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膏剂(黑膏药)

合集下载

中药贴剂的分类标准

中药贴剂的分类标准

中药贴剂的分类标准
通常根据贴剂的不同基质分类
一、香油膏,古色古香
一丹二油,膏药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离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其形黑似漆,热则软,凉则硬,贴之即粘,拔之即起,黑膏药。

二、松香膏:这是一类无铅贴剂,系用松香和油脂类为基质,与中药粉合成的硬膏剂。

制作有类似铅贴剂的方法,也有捣碾而成的。

三、热熔胶贴:以橡胶为基质,制作而成的一类含药或不含药的外用制剂。

四、巴布膏剂:这是以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为骨架材料,添加充填剂、增粘剂、保湿剂、交联剂及交联调节剂制成基质,加入中药提取物后,经摊涂、切割、包装而成的现代外用膏剂。

五、透皮贴剂:以高分子聚合物及高分子控释材料制成,贴可透过皮肤起局部及全身辅助作用的一类新型制剂。

黑膏药的制备

黑膏药的制备

黑膏药系指中药材、芝麻香油与红丹炼制成膏体,摊涂于裱背(布、牛皮纸、狗皮等)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

传统的黑膏药、载药量大,能够长时间给药,长时间起效。

相比橡胶膏刺激性小,过敏性低。

黑膏药只有以优质芝麻香油熬制才能保存时间长而不易龟裂,黑膏药是中医药传统的外用剂型之一,有着1600年的历史,在治疗风湿骨病方面有独到之处. 于筋骨病症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我国古代医学家这样说到:“人之疾病,由内以外,其流行于经络脏腑者,服药乃能驱之。

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里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

膏药治疗原理膏药是祖国医学的外治疗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在辨证用药的原则下,往往获得令人吃惊的神奇效果。

_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治疗经络等疾病时,一般多以人体经络穴位为贴用部位。

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的作用。

同时药物在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对创伤,皮肤疾病,黏膜病变的治疗,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

此外,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

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传统黑膏药都是使用高温提取的制备方法,严重破坏有效成分。

老张家膏药做了数百次试验,最后以先低温提取怕高温的有效成分,再高温提取只能在高温下才提得出的有效成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黑膏药鉴别方法现在药店里面卖的膏药95%的都是橡皮膏或者是医用胶掺药粉而成的所谓黑膏药。

我们的老张家牌骨筋痛贴是天祥骨质增生专科医院一直在使用的拳头产品,是地方名药,传统黑膏药制备工艺复杂,以优质小磨芝麻香油、几十种名贵中药材为原料,精心熬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宝库里的瑰宝,但因为制作不易,所以药店很少有真正的传统黑膏药。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黑膏药属硬膏剂,为传统膏剂中的一种。

下面我们就讲一讲黑膏药的原料和制作方法一、基本原料1.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其次为花生油、菜籽油、菜油色拉油,棉籽油最差。

为什么说棉籽油最差呢?因为在操作中,我们发现棉籽油泡沫大,加热到一定的时间亦不消失,炼油时间较长,同时在下丹过程中容易溢锅,油与反应时产生的白烟断断续续,反应不完全,不容易成膏,制成的膏药色泽灰暗,质量差,物理实验亦表明,棉籽油制备的膏药对皮肤的充血情况最差。

基于以上,故一般不用棉籽油作为基质原料。

麻油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

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

2.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且不含水分。

(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3.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

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

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

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

(细粉要过120目筛)二、制作方法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

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

(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

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

(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

中药膏药究竟一次能贴几张

中药膏药究竟一次能贴几张

中药膏药究竟一次能贴几张□文/金锐北京世纪坛医院使用中药外用膏药和贴膏时,很多患者会有这样的疑问:这种膏药究竟一次贴几张?又或者问,说明书上写了一次一张,但是我的两个膝盖都不舒服,可不可以贴两张?实际上,由于中药外用膏药或多或少都会含有一些毒烈性成分,加上制作工艺和使用疗程的特殊性,使得此类外用中成药容易出现因不合理使用产生的副作用。

所以,中药膏药一次贴几张的问题,实际上还关系到药品的安全性管控的问题。

根据不同的膏剂类型和目前经验,我们建议使用中药膏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黑膏药黑膏药是传统中医外科经常使用的一种硬膏药,目前临床比较常用的有千山活血膏、三黄膏、养血调经膏等。

由于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一定量的铅丹(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所以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铅摄入和铅蓄积的问题。

由于铅摄入量和膏药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使用时长和疗程均密切相关,所以在使用时要格外谨慎。

根据学者的研究,一般的黑膏药每次用药面积在30平方厘米以内,疗程不超过6个月的临床使用是相对安全的。

所以,在使用中药膏药之前,一定要先确定自己使用的是不是含铅的黑膏药,如果是含铅的就必须要注意贴膏面积与疗程时长,遵循医嘱用药,切勿自行用药。

另外要提醒下,硬膏药因为膏层较厚,使用前需要预热。

现代贴膏剂现在更常用的是比较柔软的新型橡胶贴膏剂。

对于此类贴膏剂,需要注意的问题不是铅摄入,而是药材毒性和材料过敏。

从目前发表的文献看,很多贴膏剂都存在引发不良反应的案例报道,且大多数副作用与过量贴敷、超长时间贴敷有关,也有一部分案例与过敏体质有关。

所以,准确理解这些现代贴膏剂的使用方法很重要。

例如,从说明书角度看,以下贴膏剂的使用方法是:通络祛痛膏:7cm×10cm,每次1~2贴,一日1次,每次贴敷不宜超过12小时,一个疗程为15~21天。

麝香壮骨膏:8cm×15cm,外用,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关节止痛膏:11cm×15cm,每次1~2片,持续12小时,一日1次。

传统手工膏药制作工艺和膏药种类及膏药配方制作大全

传统手工膏药制作工艺和膏药种类及膏药配方制作大全

膏药配方制作大全(87种)注意:以上配方均是厂家加工经验和民间土方,仅供专业人士、医学研究者参考,个人及小工厂不作为主要依据参考。

浅谈膏药制作工艺中医外治法其中膏剂贴敷治疗学,是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贴敷疗法由来已久,疗效显著。

然病多从外入,医有外治,法以应之,故先取其外。

外贴膏药具有携带方便,便于使用,疗效肯定,患者多乐于接受的多种优势。

早期市场出现的软膏剂是以橡胶及配合剂组成的,(如氧化锌,凡士林,油剂,羊毛脂等)组成基质,在加上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炼膏制成的,现以巴布剂为住的制作模式是对中医传统贴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广传成。

膏药其实是两个部分,一是膏,二是药。

膏就是基质,药就复杂了,个人有个人的用药经典,用药方法和配伍。

膏和药结合达到最合理,最优化才是最佳的结合。

膏药的制作方法繁多,各式各样,也不断推新,不断反复实验,并结合现代工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剂型,各有各的可取之处,而不足之处也不同程度的出现。

现今膏药可分为硬膏剂和软膏剂:1:传统黑膏药:以麻油铅丹炸制收膏,用丹区别有可分(黑膏药,白膏药,之分)制作可分为炸料——炼油——下丹——收膏——去毒——滩涂。

优势:传统黑膏药在临床运用广泛,疗效肯定,认可度高。

缺点:工艺烦琐,技术复杂,环境污染,制作不规范,成像不投影,重金属含量高,季节性制作,不宜操控。

2:传统油蜡膏:以麻油煎熬取药油后下白,黄,石蜡等收膏。

制作可分为炸料——炼油——下蜡——收膏——滩涂。

优势:不含重金属,操控方便,宜学宜用,塑形性好。

缺点:高温炼药,污染环境,持粘性差,固定不稳定宜脱落。

3:现代橡胶膏:以氧化锌,羊毛脂,乙醇提留成膏。

制作可分为药物乙醇提留——基质收膏——滩涂——裁切。

优势:工艺现代,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缺点:载药量小,不可反复使用,致敏率高,制作设备复杂。

4:软膏剂:以药粉加入凡士林,蜂蜜,香油等油性物调制而成。

制作可分为研粉——下油性物质——收膏——使用。

硬膏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硬膏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硬膏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硬膏剂是一种质地硬、有一定塑性和黏性的药膏,通常需要用手揉搓后才能涂抹在患处。

它常用于外用治疗皮肤炎症、疼痛、肌肉骨骼损伤等症状。

使用硬膏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示使用。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2.硬膏剂需搓揉均匀后再涂抹在患处上。

搓揉时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3.使用硬膏剂时要注意外用部位的卫生,避免污染和感染。

同时,应避免使用在破损的皮肤或溃疡部位上。

4.使用硬膏剂后,应避免泡澡或暴露在高温或阳光下,以免药物被破坏或失效。

5.如有过敏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或药师。

总之,硬膏剂虽然在外用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保证疗效和安全性。

黑膏药学习-膏药制作秘方-黑膏药制作工艺的过程最新

黑膏药学习-膏药制作秘方-黑膏药制作工艺的过程最新

黑膏药学习-膏药制作秘方-黑膏药制作工艺的过程转贴=============================发布时间:2009-10-17 18:01黑膏药学习-膏药制作秘方-黑膏药制作工艺的过程一种黑膏药的制作方法[摘要] 本文深入谈了一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尤其是针对传统黑膏药手工制作工艺,解决现有制作出来的黑膏药老嫩不宜的问题。

它是将所需中药组合物在3倍量的香油中浸泡7天7夜,然后用中火在220-230℃之间进行油炸,当药材表面深褐内部深黄时,过滤药油。

再将药油在300-320℃熬制至滴水成珠,当药油剩余量为香油量80%时离火下炒丹,下丹量为药油量的0.47倍,下丹后,继续熬油,直到粘稠油液滴到水中小油珠捏不粘手,无油脂粘在手上为老嫩适宜。

由于香油和黄丹的加入量以及熬制温度严格控制,使熬制出来的黑膏药老嫩适宜,使用既容易粘贴又不易流淌,使用不便,熬制传统黑膏药关键是看经验,膏药的好坏一看泡制时间、所需药物的质量、如必须是纯芝麻香油有的用植物由代替;二看膏质(通过第一遍的初步熬制提炼、炼丹)的好坏;三看油温的操控;四看下丹的时机和速度把握;五看去火毒的时间和效果中医外治法其中膏剂贴敷治疗学,是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贴敷疗法由来已久,疗效显著。

然病多从外入,医有外治,法以应之,故先取其外。

外贴膏药具有携带方便,便于使用,疗效肯定,患者多乐于接受的多种优势。

早期市场出现的软膏剂是以橡胶及配合剂组成的,(如氧化锌,凡士林,油剂,羊毛脂等)组成基质,在加上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炼膏制成的,现以巴布剂为住的制作模式是对中医传统贴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广传成。

膏药其实是两个部分,一是膏,二是药。

膏就是基质,药就复杂了,各人有各人的用药经典,用药方法和配伍。

膏和药结合达到最合理,最优化才是最佳的结合。

膏药的制作方法繁多,各式各样,也不断推新,不断反复实验,并结合现代工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剂型,各有各的可取之处,而不足之处也不同程度的出现。

中药学《16.18黑膏药生产与质量控制》

中药学《16.18黑膏药生产与质量控制》

2022/1/1
中药制剂技术
3
第三页,共四页。
内容总结
〔一〕生产过程质量控制。1.生产的车间通风效果良好,有一定的防火设施。2021/12/31。下丹时撒 布要均匀,速度适宜,要不断地沿同一方向搅拌。5.油丹化合油温宜控制在320℃左右,注意膏药老嫩程 度的控制。2重量差异符合药典规定。3 软化点 使用软化点测定仪器测定,软化点应在规定范围之内。在常 温下,二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4 其他检查的工程 刺激性试验、稳定性试验、药物透皮吸收试验等
三、黑膏药生产与质量控制
〔一〕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生产的车间通风效果良好,有一定的防火设施。 2.炸料过程中挥发性成分或树脂易挥发、分解,可考虑用其他溶剂提取制
备成浸膏;贵重细料药宜粉碎成细粉。
3.பைடு நூலகம்油程度
一看油烟:青→黑→白 二看油花:当油花向锅中央集聚时为度
三是看滴水成珠
2022/1//11
中药制剂技术
第四页,共四页。
第一页,共四页。
1
4.下丹的方式
火上下丹法:药油微炼后,边加热边下丹
离火下丹法:将炼好的药油连锅离开火源,趁热参加红丹。 下丹时撒布要均匀,速度适宜,要不断地沿同一方向搅拌。 5.油丹化合油温宜控制在320℃左右,注意膏药老嫩程度的控制。
2022/1/1
中药制剂技术
第二页,共四页。
2
〔二〕硬膏剂的质量评定
1外观乌黑发亮,油润细腻老嫩适宜,摊涂均匀,无红斑,无飞边缺口。贴于皮肤上要 有适宜的黏性及不移动位置,对皮肤无刺激性。
2重量差异符合药典规定。
3 软化点 使用软化点测定仪器测定,软化点应在规定范围之内。在常温下,二年内不 变质,不失去粘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树脂、脂肪性或类 脂性物质及填充剂混合制成基质,与药物混 1. 药料提取 合后,均匀涂布在裱褙材料上制成的一种外 裱褙材料:多为白布。 2. 制备膏料 组成 1. 用硬膏剂。 2. 膏面覆盖物:玻璃纸或塑料薄膜。 1) 压胶 有不含药物的氧化锌橡皮膏(胶布)和含药 制备过程物的伤湿止痛膏、神经性皮炎膏等多种。 3. 膏料层:主要由基质(橡胶)、辅料(填 2) 浸胶
黑膏药系以植物油炸 取药料,去渣后在高 温下与红丹熬炼而成 红丹Pb3O4 又称铅丹、光明丹,学名四氧化三 铅。鲜橘红色粉末,加热时能变成暗红色,冷却 的铅硬膏。 后颜色复原。
基质原料与药材的选择及处理
植物油 以麻油最好,成品色泽黑亮、沸点低、熬炼时 泡沫少,操作方便。菜子油、花生油、豆油、色拉油和 棉子油均可,但都不如麻油。


下丹是在炼好的药油中加入已经处理过的铅丹,使药 油和铅丹在高温下产生化学反应而生成脂肪酸铅盐的过程。 铅盐又进一步促使油脂氧化、聚合、增稠而成膏。 下丹的方法: 火上下丹法:将药油微炼后,边加热边下丹,丹下完 后,必须继续加热熬炼成膏。并随时用滴水成珠法检查膏 药的老嫩。 离火下丹法:将熬炼好的药油离开火源,放置于平稳 处,趁热加入铅丹,边加边用木棍在同一方向搅拌,也可 用扇子扇去油烟。下丹速度应适宜,不可过快过慢。 铅丹的用量:一般为500g药油下150~210g铅丹。并且随季 膏药老嫩判断:取少量膏药于冷水中,数秒后取出,如粘 节而变化,冬少夏多以适应温度的变化。 手或撕之不断为过嫩;撕之较脆则过老;有水不粘,无水 粘手为适宜。
裱褙材料
质量检查
1. 外观乌黑光亮,油润细腻,滩涂均匀,老 嫩适宜。 2. 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
3. 滩涂量各片之间的重量差异在±5%以内。 4. 软化点46—55OC。
狗皮膏的制备
【处方】枳壳、青皮、大风子、赤石脂、赤芍、天麻、甘草、乌药、 牛膝、羌活、黄檗、补骨脂、威灵仙、生川乌、续断、白薇、桃仁、 生附子、生草乌、川芎、杜仲、远志、穿山甲、香附、白术、川楝 子、僵蚕、小茴香、蛇床子、当归、细辛、菟丝子、陈皮、青风藤、 木香、肉桂各10g,轻粉、儿茶、丁香、乳香、没药、血竭、樟脑各5g. 【制法】以上四十三味,樟脑、木香、肉桂、轻粉、儿茶、丁香、 乳香、没药和血竭粉碎成120目细粉,混匀。其余三十四味,酌情 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400g同入锅内炸枯,去渣,过滤,炼至滴水 成珠。另取铅丹750~1050g,加入炼油中,收膏,将膏浸于冷水 中。 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樟脑等细粉,混匀,分滩涂于狗皮(或其 他兽皮)上,即得。 【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痹证和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规格】15~30g/贴。
涂膜剂
涂膜剂是指用有机溶媒溶解成膜材料和药物而制 成的外用液体涂剂。使用时涂于患处,溶媒蒸发后形 成薄膜,对患处起保护作用,同时逐渐缓慢释放所含 的药物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如伤湿涂膜剂、烫伤涂 膜剂等。 常用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缩甲乙醛,增塑剂为邻 苯二甲酸二丁酯,乙醇、丙酮为溶剂。
涂膜剂的一般制备方法:药物若能溶解在溶剂中,可 以直接溶解;药物如为中药材,则先用乙醇提取制成 乙醇提取液或其提取物的乙醇丙酮溶液,再加入到基 质溶液中。
去火毒
油丹化合后膏药若直接使用,常常 对用药局部产生刺激性,轻则出现 红斑、瘙痒,重则发泡溃疡,这种 刺激物俗称“火毒”。 去火毒的方法 通常将熬成的膏药以细流倾入冷水中, 并强烈搅拌,当洗涤水变热时应另换冷 水。待膏药凝结成团块后,将团块浸于 冷水中,少则1天,多则数日,每天换 水1次,使火毒去净。取出膏药团块, 反复揉搓,挤出内部水分,制成团块供 滩涂用。亦可将膏药置于冷水中浸渍较 长时间以去净火毒。 火毒的概念
一味一味逐一炸。


炼油的方法:将药油继续加热熬炼,使之在高温条 件下氧化、聚合、增稠,以适应制膏的要求的过程 即为炼油。炼油时油温可达320~330OC,温度非常高, 一定要注意防止着火。
1、油烟:青烟转浓,黑烟变为 白烟。
炼油程度的判断 2、油花:从锅壁向锅中央聚结。
3、滴水试验 :沾取药油少许 滴于冷水中,药油能聚结成珠, 吹之不散或散而复聚为标准。
白膏药
白膏药也是用植物油提取药材中有效成分制成,同样 属于传统的硬膏剂,制法也基本上和黑膏药相同。这里仅 将其与黑膏药不同之处作以介绍。 白膏药与黑膏药不同点: 1. 成品色泽不同,白膏药为黄白色; 2. 下丹温度不同,白膏药需将药油冷至100OC左右; 3. 基质原料不完全相同,除植物油外,白膏药使用 铅粉(宫粉、水粉,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铅); 4. 油丹比例不同,铅粉的用量较铅丹多,与药油的 比例是1∶1或1.5∶1。
基 质 原 料 与 药 材 的 选 择 处 理
药 材 的 提 取 又 称 炸 料
炼 下 油 丹
去 火 毒
滩 涂
质 量 检 查
药材提取-炸料
炸料的基本方法: 将植物油置于铁锅内,放入粗料药直火加热提取 (有在炸料前先将药材浸泡一定时间的),直至药材 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色为度。
炸料时药材加入顺序: 先炸 质地坚硬、肉质及新鲜药材应先炸,以利药材 成分提取完全。 后炸 质地疏松的药材如花、叶、果及皮类等应后炸, 可待先炸的药材表面炸至枯黄时再加入。
滩 涂
牛皮纸:价格便宜。
动物皮:效果最好但价格较贵。 将去净火毒的膏药团块加热熔化(温 人造革:效果好而价格适中。 度不超过70OC),然后加入细料药药 厚密布:传统多用。 粉,搅拌混合均匀,然后操作者左手 拿着裱褙材料,右手拿一小木棍,用 滩涂方法 木棍蘸取适量的热膏药,迅速置于裱 褙材料中央,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裱褙 材料,使膏药均匀滩涂在裱褙材料的 中央2/3处。一定要滩涂均匀。
红丹及处理
必须选择纯度在95%以上者,否则成品无 粘性。用前应在铁锅内炒去水分并过五号(80目)筛。
粗料药即一般药材去净杂质适当粉碎。 供炸料用。 细料药如乳香、没药、冰片和樟脑等, 粉碎成 120目(过七号筛),在滩涂时 加入膏药坨中。
药材处理
贵细药如麝香、牛黄等,在贴膏药时加入。
黑膏药的制备过程
• 11中制3班 第四组
演讲者: 黄建雄 刘凯 资料收集:张俊鑫 编辑:骆龙光 姚焕
李永锟 梁可炳
分类:
黑膏药
白膏药 橡胶膏药 贴膏剂 涂膜剂
硬膏剂的分类
以铅肥皂为基质
黑膏药 白膏药 以橡胶混合物为基质 胶布和中药止痛膏类 以树脂(如松香)等为基质 以动物胶为基质 胶膏药
黑膏药的概念
概念
充剂、 软化剂)和药物组成。 药效维持时间不如传统的黑膏药,但是使用 3) 打膏 比较方便。 3. 涂料 4. 加衬与切割 5. 质检与包装
贴膏剂
贴膏剂指将药物溶解或混合于适宜的天然或合成的高 分子材料的基质中,滩涂于裱褙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 外用剂型。其中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者称为巴布剂。 构成: (一)基质 (二)载体和保护层 1) 粘着性物质 1) 载体 2) 填充剂 2) 保护层 3) 吸收促进剂 制备方法: 1. 热熔涂布法 2. 压延机涂布法 3. 溶液涂布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