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 训练(山东)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内容要点概括题”针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内容要点概括题”针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散文内容要点概括题”针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米的恩典甘典江①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②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

《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

象禾实之形。

”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③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

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

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

④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

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

⑤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

《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

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

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可以通过米来衡量与转化,以“石”计量。

⑥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

在南方,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斜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

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⑦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

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也多买不到一两。

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赈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救。

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⑧幸好,某一天,人们又做起了交易,在农贸市场,大米开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

望着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⑨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

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

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

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

在某种意义上,这时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

2017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及语文月考试卷

2017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及语文月考试卷

2017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及语文月考试卷2017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及语文月考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郊屠苏暮柳宗元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是住在山的旁边;同时点题,重点突出自己因离群索居而“惊”。

B.颔联写诗人听到旷野传来樵夫的歌声,看到烧山的灰烬飘落在空庭,描绘了一幅“野”趣横生的画面。

C.颈联直抒胸臆,点出悠然的心境随纷乱的世事已经渐渐远去,表明诗人之前心境一直悠然。

D.诗人居山郭,闻樵歌,观烬落,远人群,塑造了一个本应发愤,却荒废时光的隐士形象。

E.时间飞逝,已是岁暮,本应有千言万语落笔端,可诗人却只发出“徒成今与昨”的感叹。

15、全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是怎样抒发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杜甫在《春望》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国愁家忧齐上心头,使自己头发稀疏。

(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3)渔舟唱晚,。

(《滕王阁序》)第Ⅱ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许多走红的网络文章文辞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墨,言不达意,却因其观点与网友的心理相契合而被追捧。

②每年的旅游旺季,均有多艘邮轮途经香港却过门不入,是因为香港没有一个可容纳巨大邮轮的码头。

③“蚁族”品牌的创始人郑剑辉独具只眼,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得风生水起,旗下多所店铺单品月销售量过万。

④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赠毕生积蓄,帮助近3000名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

山东省菏泽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山东省菏泽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山东省菏泽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湿湿的;①雨,静静的。

案头刚泡好的茶,氤氲着淡淡的雾气,丝丝缕缕地蜿蜒而上,在漫漫溢开的清香里,我的思绪开始翻飞。

我的故乡在川北广元(女皇武则天故里)②,山青水秀,民风(淳朴/纯正),仿若清新的世外桃园,但又(融会/融汇)着浓浓淡淡的现代生活气息。

走在城区的巷子里,一声熟稔的乡音,伴着亲切的微笑,总会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黄昏的余晖一点点散去,卖卤菜的开始出摊了。

下班回来的人,劳累了一天,此时独坐门前,摆好小桌,备好酒菜,自斟一杯酒,伴着夕阳,对着老街,慢慢啜饮。

酒足饭饱之后,邀上老友一起在门前下上几盘棋,享受着“晚酒一两杯,夜棋三数局”③的乐趣。

秋日登上天曌山山顶,俯视脚下,四周的环形山峦,云雾缭绕,④秋色层染,翠绿映衬着金黄,金黄烘托着丹艳,如一幅巨大的秋天写意山水画。

西风点过那暗绿粼动的湖水,令人不禁心旷神怡。

故乡天曌山的山水,涤荡了我的身心,滋养了我的灵魂,让我一直用美的眼睛和隽永的笔触,不断地去发现和传播那永恒的本真和(传播/传承)它的声明。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字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稔(rěn)氤氲B.斟(zhēn)山青水秀C.蜿(wǎn)隽秀D.啜(chuò)世外桃园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纯正融会传播B.淳朴融汇传播C.淳朴融会传承D.纯正融汇传承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1.A2.B3.C析法有些成语的构词方式上有个特点,前两个字和后连个字的结构相同,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或者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反,据此规律,可以有效的防止错别字。

5.语音辨识法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有些字是由于读错了字音而随着就把字写成了别字。

6.来源结合法一些成语有一定出处,要么从神话传说中来,或从寓言故事中来,或从名言名句中来,联系其本源出处,易判断字形。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8名句名篇默写与名著阅读(测)(原卷版)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8名句名篇默写与名著阅读(测)(原卷版)

备战2017年高考一轮讲练测专题18:名句名篇默写与名著阅读(测案)(时间:60分钟,分值:110分)班级学号得分1.(201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①,。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②酿泉为酒,,,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④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

2.(2016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

”描写了山间四时中春夏两季的美丽景致。

(2)郦道元《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

”(3)庄周《逍遥游》引用《齐谐》中的话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去。

3.(2016届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

(3)《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4.(2016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2)杜甫《登高》一诗中情景交融,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

5.(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3)《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2019-2020年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第三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十六散文阅读学案6散文探究的3大探点

2019-2020年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第三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十六散文阅读学案6散文探究的3大探点

[常见设问方式]
2015 年 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
湖 北 高 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

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2015 年 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
四 川 高 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 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 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 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到茶场,学着大人 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 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 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 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 年第 4 期) 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6 分) [自主尝试]
解题 指导
[解题方略] 标题式探究“5思考”
1.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 比喻义、象征义等)。
2.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有的 作品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解答时特别关注 其对象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有的则在对象前添 加了修饰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解答时,更 要注意通过对象前面的修饰语,结合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 的含义,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 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 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 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 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山东省济宁市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3月习题

山东省济宁市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3月习题

2017年济宁市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Ι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Ι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去上古的村道,蜿蜒在山岭之间。

隔窗眺望山沟对面的岭莽,峰际线婀娜.起伏,宛如美人横卧。

丛丛翠绿的林带间,(掩映/掩蔽)着一两家民居,灰朴的基石、①褐黄色的板壁和沧黑..的瓦背,无不显露.出久远的沧桑。

偶尔,你会遇到一位挑担老人,身材精瘦,②满脸皱纹,走路四平八稳,一问高寿几何?③让你吃惊:④八十几岁了,还这样挑抬有力,你不疑心走进了上古的神仙世界?途中,同伴指着远处一(座/脉)山岭,说那是象鼻沟。

正向眼下的山沟里斜伸下柔软细长的象鼻,似乎正要吸水,而象头左右两扇圆润丰阔的小山,似两只迎风招摇的象耳,姗姗可爱....,让人惊讶这上古的造化。

在一片林莽间,一条石板古道斜伸而上,林莽(幽深/幽冥),青苔班驳..。

我们停下车,远眺对面气势恢弘....的一道道高岭梯田。

稻谷已收割尽净,裸露着黝黑的田土,萦绕着淡淡雾岚.。

那种震撼的气魄,毫不逊于龙脊.梯田、哈尼梯田。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婀娜.(nuó)沧黑 B.显露.(lòu)姗姗可爱C.雾岚.(lán)班驳 D.龙脊.(jǐ)气势恢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掩映座幽深 B.掩映脉幽深C.掩蔽座幽冥 D.掩蔽脉幽冥3.文中划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① B.② C.③ D.④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马尔克斯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作家,不仅在南美国家耳熟..,而且也为中国作家和..能详读者熟知,其作品已多次再版。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导学案:散文阅读(选考)(全国通用含解析)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导学案:散文阅读(选考)(全国通用含解析)

专题十二散文阅读(选考)[考情把脉][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祖屋农人祖屋,是我内心深处最鲜活的那一处,秘不示人,只怕她遭了风雨的侵蚀,抑或因晾在空气下而变质。

在我心中,她由高大到矮小,由缤纷到简单,由喧嚣到沉寂,到后来一直缩进我的梦里,晶莹成了枕边的一颗泪珠。

在很长的时间里,祖屋是我的整个世界。

或许是自第一次睁开眼睛,我便开始了探寻祖屋的秘密。

接下来,便用小小的身躯,摸爬丈量着这个宅院……祖屋的大门朝东南。

所谓的大门,只是一个枝条编成的柴扉而已,柴扉上钉着小扣,上着一把几乎锈透了的老锁,其实只是做做样子。

主屋是三间西屋,石头砌垒的底层墙上,土坯一直到顶,其上是用厚厚的黄草拍成的蓑衣似的草屋脊。

正屋用细泥糊就的外墙面,被风雨侵蚀,一条条的细槽沟和窄缝遍布其上,斑驳着岁月的手艺。

祖屋中,正正当当四平八稳地摆着一张八仙桌。

记事起,就觉得爷爷除去到院里纳凉、到地里干活之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桌子右边——也被我们称为“上首”——他那把椅子。

每年除夕夜,总是这样一幅场景:爷爷稳坐上首,爸爸、叔叔、哥哥、我和堂弟则围桌而坐,相互让菜、敬酒、劝酒,奶奶则带着她的儿媳们张罗忙活。

大桌子的旁边,是在农村被称为“憋来气”的土炉子,也是我印象里最暖的所在。

冬天里,往炉边一凑,仿佛冻透了的手脚、冻得通红的鼻头和接近透明的耳朵瞬间被暖了过来,有时接过奶奶递来的煎饼,贴在炉壁上一烤,一股香气便悄悄弥漫开来。

那被土炉子烙得焦黄的煎饼,至今烙在我的脑海里,抠都抠不掉……呼吸着祖屋院子里几代人呼吸过的空气,踩着院子里叠了无数摞的几代人的脚印,我渐渐长大。

祖屋却总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

看起来同样一成不变的,是屋檐下的那个燕子窝。

小学时,有一次放学回来,我同忙碌着的燕子有过一次对话,刚刚北归的它,身上还附着南方的暖意。

我对燕子说,“佐罗先生,你好”,燕子瞅着我发愣,看来这家伙健忘,过了个冬天就把老朋友给忘了,“它不是你那只燕子了,这是它孩子,我认得”,奶奶在一旁边喂着鸡边对我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复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复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复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把握散文基本特点与类型, 掌握各类散文阅读方法及其命题类型;2、熟悉规范的答题模式, 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复习重点:阅读方法, 命题类型, 答题方法技巧。

一、考情解读《考纲》要求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层级B, ”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D。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

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 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 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 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 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 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

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 富有表现力, 所以, 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 不能孤立的看, 要联系上下文, 联系文章的主题, 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 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

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的表现力, 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 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 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里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 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散文的语言散中见整, 清新自然, 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 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它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从历年各地高考题来看, 命题者主要从以下两大角度进行考查:一是词句的含意;二是词句的表达艺术。

题型主要包括分析结构思路, 内容要点概括, 理解词义、句意, 鉴赏形象、技巧, 探究。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 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 形散而神不散);(2)真实自然, 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 可以艺术加工, 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 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叙事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突出特色)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 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 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一轮复习散文阅读训练(山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18分)错误——中国故事常见的开端张晓风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诗人愁予有首诗,题目就叫《错误》,末段那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像一枝名笛,四十年来不知被多少嘴唇呜然吹响。

《三国志》里记载周瑜雅擅音律,即使酒后也仍然可以轻易辨出乐工的错误。

当时民间有首歌谣唱道:“曲有误,周郎顾。

”诗人多事,故意翻写了两句:“欲使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真是无限机趣,描述弹琴的女孩贪看周郎的眉目,故意多弹错几个音,害他频频回首,风流俊赏的周郎哪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

在中国,故事里的错误也仿佛是那弹琴女子在略施巧计,是善意而美丽的——想想如果不错它几个音,又焉能赚得你的回眸呢?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

如果你看到《花田错》《风筝误》《误入桃源》这样的戏目不要觉得古怪,如果不错它一错,哪来的故事呢!我们先来讲《红楼梦》吧,女娲炼石补天,偏偏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本来三万六千五百是个完整的数目,非常精准正确,可以刚刚补好残天。

女娲既是神明,她心里其实是雪亮的,但她存心要让一向正确的自己错它一次,要把一向精明的手段错它一点。

“正确”,只应是对工作的要求,“错误”,才是她乐于留给自己的一道难题,她要看看那块多余的石头,究竟会怎么样往返人世,出入虚实,并且历经情劫。

就是这一点点的谬错,于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便有了一块顽石,而由于有了这块顽石,又牵出了日后的通灵宝玉。

整一部《红楼梦》原来恰恰只是数学上三万六千五百分之一的差误而滑移出来的轨迹,并且逐步演化出一串荒唐幽眇的情节。

世上的错误往往不美丽,而美丽又每每不错误,唯独运气好碰上“美丽的错误”才可以生发出歌哭交感的故事。

《水浒传》楔子里的铸错则和希腊神话“潘多拉的盒子”有此类似,都是禁不住好奇,去窥探人类不该追究的奥秘。

但相较之下,洪太尉“揭封”又比潘多拉“开盒子”复杂得多。

他走完了三清堂的右廊尽头,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建筑:门缝上交叉贴着十几道封纸,上面高悬着“伏魔之殿”四个字。

据说从唐朝以来八九代天师每一代都亲自再贴一层封皮,锁孔里还灌了铜汁。

洪太尉禁不住引诱,竟打烂了锁,撕下封条,踢倒大门,撞进去掘石碣,搬走石龟,最后又扛起一丈见方的大青石板,这才看到下面原来是万丈深渊。

刹那间,黑烟上腾,散成金光,激射而出。

仅此一念之差,他放走了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合共一百零八个魔王……《水浒传》里一百零八个好汉便是这样来的。

中国的历史当然不该少了尧舜孔孟,但如果不是洪太尉伏魔殿那一搅和,我们就是失掉夜奔的林冲或醉打出山门的鲁智深,想来那也是怪可惜的呢!一部《镜花缘》又是怎么样的来由?说来也是因为百花仙子犯了一点小小的行政上的错误,因此便有了众位花仙贬入凡尘的情节。

犯了错,并且以长长的一生去截补,这其实也正是部分的人间故事吧!这一段段美丽的错误都好得令人艳羡称奇!从比较文学的观点看来,有人以为中国故事里往往缺少叛逆英雄。

像宙斯,那样弑父自立的神明,像雅典娜,必须拿斧头劈开父亲脑袋自己才跳得出来的女神,在中国是不作兴有的。

还算捣蛋精的哪吒太子,一旦与父亲冲突,也万不敢“叛逆”,他只能“剔骨剜肉”以还父母罢了。

中国的故事总是从一件小小的错误开端,诸如多炼了一块石头,失手打了一件琉璃盏,太早揭开坛子上有法力的封口。

不是叛逆,是可以理解的小过小犯,是失手,是大意,是一时兴起或一时失察。

“叛逆”太强烈,那不是中国方式。

中国故事只有“错”,而“错”这个既是“错误”之错,也是“交错”之错,交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只是两人或两事交互的作用——在人与人的盘根错节间就算是错也不怎么样。

像百花之仙,待历经尘劫回来,依旧是仙,仍旧冰清玉洁馥馥郁郁,仍然像掌理军机令一样准确地依时开花。

就算在受刑期间,那也是一场美丽的受罚,她们是人间女儿,兰心蕙质,生当大唐盛世,个个“纵其才而横其艳”,直令千古以下,回首乍望的我忍不住意飞神驰。

年轻,有许多好处,其中最足以傲视人者莫过于“有本钱去错”。

年轻人犯错,你总得担待他三分——有一次,我给学生订了作业,要他们每人念几十首诗,录在录音带上缴来。

有的学生念得极好,有时又念又唱,极为精彩。

有的却有口无心,苏东坡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不知怎么回事,有好几个学生念成“一年好景须君记”。

我听了,一面摇头莞尔,一面觉得也罢,苏东坡大约也不会太生气。

本来的句子是“请你要记得这些好景致”,现在变成了“好景致得要你这种人来记”,这种错法反而更见朋友之间相知相重之情了。

在中国,那些小小的差误,那些无心的过失,都有如偏离大道以后的岔路。

岔路亦自有其可观的风景,“曲径”似乎反而理直气壮得可以“通幽”。

错有错着,生命和人世在其严厉的大制约和惨烈的大叛逆之外也何妨采中国式的小差错小谬误或小小的不精确。

让岔路可以是另一条大路的起点,容错误是中国故事里急转直下的美丽情节。

(有删改) 1.文章开头,引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有什么作用?(4分)参考答案:①证明观点,引起后文。

②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解析:从文章的开头看,作者先亮明自己的观点是“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然后引用郑愁予的诗,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引出下文“美丽的错误”。

另外,在文章中引用诗词名句也能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2.文中作者选择的中国故事中一共写到了几个“错误”?根据这些内容,概括文中“错误”的含义。

(4分)参考答案:①由周瑜善于听出乐工的错误写到弹琴女子故意弹错,只为换得周郎的回顾。

②《红楼梦》中女娲故意多炼一块石头,才有了后面一系列歌哭交感的故事。

③《水浒传》中洪太尉禁不住诱惑,放走了一百零八个魔王,以致后面有了梁山好汉扶弱济贫的故事。

④《镜花缘》中的百花仙子因为访友下棋未归,导致众花在雪夜提前齐开,最终百花仙子被贬入凡尘。

“错误”具体指中国故事开端中常见的善意而美丽的小小的差误、无心的过失。

解析:先梳理文章结构,筛选出中国故事的语段,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再根据这些故事内容分析错误的含义。

可由《三国志》《红楼梦》《水浒传》《镜花缘》等故事中抓关键词句概括。

错误在文中的含义,可结合着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提炼性地概括。

例如,“中国的故事总是从一件小小的错误开端”,“在中国,那些小小的差误,那些无心的过失,都有如偏离大道以后的岔路。

岔路亦自有其可观的风景”,根据这些语句概括即可。

3.结合文意,鉴赏画线的语句。

(4分)参考答案: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人生中无心的过失,也可以出现美丽的故事的道理。

解析: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

以“偏离大道以后的岔路”来形容“那些小小的差误,那些无心的过失”,很显然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联系“让岔路可以是另一条大路的起点,容错误是中国故事里急转直下的美丽情节”组织答案即可。

4.从文章主旨的角度,赏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6分)答案要点:①文章认为在中国错误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是善意而美丽的;②为了说明这一点先从诗作《错误》写起,再用中国故事来阐释;③然后和外国文学进行比较,最后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解释。

解析:梳理文章思路就是弄明白作者在文章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文章是怎样展开的。

可以在把握段落层次大意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表述。

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18分)很亮的秋天王清铭南方的季节分野不是很明显,还穿短袖的时候,秋季就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

叶子还是那么绿,偶尔飘落几片黄叶,但这还不是秋天。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在南方往往也等到冬天。

郁达夫曾感慨南国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如果不是肌肤偶尔感觉有点凉意,看到那轮月比夜色还早升上有些黯淡的天空,我还真的感觉不到秋季的足迹正从远处逶迤而来。

我很少仰望天空,也极少出门。

刚读过两句古诗:“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我只是用肌肤感觉到一点很淡的秋意,而大雁好像有很多年不见了,这些旧时相识大概也忘了混迹于普通市民的我了吧。

如果我也能够长出翅膀,大概也很能飞离这复制一般的日子。

站在楼的最高层,我在高处,但天空在更高的地方,秋高气爽,秋天的高度不是任何人可以触摸到的。

但秋天毕竟到来了,尽管不像故都的秋那样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前天中午出门,天气还很热,抬头,天似乎显得高了,应该是逐渐枯落的河水给天空腾出一些位置了吧。

立秋以来,有几个阴天,太阳似乎在夏天把自己的能量挥洒殆尽,显得有点有气无力的。

不过这一天还好,在很高的天空中太阳依旧炽热,阳光很亮,秋天不是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落木萧萧,秋天也是很亮的。

夏天是在炎热的极致中自己化掉的,那么,很亮的秋天是怎么到来的?秋在心上,就是愁。

年轻的时候,我面对悄然侵袭而来的秋天总有一种诗人般的感伤,现在没有了,或许是心灵钝化了吧。

但有一点,我是明确的,秋天从心境开始,也在心境中延伸。

我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心境中酝酿一个属于自己的秋天。

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们也没有萧瑟的感受,南方的秋天更适宜心灵的远行。

我很自然地默念几句前人写秋的诗句。

比如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空中有没有鹤不要紧,重要的是我让自己的思绪翱翔起来了;再比如毛泽东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鱼在清浅的水底也能够飞翔,真的有点佩服诗人的想象了。

鱼没有天空,没有翅膀,但照样可以飞翔。

环境只能限制身体,但不能束缚人的心灵。

昂扬向上的人,在秋天,或无暇感伤,或超越了悲伤。

人生也有四季,秋季是人的壮年时期。

读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词,词人感慨壮年的羁旅漂泊生活:“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其实在秋雨中听雨滴落在心上,偶尔感伤一下,说明内心的诗意并没有随流水消逝,随黄叶飘零。

晴朗的时候,也不妨让这只断雁引诗情到碧霄。

壮年漂泊的生活足够让自己的人生也波澜壮阔。

换一个角度看秋天。

我们或许能够从中看出秋天的缤纷、高远和壮阔。

说过“人生即痛苦”的叔本华也说过这么一句话:“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秋在心上,可以是愁,也可以是无边的诗意。

秋天是在心境里展开的,也是在心境中酝酿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犹如酝酿果实,我们也为自己的秋天灌浆、着色。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我想我的秋天应该会有自己的收获的,最少,秋天来过我的心灵,在我的心内停留了一段,我的秋天就在心境中铺展开去。

或许秋意渐浓的时候,我也会有点感伤。

我不喜欢张爱玲,但她写的一段话我喜欢:“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应当也是快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