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谎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3年宿迁第三次模拟语文(详解)解析

韦庄词的一个很大的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而叙事性的 特点是它的动作性。如此词,写一位闺中少妇思念远方 良人,不是如一般词作者那样静止地以景物描写烘托她 的愁思离绪,而是动态地写她此时此刻的行为举止,以 此显现她内心世界中纷乱的愁云:她独自走上小楼,眺 望远方的道路,未见人影而又怅然回到闺房之中。她寂 寞地坐看着庭院中的落花,眼泪不觉又流了下来,沾湿 了衣袖,滴湿了衣襟……这里看到的不是一个静态的画 面,而是一连串不断变化着的动作。
下阕写的是她“归绣户”后的情态和心迹,也仍然贯穿着动作性的 特征,她坐看落花、空自叹息,罗袖掩面,泪珠频滴。这里连用 “坐”“叹”“湿”“滴”四个动作性词语写出她的静中之动,大 家似乎听到她叹息的声音,看到她久坐的身影,落花的飘零,泪珠 的晶莹。“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虽然写的是女主 人公“坐看落花”时的心理活动,但也仍然富有动作性的特征:从 此地到玉关中间隔着万水千山,我从未走过一次,即使入睡后梦魂 想去寻找他,也因不识去路而不知该怎样去寻觅。这里也连用 “行”“觅”二字,表明动作性特点也渗透于心理活动的描写之中。 这最后二句堪称妙词妙笔:白天未曾走过的路,夜间梦魂也无法去 寻觅,这种推理好象具有逻辑的合理性;然而即使是白天作过的事, 梦中怎么能够重复,这又显出了这种推理的想当然性。词人故意以 这种带有很大或必然性的推理来表现人物思远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她在梦中也不能与良人相会,这就更表现出她的孤独和寂寞。
7/14/2024
8.(10 分) (1)(3分)而他的器量见识宏大深远,(他们)都自 认为比不上他。 (“器识”“及”及句意各1分) (2)(3分)赵公规劝诱导富有的百姓,筹得了一万石 米,救活的人数不过来。 (“劝诱”“所活”及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 (3)(4分)赵公一生跟人交往,确实没有怨恨恼怒过 谁,不只是不在脸色上表现出来罢了。 (“与”“无所”“非特”“形于色”各1分)
《爱的谎言》阅读附答案

《爱的谎言》阅读附答案爱的谎言刘燕敏⑴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孩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出泪来。
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⑵“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⑶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⑷儿子上小学了。
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
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⑸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
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又突然想起第一次参加家长会的情景,便振作起精神。
对坐在桌边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
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⑹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彩,沮丧的脸也一下子下子舒展开来。
她甚至还发现,儿子温顺得让人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
⑺第二天去上学,他比平时要早得多。
⑻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开家长会。
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都在差生的行列中。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
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些危险。
”⑼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学校,此时他发现儿子在等她。
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⑽高中毕业了。
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
她有一种预感,儿子被清华录取了。
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上这所大学。
⑾他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怀里,突然转身跑进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
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1、阅读全文回答,母亲为什么多次用“谎言”欺骗自己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儿子上幼儿园时,全班只有他表现最差,母亲难过得差点流出泪来。
《爱的沟通》阅读题及答案

《爱的沟通》阅读题及答案《爱的沟通》阅读题及答案爱的沟通尤今①在女儿成长期间,我常常给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她写信。
②朋友惊诧地问道:“咦,母女朝夕相对,有什么话当面说,不是直截了当吗,干嘛还要劳神费事地写信呢?”③朋友认为我多此一举,然而,我却觉得,文字里蕴藏着一种口语所没有的韵味和趣味,能够很好地牵动人心,也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岁月留下美丽的痕迹。
4在写给女儿的信里,有爱,也有期许;有赞美,也有批评。
5发现她怠惰于学业时,我在信中写道:“女儿,你曾否注意到,后院曾经结果累累的酸柑树奄奄一息了?你知道原因吗?那是因为我疏于照顾。
我忘了施肥,我懒于杀虫,我没有铲除野草。
现在,它结出的果实,不但稀稀落落的,而且干干瘪瘪的。
昨天,我连续切了好几颗,每一颗的汁液都极少,根本做不成你所爱喝的酸柑冰。
女儿,课业,其实就好像是酸柑树一样,它是需要照顾的,你不能让它自生自灭。
你这个学段成绩退步了,你有好好分析原因吗?一棵酸柑树如果全然枯萎了,就算你要救它,也无从救起了,病从浅中医啊!我愿意给你提供一切的帮助。
请告诉我,你需要什么,我等着听。
爱你的妈妈。
”6我发现,写这样的一封信,比我双眉紧蹙地在孩子耳边絮聒不休或是柳眉倒竖地拍桌大骂有效多了。
有悟性的孩子,咀嚼信里的字字句句,感受到温暖、关怀与支持,当然知道“回头是岸”的重要性了。
7在发现她因与好友闹翻而情绪低落时,我在短函里如此写道:“女儿,朋友是人生的支柱之一,可是,请不要对着泼洒一地的牛奶哭泣。
你一向是个美丽的`哈密瓜,现在却成了一个使我忧心的大苦瓜。
孩子,记得,我的臂膀,永远为你张开,等着拥抱你。
支持你的妈妈!”8在外面感情受伤的孩子,最怕的是孤独无依。
当她感受到爱的辐射力量,便也找到了拭干眼泪的无形手帕了。
9孩子有好的表现,我绝不吝于赞美:“女儿,这一周,你总共读了三本课外书,好棒啊!你爱写作,而文学素养就源于大量的阅读,文字是会养文字的。
书籍,是心灵的美容剂、精神的维他命,你爱阅读,可以说已经找到终身快乐的钥匙了。
爱的谎言阅读原文及答案

爱的谎言阅读原文及答案本文是关于爱的谎言阅读原文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爱的谎言》阅读原文⑴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孩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出泪来。
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⑵“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⑶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⑷儿子上小学了。
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
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⑸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
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又突然想起第一次参加家长会的情景,便振作起精神。
对坐在桌边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
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⑹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彩,沮丧的脸也一下子下子舒展开来。
她甚至还发现,儿子温顺得让人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
⑺第二天去上学,他比平时要早得多。
⑻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开家长会。
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都在差生的行列中。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
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些危险。
”⑼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学校,此时他发现儿子在等她。
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⑽高中毕业了。
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
她有一种预感,儿子被清华录取了。
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上这所大学。
⑾他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怀里,突然转身跑进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
《美丽的谎言》参考答案.doc

《美丽的谎言》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阅读《美丽的谎言》,回答下列问题(15分)①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②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
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
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
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
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③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
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
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
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
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④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
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
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⑤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
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
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
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
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
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
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
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
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
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
之所以这样,惟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
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⑥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
六年级群文阅读《爱的谎言》导学案

1、完成表格,用简要话语概括几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谁说了什么善意的谎言,结果怎么样?注意说清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课文
谁说的谎
为什么说谎
结果
《一个母亲的三次家长会》
《不成功的采访》
《最后的阳光》
《疯狂“收藏”》
2、小班讨论:
这几篇文章的语言描写都很有特色,请你找出最使你感动的语言描写,并批注你的感受。
3、善意的谎言,能让人重拾信心走出失败的阴影,能让脆弱的人变得坚强,但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有时它难免还会给人带来伤害。在这几篇文章中
中考课外现代文阅读真题答案与解析之00018(谎言)

中考课外现代文阅读真题答案与解析之00018(谎言)试题答案与解析:崔学峰(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6题。
(20分)①我是一个喜欢谎言的人。
这缘于我14岁时的经历。
那年我读初一,A刚开春,天好得很,冬麦长势很好,油菜花开始结苞,就连路上都长着一簇簇的青草,春天把世界点缀得很美。
②放学路上,快乐不言而喻。
我们村上一个顽皮的孩子,走在我后面。
他顽皮得出名,我是斯文的孩子。
这就决定了,我们从来不一起上学放学。
但那天,他撵上了我,他掌握了一个秘密,这是一个天大的秘密,这秘密,他如果不跟我说,整个人都会爆炸的。
③“你爸爸得癌症了。
”④我说:“你撒谎!”我盯着他,他衣服的纽扣扣得错落,领子一高一低,还拖着长长的鼻涕,样子滑稽死了,很不靠谱。
可我的眼泪莫名其妙地流了下来,因为,我的父亲确实到城里看病了。
⑤上学放学,都要路过一条沟,沟很宽,女生们都得绕远。
男孩子看见这条沟,远远地就开始加速、加速、再加速,然后一跃而起,飞过去。
现在,我看见那个顽皮的孩子在加速了,天地开春,衣服已经不再是束缚,他很轻松地飞.了过去。
我也开始加速,开春的泥土酥软,脚底发飘,关节也根本不听使唤,无形的绳子束缚了我的手脚,关键时刻,我狼狈地摔到了这条沟里。
现在,你可以想象,我有多么难堪,要是在平时,我会非常害羞,老实说,没有这个谎言,这条沟再宽一尺,我也能轻松地飞过去。
可那天,我陷在了这条沟里。
陷进去了。
⑥谎言,一个谎言,让我狼狈不堪。
我父亲才37岁,怎么可能会得癌症?但我身体的反应,分明把这个谎言当成了现实。
这个顽皮的孩子,他告诉我,我爸最多活一年。
说我爸爸在城里动手术的时候,医生把他的肚子划开,看了看,摇摇头,就缝了起来。
⑦生活中,一个顽皮的孩子,会给一个谎言制造那么多细节吗?14虚岁,我已经懂得了事情的基本逻辑。
我的童年,就葬送在了这条沟里。
我一点都不恨.这个顽皮的孩子,他用干的泥块给我擦污垢,我用油菜地里的青草打理自己的头发。
高中语文阅读素材:爱的谎言正式版

高中语文阅读素材:爱的谎言正式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爱的谎言作者:钟南、王进良2007年春天,如同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一样,不幸接踵而来。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原学军的妻子郑静峡被确诊为中晚期胃癌,儿子原野因抑郁症在武汉家中自缢身亡。
此后的1000多个日夜里,年近花甲的原学军,捂住濒临破碎的心,用儿子生前留下的手机,对病中的爱妻编织了一个个谎言,2010年1月19日23时40分,被病魔折磨到最后一息的妻子与母亲,心脏停止跳动,这个美丽的谎言也被带往天国。
天降噩耗2007年的春天,26岁的原野,还是天津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
毕业论文的不顺,求职的挫折,使得原本性格就比较内向的他愈发沉默,终日在家一言不发,偶尔外出,也很少与人交流。
与此同时,妻子郑静峡由于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不久,医院的确诊结果让全家人的心一下子降到了冰点:时年54岁的郑静峡身患中晚期胃癌,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必须尽快实施手术治疗。
忙于事业的原学军逐步放下手头的事务,全心照顾妻子。
而忙于照料妻子的原学军没有发现,精神压力很大的儿子,已患上了重度抑郁症……2007年3月26日,这一天让原学军刻骨铭心:中午回家时,他还看到儿子正在给住院的母亲熬排骨汤;傍晚时分再推开家门时,儿子已缢亡在客厅的吊扇上……儿子是妻子最大的精神寄托和支柱。
思量再三,原学军作出了一个决定:对妻子隐瞒儿子的噩耗,并嘱托所有亲属保守秘密。
秘密短信瞒着住院的妻子,原学军悄悄处理完了儿子的后事。
儿子火化后,骨灰寄存在了武昌殡仪馆。
原学军谎称儿子已突然返回天津,忙于毕业和求职。
他还叮嘱妻子:儿子心情不好,压力很大,不要过多的干扰他,有空儿子会发信息回来的。
多年来,原学军和妻子对儿子一直管教严格。
尽管家庭条件不错,但总教育孩子要节约,能发信息说清楚的事情,就尽量不要打电话。
原学军在处理儿子后事的时候,将儿子在天津使用的手机悄悄保留。
不久,他向妻子发出了第一条短信:“妈妈,儿子在天津一切安好……”从那时起,原学军就活在了谎言和欺骗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的谎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也顺从地贴在墙壁上。
雪白的墙壁衬着他,好像一幅画。
他不由自主贴得很紧,测量身高勾起了他稀薄的记忆,重又感到那一天的恐惧。
干部们很认真。
他们先是毫不吝惜地在墙上划了一道杠,然后用钢卷尺量那杠刻地表的距离。
钢卷尺像一条闪亮的小溪,跳动在他们身边。
镇静回到了陶影身上。
“多少?”她问。
“一米一,正好。
”较年轻的干部说。
“不是正好。
你们过了一个月零九天才来。
一个月以前,他没有这样高。
”陶影平静地反驳。
两位干部对视了一眼。
这是一个无法辩驳的理由。
他们掏出了五元钱。
钱是装在一个信封里的,他们早做了准备。
他们量过墙上那条红蚯蚓,知道它的缺斤少两。
“那天您终于没有参观,这是我们的一点赔偿。
”年长的干部说,态度很慈样,看来是位领导。
陶影没有接。
那一天失去的快乐,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了。
“如果您不要钱,这里有两张参观券。
欢迎您和孩子到我们那去。
”年轻些的干部更加彬彬有礼。
这不失为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建议。
但陶影还是毫不迟疑地摇了摇头。
那个地方,对于她,对于小也,都永远不会激起快乐的回忆。
“你到底要哪样呢?”两位干部一齐问。
是的,陶影在这一瞬,也在问自己。
她是个生性平和的女人,别说是两位素不相识的老年人登门致歉,就是红衣青年本人来,她也不会刁难他的。
她究竟想要什么呢?
她把小也推到两位老人面前。
“叫爷爷。
”她吩咐。
“爷爷。
”小也叫得很甜。
“两位领导。
钱请你们收起,票也收起。
就是那天当班的查票员,也请不要难为他,他也是负责……”
两位干部。
一看陶影说得这样宁静,反到有些无措。
陶影把小也拉得离老人更近些:“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他,妈妈没有错儿………”
1.“他不由自主贴得很紧,测量身高勾起了他稀薄的记忆,重又感到那一天的恐惧。
”小也为什么会感到“那一天的恐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量过墙上那条红蚯蚓,知道它的缺斤少两。
”此句话中的“缺斤少两”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两位干部问陶影:“你到底要哪样呢?”时,陶影提出的要求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她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影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和你妈妈有相似之处吗?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因为红衣青年对妈妈进行当众的诘问,妈妈的难堪,以及自己对妈妈行为的怀疑。
这些都小也感到恐惧和记忆犹新。
(意对即可) 2.墙上的红线尺度是不标准的,甚至有欺诈参观者之嫌。
(意对即可)
3.陶影提出的要求是:“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他,妈妈没有错儿………”一位母亲努力在捍卫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关系到教育子女的导向。
这样的一桩小小的要
求其意义又着实不小,竟然可以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映照出平凡中的伟大。
(意对即可)
4.陶影作为母亲捍卫了诚实、正直的价值观,捍卫的是儿子心灵的纯洁与美好。
她是一个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善良、大度、自尊的母亲形象。
(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