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与兴奋剂检测
兴奋剂及其检测

兴奋剂及其检测说起兴奋剂,人们会想起运动会中的尿液检测。
其实,早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就有人通过服用草药、蘑菇及其他植物性饮料来发挥运动的潜能。
1886年,一位自行车运动员因使用兴奋剂致死,成为第一例有文字记载的因服用兴奋剂死亡的事件。
由于运动员为提高成绩而最早服用的药物大多属于兴奋剂药物——刺激剂类,所以尽管后来被禁用的其他类型药物并不都具有兴奋性(如利尿剂),甚至有的还具有抑制性(如阻断剂),但国际上对禁用药物仍习惯沿用兴奋剂的称谓。
通常所说的兴奋剂不再是单指那些起兴奋作用的药物,而实际上是对禁用药物的统称。
为维护奥运宗旨,国际奥委会规定:竞技运动员使用任何形式的药物和以非正常量或通过不正常的途径摄入生理物质,企图以人为的或不正常的方式提高竞技能力,即认定使用了兴奋剂。
近年兴奋剂品种不断增多,国际奥委会规定的禁用药物已达100 余种。
一、兴奋剂的种类及作用1.刺激剂:这是禁用药物种类最多的一类,其中包括苯并胺、甲基麻黄碱、咖啡因、可卡因、二乙胺苯并胺、甲烯二氧甲苯丙胺、乙苯丙胺、过量的麻黄碱等51种。
其中苯并胺和可卡因主要是靠抑制身体的自然警报系统和减轻“过度用力”引起的疼痛感来增强运动员的耐力和力量,还可增加心律、血压和能量代谢。
另一类刺激剂如麻黄素、咖啡因等,主要作用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其作用是增加心律、血压和肌肉血流量,扩张呼吸道、增加肺通气量。
使用刺激剂带来的副作用是心悸、呼吸急促、口干和出现泌尿系统问题。
如果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服用大剂量的刺激剂,可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甚至引起心脏衰竭而造成死亡。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引起的副作用包括焦虑烦躁、神经紧张、易怒和失眠。
有些刺激剂还会引起性格改变,使人表现出攻击性和暴力行为,或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阅读困难等现象,有时还会引发妄想症和精神病。
2.利尿剂:包括甘露醇等14种。
在那些按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的项目中,有些运动员称量体重前使用利尿剂快速减轻体重,或在兴奋剂检查中是利用它冲淡尿液以遮蔽尿中的违禁物质。
兴奋剂检测

2 麻醉剂 这类药物共10种。服用后可产生痛快感及心 理亢奋,并能降低痛感,以致在参赛中造 成更严重的伤害。这类药物多有成瘾性, 会引起很多生理及心理问题。
3 合成类固醇及β2激动剂 这类药物共27种。合成类固醇又称为甾体同化激素,是 雄性激素衍生物。这类药物有增长肌肉的作用,为很多 运动员口服或注射使用,但副作用也很严重,会干扰人 体的自然激素平衡,男人服用后会发生抑制雄性激素分 泌,睾丸缩小,胸部扩大,早秃等现象;女人服用后, 会发生男性化,肌肉增生,月经失调,毛发增多等现象。 有些作用还是不可逆的。过多地使用这类药物还会引起 严重的肝、肾损伤、并发肝癌及心脏病症等。这类药物 中的睾酮是人类自然分泌的一种激素,所以规定要测定 睾酮与其异构体表睾酮之比值,大于6时可判断为使用 了此类药物。另有几种β2激动剂,据认为也有类似作用。
一、服用药物历史 二、禁用药物 三、检测手续 四、检测实验室的资格 五、检测步骤 六、我国的兴奋剂检测工作
1 刺激剂 2 麻醉剂
3 合成类固醇及β2激动剂
4 5 6 7 β-阻断剂 利尿剂 遮蔽剂 肽类激素
在竞赛中服用各种物质以求获得优势的做法已有多年历史。 早在公元前600年,古罗马的斗士就使用过刺激剂。公元 前三世纪,希腊人也曾服用蘑菇以求提高成绩。19世纪80 年代在法国的自行车600km比赛中发生过运动员因服用药 物而死亡。1910年已开始对参赛马匹的唾液进行药物检查。 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发生了丹麦自行车运动员Kurt Enemar Knud Jensen因服用苯丙胺药物而丧生。这些时间 促使了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对1968年第19届奥运会开始 实行药物检查。当时禁用的药物只有8种,检测方法是气 象色谱(氢焰离子化测试器)法和薄层色谱法等。1972年 第20届奥运会时,又禁用药物增加至26种,检测仪器采用 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1976年,又增加了甾体同化激 素一类5种禁用药物,使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器。 1980年公布的禁用药物为58种,开始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法检测。其后1984年增至69种。1988年再增加β-阻断剂和 利尿剂类药物,总数达100种。1991年增加一类多肽,1994 年12月IOC公布的禁用药物共分为七类,计108种。
体育行业的兴奋剂使用规范

体育行业的兴奋剂使用规范引言:体育运动是一种全民共同参与的活动,不仅能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还对社会和谐稳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近年来,兴奋剂在体育运动中的使用问题日益严峻。
为了保护运动员的健康,维护竞赛的公平和纯洁,在体育行业中制定兴奋剂使用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体育行业的兴奋剂使用规范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兴奋剂的定义和分类兴奋剂是指能够改变运动员生理机能状态的药物或物质,可增强运动员的体力、耐力、迅速恢复疲劳等。
根据其性质和作用方式,兴奋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催乳剂类:促使骨骼肌更具收缩力和爆发力,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水平。
(2)血液类:促进红细胞生成,提高氧输送能力,增强运动员的耐力。
(3)肌肉类: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抑制蛋白质降解,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
(4)神经类: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增强运动员的灵敏度。
2. 兴奋剂使用的禁止原则为了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公平竞赛的进行,体育行业对兴奋剂使用制定了明确的禁止原则:(1)禁止使用:对于被禁用的药物和物质,运动员在任何时间都不得使用。
禁止使用的药物和物质应在规程中明确列出。
(2)禁用方法:禁止使用任何形式的非法注射、摄入或其他非正常途径来服用兴奋剂。
(3)禁用竞赛:对于在使用兴奋剂的期间参加竞赛的运动员,应被取消比赛资格。
3. 兴奋剂使用的监测与检测为确保兴奋剂使用规范的有效执行,体育界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监测与检测机制:(1)随机抽查:通过随机抽查运动员进行兴奋剂检测,增加制度的不确定性,促使运动员遵守规范。
(2)全方位覆盖:兴奋剂检测应该覆盖所有级别和类别的竞赛,包括国内和国际赛事。
(3)技术升级:通过引入先进的兴奋剂检测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提高检测效果和准确性。
4. 兴奋剂使用的惩罚措施对于违反兴奋剂使用规范的运动员,体育行业应该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1)禁赛:对于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根据违规情况,可以设置不同级别的禁赛期限,以及一定年限内不得参加高级别竞赛。
兴奋剂与兴奋剂检测

业已证明的是, 雄性激素对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明确的作用, 是滥用药物中最为流行的 一种, 也是兴奋剂检测重点控制的药物品种。在被滥用的这类药物中, 包括外源性合成药物诸 如大力补 ( m ethandienone)、康力龙 ( stanozo lol) 等。外源性药物是指人体内本来不 存在的成 分。对于外源性药物检测, 只要确证其药物原形和 (或 ) 其代谢物的存在就可以判定为阳性; 而内源性药物 (体内本来就有的 ) 的检测就要麻烦得多。
兴奋剂检测工作就是针对以上所述的药物种类和 体育临床 药理在尿液和血液中检测 这些药物的存在并以此判断个别运动员可能的药物滥用行为。
1 兴奋剂检测的样品特点
按国际奥委会的规定, 兴奋剂检测的绝大多数项目在人体尿液中进行。正常人的尿液中 含有尿酸、尿素、肌酸 ( 酐 ) 、微量的蛋白、微量的糖、内源性化合物代谢物等成分, 样品基质的 构成相对要复杂一些。运动员的尿液由于大负荷的训练和比赛可能含有比正常人更多的蛋 白, 也比正常人容易出现血尿。
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可能滥用药物除 刺激剂 ( stim ulant) 外, 还有麻醉镇痛剂 ( narcot ics), 阻断剂 ( blocker) , 合成 类 固醇 ( anabo lic steroids) , 2 受体 激动 剂 ( 2 agon ist) , 利尿 剂 ( diuretics)以及肽类激素 ( peptide horm one) 。这些药物的 体育临床 作用包括: 提高竞争愿 望、减缓伤痛、促进人体蛋白合成、稀释尿液中的药物浓度、快速降低体重、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进而提升血液中的载氧量等。它们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成绩都有明确、有效的辅助作用。
兴奋剂的主要检测方法是

兴奋剂的主要检测方法是兴奋剂是指那些能够提高运动员体能、增强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物质或方法,广泛应用于运动竞赛等领域。
然而,使用兴奋剂是被国际体育组织禁止的,因为它们被认为是不公平竞争的手段,有悖于体育精神。
因此,为了确保公平竞争和保护运动员的健康,对兴奋剂的检测打击成了体育运动的重要环节。
兴奋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尿液检测法(Urine Testing Method):尿液检测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兴奋剂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收集运动员的尿液样本,运用高级科技设备进行分析和检测。
尿液检测法具有操作便利、样本收集相对容易的特点。
典型的兴奋剂如类固醇、血红蛋白制剂、利尿剂等,都可以在尿液中进行检测。
尿液检测法的局限性在于无法确定兴奋剂的使用时间和剂量。
2. 血液检测法(Blood Testing Method):血液检测法是一种更高级的兴奋剂检测方法,其通过采集运动员的血液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检测。
血液检测法可以准确地确定兴奋剂的使用时间和剂量,因为兴奋剂往往会在体内留下一段时间。
然而,血液检测法的操作相对较为复杂,对于日常比赛的抽查不太适用,主要用于重要赛事或涉及重大违规行为的检测。
3. 毛发检测法(Hair Testing Method):毛发检测法是近年来新兴的兴奋剂检测方法之一。
在一定的时间内,药物或物质会通过血液进入毛囊,在毛囊内逐渐沉积。
毛发检测法可以通过采集运动员的毛发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检测,以此识别是否存在兴奋剂的使用。
毛发检测法的优势在于可以追踪长达数月的兴奋剂使用情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尿液碳同位素比检测法(Carbon Isotope Ratio Testing Method):尿液碳同位素比检测法是一种新兴的兴奋剂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合成类固醇的使用。
该方法通过分析尿液中同位素比例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兴奋剂的使用。
兴奋剂中的碳同位素比例与人体自然合成的物质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比例的差异来确定是否存在兴奋剂的使用。
体育中的兴奋剂检测

例子:检测尿液中的盐酸麻黄碱
1994年美国世界杯球王马拉多 纳被查出服用了禁药---麻黄碱.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盐酸麻黄碱. 若被检测的样品中的盐酸麻黄
碱的含量超过10mg/L便会被 认为服用兴奋剂.盐酸麻黄碱 (EphedrineHydrochloide)
的结构:
检测方法
盐酸麻黄碱的测定可用中和法和非水滴定法.中和 法以酚酞与麝香草酚蓝为指示剂, 但方法终点变色 不明显, 结果误差大. 非水滴定法的结果较准确, 但 操作很烦琐、费时,试剂消耗量大. 两种方法均不 甚理想. 检测人员根据极弱酸碱固定pH 法滴定原 理, 直接用N aOH 溶液滴定其至某一固定pH 值, 利用N aOH 溶液消耗的体积与盐酸麻黄碱含量成 正比关系来进行测定.本法在滴定过程中不需确定 化学计量点, 不需标定滴定剂准确浓度.该方法简 单, 结果准确.
检测的主要体液是尿液,但对个别单纯用尿液检查难以确定结果的物质目前 正在探索采用血样分析来予以弥补。
(1)尿样检测:尿样检测是兴奋剂检测的理想样本。其优点在于:取样 方便;对人无损害;尿液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尿液中的其 他干扰少。
分析大体分筛选和确认两个过程。筛选即对所有的样本进行过筛,当发 现某样本可疑有某种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时,再对此样本进行该药物的确认分 析。在进行药物的确认分析时,尿样要重新提取,此提取过程与空白尿(即 肯定不含有此药物的尿液)和阳性尿样(即服用过该药物后存留的尿样)同 时进行,以保证确认万无一失。
分析过程中按药物的化学特征和分析方法将所有药物分成四类,即:第 一类:尿中以游离形式排泄的易挥发性含氮化合物(主要是刺激剂);第二 类:尿中以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的难挥发性含氮化合物(主要是麻醉止痛 剂,beta阻滞剂和少数刺激剂);第三类:化学结构和特性特殊的刺激剂 (咖啡因,匹莫林)和利尿剂;第四类:合成类固醇及睾酮。
兴奋剂检查中各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兴奋剂检查的背景及重要性兴奋剂是指那些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运动员体能和技能表现的物质,它们可以极大地改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因此被国际体育界视为禁止使用的物质。
为了维护体育公平竞赛的原则,国际体育界制定了兴奋剂检查制度,并对检查的环节和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
兴奋剂检查不仅是对运动员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体育精神的彰显和弘扬。
二、兴奋剂检查前需要的准备工作1. 运动员需要对自己的饮食和药物使用进行充分了解和控制,以确保不会因为无意识地服用禁用物质而受到惩罚。
2. 运动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兴奋剂检查知识培训,了解兴奋剂检查的程序和要求,做好心理准备。
3. 运动员需要在比赛之前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自己的健康状况符合比赛的要求。
三、兴奋剂检查的流程和程序1. 通知阶段:在比赛之前,运动员和相关人员会接到兴奋剂检查的通知,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和其他相关信息。
2. 采集样本:检查过程中,专业人员会采集运动员的尿液或者血液样本,以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检测。
3. 样本存储和运输:采集完样本后,需要确保其安全存储并进行正确的运输,以防止样本被篡改或损坏。
4. 检测和分析:样本到达实验室后,会进行兴奋剂检测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禁用物质的使用。
5. 报告和处理:检测结果会通知相关的体育组织和运动员本人,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将会进行相关的处理和处罚。
四、兴奋剂检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 合理使用药物:运动员在使用药物时需要交流专业医生,确保所用药物不含有禁用物质。
2. 遵守检查程序:运动员需要严格遵守兴奋剂检查的程序和要求,配合检查人员的工作,避免因为违规行为而受到处罚。
3. 注意饮食安全:饮食不良可能导致食品中存在禁用物质,因此需要谨慎选择食品来源和饮食方式。
4. 提高兴奋剂意识:运动员和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兴奋剂的认识和了解,做到知法懂法,避免因为无知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5. 改善监督体系:体育组织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兴奋剂检查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检查制度和流程,确保检查工作的公正和透明。
兴奋剂检测

本· 约翰逊:9.79s 类固醇
兰迪斯:睾丸激素
玛里昂· 琼斯:类固醇
掉进“尿瓶子”的“体坛精英 们”
孙英杰:雄酮
全运会百米冠军王静,A瓶检测 结果呈外源性表睾酮及睾酮代谢 物阳性
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800米决赛中, 首次参加国际大赛的南非选手塞门娅以1 分55秒45勇夺冠军
• 1962年,国际奥委会通过一项反对使用兴奋剂的 决议。 • 1964年,东京奥运会对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了小规 模药物检测,这是奥运会首次进行药检。 • 1967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成立,其职责就是 反对使用兴奋剂。 •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首次对所有比赛项目实施 全面药检。 • 1999年2月,国际奥委会成立“反兴奋剂组织”, 以进一步加大反兴奋剂力度。 • 2003年3月5日,世界反兴奋剂大会通过了《世界 反兴奋剂条例》,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项有关反兴 奋剂问题的国际标准,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国际 上缺乏统一的反兴奋剂标准的尴尬局面。
一、刺激类(stimulants): • 一类药物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如苯丙 胺和可卡因等,靠抑制身体的自然警报系 统和减轻“过度用力”引起的疼痛感来增 强自信心和进取心,增强耐力和力量。其 他作用还包括增加心律、血压和能量代谢。 • 另一类刺激剂主要作用于心血管和呼吸系 统,如肾上腺素、麻黄素和咖啡因等。其 作用是增加心律、血压和肌肉血流量,扩 张呼吸道、增加肺通气量。 • 副作用易发生创伤。心跳和血压急剧增高, 脱水,有可能发生脑出血和心脏停搏而死 亡的危险。
兴奋剂的种类及危害
麻黄素
甲基安非他 命(冰毒)
二、麻醉止痛剂(narcotis and analgesics): 常见的麻醉剂有吗啡、乙基吗啡、度冷丁和可待因等 (哌替啶类和吗啡生物碱类)。此类药物能使运动员产生 欣悦感和心理刺激,必胜的错觉和超越自我能力的幻想。 痛阈提高而不觉伤痛,常使伤势恶化。判断能力下降导致 其他危险。久用成瘾,造成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三、合成类固醇(anabolic steroids): 所有的合成雄性激素类固醇都有与睾酮相似的化学结构。 这类药物除具有增加肌肉块头和力量,并在主动或被动减 体重时保持肌肉体积的作用外,还具有雄激素的作用,如 诺龙、美雄酮等。此外,还可加快训练后的恢复,有助于 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包括男性激素睾酮,口服或注射此 药可使肌肉增加,肌力和耐力加强。但破坏体内性激素平 衡,产生严重副作用: (1)男性,人格改变,肝肾功能障碍,秃发,精子减 少,前列腺炎等. (2)女性,男性化,月经紊乱,多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已证明的是, 雄性激素对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明确的作用, 是滥用药物中最为流行的 一种, 也是兴奋剂检测重点控制的药物品种。在被滥用的这类药物中, 包括外源性合成药物诸 如大力补 ( m ethandienone)、康力龙 ( stanozo lol) 等。外源性药物是指人体内本来不 存在的成 分。对于外源性药物检测, 只要确证其药物原形和 (或 ) 其代谢物的存在就可以判定为阳性; 而内源性药物 (体内本来就有的 ) 的检测就要麻烦得多。
对于这种检测模式, 国内外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都在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用药和停药后 的可检出时限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使得有些药物在停药一个月后, 尿样中仍可检测出被服 用的药物代谢物。这样的检测技术对药物滥用行为构成了很强的制约作用, 但同时也会大大 增加先期研究的工作量, 同时对日常的检测工作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4
初筛分析的数据采集模式一般用 GC M S或 LC MS的 SIM ( selected ion m onitoring) 模式来 完成, 即所谓的选择离子采 集模式或者是 多级质谱 ( 离 子阱、串联四极 杆 ) 中的 MRM 模式 ( m u ltiple reaction m on itoring) 。这样做提高了对目标离子的采集频率, 可以成数量级地提高仪 器的检出灵敏度, 同时减少了数据存储所占用的空间。
对任何一个特定的药物或药物代谢物, 首先经过先期试验确定它的几个质谱特征离子, 观 察几个离子之间的丰度比的恒定程度, 确定检测用的目标离子。确定目标离子后, 以色谱保留 时间为中心, 在控制 程序中指定这几个离子的采集时间范 围, 即所谓采集的时间 窗口 ( tim e w indow ) 。检测中一旦在此窗口中发现了这几个离子, 且丰度比与标准化合物基本吻合, 即可 判定为可疑样品。图 1是一个 SIM 模式工作的示意图。如图 1所示, 如果发现 3个离子丰度 的极大值重合在同一时间点上, 则可证明这 3个离子来自于同一个化合物。 ( 图 1所示的是一 个最理想状态。) 窗口式的采集模式首先要保证色谱保留时间的稳定重现, 因为如果保留时间 出现较大的偏离, 则可能在窗口中被丢失, 造成漏检。
人类在研发临床药物的过程中, 对许多体内自身产生的活性物质进行了模拟, 合成了大量 的这类药物。当它们被用于人体时, 就构成了这些活性物质的内、外源性来源, 而兴奋剂检测 必须对此加以识别。
兴奋剂检测中涉及到内源性来源的药物有 3类, 即拟交感神经剂、蛋白同化激素和分子量 15
很大的肽类激素。 内源性拟交感神经剂 ( sym pathom im et ics) 主要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 ( adrena
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可能滥用药物除 刺激剂 ( stim ulant) 外, 还有麻醉镇痛剂 ( narcot ics), 阻断剂 ( blocker) , 合成 类 固醇 ( anabo lic steroids) , 2 受体 激动 剂 ( 2 agon ist) , 利尿 剂 ( diuretics)以及肽类激素 ( peptide horm one) 。这些药物的 体育临床 作用包括: 提高竞争愿 望、减缓伤痛、促进人体蛋白合成、稀释尿液中的药物浓度、快速降低体重、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进而提升血液中的载氧量等。它们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成绩都有明确、有效的辅助作用。
兴奋剂检测工作就是针对以上所述的药物种类和 体育临床 药理在尿液和血液中检测 这些药物的存在并以此判断个别运动员可能的药物滥用行为。
1 兴奋剂检测的样品特点
按国际奥委会的规定, 兴奋剂检测的绝大多数项目在人体尿液中进行。正常人的尿液中 含有尿酸、尿素、肌酸 ( 酐 ) 、微量的蛋白、微量的糖、内源性化合物代谢物等成分, 样品基质的 构成相对要复杂一些。运动员的尿液由于大负荷的训练和比赛可能含有比正常人更多的蛋 白, 也比正常人容易出现血尿。
13
因。 禁用的兴奋剂药物基本上都要通过肾脏来消除, 服用药物之后, 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尿中会
出现服用的原形药物及其代谢物。这些药物有的是以游离形式存在于尿中, 有的则是以所谓 结合方式进入尿中。药物以结合方式进行的代谢又称为二相代谢, 结合产物通常是葡萄糖醛 酸酐和硫酸酯, 它们均出自于人类、试验动物和一些饲养动物体内自发的对弱极性异物的排除 过程 [ 1] 。
图 1 时间窗口式采集示意图
初筛中一旦发现了可疑样品, 则要进行确证 ( confirm ation) 分析。确证分析的样品前处理 方法要与初筛分析保持完全一致, 但要另取一定体积的同一份尿样进行提取。由于确证分析 要以全扫描 ( full scan) 模式进行, 取样量可以稍大一些。
对确证分析的要求是以被测定样品全质谱图经过与标准化合物 ( 标准品 )、阳性尿样 ( 标 准样品 ) 的全质谱图比对, 确认构成全质谱图的离子及其丰度比一致方可认定为阳性。标准 物、阳性尿样和被确证样品中的同一药物或代谢物在色谱上的相对保留时间 ( rR t) 也要一致。 确证分析中还要求用试剂空白和空白尿样进行比对, 以避免由于污染造成假阳性结论。
在采集现场采集的运动员的同一份尿样要密封保存在两个瓶子中, 称之为 A 瓶和 B 瓶, 实验室检测时仅开启 A 瓶使用。如果确证结果为阳性, 运动员有权要求对 B 瓶进行复核检 测, 这个规定程序称之为 开 B 瓶 。A 瓶和 B 瓶的检测结果一致, 则该份尿样被最终判定为 阳性。
3 内源性物质的分析检测
图 2 几种内源性类固醇的结构
雄性激素在人体内有两种作用, 一是作为性激素 ( sex ho rm one) 维持人体生殖功能、性功 能和性征; 二是作为蛋白同化激素 ( anabo lic hormone或 anabolic stero id)。竞技体育中滥用的 是后一种作用。蛋白同化作用可以促进人体的蛋白合成, 加速人体的肌肉生长并增强肌肉力 量, 同时也会增强用药者的攻击性和竞争愿望。
line) 和多巴胺 ( dopam ine) , 它们是一个化合物族群, 统称为儿茶酚胺 ( catecho lam ine) 。这是一 类人体自身分泌的小分子神经递质, 应激状态下的分泌会明显增加。这类药物的滥用在竞技 体育中并不多见。
内源性类固醇是一类被称为生命激素的物质, 主要包括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和糖 皮质激素 (图 2) 。这些激素有相同的母体结构, 即环戊烷多氢菲, 又称为甾体结构。这种结构 具有并合的 A、B、C 3个六元环和一个五元环, 多为椅式和半椅式结构, 整体为弯曲平面, 取代 基有 和 之分。就整体分子的碳数而言, 雄性激素一般为 19碳, 雌性激素为 18碳, 孕激素 和糖皮质激素则为 21或更高的碳数。这些化合物都有成熟的工艺可由人工合成, 且多数已经 成为注册药物或原料药物。
药物的葡萄糖醛酸酐和硫酸酯具有极性大、水溶性好、沸点高的特点, 一般不能被直接用 作分析对象, 特别是在气相色谱或气质联机上。这样在方法程序上就要加入酶解或酸解步骤, 使其重新成为原来结构形式的药物分子。酶解采用的试剂为葡萄糖醛酸苷 /硫酸酯水解酶, 酶 解条件较为温和, 有利于保护药物分子的完整, 但酶解需要增加分析成本。酸解一般使用盐 酸, 成本低, 但条件严酷, 而且在酸解过程中可能有部分药物分子被破坏。
人体自身可以分泌 (即内源性 )的雄性激素包括: 睾酮 ( testosterone)、双氢睾酮 ( dihydrotes tosterone) ; 睾酮前体物质雄烯二酮 ( androstened ione )、雄烯二醇 ( androstenedio l) 、脱氢异雄酮 ( dehydro isoandrosterone, DHEA )等。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外竞技体育中的药物滥用行为有加剧的趋势, 国际奥委会为了奥 林匹克运动的纯洁和公正, 开始重视和加强了兴奋剂检测 ( dope test) 工作。目前国际反兴奋 剂局 (W orld Ant i Dop ing Agency, WADA) 公布的禁用药物清单包括近 200种药物和被禁止的 相关欺诈行为 ( m anipulation) 。
在进行了化学前处理之后, 如果采用 GC M S 作为检测仪器, 则许多诸如合成类固醇一类 的高沸点药物要经过衍生化处理方可进样分析。如果采用 LC 或 LC M S, 样品经前处理后就 可以进样分析。如同其他的分析检测领域一样, LC M S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完善, 使得许多 药物在 LC M S上实现了可靠、快速的分析。第来自23卷 第 2期今日化学
大学化学
兴奋剂与兴奋剂检测
杨树民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北京 100029)
2008年 4月
汉语中的兴奋剂一词原是指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的一类药物, 有时又叫做中枢神经刺 激剂, 例如麻黄素、苯丙胺等药物。兴奋剂对应的外文词汇是 dope, 在 W ebster s N ew Colleg iate D ictionary 中, 对 dope的相应注释有两条, 一是 麻醉药物制品 ( a narcot ic preparation), 应当 就是中文的毒 品; 另一个 是 用于 赛马的 一种有 短暂 刺激作 用的药 物制品 ( a preparation g iv ing to racehorse to stim ulate it tem porarily) 。可见 dope一词可能包含着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即滥用药物行为始于对麻醉药品的吸食和作为商业活动的赛马, 而后又波及到竞技体育中。
服药后尿液中的药物浓度主要与给药剂量有关, 也与给药方式、代谢途径、药物自身的化 学性质等因素有关。在建立标准的检测方法前, 要通过人体给药实验确定在一定剂量下每一 种药物 的 可 检 出 时 限。由 于 兴 奋 剂 检 测 对 绝 大 多 数 禁 用 药 物 的 规 定 为 不 得 检 出 ( no detecting, ND) , 也就是说只要能确认尿液中存在某种外源性 ( exogenous)禁用药物, 则无论 其浓度高低, 均可以判定为阳性。又由于检测中所采用仪器 ( GC M S, LC M S) 的绝对灵敏度对 多数药物而言处在 ng级水平, 因此兴奋剂检测实际上是一种 g /L 水平上的定性分析工作。 这就要求所用的检测仪器对数目众多、化学性质不尽相同的药物都有一定的响应值和特征的 信号表达。目前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仪器主要是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 GC M S) 和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 LC M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