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 学案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导学案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导学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 散文 )教案1、散文整体阅读及感知1、明确散文文体特色;2、整体掌握文意和思路层次;3、明确不一样种类散文解题。

课时安排: 1 课时主题素材:兴盛1、名言( 1)民智者,兴盛之源也。

——严复( 2)非力车农无以富邦也。

——桓宽( 3)欲讲兴盛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

——谭嗣同( 4)为了中华民族的繁华昌盛,我要献出所有学问智慧。

——钱伟长( 5)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兴盛不足谋也。

——孙中山2、素材兴盛,中华民族的千年追求早在太古时代,被誉为中华民族人文鼻祖的黄帝就在中原播百谷草木,解决人们的衣食饱暖问题。

汉代养精蓄锐,让百姓享有更多发展果实,快速实现了国富兵强,“非遇水旱,则民丰衣足食,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行校”。

唐宋更是达到了中国的盛世。

唐代“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宋代“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无疑是当时最初进的国家,拥有全部原因把世界上的其余地方不过看作夷狄之邦”。

散文,是一种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

它是一种融表达、描绘、抒怀、谈论于一体,题材宽泛、形散神聚、笔法灵巧、立意深远、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款式。

依据表达的方式和写作内容,散文能够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谈论思辩等几类。

所谓整体阅读,就是在阅读时要整体掌握文意和思路层次。

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①内容——文章写了什么?基本掌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企图。

②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掌握文章的构造层次和作者是如何睁开思路的。

散文有不一样的种类,我们在阅读时就应当依据文本确立不一样的阅读重视点,以便更正确、全面地掌握文本,进而使答题指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楚。

【考点种类】种类 1 写人记事写人记事的散文,大多包含时间、地址、人物、事件的因由、经过和结果这六个基本因素。

阅读这种文章的基本步骤:第一步弄清基本因素抓住文章所写的人物的活动经过和事件的前因后果。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微案三鉴赏散文语言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微案三鉴赏散文语言

自我!微案三鉴赏散文语言微点突破一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2015 •广东髙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而题目。

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

如果你跟随了,它会霸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以它为荣。

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 且不停地呼唤。

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企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

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

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①懑在半空之中。

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英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进小城来住,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

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

”我说:“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给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

”“等等。

”他说罢,转身进了楼廊,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

他朝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

”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②迟迟疑疑地上近了他。

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手心,情意殷殷。

小犬让他暧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献些什么。

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境打垄,种了一片紫苏。

紫苏是上好的调味菜蔬一一生拌,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

他招呼邻居道:“紫苏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

”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们小心地掐着嫩叶,他笑眯眯地注视着, 说:“尽管掐吧,紫苏命贱,你越是掐得狠,它越是繁衍得茂盛。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考纲解读】《xx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及主要表现手法;主要考查知识点中要求能够“分析作品题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分析表达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已是屡见不鲜了。

例如“17.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实际上指的是表达技巧,主要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内容。

一是指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问题只是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指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段、行文布局(篇章结构)等。

从高考实际考查来看,一般不要求学生判断表达技巧是什么,而往往要求体会赏析其表达作用或效果。

【考点综合】“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往往会在以下知识点上命题:1、针对行文的人称运用、人称变化及其作用命题;【例子1】《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例子2】辽宁卷第20小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2、针对写作上具体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命题;【例子1】《报秋》第28 题,作者在叙写玉簪花的过程中,在第3自然段中插叙了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有何作用?【例子2】安徽卷第17小题问:文中画线部分所描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例子3】江苏卷第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3、针对语句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命题;【例子1】福建卷第13小题: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高中散文阅读】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

【高中散文阅读】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

【高中散文阅读】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分析综合c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高考网站:总结内容要点和中心意义《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分析综合C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一、学习目标:1熟悉考场常见命题形式;2掌握常见命题形式的解题方法;3课后通过典型问题巩固。

二、考点透视:考场要求考生识别和选择各种信息或对象,然后对所选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总结和整合。

常见的命题形式: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2.这篇文章分几个方面和阶段撰写。

改变的过程是什么?需要进行总结和解释;3.总结写作思路等。

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

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

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

另外,我们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三、典型问题:1一、真实主题展示(一)(.天津卷)塔上的树② 在码头靠泊时,你得仔细看看这幅风景画。

这是一座七层的古塔。

虽然它很古老,但不仅砖石风化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和屋檐都已损坏和不完整。

只剩下三个孤独的风铃,但它已经失去了声音。

只有被香烛熏黑的塔门和留在地上的灰烬表明这里还有人在祭祀,因此,我认为它的存在只是一个固化的历史故事。

湘西山区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一)本文第二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 散文阅读整体把握训练复习学案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 散文阅读整体把握训练复习学案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散文阅读整体把握训练复习学案展示课(时段:正课时间: 60分钟)学习主题(1分钟):。

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过程中,能熟练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深入地探讨分析文章的思路,总结一般的答题思路。

【训练课导学】巩固提升三级达标反馈题书写等级达成等级塔上的树易云武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镇,常常能发现一座塔。

眼下泛舟武水到沈从文故乡凤凰去,果然看见有座古塔突兀于小镇的高坡之上。

那塔顶上长着一棵壮硕的树,正面看像一团绿色的云,侧面看像老人的头。

船泊码头,便要去仔细看这幅山水泼墨,它是一座七层古塔,虽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寂寞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惟有被香烛熏烤得髹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在湘西山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

然而我执意要弄清除那塔上的树为什么如此蓊郁如盖,它如何得以生存。

于是,便匍匐着攀援石梯而上。

塔内盘道狭窄,因为空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第四层即不敢再贸然上去了。

好在这一层有四个拱门可供旅人瞭望,且石板清凉,所以趁着休息之机欲和古塔作无声的沟通。

这是有阵阵凉风吹来,冥冥之中,但听见塔内塔外众多鸟雀的鸣叫。

那生灵的叫唤涌动着,如潮汐此起彼伏。

塔外吼吼喳喳的声显得分外急促,充满焦虑之情。

我起初只是诧异,后来才理解到,原来那些飞鸟似乎发现我骚扰了它们的地盘,急欲驱逐我这个不速之客。

我甚至感觉盘旋于塔外的鸟雀全部都死劲地扇动翅膀向我扑将而来,呼呼生风。

其中竟然有几只勇猛者穿越空荡的拱门,俯冲于我的头顶之上。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充满灵性的飞鸟。

就在我急欲逃遁而下时,忽然又听得塔的上面三层鸟类的聒噪一片慌乱,但音量比较微弱,仔细辨析,我想,那也许是栖息于塔内的幼鸟和昏老之雀盼求食物或乞望爱怜之鸣,其嘤嘤之声令人不胜恻然,想象它们渴求布施张大尖嘴或鼓动羽翼的艰难情状,我后悔不该爬上塔来寻密探奇,侵犯了它们的家园,扰乱了乌亦家族的和平与宁静。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2014年山东卷高考试题)浣花草堂黄裳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筐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

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

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

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

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

人们就从她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

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

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烧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

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

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

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

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

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

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

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

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发着几株用石坛围起来的大树。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1板块 专题3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1板块 专题3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

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二) 散文第1讲文本初感知——读文求快·选择题求准一、明明白白读文——高效读文“3诀窍”散文“形散神不散”。

散文的“形”,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散文的“神”,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或哲理;“神不散”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可以说散文的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读懂散文的难度要远高于读懂小说。

针对散文的这一基本特征,有3大诀窍可以借助。

(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们的裁缝店李娟①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

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

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订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②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

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

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③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

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④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去许多。

⑤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店。

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试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⑥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3.2 散文阅读(教学案)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3.2 散文阅读(教学案)

专题3.2 散文阅读从各地模拟题及其他省份高考题来看,对散文的考查有以下特点:简答题往往从散文的词语和句子含意、结构的作用、形象的特征、手法与情感等多个角度出题。

散文中探究题相对较少,多是对散文复杂意蕴和多样手法的分析评价。

在题材上记人、叙事、写景、咏物、抒情的散文都有,尤其注重语言优美、情理交融、意蕴深刻的作品。

一、散文的特征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

2.情理交融,意味盎然“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与诗歌相比,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显得较为深沉含蓄,而且它又更多地把情感寓于所描写的生活材料中,转为一种情趣。

“理”即哲理,指作者对生活进行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后形成的对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可指事理,即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有些散文虽然取材小,却需要有哲理人情,并且散文中表达的这些哲理、事理不是凭空而发,他们往往与情绪紧密相依,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的升华和结晶。

情理两者有机地交融统一,形成了散文内容的重要特点。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语言往往具有高度准确的概括力,力求做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也讲究平实易解,决不故弄玄虚,总努力把艺术匠心藏于自然而和谐的气势之中,将一系列警句妙语融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从而呈现出一种华而不俗、朴而不拙的美。

二、考场上如何迅速读懂散文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掌握关键的整体阅读能力一、散文概念散文概念有广狭之说。

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古代无“散文”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情的文体,这一概念广为公众所接受。

狭义的散文专指抒情散文。

二、散文的文体特征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的。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2)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远,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三、散文的种类1.写人记事类散文(1)以记叙人、事为主要内容。

这类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突出特色,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2)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这是因为叙事散文所写的人和事大都与作者有密切的关系。

所写的人,或是亲人,或是师长,或是战友,或是所敬仰爱戴的人;所写的事,或是亲身经历,或是对人教育大、影响深的事。

因此,作者写这些人和事必然带有饱满的感情。

(3)故事情节不一定完整,人物形象不一定深刻。

写人叙事散文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但是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人物性格刻画不一定深刻。

记叙事件常常只是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侧面或片段,讲究以小见大。

描述人物,只选择最突出其性格的某一方面。

(4)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以记叙、描写为主。

(5)情感多含蓄或通过场景渲染、环境烘托、人物描写流露出来。

(6)注重行文的技巧。

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2.写景状物类散文(1)文眼鲜明,凸显主旨散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句使写景散文的这一点睛之笔更为鲜明,能透视文章的“心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

(3)融情于景大凡散文都要采用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或象征等手法来含蓄、形象而具体地表情达意。

(4)语言美妙,风格各异写景散文不仅语言美妙,还风格各异。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朱自清的清新真挚、巴金的含蓄深沉、黄河浪的活泼轻灵等。

(5)运用多种表达技巧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景物特征更加突出。

例如:对比法。

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景物,或者一景一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列写,形成反差对比,目的是突出作者所要描述的景色。

再如:拟人法。

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作者把所描述的景物直接当作人来叙述,赋予其动作、行为、语言等,来反映景物的变化运动过程。

②动静结合,交相辉映。

③写景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按景物的类别来写。

3.哲思文化类散文哲思文化类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1)达到与人的思想性情相通、灵气往来的境界,使读者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

(2)哲思文化类散文经过联想,拥有丰富的内涵,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

(3)哲思文化类散文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蘸满了审美情感的汁液。

(4)语言生动、形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学色彩浓厚。

一、考场散文整体阅读的要求和方法考场阅读与平时阅读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整体阅读,第二步是带题阅读。

第一步的整体阅读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下一步带题阅读乃至准确答题的成败。

整体阅读的要求在于: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考场散文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区别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这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把握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

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1)内容——文章写了什么?基本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1.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

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4.根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

不同形式的散文,它的思路结构是不同的。

根据文体特征,也能较快地理清文章的脉络。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标题往往蕴含一些重要的信息,有时甚至集中反映文章意旨。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倾向。

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思考,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如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如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为我们所捕捉了。

3.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联系,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

找到这样的词语、句子,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捕捉了。

4.概括内容和主旨。

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对人、事、景、物的感悟和观点态度,进而把握全文主旨。

二、整体阅读示例(一)写人叙事散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半局第一步:关注标题标题是个棋语,用在写人散文中肯定有暗喻。

张晓风大家都叫他杜公——①虽然那时候他才三十几岁。

他和我有十几年之久在一个学校里,很多时候甚至是在一间办公室里——但是我不喜欢说他是“同事”。

说他是朋友吗?我始终不敢将他列入朋友类。

他这人毛病甚多,带棱带刺,在办公室里对他敬而远之的人不少,就连我自己,跟他也不是没有斗过嘴,使过气,但我惊奇我真的一直尊敬他...。

..........,喜欢他第二步:圈点批注表明“我”对杜公的情感态度,“惊奇”“真的”“一直”交代了“敬”“喜”之深。

那时候我刚毕业,在中文系里做助教,他是讲师,三系合用一个办公室,成天人来人往的,他每次从单身宿舍跑来,进了门就嚷:“我来‘言不及义’啦!”他的喉咙似乎曾因开刀受伤,非常沙哑,猛听起来简直有点凶恶,细听之下才发觉句句珠玑,令人绝倒。

后来我读到唐太宗论魏征(那个凶凶的、逼人的魏征),却说其人“妩.媚.”,几乎跳起来,这字形容杜公太好了。

——虽然杜公粗眉毛...,而...,瞪凸眼...,嘎嗓子且还不时骂人..。

点明了杜公性格中的可爱。

外凶内善。

他住的屋子极小.........,...,他种了许多盆盆罐罐的昙花..,大约是四个半榻榻米,宿舍人又杂不时邀我们请赏,夏天招待桂花绿豆汤、郁李,冬天是腊八粥或猪腿肉红煨干鱿鱼加粉丝。

我一直以为他对昙花深感兴趣,后来才弄清楚,原来他只是想用那些多刺的盆盆罐罐围满走廊,好让闲杂人等不能在他窗外聊天——穷教员要为自己创造读书环境真难。

侧面描写。

“这房子倒可以叫‘不畏斋’了!”他自嘲道,“四十、五十而无闻焉,其亦不足畏也——孔夫子说的。

”他那一年已过了四十岁了。

杜公能写字...,他随写随掷,不自珍惜,却喜欢以米芾自居。

多才多艺。

...,也能作诗“米南宫哪,简直是米南宫哪!”杜公爱憎分明....,看到不顺眼的人或事他非爆出来不可。

有一次他极讨厌的一个人调到别处去了,后来得意洋洋地穿了新机关的制服回来,他不露声色地说:“这是制服吗?”这四字立人魂魄。

“是啊!”那人愈加得意。

“这是制帽?”“是啊!”“这是制鞋?”“是啊!”那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始终没有悟过来制鞋、制帽是指丧服的意思。

杜公谈起恋爱,差不多变了一个人,风趣....。

谈恋爱时的表现。

..、狡黠..、热情洋溢他要我带一张英文小纸条回去给那女孩,上面这样写:“请你来看一张全世界最美丽的图画,会让你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小宝(我们都这样叫她)和我想不通他哪里弄来一张这种图画,及至跑去一看,原来是他为小宝加洗的照片。

他又去买些粗铁丝,用槌子把它锤成烤叉,带我们去内双溪烤肉。

也不知他哪里学来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本领,问他,他也只神秘地学着孔子的口吻说:“吾多能鄙事。

”从一切的理由看,跟杜公结婚是不合理性的——②好在爱情不讲究理性,所以后来他们还是结婚了。

他的女儿取名“杜可名”,出于“老子”,真是取得好。

后来就听说他病了,医生已放弃开刀,杜公是何等聪明的人,他立刻什么都明白了,倒是小宝,他一直不让她知道。

我和另外两个女同事去看他,我知道那是我最后一次看他了。

对于那些英年早逝弃我而去的朋友,我的情绪与其说是悲哀..!“我”..,不如说是愤怒的愤怒,怒天妒英才。

正好像一群孩子,在广场上做游戏,大家才刚弄清楚游戏规则,才刚明白游戏的好玩之处,并且刚找好自己的那一伙,其中一人却不声不响地半局而退了,你一时怎能不愕然得手足无措,甚至觉得被什么人骗了一场似的愤怒!满场的孩子仍在游戏,属于你的游伴却不见了!他于八月十四日去世了,享年五十二岁,孤女九岁,他在病榻上自拟的挽联是这样的:“天道还好,国族必有前途,惟劫难方殷,先死亦佳,勉无深恶大罪,可以笑谢兹世;人间多苦,事功早摒奢望,已庸碌一生,幸存何益,忍抛孤嫠弱息,未免愧对私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