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礼仪的反用现象与其作用
有关外交礼仪常识

有关外交礼仪常识个人的礼仪修养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形象,也涉及到国家的尊严。
因此,学习了解国际交流礼仪知识,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有关外交礼仪常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有关外交礼仪常识维护形象。
在交往活动中,每一名相关人员的一言一行,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形象,若是对自我形象毫不修饰,不但难言对交往对象的尊重,而且亦属失礼行为。
所以我们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接待人员在公务活动中,都应时时刻刻注重个人言谈举止、服饰仪容,不可蓬头垢面、不修边幅。
不卑不亢。
这是事关国格、人格的大是大非问题,不卑不亢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既不畏惧自卑、低三下四,又不自大狂傲、放肆嚣张,而要堂堂正正、坦诚乐观、豁达开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一视同仁。
求同存异。
求同就是遵守国际惯例,取得共识、便于沟通、避免周折;存异就是注意“个性”;了解具体交往对象的礼仪习俗禁忌,并予以尊重。
入乡随俗。
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便”;当自己充当客人时,则又讲究“客随主便”。
接待人员必须充分地了解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无条件地加以尊重,不可少见多怪、妄加非议。
信守约定。
在一切公务接待活动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准时。
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而失约,必须尽早向有关各方通报,如实解释,郑重致歉,主动承担损失。
热情有度。
待人接物热情友好要注意分寸,过犹不及。
比如与人交往的距离就分4种:一是私人距离,又叫“亲密距离”,小于0.5米,仅适用于家人、恋人和至交;二是社交距离,又称“常规距离”,介于0.5米至1.5米之间,适用于一般交际应酬;三是礼仪距离,又称“敬人距离”,介于1.5米至3米之间,适用于会议、演讲、庆典、仪式以及接见;四是公共距离,又叫“有距离的距离”,超过3米开外,适用于在公共场所同陌生人相处。
不必过谦。
在交往活动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抬高自己,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谦虚客套。
外交礼仪

外交外事礼仪我觉得学习外交外事礼仪,现实意义是:党中央提出来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和谐社会,是个非常大的理念,或是说是一种思想,要落实到具体、微观层面上,这个人和人之间,和谐的相处,“礼”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是他的现实意义。
这个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能够延绵不断,维系这么长时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个“礼”作为维持整个社会稳定,或者说平衡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因素。
这可以说是他的历史意义。
是的!今天我们讲的这个“领导干部的外交外事礼仪”,有时候我们也把它概括的叫做涉外礼仪。
其有以下五个特点:一个特点是规范性,一个特点是协调性,还有就是修养性,文化性,和细节性。
恩,我们可以把这个归结为遵守公德,守时守信,平等相待,尊重隐私,尊重女士,与时俱进这么几点。
当然这些只是概念性的东西大家可能不难理解,但是,具体要落实到这个现实生活当中,能不能做到,是最考验人的。
(注意老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的语气)下面呢,我们就根据前一段时间某单位的一次外事活动来具体的分析说明一下。
具体事件呢,就是某单位跟国外某机构的一次高层面的会谈,事件虽然简单,但是却几乎含概了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所有的要点。
迎接准备工作已经好了,那就到了迎接的环节了。
关于迎接上,我们首先说一下乘车,车里也都安排有各种不同的座位。
如果是军人的话,指挥官要坐在司机的旁边。
对,那是吉普车。
就一般公务而言,现在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是一号坐在司机的后面,一种是一号位在副驾驶的后面。
两种说法里面,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呢是这个是一号,这个是二号,三号呢?(答:副驾驶)当然,还要注意,如何上下车。
一般而言,就上车来说,一号先上,下车的时候,最后一个下的是一号。
更多的是一种象征的意义,表示一种修养,礼节很到位,所以一号要等一会儿,给对方一个表现礼节的一种机会。
包括女同志。
上下车也有一点说法,女士和资深的,也就是说领导人员一般上车,特别是男士的话,冬天的话,先坐进去,然后在收腿坐进来。
外交礼仪背后的交锋

2、从古至今外交礼仪背后的交锋 外交礼仪背后的交锋--- ---- --- ---- ---- --- ---- ---精 品 word 文档 值得下 载 值得拥有 ---- ---- --- ---- --- ---- ---- --- ---- ---- --- ---- --- ---- ---- --- ---- ---- --- ---- -精品 wo 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 拥有-- ---- --- ---- ---- --- ---- ---- --- ---- --- ---- ---- --- ---- ---- --- ---- --- ---- ---- -庇氏扼模 答翰辙防属驾 怒或诵抑岂吹 洛城镑池织缀 谤泣涕谍兵留 红羞 谤路踏坛崎兼箱四 洱益瞩谊汰吩 怀荡瓷洽随讫 噶励缕房功秃 吱太册呢冶悦 色擅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 于世。那么,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 ,是怎样与别国打交道的呢?这不得不让我们产生疑问: 什么是外交礼仪,古代的外交礼仪是怎样,外交礼仪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在近现代史上,外 交礼仪背后上又有怎样的交锋。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我们将看到外交礼仪背后的激烈交锋。
精品 word 文 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 ---- ---- --- ---- --- ---- ---- --- ---- ---- --- ---- --- ---- ---- --- ---- ---- --庇氏 扼模答翰辙防 属驾怒或诵抑 岂吹洛城镑池 织缀谤泣涕谍 兵留红羞谤路 踏坛崎兼箱四 洱益瞩谊汰吩 怀荡瓷洽随讫 噶励缕房功秃 吱太册呢冶悦 色擅
狭义的礼,仅指为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所谓礼仪,是为表示尊敬而进行的仪式。 外交礼仪背后的交锋---- ---- --- ---- ---- --- ---- --精品 wo 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 得拥有- ---- ---- --- ---- --- ---- ---- --- ---- ---- --- ---- ---- --- ---- --- ---- ---- --- ----
外交礼仪

自从有了国家, 也就出现了相 应的礼仪。在 人类历史上国 与国之间充满 了矛盾、争斗 和战争。而同 时,又不断发 生谈判、议和、 结盟、互派使 节、互通贸易、 缔结条约
(协定)等国际 行 它较之一个 国家内的礼 仪规范又发 展了一步, 而逐步为大 多数国家所 公认和接受。
(6)在“礼宾序列”问题上,也应当体现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
外交礼遇三原则
对等的原则 破格的原则 从简的原则
四基本标准
礼遇、宣传、安全、服务
为了维护我们个人、单位、国家的对外形 象,我们都应当学习礼仪知识,了解、重 视并遵守国际上的通用的礼节与礼仪规范。 周恩来总理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很重视对 外礼宾工作,重要的代表团来访接待计划 和出访方案他都亲自审阅、过问。他渊博 的国际礼仪知识,潇洒的言谈举止,政治 家和外交家的风度更为世人称道。
现代国际礼仪的基本准则和特点
(1)国家的尊严受到尊重:国家元首、国旗、国徽不受侮辱。 (2)国家的外交代表,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3)不以任何方式强制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不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 的内部事务。 (4)在交往中,实行“对等”和大体上的“平衡”.
(5)“主权平等”的原则,在国际组织中和国际会议上,表现为每一 个参加国都有同等的“代表权”和“投票权”,每一个国家所投的 票在法律上具有同等效力。
现代国际礼仪就其内容而言,包含有国际交往中的日常交际礼节、典礼 仪式、外交礼仪与豁免等多方面内容。他们中有的己形成国际公约,例 如《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所涉及的有关内容,已具有法律效力,在国 际上有约束力。而其余大部分则是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逐步成为 国际惯例,为各国所普遍承认和接受,起着一定的规范作用。
外交礼仪的反用现象与其作用

外交礼仪的反用现象与其作用外交礼仪在国家对外交往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较为平和的外交手段,然而由于外交活动的复杂性,出现了许多该手段难以妥善处理的事件,这时反用外交礼仪就显得有必要了。
本文将从对反用外交礼仪进行释义出发,通过指出反用外交礼仪具有表明实施国态度、掌握局势主动权的作用,从而分析反用礼仪的实施条件与注意事项。
一、外交礼仪与其反用中国学者金正昆在其《外交学》中指出:外交礼仪,通常是指在具体的外交场合里,用以向交往对象表达尊敬友好之意,并用以维护自身形象的人际交往行为规范。
在外交活动中,外交礼仪是十分重要的。
外交礼仪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几个基本特征:其一,庄严性,指的是在外交礼仪的内容与形式上都必须体现庄重、严肃、崇高、神圣的一面,切忌轻浮与平淡;其二为职能性,因为外交礼仪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工作礼仪,它在外交场合与外活动中同时发挥作用。
同时,外交礼仪必须追求形式上的严谨与庄重,处处体现“尊重”二字;其三为礼宾性,其四为渐进性,其五是限定性。
这是外交礼仪自身所独具的五个特点。
诚然,在大部分的外交实践中,如果能够较好运用外交礼仪,则可在展示自身良好的外交素养与风度的同时维护自身国家利益,但这是建立在交往对象有一定的合作意愿的基础上的,如果交往双方并没有相类似的基础,那么是否还应该保持外交礼仪呢?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如果一个国家墨守成规地保持外交礼仪,可能会被认为“软弱”、保守,对这个国家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在适当的场合与环境,国家或政府需要巧妙地反用外交礼仪,达成通过“正用”外交礼仪所不能达成的目的。
所谓反用外交礼仪,并不是站在礼仪的对立面,也不是不文明的体现。
一方面,反用礼仪仅仅是对于外交礼仪的部分反用,其主体仍需保持外交行为中体现礼仪的方面。
即仅限于外交礼仪的职能性与礼宾性部分,在职能性特征的反用上,执行者需通过某些行为或语言表达对交往对象的愤怒、轻视,从而达到先声夺人、激怒对方等目的;而在礼宾性特征的反用上,执行者需通过不对等接待等方式让交往对象感到自身被慢待,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并做出相关反应,从而掌握外交活动的主动权。
外交的礼仪

外交的礼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是个有趣命题,在外交礼仪和国际礼仪中得到有力证明。
国与国交往,为了郑重起见,必须讲究礼仪。
接待外国客人,不能完全使用本国、本民族的礼仪,必须使用外交礼仪,也就是本国与其他国家接轨的国际礼仪。
没有通用的国际礼仪,世界各国无法交往。
但是,只靠国际礼仪,而没有本国的外交礼仪,也是不行的。
现在各国的外交礼仪,在内容、程序上大体一致,即对来访的外国客人都能行得通,也就是说与所谓国际礼仪接轨。
而每个国家的外交礼仪,彼此之间又不完全一样,都会加入本国的民族礼仪传统因素,使其具有本国的特点。
西方欧美国家在近代史上扮演主角,当今国际礼仪受到欧美国家较大影响。
当今国际礼仪的很多形式、程序,直接来自欧美国家,如欢迎国家元首鸣放礼炮21响,来自英国、美国;西服上的领带据说来自法国;亲吻礼大约来自意大利,等等。
国际礼仪中不仅吸纳了西方欧美国家礼仪,同时也有其他国家、民族的贡献。
如贵宾到南亚诸国访问,主人会向客人献花环,并将其套到客人的脖子上,花香扑鼻、热烈隆重;访问俄罗斯和其他属于斯拉夫民族的国家,主人会让盛装美丽的少女向客人献上新烤制的面包,外加一小碟咸盐,请客人撕一小块面包蘸点盐吃下;访问阿拉伯国家,主人会向客人献上马奶、椰枣。
由各国优秀的民族礼仪形式汇合而成的国际礼仪,也会影响各国的民族礼仪,也会被各国学习、仿效。
因此可以说,越是民族的,便越是国际的;反之亦然。
优秀的礼仪文化,都会不胫而走,造福于人类。
接轨、选择、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外交礼仪就与国际上通行的礼仪接了轨,因此不可避免地吸收了不少西方欧美国家的礼仪形式。
但是这种吸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决不是照搬照套,决不是一股脑儿拿来为我所用。
我们把国际礼仪中的一些成规、惯例,经过选择、消化,逐渐变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国礼仪的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国际礼仪,即使在国外很时髦、很流行,却并未被我们接受。
如在西方和很多国家流行了多年的亲吻礼、吻手礼、曲膝礼等,在我国的对外交往实践中,很少能看到。
国际关系中的外交礼仪与沟通技巧

国际关系中的外交礼仪与沟通技巧在国际关系中,外交礼仪与沟通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它们不仅是展示国家形象和价值观的方式,也是建立和维护国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外交礼仪与沟通技巧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这些技能。
一、外交礼仪的重要性外交礼仪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表达尊重和友好的方式,也是展示国家文化、价值观和政策的重要手段。
在国际交往中,适当的礼仪可以增强互信、促进合作,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国际关系。
1.尊重与平等:外交礼仪强调尊重与平等,这意味着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习俗,同时也要尊重彼此的平等地位。
这有助于建立互信和尊重的关系。
2.形象展示:外交礼仪是展示国家形象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通过适当的着装、言谈举止和行为举止,我们可以向外界传达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和政策。
3.跨文化沟通:外交礼仪是跨文化沟通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他文化,从而促进国际合作和理解。
二、沟通技巧的重要性沟通技巧在国际关系中同样至关重要。
有效的沟通可以增强互信、促进合作,有助于解决潜在的冲突和误解。
1.倾听与表达:在沟通中,倾听和理解对方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观点和立场,并表达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2.谈判与协商:在国际关系中,谈判和协商是解决分歧和促进合作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学会在尊重彼此的前提下,寻求共识和妥协。
3.情感管理:有效的沟通还需要管理自己的情感反应。
在冲突和紧张局势下,我们应保持冷静、客观,避免情绪化的反应。
三、培养和提高外交礼仪与沟通技巧的途径要培养和提高外交礼仪与沟通技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教育和培训: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对外交礼仪和沟通技巧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专业课程、研讨会和模拟场景等方式,提高相关人员的礼仪和沟通技能。
2.文化交流:鼓励本国公民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习俗,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国际环境。
人大外交学概论 第七章 外交礼仪

第七章 外交礼仪
• 古人云:“礼者,敬人也。” • 外交礼仪通常是指在具体的外交场合里, 用以对交往对象表达尊敬友好之意,同时 用以维护自身形象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 简言之,外交礼仪就是在外交场合里约定 俗成的接人待物的标准化方式。
3、开幕仪式 • 过程包括:奏东道国国歌和大会会歌,有 关人士致词,嘉宾揭幕,来宾参观,酒会 4、签字仪式 • 重大的公约、条约、协定、联合声明、联 合公报或者重大合作项目、协议的签署, 通常举行的庆祝仪式。 • 程序包括:人员就位,签署文件,交换文 本,共饮香槟
5、谒陵仪式 • 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作为国宾正式出访 的时,往往会被安排拜谒访国已故领袖、 民族英雄或无名烈士的陵墓或纪念碑等活 动。 程序包括: • 军乐队奏乐,敬献花圈,肃立行礼,进行 参观。
2、礼宾有序 • 礼宾的含义,即礼待宾客。 • 礼宾操作的五种顺序: • 职位高低 • 字母排序 • 抵达时间 • 告知时间 • 不进行排序
3、规格对等 • 在外交活动当中,有关各方在主要环节上 所给予交往对象的基本待遇,原则上应有 来有往,大体上相近或相似。 • 应该注意的地方: • (1)必须讲究外交人员的身份对等。 • (2)必须重视外交人员的礼遇对等。
3、就职庆典 • 就职,在此特指一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正式就 任其职务。 仪式内容: • 宣布仪式开始,奏本国国歌 • 就职者当众宣读誓词 • 就职者接受职务的象征标志,正式就任(此时应 鸣放礼炮) • 发表就职演说 • 庆祝活动 • 礼节性会见各国使节和记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礼仪的反用现象与其作用
外交礼仪的反用现象与其作
外交礼仪在国家对外交往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较为平和的外交手段,然而由于外交活动的复杂性,出现了许多该手段难以妥善处理的事件,这时反用外交礼仪就显得有必要了。
本文将从对反用外交礼仪进行释义出发,通过指出反用外交礼仪具有表明实施国态度、掌握局势主动权的作用,从而分析反用礼仪的实施条件与注意事项。
一、外交礼仪与其反用
中国学者金正昆在其《外交学》中指出:外交礼仪,通常是指在具体的外交场合里,用以向交往对象表达尊敬友好之意,并用以维护自身形象的人际交往行为规范。
在外交活动中,外交礼仪是十分重要的。
外交礼仪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几个基本特征:其一,庄严性,指的是在外交礼仪的内容与形式上都必须体现庄重、严肃、崇高、神圣的一面,切忌轻浮与平淡;其二为职能性,因为外交礼仪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工作礼仪,它在外交场合与外活动中同时发挥作用。
同时,外交礼仪必须追求形式上的严谨与庄重,处处体现“尊重”二字;其三为礼宾性,其四为渐进性,其五是限定性。
这是外交礼仪自身所独具的五个特点。
诚然,在大部分的外交实践中,如果能够较好运用外交礼仪,则可在展示自身良好的外交素养与风度的同时维护自身国家利益,但这是建立在交往对象有一定的合作意愿的基础上的,如果交往双方并没有相类似的基础,那么是否还应该保持外交礼仪呢?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如果一个国家墨守成规地保持外交礼仪,可能会被认为“软弱”、保守,对这个国家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在适当的场合与环境,国家或政府需要巧妙地反用外交礼仪,达成通过“正用”外交礼仪所不能达成的目的。
所谓反用外交礼仪,并不是站在礼仪的对立面,也不是不文明的体现。
一方面,反用礼仪仅仅是对于外交礼仪的部分反用,其主体仍需保持外交行为中体现礼仪的方面。
即仅限于外交礼仪的职能性与礼宾性部分,在职能性特征的反用上,执行者需通过某些行为或语言表达对交往对象的愤怒、轻视,从而达到先声夺人、激怒对方等目的;而在礼宾性特征的反用上,执行者需通过不对等接待等方式让交往对象感到自身被慢待,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并做出相关反应,从而掌握外交活动的主动权。
另一方面,无论是外交礼仪的常规应用还是反用,其根本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为了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实现自身战略目标,从而维护国家利益。
从这一点来说,二者的相互关系是“一体两翼”,相互协作的,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二、反用外交礼仪的具体作用
1.表达外交态度
反用外交礼仪可以较为明确的表达一个国家或组织对于某个事件的具体态度,从而旗帜鲜明的表达本方的观点,让交往对象感受到来自本方的意见与压力。
一般来讲,在会见外宾时,除了保持服装的得体之外,对于坐姿、言谈举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抽烟、吐痰等行为更是被绝对禁止的。
但是,上个世纪一位著名领导人在开展外交活动时却反其道而行。
在与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会晤时,他不但坐姿不端,还时常吸烟,甚至每当撒切尔夫人谈及主权问题与相关原则性问题时,他就将一口浓痰吐进了痰盂,直至撒切尔夫人停止关于此方面的谈论。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领导人,这位伟人当然不可能不清楚相关外交礼仪。
他的吐痰、吸烟等不符合外交礼仪的举止是有其他含义的,在与撒切尔夫人会见时,他坚持主权问题不可谈判,每当英方触及到这一底线时,该伟人就通过这一举动向撒切尔表明本方的坚决态度。
而这一次礼仪的反用也的确收到成效,谈判最终以英方的失败而告终。
2.掌握主动权
反用外交礼仪可以帮助实施者于谈判或其他外交活动中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从而控制局面,取得局势上的主动权。
对于外交官来说,在外交活动掌握活动节奏是相当重要的。
19世纪,美国希望从法国手上购买新奥尔良港口,谈判正在进行时,作为第一执政的拿破仑突然闯入会场,当场大声喝问美国特使如果是整个路易斯安那你们会出多少钱购买。
显然,这出乎特使预料,此时局面被拿破仑掌握,法国最后在成功脱身美洲的同时,也给英国在新大路上找了一个潜在对手。
按照一般的外交礼仪来看,拿破仑在此次谈判中的行为无礼的,他不但打断了谈判进程也冲撞了外宾。
然而,正是这样的行为使得拿破仑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将谈判的节奏控制在自己手上,从而达成自身的谈判目标。
可以看到,反用外交礼仪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外交方式,它虽然有别于一般所提倡的外交礼仪,但是仍能通过一些巧妙的方式影响交往对象,起到表达自身态度、掌握局势的主动权等作用。
三、关于反用外交礼仪的几点思考
1.反用礼仪需以了解礼仪为基础
在国际社会交往中,主体可以适当反用礼仪,但是这必须以了解正式的外交礼仪为前提与基础。
从反用礼仪的概念上来说,其本身并没有站在外交礼仪的对立面,其仍然遵守外交礼仪的庄严性、渐进性与限定性特征,它将外交礼仪严格限定于外交“圈子”中,并未向外随意扩散,同时其也注重保持外交活动的庄严性,一直将外交的主体限定于国家或其他官方组织。
换句话讲,所谓反用,仅仅是在外交礼仪特征上的礼宾性与职能性进行反用,因此,我们说反用礼仪应以了解礼仪为基础。
2.反用礼仪需以国家实力作为保证
外交并非每一个国家或组织都可以反用,这背后需要一定的国家实力作为支撑。
国际社会一直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话语权基本上取决于其国家实力。
对于一个弱小的国家来说,即使其通过反用外交礼仪来表达自身的某些态度,不但不会引起其他国家的重视,甚至可能招致个别大国的报复或制裁。
总的来说,国际社会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对于外交礼仪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开展外交工作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外交礼仪,体现本国外交的庄严性、礼宾性、职能性等特征,让交往对象感受到来自本方的尊重。
但是,在不同的外交环境与条件下,外交人员也需要随机应变,根据双方的实力对比,在特定事件中反用外交礼仪,以不同的手段方式达成本国的战略目标,维护本国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