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定位诊断PPT讲稿
合集下载
脊髓损伤及定位PPT课件

脊髓
解剖结构及生 理功能
病损表现及定 位诊断
1
脊髓呈微扁圆柱体,位于椎管内,为脑干向下延 伸部分。脊髓由含有神经细胞的灰质和含上下行 传导束的白质组成。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分布到 四肢和躯干;同时也是神经系统的初级反射中枢。 正常的脊髓活动是在大脑的控制下完成的。
(一)外部结构: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组成部分之一, 全长42~45cm,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接,下 端至第一腰椎下缘,占据椎管的2/3。脊髓自上而下 发出31对脊神经,与此相对应也分为31个节段,及8 个颈节(C1-C8),12个胸节(T1-T12),五个腰节 (L1-L5),五个骶节(S1-S5)和一个尾结(Co)。 每个节段有两对神经根-前根和后根,在发育过程中, 脊髓的生长较脊柱生长慢,因此到成人时,脊髓比脊 柱短,其下端位置比相应脊椎高。
2
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在 脊髓这种对应关系的推算方法是:上部颈节(C1-C4)大致 与同序数椎骨的椎体相对应;下部颈节(C5-C8)和上部胸 节(T1-T4)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一椎体相对应;中部胸节 (T5-T8)约与同序数椎骨上方第二节椎体相对应;下部胸 节(T9-T12)约与同序数椎骨上方第三节椎体相对应。全部 腰节(L1-L5)约平对第10~12胸椎椎体的范围内。骶节和 尾节(S1-S5、Co)约平对第12胸椎和第1腰椎椎体的范围 内。
8
(三) 脊髓反射
许多肌肉、腺体和内脏反射的初级中枢均在脊髓,脊髓对骨骼肌、 腺体和内脏的传入的刺激进行分析,通过联合神经元完成节段间与 高级中枢的联系,支配骨骼肌、腺体的反射性活动。主要的脊髓反 射有两种:
1 牵张反射 骨骼肌被牵引时,引起肌肉收缩和肌张力增高。当 突然牵伸骨骼肌时引起被牵伸的骨骼肌快速收缩,如膝反射和各种 腱反射。骨骼肌持续被牵伸,出现肌张力增高,以维持身体的姿势 即姿势反射。这两种反射弧径路大致相同。这种反射不仅有赖于完 整的脊髓反射弧,还要受皮质脊髓束的抑制。如果皮质脊髓束的抑 制作用被阻断,就会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这 椎体束损害的主要征象。
解剖结构及生 理功能
病损表现及定 位诊断
1
脊髓呈微扁圆柱体,位于椎管内,为脑干向下延 伸部分。脊髓由含有神经细胞的灰质和含上下行 传导束的白质组成。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分布到 四肢和躯干;同时也是神经系统的初级反射中枢。 正常的脊髓活动是在大脑的控制下完成的。
(一)外部结构: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组成部分之一, 全长42~45cm,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接,下 端至第一腰椎下缘,占据椎管的2/3。脊髓自上而下 发出31对脊神经,与此相对应也分为31个节段,及8 个颈节(C1-C8),12个胸节(T1-T12),五个腰节 (L1-L5),五个骶节(S1-S5)和一个尾结(Co)。 每个节段有两对神经根-前根和后根,在发育过程中, 脊髓的生长较脊柱生长慢,因此到成人时,脊髓比脊 柱短,其下端位置比相应脊椎高。
2
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在 脊髓这种对应关系的推算方法是:上部颈节(C1-C4)大致 与同序数椎骨的椎体相对应;下部颈节(C5-C8)和上部胸 节(T1-T4)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一椎体相对应;中部胸节 (T5-T8)约与同序数椎骨上方第二节椎体相对应;下部胸 节(T9-T12)约与同序数椎骨上方第三节椎体相对应。全部 腰节(L1-L5)约平对第10~12胸椎椎体的范围内。骶节和 尾节(S1-S5、Co)约平对第12胸椎和第1腰椎椎体的范围 内。
8
(三) 脊髓反射
许多肌肉、腺体和内脏反射的初级中枢均在脊髓,脊髓对骨骼肌、 腺体和内脏的传入的刺激进行分析,通过联合神经元完成节段间与 高级中枢的联系,支配骨骼肌、腺体的反射性活动。主要的脊髓反 射有两种:
1 牵张反射 骨骼肌被牵引时,引起肌肉收缩和肌张力增高。当 突然牵伸骨骼肌时引起被牵伸的骨骼肌快速收缩,如膝反射和各种 腱反射。骨骼肌持续被牵伸,出现肌张力增高,以维持身体的姿势 即姿势反射。这两种反射弧径路大致相同。这种反射不仅有赖于完 整的脊髓反射弧,还要受皮质脊髓束的抑制。如果皮质脊髓束的抑 制作用被阻断,就会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这 椎体束损害的主要征象。
《脊髓解剖与定位》课件

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脊柱骨折、 脱位及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有助 于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和部位。
MRI检查
MRI检查是诊断脊髓损伤最敏感 的方法,可以清晰显示脊髓的形 态和信号变化,为诊断和治疗提
供重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
04
脊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脊髓疾病的分类
脊髓损伤
由于交通事故、跌倒、运动损 伤等原因导致脊髓受到挤压、 牵拉、震荡等损伤。
社会影响
评估脊髓研究对社会的影响,确保研究结果能够 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运动传导
总结词
脊髓是运动指令从大脑传导至肌肉的关键通道。
详细描述
脊髓在运动传导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接收来自大脑的运动指令,并将其传 递至肌肉,使肌肉能够根据指令产生相应的收缩和舒张,从而实现身体的运动和 协调。
自主神经控制
总结词
脊髓是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调节内脏器官和血管的活 动。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疼痛、麻木 、肌肉无力等,结合体格检查,可以 初步判断脊髓损伤的部位。
根据影像学定位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 可以明确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为 治疗提供依据。
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X线检查
X线检查可以显示脊柱骨折、脱 位等异常改变,为脊髓损伤的诊
断提供参考。
CT检查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针对感染、炎症等疾病,使用抗生素、抗 炎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严重的脊柱退行性疾病、肿瘤等,手 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如椎间盘摘除 、肿瘤切除等。
物理治疗
康复治疗
如电刺激、温热疗法等,可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等症状。
MRI检查
MRI检查是诊断脊髓损伤最敏感 的方法,可以清晰显示脊髓的形 态和信号变化,为诊断和治疗提
供重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
04
脊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脊髓疾病的分类
脊髓损伤
由于交通事故、跌倒、运动损 伤等原因导致脊髓受到挤压、 牵拉、震荡等损伤。
社会影响
评估脊髓研究对社会的影响,确保研究结果能够 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运动传导
总结词
脊髓是运动指令从大脑传导至肌肉的关键通道。
详细描述
脊髓在运动传导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接收来自大脑的运动指令,并将其传 递至肌肉,使肌肉能够根据指令产生相应的收缩和舒张,从而实现身体的运动和 协调。
自主神经控制
总结词
脊髓是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调节内脏器官和血管的活 动。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疼痛、麻木 、肌肉无力等,结合体格检查,可以 初步判断脊髓损伤的部位。
根据影像学定位
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 可以明确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为 治疗提供依据。
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X线检查
X线检查可以显示脊柱骨折、脱 位等异常改变,为脊髓损伤的诊
断提供参考。
CT检查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针对感染、炎症等疾病,使用抗生素、抗 炎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严重的脊柱退行性疾病、肿瘤等,手 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如椎间盘摘除 、肿瘤切除等。
物理治疗
康复治疗
如电刺激、温热疗法等,可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等症状。
脊髓定位诊断与临床PPT课件

脊髓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MRI、DSA等),判断脊髓血管疾 病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
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可选择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以改善脊髓 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如X线、MRI等),判断脊柱 退行性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脊髓造影
通过向脊髓内注射造影剂,可 以显示脊髓的形态和结构,了 解是否存在脊髓受压等情况。
电生理检查
01
02
03
肌电图
肌电图可以检测肌肉的电 活动,了解肌肉的功能状 态。
神经传导速度
神经传导速度可以检测神 经传导的速度和幅度,了 解神经的功能状态。
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可以检测神经的 电活动,了解神经的功能 状态。病例分方法与步骤病例初步分析
神经功能评估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初步判断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包括感觉、运 动、反射等指标,以进一步明确脊髓损伤 的范围和程度。
鉴别诊断
定位诊断
根据初步分析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排除 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脊柱肿 瘤、脊柱骨折等。
治疗
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可选择保 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或手术治疗,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04
脊髓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 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外伤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脊髓外伤。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保持 血压、血糖稳定。
脊髓疾病的诊断与查体ppt课件

▪ 〔二〕髓外硬膜内病变 髓外硬膜内病变其神经根痛 出现早且严重,其觉得和运动妨碍是逐渐进展的。
▪ (1)当病变位于脊髓前方时,可以不出现神经根痛, 而运动妨碍发生较早。当病变位于脊髓后方时,可 先发生后束损害而出现深觉得妨碍。
▪ (2)当病变位于脊髓外侧时,觉得妨碍自下向上开展, 鞍区觉得先受影响,此种情况与髓内病变相反,有 鉴别意义。当病变侵及皮质脊髓束时,那么发生同 侧肢体瘫痪。常有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待脊髓完 全横断损害时,才恒定于病变节。
▪ 〔3〕括约肌功能妨碍出现较晚,椎管阻塞出现早切 呈完全性多,脑脊液蛋白量明显增高或呈黄变征。
▪ 〔4〕硬膜外病变起病较快、病程较短,根痛明显且 常伴棘突叩压痛。
▪ 髓内与髓外硬膜内病变的鉴别诊断见表。
▪ 脊髓半侧损害〔Brown-Sequard syndrome〕
▪ 在病变同侧损害节段平面以下出现 痉挛性瘫痪、深觉得妨碍;病变对 侧受损节段以下痛、温觉减退或消 逝,触觉存在;早期有皮肤潮红、 发热,以后发绀、发冷;在病灶侧 与病变节段相应部位,可有节段性 缓和性瘫痪、根痛或束带感等觉得 异常。常见于硬膜下髓外脊髓肿瘤、 脊髓损伤。
5、圆锥部(S3~尾1)
▪ 1、大腿后部、臀部、会阴肛门区有鞍状觉得 妨碍〔“马鞍区觉得妨碍〞〕。
▪ 2、膝反射、踝反射和肛门反射消逝,性功能 妨碍。
▪ 3、括约肌功能妨碍出现较早,但根痛不明显, 下肢运动功能正常。
6、马尾〔脊柱L2以下〕
▪ 1、下肢根痛明显,单侧或不对称。 ▪ 2、小腿肌肉萎缩。 ▪ 3、损伤神经根分布区的觉得妨碍及神运营养
两髂嵴最高点连线中点为L3~L4的棘突之间即 相当于L4的椎体;
两髂后上嵴连线的中点相当于S2椎体
脊髓解剖与定位ppt课件

多自下向上发展,少数情况下却恰恰相反。为什 么?
❖ 何为分离性感觉障碍?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节段性对称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各见于什么情况?
❖ 如何正确对待浅感觉检查?
精品ppt
2
一、脊髓的位置与外形
精品ppt
3
一、位置和外形
位置:脊髓位 于椎管内。上 端在枕骨大孔 处与延髓相连, 成人脊髓下端 平对第1腰椎体 下 缘 , 全 长 4245cm 左 右 ; 新 生儿下端平对 第3腰椎体。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脊髓解剖与定位
精品ppt
淄博 窦鹏
1
脊髓的解剖与定位
几个问题:
❖ 脊髓定位时,损害平面要比感觉障碍平面高1-2节。 为什么?解剖学基础为何?
❖ 脊髓半切时,同侧中枢瘫、深感觉障碍,对侧痛 温觉障碍。括约肌有无受累?触压觉呢?为什么?
❖ 髓内占位性病变多自上肢向下肢发展,髓外占位
❖ 前角运动神经元—分为 α-运动神经元,γ-运动神 经元,Renshaw细胞
精品ppt
29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一)灰质
精品ppt
23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一)灰质
3.后角:
边缘核 胶状质 固有核 胸核
精品ppt
24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一)灰质
Rexed 板层理论
❖ 板层Ⅰ(后角边缘核)—海绵状, 内含大中小神经元. 接受后根传 入纤维
❖ 板层Ⅱ(胶状质)—占后角头之大 部,小细胞,无有髓纤维,与痛觉 信息分析加工有关。
灰质:中央管周围,呈“H”形, 由神经细胞的胞体及纵横交织 的神经纤维构成。
白质:位于灰质的周围,主要 是纵行排列的纤维束。
❖ 何为分离性感觉障碍?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节段性对称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各见于什么情况?
❖ 如何正确对待浅感觉检查?
精品ppt
2
一、脊髓的位置与外形
精品ppt
3
一、位置和外形
位置:脊髓位 于椎管内。上 端在枕骨大孔 处与延髓相连, 成人脊髓下端 平对第1腰椎体 下 缘 , 全 长 4245cm 左 右 ; 新 生儿下端平对 第3腰椎体。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脊髓解剖与定位
精品ppt
淄博 窦鹏
1
脊髓的解剖与定位
几个问题:
❖ 脊髓定位时,损害平面要比感觉障碍平面高1-2节。 为什么?解剖学基础为何?
❖ 脊髓半切时,同侧中枢瘫、深感觉障碍,对侧痛 温觉障碍。括约肌有无受累?触压觉呢?为什么?
❖ 髓内占位性病变多自上肢向下肢发展,髓外占位
❖ 前角运动神经元—分为 α-运动神经元,γ-运动神 经元,Renshaw细胞
精品ppt
29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一)灰质
精品ppt
23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一)灰质
3.后角:
边缘核 胶状质 固有核 胸核
精品ppt
24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一)灰质
Rexed 板层理论
❖ 板层Ⅰ(后角边缘核)—海绵状, 内含大中小神经元. 接受后根传 入纤维
❖ 板层Ⅱ(胶状质)—占后角头之大 部,小细胞,无有髓纤维,与痛觉 信息分析加工有关。
灰质:中央管周围,呈“H”形, 由神经细胞的胞体及纵横交织 的神经纤维构成。
白质:位于灰质的周围,主要 是纵行排列的纤维束。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课件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病变,可引起不同类 型的神经性膀胱机能障碍。
1.无抑制性膀胱机能障碍
病变部位:双侧旁中央小叶;
双侧锥体束。
常见病因:脑出血、
脑梗塞、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上矢状窦附近脑膜瘤、
多发性硬化症
机理:皮质中枢失去对骶髓的
正常的抑制作用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量减少,
不能自控,突然失禁;
膀胱感觉、排尿力量、
外伤、肿瘤、脊膜膨
出;
马尾: 肿瘤
28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病变的一般症状
(4) 膀胱反射和排尿机能障碍
5 .【自动性膀胱机能障碍】
发病机理:
膀胱失去脊髓中枢的控制,膀胱既无 任何感觉,又不受运动神经的支配;
膀胱周围的膀胱神经丛和膀胱壁内的 节后神经原,仍能使逼尿肌收缩,完成 排尿动作
临床表现:
排尿无力,需用腹肌甚或以手压腹, 帮助排尿;
1000ml); 膀胱感觉消失,排尿极度
无力,只能慢慢地溢出; 大量残余尿。
25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病变的一般症状
(4) 膀胱反射和排尿机能障碍
3 .【运动麻痹性膀胱机能障碍 】
病变部位:在排尿反射的传出径 路上
常见病因:脊髓灰质炎,多发性 神经根炎
发病机理:支配逼尿肌的传出神 经麻痹→逼尿肌收缩无力→不能将 尿排净
5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病变的一般症状
(3) 感觉丧失: 感觉缺失常不易被病人所察觉,甚至在
皮肤被划破或烧伤而不感觉疼痛时才引起病 人的注意。 触觉丧失常发现较早,此时病人多感觉 到麻木。 深感觉障碍常因走路有踩棉花样感或在 黑暗行走不稳而被发现
6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病变的一般症状
1.无抑制性膀胱机能障碍
病变部位:双侧旁中央小叶;
双侧锥体束。
常见病因:脑出血、
脑梗塞、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上矢状窦附近脑膜瘤、
多发性硬化症
机理:皮质中枢失去对骶髓的
正常的抑制作用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量减少,
不能自控,突然失禁;
膀胱感觉、排尿力量、
外伤、肿瘤、脊膜膨
出;
马尾: 肿瘤
28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病变的一般症状
(4) 膀胱反射和排尿机能障碍
5 .【自动性膀胱机能障碍】
发病机理:
膀胱失去脊髓中枢的控制,膀胱既无 任何感觉,又不受运动神经的支配;
膀胱周围的膀胱神经丛和膀胱壁内的 节后神经原,仍能使逼尿肌收缩,完成 排尿动作
临床表现:
排尿无力,需用腹肌甚或以手压腹, 帮助排尿;
1000ml); 膀胱感觉消失,排尿极度
无力,只能慢慢地溢出; 大量残余尿。
25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病变的一般症状
(4) 膀胱反射和排尿机能障碍
3 .【运动麻痹性膀胱机能障碍 】
病变部位:在排尿反射的传出径 路上
常见病因:脊髓灰质炎,多发性 神经根炎
发病机理:支配逼尿肌的传出神 经麻痹→逼尿肌收缩无力→不能将 尿排净
5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病变的一般症状
(3) 感觉丧失: 感觉缺失常不易被病人所察觉,甚至在
皮肤被划破或烧伤而不感觉疼痛时才引起病 人的注意。 触觉丧失常发现较早,此时病人多感觉 到麻木。 深感觉障碍常因走路有踩棉花样感或在 黑暗行走不稳而被发现
6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病变的一般症状
脊髓解剖与定位ppt课件

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成人):
❖C1~4与同序椎骨相对应; ❖C5~8、T1~4与同序椎骨上一节椎体相对应; ❖T5~8与同序椎骨上两节相对应; ❖T9~12与同序椎骨上三节相对应; ❖L1~5平对10~12椎体; ❖S1~5、Co与第1腰椎椎体相对应。
精选课件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每对脊神经根的根丝相连的 一段脊髓,共31个节段。
精选课件
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马尾:腰、骶、 尾神经根在椎 管内几乎垂直 下行,围绕终 丝周围形成的 马尾状结构。
精选课件
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腰椎穿刺:第3、4腰椎间或第4、5腰椎间穿刺。
精选课件
❖ 板层Ⅲ--与Ⅰ, Ⅱ层平行,细胞形 态多样。
❖ 板层Ⅳ--较厚,以圆形、三角形 细胞居多。
❖ 板层Ⅲ, Ⅳ(后角固有核)此二层 均接受大量后根传入f。
❖ 板层Ⅰ--Ⅳ相当于后角头,接受 皮肤外感受性(痛温触压)纤维. 故属于外感受区。
精选课件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一)灰质
❖ 板层Ⅴ—后角颈部,除颈髓 都分内外两部,外侧部称 网状核,颈髓明显,细胞较 大;内侧占2/3,与后索 分界清。
❖ 板层Ⅵ--后角基部,颈,腰骶 膨大明显,分内、外两部。
❖ Ⅴ-Ⅵ层接受后根本体感 觉性初级传入纤维,大脑皮 质运动区,感觉区和皮质下 结构的下行纤维. 与调节 运动有关。
精选课件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一)灰质
❖ 板层Ⅶ--中间带大部,胸核 (背核,Clarke柱)C8-L3节 段, 中间内侧核,占脊髓全 长,接受后根内脏感觉纤 维.中间外侧核位于T1L2orL3节段的侧角,是交 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 在部位.在S2-S4外侧部 有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 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 部位.
脊髓定位诊断ppt课件

一 脊髓的外部结构
• 腰膨大:包括所有的腰节和第1、2骶
节,腰膨大的形成与发向下肢的神经 丛有密切关系。
一 脊髓的外部结构
• 脊髓圆锥:由第3-5骶节和1-2个尾节
构 成。
• 脊髓的沟与裂:共五条、纵行。
一 脊髓的外部结构
前正中裂:为脊髓腹侧面正中线上的纵行裂,裂较 深,将脊髓的腹侧面分成左右两部分。 后正中沟:为脊髓背侧面正中线上的纵沟. 前外侧沟:沟纹不甚明显,左右各一,为脊髓N前 根穿出处。(脊神经的前根纤维排列在此纵线上) 后外侧沟:沟纹较浅,左右各一,为脊髓神经后根 穿入脊髓处。(后根纤维排列在此纵线上) 后中间沟:此沟在胸髓中段以上始逐渐明显位于后 正中沟与后外侧沟之间,将薄与楔束分割开。
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
• 侧角:
在前角与侧角之间,范围较小,里面 含有多 极的中型细胞,为交感神经元,司内 脏器官 运动,汗液分泌,血管运动及神经营 养功能。 交感神经细胞位于颈8或胸1至腰3之侧 角内。
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
• 侧角:
在第8颈节和第1胸节的侧角中有一群细 胞称 为睫状体脊髓中枢,从这里发出的交感 神经 纤维经过前根,颈交感神经节(下中上) 组 成颈内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到达眼部 支配 三个平滑肌。①瞳孔散大肌(司瞳孔扩
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
• 侧角:
在第2-4骶节的前后角之间的细胞中有排 尿 和排便的脊髓中枢及性中枢。
• 侧角:
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
脊髓植物神经的节段分布与躯体普通 感觉的节段分布不同,大致如下:① 脊髓侧角细胞所发出的纤维在躯体的 分布,颈8-胸3:分布于同侧头,面及 颈部;胸4—7分布于上肢:胸8--9分 布于躯干,胸10--腰2,分布于下肢。 ②脊髓侧角细胞所发出的纤维对内脏 的分布,胸1--5分布于心脏,胸7--8 分布于食管,肝脏及胆囊,胸7--9分 布于胃,胸9—12分布于肠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定位诊断课件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 断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以解剖、生理为基础; 以症状、体征为条件
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纵向定位; 横向定位; 髓内、外定位;
颈膨大C5~T2(Cervical enlargement):
发出支配上肢的纤维
腰膨大L1_S2(Lumbar enlargement):发出支
确定下界: 根据运动及反射的变化:腱反射亢进的最高节段
即病变的下界 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肌麻痹,肱二头肌反射亢进,病变在颈4,颈5正 常
髓内与髓外病变的鉴别诊 断
52
THANKS FOR YOUR TIME!
2)脊髓丘脑侧束 对侧浅感觉障碍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3)皮质脊髓侧束 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5)侧索+后索 深感觉障碍及侧索病变体征。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6)皮质脊髓侧束+脊髓小脑束+后索 家族遗传性共济失调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7)前角+皮质脊髓束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8)前索+侧索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9)脊髓后1/3损伤
脊髓后动脉综合征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10)脊髓半侧损害
① 病灶侧节段征 感觉障碍 运动(弛缓性)障碍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节段水平上位的根痛
② 病灶侧传导性症征 同侧损害水平以下痉挛性瘫; 同侧损害水平以下深感觉障碍; 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副神经(达颈1-5 髓节)损害 →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功能障碍 膈神经(C3-5) →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咳嗽无力 延髓下部→心血管运动和呼吸中枢,尾组颅神经 ⑦常伴发高热
2)颈膨大(C5-T2)
①上肢根性疼痛 ②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③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④上肢反射减弱或消失,下肢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⑤尿、便障碍 ⑥C8 - T1 睫状神经中枢损害 → 同侧霍纳(Horner)氏征
配下肢的纤维
园锥(Conus medularis):脊髓的下端,由S
3~5和尾髓组成
马尾(Cauda equina):在园锥以下的腰骶神经
根称为马尾,由L2至尾节的共10对神经根组成。
•
5
• 成人脊髓短于脊椎,终止于腰椎1下缘或腰
椎1~2交界处。
• 颈椎=颈髓-1 • 上、中胸椎=上、中胸髓-2 • 下胸椎=下胸髓-3 • 腰髓相当于胸椎10-12 • 骶髓相当于胸椎12和腰椎1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3)侧角病变 Horner征 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泌汗障碍 括约肌功能障碍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4)灰质前联合 双侧节段性痛温觉障碍而精 细触觉及深感觉正常。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2)白质病变 1)后索 :感觉分离(痛温觉保存,深感觉障碍)
感觉性共济失调 根痛症状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6
8
9
10
11
12
一、运动障碍 二、感觉障碍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3
运 动 传 导 系 统 定 位 诊 断
14
一、刺激性症状
1)感觉过敏 2)感觉倒错 3)感觉过度 4)感觉异常 5)疼痛
二、抑制性症状 感觉缺失
1)完全性感觉缺失 2)分离性感觉缺失
15
16
17
18
19
20
2)副交感神经系统:起源于S2-S4脊髓节段 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
脊髓病变的纵向定位
1)上颈段(颈1-4)损害的症状
①根痛 ②四肢痉挛性瘫痪 ③损害平面以下全部感觉障碍 ④损害平面以下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⑤ 中枢性尿、便功能障碍(尿潴留、间歇性尿失禁) ⑥ 三叉神经脊束(达颈2 髓节)→ 颜面感觉障碍
(4)脊髓圆锥(S3-5;尾1)
①鞍区(会阴部)根性痛; ①肢体无瘫痪; ③会阴部感觉障碍或感觉分离; ④下肢无腱反射障碍,肛门反射消失; ⑤排尿障碍。
脊髓病变的纵向定位
(5)马尾(L2-尾节神经根)
①下肢及会阴部根痛(早期); ②双下肢弛缓瘫; ③下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障碍; ④排尿障碍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21
22
23
24
1.肩胛肱骨反射C4-5 2.三角肌反射C5-6 3.背阔肌反射C6-8 4.胸肌反射C5-T1 5.肱二头肌C5-6 6.桡骨膜C5-6 7.肱三头肌C6-7
8.旋前肌反射 9.伸腕反射C6-8 10屈腕反射C6-T1 11.拇指反射 12.指屈反射C8-T1 13.锁骨反射
脊髓病变的纵向定位
(2)胸髓(T3-12)
1)胸、腹部疼痛—节段性、束带感、根性痛 2)上肢运动正常,下肢痉挛性截瘫 3)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4)上肢反射正常,下肢反射亢进 5)中枢性尿、便机能障碍
脊髓病变的纵向定位
(3)腰膨大(L1-S2)
1)下肢根痛 2)双下肢弛缓瘫 3)双下肢、会阴部各种感觉障碍 4)下肢反射减弱或消失 5)中枢性尿便障碍
1.臀反射L5-S2 2.阔筋膜张肌反射L4-S1 3.外侧腘绳肌反射S1 4.内侧腘绳肌反射L5 5.内收肌反射 L2-4
6.膝反射 L2-4 7.踝反射 S1 8.胫骨后肌反射L5-S1 9.腓反射L4-S1 10.拇长伸肌反射L5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交感神经系统:集中在C8-L2侧角内 皮肤潮红、发热,后期为发绀或发冷 立毛肌及汗腺分泌功能障碍
③病灶对侧症征 病灶对侧以下1-2节浅感觉障碍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11)脊髓完全横贯损害
①根性疼痛:为上位水平; ②运动障碍:受损平面以下
的迟缓性瘫痪 ③感觉障碍:传导性各种感
觉障碍 ④尿便障碍
脊髓病变的上下界确定
确定上界: 根性疼痛; 感觉障碍上界+1-2个髓节; 根据运动、感觉、反射;
在每一个脊髓节段的横断面上,都有灰质 和白质两部分:
灰质——节段性结构—→节段性症状; 白质——传导性结构—→传导性症状。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1)灰质病变
a.前角病变: 弛缓性瘫 反射消失 无明显感觉障碍
b.脊髓灰质前角炎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2)后角病变 病灶同侧节段性浅感觉障碍, 触觉和深感觉正常。受损节段呈节段性反射 减弱。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 断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以解剖、生理为基础; 以症状、体征为条件
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纵向定位; 横向定位; 髓内、外定位;
颈膨大C5~T2(Cervical enlargement):
发出支配上肢的纤维
腰膨大L1_S2(Lumbar enlargement):发出支
确定下界: 根据运动及反射的变化:腱反射亢进的最高节段
即病变的下界 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肌麻痹,肱二头肌反射亢进,病变在颈4,颈5正 常
髓内与髓外病变的鉴别诊 断
52
THANKS FOR YOUR TIME!
2)脊髓丘脑侧束 对侧浅感觉障碍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3)皮质脊髓侧束 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5)侧索+后索 深感觉障碍及侧索病变体征。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6)皮质脊髓侧束+脊髓小脑束+后索 家族遗传性共济失调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7)前角+皮质脊髓束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8)前索+侧索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9)脊髓后1/3损伤
脊髓后动脉综合征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10)脊髓半侧损害
① 病灶侧节段征 感觉障碍 运动(弛缓性)障碍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节段水平上位的根痛
② 病灶侧传导性症征 同侧损害水平以下痉挛性瘫; 同侧损害水平以下深感觉障碍; 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副神经(达颈1-5 髓节)损害 →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功能障碍 膈神经(C3-5) →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咳嗽无力 延髓下部→心血管运动和呼吸中枢,尾组颅神经 ⑦常伴发高热
2)颈膨大(C5-T2)
①上肢根性疼痛 ②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③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④上肢反射减弱或消失,下肢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⑤尿、便障碍 ⑥C8 - T1 睫状神经中枢损害 → 同侧霍纳(Horner)氏征
配下肢的纤维
园锥(Conus medularis):脊髓的下端,由S
3~5和尾髓组成
马尾(Cauda equina):在园锥以下的腰骶神经
根称为马尾,由L2至尾节的共10对神经根组成。
•
5
• 成人脊髓短于脊椎,终止于腰椎1下缘或腰
椎1~2交界处。
• 颈椎=颈髓-1 • 上、中胸椎=上、中胸髓-2 • 下胸椎=下胸髓-3 • 腰髓相当于胸椎10-12 • 骶髓相当于胸椎12和腰椎1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3)侧角病变 Horner征 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泌汗障碍 括约肌功能障碍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4)灰质前联合 双侧节段性痛温觉障碍而精 细触觉及深感觉正常。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2)白质病变 1)后索 :感觉分离(痛温觉保存,深感觉障碍)
感觉性共济失调 根痛症状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6
8
9
10
11
12
一、运动障碍 二、感觉障碍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3
运 动 传 导 系 统 定 位 诊 断
14
一、刺激性症状
1)感觉过敏 2)感觉倒错 3)感觉过度 4)感觉异常 5)疼痛
二、抑制性症状 感觉缺失
1)完全性感觉缺失 2)分离性感觉缺失
15
16
17
18
19
20
2)副交感神经系统:起源于S2-S4脊髓节段 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
脊髓病变的纵向定位
1)上颈段(颈1-4)损害的症状
①根痛 ②四肢痉挛性瘫痪 ③损害平面以下全部感觉障碍 ④损害平面以下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⑤ 中枢性尿、便功能障碍(尿潴留、间歇性尿失禁) ⑥ 三叉神经脊束(达颈2 髓节)→ 颜面感觉障碍
(4)脊髓圆锥(S3-5;尾1)
①鞍区(会阴部)根性痛; ①肢体无瘫痪; ③会阴部感觉障碍或感觉分离; ④下肢无腱反射障碍,肛门反射消失; ⑤排尿障碍。
脊髓病变的纵向定位
(5)马尾(L2-尾节神经根)
①下肢及会阴部根痛(早期); ②双下肢弛缓瘫; ③下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障碍; ④排尿障碍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21
22
23
24
1.肩胛肱骨反射C4-5 2.三角肌反射C5-6 3.背阔肌反射C6-8 4.胸肌反射C5-T1 5.肱二头肌C5-6 6.桡骨膜C5-6 7.肱三头肌C6-7
8.旋前肌反射 9.伸腕反射C6-8 10屈腕反射C6-T1 11.拇指反射 12.指屈反射C8-T1 13.锁骨反射
脊髓病变的纵向定位
(2)胸髓(T3-12)
1)胸、腹部疼痛—节段性、束带感、根性痛 2)上肢运动正常,下肢痉挛性截瘫 3)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4)上肢反射正常,下肢反射亢进 5)中枢性尿、便机能障碍
脊髓病变的纵向定位
(3)腰膨大(L1-S2)
1)下肢根痛 2)双下肢弛缓瘫 3)双下肢、会阴部各种感觉障碍 4)下肢反射减弱或消失 5)中枢性尿便障碍
1.臀反射L5-S2 2.阔筋膜张肌反射L4-S1 3.外侧腘绳肌反射S1 4.内侧腘绳肌反射L5 5.内收肌反射 L2-4
6.膝反射 L2-4 7.踝反射 S1 8.胫骨后肌反射L5-S1 9.腓反射L4-S1 10.拇长伸肌反射L5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交感神经系统:集中在C8-L2侧角内 皮肤潮红、发热,后期为发绀或发冷 立毛肌及汗腺分泌功能障碍
③病灶对侧症征 病灶对侧以下1-2节浅感觉障碍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11)脊髓完全横贯损害
①根性疼痛:为上位水平; ②运动障碍:受损平面以下
的迟缓性瘫痪 ③感觉障碍:传导性各种感
觉障碍 ④尿便障碍
脊髓病变的上下界确定
确定上界: 根性疼痛; 感觉障碍上界+1-2个髓节; 根据运动、感觉、反射;
在每一个脊髓节段的横断面上,都有灰质 和白质两部分:
灰质——节段性结构—→节段性症状; 白质——传导性结构—→传导性症状。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1)灰质病变
a.前角病变: 弛缓性瘫 反射消失 无明显感觉障碍
b.脊髓灰质前角炎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
脊髓病变的横向定位
2)后角病变 病灶同侧节段性浅感觉障碍, 触觉和深感觉正常。受损节段呈节段性反射 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