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复习——上课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 课件全册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 • 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 • 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 • 第四单元:写作训练 • 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 • 第六单元:期末复习与总结
2
01
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
2024/1/30
3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拓展延伸活动
设计拓展延伸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文学沙龙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阅读 兴趣和能力。
2024/1/30
7
02
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
2024/1/30
8
古诗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2024/1/30
《诗经》背景及作者简介
01
介绍《诗经》的编纂背景、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代表性诗人
的生平和成就。
杜甫生平及时代背景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 巧,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 理解题、作文题等。
2024/1/30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教会学生 如何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准确 理解题目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
提醒学生注意卷面整洁和字迹 工整,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印 象。
31
拓展延伸:寒假阅读计划安排
推荐适合八年级学生的寒假阅读书目,包括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等,丰 富学生的假期生活。
2024/1/30
段落安排
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段落, 使文章条理清晰。
语言表达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运用 恰当的词汇和句式。
19
优秀范文欣赏与点评
范文选择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范文,供学生 学习和借鉴。
启发思考
引导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启发,拓展写 作思路。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 • 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 • 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 • 第四单元:写作训练 • 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 • 第六单元:期末复习与总结
2
01
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
2024/1/30
3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拓展延伸活动
设计拓展延伸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文学沙龙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阅读 兴趣和能力。
2024/1/30
7
02
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
2024/1/30
8
古诗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2024/1/30
《诗经》背景及作者简介
01
介绍《诗经》的编纂背景、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代表性诗人
的生平和成就。
杜甫生平及时代背景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 巧,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 理解题、作文题等。
2024/1/30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教会学生 如何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准确 理解题目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
提醒学生注意卷面整洁和字迹 工整,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印 象。
31
拓展延伸:寒假阅读计划安排
推荐适合八年级学生的寒假阅读书目,包括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等,丰 富学生的假期生活。
2024/1/30
段落安排
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段落, 使文章条理清晰。
语言表达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运用 恰当的词汇和句式。
19
优秀范文欣赏与点评
范文选择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范文,供学生 学习和借鉴。
启发思考
引导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启发,拓展写 作思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件 (共39张PPT)

渠说”,二是“西来说”,三是“本地说”。无论坎儿井的
来历如何,坎儿井的开凿十分艰苦,且工作量较大。
他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
(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引地
下水灌溉农田,它不受地面高温蒸发的影响,因而流量稳定,保 证了自流灌溉。【介绍了坎儿井流传的三种来历及构造方式。 】 20世纪50年代末,坎儿井的数量多、年出水量足、灌溉面 积广,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由于地面引水工程的建设
②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③惟妙惟肖: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④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⑤就地取材:在本地选取需要的材料。⑥因地制宜:根据不 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因,根据。制,规定。
宜,适当。
⑦自出心裁:独创一格,另外想出与众不同的主意、办法。 心裁,心中的设计、策划。 ⑧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⑨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重峦叠嶂(luá n(zhà ng)
嶙峋(lí n xú n) 地穴(xué ) 挖掘(jué )
斟酌(zhēn zhuó) 阑干(lá n)
金蜣(qiāng) 窠(kē)
开辟(pì )
隧道(suì )
塌(tā)
黏土(niá n)
涂墁(mà n) 臃肿(yōng) 轧(yà ) 孵化(fū) 坚韧(rè n)
思维建构
范文示例
真武阁
真武阁位于广西容县境内,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介绍
真武阁的地理位置及在我国的地位。】真武阁是一座布局精巧,
风格独特的木结构建筑物,显现出中华古文明。今天,我就给 你们介绍一下真武阁的壮丽奇观吧! 真武阁曾有一个传说。古时候,人们非常迷信。因为他们 住的地方比较干燥,所以稍不留神就会引起火灾,甚至还会造 成严重的损失。由于多次起火,人们就开始怀疑是上天的火神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口语交际ppt课件完美版

转述要求
1.转述时,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材 料内容,不改变内容的顺序。
2.转述时,忠实于原材料,条理清 楚,适当进行综合,要点之间要有内在 联系。
3.转述时,变换成自己的语言,要
转述活动
传话游戏
• 全班10人左右(不少于8人)分为一组,纵 向排列。每一组的第一位同学阅读下面一 则通知,然后第一位同学把看到的内容告 诉第二位同学,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位 同学。比较哪一组传话最准确。
•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 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 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 课件

布袍缓带: 指轻便服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辨别下面两组句子中划线的字的意思。
泥于掌故
对,对于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青出于蓝
在 自,从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吾欲辱之,何以也
因为 凭,凭借 用
治水之法,既不可以执一,泥 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 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 意相信别人的话。
从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 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 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 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 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本文论述了治水必躬亲的 道理,说明只有躬亲、清廉才 能治好水。
这一段先说明治水要防止的现象, 然后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 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 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 如是而后事举也。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 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 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 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以 后才能做成事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句是:人最宝 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 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 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 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 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 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句话激励 了一代又一代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们。
课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梦回繁华》PPT课件1

,深刻地揭 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❸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的 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3、“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5)”, 其中,历史价值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在第五段找答案)
❶清明上河图是一副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 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1、默读课文,概括每段的内容。指出说明顺序。 第 择一 端段的:《介清明绍上唐河宋图画家》题。材主 —的要 —变化,引出说明对象——张 第背二景段。:介绍张择端的生平次逻及要《清明上河图》的作画时间、 第三段:总体介绍《清明上辑河图》的类别、大小及内容。 第四段:具体介绍《清明上顺河图》画面的内容。 第五段:介绍《清明上河图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❸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的 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3、“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5)”, 其中,历史价值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在第五段找答案)
❶清明上河图是一副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 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1、默读课文,概括每段的内容。指出说明顺序。 第 择一 端段的:《介清明绍上唐河宋图画家》题。材主 —的要 —变化,引出说明对象——张 第背二景段。:介绍张择端的生平次逻及要《清明上河图》的作画时间、 第三段:总体介绍《清明上辑河图》的类别、大小及内容。 第四段:具体介绍《清明上顺河图》画面的内容。 第五段:介绍《清明上河图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 1课《 梦回繁 华》课 件(共2 4张PPT )
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蝉》PPT课件

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
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
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
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
家族。
拟人手法的运用
品析: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蝉面对蚋侵害
蝉卵时无所作为的本能。
12
品
味 语
品一品,感受语言的文学性
言 特
示例六:
色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
——法布尔
汇报人:XX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五单元
第一章
目
学习目标
录
第三章
品读课文
第二章 课程导入
第四章 拓展阅读
第一章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2
第二章
课程导入
导入
栖高饮露 长鸣不已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汇报人:XXX
品析: 生动传神地体现了蝉聪明、灵活的特点。
9
品
味
语
言
特 色
示例三:
品一品,感受语言的文学性
精妙动词的选用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教学课件PPT(5份打包) 人教版3 (共28张PPT)

《礼记》
自主 学习 1.自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正音或解释
(1)正音。 选贤与能( jǔ ) 矜( ɡuān ) 修睦( mù ) 男有分( fèn )
货恶其弃于地( wù )
(2)通假字。
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废疾者
“举”,选拔。
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3)一词多义 讲信修睦
幼老孟 吾吾子 幼老: ,, 以以 及及 人人 之之 幼老 。;
陶 渊 明 : 世 外 桃 源
孔 子 : 大 同
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
上最大的农民起义。
“有饭同吃,有衣同 穿,有田同耕,有 钱同使;无处不保 暖,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
康有为:
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 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 之业,必归之公(财产 公有,按劳分配,人人 劳动,人人平等)。去 级界平民族,去家界为 天民,去种界同人类, 破国界合大地(无邦国, 无帝王,人人相亲,天 下大同)。
(1)故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比较 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阅读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比较 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阅读 (3)讲信修睦……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 出酒食。
修
培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长
故人不独亲其亲 父母
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单单 独 故人不独亲其亲 以……为亲 矜、寡、孤、独 老而无子的人
(4)古今异义
古义:害人 贼
今义:偷东西的人 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古义:
今义:大路 古义:女子出嫁 回归,回来 今义:
自主 学习 1.自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正音或解释
(1)正音。 选贤与能( jǔ ) 矜( ɡuān ) 修睦( mù ) 男有分( fèn )
货恶其弃于地( wù )
(2)通假字。
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废疾者
“举”,选拔。
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3)一词多义 讲信修睦
幼老孟 吾吾子 幼老: ,, 以以 及及 人人 之之 幼老 。;
陶 渊 明 : 世 外 桃 源
孔 子 : 大 同
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
上最大的农民起义。
“有饭同吃,有衣同 穿,有田同耕,有 钱同使;无处不保 暖,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
康有为:
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 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 之业,必归之公(财产 公有,按劳分配,人人 劳动,人人平等)。去 级界平民族,去家界为 天民,去种界同人类, 破国界合大地(无邦国, 无帝王,人人相亲,天 下大同)。
(1)故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比较 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阅读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比较 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阅读 (3)讲信修睦……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 出酒食。
修
培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长
故人不独亲其亲 父母
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单单 独 故人不独亲其亲 以……为亲 矜、寡、孤、独 老而无子的人
(4)古今异义
古义:害人 贼
今义:偷东西的人 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古义:
今义:大路 古义:女子出嫁 回归,回来 今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PPT课件

转
如果明天不下雨,
述
你们就去春游,请八点
整在教学楼前集合。请
回家告知父母。
转 述
转 1.转达春游通知 述
转述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
转 1.转达春游通知 述
春游通知:
注意人称的变化
如果明天不下雨,你们就去春游,请八点整在教学楼
前集合。请回家告知父母。
转 2.小青托小强还书给小华
述
我从小华处 借的书,请你明 天代我去还,请 你好好谢谢他。
比较
复述
“保值” 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转述
“保真”
学会与人沟通
03
活学活练
活 1.请用你自己的话告诉同学什么是经典。
学
活
1.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读……”
练 的书。 2.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
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
复
述
1.按要求尝试复述故事
鲁迅在绍兴乡村教书时,有一天到朋友家谈话很
人物 地点 时间
起因
晚才回家。他经过一个坟地时,看见一个白影子在晃
经过
动,就用皮鞋踢了一脚,发现是个盗墓的。
结果
复
述
2.明确复述的含义
复述就是把原材 料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原材料可以是书面 的文章,听到的故事、 新闻、一般信息等口头 材料。
鲁迅不相信鬼和神,他大步走上前去,用又硬又重的皮鞋向白 影子踢去,只听得白影子“哎哟”一声倒了下去。鲁迅弯下腰,细 细一看,原来并不是什么鬼,而是一个盗墓的。
复
述
1.按要求尝试复述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对提问思考学生激励性语言(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古今意思
⒈说说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意思。
⑴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的配偶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形成性测试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
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 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 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 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渔人的行 踪为线索,由“发现桃源——访问桃源— —离开桃源——再寻桃源”贯穿起来。向 我们展现了一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和 平安乐(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压迫,没有 战乱)的理想社会。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 是人民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
• 【理解性默写】 • (1)描绘了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 •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2)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 • 【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 • (3)“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 【初极狭,才通人。】
• (4)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 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 【对桃源生活满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 • 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作用是什么? • 【为下文再寻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 13.写出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
• (5)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 怡然自乐。】
• (6)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 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 句子:
•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 (7)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 朴的句子有:
• 【必背知识点】
• 1. 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
• 【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神秘气氛,也为 后文描写桃源的美丽景色作了铺垫。】
• 2. 村人为何“见渔人,乃大惊”?
•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 与世隔绝的久远。】
• 3.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全部)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一同)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向)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给)
“然”字是个语缀性的词
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 “……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 译)。 如本文中: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俨然”——整整齐齐的样子。 “怡然”——高兴、满足的样子。
√ 意愿。但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
B、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说明桃源人一向以耕作
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 ×)
C、村人“皆叹惋”是为渔人费了这么多周折才找到他
× 们而叹惋,为自己住在这里与世隔绝而叹惋。(
)
2、从文中找出能表现下列内容的语句
桃花源环境优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人生活安乐: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 互相听到。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 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 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 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 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 4. 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 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 5.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 源中人说了什么?
•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 6.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管弦乐演奏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 文使人劳累。
•本文写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_苔__痕_上_ 阶绿,草色__入__帘__青_, •写主人人际交往的句子是 谈__笑__有__鸿__儒_,__往__来__无__白_丁__。, •写陋室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_调_素__琴__,_阅__金__经_。
• 【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 自乐;无人问津。】
• 14.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 【豁然开朗】
重点掌握词语: •苔痕上阶绿: 长到。 •草色入帘青: 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
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 指琴瑟、策管等乐器, 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对提问思考学生激励性语言(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古今意思
⒈说说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意思。
⑴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的配偶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形成性测试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
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 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 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 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渔人的行 踪为线索,由“发现桃源——访问桃源— —离开桃源——再寻桃源”贯穿起来。向 我们展现了一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和 平安乐(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压迫,没有 战乱)的理想社会。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 是人民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
• 【理解性默写】 • (1)描绘了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 •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2)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 • 【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 • (3)“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 【初极狭,才通人。】
• (4)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 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 【对桃源生活满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 • 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作用是什么? • 【为下文再寻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 13.写出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
• (5)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 怡然自乐。】
• (6)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 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 句子:
•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 (7)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 朴的句子有:
• 【必背知识点】
• 1. 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
• 【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神秘气氛,也为 后文描写桃源的美丽景色作了铺垫。】
• 2. 村人为何“见渔人,乃大惊”?
•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 与世隔绝的久远。】
• 3.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全部)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一同)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向)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给)
“然”字是个语缀性的词
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 “……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 译)。 如本文中: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俨然”——整整齐齐的样子。 “怡然”——高兴、满足的样子。
√ 意愿。但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
B、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说明桃源人一向以耕作
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 ×)
C、村人“皆叹惋”是为渔人费了这么多周折才找到他
× 们而叹惋,为自己住在这里与世隔绝而叹惋。(
)
2、从文中找出能表现下列内容的语句
桃花源环境优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人生活安乐: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 互相听到。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 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 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 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 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 4. 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 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 5.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 源中人说了什么?
•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 6.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管弦乐演奏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 文使人劳累。
•本文写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_苔__痕_上_ 阶绿,草色__入__帘__青_, •写主人人际交往的句子是 谈__笑__有__鸿__儒_,__往__来__无__白_丁__。, •写陋室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_调_素__琴__,_阅__金__经_。
• 【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 自乐;无人问津。】
• 14.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
• 【豁然开朗】
重点掌握词语: •苔痕上阶绿: 长到。 •草色入帘青: 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
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 指琴瑟、策管等乐器, 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