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生理学

一、问答题

1、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什么是亚健康?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疾病是指机体在病因和条件的共同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健康至少包含健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可互相影响,心理的不健康可伤害身体,甚至引起躯体疾病,疾病也可引发精神和心理上的障碍。亚健康状态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可向健康转化,若长期忽视亚健康,不予积极应对,则亚健康可向疾病转化,重视疾病预防,促使亚健康向疾病转化。

2、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

正常情况下组织间液和血浆之间不断进行液体交换,使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保持动态平

衡,而这种平衡主要受制于有效流体静压、有效胶体渗透压和淋巴回流。

①毛细血管内压增高:a、淤血b、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c、心力衰竭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白蛋白下降原因:a、摄入不足

b、合成障碍

c、丧失过多

d、分解代谢增强

③微血管壁通透性↑:a、血浆胶体渗透压↓b、组织胶体渗透压↑

④淋巴回流受阻:a、淋巴管阻塞:如丝虫病,淋巴管炎症

b、淋巴回流受阻:如乳腺癌

3、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

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正常人钠、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从而保持体液量的相对稳定。这种平衡的维持依赖于排泄器官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不伴有肾小管重吸收相应减少时,就会导致钠、水的潴留。

原因:①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炎性渗出物和内皮细胞肿胀或慢

性肾小球肾炎肾单位严重破坏,肾小球滤过面积明显减少。

②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使有效循环血

量减少、肾血流量下降。以及继发于此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血

管紧张素系统兴奋,使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

进一步减少,肾小球滤

过率下降,导致钠、水潴留。

⑵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①心房钠尿肽分泌减少: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ANP

分泌减少,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从而导致

或促进水肿的发生。

②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受激素调节:

①醛固酮含量增高:a、分泌增加: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及肝硬化腹

水。

b、灭活减少:见于肝硬化

②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ADH的作用是促进远曲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的重吸收,

是引起钠水潴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4、试述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5、DIC的发展过程及各期特点

发展过程: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②肝功能严重障碍

③血液高凝状态

④微循环障碍

各期特点:①高凝期:广泛微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血小板粘附性↑。

②消耗性低凝期:有出血倾向,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

纤维蛋白原含量↓。

③继发性纤溶亢进期:明显出血,FDP形成,三P 试验阳性。

6、休克分几期,休克早期产生机制及代偿意义

休克分三期: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衰竭期。

微循环缺血期为休克早期。

休克早期产生机制:主要机制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和缩血管物资增多。

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主要发挥的作用:A、α受体效应:微循环缺血缺氧

B、β受体效应:组织缺血缺氧

⑵其他缩血管体液因子释放:A、血管紧张素ⅡB、血管升压素C、血栓素A2

D、内皮素

E、白三烯类物质

代偿意义:休克早期交感神经强烈兴奋及缩血管物质的大量释放,既可引起皮肤、腹腔

内脏及肾脏等许多器官缺血缺氧,也具有重要的代偿意义。

①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a、回心血量增加b、心排出量增加

c、外周阻力增加

②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

7、低渗性脱水对机体影响有哪些?

①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ADH分泌减少

②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

③有明显的失水体征

④经肾失钠的低钠血症患者,尿钠含量增多

8、高渗性脱水对机体影响有哪些?

①口渴:细胞外液减少,早期无休克。

②细胞外液含量减少:ADH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

③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

④血液浓缩

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包括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甚至死

亡。

9、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及对机体影响。

原因:①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a、肾衰竭b、肾小管功能障碍

C、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②HCO3直接丢失过多

③代谢功能障碍:a、乳酸酸中毒b、酮症酸中毒

④其他:a、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HCO3缓冲消耗

b、高钾血症

C、血液稀释,使HCO3浓度下降

影响:①心血管系统改变:a、室性心律失常b、心肌收缩力降低

c、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

②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乏力、知觉迟钝、甚至嗜睡或昏迷,

最后可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

a、ATP生成减少,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

b、氨基丁酸增多,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③骨骼系统改变

10、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和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