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不⽤⽂字的书和信》是⼀篇说明⽂,介绍了创造了⽂字之前,⼈类记事的⽅法和通信的⽅法,语⾔通俗易懂,⽂章结构清晰。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不⽤⽂字的书和信》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不⽤⽂字的书和信》原⽂ ⼈类在创造⽂字之前,常常⽤⼀些奇妙的⽅法来帮助记忆。
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法。
发⽣了⼀件事⼉,就在绳⼦上打⼀个结。
各个结⼤⼩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那些事⼉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
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
现在世界上还有⼀些民族没有⽂字,他们还⽤“结绳记事”的⽅法。
还有⼀些民族⽤贝壳代替绳结。
贝壳⼤⼩不⼀,颜⾊形状也有许多种,⽐绳结容易分辨。
⼀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在他们看来,就是⼀本书。
读了这本书,他们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不但如此,在创造⽂字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法。
跟记事⽤绳结或贝壳⼀个样,也⽤⼀些东西来表⽰意思。
譬如这⼀族送给那⼀族⼀杆枪或者⼀⽀箭,这就是⼀封宣战书。
那⼀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
从前有⼀个民族送给相邻的民族⼀封信。
这封信⼀共四样东西:⼀只死鸟,⼀只死⽼⿏,⼀只死青蛙,还有五⽀箭。
这些东西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它是在说:“你们能像鸟⼉⼀样在天空中飞,像⽼⿏⼀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样在湖⾯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
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地,我们就⽤乱箭来对付你们!” 如果有⼀天,我们从邮递员⼿⾥收到⼀个包裹,解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鸟、死⽼⿏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声叫怪,猜想是哪⼀个淘⽓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
谁知道在古代,这样⼀包东西却是⼀封严厉的信。
【篇⼆】⼩学三年级语⽂《不⽤⽂字的书和信》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理解课⽂内容,把课⽂分成两部分,了解发明⽂字前⼈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法,了解⼀些不⽤⽂字的书和信,知道⼀些传递信息的⽅式。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ppt课件

创造 记忆 贝壳 宣战 人类
奇妙 帮助 经历 民族 代替 分辨 邮递员 寄托 严厉 跳跃
历史 经历 厉害 严厉 再接再厉 鼓励
分辨 辫子 争辩 花瓣
感知课文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的呢? 2.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记事 的呢? 3.想象一下,各种绳子结以及贝壳可 能代表什么意思呢?
赏析· 领会
如果有一天你接到一个包裹, 里面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只死鸟、 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五枝箭 这些东西,你会怎么想呢?这个古 代又是什么意思呢?
赏析· 领会
如果收到这样的一个包裹,我们会认 为是哪一位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 但在古代,这是一封严厉的信。它的 意思是: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 像老鼠一样在地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 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什 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 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思考· 讨论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的呢?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 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思考· 讨论
2.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记 事的呢? 人们用的是结绳记事、贝壳记事 等方法来传递信息的。
思考· 讨论
3.想象一下,各种绳子结以及贝壳 可能代表什么意思呢? 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 生了一件事儿,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各个 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 儿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 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结绳。贝壳大 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结绳容易 分辨。
总结· 升华
虽然古代的人类没有我们现在 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他们利用自 己身边能够利用的事物进行通信,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我们现 在所用的文字,创造了人类一个又 一个的文明。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含义,学会用生活中的事物来表达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本书,问学生:“这本书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学习1.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2.学生描述后,老师引导:“这就是不用文字的书,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3.老师出示一封信,问:“这封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5.老师举例说明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漫画、表情包等。
6.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生活中的事物来表达情感。
(三)实践环节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在纸上用彩笔、剪刀、胶棒等工具创作一幅不用文字的书或信。
2.学生创作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3.创作完成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1.请学生回家后,用生活中的事物创作一幅不用文字的书或信,并分享给家人。
2.家长参与评价,共同感受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实践,使他们初步理解了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含义对话设计: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书吗?”学生:“书是用来读的,上面有字。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精品课件)

陕西助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课文介绍了“宣战书”的内容,如果是报
平安,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表示 ?
陕西助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如果有一天,我们从邮 递员手里收到一个包裹,解 开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 鸟、死老鼠这些东西,我们 唯有连声叫怪,猜想是哪一 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 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包东 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
事件记录不具体, 容易分辨, 没有具体时间的 可以很快 勾起回忆 记录
陕西助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不用文字的信
不但如此,在创造文
字之前,有些民族已经 有了通信的方法。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 的作用,从记事 方法转到通信方法。
陕西助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不用文字的信
用一些东西表示
举 例 子
一杆枪/一支箭 →宣战书 一只死鸟 一只死老鼠 一只死青蛙 五支箭 →警告信
查一查
视频中还介绍了契刻记事等记 事方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 己动手查找相关资料。
陕西助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
族没有文字,他们还用 “结绳记事”的方法。
这句话证实了 “结绳记事”在历史 上是真实存在的。
陕西助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奇妙的方法之二:贝壳记事
在讲述贝壳记事时,作者运用了作比较 ______的说 明方法,即与“结绳记事”相比,贝壳记事 容易分辨 。 __________ 大小 、________ 颜色 和 贝壳记事主要运用了贝壳的______ 形状 。红表示愉快,灰代表伤心,黄有小生命诞生, _____ 黑发生了不幸的事。
陕西助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字词乐园
我 会 认 yì 回 忆
yóu zú tà
民 族
dì
踏 步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叶圣陶
叶圣陶 (1894年- 1988年)中 国著名作家、 教育家、编 辑家、文学 出版家和社 会活动家。
yì zú tà yóu dì 记忆 民族 踏上 邮递员 jì lèi jīng lì zhuàng 寄信 类别 经历 形 状 zhàn dòu cáng jiàn 战 斗 藏起来 乱箭 lì fù 严厉 对付
用一些东西表示意思传递信息
优点:能准确的表达出意义。 缺点:不能表明具体时间等内容。
1、在创造文字之前,有哪些奇妙 的方法来帮助记忆?为什么说 “奇妙”呢? 2、“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 在你们看来呢? 3、找出说明“结绳记事”和贝壳 记事方法的语句。来自dǒu北斗七星斗胆
斗
dòu 战斗 斗争
1、试着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并概括出段意。 1—2,人类创造文字之前,常用 一巧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3—5,人类创造文字之前的通信 方法。
2、文中出现了哪些不用文字的书和 信呢?它们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结绳记事 优点:表明事情大小和重要
贝壳记事
程度、种类、形式。 缺点:不能准确表明事情发 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 过和结果。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图腾的概念以及其在古代文明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图像的观察能力,提高其对图腾图案的识别和解读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图腾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以及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如何通过图腾进行信息传递。
4. 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图腾的定义与分类:介绍图腾的概念,讲解图腾的分类及各种图腾的象征意义。
2. 图腾在古代文明中的作用:探讨图腾在古代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图腾对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3. 图腾图案的识别与解读: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和识别图腾图案,解读图腾所传达的信息。
4. 图腾作为交流工具的实例:分析一些历史和现代的图腾交流实例,如图腾旗帜、图腾舞蹈等。
5. 学生实践: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图腾图案,并尝试通过图腾传达自己的信息和故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腾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图腾的重要性。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设计图腾,提高其对图腾的识别和解读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历史和现代的图腾交流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腾的作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图腾的设计和交流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图腾定义、分类、作用以及交流实例的PPT,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图腾图案素材:准备一些图腾图案的素材,用于让学生观察、分析和设计。
3. 设计软件:为学生提供图腾设计软件或工具,方便学生创作自己的图腾图案。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图腾图案设计:评估学生设计的图腾图案,包括图案的创意、象征意义和传达信息的效果。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与图腾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设计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非文字形式的书籍和信件。
激发学生对非文字形式书籍和信件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对多样化的阅读材料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非文字形式的书籍和信件的种类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非文字形式书籍和信件的意义和价值。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非文字形式的书籍和信件。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图像书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图像书籍的特点和魅力。
培养学生对图像书籍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图像书籍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图像书籍的魅力和价值。
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图像书籍。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书籍,理解其特点和魅力。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图像书籍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用手势和表情传递信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手势和表情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手势和表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手势和表情在非文字书信中的种类和特点。
分析手势和表情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引导学生运用手势和表情进行沟通和表达。
3.3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手势和表情进行沟通和表达。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手势和表情在非文字书信中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用音乐和声音传递信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音乐和声音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种类和特点。
分析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和声音进行沟通和表达。
4.3 教学方法采用音乐和声音的示例,让学生体验和理解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非文字书信的特点和价值。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1单元《不用文字的书和信》ppt课件

思考· 讨论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的呢?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 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2.默读课文1、2自然段,在创造文字之 前,人们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记事的呢?
结绳记事
贝壳记事
阅读思考
默读课文3--5自然段,在创造文字之前, 人们又是用什么方法通信的呢? 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
讨论交流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方法到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 优点 缺点
容易混淆 麻烦 容易误会
结绳记事 贝壳记事 用一些东西 表示意思
简单、方便
容易分辨 传递简单的信息
总结· 升华
虽然古代的人类没有我们现在 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他们利用自 己身边能够利用的事物进行通信,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我们现 在所用的文字,创造了人类一个又 一个的文明。
随堂检测(五) :看拼音,写词语 rén lèi xíng zhuàng shōu cáng 日历) ( 形状 ) ( 收藏 ) yán lì ( rì lì
(
人类 ) (
zhàn dòu ( 战斗 )
严厉
)
再读课文:自学提示(二)
•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的呢? 2.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记事 的呢? 3.想象一下,各种绳子结以及贝壳可 能代表什么意思呢?
递 (dì ) (传递) 唯(wéi) (唯一)
淘(táo) (淘气) 严(yán) (严格)
随堂检测(一):1.我会读、会用生字词语造句。
创造 记忆 民族 形状 误会 踏上 邮递 寄信 对付 乱箭 战斗 严厉随堂检测(二): Nhomakorabea会近反义词
我会近义词 区别---- 区分 唯有---- 只有 我会反义词 容易----困难 重要----次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知道一些相关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4、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一、谈话导入,揭题
1、现在,我们记事和通讯的方式常见的有哪些?都是靠什么传递?(书信、电话、网络……)(文字或声音)然而在古代,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更不用说有电话等现代通讯设备了,那他们是怎样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明文。
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的呢?
2、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记事的呢?
3、想象一下,各种绳子结以及贝壳可能代表什么意思呢?
三、学习课文,细读品味
(一)学习古代记事和通信方法。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的呢?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
2、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记事的呢?
(人们用的是结绳记事、贝壳记事等方法来记事的。
)
3、想象一下,各种绳子结以及贝壳可能代表什么意思呢?
(我国远古时候有“结绳记事”的方法。
发生了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
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有别,表示那些事儿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
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来代替绳结。
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
)
(二)学习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1、过渡:不但如此,在创造文字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跟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个样,也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
譬如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根枪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
那一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
2、赏析、领会:如果有一天你接到一个包裹,里面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五枝箭这些东西,你会怎么想呢?这个在古代又是什么意思呢?
四、学习写作方法。
过渡:是呀,古代的记事和通信方法是多么的奇妙!这篇说明文作者叶圣陶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等)
五、总结、升华
1、学了课文,你有何收获或感想?
2、总结:虽然古代的人类没有我们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他们利用自己身边能够利用的事物进行记事和传递信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我们现在所用的文字,创造了人类一个又一个的文明。
他们是多么伟大呀!同学
们,看看他们,想想自己,难道你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