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表及流程(完整版)

合集下载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流程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流程

一、为提高我院手术质量,确保手术安全,降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依据中国医院协会《关于发布和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的通知》 (医协会发[2022]7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凡拟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三、医生、麻醉师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并填写《医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见附件)。

四、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前 24h 手术医生、麻醉师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安全、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充分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或者监护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获得其知情允许。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 NNIS2 级时,应及时向科主任请示,请科主任再次评估,必要时可组织院内会诊后再进行评估,报医务科审批允许后方可手术。

五、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前 24h 主刀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逐项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就评价结果向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或者监护人)充分告知本次急诊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及严重后果,获得其知情允许。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 NNIS2 级时,必须同时向科主任汇报。

六、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术前 24h 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评估内容如下:①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切口)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②麻醉分级(ASA 分级)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 I-Ⅵ级:P1 :正常的患者;P2 :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 :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 :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 :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患者;P6 :脑死亡的患者。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表及流程(完整版)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表及流程(完整版)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德庆县人民医院一、为提高我院手术质量,确保手术安全,降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依据中国医院协会《关于发布和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的通知》(医协会发[2009]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凡拟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三、医生、麻醉师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并填写《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见附件)。

四、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前24h手术医生、麻醉师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安全、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充分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或监护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获得其知情同意。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2级时,应及时向科主任请示,请科主任再次评估,必要时可组织院内会诊后再进行评估,报医教科审批同意后方可手术。

五、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前24h主刀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逐项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就评价结果向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或监护人)充分告知本次急诊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及严重后果,获得其知情同意。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2级时,必须同时向科主任汇报。

六、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术前24h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评估内容如下:①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切口)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②麻醉分级(ASA分级)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I-Ⅵ级: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患者;P6:脑死亡的患者。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一、手术风险评估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分别负责确认,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

二、手术前手术医师完成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后,方可下达择期手术医嘱 .手术前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告知手术风险、麻醉风险等.三、准备切开皮肤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手术类型与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时间等内容,并正确记录。

四、手术风险评估流程第一步:手术医师负责手术切口清洁程度的确认。

第二步:麻醉医师负责麻醉分级(ASA 分级)的确认。

第三步:手术护士负责手术持续时间的确认一、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根据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

(一)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1、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者尿道插管;患者没故意识障碍.2、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繁殖道或者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者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3、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销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4、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者有内脏引流管.(二)麻醉分级(ASA 分级)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 分级).P1 :正常的患者;P2 :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 P3 :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 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 P5 :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 :脑死亡的患者。

(三)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 “手术在 3 小时内完成组”和“手术超过 3 小时完成组”。

二、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手术风险分为四级。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一、手术风险评估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分别负责确认,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

二、手术前手术医师完成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后,方可下达择期手术医嘱。

手术前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告知手术风险、麻醉风险等。

三、准备切开皮肤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手术类型与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时间等内容,并正确记录。

四、手术风险评估流程第一步:手术医师负责手术切口清洁程度的确认。

第二步:麻醉医师负责麻醉分级(ASA 分级)的确认。

第三步:手术护士负责手术持续时间的确认一、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根据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

(一)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1、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者尿道插管;患者没故意识障碍。

2、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繁殖道或者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者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3、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销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4、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者有内脏引流管。

(二)麻醉分级(ASA 分级)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 分级)。

P1 :正常的患者; P2 :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 P3 :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 P4 :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 P5 :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 :脑死亡的患者。

(三)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手术在 3 小时内完成组”和“手术超过 3 小时完成组”。

二、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手术风险分为四级。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1.目的: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估,诊治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详细、科学的手术方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手术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治疗,我院特制定,患者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2.使用范围:xxx人民医院3.定义:无4.内容:4.1 手术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注:在手术室内完成的局麻手术,如麻醉与手术为同一人时,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的评估及签名由其一人完成)。

4.2 《手术风险评估表》的基本信息由主管医师填写,无《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室不予以接收。

4.3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4.4 术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应对患者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逐项评估,计算出术前手术风险评估分级并根据评估的结果结合术前讨论制定出安全、合理、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

同时做好必要的术前知情告知,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嘱患者或委托人手术知情同意签字。

术前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2 级时,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必要时可邀请其它专科会诊或组织全院会诊后再进行评估,报重大手术审批同意后再进行手术。

4.5 如经评估是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4.6 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4.6.1 术前 24 小时内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并签名,由手术医师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术前手术风险分级。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根据手术实际持续时间计算出术后手术风险分级,在签名栏内签名。

评估内容如下:①麻醉分级(ASA 分级)P1:正常的患者;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0 分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0 分P3: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1 分P4: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1 分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患者 1 分P6:脑死亡的患者 1 分②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I 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周边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0 分II 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管、食管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0 分III 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的切口 1 分IV 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1 分③手术预计及实际持续时间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 3 小时内完成组”0 分;“手术超过 3 小时完成组” 1 分属急诊手术在“□”打“√”。

(完整版)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完整版)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完整版)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评
估手术风险并减少手术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

目标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标准化的评估方法,
以帮助医生和医疗团队确定手术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制度内容
1. 评估工具: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估工具,包括病患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医疗设备及手术团队的专业水平
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2.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评估结果,将手术风险分为不同等级,
如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手术的风险程度。

3. 风险管理策略:制度将提供一系列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手
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的监测与管理、手术后的护理措施等,以减少手术风险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4. 审核和更新: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将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以
确保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策略与最新的医疗知识和技术保持同步。

使用方法
医疗机构应根据手术风险评估制度的指引,对每位需要手术的
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结果应记录在病历中,并与患者及其家属
进行沟通,以确保他们对手术风险有清晰的认识。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和医疗团队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并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手术风险。

结论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管理手术风险,并为患者提供安全和可靠的手术服务。

医疗机构应积极引入和使用这一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改进和更新。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流程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流程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流程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估,使患者得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治疗,我院特制定患者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一、手术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二、医生、麻醉师对病人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三、术前主管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应对病人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逐项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制定出安全、合理、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

必须做好必要的术前知情告知,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嘱患者或委托人签字。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2分时,必须在科主任的组织下进行科内甚至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报告医务部。

四、病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五、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一)、术前24小时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病人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评估内容如下:(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切口)、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2)麻醉分级(ASA分级)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的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属急诊手术在“□”打“√”。

(4)手术类别由麻醉医师在相应“□”打“√”。

(5)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在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由主管医生填写。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表及流程(完整版)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表及流程(完整版)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德庆县人民医院一、为提高我院手术质量,确保手术安全,降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依据中国医院协会《关于发布和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的通知》(医协会发[2009]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凡拟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三、医生、麻醉师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并填写《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见附件)。

四、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前24h手术医生、麻醉师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安全、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充分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或监护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获得其知情同意。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2级时,应及时向科主任请示,请科主任再次评估,必要时可组织院内会诊后再进行评估,报医教科审批同意后方可手术。

五、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前24h主刀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逐项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就评价结果向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或监护人)充分告知本次急诊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及严重后果,获得其知情同意。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2级时,必须同时向科主任汇报。

六、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术前24h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评估内容如下:①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切口)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②麻醉分级(ASA分级)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I-Ⅵ级: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患者;P6:脑死亡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德庆县人民医院
一、为提高我院手术质量,确保手术安全,降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依据中国医院协会《关于发布和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的通知》(医协会发[2009]7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凡拟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三、医生、麻醉师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并填写《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见附件)。

四、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前24h 手术医生、麻醉师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安全、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充分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或监护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获得其知情同意。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2级时,应及时向科主任请示,请科主任再次评估,必要时可组织院内会诊后再进行评估,报医教科审批同意后方可手术。

五、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前24h 主刀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逐项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就评价结果向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或监护人)充分告知本次急诊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及严重后果,获得
其知情同意。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2级时,必须同时向科主任汇报。

六、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
术前24h 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评估内容如下:
①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
H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切口)
皿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W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②麻醉分级(ASA分级)
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I- W级:
P1:正常的患者;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
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
P4: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
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患者;
P6:脑死亡的患者。

③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3 小时内完成组”;“手术超过3 小时完成组”
属急诊手术在“ □”打“"”。

④手术类别由麻醉医师在相应“ □”打““”。

⑤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在患者出院后24h内由主管医生填写
手术风险评估流程
附件1德庆县人民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
附件2:《手术风险评估表》(试行)使用说明
附件1:
手术风险评估表
科室:____________ 床号: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住院号: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拟实施手术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附件2:
《手术风险评估》(试行)使用说明
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是具体落实的措施。

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

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

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

不但可以了解手术风险程度外,还可以准确地比较各医院之间“手术部位感染率” 的差距,也可以与国际上水平作横向比较。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
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
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O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1 .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2.麻醉分级,
3. 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

定义如下:
(1 )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
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 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 或尿道插管;
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

手术的患者III 类手术切口(清洁- 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IV 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2)麻醉分级(ASA分级)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 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 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 ;“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

2.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
手术风险分为四级。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0 分为NNIS-0 级,1 分为NNIS- 1 级、2 分为NNIS -2 级,3 分为NNIS-3 级。

表1 :分值分配
表2:手术风险分级计算举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