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的药方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处方大全配方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处方大全配方在高级养生师的角度看来,补脾胃虚寒的中药处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因为脾胃是人们身体的重要器官,它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如果脾胃功能出现了问题,那么人体就会出现许多不适症状,同时也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本文将从中药方子、食谱、偏方等多个方面为大家介绍补脾胃虚寒的中药处方大全。
一、中药处方:1. 四君子汤配方:人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5g。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材全部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煮约30分钟,滤去渣后饮用,每天饮用2次,每次200ml。
注意事项:对于年轻人和体质比较强壮的人来说,每次可以增加10g人参的用量。
2. 四君子加吴茱萸汤配方:人参15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5g、吴茱萸3g。
制作方法:与四君子汤制作方法相同,每天饮用2次,每次200ml。
注意事项:适用于贫血或经常感冒的病人。
吴茱萸的用量应严格控制在3g左右,因为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中毒。
3. 山药蛤蜊粥配方:山药100g、新鲜蛤蜊100g、粳米150g。
制作方法:将山药切成小丁,与粳米一起放在沙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放入蛤蜊再煮5分钟即可。
每天食用1次。
注意事项:蛤蜊要与饭粥一起煮,不能先煮熟再加入粥中煮,否则口感会变得粘稠。
4. 黄芪羊肉汤配方:黄芪6g、熟地6g、羊肉500g。
制作方法:将羊肉切成小块,与黄芪、熟地一起放在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小时即可。
每天食用1次。
注意事项:黄芪适量即可,过量使用会引起口渴、口干等不适症状。
二、食谱:1. 益智茶配方:益智仁10g、枸杞10g、菊花5g、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益智仁、枸杞、菊花装入茶杯中,加入适量沸水浸泡5分钟,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益智茶具有清热解暑、明目益脑的作用,适合工作繁忙、精力不足等人群饮用。
但对于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说,不宜过量饮用。
补脾胃的几味中药配方大全图

补脾胃的几味中药配方大全图补脾胃是养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脾胃是人体消化的重要器官,其健康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的程度。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会导致一系列病症,包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泄泻等等。
针对这些症状,中药提供了许多治疗方案和配方,以下是一些补脾胃的中药配方大全以及相关的食谱或偏方。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方剂,它由人参、白术、茯苓和大枣四味中药组成。
这个方剂适用于脾虚气弱的人群,可以促进食欲,消化食物。
以下是制作四君子汤的步骤:1. 人参、白术、茯苓和大枣分别洗净。
2. 将大枣去核,切成两半。
3. 将以上材料放入煲水器或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4. 开始煮,煮至水沸后再煮20分钟。
5. 关火,去除渣,将药汁喝下即可。
注意事项:1.四君子汤适用于脾虚气弱的人,不适用于寒性体质的人。
2.四君子汤不宜过量饮用,建议每次只饮用100毫升左右。
3.妊娠期妇女和孕妇不适合饮用四君子汤。
二、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中药配方,由人参、茯苓和白术三味中药组成。
这个方剂适用于脾气虚弱、腹胀、泄泻等症状。
以下是制作参苓白术散的步骤:1. 将人参、白术和茯苓三味中药分别洗净。
2. 将中药磨成粉末。
3. 每次饭前半小时,将2.5克参苓白术散倒入开水中,冲泡后服用。
注意事项:1. 参苓白术散不适用于肾虚、阳虚、血热、口干舌燥等病症的人群。
2. 参苓白术散的服用量应根据症状和体质而定。
三、茯苓六君子汤茯苓六君子汤是一种补脾胃的中药方剂,由茯苓、人参、白术、大枣、陈皮和神曲六味中药组成。
茯苓六君子汤可以补气养血、养肝和胃,提高人体免疫力。
以下是茯苓六君子汤的制作步骤:1. 将茯苓、人参、白术、大枣、陈皮和神曲六味中药分别洗净。
2. 将大枣去核,切成两半。
3. 将以上材料加入一个大锅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
4. 开始煮,煮至水沸后再煮20分钟。
5. 关火,去除渣,将药汁喝下即可。
注意事项:1. 茯苓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虚气弱、神疲乏力、胃口不佳等人群。
补脾胃虚弱的中药方剂有哪些药

补脾胃虚弱的中药方剂有哪些药补脾胃虚弱是中医中常见的问题。
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从而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乏力无力、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等等。
因此,对于补脾胃虚弱,采用中药方剂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中药方剂中有一些单方药和复方药可以起到补脾胃虚弱的作用。
其中包括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五味子、甘草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刺激胃肠道黏膜、增加食欲、调节肠道蠕动等多种方式来达到补脾胃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1. 四神汤四神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由黄芪、白术、人参和甘草构成。
这个方剂可以补气、健脾胃、清热解毒。
使用方法是将四种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煎煮,直到熬成汤。
每次饭前喝一小碗,可以有效改善消化问题。
2. 太子参汤太子参汤是由人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组成的中药方剂。
这个方剂可以养气、健脾胃、补肺。
使用方法是将所有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煎煮,直到熬成汤。
每天喝2-3次,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状态。
3. 乌鸡白凤丸乌鸡白凤丸是由玉竹、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等药物构成的中药复方药。
这个方剂可以补益气血、健脾胃。
使用方法是每次服用6-8粒,每天3次,可以有效改善消化问题。
除了中药方剂,还有一些经典的偏方和食谱也可以起到补脾胃的作用。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偏方和食谱:1. 芡实八宝粥芡实八宝粥是一种健脾益胃的食品,由芡实、红枣、莲子、枸杞、桂圆、百合、茯苓、山药等构成。
做法是将这些食材混合在一起,加水煮成粥即可。
该粥能够补益脾胃、补气血、滋阴润燥。
2. 五谷杂粮饭五谷杂粮饭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食品,由大米、小米、玉米、燕麦、黑豆、红豆等多种杂粮混合而成。
做法是将这些杂粮混合在一起,洗净后加水煮熟即可。
这种食品可以起到补脾益胃、养血滋阴的作用。
3. 枸杞炖鸭枸杞炖鸭是一种很常见的食品,由鸭肉、枸杞、生姜、料酒等构成。
做法是将鸭肉和枸杞混合在一起,加生姜、料酒等炖煮,直到鸭肉熟透即可。
这种食品可以补益脾胃、滋养阴虚,适合脾虚胃弱的人食用。
补脾胃虚弱的汤药配方大全图

补脾胃虚弱的汤药配方大全图补脾胃虚弱是中医养生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
如果长期胃口不好、消化不良、感觉疲倦无力,很可能是脾胃虚弱所致。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调理和药膳汤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脾胃健康水平。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汤药配方以及注意事项,同时提供一些有益的食谱建议。
1.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最为著名的补脾胃汤药配方之一,主要成分包括制首乌、白术、茯苓、生姜等。
它具有益气健脾、调和脾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佳等症状,同时还可以改善皮肤暗黄、痘痘等问题。
用法用量:30克四君子汤药材煎煮20-30分钟,取汁饮用,每日1次。
注意事项:1)四君子汤不适用于湿热内盛、痰湿偏重的人群;2)有湿热证候者不宜长期服用。
2. 人参四物汤人参四物汤是中医药材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汤药配方,主要由人参、当归、白术、茯苓组成。
该药方具有补气养血、润燥益神、活血通络等多种功效,特别适用于体弱气短、营养不良、面色苍白等胃肠虚弱症状。
用法用量:30克人参四物汤药材煎煮20-30分钟,取汁饮用,每日1次。
注意事项:1)女性月经期间不宜用;2)体质亚健康者以及血糖波动较大者慎用。
3. 芡实生姜枸杞汤芡实生姜枸杞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疗汤药,主要由芡实、生姜、枸杞子等成分组成。
它具有温中益气、健脾胃、调整血流等功效,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脾胃虚寒等症状。
用法用量:芡实20克、生姜10克,水煮20分钟后加入枸杞子10克,再煮5分钟即可饮用。
注意事项:1)芡实性温,所以手脚发热者或经常上火者不宜多食;2)儿童不宜过量食用。
4. 红枣山药糯米粥除了药膳汤药外,饮食调理也是补脾胃虚弱的一个有效措施。
红枣山药糯米粥是一道经典食疗方,它的糯米粥可以滋阴补血、增强体质,而加入山药和红枣则能够调理脾胃、增加胃口。
用法用量:糯米200克洗净,大火煮10分钟后,加入山药、红枣继续煮至粥稠即可。
注意事项:1)患有糖尿病、胃炎等疾病人员应适量食用;2)不宜与其他高热量食物同时食用。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有哪些药名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有哪些药名胃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脾胃健康与整个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现代人经常出现脾胃不和的症状,如消化不良、胃胀便秘、食欲不振等。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可以通过中药药物的调理来恢复,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补脾胃中药药方。
一、黄连上清汤药材:黄连、黄柏、栀子、草果、陈皮用量:每个药材10克制法:将每种药材洗净泡水,加入适量的水放进砂锅中,武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2-3小时,滤去渣,取汁饮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胸闷腹胀者不宜使用。
二、四君子汤药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用量:每个药材10克制法:将每种药材洗净泡水,加入适量的水放进砂锅中,武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2-3小时,滤去渣,取汁饮用。
注意事项:胃实痰多者不宜使用。
三、健脾颗粒药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陈皮、升麻用量:每个药材10克制法:将每种药材洗净泡水,加入适量的水放进砂锅中,武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2-3小时,滤去渣,取汁饮用。
可在煎药的时候加入适当的冰糖或蜂蜜搅拌均匀。
注意事项:体质虚寒和脾虚气弱者不宜使用。
除了中药调理外,我们平时的饮食也非常重要。
补脾胃的食物有很多,如糯米、山药、地瓜、红枣、黑芝麻、花生、核桃、鸡肉、鲫鱼、白菜等等,这些食物都有益于脾胃健康,可以每天适量食用。
此外,注意饮食禁忌也非常重要,如辣椒、生冷食物、过热、过酸、过甜、过油的食物都不利于脾胃健康,应该少吃或避免。
最后,我建议大家在饮食调理的同时,要注意适当运动和保持心情愉悦,这样有益于整体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补脾胃虚弱的中药方剂大全

补脾胃虚弱的中药方剂大全补脾胃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脾胃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体免疫、抵抗力和生命力等方面。
而中药方剂常常被用于调节脾胃,因为中药具有温和的性质,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缓解脾胃虚弱的症状,预防各种相关疾病的发生。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方剂用于补脾胃虚弱,以及一些简单易行的食谱和偏方。
同时提醒读者,在使用中药方剂和食谱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严格遵循医嘱,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一、中药方剂1、健脾益气汤健脾益气汤是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创立的名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组成,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乏力等症状。
制作方法:以上药物合适30克,加入水中煎煮,去渣后分成3-4次饮用,可以稍微调整药量根据自身体质和医嘱调整。
2、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的方剂,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制作方法:以上药物适量,加入水中煎煮,去渣后分成3-4次饮用,每次10-15克即可。
3、香砂养胃汤香砂养胃汤是由茴香、半夏、陈皮、甘草、桂枝、生姜、大枣、白果等药物组成的方剂,可以调理胃肠功能和缓解脾胃不适,如腹胀、胃痛等症状。
制作方法:以上药物适量,加入水中煎煮,去渣后分成3-4次饮用即可。
4、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由人参、白术、茯苓、泽泻、白芍等药物组成,可以调理脾胃,又有催产作用,适用于产后脾胃虚弱的女性。
制作方法:以上药物合适,病情轻的患者适量减半使用,加入水中煎煮,去渣后可加入蜂蜜调味。
二、食疗方剂1、生姜糖水生姜糖水是一种很常见的中医食疗方剂,具有温暖胃肠、开胃健脾的作用,为脾胃虚弱、胃口不佳、消化不良等症状患者的饮食佳品。
制作方法:将生姜去皮切片,放入水中煮沸,加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即可。
2、山药粥山药具有养肝补肺、利水健脾的作用,是脾胃虚弱、贫血、低血压等患者的良好食疗之选。
制作方法:将山药洗净,切成薄片,加入适量的水加热煮沸,然后加入适量的糯米粉,搅拌均匀至煮开之后,转小火熬煮,直到糯米粉完全煮熟即可。
补脾胃虚弱的中药有哪些药方子

补脾胃虚弱的中药有哪些药方子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饮食不规律,造成了脾胃功能的紊乱,导致了脾胃虚弱的出现。
脾胃虚弱的症状包括胃脘痞闷不舒服,胃肠功能失调,食欲不振等。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中药来进行保健养生。
脾胃虚弱中药药方有很多,常用的有: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益气补中汤、保和丸等。
下面,我会就以上方子进行详细介绍。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的配方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运用人参(补气)、白术(健脾益胃)、茯苓(利水)和甘草(调和)四种成分,具有补脾胃气虚、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之功效。
用量:四君子汤的剂量应该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分别酌定,1次用量一般在3~5克左右,一天可服用2~3次。
制作步骤:1.将四种药材按照重量比2:2:2:1的比例取出,清洗干净,泡水15分钟。
2.将泡好的药材加入适量的清水中,大火煮30分钟,然后小火焖煮30分钟即可。
3.将汤倒入杯中,随后便可饮用,每天可饮用2~3次。
注意事项:1.食品过敏者及孕妇禁止服用。
2.长期服用应遵循医嘱。
3.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二、六君子汤六君子汤配方为:人参、白术、茯苓、枸杞子、炙甘草、大枣。
可增强消化功能,改善脾气虚弱引起的腹胀,促进食欲,治疗产后体弱等症状。
用量:每次服用5~10克,一日2~3次。
制作步骤:1.按重量比例2:2:2:2:1:3取出人参,白术,茯苓,枸杞子,炙甘草,大枣,清洗干净。
2.将所有的药材,加水煎煮3小时,加入适量的蜂蜜,即可食用。
3.每天2~3次,空腹口服。
注意事项:1.六君子汤不适用于有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以及脾、胃湿外感等情况的人群服用。
2.孕妇禁止使用。
3.用后出现不适停止服用,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三、益气补中汤益气补中汤的配方为: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
能补中益气,健脾开胃,具有调和脾胃、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用量:7~10克/次,布那日2~3次。
制作步骤:1.取出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各20克,清洗后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至水剩下1/3,滤出渣。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子有哪些药

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子有哪些药补脾胃虚寒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理状态,它通常具有脾虚、胃虚、气虚、阳虚等表现。
中药方子可以很好地调理这种状况。
下面是一些补脾胃虚寒的中药方子。
1. 四物汤:四物指高丽参、当归、白术和熟地黄,这些中药具有补气血、益肝脾、调理气血等作用。
制作时,将四物加入水中,煮沸后放入红枣和枸杞,煮15-20分钟即可。
每天饮用1-2次,持续1个月。
2. 八珍汤:八珍汤由人参、黄芪、当归、白术、熟地黄、茯苓、甘草和桂枝组成。
它具有滋补气血、健脾胃、开胃消食的作用。
制作时,将八味中药加入水中,煮沸后调制饮用即可。
每天饮用1-2次,持续1-2个月。
3.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组成。
它具有补脾健胃、益气和中、除湿等作用。
制作时,将四味中药加入水中,煮沸后加入红枣和枸杞,煮15-20分钟即可。
每天饮用1-2次,持续2个月。
4. 黄芪炖羊肉:黄芪具有补气、益肾、健脾、除湿的作用,羊肉则具有温暖身体、滋阴润燥的作用。
制作时,先将黄芪煮5-10分钟,然后加入切好的羊肉和其他调味品(如姜片、料酒、盐等),炖煮至熟烂即可食用。
食用时可以配以米饭或面包,每周食用1-2次。
5. 人参鲫鱼汤:人参可以补气益阳,鲫鱼则具有养阴滋补、祛湿通乳等作用。
制作时,将去鳞去鳃的鲫鱼切块,加入水中煮沸,然后加入切好的人参和其他调味品(如姜片、料酒、盐等),煮10-15分钟即可食用。
每周食用2-3次。
以上方子的用量和制作步骤仅供参考,实际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中医师的建议进行调配。
另外,在使用中药方子时,也需要遵守一些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体质、症状、疾病,选用不同的中药材和剂量。
2.在服用中药时,需要遵守医生和药剂师给定的用药方式、剂量和时间。
3.服用中药时应该注意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肚痛、恶心、腹泻等,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4.服用中药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如饮食定时定量、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参9克、茯苓9克、白术9克、
炙甘草3克、炒扁豆12克、山药12克、
薏苡仁12克、莲肉9克、陈皮6克、
砂仁3克、桔梗3克、大枣5枚),
此方专治脾胃虚弱之证,每日一剂,分两次饭后温服,每月七副。
另外饮食上多吃些温性食物,少吃寒凉之品,每天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一年之后可彻底根除脾虚胃寒的毛病。
关于胃寒、脾虚、肺热的治疗方法的原因,关于胃寒、脾虚、肺热的治疗方法的相关知识。
问:
最近半年,我一吃生冷食物就拉肚子,但还虚胖。
而且还内热得厉害,总感口渴,特别是在晚上。
尿赤热难受,晚上尿频。
有人说我是肺热、脾虚、胃寒,吃药总不见根除。
最近几天腹涨,尿赤热,舌侧有齿印。
请求给予根除方法!
答:
本人女性,30岁
您好,分析你的症状中医认为是痰湿瘀阻化热,故见虚胖,内热口渴。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治疗以健脾化痰清肺为主。
黄芩15 黄连 3 竹叶 10 陈皮 15 栀子6 木香 10 半夏 6 川贝 6 蒲公英15
人参健脾丸拼音名:Renshen Jianpi Wan
英文名: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344
[处方来源] 《证治准绳·类方》
【规格】大蜜丸 10丸/盒
【处方】人参 25g 白术(麸炒)150g 茯苓 50g
山药 100g 陈皮 50g 木香 12.5g
砂仁 25g 黄芪(蜜炙)100g 当归 50g
酸枣仁(炒)50g 远志(制) 25g
【制法】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40~50g 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10~12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
【鉴别】 (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
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80~240μm,直径2~8μm。
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
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
内种皮厚壁细胞黄棕色或棕红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厚,胞腔含硅质块。
(2) 取本品水蜜丸12g,研碎;或取大蜜丸18g,切碎,加硅藻土10g,研匀。
加氯仿-正丁醇(2:1)75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2%氢氧
化钾甲醇溶液50ml使溶解,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 小时,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氯仿-正丁醇(2:1)50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正丁醇层,用1%磷酸二氢钾溶液50ml洗涤,弃去磷酸二氢钾溶液,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6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0:20:11:5)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灯(365nm) 下显相同的橙色荧光斑点。
(3) 取本品水蜜丸6g或大蜜丸12g,切碎,加乙醚3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2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当归对照药材1g,加乙醚10ml,超声处理5 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和胃止泻。
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化,倒饱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方解】本方由15味药组成。
主治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升降不调之食欲不振、泄泻、疳积。
方中人参、白术补中益气、健脾养胃为君药。
黄芪助君药补气健脾;茯苓、山药、砂仁健脾化湿和胃;共为巨药。
陈皮、木香理气醒脾;当归、酸枣仁、远志养血宁心,血足则气行,有助脾胃运化;共为佐药。
全方以补为主,以行为辅,气血兼顾,共奏健脾养胃,化湿止泻之功。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8g,大蜜丸一次2 丸,一日2 次。
【注意事项】
1.有心、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本品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3.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4.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5.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6.服药二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