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说明文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说明文训练题(含答案)

初中说明文训练题(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题精选题(一)快递与电子商务①从山东来京打工的阴法勇2004年刚当上快递员那会儿,每天在丰台区的三个镇之间骑车跑上五六十公里,也只能揽来三四个快件。

但如今,阴法勇每天只去一家企业收件。

他说:“这家企业的网上购物生意,每天都能发七八十个快件。

光这一家我就快忙不过来了。

”②最早,民营快递的发展速度并不快。

从2005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其对快递业的正面影响开始显现。

当年,圆通、申通、中通和韵达速递工资先后和淘宝签约,成为淘宝推荐的物流企业。

电子商务中的网购迅速成为这些大型快递企业的主要业务来源。

最高峰时,圆通70%的业务量都来自淘宝。

对一些小型快递企业而言,电子商务产生的业务量甚至占其业务总量的90%-100%。

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近几年,快递业务收入每年都有20%只有的增长。

③然而,“成也电子商务,败也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在给快递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

④首先,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使急于抢占这个市场的快递业打起了价格战。

七八年前,北京同城快递起价为10元左右,后来一度降至5元,DDS 快递公司甚至..曾打出上海同城快递2.8元的超低价。

这种情况导致导致快递企业利润积累缓慢,扩大再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抗风险能力渐弱。

先是DDS 公司在业务激增的冲击下,因入不敷出倒闭。

之后是去年11月11日淘宝大促销,一天就产生了1000多万件快递量,让快递企业也招架不住,造成混乱局面。

⑤其次,近两年来的电子商务和快递业成为一根绳上的两只蚱蜢,电子商务跳得太快,而快递业被拽得踉踉跄跄。

在管理上出现脱节情况。

快递企业来不及兴建仓库,购置车辆和培训人员,往往采用特许加盟的方式扩大规模。

这种方式虽然能快速扩大企业的派送范围,却难以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快件延误、损毁或丢失的现象时常发生。

特别是电子商务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货,导致中西部地区派送任务重,揽收收入低,派送不积极,设计快件丢失、损毁和延误的投诉居高不下。

九年级说明文专项练习试题和答案

九年级说明文专项练习试题和答案

初中阅读练习——说明文(九年级一)鸟的建筑苇岸①鸟巢是鸟的建筑。

和我们盖房子不同,鸟筑巢不是为定居。

鸟只在繁殖期筑巢。

②鸟类学家依据鸟巢的位置和性质,把鸟巢分为地面巢、水面巢、和等几种类型。

③地面巢大多简单、随便,往往仅在地面凹处略敷草物即告完工。

这种巢,主要由雉、雁、鸭、鹤等笨拙的大型鸟类所为。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像云雀、百灵、歌鸲、画眉这些名字美丽,叫声动听的玲珑小鸟,也在地面营巢。

当然,它们的巢编织得都很精致。

这是些疏于林木,常年出没在旷野,为土地处处留下歌声的可爱精灵。

在水面营巢的鸟屈指可数,能够列举的如涉禽中善游的骨顶鸡与董鸡。

它们借助水生植物搭造的可随水面升降的盘状浮巢,风险最小。

洞穴巢包括崖壁洞穴和树干洞穴两种,前者的主人有翠鸟和沙燕;后者居多,如椋鸟、山雀、斑鸠、八哥、鹪鹩及肮脏的戴胜等,都是天然树洞或啄木鸟弃巢的受益者。

如果顺着这个行列数下去,我们还会惊讶地发现鸳鸯。

应该指明的是,营树洞巢的鸟,只有攀禽中的啄木鸟,真正具备开凿本领。

啄木鸟还有一种英雄秉性,即它从不使用自己往年的旧洞。

利用我们的为燕科成员,原因在于它们的泥巢无法在露天筑造。

最后说到的编织巢,屋宇营巢的鸟(不提麻雀),主要..就是指我们观念上认定的,代表“鸟巢”这一词语本义的,由鸟类中广大的鸣禽在树上(个别在草丛或灌木基部)精心营建的巢。

这是那群勤奋的鸟类艺术家呕心沥血的作品,也是我们这篇短文想要谈论的核心。

④除涉禽中的鹭,游禽中的鹈鹕和猛禽中部分鹰隼(这是些在树上筑粗陋大巢的鸟)外,编织巢几乎全部为雀形目鸟类所造。

它们长于鸣啭,巧于营巢,故根据分类上的说法,我们前面又称它们为鸣禽。

雀形目是新鸟亚纲中种数最多的一目,其庞大数量占现代鸟类总体一半以上。

⑤编织巢的形态,可说多姿多彩。

我们易于见到的杯状巢、碗状巢、盘状巢及瓶状巢,是其中主要的几种。

营哪种巢型,与鸟的科属有关。

但我愿意相信,它取决于鸟类个体的偏爱与审美因素。

初中九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

说明文阅读训练(含答案)高铁时代”已经到来。

中国的武汉到广州客运专线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平均时速在200~300千米,最高可达400多千米。

现在从武汉到广州的整个行程只需要不到3个小时,而原来需要十多个小时。

高速铁路的推广是为了替代汽车运输,因为汽车运行会排放大量废气,消耗宝贵的石油资源。

因此,大力推进铁路高速化在世界各国十分流行,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法、德、日、西、韩、美等国。

高速铁路不是谁都能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牵引、制动、空气动力学、路轨铺设和自动化管理等许多方面的一系列高新技术。

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

为了提高车速,通常采用动力分散式装置,将多个小功率电动机分散安装在第一、四、五、八节车厢内,这些车厢既载客又有牵引动力,故称动车组,而无动力的车厢则称为拖车。

车头则须设计为类似飞机一样的流线型,以减少行进中空气的阻力。

速度快了,行车安全也变得更为重要。

路轨的设计上必须尽量降低PQ值,以防列车行进在弯道时,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造成脱轨事故。

其次,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借以监测列车的制动效果、转向架的稳定性、列车的行进速度、位置、与其他车辆的距离等。

第三,尽量消除铁路与公路的平面交叉,防止汽车等误入铁路与火车相撞。

在必须交叉的道口,则安装先进的报警装置。

稀土是指17种化学元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现代工业、高科技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永磁铁、液晶显示器、节能灯、电池等等,都需要使用稀土元素。

③中国之所以能够垄断稀土市场,是因为其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

但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过程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中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取了限产和出口的措施。

④然而,这种措施却让世界各国感到不满。

因为稀土在现代工业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很难替代,所以稀土的供应被打断会给各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题答案一、口碑的力量1.①比起30年前,口碑在消费者决策中的重要性提高了50%。

(或:消费者对口碑日益依赖)。

②好的口碑,使品牌领导者比潜在竞争对手拥有更大的优势。

③消费者进行的负面宣传,通常会“传染”给那些甚至从未尝试过某项产品的人。

2.①人们更愿意告诉别人好的消费体验,而不是对不好的产品服务提出警告。

②品牌领导者往往会得到最好的口碑,从而使它们比潜在竞争对手拥有更大的优势。

③传播坏口碑的消费者也最有可能散布正面内容。

3.①多联络对产品和服务满意的客户。

②致力于品牌的创造。

4.①“毁于一旦”的说法有错,原文是说受到了侵蚀。

②“所有人”的说法有错,原文是说“多数人”。

二、非凡的蜻蜓1.①飞行别具一格(或飞行速度快,姿态悠闲、自如,变幻莫测)。

②有异常发达的翅肌和腹背面的气囊。

③有发达的头部和眼睛(或有高超的捕食技能)④幼虫—水虿是池塘中的一霸,卵生命力强。

2.①“主要”,准确地说明了蜻蜓的食谱中这些昆虫占绝大多数,也不排除捕食其他昆虫。

②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蜻蜓成虫后的生活习性。

3.详实地说明了蜻蜓异常发达的翅肌和腹背面的气囊,囊内贮有空气使蜻蜓能长时间飞行给的原因。

4.不能删。

介绍蜻蜓的天敌,是作者从蜻蜓的生存状况方面突出蜻蜓非凡的生存能力,同时也使读者了解蜻蜓的相关知识。

三、预热中的物联网1.通过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①食品生产加工安全领域;②公交系统实时监控领域;③快件投送流程进展掌控领域。

3.不能。

“某些”表示部分,并非全部,起限制作用。

说明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应用方式也多种多样,“红外防盗”、“GPS定位系统”,只是物联网在极个别领域的初级个体应用。

体现说明文语文的准确性。

4.①“物联网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错误,举例说明了物联网在行业上有大量的应用。

②“10年内物联网会大规模普及”错误,因为只是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会大规模普及,并不完全肯定。

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十五篇含答案

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十五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大全(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何祚庥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

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0篇)

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100篇)

全国各地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精选100篇广东:被妖魔化的沙尘暴(李栓科)①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

一时间舆情沸腾。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

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

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

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

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

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

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

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

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

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

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

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

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 01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吃瓜子会致癌吗①葵花籽致癌的消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各类社交媒体上闹腾一回,甚至有说法称,葵花籽是致癌之首,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②向日葵,又名朝阳花,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被广泛种植,高可达3米,盘型花宽可达30厘米。

它的果实即葵花籽,除了作为原料被用来榨油外,还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休闲食品。

③葵花籽含有大量我们需要的营养成分,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油酸、软脂酸、硬脂酸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E等)和微量元素(如硒、锰、锌、铜等),如果要列举葵花籽的好处,真是相当丰富。

④葵花籽味甘,性平,可用以降低血脂,还能用来驱虫。

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且不含胆固醇,有助于降低人体的血液胆固醇水平,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葵花籽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铁的含量更是达到了葡萄干和花生的2倍,因此,葵花籽被认为具有预防贫血等作用。

每天吃一些葵花籽能满足人体一天所需的维生素E,对安定情绪、防止细胞衰老、预防成人疾病都有好处。

⑤此外,葵花籽中含有的食用纤维比苹果高很多,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证明,食用纤维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有文献报道,向日葵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衰老、抗心绞痛和降压等药理作用。

⑥目前,葵花籽种仁的含油率仅次于大豆,已成为位居第二的油料作物。

既然葵花籽的营养价值如此之高,那为何一些人认为是致癌食物呢?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葵花籽生长速度很快,容易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如铅、镍、镉等。

对于土壤而言,这样的作用能够减轻重金属污染,是一种绝佳的绿化植物。

但对于人类而言,吃入富含重金属的植物并在体内不断蓄积则足以致病,甚至致命。

⑦但因此便得出结论说葵花籽致癌是不科学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其他农作物包括粮食和蔬菜等的生长速度也都很快,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同样很强,我们是不是可以下结论说粮食和蔬菜也具有致癌作用呢?⑧认为葵花籽致癌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其含油量高,且这些油脂大多属于不饱和脂肪酸,进食过多不但会消耗体内的胆碱,使体内脂肪代谢失调,脂肪积聚在肝脏,影响了肝细胞的正常功能,造成肝功能障碍,此外还可能引起结缔组织增生,甚至诱发肝组织坏死或肝硬化。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史了。

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

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

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

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

”“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

”“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

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

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

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

”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

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

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

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

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

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

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

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山区“极寒天气”会来吗?宋连春①最近,一位波兰学者预测欧洲今年冬季可能出现“千年极寒”的消息,其中还提到了亚洲国家也可能会出现寒冬,对此.人们议论纷纷。

那么,今年的“极寒天气”是否真的会来呢?②这位波兰学者认为,在“拉尼娜”活动的影响下,来自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减缓,并且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有过去的一半,其无法发挥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作用。

而且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

但是,仔细想想发现,这种说法有点儿的意味。

这位学者仅仅依据单一影响气候的因素预测未来气候的趋势,显然是一种对气候系统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刻认识的表现,气候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大气、冰雪、岩石、生物水五大圈层,甚至还包括了人类活动。

③实际上,把“拉尼娜”和墨西哥暖流扯到一起有的感觉,因为它们是属于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

“拉尼娜”是年际尺度,逐年之间的波动起伏比较大;而大西洋暖流确是相对稳定的。

主要表现为十年以上的长周期变化,而且近几十年的观测显示出,大西洋暖流只有很弱的减少趋势。

目前国内外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明“拉尼娜”与墨西哥湾暖流有直接关系。

④另外,“拉尼娜”的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

举个例子来说,自1986年以来,欧洲地区发生过4次“拉尼娜”事件,其中只有两次出现了冷冬。

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拉尼娜”事件期间,欧洲气温普遍较常年明显偏暖了1℃至4℃,并没有出现偏冷的现象。

所以,单单靠目前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就预测欧洲将出现“千年极寒”,这显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⑤当然,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趋多趋强的情况,并不排除某一年、某些地区会发生“寒冷事件”,但是出现“千年极寒”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当前全球气候处于持续性“温暖”阶段。

⑥回过头来看,2009年是有记录以来南半球最暖的年份,2000至2009年是1850年以来最暖的十年,这都表明近百年来的气候变暖趋势是一个全球性的长期过程。

根据1500年以来的代用资料分析,欧洲冬季气温变化与1901年至1995年的平均值相比,距平大多在正负2℃之内。

1708年至1709年冬季是1500年以来最冷的冬季。

但20世纪中期以来,欧洲冬季气温始终呈现上升的趋势,没有出现过较常年偏低2℃的偏冷冬季。

⑦因此,今年将有“千年极寒”的说法不能就此。

16.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择三项填入第②、③和⑦段三处的横线上,合适选项依次为:_____ __、、(只填序号)A、王婆卖瓜B、一言以蔽之C、瞎子摸象D、风马牛不相及17.第①段中加点字“此”指的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18.第④段画线句除了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以外,还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19.第⑤段中作者称“出现‘千年极寒’的可能性不大”,在第⑥段中作了具体说明。

请简述作者从哪两方面进行说明的?为什么选这两方面材料来说明?(1)哪两方面来说明?(2)为什么选这两方面材料来说明?20.作者认为今年“千年极寒”不可能出现,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分析:(1)先写(2)再写(3)最后写全球正处于持续性“温暖”阶段。

(每条答案不超过20个字)闵行区正在逝去的“灵丹妙药”①大家都熟悉气候变暖、空气污染这些概念,但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其他物种的灭绝和我们人类的关系。

②首先看看,地球村里的其他物种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③它们给我们食物。

例如,草地支撑着食物来源,包括肉、牛奶和皮毛。

森林给我们水果,蜂蜜和蘑菇。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森林提供了将近一半的能量来源。

④它们给我们水喝。

如果没有许多植物的根、微生物和土壤配合起来帮我们净化自然降水,我们现在喝的水里面就会充满各种氨、病菌、杀虫剂、化工废料等。

没有他们帮我们净化水,我们的祖先也是活不下来的,也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⑤它们给我们丰收。

例如在马来西亚,油棕种植业以前是靠手工传花粉,费时费力,而且收成不好。

后来引进了天然的花粉传递者一一象鼻虫,收成立刻增加了50%而且节省很多人力。

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许多物种帮我们抗洪,调节气候,阻止疾病蔓延等,但是我们却经常忘记了它们。

现在,看看支撑着我们生命的这些物种~它们的命运又是怎么样的呢?⑦科学家通过对海洋化石的研究,推测在人类文明之前,正常的物种灭绝速度是每年每一百万个物种中有一个灭绝,而现在的速度是这个的一千倍。

例如,夏威夷群岛上曾经有一百多种鸟类,在人类公元五世纪左右登陆之后,现在只剩十几种了。

⑧锐减的生物多样性会影响气候、农业收成、空气、水质、传染病等。

但是长期被人们所忽略的是其对医药研究的影响。

⑨许多濒临灭绝的物种为医药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源。

⑩例如有一种澳大利亚青蛙,.这种青蛙独特之处在于它会把下出来的卵吃进肚子里,等孵化出完全成熟的蝌蚪后,再将它吐出来。

研究发现,这种青蛙的蝌蚪可以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阻止胃酸分泌和胃收缩,这样就不会被母亲消化掉。

关于这种青蛙的研究很有可能就带来对人类胃溃疡治疗全新的认识(胃溃疡光在美国就有2500万患者),但是这些研究被迫中断,因为环境问题,这种青蛙已经绝种了。

⑪我们对湿地的破坏导致两栖动物的生存空间骤减。

我们大量捕杀青蛙,我们破坏臭氧让对紫外线敏感的两栖动物无处藏身,我们还污染水源让他们中毒。

现在将近6000种包括青蛙在内的两栖动物,已有近2000种濒临灭绝。

而青蛙身上有医药研究价值的“宝贝”可能有好几十种。

⑫另外一个例子是北极熊和骨质疏松症。

这种疾病每年对世界经济的损失高达1300 亿美元。

卧床的病人和老年人缺乏运动,最容易患这种疾病。

一般人在卧床5个月后会损失三分之一的骨质。

而北极熊很特别,它们每年有好几个月一动不动,而骨质却完好无损。

这个生物学上的奇迹,是因为它们的身体可以将从骨质退化中流失的钙重复利用,来形成新的骨质。

最近,有科学家已经在北极熊体内提取出了一种关键化合物,它可以刺激新骨质和软骨的形成,并抵抗骨质退化。

⑬然而,有调查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北极熊将消失。

我们释放温室气体,导致北极熊赖以生存的冰盖减少;我们曾为了北极熊身上“值钱”的部位扑杀他们,我们还因为开通很多北极圈内航线,造成过不少因为油料泄漏而引起的污染。

同样,北极熊身上有医药研究价值的地方也相当多。

⑭值得一提的是,在地球上所有物种中,我们知道的还不到20%。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正在消失的物种我们都不知道,那么它们所蕴藏的“灵丹妙药”,也就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永远地失去了。

16.本文围绕物种的灭绝与人类的关系,依次从三个方面展开说明。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2)(3) (6分)17.第⑤段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 ______(4分)18.第⑨-⑬段通过 _和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你认为只举其中一个例子是否可行?简要说明理由。

(6分)19.第⑭段,为什么“在地球上所有物种中,我们知道的还不到20%”这一点“值得一提”?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因为我们对地球上有多少物种了解得太少。

B.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大量医药资源已经或正在永远失去。

C.因为大部分的正在消失的物种我们都不知道。

D.因为大部分的正在消失的物种都蕴藏着“灵丹妙药”。

20.结合文章内容,以北极熊为例,说说保护濒危物种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3分)虹口区植物生长方向之谜①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最奇妙的莫过于它的生长方向,比如从一粒小小的植物种子萌发开始,它就知道根应该往地下生长,而茎干则伸向天空。

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然而植物为什么会这样呢?它是怎样懂得“上”和“下”的概念呢?又是由什么力量促使它选择根朝下、茎朝上的生长方向呢?怎样解释这种生理机制?②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重力,他们从物理学想到,地球的引力一定是影响植物生长方向的重要因素。

当时,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鼻祖达尔文曾观察到,植物的芽和根在改变生长方向时,各部分细胞的生长速度不同,但这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达尔文无法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③到1926年,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弗里茨·温特,做了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实验。

他使植物的胚芽鞘一面受光照,另一面对着无光的黑暗处;结果胚芽鞘的生长发生了有趣的变化,渐渐地朝着有光的方向弯曲,后来温特从胚芽鞘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植物生长素,它具有促使植物生长的功能。

胚牙鞘受到遮荫部分生长加快,受光部分则由于缺少生长素而生长较慢,结果导致弯曲发生。

于是温特认为,植物的茎或叶片的弯曲是由于生长素在组织内的不对称分布造成的。

当植物受到策略刺激时,植物组织下部的生长素含量会大大增加,于是就使植物的根朝下生长,而茎则朝上生长了。

④自从温特发现植物生长素的秘密后,很多科学家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

他们发现,植物根总是朝着地心引力的方向生长,这同样是通过生长调节剂在根细胞里不同的分布来实现的,于是这些学者们提出,也许有一种被称为“平衡面”的策略感应物流向根细胞的底部,从而影响生长调节剂在细胞中的分布。

水平放置的根,其上面比下面生长快,致使根向下生长,可是这种“平衡面”究竟属于何物?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学者们一时无法知晓。

⑤不久之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植物学家迈克尔·埃文斯以及他的同事,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

他们认为,无机钙对于植物的生长方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在植物的弯曲生长过程中,无论是根冠下侧部位还是芽的上侧部位,都存在着高含量的无机钙。

那么无机钙又是如何使植物辨别方向的呢?埃文斯解释说,因为根冠有着极为丰富的含淀粉体的细胞,而淀粉体就会把其内部的钙送到根冠下侧。

这时,如果用特殊的实验手段去阻止钙的移动,植物马上就会表现出不按正常的方式去生长。

同样,植物的芽虽然没有冠部,但也含有丰富的淀粉体,淀粉体也能将其内部的无机钙送到上侧的细胞中,这显然说明,无机钙对植物生长方向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⑥那么,既然淀粉体内有许多无机钙,而无机钙又能在植物体内来去自如,除了重力之外,又是哪一种力量使无机钙如此方便地上下移动呢?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斯坦利·鲁在研究中发现,这是由于细胞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电荷不同,两端电荷的不一致引起细胞极化。

结果,为数众多被极化的细胞排列在一起,总电荷就强得足够吸引任何相反电荷的钙原子,驱使它们在体内移动。

于是斯坦利·鲁提出,由于细胞的极性带动钙的移动,从而导致植物茎干总是向上生长,而根则朝地下生长。

⑦由谁控制植物生长方向的研究课题已日趋深入,这种神奇的力量取决于什么,是植物生长素还是无机钙,是细胞的极性还是数者兼有之?目前依然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探索。

16.第①段运用了()修辞手法,作用是(1)(2) (6分)17.阅读第③④两段,完成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