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氨基酸和糖的美拉德反应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和糖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0-11-10摘要:概述了美拉德反应的原理及影响因素,介绍了美拉德反应对食品风味的影响、不同氨基酸和糖的种类对美拉德反应风味的影响及对反应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氨基酸;还原糖;抗氧化性1 美拉德反应概述美拉德反应又称羰氨反应,指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和含有羰基的化合物之间经缩合、聚合而生成类黑精的反应。
此反应最初是由法国化学家美拉德于1912年在将甘氨酸与葡萄糖混合共热时发现的,故称为美拉德反应。
由于产物是棕色的,也被称为褐变反应。
反应物中羰基化合物包括醛、酮、还原糖,氨基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蛋白质、胺、肽。
反应的结果使食品颜色加深并赋予食品一定的风味,如:面包外皮的金黄色、红烧肉的褐色以及它们浓郁的香味。
和焦糖化反应(caramelization)相比,美拉德反应发生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稀的溶液中。
研究证明,美拉德反应的程度与温度、时间、系统中的组分、水的活度、以及pH 有关。
当美拉德反应温度提高或加热时间增加时,表现为色度增加,碳氮比、不饱和度、化学芳香性也随之增加。
在单糖中,五碳糖(如核糖)比六碳糖(如葡萄糖)更容易反应;单糖比双糖(如乳糖)较容易反应;在所有的氨基酸中,赖氨酸(lysine)参与美拉德反应,可获得更深的色泽。
而半胱氨酸(cysteine)反应,获得最浅的色泽。
总之,富含赖氨酸蛋白质的食品,如奶蛋白易于产生褐变反应。
糖类对氨基酸化合物的比例变化也会影响色素的发生量。
例如,葡萄糖和甘氨酸体系,含水65%,于65℃储存时,当葡萄糖对甘氨酸比值从10:1或2:1减至1:1或1:5时,即甘氨酸比重大幅增加时,色素形成迅速增加。
如果要防止食品中美拉德反应的生成,就必须除去其中之一,即除去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中的氨基酸化合物,或者高蛋白食品中的还原糖。
在高水分活度的食品中,反应物稀释后分散于高水分活度的介质中,并不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在低水分活度的食品中,尽管反应物浓度增加,但反应物流动转移受限制。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和糖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和糖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发布日期:2010-11-10????? 摘要:概述了美拉德反应的原理及影响因素,介绍了美拉德反应对食品风味的影响、不同氨基酸和糖的种类对美拉德反应风味的影响及对反应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
?????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氨基酸;还原糖;抗氧化性???? 1 美拉德反应概述???? 美拉德反应又称羰氨反应,指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和含有羰基的化合物之间经缩合、聚合而生成类黑精的反应。
此反应最初是由法国化学家美拉德于1912年在将甘氨酸与葡萄糖混合共热时发现的,故称为美拉德反应。
由于产物是棕色的,也被称为褐变反应。
反应物中羰基化合物包括醛、酮、还原糖,氨基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蛋白质、胺、肽。
反应的结果使食品颜色加深并赋予食品一定的风味,如:面包外皮的金黄色、红烧肉的褐色以及它们浓郁的香味。
???? 和焦糖化反应(caramelization)相比,美拉德反应发生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稀的溶液中。
研究证明,美拉德反应的程度与温度、时间、系统中的组分、水的活度、以及pH有关。
当美拉德反应温度提高或加热时间增加时,表现为色度增加,碳氮比、不饱和度、化学芳香性也随之增加。
在单糖中,五碳糖(如核糖)比六碳糖(如葡萄糖)更容易反应;单糖比双糖(如乳糖)较容易反应;在所有的氨基酸中,赖氨酸(lysine)参与美拉德反应,可获得更深的色泽。
而半胱氨酸(cysteine)反应,获得最浅的色泽。
总之,富含赖氨酸蛋白质的食品,如奶蛋白易于产生褐变反应。
糖类对氨基酸化合物的比例变化也会影响色素的发生量。
例如,葡萄糖和甘氨酸体系,含水65%,于65℃储存时,当葡萄糖对甘氨酸比值从10:1或2:1减至1:1或1:5时,即甘氨酸比重大幅增加时,色素形成迅速增加。
如果要防止食品中美拉德反应的生成,就必须除去其中之一,即除去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中的氨基酸化合物,或者高蛋白食品中的还原糖。
在高水分活度的食品中,反应物稀释后分散于高水分活度的介质中,并不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在低水分活度的食品中,尽管反应物浓度增加,但反应物流动转移受限制。
美拉德反应介绍

美拉德反应美拉德反应一种普遍的非酶褐变现象,将它应用于食品香精生产应用之中,国外研究比较多,国内研究应用很少,该技术在肉类香精及烟草香精中有非常好的应用。
所形成的香精具天然肉类香精的逼真效果,具有调配技术无法比拟的作用。
美拉德反应技术在香精领域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香精调配和生产工艺的范畴,是一全新的香精香料生产应用技术,值得大力研究和推广,尤其在调味品行业简介美拉德反应又称为“非酶棕色化反应”,是反应图示法国化学家L.C.Maillard在1912年提出的。
所谓美拉德反应是广泛存在于食品工业的一种非酶褐变,是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的反应,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所以又称羰胺反应。
将它应用于食品香精生产应用之中,国外研究比较多,国内研究应用很少,该技术在肉类香精及烟草香精中有非常好的应用。
所形成的香精具天然肉类香精的逼真效果,具有调配技术无法比拟的作用。
美拉德反应技术在香精领域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香精调配和生产工艺的范畴,是一全新的香精香料生产应用技术,值得大力研究和推广,尤其在调味品行业反应机理1912年法国化学家Maillard发现甘氨酸与葡萄糖混合加热时形成褐色的物质。
后来人们发现这类反应不仅影响食品的颜色,而且对其香味也有重要作用,并将此反应称为非酶褐变反应(nonenzimicbrowning)。
1953年Hodge对美拉德反应的机理提出了系统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3阶段。
起始阶段1、席夫碱的生成(Shiffbase):氨基酸与还原糖加热,氨基与羰基缩合生成席夫碱。
2、N-取代糖基胺的生成:席夫碱经环化生成。
3、Amadori化合物生成:N-取代糖基胺经Amiadori重排形成Amadori化合物(1—氨基—1—脱氧—2—酮糖)。
中间阶段在中间阶段,Amadori化合物通过三条路线进行反应。
1、酸性条件下:经1,2—烯醇化反应,生成羰基甲呋喃醛。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和糖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和糖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美拉德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反应,用于检测糖的存在。
它是一种氨基酸与糖发生反应生成棕色产物的化学反应。
在美拉德反应中,氨基酸的种类以及糖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美拉德反应最常用的氨基酸是苏氨酸。
苏氨酸是一种含有羟基的氨基酸,在美拉德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它能够与糖反应生成糖苷键,并产生棕色产物。
除了苏氨酸外,其他一些含有氧原子的氨基酸也可以作为催化剂,如酪氨酸和组氨酸等。
而一些不含氧原子的氨基酸对美拉德反应没有影响,如丙氨酸和赖氨酸等。
糖的种类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美拉德反应通常用于检测还原糖,即能够还原铜离子的糖。
还原糖可以被氧化为醛或酮,并与氨基酸反应生成棕色产物。
常见的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等。
而非还原糖,如蔗糖和乳糖等在美拉德反应中不会发生反应,因为它们不能被氧化为醛或酮。
此外,糖的浓度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低浓度下,美拉德反应所生成的棕色产物数量较少,而在高浓度下,棕色产物的生成量会增加。
因此,糖的浓度可以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强度和颜色的深浅。
总之,美拉德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糖的方法,其反应过程受到氨基酸的种类和糖的种类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具有不同的催化作用,而糖的种类会决定反应是否发生。
同时,糖的浓度也会影响反应的强度和颜色的深浅。
通过研究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糖的化学性质和检测方法的选择。
美拉德反应

美拉德反应折叠编辑本段简介美拉德反应又称为"非酶棕色化反应",是反应图示法国化学家L.C.Maillard在1912年提出的。
所谓美拉德反应是广泛存在于食品工业的一种非酶褐变,是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的反应,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所以又称羰氨反应。
折叠编辑本段反应机理折叠简介1912年法国化学家Maillard发现甘氨酸与葡萄糖混合加热时形成褐色的物质。
后来人们发现这类反应不仅影响食品的颜色,而且对其香味也有重要作用,并将此反应称为非酶褐变反应(nonenzymatic browning)。
1953年Hodge对美拉德反应的机理提出了系统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3阶段。
折叠起始阶段1、席夫碱的生成(Shiffbase):氨基酸与还原糖加热,氨基与羰基缩合生成席夫碱。
2、 N-取代糖基胺的生成:席夫碱经环化生成。
3、Amadori化合物生成:N-取代糖基胺经Amiadori重排形成Amadori化合物(1-氨基-1-脱氧-2-酮糖)。
折叠中间阶段在中间阶段,Amadori化合物通过三条路线进行反应。
1、酸性条件下:经1,2-烯醇化反应,生成羰基甲呋喃醛。
2、碱性条件下:经2,3-烯醇化反应,产生还原酮类和脱氢还原酮类。
有利于Amadori重排产物形成1-deoxysome。
它是许多食品香味的前驱体。
3、Strecker降解反应:继续进行裂解反应,形成含羰基和双羰基化合物,以进行最后阶段反应或与氨基进行Strecker分解反应,产生Strecker醛类。
折叠最终阶段此阶段反应复杂,机制尚不清楚,中间阶段的产物与氨基化合物进行醛基-氨基反应,最终生成类黑精。
美拉德反应产物除类黑精外,还有一系列中间体还原酮及挥发性杂环化合物,所以并非美拉德反应的产物都是呈香成分。
反应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素。
实验一 美拉德反应

实验一美拉德反应(羰氨反应)一、实验目的①探究不同氨基酸与同一种还原糖发生羰氨反应产生什么样的风味。
②探究为什么不同的氨基酸和同一种还原糖发生羰氨反应会产生不同的风味。
二、实验原理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原糖和氨基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最终生成多种类黑精色素—褐色的含氮色素,并产生一定的风味,这类反应统称为美拉德反应(也称羰氨反应)。
美拉德反应会对食品体系的色泽和风味产生较大影响。
三、实验方法1、向8根装有50mgD-葡萄糖的试管中添加8种不同的氨基酸(各管中添加量为50mg),再加入0.5mL的水,充分混匀。
2、嗅闻每根试管,描述风味并记录感官现象。
3、用铝箔纸将每根试管盖起来,放入100℃水浴中,加热45min,再在水浴中冷却至25℃,记录每根试管的气味及颜色。
四、结果与讨论实验现象如下表:氨基酸种类氨基酸加入量(g)D-葡萄糖加入量(g)未加热前反应现象加热后反应现象L-天门冬氨酸0.055 0.0511溶解,溶液无颜色土豆味,无其他变化L-赖氨酸0.050 0.0502 溶解,溶液呈棕黄色巧克力味,溶液颜色变深L-苯丙氨酸0.052 0.0503 不溶,溶液无颜色酸刺激性气味,仍不溶L-甲硫氨酸0.050 0.0528 不溶,溶液无颜色生土豆味,仍不溶L-脯氨酸0.050 0.0512 溶解,溶液无颜色面包香味,无其他变化L-精氨酸0.054 0.0502 溶解,溶液无颜色巧克力味,溶液变红褐色L-亮氨酸0.050 0.0503 不溶,溶液无颜色奶香味,仍不溶讨论:1、导致食品体系发生褐变的常见因素有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非酶褐变就包括美拉德反应。
几乎所有的食品中均含有羰基(来源于糖或油脂的氧化酸败产生的醛和酮)和氨基(来源于蛋白质),因此都可能发生羰氨反应,故在食品加工中由羰氨反应引起的食品颜色加深的现象比较普遍。
2、美拉德反应的机理:氨基化合物中的游离氨基与羰基化合物中的游离羰基发生缩合反应→氮代葡萄糖基氨在酸的催化下经过阿姆德瑞分子重排作用生成单果糖胺→重排产物果糖胺可能通过多条途径进一步降解,生成各种羰基化合物→多羰基不饱和化合物一方面进行裂解反应,产生挥发性化合物;另一方面又进行缩合、聚合反应,产生褐黑色的类黒精物质,从而完成整个美拉德反应。
美拉德反应简单介绍

美拉德反应是一种普遍的非酶性褐变现象,将它应用于食品香精生产之中,我国还是近几年才开始的。
在反应中,使用的氨基酸种类较多,有L-丙氨酸、L-精氨酸和它的盐酸盐、L -天冬氨酸、L-胱氨酸、L-半胱氨酸、L-谷氨酸、甘氨酸、L-组氨酸、L-亮氨酸、L-赖氨酸和它的盐酸盐、L-乌氨酸、L-蛋氨酸、L-苯丙氨酸、L-脯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L-色氨酸、L-酪氨酸、L-异亮氨酸等,它们在反应中,能生成一定的香气物质。
L-胱氨酸、L-半胱氨酸、牛磺酸、维生素B1等,均能产生肉类香气、香味。
(1)甘氨酸,能产生焦糖香气、香味;(2)L-丙氨酸,能产生焦糖香气、香味;(3)L-缬氨酸,能产生巧克力香气、香味;(4)L-亮氨酸,能产生烤干酪香气、香味;(5)L-异亮氨酸,能产生烤干酪香气、香味;(6)L-脯氨酸,能产生面包香气、香味;(7)L-蛋氨酸,能产生土豆香气、香味牷(8)L-苯丙氨酸,能产生刺激性香气、香味;(9)L-酪氨酸,能产生焦糖香气、香味;(10)L-天冬氨酸,能产生焦糖香气、香味;(11)L-谷氨酸,能产生奶油糖果香气、香味;(12)L-组氨酸,能产生玉米面包香气、香味;(13)L-赖氨酸,能产生面包香气、香味;(14)L-精氨酸,能产生烤蔗糖香气、香味。
三种氨基酸及其美拉德反应产物对丙烯酰胺生成的抑制作用

( o e eo o dS i c n uri a E g e r g hn g e l r n es y e i 0 0 3 hn ) C l g f o ce e dN t t n l n i ei ,C iaA r u u a U i r t,B in 1 0 8 ,C ia l F n a io n n i t l v i jg
通过美拉德反应而生成 。研究 了赖氨酸 、甘氨酸和牛磺酸等氨基酸及 由这 3种氨基酸与葡萄糖或果糖生成 的 6种 美 拉德反应产物对 A n Gc和 A n Fu s— l s— r 模拟反应体系 中 A A生成的抑制作用和反应体 系的褐变程度 ,及其抗 氧化性 的影
响。结果表 明,氨基 酸及美拉德反应产 物对模拟体系中 A A的生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添加 氨基酸及美拉德反应产
物使模拟体 系吸光度增高 ,但赖氨酸一果糖美拉德反应产物添加后模 拟体系吸光度无 明显变化 ;所有添加物 均使模
拟体系 的 D P P H及 A T B S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增高 。 关键词 :氨基酸 ;美拉德反应产物 ;丙烯 酰胺 ;模拟体系
中 图分 类号 :T 2 1 S0 文 献 标 志 码 :A d i 0 9 9 i n17 — 6 6 X) 0 2 2 1 o:1. 6 /s .6 1 94 ( . 1 . . 7 3 js 2 00
I h b t n o rlmi F r t n b h e n iio f i Acya d o mai yT r e Amio Acd n h i o n isa d T er Mal r a t n P o u t i a d Re ci r d cs l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美拉德反应概述美拉德反应又称羰氨反应,指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和含有羰基的化合物之间经缩合、聚合而生成类黑精的反应。
此反应最初是由法国化学家美拉德于1912年在将甘氨酸与葡萄糖混合共热时发现的,故称为美拉德反应。
由于产物是棕色的,也被称为褐变反应。
反应物中羰基化合物包括醛、酮、还原糖,氨基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蛋白质、胺、肽。
反应的结果使食品颜色加深并赋予食品一定的风味,如:面包外皮的金黄色、红烧肉的褐色以及它们浓郁的香味。
和焦糖化反应(caramelization)相比,美拉德反应发生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稀的溶液中。
研究证明,美拉德反应的程度与温度、时间、系统中的组分、水的活度、以及pH有关。
当美拉德反应温度提高或加热时间增加时,表现为色度增加,碳氮比、不饱和度、化学芳香性也随之增加。
在单糖中,五碳糖(如核糖)比六碳糖(如葡萄糖)更容易反应;单糖比双糖(如乳糖)较容易反应;在所有的氨基酸中,赖氨酸(lysine)参与美拉德反应,可获得更深的色泽。
而半胱氨酸(cysteine)反应,获得最浅的色泽。
总之,富含赖氨酸蛋白质的食品,如奶蛋白易于产生褐变反应。
糖类对氨基酸化合物的比例变化也会影响色素的发生量。
例如,葡萄糖和甘氨酸体系,含水65%,于65℃储存时,当葡萄糖对甘氨酸比值从10:1或2:1减至1:1或1:5时,即甘氨酸比重大幅增加时,色素形成迅速增加。
如果要防止食品中美拉德反应的生成,就必须除去其中之一,即除去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中的氨基酸化合物,或者高蛋白食品中的还原糖。
在高水分活度的食品中,反应物稀释后分散于高水分活度的介质中,并不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在低水分活度的食品中,尽管反应物浓度增加,但反应物流动转移受限制。
所以,美拉德反应在中等程度水分活度的食品中最容易发生,具有实用价值的是在干的和中等水分的食品中。
pH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一般随着pH的升高,色泽相对加深。
在糖类和甘氨酸系统中,不同糖品在不同pH时,色度产生依次为:pH<6时:木糖>果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pH>6时:木糖>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
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美拉德反应。
面食烘烤产生棕黄色和香味,就是面团中糖类和氨基酸或蛋白质反应的结果,这也是食用香料合成的途径之一。
现今市场大量肉类香精的合成,均离不了美拉德反应,但美拉德反应在有些场合是有害的。
例如淀粉糖生产,如有少量蛋白质存在,就会因美拉德反应使糖浆产生棕色,影响质量。
所以,淀粉糖生产用原料淀粉,其蛋白质含量有严格规定,即食品工业用为0.5%,医药用为0.35%。
2 氨基酸和糖种类对美拉德反应风味的影响2.1 美拉德反应对食品风味的影响通过控制原材料、温度及加工方法, 可制备各种不同风味、香味的物质, 比如: 核糖分别与半胱氨酸及谷胱甘肽反应后会分别产生烤猪肉香味和烤牛肉香味。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温度下反应后, 产生的风味也不一样, 比如: 葡萄糖和缬氨酸分别在100℃、150℃及180℃温度条件下反应, 会分别产生烤面包香味和巧克力香味; 木糖和酵母水解蛋白分别在90℃及160℃反应会分别产生饼干香味和酱肉香味。
加工方法不同, 同种食物产生的香气也不同, 比如:土豆经水煮可产生125种香气, 而经烘烤可产生250种香气; 大麦经水煮可产生75种香气, 经烘烤可产生150种香气。
可见利用美拉德反应可以生产各种不同的香精。
目前, 主要用于生产肉类香精。
肉中的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核糖, 在加工过程中它们和肉中的氨基酸、肽、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风味物质。
这些风味物质主要是含氮、硫、氧的杂环化合物以及其他的含硫化合物, 其中包括呋喃、吡嗪、吡咯、噻吩、噻唑、咪唑、吡啶以及环烯硫化物。
另外, 在美拉德反应的中间产物中有一些二羰基化合物, 它们可以进一步和脂质以及硫胺素的降解产物反应, 生成具有肉香味的化合物。
目前在制备肉味香味料时通常采用含硫的氨基酸如胱氨酸、半胱氨酸以及肽类, 含硫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经过斯特勒克尔降解会产生硫化氢和氨, 为大量杂环风味物质的形成提供前体物质。
同时通过斯特勒克尔降解可产生氨基酮, 2分子的氨基酮缩合会产生1分子二氢吡嗪, 经过氧化生成吡嗪。
烷基吡嗪是一种重要的香味呈味物质。
2.2 氨基酸种类对美拉德反应风味的影响对牛肉加热前后浸出物中氨基酸组分分析,加热后有变化的主要是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等,这些氨基酸在加热过程中与糖反应产生肉香味物质。
吡嗪类是加热渗出物特别重要的一组挥发性成分,约占50%。
另外从生成的重要挥发性肉味化合物结构分析,牛肉中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和胱氨酸以及谷胱甘肽等,是产生牛肉香气不可少的前体化合物。
半胱氨酸产生强烈的肉香味,胱氨酸味道差,蛋氨酸产生土豆样风味,谷胱氨酸产生出较好的肉味。
当加热半胱氨酸与还原糖的混合物时,便得到一种刺激性“生”味,如有其他氨基酸混合物存在的话,可得到更完全和完美的风味,蛋白水解物对此很合适。
据国外研究,当这些不同口感的氨基酸和葡萄糖,在1:1和180℃美拉德反应后,能产生各种新的风味,见表1。
表1 氨基酸种类对美拉德反应风味的影响2.3 还原糖种类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从发生美拉德反应速度上看, 糖的结构和种类不同导致反应发生的速度也不同。
一般而言, 醛的反应速度要大于酮, 尤其是α、β不饱和醛反应及α-双羰基化合物; 五碳糖的反应速度大于六碳糖; 单糖的反应速度要大于双糖; 还原糖含量和褐变速度成正比关系。
对于反应来说,多糖是无效的,双糖主要指蔗糖和麦芽糖,其产生的风味差,单糖具有还原力,包括戊糖和己糖。
研究标明,单糖中戊糖的反应性比己糖强,且戊糖中核糖反应性最强,其次是阿拉伯糖、木糖。
由于葡萄糖和木糖廉价易得,反应性好,所以常用葡萄糖和木糖作为美拉德反应原料。
2.4 氨基酸和糖种类对食品风味的影响有研究表明,Gly、Ala、Tyr、Asp等氨基酸于180℃和等量葡萄糖反应可产生焦糖香气;而Val能产生巧克力香气;His、Lys、Pro可产生烤面包香味;Phe 则能产生一种特殊的紫罗兰香气(见表2)。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氨基酸的这种性质,将其和葡萄糖直接加人食品并热处理,使食品产生宜人的风味和色泽,以提高营养和改善食品的风味。
糖是Maillard反应中必不可少的一类物质。
有资料表明,单糖和ARP(Amadori重排产物)的呋喃糖或吡喃糖比其它形式的糖更能脱水。
环状ARP 脱水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共轭产物,再经过专一的再环化,可形成5、6、7环杂环化合物,而许多杂环类化合物本身就是风味物质。
有研究者认为随着环状结构的增大,Maillard反应速度急剧降低。
所以,在食品加工中可以人为的添加适量的糖,使形成诱人的风味、色泽。
表2 等量葡萄糖与氨基酸混合物加热产生的香气3 糖氨种类对美拉德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为了防止食品,特别是含油食品氧化变质,一般均使用国家批准使用的抗氧化剂,如BHA、BHT等。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化学合成抗氧剂的疑虑日益增加,所以科技人员一直在研发低毒、无毒的天然抗氧剂,如茶多酚、迷迭香、甘草黄酮、天然Vc等。
这些天然提取物虽然安全性好,在抗氧化性能方面,能达到食物保鲜的要求,但其生产成本比化学合成的要高,难以在价格上与合成抗氧剂相竞争。
因而,研究利用食物原料,合成廉价的抗氧剂,来取代合成抗氧剂,已成为国内外竞相研发的热点。
由于食品级氨基酸和糖类安全可靠,且来源广泛,因而利用氨基酸和糖类获得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引起了国内外科技工作者的浓厚兴趣。
常用食品抗氧剂,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抑制和消除自由基的生成;螯合食品中有催化氧化作用的金属离子,使其失去活性;清除和吸收食品中的氧,分解氢过氧化物等。
作为美拉德反应的氨基酸,自身有一定的防腐抗氧功能。
例如,半胱氨酸常常用来作为果汁的防褐变剂,因半胱氨酸有巯基,能产生还原作用。
有些加工食品含有微量铜、锌等金属离子,能促进含油食品的氧化;而甘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能和金属离子螯合,而使其失活,但只能局限在一定的水平,尚达不到代替抗氧剂的程度。
但某些氨基酸和糖类美拉德反应的产物,能达到和化学合成抗氧剂BHA、BHT同样的水平。
国外研究表明,美拉德反应分成几个复杂的步骤,包括形成葡基胺,生成呈味羰基化合物、含氮有色物类黑精、羰胺聚合物、杂环化合物等。
其中,类黑精具有螯合金属抗氧化活性,可在面包和咖啡中发现它,但尚未能对纯的类黑精进行分离和定性。
美拉德反应生成物(MRPs)是一个复合物,其抗氧化作用是破坏自由基链和延缓其生成;还原过氧化物和钝化自由基,络合重金属。
添加MRPs 于高脂类食品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如以脂类被氧化发生的2,3-辛烷二酮浓度表示,当不添加MRPs时,则3d后辛烷二酮含量达0.5mg/kg;如加入0.18的MRPs,则辛烷二酮浓度为0.04 mg/kg;当添加MRPs0.72%时,则辛烷二酮发生量降至0.01 mg/kg以下。
总之,MRPs能抑制脂类的氧化,用较高浓度的MRPs能获得较低浓度的脂类氧化物。
当用果糖、葡萄糖、木糖和六种不同氨基酸制取MRPs时,测定其抗氧化性能,其比值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不同的糖和不同的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获得不同抗氧化活性的MRPs。
要获得较高抗氧化活性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原料中糖类以木糖最优,氨基酸以赖氨酸最隹。
表3 糖及氨基酸种类对MRPs抗氧化性的影响综上所述,氨基酸和糖类的美拉德反应在生活中经常存在。
随着技术进步,美拉德反应已成为新型风味剂的重要组成和新的增长点,并将成为开发食用原料制取食品抗氧剂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