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的 道路布局
园林道路及铺装

二、园路的分类
二、园路的分类
1、按使用功能分:主要园路、次要园路和游步道。
二、园路的分类
2、根据构造形式分:园路一般有3种 类型: 一是路堑型(a);
二是是路堤型(b);
三是特殊型(c):包括步石、汀步、
瞪道、攀梯等。
立道牙于道路边缘,路 面低于两侧地面,道路 排水。
平道牙位于道路靠近边缘 处,路面高于两侧地面( 明沟),利用明沟排水。
一、园路路面风格要求 二、现代园路材料的应用
三、园路铺装原则
四、园路铺装实例
第二章 园路及铺装
第五节 园路铺装施工
一、园路施工 1、放线;2、准备路槽;3、铺筑基层;4、结合 层铺筑;5、面层铺筑;6、道牙。 二、园路常见病害及原因 1、裂缝与凹陷;2、啃边;3、翻浆。
第一节 概述
二、园路的结构组成
二、园路的结构组成
2、路面各层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①面层:直接承受人流、车辆和大气等因素的破 坏。从工程上讲,面层设计要做到坚固、平稳, 耐磨耗、不反光,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少尘埃, 可体现地面景观效果。 ②结合层:结合面层和基层,同时起到找平作用, 一般用3~5cm粗砂、水泥砂浆或白灰砂浆。
二、园路竖曲线设计与施工
各种路面的纵横坡度表
二、园路竖曲线设计与施工
4、弯道与超高 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为防止车辆向外侧滑 移,抵消离心力的作用,就要把外侧抬高,称 为超高。
三、园路的无障碍设计与施工
路面宽度不宜小于1.2米,会车路段路面 宽度不且小于2.5米。 道路纵坡一般不宜超过4%,且坡道不宜 过长,并不应设有台阶。 应尽可能减小横坡。
园林工程竖向设计

04
竖向设计方法与技巧
地形营造方法
01
02
03
自然地形
利用原地形,通过微调创 造自然起伏的地形,使园 林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人工地形
根据设计需求,通过堆土、 挖土等方式创造特殊地形, 如山丘、谷地等。
地形与功能结合
地形变化要满足园林使用 功能,如休闲散步、集会 等。
道路设计技巧
道路布局
道路排水
根据园林功能和地形,合理规划道路 走向和宽度。
案例三:某商业中心绿化竖向设计
总结词
绿色生态、商业价值、空间利用
详细描述
该商业中心绿化竖向设计以绿色生态为理念 ,通过引入绿色植物、水景等元素,营造出 舒适宜人的购物环境。同时,设计注重商业 价值的提升,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景观配 置,吸引顾客并提升商业中心的整体形象。 此外,设计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将绿化与商
续发展。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 应用,园林工程竖向设计将更 加注重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 应用,实现设计的高效化和精 细化。
此外,未来的园林工程竖向设 计还需要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 ,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和 活动需求,创造更加舒适、宜 人的园林空间。
THANKS
感谢观看
植物配置
总结词
植物配置是园林竖向设计的重点,它 能够营造出丰富的植物景观效果。
详细描述
植物配置应根据园林的主题和风格,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同 时,植物配置应考虑季节变化和生长 周期,合理搭配常绿和落叶植物,形 成四季皆宜的景观效果。
水体设计
总结词
水体设计是园林竖向设计的亮点,它能够增加园林的生机和活力。
园林工程竖向设计
• 引言 • 竖向设计基本概念 • 竖向设计要素 • 竖向设计方法与技巧 • 竖向设计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园林设计说明(道路)

园林设计说明书一、现状分析二、设计依据三、指导思想四、总体特色五、种植特色六、具体景观分析七、投资造价估算举例说明:目录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一、项目概况1、区位2、基地现状3、设计范围二、设计依据三,设计构架1、指导思想2、设计原则3、设计理念四、设计布局五、种植设计1、设计原则2、具体设计3、树种选择六、照明设计七、景观小品设计八、无障碍设计九、设施布置第二部分车站大道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规划一、存在问题二、沿街建筑分类三、整治对策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2、在建建筑的整治3、未建空地的整治4、需改建旧宅地块的整治第三部分附件:温州市规划局关于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第四部分附图1、总平面彩图1:1000 15 铺地设计详图2、总平面图1:1000 16-21 环境小品设计详图3、分析图1:2000 22 市府路口景观效果图4、道路断面1:200 23 城南大道路口景观效果图5、沿街立面1:2006-9 节点详图1:50010-13 绿化详图1:50014 隔离带设计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一、工程概况1.区位:温州市车站大道位于温州城市中心,是规划建设中城市中心区西侧边界,整体呈南北走向,南到火车站,北至江滨路。
2.基地现状:车站大道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A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
B 类: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地外观不整洁。
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旧,部分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
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杂乱、破旧;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
道路红线内:存在部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北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园林景观设计 ppt课件

园林景观设计
14
音乐喷泉
园林景观设计
立面分布图局部二:
楼梯
园林景观设计
16
立面分布图局部三:
小喷泉
园林景观设计
17பைடு நூலகம்
立面分布图局部三:
桥
园林景观设计
18
立面分布图局部四:
园林景观设计
19
立面分布图局部一:
人工湖
园林景观设计
20
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
课程: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
2
目录
1. 园林道路景观设计 2. 地面铺装 3. 地形改造
园林景观设计
3
1. 园林道路景观设计
▪ 1.1 园路的作用 ▪ 1.2 类型 ▪ 1.3 布局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
4
▪ 划分园林空间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
。 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
园林景观设计
5
▪ 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山水、 建筑及植物等景观紧密结合。
园林景观设计
6
平面分布图局部一:
公园入口,大门和牌坊。
园林景观设计
7
平面分布图局部二:
天桥,供游客在高处欣赏更多的风景
园林景观设计
平面分布图局部三:
小型喷泉,右侧为紫玉兰
园林景观设计
9
平面分布图局部四:
湖中亭,香樟树、黄连木、红枫
园林景观设计
10
平面分布图局部五:
音乐喷泉
园林景观设计
11
平面分布图局部六:
花坛
园林景观设计
专家解析园林景观设计中铺地分析

专家解析园林景观设计中铺地分析据了解,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园林铺装主要通过对园路、空地、广场等进行不同形式的印象组合,贯穿游人游览过程的始终,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园林铺装,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铺装的园林道路,在园林环境中不仅具有分割空间和组织路线的作用,而且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和活动场所,同时还直接创造出了优美的地面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增强了园林艺术的效果。
园林景观绿化养护可上好养护,一家专业的园林绿化养护公司.园林中的道路有别于一般纯交通道路,其交通功能从属于游览的要求,虽然也利于人流疏导,但并不是以取得捷径为准则的。
园路与景石、植物、湖岸、建筑相搭配,受环境气氛的感染,“出人意外、入人意中”。
现代化的城市中,笔直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与林立的高楼大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产生紧张的压抑感,而看似随意的园林小道反而使人有贴近自然的感觉,让人们从烦燥、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因此,园路的设计应该充满生活气息,充满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基于这样的要求,园路的铺装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当然,铺地作为园林的一个要素,它的表现形式必然要受到总体设计的影响。
在园林中道路像脉络一样,是贯穿全园的交通网络,是划分和联系各景区、景点的纽带,是组成园林风景的要素,因此在使用功能和美观方面都应有较高的要求.随着建筑材料的日益丰富和发展,园林地面铺装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
不管是形式还是颜色的搭配都显得多姿多彩,各类型的铺地给人的心理上和视觉上的感觉也不尽相同。
在现代园林景观的创作过程中,铺装设计往往被摆在无足轻重的地位,铺装设计大多只注重功能性,而忽略了艺术性,影响了整体景观效果.此外施工工艺的粗糙、对施工细节的大意处理、养护管理的不到位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以成都市东湖公园为例,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其园林景观的铺地设计,指出其成功之处和值得借鉴的地方,以期对园林设计之中这一重要因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东湖公园的园林地面铺装形式较为多样,与开阔的水面、搭配丰富有层次的观赏植物、园林小品组成了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要素的构成与配置手法

园林景观要素的构成与配置手法宫钦(长春市园林规划研究院(长春市园林科学研究所)130062)园林景观设计与工程是现代社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
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也相应快速发展,营造出了大量为人们所喜爱和赞赏的园林环境作品。
1园林景观要素的构成1.1山水地形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话平地、丘陵、山峰等类型。
地形要素的利用和改造,将影响到园林的形式,建筑的布局,植物配置,景观效果,给排水工程,小气候等因素.水体也是地形组成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水是园林的灵魂,水体可以简单地划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种类型:静水包括湖、池、塘等形式;动水主要有河、溪、喷泉等。
另外,水声,倒影也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植物植物是园林中有生命的构成要素。
植物要素包括乔木、灌木、攀援植物、花卉、草坪等。
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
园林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等有机的配植,可以形成优美的环境。
自然界需要动物、植物共生共荣才能构成生物生态景观,所以园林中除了考虑植物元素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动物景观的规划(如游鱼、小鸟等)也可以为园林景观增色不少。
1.3园林建筑物根据园林的立意,功能,造景等需要,必须考虑建筑和建筑的适当组合,包括考虑建筑的体量,造型,色彩以及与其配合的假山艺术,雕塑艺术等要素的安排,并要求精心构思,使园林中的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4园路广场园路广场建筑的有机组织,对于园林形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广场与道路的形式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自然的,或者自由曲线、流线形的。
园路与广场系统构成了园林的脉络,并且在园林中起到交通组织和导游线的作用。
1.5设施小品设施小品是园林环境元素中起到辅助功能或装饰点缀作用的构成部分,设施小品使园林的景观更具人性化和表现力。
设施小品一般包括娱乐、休息、卫生设施,健身游乐设施,指示照明设施,园林雕塑小品等内容。
2景观配置2.1园林道路园林道路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
园林美学

一、简述园路系统布局形式及其美学意义。
园路的布局形式西方园林多为规则式布局,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几何形。
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自然式布局,园路讲究含蓄;但在庭园、寺庙园林或在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
园路的布局形式取决于园林的规划形式。
一般所见的园路系统布局形式有棋盘式、套环式、条带式、树枝式。
1.棋盘式园路系统棋盘式园路也叫网格式。
这种园路系统的特征是:有明显的轴线控制整个道路的布局,一般主路为整个布局的轴线,次路和其它道路沿轴线对称,组成闭合的“棋盘”。
这种道路系统适合规则式园林,道路规整、规律性强,由道路所划分的地块可大可小,都形成规则的地块。
但这种道路较为单调,有时会受到山地的限制,出现对地形进行改造等问题,较为适合平地使用。
2.套环式园路系统套环式园路系统的特点是:主路构成一个闭合的大型环路或一个“8”字形的双环路,再由很多的次路和游步道从主路上分出,并且相互穿插、连接与闭合,构成另一些较小的环路。
主路、次路和小路构成的环路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套、互通互连的关系,其中少有尽端式道路。
因此,这样的道路系统可以满足游人在游览中不走回头路的愿望。
套环式园路是最适应公共园林环境,并且在实践中也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园路系统。
3.条带式园路系统在地形狭长的园林中,采用条带式园路系统较为合适。
这种园路布局形式的特点是:主路呈条带状,始端和尽端各在一方,并不闭合成环。
在主路的一侧或两侧,可以穿插一些次路和游步道,次路和小路相互之间可以局部闭合成环路。
4.树枝式园路系统在山谷、河谷地形为主的园林或风景区,主路一般只能布置在谷地,沿着河沟从下往上延伸。
两侧的山坡上的多数景点都是从主路分出一些支路相连,甚至再分一些小路继续加以连接。
支路和小路可以是尽端式,也可以成环路,但多数为尽端式。
游人到达景点后,从原路返回到主路再向上行。
这种道路系统的平面形状就像许多分支的树枝一样,因此叫“树枝式”。
【景观设计】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一、道路绿地率指标1、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二、道路绿带设计1、分车带绿地设计●分车带绿地包括行道树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路侧分车绿带●分车带宽度为方便用4·5—6·0m,最小的也有1·2—1·5m,这种最小的宽度只能满足分隔交通的要求。
●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2、行道树绿带●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m.●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绿带。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125px,慢长树不宜小于200px.●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在此三角区内不能有建筑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
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0m,宜选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3、两侧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
4、中央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倍。
5、路侧绿带●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以设计成开放式绿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园林道路
a
1
园林道路
园林道路简称园路,是园林的脉络,是联系
各景点的纽带,也是构成园林景色的组成部分。它
的具体作用有
(1)组织交通:园路担负着与城市道路的联
系,集散人流、车流,还应满足日常园林养护管理
的交通要求。
(2)引导游览:根据游人不同需要组织不同
程度的游览,对园林景观的展现起着组织作用,使
④两条道路相交时应交于一点上,防止交叉后道
路错开。
a
23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6)园林道路交叉口的处理: ⑤两条道路呈丁字形交接时。交点处应布置道路的对景
a
24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7)园林道路与建筑的关系: 可形成建筑前广场,或另有道路与建筑相通,也
可将靠建筑的一段道路加宽。
建筑可以通过专设道路与主路或次路相通,一般 道路不穿越建筑,可以穿越的建筑仅限于洞门、 花架门、过街楼和有支柱层的建筑
(3)园林道路的起伏曲折安排:
园林道路的起伏曲折由地形和景观空间的组
织与使用功能等因素决定的。
① 高低的起伏变化一般在山地、丘岗随地形起伏, 形成空间的竖向变化;
在山地、丘岗的地形上,随地形而起落,形成 空间的竖向变化。
平地上因树丛、建筑等障景影响下也要有曲折路布局要点
(4)园林道路的疏密要求:
园林道路的疏密和景区的性质、地形、游人多
少有关。
① 一般安静区的道路密度可小些,文娱活动区及 各类游览区的道路密度大些,游人多的地方密 度大些;
② 山地和地形复杂的地方道路密度可小些;
③ 在城市公园中,道路的面积大致为公园总面积 的10%~12%。
a
17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⑶园林道路的起伏曲折安排:
③ 园林道路的起伏曲折主要是构成空间的转折和 视线的转移,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可以在较 小的范围内延长游览路线,但必须与景观空间 的变化协调一致,不能为了曲折而曲折。
a
19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6)园林道路交叉口的处理: ①从交叉口与分叉口路面能分出道路的主次,使 导游方向明确。
④ 如果各景区内的景点分布零散,主路也须采用环形串
连;
a
15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⑤从游览角度,园林路网尽可能呈环状,忌出现
“死胡同”或使游人走回头路;
⑥在环形布局中,防止过分长直、景色少变的现
象和两条近距离的、过长平行前进的道路;
⑦避免龟纹状的主次不清、方向不明的网路。
a
16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3)因地制宜,整体连贯 ① 狭长的地形 决定主要道 路呈带状;
a
13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② 面积较小的游园,虽呈方形,
但可容内容很少,不可能分 出主、次干道和小路三种类 型不清、方向不明的网路。
a
14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③ 面积较大的山水园林,园内主要活动设施往往沿湖和
环山布置,园内的主干道必然是套环式。
a
27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8)园林道路与水体的关系: 规则式园林
a
28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自然式园林由于道路与水体相对独立,彼此可分 可合。大型自然水面与园路应时靠时离,不能沿 水岸设环路
道路离合变化便是道路配合全园的动态景观序列 的一部分。
a
29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9)山地道路的布局:
a
25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7)园林道路与建筑的关系:
a
26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8)园林道路与水体的关系: 规则式园林中 ①分散性水体与道路广场合为同一空间,广场中的
水池、喷泉、主干道中间的带状喷泉和跌水,是 道路与广场的组成部分,是这些空间的主景; ②较大面积的规则式水面,四周设有道路和建筑, 构成较开敞的空间,运河的两岸也设有与河岸平 行的道路。
路面宽度为2.5m~3.5m,要通行小型服 务性车辆。
a
6
1.园林道路的分类
(2)次要道路。 2—4m
a
7
1.园林道路的分类
(3)游息小路。
供游人散步和休息,是分散到林中、山上、水 边的小路。小路有自然曲折变化,一般宽度为 0.9m~1.2m,个别山道为0.6m~0.8m。
a
8
2.园林道路的铺装
a
20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6)园林道路交叉口的处理: ②两条道路相交应尽量采取正交,为避免人拥挤, 可形成小广场。
a
21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6)园林道路交叉口的处理: ③如果两条道路相交成锐角,锐角不能过小,否则通过 三角形广场或绿地解决。
a
22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6)园林道路交叉口的处理:
a
10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2)主次分明: 园路只有主次分明,
主次道路的关系才清楚, 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要 从宽度和铺装上分清主次 道路。
a
11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3)因地制宜,整体连贯
园林的地形变化决定道路系统的布局,园林面 积的大小和景观的多少也关系到道路布局形式。
a
12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路宽5~7m,在接近主要入口广场的一段, 若从空间整体效果考虑可适当加宽。纵坡应小于 8%,横坡小于3%。
a
4
1.园林道路的分类
主 路
a
5
1.园林道路的分类
(2)次要道路:是辅助主要道路进入景区的分 散道路既满足景区的游览又是连接其它景区、景 点的主要道路不能达到的景观空间,可谓主干道 的分支。
游人在最短的时间、路程,看到应看的景色。
a
2
园林道路
(3)组织空间,构成景色:园路起到分景 和组织空间的作用。它的线形和铺装,可与园 林植物、建筑、山水的构成各种空间景色变化, 既是路,也是景。
(4)为园林中的水电工程打下基础
a
3
1.园林道路的分类
(1)主要道路。
是园林的主干道,由园林入口通往全园各景 区,连接各主要广场、建筑、景点和管理区,是园 林内部大量游人必经的路线。有时有少量的管理用 车通行。
满足一般道路所要求的坚固、平稳、耐磨、防滑 和易于清扫
丰富景色、引导游览的作用 在形式内容上应有变比,更要注意统一
a
9
3.园林道路布局要点 (1)分清交通性与游览性: ➢ 园林中的道路布局以游览为主要目的,故不以
捷径为准。 ➢ 主要道路的设计要参考车辆的通行安全,在道路 的起伏与曲折上要考虑交通性。 ➢ 园路的导游作用还要借建筑、场地游览和风景视 线的引导。
园林中的主干道一般不穿越山地。山道一般属于 次干道类型,宽度为1.2-1.5m,小路则不大于 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