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论文]
![作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2e4911a8114431b90dd82b.png)
作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摘要为了提高儿童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陶冶审美情操,发展创造能力,教师必须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注意对儿童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0051-03新型的作文教学旨在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作文教学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所想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的一种创新过程,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
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创造能力,教师必须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注意对学生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教师宽容与鼓励是学生作文创新的催化剂创新是—个民族得以生存、延续、发展、振兴的不竭的动力,是当今知识经济的灵魂。
创新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关键在于是否有激发潜能的催化剂,是否有利于创新思维萌芽的土壤。
那么,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有人曾做过—个有趣的实验调查,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对圆形展开想象,发现年龄越小的学生想象内容越丰富而形象、大胆而奇特,年龄越大的学生却越相反。
这个结果表明,想象力虽非与生俱来,却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致使学生本应随后天培养而丰富起来的想象力反而日趋萎缩匮乏。
究其原因,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应该对学生产生的奇特想象、迸发出的创新思维火花,采取宽容、鼓励的态度,尽管它可能还很幼稚,或者不可思议。
否则,学生刚刚张开的想象的翅膀将会被折断,所迸发出来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将被无情地浇灭,学生那晶莹剔透、天真无邪的童心将会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二、打破思维定势,放飞心灵想象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为创新离不开想象。
据美籍华人反映:美国的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平时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八稳、循规蹈矩,缺乏创新和突破。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必须有独创性。
”实践证明,创造性乃是教学艺术的又一大特点。
因为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毕加索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年轻的艺术家”,就在于他从不重复别人,也不肯重复自己,他的艺术生命是旺盛的、永恒的。
现代社会要求现代人具有高度发展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培养这种创造型的人才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行的,必须改变教学理念,依赖创新性教学。
语文是一门人为应用学科,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其语言内容充实最快,应用要求也最为广泛,作文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利用作文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大胆主动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运用能力。
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
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大多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
我们在认真接受的同时,要避免盲目机械的知识灌输和技能的模仿。
总得对前人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思考和改进。
落实在教学上,也就得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没必要局限于常规教学中的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的说法。
学生对于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运用总显得生搬硬套。
其实“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由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
例如,果园和农田。
去感受春的气息,去观察世界的变化,写出心灵深处的“春的世界”。
也可以让学生观赏一处景观,观察新鲜事物或仔细欣赏某种常见的东西,从中新内容,等等。
在学生不断学习新词汇、接受新知识的同时,教者也应抱有虚心学习的态度,才能机智地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联想、想象,触类旁通,不断拓宽思维空间。
联想、想象是创新和创造之源,任何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
正如牛顿的万有引力源于苹果下落,瓦特的蒸气机源于沸水掀动壶盖,他们都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不断地有所创见。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
力本来 是 丰 富的 可 由于 学生 的创 造精 神被 扼杀 ,
、
教 师 首 先 要 摆 脱 应 试 教 育 的 束 缚 。 破 陈 年龄 越大 的学 生 想 象力 越 贫瘠 。那 么如 何 培养 学 打
生 的 想象力 呢?
Hale Waihona Puke 旧的框框 现 在 . 论 是 高 考 还 是 中 考 . 文 分 数 在 总 分 无 作
但 人们 也 不 会 忘 记高 锷 . 因 为高 锷 的续 写 . 使 视 。例 如 对 《 提 辖 拳 打镇 关 西 》 正 才 鲁 我们 可 以这 样 引
《 楼 梦 》 为 一 部 完 整 的 优 秀 著 作 。 所 以 在 平 时 导 学 生 思 考 :鲁 智 深 的 这 种 锄 恶 方 法 现 在 是 否 行 红 成 的 教 学过 程 巾 .一 要 鼓 励 学 生 续 写 . 些 续 写 无 得 通 ? 如 果 你 是 鲁 智 深 , 该 怎 么 办 ? 等 等 。 一定 这 应
新 素质 又体 现在 个 体 素质之 中 . 因此 , 性 发 展 以 个
及 创 新 能力 的培 养 应成 为课 堂 教 育 的 重要 目标 。
二 、 励 学 生 进 行 大 胆 的 想 象 鼓 有 这 样 的 一 个 例 子 : 小 学 语 文 考 试 , 卷 上 某 试
雪 然 而 ,在作 文教 学 的过 程 中发 现 , 陈 芝麻 ,烂谷 有 一 题 问 道 : 化 后 变 成 什 么 ?有 个 颇 有 创 意 的 学 “
浅谈作文教学 中学生 创新 意识 的培 养
■ 江苏 省建 湖县 芦沟 中学 凌 德祥 扔 当 今 是 一 个 知 识 经 济 、 技 迅 猛 发 展 的 社 会 . 发 展 语 文 教 师 打 破 应 试 教 育 的 枷 锁 , 掉 一 些 条 科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代 感有 创意 的作文 来。 二 、 励大量 阅读 , 鼓 做好读 书 笔记 读 书是作 文 创新 的前 提 和 基础 。 为 了提 高 学生 的作 文水
平 , 须引导 、 必 鼓励 学生 大量 阅读 课 外书籍 。 如 : 秀作 文、 譬 优 科
普 读 物、 家名篇 以至 中外名著 等 , 名 正像 鲁迅 所说 , 一切机的, 需要采 集许 多 花粉 , 才能 酿 出营养 丰 富 的蜜来 ; 若 只采 集一 处 , 倘 所得 就 非 常有 限或 单调 了。 同 时 , 好读 书摘记 或笔 记 , 做 以积累 写作 素材 , 富语言 材料 ,厚 丰 “ 积 而薄发 ” 蕴含 的哲理 不言 而喻 了。这样 学 生在 大量 的 阅读和
活, 感悟 生 活 , 让学 生走 出校 外 , 向社会 , 向大 自然 , 走 走 去熟 悉
生活 。 去参 加社 会有 益的 实践活 动 , 去发现 、 心去体会 感悟 生 用 活 的真 、 、 , 善 美 感悟 大 自然 的神 奇 和 美妙 , 会人 间 的真 情和 理
爱心 , 大胆 发表 见解 , 到 生活 和作 文相 互沟 通 。譬 如 : 做 去年 清 明节 放 假 中 , 让 学 生将 所见 所 闻或 所感 写 一篇 小作 文 , 裁 我 体 不限, 诗歌 都可 以。 结果 出乎 我意料 的是 学生 的作文 内容 丰富 、 具体 且 写作 很成 功 。 中有一 学生就 清 明节仿 写 了一 首打油 诗 其 是 清 明时节刮 黄 风 , 上行人 眼难 睁。 问行 者 为何 奔 , 墓 “ 路 欲 扫 祭 祖 不忘 本 !像 这样 的 实践 活 动 , 仅丰 富 了 写作 素材 , 写 ” 不 抒
创新意识在作文教学中的培养

创新意识在作文教学中的培养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一、消除畏惧心理,激发写作兴趣由于知识水平、阅历见闻等客观条件有限,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作文成了学生发怵的作业,迫不得已写上一篇,得到的评语又往往是批评多,表扬少。
时间一长,他们更开始从心理上排斥写作。
我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习作呢?为了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我在指导作文题材上,让他们从写身边的小事,写点滴的感受,写随意的感受入手,使学生觉得作文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么难,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或记叙描写,或说明介绍,都能畅所欲言。
时间长了,他们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的能力得到提高,诉诸笔端的文字也日渐丰富多彩了。
同时,每次作文我都放开要求,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渐渐消除了对作文的畏惧情绪,写作从被动的“应付”,转向了主动的“创新”。
具备自信心,我认为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二、改革作文步骤,培养创新精神在指导学生作文训练上,以前的作文课总是“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课堂点评”四步走。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在作文指导的步骤上做了一些改革。
1.出题新颖有趣的文题,是诱发学生写作的关键。
我设问题,尽量避免直接给题,多出“半题”,让学生自己补充题目后再作文,给他们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多数作文只是给出范围和主题,不给题目,不限体裁、字数;有时只告诉学生写作文,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连范围也不加限制。
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自然人人有话可说。
这样做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发挥了他们的个性特长。
2.作文根据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我从最基本的词语训练做起,扎实学生的作文基本功。
通过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词语训练,让同学们明白“最准确的动词只有一个,最准确的形容词也只有一个。
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等, 都属于创造想象) 明确联想和想象的某些特 点, 。 并将它们与写作
实 践 结 合起 来 , 样 , 把 培 养 想 象 力落 到 了 实 处 。 这 就 四 、 高 教 师 的综 合 素 质 和 创 新 意 识 提
些文章的整体美 , 更要善于发现文章 的局部美, 并及时给 以褒扬, 以此 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 假若不从 学生 的实际 出发 , 而是要求他们像大作
了 更 好 地 引 导 学 生 阅 读 和 作 文 ,学 校 可 组 织 一 些读 书班 会 或 专 题 沙
创新 型 教 师 之 所 以 能 胜任 对 学 生创 造 活 动 的 引导 和 启 发 。 在 于
其具备多元 、 合理的知识结构。 掌握现代 教育理论 , 如: 熟悉创新理论
方 法 , 能有 意 识 地 引 进 移 植 到 教 学过 程 中 去 , 备 “ ” 专 ” 统 并 具 博 与“ 相
与发展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 人们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作文
又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重 要 手 段 , 种 创 新性 在 作 文 教学 中表 现就 这 是“ 人 所 未 见 , 人 所未 发 ” 写 出“ 人 心 中 有 , 个 笔 下无 ” 意 思 见 发 , 人 个 的 来, 因而 在作 文 教 学 中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力 意 义 重 大 。 么 在 作 文教 那
一
龙, 让学 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 以讲故事 、 或 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 口
才 。 再 通 过 办 墙 报 、 园 文 学 报 等 形 式 提 高 学 生 的 书面 作 文 水 平 。 校 三 、 重 训 练 想 象 和 联 想 力 , 发 学 生 的 创 新性 思 维 注 激 创 新 思 维 是作 文 创 新 的 关键 , 想 象和 联 想 则 又 是培 养 学 生创 新 而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古时候,我国就有“文以载道”一说。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为了使一篇文章能“载道”,教师于是使出浑身解数,讲立意、变结构、说主题、某结构……逐步在“实践”中形成了“施——效”、“授——受”这样一种模式。
既然是一种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就被取缔,学生的依从性就在滋长,学生的创造性就遭扼杀。
模式中断无新的“异端”生存之理,何谈创新?何谈创造?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摆脱这种模式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思想观念,承认学生的潜能和主体性,确立学生的价值,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其智慧,承认学生人格尊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这是第一要义,也是推行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舍此之外而去谈什么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与缘木求鱼何异?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即解决了上述问题,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增大阅读量,开拓新视我国的先贤对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作了很好的阐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蜂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因此,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养成“采蜜”的好习惯,把在课内,特别是在课外见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记录下来,包括人、事、物、景、场面、片断等,最好能三言两语谈点感受——这当然不会深刻,全凭各自的悟性——亦叫个性吧。
直接的、间接的材料积累多了,才能见多识广,才能从“广”中觅出“新”来。
二、作文题目新颖,学生有文可写在应试教育中,小学时的作文题目大多千篇一律,或者陈旧不堪,诸如“一件难忘的事”、“我的老师”等,或者要求全班几十个同学,通过对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的记叙,表达一种同样的思想感情,完全及时要求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去套,去搬,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或模仿,而且往往有一个比较一定的对照答案。
特别是在小学毕业会考的作文考试中,成千上万的孩子尽数被“套”在一个框子里面写作,评卷时还要用一个所谓的“参考答案”。
作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诱发与培养

他 们 了解 和认识 到 自己的不足 , 而相互 促进 , 同 从 共 提 高。 四、 注重 评价的激 励 、 成长 性 , 促进 幼儿 素质 的可
持 续发 展
幼 儿是不 断成长 和发展 的个 体 , 幼儿 的评 价也 对 是应该 根据幼儿 的现有水平 和发展状况 来进行 , 通过 对其 不 同阶段 的观察与反馈 , 出具体 的要求 和改进 提 措施 。所 以 , 我们 不能 以一次美 术活动 的观察或 者评 价结 果来判 断一 个幼儿 的发展状况 , 而应该不断 地通 过多种评 价方 式 , 激励幼儿 潜 能 的释放 , 帮助 幼 儿不 断获得进步 , 更大胆地去感受 、 表达和表现作 品。 笔者 推荐三种不 同形式 的评价形式— — 1 星激励 榜 。这种评 价方式其 实在许多幼 儿 园 . 争 都会被运用 , 老师可将激励 幼儿 的“ 五角星 ” 制作 成一 个“ 星星 ” , 榜 发现幼儿 的进步后 随时增 添 “ 星星” 。注 重长期 的积累 , 势必会让 幼儿感受 到 自己在不 断地 获 得进步 , 增强其学 习积 极性和 自信心 。 2 . 合作评 价表 。 美术活动 中 , 们还会安排一些需 我 要小组合作 共 同完成 的活动形式 。利用合作评 价表 , 可记 录幼 儿在活动 中的合作能力 的发展 , 尊重个体 的 发展 , 向评价 幼儿合作能力 的发展 。 纵 3 . 成长档案袋 。成 长档案袋是幼儿作 品及相关 资 料 的有意 收集 , 以反 映幼儿 的兴趣 、 度及 在 特定 领 态 域 中的努 力 。如建立 幼儿 “ 美术作 品成长 档案 ”对 幼 , 儿各个 阶段 的美术作 品进行 照片或 图画形 式的记 录 , 加 以幼儿 简单 的 自评 、 教师 的评价 , 家长的评价等 。 或 我们应遵循 “ 一切为 了幼儿 发展 ” 的教育 理念 , 在 美术 活动 中突 出评 价的发展性功 能 , 全面 审视和 反思 幼儿评价 实际状况 的基 础上 , 正促进每个 幼儿 富有 真 个性 的全 面发展 。 ( 者单位 : 作 江苏省吴江 市七都 中心幼儿 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作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学生作文中如果没有创新的意识,很难写出好文章,也不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应努力挖掘出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各种因素,特别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注意以“新”为写作主线,不断改进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作文的命题、立意、选材、布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做法是,老师在作文指导时,常常“好心”地把要写的作文提纲拟定好,把可能用到的中心词语板书出来,或念一篇作文或写下水文章。
这等于给学生定框框,使学生思想禁锢在老师给定的范围内,学生思路展不开,百人一貌,千篇一律,老师批改也省心省事。
长此以往,扼杀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更难以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因此,教师在作文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命题的新思想
好的作文题目,会深深地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题目,是文章传神达意的眼睛,它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好的题目即是学生作文的“向导”,能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库门,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
因此,要注重命题的多样性,使命题努力做到:(1)新、奇、活、趣;(2)难易适度;(3)贴近学生的生活;(4)具有导向性。
如《假如我有了钱》、《长大后我想当……》、《又是秋来时》这类题目等,学生写起来就会有时代感、新气息。
由此可见,文章题目拟得好,会对读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同样,在作文训练中,命出一个好题目,学生也会为之眼睛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兴趣顿生,跃跃欲试,定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二、立意的新突破
文章要有新意。
立意的优劣关系到文章的成败,立意要做到鲜明、深刻、新颖,就要变换立意角度。
如,写《记一个熟悉的人》,不少学生就会写班上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或是他敬爱的一位老师,或是关心他成长的父母。
这些作文内容可以猜到,有的甚至雷同,这就缺乏创新意识。
如果换个角度立意,写生活中一个爱管闲事的老人,平时嘴碎甚至迂腐,不讨人喜欢,但他却在关键时候为了维护群众的利益,敢于同坏人作斗争,最后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这样写就比较吸引人。
又如,写一个残疾青年如何战胜自卑,自己开店铺养活自己,并用诚心为大家服务,最后赢得大家对他的信任,这就比较有创新性,不仅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写作富有时代气息。
教师要从创新的角度培养学生创作的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
如,一次,我出了个作文题目《雪》,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立意“赞雪”,赞雪的洁白无瑕、大公无私,进而联想到人的高洁气质。
只有一名学生“贬雪”,揭露雪的虚伪——以其洁白的外衣掩盖世间的污秽,见不得阳光;揭露雪的极其凶恶——依仗狂风,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揭露雪的残忍——冰天雪地,万木萧条;最后写自己不怕风雪、克服困难顽强学习的意志。
我对该生的独特见解十分欣赏,在作文批改和讲评中充分肯定其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并号召和鼓励全班同学向这个学生学习。
对什么是创新意识需要一个明确的认识,它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同于随手可得,它是融会于自己文章的思想,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是能够给他人以启发的思考。
三、题材的新拓展
拓宽学生的写作题材,多写生活文和科研文,注重写作的实效性,是引发和培养中学生作文创新意识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作文内容要生活化,生活是作文之源,学生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
教师要通过课内向课外开放,要重视开拓中学生的社会生活视野,培养
他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面向社会、接触实际的良好意识和能力,力求做到写作题材与学生生活合拍,从而使作文内容生活化。
这样,不仅解决了作文“无话可写”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写出内容充实、富有新意的好文章。
多写科研活动文。
教师引导学生把考察、种植、参观、观察、实验等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有趣的情节、获得的知识及怎样获得的内容写下来。
如在上生物课时,教师组织了“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活动后,让学生写科研活动文。
因为学生亲身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用肉眼看不到的新奇微生物,学生对此充满兴趣,感受很深。
有个学生写出了如下的生动而具体的句段:“下课后,我端来从‘鸭子’塘里弄来的水后,便用塑料管子沾了水,滴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连忙通过镜头,仔细地观察起来……我一边看,一边旋转着镜头,只见一些如芝麻大小的东西,在里面‘跑来跑去’,真有意思。
它们有的像草鞋底,周身长满了细细的汗毛;有的像圆溜溜的西瓜;有的像把扇子;有的像朵喇叭花。
”这样的题材无疑是真实、生动、深受学生欢迎的。
四、布局的新构思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无奇。
如记写某个人物时,可先贬低后赞扬,为扬而先抑,抑制是为了更高地扬起。
有个学生写《妈妈不求“爷”了》一文,开始写“妈妈”信神,磕头祷告,求财神赐福,且还执意信“老天”,这是“抑”。
然而,敬“财神爷”总不发财,后来,“妈妈”信了哥哥的话,不信神,去养鸡,结果成了养鸡专业户,发了。
终于明白:“想发财还得靠自己。
”这是“扬”。
有的可采用误会法,即通过误解,产生纠葛,制造矛盾,推动情节,渲染某种气氛。
有的可采用悬念法,即在叙事过程中,先设一个扣人心弦的悬念,使读者关注人物的命运或事态的发展,产生一种迫不及待读下去的浓厚兴趣。
有的可采用曲径法,即材料的组织,事物的发展的安排,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波澜起伏,婉转生姿。
还有的可采用巧合法,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嘛!
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学生应培养和具备的优良心理素质之一。
只有多角度、多种形式地引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作文素质。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把学生培养成面向未来,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就需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敢想敢做,在想和做中去发现,去创造。
人要有发明,有创造,首先要有创造的思维。
在当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学科乃是各学科的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更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