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酸雨的调查报告

酸雨的调查报告
境的意识。
建立跨区域的合作机制,共同 应对酸雨问题,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酸雨对水体的影响
总结词
酸雨污染水体,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对人类饮用水源构成 威胁。
详细描述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和重金属离子会进入水体,污染河流、湖 泊和地下水,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并对人类饮用水 源构成威胁。
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
总结词
酸雨加速建筑物材料的腐蚀和损坏,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详细描述
开展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包括环境科学、地理学、经济学等,以综合分析酸雨对社 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01
02
03
04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限制化石燃料和汽车尾气的排
放,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鼓励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
,以减少污染源的产生。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 众对酸雨危害的认识和保护环
对人类的影响
酸雨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对人体 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负面影响,增加疾病的风险。此外,酸雨还会导致 空气质量下降,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03
酸雨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酸性气体排放
01
02
03
工业生产
燃煤发电、冶炼、化工等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 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等酸性气体。
通过采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降雨样本 ,以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数据,进行分 析和处理。
运用统计学和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 有用的信息。
02
酸雨的基本知识
酸雨的定义和形成

酸雨成因及其影响范围探索与检验报告

酸雨成因及其影响范围探索与检验报告

酸雨成因及其影响范围探索与检验报告酸雨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如硫酸和硝酸,溶解在大气水分中形成的酸性降水。

它是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索酸雨的成因以及它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并提出相关的检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酸雨的成因。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

工业污染是酸雨成因的主要来源之一。

许多工业过程会排放大量废气和废水,其中包含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这些气体会在大气中与水蒸气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从而导致酸雨形成。

而汽车尾气排放也是酸雨成因之一。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化合物,在大气中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形成酸性物质,进而形成酸雨。

其次,我们需要探索酸雨对环境的影响范围。

酸雨对生态系统、土壤和水体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酸雨对植被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显著影响。

酸性降水导致土壤酸化,破坏了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环境。

这会导致植物的根系不能正常吸收养分,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其次,酸雨还对水体和水生生物产生了潜在的危害。

酸性降水会使水体酸化,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一些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对酸性环境相对敏感,酸雨对它们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造成了严重威胁。

此外,酸雨还对建筑物和文化遗产产生了腐蚀作用,损害了它们的保存和保护。

为了准确评估酸雨的影响范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检验方法。

首先,使用化学方法来分析降水中的酸度。

通过收集和分析不同地点和时间的降水样品,我们可以获得酸雨的分布和浓度情况。

其次,可以通过监测生态系统的指示生物来评估酸雨的含量。

某些水生生物或湿地植物对酸性环境较为敏感,它们的生长和繁殖状况可以反映酸雨的影响程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监测土壤的pH值和离子浓度来评估酸雨对土壤的影响。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来了解酸雨在特定地区和时间段内的影响。

酸雨的问题是全球性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这一严重的环境问题。

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应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减少酸雨的形成和影响。

酸雨分析报告

酸雨分析报告

酸雨分析报告1. 引言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酸性成分的降水,主要包括硫酸和硝酸。

这些酸性物质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大气污染。

酸雨对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酸雨的成因、影响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

2. 酸雨的成因酸雨的主要成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2.1 人类活动导致的酸雨人类活动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

这些气体在大气中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最终形成酸雨。

2.2 自然因素导致的酸雨自然因素也是酸雨形成的原因之一。

火山喷发和植被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硫酸和硝酸物质,这些物质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形成酸雨。

此外,大气中的氧化物和酵母等微生物的氧化作用也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3. 酸雨的影响酸雨对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3.1 环境影响酸雨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植被的生长环境,降低土壤的肥力,最终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酸雨还会腐蚀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对城市环境造成破坏。

酸雨还会使水体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3.2 生物影响酸雨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水生生物对水体酸化非常敏感,酸雨会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

陆生植物也会受到酸雨的影响,特别是针叶树种更容易受到伤害。

3.3 人类健康影响长期接触酸雨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酸雨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

酸雨中还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长期暴露会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4. 酸雨的解决办法为了解决酸雨问题,需要从源头和治理两个方面来进行努力。

4.1 从源头控制酸雨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防止酸雨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

加强工业和交通尾气的排放控制,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是有效的方法。

4.2 治理酸雨的方法针对已经形成的酸雨,可以采取中和酸雨的方法进行治理。

酸雨的调查报告

酸雨的调查报告

酸雨的调查报告第一篇:酸雨的调查报告黄思聪酸雨调查报告什么是酸雨:雨、雪、雾、雹和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pH小于5.6的,统称为酸雨。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自从20世纪50年代英国、法国发现酸雨以后,酸雨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世界各国。

近年来我国上海、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也降过酸雨。

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变化。

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有机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

酸雨是煤炭、石油以及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反应而生成的。

酸溶解在雨水中,降到地面即成为酸雨。

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

它能使湖泊河流酸化。

据调查,美国纽约州阿第伦达克山区有51%湖泊的水呈酸性(pH<5),90%的湖泊里已经没有鱼生存。

瑞典一万个淡水湖中,有2 000个湖里的鱼和其他生物面临灭顶之灾。

1974年降落在英格兰地面上的酸雨,其酸性比食醋还强,pH达2.4。

酸雨不仅污染水域,还能影响树木的生长;破坏土壤,危害农作物;破坏城市建筑物、机器、桥梁;腐蚀名胜古迹及雕塑。

例如,美国的铁轨损坏有1/3是与大气污染及酸雨有关。

欧洲的许多文物古迹,如巴特农神殿、伦敦英王理查一世的塑像以及其他珍贵的古代纪念碑和雕像,都不同程度地遭受酸雨的腐蚀,而使其面目皆非。

酸雨的危害□ 酸雨的危害(一)□ 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 Ph 值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

□ 我国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 PH 值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80 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170 万平方公里。

到90 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100 多万平方公里。

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

关于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调查报告研究调查组组长:研究调查组组员:指导老师:学校:一、调查背景春雨潇潇,滋润万物。

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粘膜。

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

雨水是否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用酸碱度(PH)来表示。

任何溶液都有一定的PH,25℃温度下,其范围在0-14之间。

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

正常雨水的PH 约为5.6,酸雨的PH则小于5.6.二、调查目的1.通过研究调查酸雨的形成和成分,了解酸雨对生物的不利影响,并为此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使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

2.通过此次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创新进取的精神。

三、调查形式(方法):查阅书籍、网站,访问,实地考察等。

四、调查小组成员与分工五、调查实施过程和步骤1.制定调查实施计划方案,明确调查目的,合理分工合作。

2.提出调查研究问题。

3.通过查阅书籍、网站,访问,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酸雨方面的知识。

4.整理分析所调查、收集有关酸雨方面的资料。

5.根据调查分析得出调查报告。

6.根据调查过程情况撰写研究调查报告。

六、调查分析和结果研究调查问题1:什么是酸雨?调查分析和结果: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我国的酸雨只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研究调查问题2:酸雨的成分是什么?调查分析和结果:酸雨中酸度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造成的。

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屋里过程,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排放的S02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中的SO2富集,在水凝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亚硫酸[SO2+H2O=H2SO3],然后经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生成硫酸[2H2SO3+O2=2H2SO4],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

酸雨监测情况报告模板

酸雨监测情况报告模板

酸雨监测情况报告模板一、背景介绍酸雨指富含酸性物质的雨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重大影响。

为了了解我国酸雨的监测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需要进行酸雨监测。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国酸雨监测情况,提供一个报告模板供参考。

二、监测方法我国酸雨监测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大气降水监测法:监测降水前后雨水的PH值,来判断是否为酸性降水。

2.树叶监测法:通过调查树叶上的雨淋水PH值及营养元素含量,来反映大气环境酸碱度,判断是否存在酸雨。

三、监测结果根据最近10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酸雨情况总体有所好转,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1.酸性降水的总量有所减少,但酸雨的分布范围仍然广泛。

2.一些重点区域仍然存在严重的酸雨问题,如长江中下游、华南和华北地区。

3.酸雨对土壤、水质和大气环境的影响仍然相当显著。

四、建议措施为了应对酸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下列措施:1.加强降雨水的PH值监测,了解酸雨的总体趋势和分布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2.开展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支持保护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降低酸雨的危害程度。

3.深入推行清洁能源,降低燃煤、燃油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量。

4.坚持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

五、结论经过对我国酸雨监测情况的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酸雨问题总体上仍然存在,但已经出现一定的改善趋势。

2.酸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非常大,需要采取措施应对。

3.加强监测和环境管理体制建设,是解决酸雨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报告所提供的酸雨监测情况报告模板,可供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行参考,提高酸雨监测和治理的效率。

2023年酸雨分析报告

2023年酸雨分析报告

2023年酸雨分析报告引言酸雨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空气质量、土壤和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本报告旨在分析2023年全球范围内的酸雨情况,说明其影响及应对措施。

酸雨的定义及形成原因酸雨是指大气中酸性物质与水蒸气反应形成的酸性降水,其主要成因是工业、交通和农业活动排放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蒸气、氧气等物质反应产生。

这些排放物经过大气层的化学反应和降水过程后,形成了具有酸性的雨水。

全球酸雨情况分析酸雨的分布情况根据2023年的数据分析,全球范围内酸雨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北美洲:酸雨主要集中在美国东北部、加拿大南部等地区;2.欧洲:酸雨主要集中在英国、德国、波兰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3.亚洲:酸雨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印度、日本等地区;4.非洲:酸雨主要分布在南非、埃及等地区;5.大洋洲:澳大利亚等地也有酸雨的分布。

酸雨的影响酸雨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环境影响1.水源污染:酸雨会导致水体变酸,破坏水质,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2.大气污染:酸雨会造成大气中有害物质的积聚,对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3.土壤退化:酸雨降到地面后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被产生损害,导致土壤退化。

生态系统影响1.森林破坏:酸雨导致森林土壤酸性增加,影响树木生长和养分吸收,导致森林衰退;2.水生生物受害:酸雨使水体酸化,生态链断裂,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威胁;3.生物多样性下降:酸雨导致许多敏感物种减少或灭绝,破坏生物多样性。

人类健康影响1.呼吸系统疾病:酸雨中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和伤害;2.皮肤疾病:接触到酸雨的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瘙痒等症状;3.水源安全问题:酸雨对水质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水源的不安全,进而对人类健康带来风险。

应对措施为了减轻酸雨带来的负面影响,各国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1.控制排放:加强工业、交通和农业活动的排放控制,采用绿色和清洁能源替代高污染能源;2.技术升级:推动高效燃烧技术、脱硫和脱氮技术的应用,减少排放物的产生;3.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并落实减排目标,共同应对全球酸雨问题;4.植树造林:加强森林保护和恢复,通过增加植被覆盖来减少酸雨对土壤的损害;5.科学研究:加强对酸雨形成机制和环境影响的科学研究,为制定更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支持。

酸雨污染调研报告

酸雨污染调研报告

酸雨污染调研报告1. 简介酸雨是指在大气中存在过量的酸性物质,使得雨水或降水的pH值下降至较低水平的一种现象。

酸雨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农作物、建筑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通过调研和分析,探讨了酸雨污染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办法。

2. 酸雨污染的原因2.1 大气污染物排放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燃煤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燃烧过程。

2.2 化学反应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和氧气等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从而导致雨水或降水的pH值下降。

3. 酸雨污染的影响3.1 生态系统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致命的。

高酸度的降水导致土壤和水体的酸化,破坏了许多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对鱼类、无脊椎动物和植物造成了严重伤害,并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3.2 农作物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也是灾难性的。

酸性降水会使得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被冲走,导致土壤贫瘠,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同时,酸雨中的酸性物质还会直接伤害作物的叶片和根系,破坏其光合作用和吸收养分的能力。

3.3 建筑物酸雨还对建筑物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酸性降水中的硫酸和硝酸会侵蚀和腐蚀建筑物表面的材料,如钢铁、石头和混凝土。

长期暴露在酸雨环境中的建筑物会出现腐蚀和崩塌的情况。

3.4 人类健康酸雨对人类健康也有潜在的威胁。

酸性降水导致空气中微粒物质增多,使得人们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和疾病。

此外,土壤酸化还会导致饮用水中溶解重金属的释放,对人类身体带来危害。

4. 酸雨污染的解决办法4.1 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是解决酸雨污染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工业企业和燃煤电厂的排放限制,并推动环保科技的发展,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4.2 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对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政府和企业应该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思聪酸雨调查报告什么是酸雨:雨、雪、雾、雹和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pH小于5.6的,统称为酸雨。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自从20世纪50年代英国、法国发现酸雨以后,酸雨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世界各国。

近年来我国上海、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也降过酸雨。

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变化。

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有机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

酸雨是煤炭、石油以及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反应而生成的。

酸溶解在雨水中,降到地面即成为酸雨。

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

它能使湖泊河流酸化。

据调查,美国纽约州阿第伦达克山区有51%湖泊的水呈酸性(pH<5),90%的湖泊里已经没有鱼生存。

瑞典一万个淡水湖中,有2 000个湖里的鱼和其他生物面临灭顶之灾。

1974年降落在英格兰地面上的酸雨,其酸性比食醋还强,pH达2.4。

酸雨不仅污染水域,还能影响树木的生长;破坏土壤,危害农作物;破坏城市建筑物、机器、桥梁;腐蚀名胜古迹及雕塑。

例如,美国的铁轨损坏有1/3是与大气污染及酸雨有关。

欧洲的许多文物古迹,如巴特农神殿、伦敦英王理查一世的塑像以及其他珍贵的古代纪念碑和雕像,都不同程度地遭受酸雨的腐蚀,而使其面目皆非。

酸雨的危害□ 酸雨的危害(一)□ 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Ph 值低于5.6 的酸性降水。

□ 我国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PH 值低于5.6 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80 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170 万平方公里。

到90 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100 多万平方公里。

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

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

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

1998 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其中70% 以上的南方城市及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铜川,图们和青岛都下了酸雨。

酸雨在我国已呈燎原之势,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 以上。

□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

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

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 至34%。

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

酸雨对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

□ 酸雨的危害(二)□ 在中国的大气污染中,酸雨和浮尘是最主要的污染。

十多年来,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现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

□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

在华北,很少观测到酸雨沉降,其原因可能是北方的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土壤酸度低。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如侯马、京津、丹东、图们等地区现在也出现了酸性降水。

□ 酸雨可对森林植物产生很大危害。

根据国内对105 种木本植物影响的模拟实验,当降水pH 值小于3.0 时,可对植物叶片造成直接的损害,使叶片失绿变黄并开始脱落。

叶片与酸雨接触的时间越长,受到的损害越严重。

野外调查表明,在降水PH 值小于4.5 的地区,马尾松林、华山松和冷杉林等出现大量黄叶并脱落,森林成片地衰亡。

例如重庆奉节县的降水PH 值小于4.3 的地段,20 年生马尾松林的年平均高生长量降低50%。

□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

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溶掉。

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严重不足,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

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的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

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能严重地抑制林木的生长。

□ 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

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

在四川,重酸雨区的马尾松林的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2.5 倍。

□ 酸雨对中国森林的危害主要是在长江以南的省份。

根据初步的调查统计,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最大,约为28 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2%。

贵州受害森林面积约为14 万公顷。

根据某些研究结果,仅西南地区由于酸雨造成森林生产力下降,共损失木材630 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30 亿元(按1988 年市场价计算)。

对南方11 个省的估计,酸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44 亿元。

□ 现在大多数专家认为,森林的生态价值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

虽然对森林的生态价值的计算方法还有一些争议,计算出来的数字还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但森林的生态价值超过它的经济价值,这几乎是一致的。

根据这些计算结果,森林的生态价值是它经济价值的2-8 倍。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酸雨对森林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巨大的。

酸雨的危害(3):漫步在绵绵细雨之中,实在是一件很浪漫的事,然而,这雨已不是当年润物无声的细雨,一时的浪漫很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大家要更正一下淋下小雨没关系的错误想法,据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对2006年湖北省酸雨情况的统计分析,当降水量为10mm以下的小雨时,强、弱酸雨出现频率较高,中雨和大雨时酸雨出现频率依次降低,此外,秋冬两季的强酸雨出项频率较春夏要高,在这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防范。

建议爱美的女士不要贪图一时的浪漫而使秀发受到不必要的损伤。

酸雨也会引起皮肤红肿过敏及起皱爆裂,研究表明人体不断老化,其实就是一个被氧化的过程,而酸雨含强氧化剂,会加速皮肤老化。

对于一些体质弱的人来说,特别要提防酸雾,因为它可以吸入体内,对呼吸道黏膜会造成损害,引起呼吸道疾病。

淋雨后最好尽快洗澡,并涂上保湿乳液,以免肌肤受损。

雨本是可以让污浊的世界变得干净、清爽、纯真而透明的天上之水,但人类的所作所为却把它变成了天堂之泪,这泪落在我们身上就会由我们来承担它的沉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它还会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滋润万物。

酸雨的形成:酸雨中酸度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造成的.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屋里过程,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排放的S02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中的SO2富集,在水凝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亚硫酸[SO2+H2O=H2SO3],然后经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生成硫酸[2H2SO3+O2=2H2SO4],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就我国情况而言, 首先, 总体来看SO2 的排放量比NOx 为大, 但是个别的南方省市, 如广东, 福建等省, SO2 的排放量比NOx 为小; 其次, 就发展而言, 汽车数量增加较快, 而NOx 排放量主要取决于汽车的排放, 因此, 在未来的若干年内, NOx 的排放量可能超过SOx ; 最后, SO2 进入大气后, 通过光化学反应, 变为硫酸根,这需要一段时间, 可能经过长距离大气传输; 但是NO进入大气后, 很快与氧气化合, 生成NO2 [2NO+O2=2NO2], 继而变为硝酸根[3NO2+H2O=2HNO3+NO], 需要时间较短, 遇雨被局地冲刷降落地面.综合来看, 目前SO2 对酸雨贡献为大, 将来NOx 的贡献可能要超过SO2 .怎么预防酸雨:世界上酸雨最严重的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在遭受多年的酸雨危害之后,终于都认识到,大气无国界,防治酸雨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问题,不能依靠一个国家单独解决,必须共同采取对策,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经过多次协商,1979年11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环境部长会议上,通过了《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并于1983年生效。

《公约》规定,到1993年底,缔约国必须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为1980年排放量的70%。

欧洲和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等32个国家都在公约上签了字。

为了实现许诺,多数国家都已经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制订了减少致酸物排放量的法规。

例如,美国的《酸雨法》规定,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要由1983年的2000万吨/年,经过10年减少到1000万吨/年;加拿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由1983年的470万吨/年,到1994年减少到230万吨/年,等等。

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

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

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

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

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

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投资的25%之多。

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