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能考试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小儿发疹性疾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小儿发疹性疾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态 反应 性疾 病 , 见 于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感 染 等 。 ( ) 点 瘀 亦 7瘀 斑 : 在 性 点 状 或 小 片 状 皮 肤 出血 , 时 稍 隆 起 于 皮 肤 , 之 散 有 压
般 不破 溃 , 4d后 吸收 , 2— 干燥 , 结痂 , 留疱疹 , 不 整个病程 5~ 7d 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E 。( ) 为 B病毒引 起 , 1% ~ 约 0 1% 出现皮疹 , 5 以斑丘疹 多见 , 常在 4~ 0d出现 , 1 少数可呈猩
疹和大疱 疹。小疱疹 为隆起 皮肤 表面 , 含浆 液呈水 晶样 的疱
疹, 病理变化 为皮肤 乳 头层 血管 扩张 , 渗 出的浆 液浸 入表 其 皮, 产生表层水 晶样 浆液 性水疱 , 即为小疱疹 。常见于 水痘 、 带状疱疹 、 单纯疱疹。大疱 疹为真皮 表皮局 限性裂 开 , 当中含 有液体 , 以移动 。( ) 可 5 红斑疹 : 为斑疹 中较特殊的一种 , 为广 泛的片状 红斑 , 弥散潮 红 , 间无 正常皮 肤 , 疹 皮疹呈 密集稍 高 出于皮表 面的点状充血性红疹 , 俗称鸡皮疹 。压 之褪色 , 为猩 红热特有 的皮疹 。( ) 6 荨麻疹 : 俗称风团块 , 为不规则 团块状 ,
过程中患儿身体上会 出现不 同形 态的疹 子 , 发生在 皮肤上 的
为 皮疹 或外 疹 ; 现 在 黏 膜 上 的 为 黏 膜 疹 或 内疹 。发 疹 性 疾 出
() I 麻疹 : 发热 4d出疹 , 典型斑 丘疹 , 出疹 3— 4d然后退 疹 , 后留有色素沉着 , 疹 出疹前 1~ 2d可见颊黏 膜有麻疹 斑 , 有 助于麻疹早期诊断 。( ) 2 风疹 : 由风疹病毒 引起 , 伏期 1 潜 O
发生 , 因此对此病毒 不能掉 以轻心。( ) 纯疱疹 : 6单 单纯疱 疹 病毒引起 , 分为 I型和 Ⅱ型, 前者病变主要在 身体 上部 和唇 等 处, 后者在身体下部 , 如会阴部 , 后者称 生殖器疱疹 , 于性 传 属 播疾病 。病变为直径 2Fm 左右的疱疹 , l t 成堆 出现 , 破溃后形 成 溃疡 。( ) 7 手足 口病 : 为肠道病毒柯萨奇 1 6型引起 , 少数为

小儿麻疹的病例分享

小儿麻疹的病例分享
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格局。
完善监测与报告系统
建立健全的小儿麻疹监测与报告系统,及 时掌握疫情动态,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 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03
与幼儿急疹的鉴别诊断
幼儿急疹多发生在2岁以下婴幼儿,高热持续时间长,但全身症状较轻
。皮疹特点为红色斑丘疹,热退疹出。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观察皮疹变
化,可以帮助鉴别诊断。
05
CATALOGUE
针对小儿麻疹的公众健康建议
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01
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手 段。确保儿童按照免疫接种计划 接种麻疹疫苗,提高群体免疫力 ,减少麻疹的传播风险。
患儿的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
患儿需要充分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避免刺激性气味。
定期清洗患儿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防止感染。避免患儿抓挠皮疹 ,以免加重症状。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 、油腻食物。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 。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 热、呼吸急促、腹泻等严重症状,应 立即就医。
难点
小儿麻疹的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 ,容易造成误诊;同时,患儿的 免疫系统较弱,对治疗药物的反 应和副作用需要特别关注。
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经验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注重综合评估患 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充分沟通患儿家长,做好心理疏 导工作。
教训
在初步诊断时,曾考虑患儿可能患有 其他疾病,导致治疗延误。未来在面 对类似病例时,需更加快速地进行鉴 别诊断,以便及早制定治疗方案。
03
CATALOGUE
麻疹的医学解析
麻疹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病因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5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6
幼儿急疹: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传染性较弱,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出疹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01
发热:出疹性疾病 通常伴有发热,体 温可高达39-40℃
04
呼吸道症状:部分 出疹性疾病可伴有 呼吸道症状,如咳 嗽、流涕、咽痛等
02
皮疹:出疹性疾病 的主要特征,皮疹 可表现为斑丘疹、
03
02
保持患儿皮肤 清洁,避免抓 挠,防止感染。
04
观察患儿病情, 及时就医,避 免延误病情。
饮食护理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 油腻、刺激性食物
A
营养均衡:保证营养 摄入,增强抵抗力
C
B
多喝水:补充水分, 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D
饮食卫生:注意饮食 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心理护理
01
保持冷静: 家长要保持 冷静,避免 过度紧张和 焦虑
感染情况等
2
体格检查:观察患 儿的皮肤、黏膜、 淋巴结等部位是否 有出疹、红肿、疼
痛等症状
4
影像学检查:进行 X光、B超、CT等 检查,了解患儿的 内脏器官、骨骼等 部位的病变情况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针对不同 的出疹性疾病,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
饮食调理: 注意饮食清 淡,避免刺 激性食物, 多喝水,保 持大便通畅
01 06
05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抓挠,防止感染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 使用抗生素、抗病毒等药
物进行治疗
02 03
04
抗过敏治疗: 对于过敏性 出疹性疾病, 使用抗过敏 药物进行治 疗
止痒治疗:使用止痒药物, 减轻患儿的瘙痒症状

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麻疹
01
麻疹是由麻疹 病毒引起的一 种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
02
主要症状包括 发热、咳嗽、 流涕、结膜炎、 口腔黏膜斑等。
03
麻疹的传染性 极强,主要通 过飞沫传播。
04
预防麻疹的主 要方法是接种
麻疹疫苗。
风疹
病因:风疹病 毒感染
症状:发热、 皮疹、淋巴结 肿大
传播途径:呼 吸道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接 种风疹疫苗, 保持良好的卫 生习惯,避免 接触感染源
水痘
01
02
03
病因:水痘-带状 疱疹病毒感染
症状:发热、皮疹、 瘙痒、水疱、结痂
传染性:高,可通 过飞沫、接触传播
04
05
06
治疗:抗病毒药物、 止痒药、预防感染
预防:接种水痘疫 苗,避免接触患者
并发症: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感染、 肺炎、脑炎等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提高 免疫力,预防感
染。
加强锻炼,增强 体质,提高抗病
小儿常见发疹性疾 病
演讲人
目录
01. 发疹性疾病概述 02. 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03. 发疹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发疹性疾病的定义
发疹性疾病是指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 体感染引起的皮肤病。
发疹性疾病的症状包括皮肤上出现红斑、丘 疹、水疱、脓疱等。
发疹性疾病的病因包括感染、过敏、药物反 应等。
发疹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抗细菌、 抗真菌等药物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疫苗接种
01
疫苗接种是预防发疹性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02
疫苗接种可以预防多种发疹性疾病,如麻疹、风疹、水痘等。
03
疫苗接种可以减少发疹性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小儿发疹性疾病及鉴别教学讲义

小儿发疹性疾病及鉴别教学讲义

风疹
风疹的治疗原则与麻疹相似,主要是 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对于高热、头 痛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解热镇痛药 物。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1
继发感染
小儿发疹性疾病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和继 发感染。为预防继发感染,应保持皮肤 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一旦发生继发感 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
心肌炎
部分小儿发疹性疾病如麻疹、风疹等可 引起心肌炎。对于疑似心肌炎的患儿, 应严密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指标, 及时给予心肌营养和保护治疗。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小儿发疹性疾病的典型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不同疾病的皮疹特点和 出疹顺序有所不同,如麻疹为红色斑丘疹,风疹为淡红色斑丘疹等。
诊断依据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如麻疹可通过病毒分离或血 清学检测确诊,风疹可通过病毒抗原检测或血清学检测确诊。
学员应学会运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 段,对小儿发疹性疾病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了解小儿发疹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学员应了解小儿发疹性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提高临床应 对能力。
02
小儿发疹性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小儿发疹性疾病是指儿童期常见 的以皮肤发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多为病毒感染所致,具有传染 性。
3
脑炎
少数小儿发疹性疾病如麻疹、风疹等可 引起脑炎。对于疑似脑炎的患儿,应立 即进行脑脊液检查和相关影像学检查, 及时给予抗病毒和降颅压等治疗措施。
06
预后评估及随访建议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疾病类型
不同类型的发疹性疾病预后差异 较大,如麻疹、风疹等一般预后 良好,而重症手足口病等则可能

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儿科

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儿科

张力
乳酸钠
应用
1:1
1
1
-
1/2 轻、中度等渗脱水
2:1
2
-
1
等张 低渗或重度脱水
2:3:1 2
3
1
1/2 轻、中度等渗脱水
4:3:2 4
3
2
2/3 中度、低渗脱水
1:2
1
2

1/3 高渗性脱水
1:4
1

4

1/5 生理需要
液体疗法
口服补液
– 适应症
1)预防脱水 2)轻、中度脱水,无呕吐者
– 口服量的计算
病例分析一
(二)诊断依据 1.急性起病,发热,呕吐,大便10余次/日,稀水便、
蛋花汤样,镜检偶见WBC,为轮状病毒感染的特 点 2.有明显脱水表现:少尿至无尿,皮肤弹性差,前 囟和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凉,皮肤略发 花 3.中-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深,急促,口唇樱桃 红 4.佝偻病:方颅,1岁的前囟1×1cm,肋串珠(+), 病史中有夜惊和牛奶喂养史
霉菌性肠炎
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 2岁以下婴儿多见。 常并发于其它感染,或大量应用广谱抗生 素致肠道菌群失调时。 病程迁延,常伴鹅口疮。 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粘 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大便镜检 有真菌孢子和菌丝。
病例分析一
二、鉴别诊断 1.生理性腹泻 2.细菌性痢疾 3.坏死性肠炎 4.肠套叠
尿量)
脱水程度及表现
轻度
中度
重度
失水量 <50ml/kg 50~100ml/kg 100~120ml/kg
(占体重) < 5%
5%~10%
>10%
神志精神 精神稍差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PPT医学课件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PPT医学课件
8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病例讨论
1
住院诊疗经过 :
(6)经治疗后,皮疹渐退,复查血常规渐降。 (7)但于3月30日再次出现发热伴皮疹,后行腰穿 术,结果示:有核细胞29*106/L,单核68%,多 核32%,生化示:糖2.3 mmol/L,蛋白0.7g/L, 氯化物120 mmol/L,脑脊液细菌培养(-)。 (8)换用头孢曲松、青霉素抗感染,并予甘露醇脱 水降颅压。 (9)于4月6日发现左手中指指端似有膜状脱皮。
9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病例讨论
1
实验室检查 复查血常规 :
4月3日
WBC16.42*109/LL, PLT 795*109/L;
4月7日
WBC14.18*109/L,N 0.22,L 0.60,RBC 3. 68*1012/L, PLT 603*109/L,CRP 98.302mg/L;
4月9日
WBC16.42*109/L,N 0.18,L 0.65,RBC 3. 97*1012/L, PLT 826*109/L,CRP 15.3mg/L;
10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思考】
11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病例讨论
1
4月6日复查心脏彩超示 :
左冠状动脉内径0.59cm,左前降支内径0.27cm, 左回旋支内径0.39cm,右冠状动脉内径0.51cm。 ----提示左右冠状动脉扩张,符合川崎病改变。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病例讨论
1
随访
(一)
出院后一直 予阿司匹林 >> 3~5mg/kg. d)口服
(1)复查血常规:WBC15.81*109/L,N 0.26, L 0.61,RBC 4. 65*1012/L,PLT 890*109/L。 (2)CRP 15.3mg/L。 (3)无发热,无皮疹。于4月15日出院。

小儿水痘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小儿水痘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小儿水痘案例分析报告范文小儿水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

水痘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瘙痒,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并发症。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小儿水痘案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过程、治疗措施以及预防策略。

案例描述:患儿,男,5岁,因发热、皮疹入院。

患儿于入院前3天开始出现低热,体温波动在37.5℃-38.5℃之间,同时伴有轻微的咳嗽和流涕。

家长未予以特别重视。

随后,患儿体温逐渐升高,最高达到39.2℃,并在躯干、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疹子迅速发展为水疱,伴有明显的瘙痒感。

家长遂带患儿至医院就诊。

临床表现:入院时,患儿体温为38.9℃,精神状态尚可,但有轻微的烦躁不安。

体格检查发现:全身皮肤散在分布的红色斑丘疹,部分已形成水疱,水疱周围有红晕,部分水疱已破溃,形成小溃疡。

皮疹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头皮,四肢相对较少。

患儿有抓挠皮疹的行为,皮疹区域有轻微的红肿和渗出。

诊断过程:1. 病史采集:医生详细询问了患儿的发病过程、接触史、家族史等,了解到患儿近期未有外出旅游史,但家中有近期患水痘的亲戚。

2.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皮疹的形态、分布特点,初步判断为水痘。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但淋巴细胞比例略有升高。

病毒学检查未进行,但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诊断为水痘。

治疗措施:1. 对症治疗:给予患儿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控制体温。

2. 局部治疗:使用抗病毒软膏,减少水疱的破溃和感染。

3. 预防并发症:由于水痘可能引发皮肤感染、肺炎等并发症,医生给予患儿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4. 隔离措施:患儿需在家中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直至所有水疱结痂。

预防策略:1. 疫苗接种:推荐儿童在1岁和4-6岁时接种水痘疫苗,以预防水痘的发生。

2. 卫生教育:教育家长和儿童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

3. 环境消毒:对患儿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减少病毒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热+瘙痒性水疱疹+向心性分布=水痘
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皮疹+疹退后脱皮=猩红热(青霉素治疗)
发热+上感+麻疹粘膜斑+全身斑丘疹=麻疹(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轻度上感+低热+红色斑丘疹+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触痛=风疹
2、发热1天后出现皮疹。24小时皮疹遍及全身。上呼吸道轻度炎症表现
2分
3、查体:皮肤可见散在充血性斑丘疹。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伴触痛
2分
4、化验血WBC正常,淋巴结细胞比例增高,CRP正常
1.5分
二、鉴别诊断
4分
1、麻疹
1分
2、猩红热
1分
3、肠道病毒感染
1分
4、水痘或药物疹
1分
三、进一步检查
2分
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38℃,伴有咽痛、鼻塞,到医院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小儿感冒颗粒治疗。1天前开始头颈部、躯干出现红色皮疹。病后无呕吐,无寒战,无惊厥。食欲及精神尚可,大小便及睡眠均正常。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平素无偏食。家族中无发热患者。
查体:T37.5℃,P100次/分,R22次/分,BP90/60mmHg。急性病容,精神可。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充血性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耳后、枕部、颈部可触及多个0.5cmx1cm淋巴结伴触痛。结膜无充血,咽部充血。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颈无抵抗,Babinski征(-)。
查体:T 38.7℃,P110次/分,R25次/分,BP105/65mmHg,体重24kg。急热性病容,精神可。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充血性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双耳后、枕部、颈部可触及多个淋巴结,最大1×1cm,触痛(+),活动度好。结膜无充血,咽部充血。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颈无抵抗,病理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26g/L,RBC 4.0×1012/L,WBC 7.5×109/L,分类正常,Plt 305×109/L。粪常规(—),尿常规(—)。
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将初步诊断、诊断依据(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列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列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案纸上。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25g/L,RBC 4.6×1012/L,WBC 3.8×109/L,N 0.28,L0.72,Plt 200×109/L。CRP正常。
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将初步诊断、诊断依据(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列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列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案纸上。
时间:15分钟
评分标准
总分22分
一、初步诊断
4分
风疹
4分
二、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错误,诊断依据不得分)
6分
1.学龄期儿童,急性起病。
1分
2.发热1天后出现皮疹。24小时皮疹遍布全身。上呼吸道轻度炎症表现。
1.5分
3.皮肤可见散在充血性斑丘疹。双耳后、枕部、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
2分
4.血WBC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CRP正常。
临床技能考试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病例分析
(1)风疹
快速记忆:轻度上感+低热+红色斑丘疹+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触痛=风疹
试题编号:58(2015年)
病历摘要
女孩,8岁。发热3天,皮疹2天。
患儿3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9℃,伴有流涕、鼻塞,自服抗病毒冲剂治疗,缓解不明显。2天前头颈部、躯干出现红色皮疹,昨天已遍布全身。无呕吐,无寒战、惊厥。食欲及精神尚可,大小便及睡眠均正常。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家庭中无发热患者。
1.5分
三、鉴别诊断
4分
1.麻疹
1分
2.猩红热
1分
3.手足口病
1分
4.水痘或药物疹
1分
四、进一步检查
4分
1.血清学检查(病毒IgM抗体检测)。
2分
2.病毒抗原检测。
2分
五、治疗原则
4分
1.合理饮食,注意休息,注意隔离。
2分2Βιβλιοθήκη 高热时退热处理。2分试题编号:7(2015年)
病历摘要
女孩,7岁。发热2天、皮疹1天。
时间:15分钟
评分标准
总分22分
一、初步诊断
5分
水痘
5分
二、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错误,诊断依据不得分)
5分
1.学龄期男孩,急性起病。
1分
2.发热1天出现皮疹。
1分
3.皮肤呈向心性分布,斑丘疹、水疱及结痂共存。
2分
4.血常规未见异常。
1分
三、鉴别诊断
4分
1.麻疹
1分
2.风疹
1分
3.猩红热
1分
4.过敏性皮肤病
1分
四、进一步检查
3分
1.疱疹刮片(细胞核内包涵体或病毒抗原)。
1分
2.病毒分离。
1分
3.血清学检查(IgM抗体)。
1分
五、治疗原则
5分
1.饮食、护理,避免皮肤抓伤。注意隔离。
2分
2.局部涂以2%甲紫溶液或阿昔洛韦乳剂对症治疗。
1.5分
3.首选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1,5分
知识点扩展: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1、血清学检查,病毒IgM抗体检测
1分
2、病毒抗原检测
1分
四、治疗原则
4分
1、一般治疗:合理饮食,注意休息
2分
2、对症治疗:高热时退热处理
2分
(2)水痘
快速记忆:低热+瘙痒性水疱疹+向心性分布=水痘
试题编号:68(2014年)
病历摘要
男孩,7岁。发热3天,皮疹2天。
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5~38℃,无咳嗽、流涕,无呕吐及腹泻。自服板蓝根没有明显效果。2天前开始躯干部出现红色皮疹并有水疱,略痒。病后进食正常,大、小便及睡眠均正常。既往体健,无肝病和心脏病史。上小学1年级。否认传染病患者接触史。
查体:T 37℃,P102次/分,R22次/分,BP90/60mmHg,体重23公斤。躯干部皮肤见散在红色斑丘疹,可见水疱及部分结痂,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舌面正常,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0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22g/L,RBC4.2x1012/L,WBC5.5x109/L,N0.36,L0.64,Plt 205x109/L。CRP1mg/L。
要求:(同上)时间:15分钟
总分22分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12分
(一)初步诊断
风疹
5分
(二)主要诊断依据
1、7岁学龄儿童,急性起病
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