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的保护与开发

合集下载

南京明城墙的导游词三篇

南京明城墙的导游词三篇

南京明城墙的导游词三篇导游词一:南京明城墙的历史与文化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南京明城墙,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这座城墙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南京明城墙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总长约35.2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古城墙之一,也是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

城墙由青石砌筑而成,高约14米,宽约5-7米,有城门12座,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此处的午门。

这座城墙见证了南京这座古都的兴衰历史。

明代时期,南京是中国的首都,城墙起到了重要的防御作用。

据历史记载,建城之初,南京城墙曾经被围攻过多次,但始终未能攻破。

明朝灭亡后,南京成为了明朝遗腹子朱棣的都城,城墙也被修复并得到加强。

除了防御作用,南京明城墙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城墙上有许多瞭望台和炮楼,提供了俯瞰南京城的绝佳视角。

这里也是文人雅士创作诗词、观赏风景的地方。

南京明城墙还有一些历史遗迹,如钟阜寺、秦淮河等,这些都是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南京明城墙上,您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夕阳。

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城墙上,给整个城市增添了一份温馨与浪漫。

因此,这里也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拍照胜地。

最后,我还要提醒大家,游览南京明城墙时,请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丢垃圾。

同时,遵守游览秩序,不要随意攀爬城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希望大家在南京明城墙的游览中,能够感受到南京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

谢谢大家!导游词二:南京明城墙的建筑特点与风格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南京明城墙,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城墙的建筑特点与风格。

南京明城墙建于明朝洪武年间,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古代城墙建筑技术。

城墙主要由青石砌筑而成,整体呈长方形,总长约35.2公里。

城墙高约14米,宽约5-7米,可以容纳多人并排行走。

南京明城墙的一大特点是城门建筑。

城墙上有12座城门,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午门。

午门为双重城门结构,外城门上刻有雄狮图案,象征着威武和庄严。

城门上方有守城武士的守卫所,也是城墙上观景的理想位置。

除了城门,南京明城墙还有许多瞭望台和炮楼。

关于《南京城墙保护条例》的说明

关于《南京城墙保护条例》的说明

关于《南京城墙保护条例》的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5.01.15•【分类】立法草案及其说明正文关于《南京城墙保护条例》的说明——2015年1月15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南京城墙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4年12月30日审议制定,现就《条例》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南京城墙是我国现存城墙中保存最完整的古都城墙,也是中国现存城墙中长度最长的城墙,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城市建设、军事历史和建筑艺术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995年11月,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对于加强南京城墙的规划、保护、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文物部门开展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规范性指引。

2006年和2012年,南京城墙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大申遗项目,去年7月,南京又被确定为“中国明清城墙”申遗项目牵头城市。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为了促进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应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南京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城墙在保护方式、保护途径、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法律法规上规范、调整和强化对南京城墙保护与利用,提升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城市地位,修订《办法》十分必要,并将《办法》提升为《条例》。

二、《条例》的主要内容《条例》共五章,四十条。

第一章总则,主要规定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城墙保护原则、政府及其部门职责等;第二章保护和利用,主要规定城墙保护规划编制和要求、城墙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规定、城墙保护的禁止性行为、城墙利用方式和要求;第四章监督和管理,主要规定文化遗产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城墙保护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城墙保护管理机构保护城墙的具体措施;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一)关于南京城墙法律概念。

南京明城墙:历史遗迹中的宏伟壮丽

南京明城墙:历史遗迹中的宏伟壮丽

南京明城墙:历史遗迹中的宏伟壮丽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遗迹之一,也是南京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

它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心地带,东、南、西、北四面环绕着整个南京城,是明代晚期至清代初期的建筑杰作。

南京明城墙的宏伟壮丽,不仅彰显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和技术水平,也见证了南京城的兴衰历程。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

它的修建是为了巩固明朝在南方的地位,防御外敌和维护国家安全。

由于南京曾是明朝的首都,这座城墙在当时的规模和重要性上是独一无二的。

城墙的修建过程严格遵循了明朝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明朝时期建筑工艺和技术的巅峰。

南京明城墙的总长约为35.2公里,平均高度约为12米,底宽约为25米。

城墙采用了红砖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墙体内部填充有黄土和石块,增强了城墙的稳固性。

墙体上有许多壁垛、护城河和城门,使得整个城墙更加牢固和完整。

当时的守城设施非常完善,如引江济北、筑渡船、设营寨等,为城墙提供了额外的保护。

南京明城墙的宏伟壮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南京城的美景。

墙体上的黄瓦、红墙、护城河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城墙上的角楼、瞭望塔和炮台等建筑物更是增添了古城的风采。

每个城门都有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如钟楼、城楼等,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

尤其是明孝陵城墙,作为南京明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将明代的雄伟气势展示得淋漓尽致。

南京明城墙不仅仅是一道城防工事,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故事。

在南京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城墙见证了南京的兴衰荣辱。

在明朝的鼎盛时期,南京是中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而城墙就是这个繁荣城市的象征。

然而,在明朝灭亡后,南京一度沉寂了几百年。

城墙因长期缺乏维修而逐渐破损,并在清朝时期几经扩建和修缮。

南京明城墙的历史沉淀使其更加具有厚重的意义,它成为了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近年来,南京明城墙得到了广泛的保护和修复,为人们展示了明代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

游客可以在城墙上漫步,感受到历史的重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京明城墙 介绍

南京明城墙 介绍

南京明城墙介绍
南京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之一,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城墙之一,
也是明代最具代表性的城墙之一。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历时近30年才建成。

城墙全长约35.2公里,高约14米,底宽约14米,墙体由青
砖砌成,十分坚固。

南京明城墙分为东、南、西、北四门,分别为朝天门、桥门、天宁门、永和门。

城墙上建有角楼、敌楼、城门、城堡等建筑,每隔一段距离还建有马面、马道等设施,用于防御敌人的攻击。

城墙上还设有箭楼,便于守城官兵进行射击。

南京明城墙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墙建筑的精华,其独特的设计和工艺
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城墙沿线还保留着许多历史遗迹和文物,如城门、城楼、碑文等,展现了明代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貌。

南京明城墙也是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明城墙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军事防御理念,展现了明代
城市规划的特点。

南京明城墙作为中国古代城墙的代表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还是中国城墙建筑的典范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研究和参观。

南京明城墙的保存完好,为后人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和防御工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关于南京明城墙的故事

关于南京明城墙的故事

关于南京明城墙的故事
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城墙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故事。

以下是南京明城墙的一些故事和背景:
1.建造背景:南京明城墙修建于明朝时期,始建于明太祖朱棣(即明成祖)统治时期的14世纪。

城墙的修建是为了巩固南京作为明朝的首都地位,保护城市免受外敌侵略。

2.抗倭英雄:明城墙曾经成为中国抗击日本倭寇侵略的重要战场。

在明代末年,倭寇频繁侵扰中国沿海地区,南京也不例外。

明成祖派遣抗倭名将戚继光统帅军队,在南京明城墙上与倭寇展开激烈战斗,成功击退倭寇的进攻。

3.城墙的规模:南京明城墙是中国最长的城墙之一,全长约35公里。

它由城墙本体、城门和角楼等构成,形成了坚固的城防体系。

城墙采用了砖石结构,精巧而坚固。

4.大洪水的保护:南京明城墙还承担了保护城市免受大洪水侵袭的重要任务。

明朝时期,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水,南京城也不例外。

明城墙的设计考虑到了防洪需求,设置了水闸和排水系统,帮助减轻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5.历史保护和修复:南京明城墙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多次战争和修复。

在清朝时期,城墙曾遭受过一些损毁,但后来得到了修复。

在现代,南京明城墙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修复,成为南京的重要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之一。

南京明城墙作为中国古代城防工程的杰作,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战斗。

它不仅具有军事和防御意义,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吸引着游客和历史爱好者前来探索和了解。

1/ 1。

南京城墙中国最长的城墙之一

南京城墙中国最长的城墙之一

南京城墙中国最长的城墙之一南京城墙,中国最长的城墙之一南京城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心,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城墙之一。

南京自古就是中国的重要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墙作为城市的护城大臣,承载着保护城市和居民的重任。

本文将介绍南京城墙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南京城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将南京定为都城,并亲自参与了城墙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南京城墙在明朝、清朝和民国时期经历了多次修复和重建,如今的城墙主要是清朝时期的建筑。

南京城墙全长35.1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城墙之一。

二、建筑特点1. 独特的砖石结构南京城墙采用了传统的砖石结构,墙体坚固而耐久。

城墙的外表是以火烧砖为主,内部则是夯土和石头,使得整个城墙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

这种独特的砖石结构使得南京城墙能够经受住长期的风吹雨打,历经百年依然屹立不倒。

2. 雄伟壮观的城门南京城墙共有城门城楼十三座,每座城门城楼都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中最著名的是夫子庙城门和中华门。

夫子庙城门作为南京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见证了南京的辉煌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中华门则是南京城墙中最庄重的城门之一,城门上镶嵌着巨大的铜铁包覆木雕,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三、对历史文化的影响南京城墙是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南京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南京曾是中国六朝古都,明清两代的首都,而城墙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城墙作为南京的城市符号,成为了南京人民的骄傲和文化象征。

另外,南京城墙还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墙周围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格局,保护了南京历史风貌。

城墙和城门也成为了南京旅游的重要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结语:南京城墙作为中国最长的城墙之一,它承载着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技术和文化的传承。

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南京市民和游客们心中的自豪和骄傲。

南京明城墙的历史古迹

南京明城墙的历史古迹

南京明城墙的历史古迹南京明城墙是中国现存最长的城墙之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被誉为是明代古城防御工程的杰作。

它是一道由砖石建成的古老城垣,全长约35.2公里,保留至今的城墙长约25.6公里。

南京明城墙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南京明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

当时,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决定在南京修建一道庞大的城墙作为防御工事。

他选定了南京城的旧址,经过层层筹划和规划,明朝政府动员了大量的劳力和资源,历经数十年才完成了这一壮举。

南京明城墙的设计融合了当时中国古代建筑学的精华,具有很高的防御价值。

城墙采用了四角雉堞、尖券、护城河等传统的防御措施。

城墙共有13个门,其中最著名的是刘备门、脱帽山门和宁海门。

门楼的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城墙的内外都是用青石铺就的宽敞道路,便于城内居民和士兵的行走。

在南京明城墙的内部,还有一些其他的建筑物和景点,如朝天宫、博物院等。

朝天宫是位于城墙上的一座古老道观,已有千年历史。

它是南京著名的神庙之一,吸引了许多信仰者前来参拜。

博物院内展示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如明代的兵器、瓷器、书画等。

这些文物的保存状况非常好,让人们有机会了解明代的历史和文化。

南京明城墙的修建不仅仅是为了防御外敌,还有它的政治和象征意义。

明朝时期,南京是中国的首都,城内有皇宫、文庙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机构。

明城墙的建造,标志着南京的地位和威望,对于维护政权稳定以及国家的统一至关重要。

尽管南京明城墙在明朝时期起到了重要的防御和象征作用,但在清朝以后的几百年中,南京明城墙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曾经辉煌的南京城成为历史的过去,城墙也逐渐荒芜。

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南京市政府开始进行城市修缮和历史遗产保护工作,南京明城墙才逐渐重获其应有的地位。

现如今,南京明城墙成为南京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南京明城墙的修缮和保护工作持续至今。

南京明城墙的简介

南京明城墙的简介

南京明城墙的简介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南京市的一处历史遗迹,也是中国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南京明城墙位于南京市中心,总长约35.2公里,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南京明城墙共有城墙、城门、角楼、敌台、护城河等组成。

城墙高约15米,宽约20米,采用夯土夯筑而成,坚固耐久。

城墙上设有瞭望塔、箭楼等防御设施,用以观察敌情和射击,形成了坚实的防御体系。

城墙内外设置有护城河,有效增强了城墙的防御力。

南京明城墙还有多个城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南京城的六朝古都门——夫子庙城门和南京城的南门——中华门。

夫子庙城门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南京现存最古老的城门之一,建于明朝初年,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夫子庙城门呈现出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门楼高大宏伟,上刻有精美的石雕,彰显了明朝时期的壮丽气派。

中华门则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是南京城的南门,也是南京明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华门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形制宏伟,气势磅礴,是南京城防的重要门户。

南京明城墙的角楼和敌台也是其独特之处。

角楼位于城墙的拐角处,起到了连接墙体、加强防御的作用。

敌台是城墙上的观察塔,用于监视敌情和射击,是明城墙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角楼和敌台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城墙的防御能力,还增添了城墙的美观性。

南京明城墙的护城河是其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城河呈环绕南京市中心的形状,全长约22.5公里,宽度约50米,深度约3-4米。

护城河的存在加强了城墙的防御能力,形成了天然的防线。

南京明城墙作为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典范,既是南京市的重要历史遗迹,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明城墙的修建,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也见证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辉煌历史。

南京明城墙的保存完整,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和了解古代城市建筑、军事防御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料。

如今,南京明城墙已成为南京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历史爱好者。

游客可以在城墙上漫步,感受古代城市的庄严和壮美;也可以登上城墙的角楼和敌台,俯瞰整个南京市的美景;还可以参观城墙上的博物馆,了解南京明城墙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明城墙的保护与开发几千年的历史沧桑给悠悠中华留下一份深沉的底蕴,在璀璨的中华文明中,南京以其独特的视角吐呐着那份繁华与稳重!
早时吟诵“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这首《石头城》时,南京就让我有了无限暇想。

长大后更觉其与众不同。

十朝金粉给南京的气质抹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浓厚的历史积淀更增添了它的韵味。

南京不同于其它古都:别的古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则是把历史溶解于自然。

它依山傍水,气势开阔,有“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等种种胜景。

而我认为最负胜名的当首推南京古城墙。

南京明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建造在江南的统一全国的都城城墙。

它始建于元末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6年),历时21年之久。

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

其中,南京京城墙,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3.676公里,比首都北京
的古城墙还长出0.776公里。

而南京古城墙的外廓城周长则为60公里。

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廓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除城门等木构建筑不复存在,城墙依然屹立。

所以,现在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

南京的城墙,为我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

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我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早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企图进一步吞并楚国,他看中了位于现在南京中华门的长干里一带,召见他的谋士范蠡监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

当时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占地面积也只有6万平方米,称作“越台”。

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又在南京清凉山(又叫石头山)筑城,称为“金陵邑”,这也是南京又称“金陵”、“石头城”的来历。

到了公元前211年,孙权又在金陵邑故址构筑“石头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历史遗存“鬼脸城”,这是当时的军事要塞,它依山为城,因江为池,地势十分险要。

当然,南京十朝建都史中最辉煌的一页当数元末至正二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开始建造的明城墙。

它东连石头城,南贯秦
淮区,北带玄武湖,将历代都城都囊括其中。

朱元璋为建造这座都城,动用各类筑城人员达百万余众,涉及长江中、下游数省的广袤地区,具有强烈的民族亲和性及地区代表性。

经近年抢救性修复,现在明城墙的完好总长度已经达到23.743公里。

南京市委、市政府还不惜拨出重金,先后建成了以古城墙为背景、护城河为依托的“月牙湖公园”,建造了能够传递历史信息的“水西门遗址广场”和以瓮城、城墙为主题的新建筑群体“汉中门市民休闲广
但当我们沉浸在对明城墙的惊叹和喜悦之中时,也看到了一些令人极其不快的现象。

例如,在中华门城墙上,我看见有不少的城砖被人用刀刻上“某某某到此一游”等字样,甚至有些是乱涂乱画。

明城墙具有特别价值,因此应该投入相当的力量加以维护城墙和周边环境。

我觉得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发布保护明城墙的通告,规定硬性条例:可以规定严禁拆
取或损坏墙砖,严禁在城墙上钉桩挂线……对于违反者事情节
轻重,给予教育处罚。

2.提高宣传力度,加强公民保护意识:“以维护古城墙为荣,
以损害古城墙为耻”
3.举办展览,介绍古城墙的悠久历史;
4.建立英文版的官方网站,专门介绍南京明城墙,让全世界
都了解。

将南京城墙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所有倾心关注热爱南京城墙有识之士的企盼,也是我们当代人为将这一遗产推向世界,让人类所共享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在此,我衷心祝愿南京古城墙申报世界遗产早日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