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动与长动控制电路
16.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本次课到此结束,谢谢!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 的设计
课程:《激光设备控制技术》 院系:电子工程系 主讲人:潘康俊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过程。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QS
FU2
L1
L2
L3
FU1
KM
SB
无自锁功能!
KM
M 3~
图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线路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FU1
×
KM
√
KM
FR
M 3~
“点动”主电
M
3~
“长动”主电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QS
L1 L2 L3
FU1
FU2 L1 L2
SB2
FU2
FR
L1 L2
主电路
SB
KM
SB1
KM
FR KM
KM
M
3~
“长动”控制电路 “点动”控制电路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QS
L1 L2 L3
FU1
FU2 FR
SB2
KM
SB1
KM
FR
M
3~
主电路
KM
控制电路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QS
L1 L2 L3
FU1
FU2 SB2
FR
1.增加点动按钮SB3
KM
SB1
KM
FR
SB3
M
3~
主电路
KM
控制电路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QS
点动控制和长动控制

自锁
怎样停止?ຫໍສະໝຸດ M3 ~ 自锁电路:依靠接触器自身辅助
触点保持线圈通电的电路。
3~ 停止按钮
动 合 主 触 点
M 3~
起动按钮
静 铁 心 动铁心
自锁解除
~~
QS
控制电路
FR
FU
主
电
SB1
SB2
长动电路功能
KM
控制电机长时
间连续工作
KM
KM
工作原理
路
FR
M 3~
先闭合开关QS 接通电源。
按SB2→KM线圈得电 →KM主触头闭合→M运转 →KM辅助触头闭合 — 自锁
适用场合:适合于短时间的启动操作,在生产设 备调整工作状态时应用。
知识点二:点动控制电路
二、点动控制原理
3~
起动按钮
动 合 主 触 点
M
主电路
3~
静 铁 心
动铁心
点动! 连续运行怎么办?
控制电路
知识点二:点动控制电路
~~
主Q 电 FU 路
KM
控制
FR
电路
KM SB1
点动电路功能 控制电机在很短时 间内工作。
KM
常开触点
KM
主触点
KM
常闭触点
KM
线圈
常开触点
KM
辅助触点
常闭触点
KM
三、断路器(空气开关)
1. 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3~
i
三、断路器(空气开关)
1. 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3~
i
三、断路器(空气开关)
1. 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3~
i 断路器 = 刀开关 + 熔断器
+ 热继电器 + 欠电压继电器
点动控制和长动控制

静触片
SB
常闭触点
动断触点
SB
常开触点
动合触点
SB 联动触点
精品课件
二、接触器
1.功能:用来接通或切断电动机或其他负载的主 电路的一种控制电器。
精品课件
2.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衔铁
主触点
辅助触点
线圈通电 衔铁被吸合
触点闭合 或断开
吸引 线圈
静铁心常Biblioteka 触点具有灭弧能力精品课件
接通或断开 常闭 被控制电路
精品课件
知识点三、单向自锁运行控制
一、连续动作控制原理
3~ 停止按钮
起动按钮
动
在控制 合
回路中 主 串联停 触 止按钮 点
静 铁 心
动铁心
在启动按钮 旁并联一个 接触器的辅 助常开触点
自锁
怎样停止?
M
3 ~ 自锁电路:依靠接触器自身辅助
触点精品课保件 持线圈通电的电路。
3~ 停止按钮
动 合 主 触 点
精品课件
普通机床基本电气控制电路
继电接触器控制是通过开关、按钮、继电器、接触器
等电器触点的接通或断开实现的各种控制。
点动控制 单向自锁运行控制 正反转控制
多地控制和顺序控制
精品课件
知识点一:常用的控制电器
一、按钮 二、接触器 三、断路器(空气开关) 四、热继电器
精品课件
一、按钮
精品课件
一、按钮
动触片
弹 簧
断路器 = 刀开关 + 熔断器 器 + 欠电压继电器 精品课件
i + 热继电
四、热继电器
发热元件
i
双金属片
扣板
常闭触点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长动控制实验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长动控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按钮、中间继电器、接触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熟悉电气控制实验装置的结构及元器件分布。
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与长动控制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
4、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二、实验仪器电气控制实验装置 1台电动机 Y801-4 0.55kw 1 台;万用表 1只电工工具及导线三、实验线路与原理图(a)为用按钮实现长动与点动的控制电路,点动按钮SB3的常闭触点作为连接触点串联在接触器KM的自锁触点电路中。
当长动时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得电自锁;当点动工作时按下按钮SB3,其常开触点闭合,接触器KM得电。
但SB3的常闭触点KM的自锁电路切断,手一离开按钮,接触器KM失电,从而实现了点动控制。
若接触器外的释放时间大于按钮恢复时间,则点动结束SB3常闭触点复位时,接触器KM的常开触尚未断开,使接触器自锁电路继续通电,线路就无法实现点动控制。
这种现象称为“触点竞争”。
在实际应用中应保证接触器KM释放时间大于按钮恢复时间,从而实现可靠的点动控制。
图(b)为用开关SA实现长动与点动转换的控制电路。
当转换开关SA闭合,按下按钮SB2,接触器KM得电并自锁,从而实现了长动;当转换开关SA断开时,由于接触器KM的自锁电路被切断,所以这时按下按钮SB2是点动控制。
这种方法避免了(b)图中“触点竞争”现象,但在操作上不太方便。
图(c)为用中间继电器实现长动与点动的控制电路。
长动控制时按下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A得电并自锁。
点动工作时按下按钮SB3,由于不能自锁从而可靠地实现点动工作。
这种方法克服了(a)图和(b)图的缺点,但因为多用了一个继电器KA,所以成本增加。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1、检查各电器元件的质量情况,了解其使用方法。
2、按图(d)连接长动与点动联锁控制的电气控制线路。
先接主电路,再接控制回路。
3、用万用表检查所连线路是否正确,自已检查无误后,经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合闸通电试验。
点动、长动电路1

孝感工业学校公开课教案课程名称:设备控制基础课题名称: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电路教材名称:《电气控制技术》(含实训)主编:苗玲玉机械工业出版社授课教师:安康授课节数:2教学目的:1、掌握点动、长动的概念2、掌握自锁的概念3、初步掌握接触器的作用及应用;教学重点:1、点动、长动的概念2、自锁的概念。
教学难点:自锁的概念。
教学设想:1、教法①创设情境:想要在教室设计一个可以同时控制教室所有开关的电路——激发学生兴趣②实物讲解+板演按触器的作用及符号表示FLASH演示接触器的工作过程(视频进行演示)③分组讨论并解决任务。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参入学习和讨论的机会,争取让绝大部分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④学生动手进行模拟连线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成就感。
2、学法:实操+讨论+讲演。
3、教学用具:交流接触器、复合按扭、挂图一副或电工技能与实训仿真软件4、课时安排:第1节课——电路的分析与讨论第2节课——学生动手识别自锁触点并动手连线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情景引入1、接触器的结构、作用2、接触器的符号表示情景引入:接触器的可用于自动控制电路的通断,假设想要设计一个小风扇,控制可以自由转动,思考此电路的设计。
教师进行引导回答:1)风扇的转动可否由电动机来控制?2)假设风扇用的电动机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则此电路转换成如何实现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可以开始逐步画电路图)3)可否用接触器的主触点来控制此电动机的起动4)引入接触器的话则需要控制接触器的线圈的电路根据这些思考展开引入分析这个电路二、新课展开1、点动控制电路1)出示挂图请学生观察并思考A、图中有些什么样的设备刀开关(低压断路器)QS,熔断器FU1、FU2,接触器KM1,按钮SB、被控设备三相异步电动机MB、分组讨论:电动机如何实现起动停止如何实现控制再次提出问题:假设SB是一个自复式按钮,则按下SB会怎么样?而松开又会怎么样?C、教师进行总结性归纳:先合上QS起动过程:按下按钮SB,使接触器KM线圈得电,接触器主触点闭合,电动机通电运转。
电动机点动长动控制演示

一、手动正转控制线路:
L1 L2 L3 QS
它是通过低压开关 来控制电动机的启 动和停止。
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是直接通过主电路操作,安 全性低,且不适宜频繁启动和停 止
FU
M3
1.2 简单电机控制电路
~~ 主 QS 电 FU 路
KM FR SB1 FR
1. 点动控制线路
控制 电路
KM
点动电路功能 控制电机在很 短时间内工作。 工作原理
先闭合开关QS,接通电源。 按SB1→KM线圈得电 →KM主触头闭合→M运转 松SB1→KM线圈失电 →KM主触头恢复→M停转
M 3~ 3~
~~
QS
2. 长动控制线路
FR
长动电路功能
控制电机长时 间连续工作
FU
控制电路
SB路
FR
工作原理
KM
1、先闭合开关QS 接
M 3~ 3~
通电源 2、按SB1→KM线圈 →KM主触头闭合→M运转 得电 →KM辅助触头闭合 — 自锁 3、按SB2→KM线圈失 →KM主触头恢复→M停转 电 →KM辅助触头恢复—失去自锁
点动与长动控制设计 (1)

四、教学资源工具准备
教学资源:PPT、教材、微课
其他:电工工具、万用表、耗材、PLC综合实训室
五、教学活动过程
项目
内容
活动一课程思政
1.集合点名,清点学生人数,将学生注意力引入课堂,观察学生表现,引入“细节决定成败”。
2.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体温测量。
活动二课程引入
1.复习电气控制线路课程中间继电器的原理。
9.调试与观察
10.利用微课,讲解参考程序
11.利用实操过程中犯的细微错误导致结果的不同,引入;细节决定成败。
活动五 任务评价
1.根据项目评价表对学生的任务情况进行评分,小组成员作为“裁判”互相评分,教师作为“裁判长”仲裁。
2.总结本任务的知识点。
作业布置及课后拓展
拓展训练
六、教学体会
2.引入软编程原件:辅助继电器M。
活动三知识储备
1.电动机的点动与长动控制电路
2.辅助继电器M
活动四任务实施
1.控制要求:项目 2.5.1:有一台电动机,要求既能实现点动又能实现长动控制。
2.变量表
3.实验验证
4.新建项目:项目2.5.1
5.硬件组态
6.编写PLC变量表
7.编写程序8.编译Βιβλιοθήκη 下载、运行程序二、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逻辑指令的应用
2.掌握点动与长动控制程序设计
3.掌握辅助继电器M的用法
4.掌握特殊辅助继电器的设置方法和功能
5.进一步熟悉梯形图编程
三、学情分析及教学方法选择
学情分析:知识和技能上,学生已经学过电动机的点动控制和长动控制电路,使用PLC进行电动机的点动与长动控制,与电气控制课的内容较相似,学生对改为用PLC控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除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外,也要求学生心细、团结合作,以集体的智慧来完成控制项目。
点动与长动控制电路

FU
FR
KM FR
M 3~
SB2
SB1
KA
KA KM
SB3
KA
中间继电器 KA的功能: 实现自锁 — 从而实现M 长动运转。
QS FU
KM FR
M 3~
FR
SB2
SB1
KA
KA KM
SB3
KA
控制电机长时
间连续工作
KM
KM
工作原理
路
FR
M 3~
先闭合开关QS 接通电源。
按SB2→KM线圈得电 →KM主触头闭合→M运转 →KM辅助触头闭合 — 自锁
按SB1→KM线圈失电 →KM主触头恢复→M停转 →KM辅助触头恢复—失去自锁
五. 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动作的电器,它 是用来保护电动机使之免受长期过载的危害。
3、交流接触器的动作原理图
辅助触头
主触点动合 (常开)
复位弹簧
1
2
3
线圈
动
1´
2´
断动
触合
点触
点
3´
动铁心
静铁心
交流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的状态
辅助触头 主触点闭合
复位弹簧
1
2
3
i
动铁心
线圈
动 动 1´
2´
3´
断合
触触
点点
断闭
开合
静铁心
4、交流接触器的图形 及文字符号:
KM
线圈
三. 点动控制线路
~~
1. 外形结构
2. 动作原理
3. 按钮符号
SB 动合按钮
复位弹簧 动断(常 闭)触头 动合(常 开)触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 点动及长动控制线路(2) 点动及长动控制线路(
SB1
M 3~
KA
QS FU SB2 KM KA FR SB3 KM SB1 FR KA
M 3~
KA
发热元件将串联在 电动机的主电路中
六. 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只是电磁系 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 统小些,触头个数多些,共有八对触头, 统小些,触头个数多些,共有八对触头,其中四对常开 触头,四对常闭触头,而且没有主、辅触头之分。 触头,四对常闭触头,而且没有主、辅触头之分。触头 容量相当于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其额定电流为5A 5A。 容量相当于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其额定电流为5A。
FR SB2 KM SB1 SB3 KM
KM FR
M 3~
主 电 路
控制 电路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合Q 按SB1→KA线圈得电 →KA触头闭合——自锁 线圈得电 线圈 触头闭合——自锁 触头闭合—— ~~ 线圈得电 触头闭合 长动运转 →KM线圈得电 →KM触头闭合→M长动运转 线圈 触头 长动 触头恢复 触头 停转 线圈失电 按SB2→KM线圈失电 →KM触头恢复→M停转 线圈 QS 触头闭合 点动运转 触头 点动 线圈得电 按SB3→KM线圈得电 →KM触头闭合→M点动运转 线圈 FU SB2 KM KA FR SB3 KM FR KA 中间继电器 KA的功能: 的功能: 的功能 实现自锁 — 从而实现M 从而实现 长动运转。 长动运转。
1、外形结构与符号
2、中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 、
KA
线圈 常开触点
KA
KA
KA
常闭触点
复合触点
中间继电器主要用在控制电路中, 中间继电器主要用在控制电路中,起信号递与 转换作用以及同时控制多个电路。 转换作用以及同时控制多个电路。
七. 点动及长动控制线路 (1)
~~
QS FU
工作原理:先闭合Q,接通电源 工作原理:先闭合 , 线圈得电 触头闭合 长动运转 按SB1→KM线圈得电 →KM触头闭合→M长动运转 线圈 触头 长动 触头恢复 触头 停转 线圈失电 按SB2→KM线圈失电 →KM触头恢复→M停转 线圈 触头闭合 点动运转 触头 点动 线圈得电 按SB3→KM线圈得电 →KM触头闭合→M点动运转 线圈 触头恢复 触头 停转 线圈失电 松SB3→KM线圈失电 →KM触头恢复→M停转 线圈
3、交流接触器的动作原理图 、
辅助触头
1
主触点动合 (常开 常开) 常开
2 3
复位弹簧
线圈
动 断 触 点
1´ ´ 动 合 触 点
2´ ´
3´ ´
静铁心 动铁心
交流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的状态
辅助触头
1
主触点闭合
2 3
复位弹簧
i 线圈 动铁心
动 断 触 点 断 开 动 合 触 点 闭 合 1´ ´ 2´ ´ 3´ ´
按钮帽
3. 按钮符号
SB SB 动合按钮 动断按钮 复合按钮 SB
按钮的额定电流一般不超过5A 按钮的额定电流一般不超过
二. 交流接触器
接触器是利用电磁力来频繁接通和断开大电流电 路的一种自动控制电器,用在控制电动机的主电路。 路的一种自动控制电器,用在控制电动机的主电路。
1. 外形结构
2. 交 流 接 触 器 的 结 构 原 理 图
第三节 点动与长动控制电路
一. 按钮 也称控制按钮或按钮开关,是一种主令电器, 也称控制按钮或按钮开关,是一种主令电器, 用来短时间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的手动电器。 用来短时间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的手动电器。
1. 外 形 结 构
1. 外形结构
2. 动作原理
复位弹簧 动断( 动断(常 闭)触头 动合( 动合(常 开)触头
五. 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动作的电器,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动作的电器,它 是用来保护电动机使之免受长期过载的危害。 是用来保护电动机使之免受长期过载的危害。
1、外形 、
2、热继电器动作原理 、
I 发热元件 I 常闭触点 扣板
双金属片
当主电路中电流超过 容许值而使双金属片 受热时, 受热时,它便向上弯 曲,因而脱钩。 因而脱钩。
静铁心
4、交流接触器的图形 、 及文字符号: 及文字符号:
KM
线圈
三. 点动控制线路
~~ 主 Q 电 FU 路
KM FR SB1 KM FR
控制 电路
点动电路功能 控制电机在很 短时间内工作。 短时间内工作。 工作原理
M 3~ 3~
先闭合开关Q, 先闭合开关 ,接通电源 。 主触头闭合 主触头 运转 线圈得电 按SB1→KM线圈得电 →KM主触头闭合→M运转 线圈 主触头恢复 主触头 停转 线圈失电 松SB1→KM线圈失电 →KM主触头恢复→M停转 线圈
弹簧 复位按钮
2、热继电器动作原理 、
I 发热元件 I 常闭触点 扣板
双金属片
弹簧 复位按钮
2、热继电器动作原理 、
I 发热元件 I
常闭触点打开从而断 开电动机的主电路
常闭触点 扣板
双金属片
弹簧 复位按钮
3、热继电器的图形及文字符号 、
文字符号 图形符号 文字符号 FR FR 图形符号
常闭触点将串联在电 动机的控制电路中
四. 长动控制线路
~~
QS FU FR
控制电路
长动电路功能
主 电 路
FR KM
SB1
KM SB2 KM
控制电机长时 间连续工作
工作原理
先闭合开关QS, 接通电源。 先闭合开关 , 接通电源。
线圈得电 按SB2→KM线圈得电 线圈
M 3~ 3~
主触头闭合 →KM主触头闭合→M运转 主触头 运转 辅助触头闭合 →KM辅助触头闭合 — 自锁 辅助触头 线圈失电 主触头恢复 按SB1→KM线圈失电 →KM主触头恢复→M停转 线圈 主触头 停转 辅助触头恢复 失去自锁 →KM辅助触头恢复—失去自锁 辅助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