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1.1 总体规定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整体绿化效果。

(2)社区公园的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面积大于0.5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

(3)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历史名园等多种特定主题的公园,其中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依据不同的公园主题灵活的配置,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4)带状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手法。

(5)街头游园应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提供短暂休憩的设施。

其面积宜大于0.1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65%。

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手法。

1.2植物配置(1) 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数量比)或7:3(面积比),常绿树与阔叶树的比例控制在1:3(数量比)比较符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的特征,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10:1。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改善气候调节环境的功能。

公园绿地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60%,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约为3:4:3(数量比)。

长春南湖公园鸟瞰(2) 乔木应大量种植胸径8-12cm的壮龄树,胸径在15-20cm的苗木可少量搭配,胸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根据景观需要个别搭配,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活。

古树不得移栽,种植小乔木其胸径要求在6-10cm以上。

凡采用的乔木应有饱满的树冠,严禁种植无树冠光杆乔木,选用植物材料均应健康,无病虫害。

(3)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注重季相变化,常绿和落叶树种配比得当,色叶和香花植物点缀其中,植物种植要疏密有致,以达到步移景异、四季有景的效果。

公共绿地景观专业设计任务书(专业完整模板)

公共绿地景观专业设计任务书(专业完整模板)

公其景*—设计任务书公共绿地景观专业设计任务书1、项目概况1. 1项目名称:XXXX1. 2项目地址:本项目位于O1.3项目描述:总用地面积约为XX万皿,总建筑面积XX万肝,其中地上建筑面积XX万疔,地下建筑面积XX而。

室外步行街面积约XX万平方米。

2、设计依据2.1XX项目签批总图及建设指标。

2.2电、煤气、市政等有关部门意见和要求。

2.3规划主管部门给定的规划设计条件和已批复的详细规划图纸。

2.4测绘部门提供的实测地形图和地质水文勘测资料。

2.5项目市政条件。

2.6经XX规划院确认的建筑设计方案,XX市规划局审批通过后的审查方案(包括甲方确认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各层平面图纸、立面效果图、剖面图及竖向设计图等)。

2.7甲方提供的景观建造标准。

2.8XX景观方案及施工图设计任务书(本书)。

2.9甲方已确认的经济技术指标及建造标准。

2.11甲方的定额设计技术标准,规划设计强制性条文, 设计导则以及消防安全专篇。

2.1212双方签定的设计合同内所包含的服务性条款及要求(详见XXXX景观方案至施工图设计合同)。

2.13甲方对各阶段设计图纸的书面评审意见。

2.1414国家、地方、企业相关的规划设计法规、规范。

2. 15 XX文旅项目景观安全标准。

3、设计范围及内容3.1设计范围本次概念方案招标的范围:XX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室外景观环境设计;招标方案深度为概念方案设计,中标后进行方案深化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后期施工现场服务。

景观总面积:约XX万平米。

地面景观总面积XX万平米、其中红线内地面景观面积XX万平米、红线外地面景观面积XX万平米、屋顶景观面积约XX万平米。

3.2设计内容3. 2.1景观规划与设计(按甲方提供的XX交通设计方案进行深化设计,包括交通组织,如各功能流线布置、公交、出租车停靠站规划,消防安全组织等,广场功能划分及商业氛围的营造等环境艺术空间)。

3.2.2整体硬质铺装设计(含盲道、无障碍设计)。

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

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

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引言: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保护区。

合理的绿地布局和景观设计可以提供人们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旨在为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1. 绿地的分布与连通城市公园的绿地布局应该注重分布的均衡性和连通性。

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划分绿地区域,使其分布于城市各个区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绿地之间应该通过道路、步行道等方式进行连通,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活动。

2. 绿地的大小与类型城市公园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

大型城市应建设较大面积的公园,以满足市民大规模集中休闲的需求;小型城市则可以建设小型公园或社区绿地,方便市民就近休闲。

此外,绿地的类型也应多样化,如花园、运动场、湖泊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绿地的保护与利用城市公园的绿地布局还应考虑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利用。

在规划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植被,同时结合城市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利用。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湿地、人工湖等水体,既可以提供生态功能,又可以增加市民的休闲方式。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思路1. 自然与人工景观的结合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注重自然与人工景观的结合。

自然景观可以为市民提供自然的美感和舒适的环境,而人工景观则可以增加公园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融入人工湖、喷泉、雕塑等元素,与自然景观相互衬托,打造出独特的公园风貌。

2. 多样化的功能区域设计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设置多样化的功能区域。

例如,可以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需求。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文化展示区、艺术表演区等,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

3. 绿色生态设计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注重绿色生态。

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生态雨水处理系统、植物过滤系统等手段,提高公园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城市绿地规划 第六章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 第六章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第五章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第一节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概述一、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二)保证绿地生态效益的发挥(三)满足美化环境的景观要求二、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形式1.规则式。

有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园林要素都是对称布置,具有庄严、雄伟、肃静、整齐、人工美的特点。

但是,它也有过于严整、呆板的缺点。

2.自然式。

无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要素自然布置,创作手法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具有灵活、幽雅的自然美。

其缺点是不易与严整对称的建筑、广场相配合。

3.混合式。

三、公园游人容量计算公园游人容量为服务区范围居民人数的15%一20%,一般为全市居民人数的10%。

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m2为宜,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以30m2为宜;风景名胜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大于100m2。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m2);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人)水面和坡度大于50%的陡坡山地面积之和超过总面积的50%的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应适当增加。

四、其它:公园用地规模、内部用地比例、常规设施等见规范。

第二节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公园规划设计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调查研究阶段;编制任务书阶段;总体规划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

一、调查研究阶段1.调查内容:建设单位情况、社会环境、历史人文资料、用地现状、自然环境条件和规划作业。

2.调查资料分析与利用。

3.规划设计图纸的准备二、编写计划任务书(设计大纲)阶段三、总体规划阶段1.公园绿地的位置图2.现状分析图3.功能分区图4.道路系统规划图5.园林建筑规划图6.竖向规划图7.电气规划图8.管线规划图9.绿化规划图10.总体规划平面圈另外,一般还要做出全园和各主要景点效果图,写出说明书。

四、技术设计阶段技术设计也称为详细设计。

根据总体规划设计要求,进行每个局部的技术设计。

公园景观规划设计ppt课件

公园景观规划设计ppt课件

精品课件
56
四、综合性公园的景色分区
(二)按复合的空间组织景区
这种景区在公园中有相对独立性,形成自己的特有 空间,一般都是在较大的园林空间中开辟出相对小一些的空 间,如:园中之园、水中之水、岛中之岛,形成园林景观空 间的层次上的复合性,增加景区空间的变化和韵律,是比较 受欢迎的景区空间类型。
精品课件
利用四周封闭而中间空旷的环境,形成安静的休息 条件,如林间隙地、山林空谷等,在有一定规模的公园中常 常进行设置,使游人能够安静地欣赏景观或进行较为安静的 活动。
4、幽深的景区
利用地形的变化、植物的隐蔽、道路的曲折、山 石建筑的障隔和联系,形成曲折多变的空间,达到优雅深邃、 “曲径通幽”的境界。这种景区的空间变化比较丰富,景观 内容较多。
精品课件
30
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
为了合理地组织游人开展各项活动,避免相互干 扰,并便于管理,在公园划分出一定的区域把各种性 质相似的活动内容组织到一起,形成具有一定使用功 能和特色的区域,我们称之为功能分区。
根据综合性公园的内容和功能需要,一般可将其分为 以下几个功能区:文化娱乐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 人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公园管理区等。
精品课件
58
四、综合性公园的景色分区
(四)按不同的造园材料和地形为主体构成景区 1、假山园 2、水景园 3、岩石园
精品课件
59
五、公园的游人容量
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 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 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 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 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 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

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
③ 要满足不同植物对土壤酸碱度、土壤结构等条件 的要求
④ 园址最好具有丰富的天然植被
(4)植物园的分区:
一般综合性植物园主要分为3个部分,科普展览区、 科研区、生活区。
2. 动物园
(1)动物园功能
·科学普及教育 .异地保护
·科学研究
·观光游览
(2)动物园的类型
·城市动物园
.专类动物园
. 人工自然动物园
确定全园总体布局,计算工程量,做 出造价概算,分期建设的安排
报批 扩初和施工图
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各项内容和各个地段的详细设计。园 林工程技术设计,建筑单体设计,种 植设计等。
收集资料:
文字:
① 公园所在城市历史沿革,人文资料,现状使用 ② 公园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与其他用地的关系 ③ 当地城市的自然、气象资料 ④ 规划用的水文、地质 ⑤ 基地内的人工设施 ⑥ 原有植物种类,生态,群落组成 ⑦ 建园材料来源,施工情况,如苗木、山石、建材
·自然动物园
(3)园址的选择
① 选择在郊区,城市的下风口,远离居住区,交通方便
② 远离工业区
③ 能够为动物、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
④ 有配套较完善的市政条件
三. 带状公园及街旁绿地的规划设计
1. 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 憩设施的狭长型绿地。
2. 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 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第四讲 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
1. 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阶段(以综合公园为例)
(教材228-229页 参考《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著 江苏科学技 术出版社)
现场调查,分析 编制总体设计任务书 公园总体规划
主要包括现场踏查,收集文字、图纸 等资料,现状问题分析、研究,绘制 现状图等内容

公园绿地景观规划及改造工程计划

公园绿地景观规划及改造工程计划

公园绿地景观规划及改造工程计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园绿地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公园绿地不仅是城市中的宝贵资源,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公园绿地的需求,我们拟定了一项公园绿地景观规划及改造工程计划,旨在提升公园绿地的功能性和美观度。

一、规划目标本次公园绿地景观规划及改造工程计划的目标是提升公园绿地的功能性,加强人与自然的融合,创建宜人、宽敞、舒适的绿色休闲空间。

具体目标如下:1. 优化绿地布局:通过优化公园绿地的布局,合理规划不同功能区域,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和运动场所,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改善景观设计: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创造丰富多样的景观元素,如花坛、景观石、喷泉等,为游客提供美丽宜人的景观体验。

3. 强化生态保护:在设计改造过程中,注重生态环保,合理利用空间,保留并恢复现有的植被,提供更多的绿色植物覆盖,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境。

4. 提升设施配套:加强公共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增设洗手间、休息亭、供水设施等,提升公园绿地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5.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绿地保洁和维护工作,确保公园绿地的整洁和安全。

二、规划内容1. 绿地布局规划在公园绿地布局方面,我们将根据地形地貌、现有植被和周边环境等,合理规划公园内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规模。

根据不同的需求,划分出休闲区、运动区、游乐区等功能区域,并合理规划道路、步道和观景台等交通设施。

2. 景观设计在景观设计方面,我们将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元素。

通过合理种植各类花草树木,打造出四季有景、形态各异的景观,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绿色空间。

同时,景观设计还将注重水景、石景、雕塑等元素的运用,增加观赏性和艺术性。

3. 生态保护和绿化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将保留并修复现有的植被,增加绿地的覆盖率。

同时,在绿地内增设湿地、花坛等生态景观,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源,吸引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1.1 总体规定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整体绿化效果。

(2)社区公园的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面积大于0.5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

(3)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历史名园等多种特定主题的公园,其中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依据不同的公园主题灵活的配置,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4)带状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手法。

(5)街头游园应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提供短暂休憩的设施。

其面积宜大于0.1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65%。

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手法。

1.2植物配置(1) 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数量比)或7:3(面积比),常绿树与阔叶树的比例控制在1:3(数量比)比较符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的特征,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10:1。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改善气候调节环境的功能。

公园绿地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60%,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约为3:4:3(数量比)。

长春南湖公园鸟瞰(2) 乔木应大量种植胸径8-12cm的壮龄树,胸径在15-20cm的苗木可少量搭配,胸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根据景观需要个别搭配,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活。

古树不得移栽,种植小乔木其胸径要求在6-10cm以上。

凡采用的乔木应有饱满的树冠,严禁种植无树冠光杆乔木,选用植物材料均应健康,无病虫害。

(3)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注重季相变化,常绿和落叶树种配比得当,色叶和香花植物点缀其中,植物种植要疏密有致,以达到步移景异、四季有景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我国的基本指标(《公园设计规范》)是: 以上各种公园绿地中园林植物的种植面积必须>65%(即绿地率), 其中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综合性动物园、其他各种专类公园>70%, 综合性植物园及风景名胜区>85%。Fra bibliotek分类的细划
公园绿地分5大类11小类:
即综合公园 ,含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 社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 专类公园,含有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 游乐公园、社区性公园,其他专类公园; 另外还有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
公园绿地 park and greenbelt; park green space; park green
公园绿地,并非公园和绿地的叠加,而是对具有公园作用的所有绿地 的统称,即公园性质绿地。公园绿地是指相对集中独立的、对公众开 放、具有游憩功能的绿地。
"公园绿地"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公园绿地是指对公众开放的、可以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 的绿地.规划公园绿地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中心城公园绿地, 二是近郊公 园, 三是郊区城镇公园绿地和环镇绿化。
主要以邻里社区之居民为服务对象,具有凝聚社区意识之功能,包 括儿童游憩设施及供休息、散步等静态之休憩设施。
2、这里的公园绿地是指具备城市绿地主要功能的斑块绿地, 包括一般的 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公园、纪念性园林、动植物园林、街旁游园、 广场绿地、苗圃以及森林公园等。
据我国目前公共绿地统计标准,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绿地空间明确完整的园区形态(即空间限定性)为其主要特征,并且具有一定的 文化与生活设施,对公众开放,具备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市容、生活使用等 多种功能。
「公园绿地管理及设施维护手册」(内政部营建署,1999) 将公园绿地之类别依面积规模予以界定: ( 一)邻里性小型公园(面积2 公顷以下) ( 二)地区性小型公园(面积在2~20 公顷之间)
( 三)河滨带状型公园(面积5~30 公顷之间) ( 四)都会性大型公园(面积20~100 公顷之间)
邻里公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