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的精美照片共58页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分布背景介绍编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中国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50年代末完成。
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曾经长期被压迫、遭歧视的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少数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跨入了现代社会。
分布特点编辑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人口数目编辑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494 年
位置偏北,不宜控制整个中国北方地区 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
洛阳:著名古都,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利于对汉族文化的学习 迁都洛阳可以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 周围地区农业发达
汉化政策
• 一律改穿汉族服装、改说汉话;改汉姓,
提倡鲜卑贵族同汉家世族通婚。
• 在鲜卑中建立门阀制度,把汉族地主的门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飞昔乌朱 入日衣雀 寻王巷桥 常谢口边 百堂夕野 姓前阳草 家燕斜花
刘乌 禹衣 锡巷
第一篇章
五胡内迁,民族汇聚
氐有 华 在 等匈 大 我 民奴 家 们 族 、 庭 56 ?鲜 中 个 卑,民 、还族 羯有的 、没中
鲜
卑 匈 奴 羯
羌
氐
看图学史
鲜 卑 羯 阅读课本113页—114 页内容,回答下列问 题: 1、“五胡”是指哪 些少数民族? 2、“五胡”内迁的 原因? 3、他们的生产生活 方式与汉族一样吗?
北魏建立和统一北
方 建立民族: 鲜卑族的拓拔部
建立时间:386年 定都:
平城
统一黄河 439年 流域的时 间: 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 意义: 面,民族融合已经成为发
二 、 北 魏 孝 文 帝 促 进 民 族 大 融 合
1、背景 北魏的建立和统一北方 2、直接原因
适应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课后练习
1、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B )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2、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C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 国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 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多民族的大家庭》精美版课件

读课本P19图1-3-1,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汉族用什么图例表示?
2、其他的图例代表的民族我们统称为什么?
3、我国哪种民族的分布最广泛?主要分 布在哪里?
汉族的分布最广泛,它遍及全国, 以东部和中部最多。 4、我国的少数民族又主要分布在哪里?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5、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哪个? 回族。
1600 1549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982
860 740 721 657 570 541851 455093
200
0 单位:万人
壮族 满族 回族 苗族 维吾尔族 彝族 土家族 蒙古族 藏族
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 ————。
8000 另外55个民族占(8%)被称为7少4数7民5 族
彝族火把节图片
back
课后交流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2000多人) 4、我国的少数民族又主要分布在哪里? 白族少女的头饰叫“包头”,据说象征大理的四大特色:白色的,垂在脖子上的流苏由365根绒线组成,象征大理下关的风;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统一和谐的大家庭。 1、图中汉族用什么图例表示? 包头最上沿的白色绒线象征苍山的雪;
三道茶
白族是一个知礼好客的民族,以“三 道茶”敬客,是一种高尚的礼仪。第 一杯苦涩,比喻少年捱苦;第二杯香 甜,喻意中年过幸福生活;第三杯百 味交集,又甜又苦,代表老年细味人 生。一苦二甜三回味,就是三道茶的 人生哲理
“风花雪月”的来历
白族少女的头饰叫“包头”,据说象征大 理的四大特色:白色的,垂在脖子上的流苏由 365根绒线组成,象征大理下关的风;包头最上 沿的白色绒线象征苍山的雪;下面的花自然象 征大理上关的花,整个包头呈半圆形,象征洱 海的月。所以大理的四大特色就是“下关的风, 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简称“风 花雪月” 。
55个少数民族

55个少数民族
55个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和基诺族。
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超过1800万,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在中国人口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全国2000多个市县几乎都有回族分布;山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数最小的一个省,少数民族人口不到10万人;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30个自治州中最南端的一个自治州。
我国民族的分布图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我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6.6%,分布在我国总面积50—60% 的土地上。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藏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苗族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彝族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布依族贵州省。
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满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侗族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白族云南省,贵州省。
土家族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哈尼族云南省。
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傣族云南省。
黎族海南省。
傈僳族云南省,四川省。
佤族云南省。
畲族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省。
拉祜族云南省。
水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乡族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
景颇族云南省。
柯尔克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族土族青海省,甘肃省。
达斡尔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仫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羌族四川省。
布朗族云南省。
撒拉族青海省,甘肃省。
毛难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仡佬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锡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阿昌族云南省。
普米族云南省。
塔吉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怒族云南省。
乌孜别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族俄罗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鄂温克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
德昂族云南省。
2024年度《五十六个民族》ppt课件

汉族
以长袍马褂、旗袍为主要服饰 ,色彩鲜艳,注重细节和图案 设计。
2024/3/23
维吾尔族
喜欢戴帽,穿长袍,女性爱穿 色彩艳丽的连衣裙。
苗族
银饰和刺绣是苗族服饰的两大 特色,图案精美,富有民族气 息。
12
代表性民族美食介绍与品尝体验
汉族
饺子、包子、粽子、 月饼等传统小吃,口 味丰富多样。
藏族
青稞酒、酥油茶、糌 粑等特色食品,具有 浓郁的民族风味。
宽恕,对中国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
20
代表性信仰场所参观导览
佛教寺庙
如少林寺、白马寺等,这些寺庙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是佛 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伊斯兰教清真寺
如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银川南关清真寺等,这些清真寺建筑风 格鲜明,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标志性场所。
基督教教堂
如北京西什库教堂、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等,这些教堂建筑风格 多样,是基督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民族群体的承认和辨认,包括语言、文化
、历史、心理等方面的特征。
民族划分依据
02
民族划分主要依据民族特征和民族意愿,包括语言、文化、历
史、心理等方面的特征以及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
中国民族识别与划分
03
中国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中国多民族的实际情
况,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识别与划分标准。
民族美食是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代表,品尝不同民族的美食可以体验不同民族的饮食 习俗和风味特色。
2024/3/23
民族服饰和美食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 和尊重,增进民族团结和文化多样性。
14
04 民族音乐与舞蹈 艺术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
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
我国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
省级行政区划为5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
我国的少数民族我国现有少数民族共55个,人口约1.08亿,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万,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儿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等18个民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只有2000人。
此外,我国还有75万多人的民族成份尚未最后确定。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在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独龙族人口最少,1990年人口统计有5100人。
90%以上的独龙族人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河两岸,约有10%左右的独龙人散居在贡山县北部的怒江西岸。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借鉴意义。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
《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
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
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孟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
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中图版2024)

C.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D.壮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随堂检测
我国人口众多,56个民族的独特文化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人口分布非常均匀
B.人口分布北多南少
C.西部地区地广人稀
11.关于我国东部人口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C )
民 族 分 布 特 点
中国民族的分布
阅读活动:回族的“大杂居”与“小聚居”
中国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语言和文字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 惯和文化艺术。绝大多数的民族都有本 民族的_______,有的民族也有自己的 ________。
中国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语言和区,空气清新③气候湿润④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12.下列少数民族与文化习俗或传统节日对应正确的是( B )
A.傣族一押加
B.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C.朝鲜族一板鞋竞速
D.东部地区地多人少 D.②③④ D.维吾尔族一泼水节
随堂检测
2023年中央民族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展示了独特的民族服饰与民族风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节日:③傣族
中国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节日:④朝鲜族
中国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节日:⑤彝族
火把节
中国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节日:⑥回族、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
时间是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即朝 觐期的最后一天。当日,朝觐者要进行宰 牲。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要在伊斯兰教 历12月10~12日3天之内宰牲,逾期无效。 我国穆斯林特别重视古尔邦节,是日皆盛 装参加会礼,游坟诵经、缅怀先人宴请亲 友,有条件者宰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