% 藏族:6,282,187人,占比0.4713% 蒙古族:5,981,840人,占比0.4488% 侗族:2,879,974人,占比0.2161% 布依族:2,870,034人,占比0.2153% 瑶族:2,796,003人,占比0.2098% 白族:1,933,510人,占比0.1451% 朝鲜族:1,830,929人,占比0.1374% 哈尼族:1,660,932人,占比0.1246% 黎族:1,463,064人,占比0.1098% 哈萨克族:1,462,588人,占比0.1097% 傣族:1,261,311人,占比0.0946% 畲族:708,651人,占比0.0532% 傈僳族:702,839人,占比0.0527% 东乡族:621,500人,占比0.0466% 仡佬族:550,746人,占比0.0413% 拉祜族:485,966人,占比0.0365% 佤族:429,709人,占比0.0322% 水族:411,847人,占比0.0309% 纳西族:326,295人,占比0.0245% 羌族:309,576人,占比0.0232% 土族:289,565人,占比0.0217% 仫佬族:216,257人,占比0.0162% 锡伯族:190,481人,占比0.0143% 柯尔克孜族:186,708人,占比0.0140% 景颇族:147,828人,占比0.0111% 达斡尔族:131,992人,占比0.0099% 撒拉族:130,607人,占比0.0098% 布朗族:119,639人,占比0.0090% 毛南族:101,192人,占比0.0076% 塔吉克族:51,069人,占比0.0038% 普米族:42,861人,占比0.0032% 阿昌族:39,555人,占比0.0030% 怒族:37,523人,占比0.0028% 鄂温克族:30,875人,占比0.0023% 京族:28,199人,占比0.0021% 基诺族:23,143人,占比0.0017% 德昂族:20,556人,占比0.0015% 保安族:20,074人,占比0.0015% 俄罗斯族:15,393人,占比0.0012% 裕固族:14,378人,占比0.0011% 乌孜别克族:10,569人,占比0.0008% 门巴族:10,561人,占比0.0008% 鄂伦春族:8,659人,占比0.0006% 独龙族:6,930人,占比0.0005% 赫哲族:5,354人,占比0.0004% 高山族:4,009人,占比0.0003% 珞巴族:3,682人,占比0.0003% 塔塔尔族:3,556人,占比0.0003% 外国人加入中国籍:1,448人,占比0.0001% 其他未识别的民族:640,101人,占比0.0480%。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分布背景介绍编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中国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50年代末完成。

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曾经长期被压迫、遭歧视的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少数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跨入了现代社会。

分布特点编辑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人口数目编辑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五十六个民族名称大全(2)

五十六个民族名称大全(2)

五十六个民族名称大全(2)56个民族按人口排列1、汉族 (115940万人)2、壮族(16,178,811)3、满族(10,682,263)4、回族(9,816,802)5、苗族(8,940,116)6、维吾尔族(8,399,393)7、土家族(8,028,133)8、彝族(7,762,286)9、蒙古族( 5,813,947)10、藏族(5,416,021)11、布依族( 2,971,46012、侗族(2,960,293)13、瑶族(2,637,421)14、朝鲜族(1,923,842)15、白族(1,858,063)16、哈尼族 (1,439,673)17、哈萨克族(1,250,458)18、黎族(1,247,814)19、傣族(1,158,989)20、畲族(709,592)21、傈僳族(634,912)22、仡佬族(579,357)23、东乡族(513,805)24、拉祜族(453,705)25、水族(406,902)26、佤族(396,610)27、纳西族(308,839 )28、羌族(306,072)29、土族(241,198)30、仫佬族(207,352)31、锡伯族(188,824)32、柯尔克孜族(160,823)33、达斡尔族(132,394)34、景颇族(132,143)35、毛南族(107,166)36、撒拉族(104,503)37、布朗族(91,882)38、塔吉克族(41,028)39、阿昌族(33,936)40、普米族(33,600)41、鄂温克族(30,505)42、怒族(28,759)43、京族(22,517)44、基诺族(20,899)45、德昂族(17,935)46、保安族(16,505)47、俄罗斯族(15,609)48、裕固族(13,719)49、乌孜别克族(12,370)50、门巴族(8,923)51、鄂伦春族(8,196)52、独龙族(7,426)53、塔塔尔族(4,890)54、赫哲族(4,640)55、高山族(4,461)56、珞巴族(2,965)56个民族的特征表述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2、“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3、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4、“山岭上的人们”——鄂伦春族5、“曲棍球骄子”——达斡尔族6、“三江平原”的渔猎民族——赫哲族7、尊师重教的民族——朝鲜族8、“白山黑水”育满族9、尚存象形文字的民族——纳西族10、雪域高原的古老居民——藏族11、擅使弩弓的民族——僳僳族12、崇尚黑色的民族——彝族13、怀恋故土的民族——普米族14、苍山洱海之滨的民族――白族15、“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族——独龙族16、溜索飞渡,天堑变通途的民族——怒族17、“擅长打制刀具的民族——阿昌族18、雄狮般勇猛的民族——景颇族19、“古老的茶农”——德昂族20、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21、来自北方的民族——拉祜族22、布朗山上的古老茶农――布朗族23、崇敬舅舅的民族——基诺族24、崇水爱水的民族——傣族25、梯田文化的杰出创造者——哈尼族26、与藏族水乳交融的民族——门巴族27、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28、高原雄鹰——塔吉克族29、“高山居民”——柯尔克孜族30、崇敬天鹅的民族——哈萨克族31、祖居中亚的乌孜别克族32、温文尔雅的塔塔尔族33、持白种人特征的俄罗斯族34、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35、戈壁绿洲上的民族——维吾尔族36、祁连山麓的畜牧民族——裕固族37、吐谷浑(tuˇyu‵h′un我国古代西部民族)人的后裔——土族38、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民族——撒拉族39、擅长打制铁器的民族——保安族40、“颇循礼仪,勤于务农”的民族——东乡族41、多元一体的回回民族42、闽渐山区的重要开发者——畲族43、五指山的英雄儿女——黎族44、北部湾畔的捕鱼民族——京族45、惜土如金的民族——毛南族46、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47、亦工亦农的民族——仫佬族48、“南岭无山不有瑶” ——瑶族49、擅长建筑的民族——侗族50、花衣银装不离笙的民族——苗族51、苗族侗族的好邻居——水族52、瀑布群中的民族——布依族53、以“竹”自称的民族——仡佬族54、巴人的后裔——土家族55、古老而年轻的牧羊人——羌族56、“山地同胞”——高山族。

【教育资料】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及主要分布地区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及主要分布地区学习专用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及主要分布地区(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民族人口分布壮族15489630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满族9821180分布在全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省的为最多。

回族8602978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份分布也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

苗族7398035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等省区。

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以湘西为主),有较大的聚居区。

维吾尔族72144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多聚居在天山以南的各个绿洲。

彝族6572173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

土家族5704223湖南省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锋、长阳等县,四川省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县。

蒙古族4806849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蒙古族自治州、县。

藏族4593330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黄南、海南、果洛。

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和水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布依族2545059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地区和贵阳市。

侗族2514014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运。

剑河、玉屏,湖南省的新晃、靖县、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等县。

瑶族2134013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

朝鲜族1920597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白族1594827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哈尼族1253952云南省西南部礼江下游红河西侧哀牢山区新平、镇源。

墨江、元江、红河、元阳、绿春、金平、江城等县。

哈萨克族11117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黎族1110900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试题:
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答案:
我国一共56个民族。

【相关阅读】
我国一共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余55个是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官方的.统计资料是
由56个民族组成,按照人口数量的降序排列,依次为:
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
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兹
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
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

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

我国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

省级行政区划为5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

我国的少数民族我国现有少数民族共55个,人口约1.08亿,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万,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儿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等18个民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只有2000人。

此外,我国还有75万多人的民族成份尚未最后确定。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在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独龙族人口最少,1990年人口统计有5100人。

90%以上的独龙族人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河两岸,约有10%左右的独龙人散居在贡山县北部的怒江西岸。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借鉴意义。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

《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

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

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孟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

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个少数民族各自的人口数量排序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2.9533亿人。

其中汉族人口数为115,940万人,占91.59%;少数民族人口数为10,643万占8.41%。

55个少数民族人口数分组排序(单位:万人)
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个)
注:壮族、满族与汉族执行同样的计划生育政策,即城市一胎,农村2胎,禁止2胎以上
壮族 1617.88
满族 1068.23
人口在1000—5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7个)
回族 981.68
苗族 894.01
维吾尔族 839.94
土家族 802.81
彝族 776.23
蒙古族 581.39
藏族 541.60
人口在500—1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9个)
布依族 297.15
侗族 296.03
瑶族 263.74
朝鲜族 192.38
白族 185.81
哈尼族 143.97
哈萨克族 125.05
黎族 124.78
傣族 115.90
人口在100—5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4个)
畲族 70.96
僳僳族 63.49
仡佬族 57.94
东乡族 51.38
人口在50—1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13个)
拉祜族 45.37
水族 40.69
佤族 39.66
纳西族 30.88
羌族 30.61
土族 24.12
仫佬族 20.74
锡伯族 18.88
柯尔柯孜族 16.08
达斡尔族 13.24
景颇族 13.21
毛南族 10.72
撒拉族 10.45
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20个)
布朗族 9.19
塔吉克族 4.10
阿昌族 3.39
普米族 3.36
鄂温克族 3.05
怒族 2.88
京族 2.25
基诺族 2.09
德昂族 1.79
保安族 1.65
俄罗斯族 1.56 裕固族 1.37
乌孜别克族 1.24 门巴族 0.89
鄂伦春族 0.82 独龙族 0.74
塔塔尔族 0.49 赫哲族 0.45
高山族 0.45
珞巴族 0.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