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的发展史报告

合集下载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短文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短文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短文互联网,即因特网,是指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能够将世界上所有连接到网络的计算机进行互相连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下面将简要介绍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为了解决当时美国国防部内部计算机系统之间无法相互通信的问题,开始了一个名为“阿帕网”的计划。

阿帕网是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网络,它将计算机分成多个分组发送,然后在目标地点再进行组装。

这为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连接和数据交换奠定了基础。

1969年,第一条阿帕网成功建立,连接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的两个计算机。

这标志着因特网的诞生。

1970年代,ARPA继续投入大量资源在阿帕网的研发上,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系列的网络节点。

此时,因特网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

1980年代初,因特网开始走向国际化。

随着国际互联网协会的成立,各国开始建立自己的互联网节点,并且开始动力研究因特网的标准和技术。

1990年,由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万维网(World Wide Web)技术的发展,因特网迅速普及。

WWW技术使用户可以轻松地在因特网上访问和浏览各种信息,这也奠定了现代因特网的基础。

2000年代初,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因特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因特网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因特网进行通信、购物、娱乐等各种活动,使得因特网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因特网也不断演变。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访问因特网。

物联网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因特网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场景。

总的来说,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阿帕网的建立、互联网的国际化、万维网的普及和现代因特网的高速发展几个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因特网将会继续不断演变,并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Internet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60年代,Internet起源70年代,TCP/IP协议出现,Internet随之发展起来80年代,NSFnet出现,并成为当今Internet的基础90年代,Internet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开始向全世界普及1、Internet的起源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62年。

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

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 (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

这个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 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中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的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

由此可看到,E-mail,FTP和Telnet是Internet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E-mail 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

2、TCP/IP协议的产生1972年,全世界电脑业和通讯业的专家学者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就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达成协议,会议决定成立Internet工作组,负责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

Internet发展史

Internet发展史

Internet发展史互联网,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核心,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要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史并描绘其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并非易事。

本文将带您回顾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探究它给我们带来的变革和挑战。

1. 孕育互联网的初期科学研究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政府启动了一项名为ARPANET的项目,旨在建立一种分散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ARPANET后来成为互联网的前身,为全球各地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

2. 商业化与互联网的普及到了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走向商业化,并逐渐普及到普通民众中。

一些先驱企业如美国在线(AOL)和雅虎(Yahoo)提供了可供消费者访问的门户网站和电子邮件服务,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3. 引领互联网浪潮的公司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几家知名公司密不可分。

1998年成立的谷歌(Google),通过为用户提供高效准确的搜索引擎而成为互联网巨头。

此外,还有亚马逊(Amazon)、微软(Microsoft)和苹果(Apple)等企业也在各自领域对互联网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4. Web 2.0时代的到来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互联网进入了Web 2.0时代。

人们可以在平台上共享照片、发表观点,并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

Facebook、Twitter和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当今社交交流的主要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新的交流互动方式。

5. 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21世纪初,随着智能手机的问世,移动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上网,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这一时代,知名的移动应用程序如Uber、Airbnb和支付宝等应运而生,对传统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6.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崛起如今,互联网正在迈向新的领域,即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

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语音助手、智能家居等创新应用。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概括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概括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概括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节点:1. ARPANET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首次提出了一个分布式计算网络的概念。

1969年,由ARPA资助建立的ARPANET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因特网的前身。

2. TCP/IP协议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防部ARPA开始研究一种能够连接不同计算机系统的通信协议。

1973年,由Vinton Cerf和Bob Kahn提出的TCP/IP协议被正式采纳,成为官方网络协议,将不同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因特网的互相通信。

3. 面向商业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因特网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渐面向商业化。

1989年,时任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蒂姆·伯纳斯-李在瑞士提出了万维网的构想,引发了全球对因特网的关注与投资。

4. 全球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迅速成为全球性的通信网络。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兴起与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因特网的用户规模迅速扩大。

此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标志性的应用,如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和万维网浏览器等。

5.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1世纪初,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3G、4G技术的应用,使得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接入因特网,享受各种互联网应用和服务。

6.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兴起:近年来,云计算和物联网成为因特网发展的新趋势。

云计算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和可扩展的服务方式,而物联网将各种设备和传感器通过因特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应用。

总之,因特网经历了从军事领域到商业化发展的过程,从最初连接几台计算机到连接全球数十亿用户的网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因特网将继续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和机遇。

Internet发展史

Internet发展史

Internet发展史互联网发展史互联网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互联网的起源开始,介绍其发展的历程以及对社会影响的重大意义。

一、互联网的起源和初期发展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开始了一项名为ARPANET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分散的、能够进行信息交换的网络,以提供更可靠的通信系统,以应对冷战时期核战争的威胁。

1969年,第一个节点的ARPANET网络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立完成,这标志着互联网的诞生。

随后,更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加入了ARPANET,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更多的节点,使得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

二、互联网的发展与商业化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逐渐发展为开放式的网络,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学实验室开始通过互联网来共享信息和资源。

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图形界面的发展,互联网逐渐向普通人开放。

1991年,英国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WWW),这使得互联网的使用更加便捷和普及。

随之而来的是万维网浏览器的诞生,比如Netscape Navigator等,使得普通人可以轻松地浏览网页和获取所需的信息。

1990年代中期,商业公司开始看到互联网的巨大商机,互联网商业化进程逐渐加速。

电子商务和在线支付逐渐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重要工具。

2000年代初期,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快速扩张的阶段。

全球的互联网用户数和网站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各类互联网应用也层出不穷,如社交网络、在线视频、网络游戏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

三、互联网对社会的重大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壁垒,使得获取信息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各个领域的知识,扩大了视野和思维方式的广度。

因特网的形成和发展

因特网的形成和发展

因特网的形成和发展1.Internet的形成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作为军事试验网络,建立了ARPANET。

1972年ARPANET发展到几十个网点,并就不同计算机与网络的通信协议取得一致。

19年产生了IP互联网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

1980年美国国防部通信局和高级研究计划署将TCP/IP 协议投入使用。

1987年ARPANET被划分成民用网ARPANET和军用网MILNET。

它们之间通过ARPAINTERNET实现连接,并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

简称Internet,标志着Internet 的诞生。

2.因特网在中国
早在1987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便开始通过国际网络线路使用Internet,后又建立了连接Internet的专线。

90年代中期,我国互联网建设全面展开,到1997年底已建成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中国科学和技术网(CSTNET)和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并与Internet建立了各种连接。

3.163和169网
163网就是“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它是我国第一个开通的商业网。

由于它使用全国统一的特服号163,所以通常称其为163网。

169网是“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的俗称,CninfoNET。

因为它使用全国统一的特服号169,所以就称其为169网。

它们是国内用户最多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是国家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因特网的发展 史

因特网的发展 史

因特网的发展史Internet是计算机交互网络的简称,又称网间网。

它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全世界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相对独立的数以千万计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数据通信网。

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

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从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ARPAnet网络。

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

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

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

NSF在全美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

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样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

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先进网络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

因特网的发展史因特网的过去和未来

因特网的发展史因特网的过去和未来

因特网的发展史因特网的过去和未来一、简述因特网的发展史随着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的十多年时间内,由于价格很昂贵,电脑数量极少。

早期所谓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其形式是将一台计算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台终端直接连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式看做为最简单的局域网雏形。

最早的因特网,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的。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组交换技术都来自ARPAnet。

ARPAnet 不仅进行了租用线互联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而且做了无线、卫星网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其结果导致了TCP/IP 问世。

1977-1979 年,ARPAnet 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 体系结构和协议。

1980 年前后,ARPAnet 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TCP/IP 协议的转换工作,并以ARPAnet 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因特网。

1983 年,ARPAnet 的全部计算机完成了向TCP/IP 的转换,并在UNIX(BSD4.1)上实现了TCP/IP。

ARPAnet 在技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TCP/IP 协议的开发和应用。

1985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NSF 采用TCP/IP 协议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6 个为科研教育服务的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并支持地区网络,形成NSFnet。

1986 年,NSFnet 替代ARPAnet 成为因特网的主干网。

1988 年因特网开始对外开放。

1991 月,在连通因特网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这是因特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因特网成长速度一发不可收拾。

二、我国因特网的发展史1.因特网的阶段性发展我国因特网发展史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7-1993 年,也是研究试验阶段。

在此期间我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因特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但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特网的发展史小报告
报告人:____________
本报告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因特网的过去——因特网的起源
1、因特网的历史最早追溯到什么时候呢?
2、ARPANet和NSFNet建立的时间及做出的贡献?
参考资料:ARPANet /view/196838.htm
NSFNet /view/536896.htm
第二部分:因特网的现在——我国因特网的发展
1、中国开始进入因特网是在哪一年?标志是什么?
2、我国在哪一年建立了国家顶级域名?我国的顶级域名是什么?请问你还知道
其他国家的项级域名吗?
4、总结我国因特网的发展的两大代表性事件。

(1)
(2)
第三部分:因特网的未来——网络新技术
1、什么是云计算?
2、什么是物联网?什么是RFID技术?并说出一个具体应用实例。

3、你还知道哪些网络新技术?
4、想象一下,你认为将来的网络会是怎么样的?
参考资料:
1、云计算/view/1316082.htm
2、物联网/view/1136308.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