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民间美术各种各样的香包
小班美术香囊绘画教案

小班美术香囊绘画教案教案标题:小班美术香囊绘画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小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制作香囊,培养小班学生的手工技能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小班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性。
教学准备:1. 纸张、铅笔、彩色铅笔、彩色纸、剪刀、胶水、香囊模板等材料。
2. 展示板或白板、黑板、彩色粉笔。
3. 教师提前制作好的香囊样品。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展示一些香囊样品,向学生解释香囊的作用和意义,引发学生对绘制香囊的兴趣。
2. 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探究:1. 教师向学生展示香囊模板,并解释如何使用模板绘制香囊形状。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使用铅笔在彩色纸上绘制香囊形状。
3. 学生使用彩色铅笔为香囊上色,可以鼓励他们使用多种颜色进行创作。
4. 学生使用剪刀剪下绘制好的香囊形状。
展示:1. 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香囊放在桌子上展示,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总结: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和赞赏彼此的作品,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进步。
拓展: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材料如彩色纸、丝带等装饰香囊,让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2. 学生可以制作多个香囊,作为礼物送给家人或朋友。
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和作品,评估学生对绘画技巧和香囊制作的掌握程度。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环境安全,学生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小心操作。
2.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不局限于模板的形状和颜色。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这是一个简单的小班美术香囊绘画教案,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在绘画创作中享受乐趣。
幼儿园端午节制作香包

幼儿园端午节制作香包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会庆祝。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贴五色线、猜谜语等等。
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也需要为孩子们准备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天,我们要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制作端午节香包。
首先,我们要准备材料。
制作香包需要用到棉布、彩绸、绸带、刺绣线、香料等材料。
其中,香料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例如艾叶、桂皮、丁香等。
材料准备好后,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们开始制作香包了。
制作香包的步骤如下:1. 切割棉布,制成香包的外壳。
让孩子们自己用剪刀将棉布剪成一个正方形或圆形。
2. 缝制香包。
我们可以将棉布对折,然后缝合三面,留一面口子。
让孩子们学会使用针线,亲手将香包缝制完成。
3. 装香料。
在香包里面放入适量的香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让孩子们选择不同的香料。
勾缝好剩下的一面口子,让香料不会散落出来。
4. 装饰香包。
让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彩绸和绸带,将香包装饰得更漂亮。
在香包上还可以绣上简单的图案,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制作完成后,我们可以带孩子们闻闻自己制作的香包,让他们感受到端午节的气息。
另外,我们也可以教孩子们如何正确使用香包,让他们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例如,香包可以挂在家中,可以驱除蚊虫,还能够祛病消毒。
制作香包虽然是一个简单的DIY活动,但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手工活动,更是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
通过制作香包,他们可以感受到端午节的气息,也可以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相关传说。
所以,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应该将这种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中,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小班民间美术制品:各种各样的香包(二篇)

小班民间美术制品:各种各样的香包【活动背景】香包,中国古代叫香缨、香囊、佩帏、容臭,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
它是古代汉族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汉族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汉族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它是运用刺绣的针法在丝绸上绣制出富有内涵、精美华丽的图案纹饰,再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在其内部装上各种浓烈芳香气味的药物研制的细末,用作节令庆贺以及生活的实用品和观赏品。
古时认为,香包中的这些药物及香料均可辟邪趋灾,保持健康。
祛邪祈福,是香包文化的永久主题。
而隐喻象征、托物言志则是香包的鲜明艺术特色。
小班孩子对于颜色丰富的有香气的东西很感兴趣,而香包正符合他们直观的观察方式,利用香包颜色的视觉冲击,香味的刺激能很好激发孩子去观察了解。
同时香包的历史由来也颇为有趣能帮助孩子了解到历史和民间美术的内在美丽。
【活动目标】1、欣赏各种各样的香包,了解民间香包图案的寓意,知道香包的用途。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香包样式、形状等。
3、通过欣赏萌发对民间美术制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各式形态不同的民间香包图片(2)颜色不同的民间香包图片(3)各式有内在寓意图案的香包图片(4)实物香包若干(5)民间音乐《欢沁》、《步步高》【活动过程】一、通过参观民间美术工艺品展会,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以参观的形式导入活动:师:“孩子们,听说开展了一个民间手工艺品的展览会,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漂亮的手工艺品,你们想不想参观一下?(随民间音乐《欢沁》观赏一张图片)。
这个手工艺品漂亮吗?你知道它是什么吗?教师小结:孩子们啊,这个叫做香包,它的形状有很多,造型很美观。
香包是我们国家的传统工艺品。
二、通过倾听故事,了解香包的传说和用途。
师:传说,每年五月五日午时,这个时辰是所有妖魔鬼怪都出来活动。
古人很难避过这个时辰,如果能避过就能平安,不然就会给鬼怪害死。
这时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托梦给人们,说妖魔鬼怪最怕金属、香气,只要你带上金属和香气之类,就能避过妖魔鬼怪之害。
幼儿园端午节制作艾草香包美篇

幼儿园端午节制作艾草香包美篇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便是这个传统节日的时间。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那就是制作艾草香包。
在我的幼儿园里,这个传统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可以让我们在手工制作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现在,就让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幼儿园端午节制作艾草香包的有趣经历吧!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各种材料:艾草、棉线、绸布、色绳、针,还有不同颜色的纸。
接下来,我们要先将艾草取下,清理干净,然后用颜色不同的纸制作出又圆又小的包裹,再将干净的艾草放进去,慢慢地用绸布将其封住。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小心耐心地进行,以保证香包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完成香包之后,我们就开始选取棉线,用色绳将其拴住,然后将香包用棉线穿过去,再将两端打结,这样就制作完成了美丽的艾草香包。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还掌握了手工制作的技巧和经验。
最重要的是,我们从中体会到了制作的美好与喜悦。
制作的过程不仅带给我们快乐,还增强了我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能够体悟到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博大,也更加感恩和珍惜我们身处的这片土地和自己的家庭。
总之,在制作艾草香包的这个过程中,我们体验到了丰富的心灵与视觉的盛宴。
我们不仅学会了一种手工制作技能,还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同时也是思维的拓展和创新。
可以预见,这个传统文化活动将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定会继续为传承中华文化和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
幼儿园手工制作布艺小香包教案手工艺术创意

标题:幼儿园手工制作布艺小香包教案手工艺术创意1. 引言在幼儿园手工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制作布艺小香包,这不仅是一项手工艺术活动,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布艺小香包的制作教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手工艺术创作。
2. 材料准备- 布料:丝绸、棉布等- 缝纫工具:剪刀、缝纫针、缝纫线- 装饰物品:丝带、珠子、小装饰品等- 香料袋:干花、香草等3. 制作步骤步骤一:选择合适的布料,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和季节进行选择。
步骤二:根据所选布料的大小和形状,剪裁出两块布料,并在其中一块上绣上孩子喜欢的图案。
步骤三:将两块布料的正面朝内,用缝纫针和缝纫线进行缝合,留一个小口。
步骤四:将香料袋用干花或香草填充,放入布袋中,然后将小口缝合。
步骤五:在布袋的边缘缝上丝带或装饰品,使小香包更加美观。
4. 活动设计在幼儿园手工课上,可以将制作布艺小香包纳入手工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成两个阶段的活动:第一阶段:教师给孩子们介绍布艺小香包的制作步骤,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布料和装饰品,并进行剪裁、绣花等操作。
第二阶段:孩子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缝合和装饰,最后完成自己的小香包作品。
5. 教育意义制作布艺小香包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让他们学会用心感受布艺的美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还可以学会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6. 结语通过手工制作布艺小香包的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艺术天赋,培养他们的手工技能和创造力。
教师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芳龄和兴趣,灵活设计布艺小香包制作的教案,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手工艺术活动中收获成长和快乐。
7. 教案细节设计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布艺小香包制作活动,教师需要在教案中注重细节设计,包括时间安排、指导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考虑。
教师需要充分安排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在手工课上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布艺小香包的制作。
幼儿园端午节自制香包

幼儿园端午节自制香包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叫龙舟节、重五节等,我们一般会在这个节日中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等。
与此同时,这个节日还有一个很有趣的风俗就是给小孩子做香包。
幼儿园也会在这个时候组织小朋友们做香包,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香包是一种能散发香气的小袋子,里面盛放着各种香料和草药,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气息,也能驱走蚊虫并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在端午节做香包,是因为端午节这一天,居民为了避邪驱瘟疫,都会在身上挂一些能驱蚊虫、清新空气、防瘟疫的草药,以免被蚊虫叮咬、降低瘟疫的危害。
因此,在这个传统节日里,做香包也成为了一种流传的风俗。
在幼儿园里,老师会事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棉布、香料、线等。
然后,带领小朋友们一步步地进行制作。
首先是准备香料,幼儿园的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清新的薄荷叶、引人入胜的玫瑰花瓣、松香等一系列香料。
老师会让孩子们一一尝试,让他们感受每种香料的特点,引导孩子们进行选择。
接着,让小朋友们用剪刀将颜色鲜艳的棉料裁成小方块,大小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喜好自由调整。
然后将棉料叠成两层,打成口袋的形状,并用针线将两层棉布缝起来,留下一个小口,待香料放进去以后再在口的位置缝合。
制作时还需要注意香料的比例,有些香料比较浓重,需要用较少的量,而有些则需要用更多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此外,还需要注意香料的均匀分布,这样才能保证香气的均匀散发。
最后,将香料装入袋子里,并仔细缝合口部。
随后,可以将其绑在床头、衣柜、书包上等,方便携带。
小朋友们的香包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驱蚊护身,还能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通过本次活动,小朋友们不仅学会了一项新的手工技能,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锻炼。
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增强孩子们的体验感,还能让他们在趣味中学习,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香包美篇

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香包美篇
随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幼儿是一群纯真无邪的孩子,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许多幼儿园都会开展相应的活动。
其中,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香包美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首先,端午节手工香包的制作是一个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的好机会。
通过将一些香料放入小袋子中并用线缝合,幼儿们不仅可以锻炼手指的灵巧度,还可以让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设计不同形状的香包。
其次,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香包美也是一种锻炼孩子们社交能力的好方法。
在制作香包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相互交流并互相帮助,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意识。
同时,香包是一种传统的礼物,幼儿通过自己制作和赠送香包,也可以传承传统文化,体现礼貌和友爱。
最后,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香包美也是一项教育孩子们品德的重要活动。
在制作香包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机传达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如“重视家人、珍爱友情、爱国心等”等。
通过这
些活动,幼儿可以在感性理解中理解文化价值,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幼儿园端午节手工香包美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品德,是一个非常好的端午节庆祝活动。
幼儿园端午节包香包美篇

幼儿园端午节包香包美篇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在幼儿园里,老师们会组织孩子们参与各种有趣的端午节活动,其中之一就是制作香包。
什么是香包呢?香包是用彩纸或者绸缎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袋子,里面装有香料,可以发出一种清香的味道。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香包挂在门口或者房间里,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制作香包的材料很简单,主要需要彩纸、剪刀、线和香料。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各种颜色的彩纸,并根据自己喜欢的形状剪成合适的大小。
可以选择心形、圆形、花朵等各种可爱的图案。
然后,把两张相同形状的彩纸放在一起,用线把四周缝起来,留一小口不缝。
接下来,把香料放进香包里,并把剩下的口缝好。
一个漂亮的香包就制作完成了。
制作香包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状。
同时,老师们也可以向他们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
在制作完香包后,老师们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体验挂香包的习俗。
他们可以挂在教室的门口或者教室里的某个特定位置,让清香充满整个教室,给大家带来好运和吉祥。
孩子们可以互相交换自己制作的香包,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并且,他们可以在端午节当天向家长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家人们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制作香包是幼儿园举办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制作香包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个愉快祥和的端午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民间美术各种各样的香包
小班民间美术:各种各样的香包
活动背景:
香包,中国古代叫香缨、香囊、佩帏、容臭,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
它是古代汉族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汉族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汉族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它是运用刺绣的针法在丝绸上绣制出富有内涵、精美华丽的图案纹饰,再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在其内部装上各种浓烈芳香气味的药物研制的细末,用作节令庆贺以及生活的实用品和观赏品。
古时认为,香包中的这些药物及香料均可辟邪趋灾,保持健康。
祛邪祈福,是香包文化的永久主题。
而隐喻象征、托物言志则是香包的鲜明艺术特色。
小班孩子对于颜色丰富的有香气的东西很感兴趣,而香包正符合他们直观的观察方式,利用香包颜色的视觉冲击,香味的刺激能很好激发孩子去观察了解。
同时香包的历史由来也颇为有趣能帮助孩子了解到历史和民间美术的内在美丽。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香包,了解民间香包图案的寓意,知道香包的用途。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香包样式、形状等。
3、通过欣赏萌发对民间美术制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各式形态不同的民间香包图片
(2)颜色不同的民间香包图片
(3)各式有内在寓意图案的香包图
片
(4)实物香包若干
(5)民间音乐《欢沁》、《步步高》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参观民间美术工艺品展会,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以参观的形式导入活动:
教师:“孩子们,听说开展了一个民间手工艺品的展览会,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漂亮的手工艺品,你们想不想参观一下?。
这个手工艺品漂亮吗?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教师小结:孩子们啊,这个叫做香包,它的形状有很多,造型很美观。
香包是我们国家的传统工艺品。
二、通过倾听故事,了解香包的传说和用途。
教师:传说,每年五月五日午时,这个时辰是所有妖魔鬼怪都出来活动。
古人很难避过这个时辰,如果能避过就能平安,不然就会给鬼怪害死。
这时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托梦给人们,说妖
魔鬼怪最怕金属、香气,只要你带上金属和香气之类,就能避过妖魔鬼怪之害。
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开了观世音菩萨托梦救人的事,他们就在这一天午时,身上佩带各种各样的金属与香气之类来避邪,这种做法,俗称“压午”,结果,平安无事。
从此,人们每年在这天佩带金属、香气之类的东西,时间久了,就渐渐地发展为今天的香包。
三、通过闻一闻,感知香包的香气四溢。
教师:今天我也带来了神奇的香包,请小朋友闻一闻你桌上的香包,你闻到了什么味道?你感觉怎么样?
教师小结:哦,原来香包真的有很多种香香的味道呢!
四、通过欣赏,感知香包的造型美。
教师:孩子们,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的香包,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它们长得什么样?我们也来学学它们的样子,好吗?(出示造型突出的香包)
五、通过观察,感知香包颜色的千
变万化。
教师:再看看这些香包都用了哪些颜色?它们看上去感觉怎样?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从哪里看出来?
六、通过图案,感知香包的内在寓意美。
教师: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是什么图案的香包啊?你觉得这个图案漂亮吗?
教师小结:莲花、牡丹这些花代表我们女孩子一样漂亮;登梅的喜鹊代表我们神气的男孩子;蝙蝠和福念起来同音等表示你很有福气呢!每个图案都有他的意思。
七、游戏:香包在哪里。
教师:小朋友欣赏了好看的香包,朱老师在教室里也藏了好看的香包,请朋友用你们灵巧的小鼻子闻一闻找一找吧!(游戏离场)来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