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电化学

氧化还原电化学

(3) 离子电极 (―氧化还原”电极)
(4) 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 (例: 氯化银电极)
AgCl + e
Ag + Cl
Ag, AgCl (s) Cl (c)

原电池 锌锰干电池结构
正极: 石墨 (带铜帽)
负极: 锌 (外壳)
原电池 锌锰干电池放电反应
负极
(氧化反应): Zn(s) → Zn2+(aq) + 2e 正极 (还原反应): MnO2(s) + H+(aq) + e → MnO(OH)(s) 2 MnO(OH)(s) → Mn2O3(s) + H2O(l) 合并,得总的放电反应: Zn(s) + 2 MnO2(s) + 2 H+(aq) → Zn2+(aq) + Mn2O3(s) + H2O(l)
只适用于发生在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1. 将氧化还原反应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即氧化 和还原半反应。 2. 配平两个半反应。 3. 根据两个半反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原则, 将两个半反应各乘以相应的系数再相加,即 得到配平的方程式。
[例] 稀 H2SO4 溶液中 KMnO4 氧化 H2C2O4, 配平此方程式。 [解] 2 MnO4 + 6 H+ + 5 H2C2O4 2 Mn2+ + 10 CO2 + 8 H2O
电极电位的产生“双电层模型”
M 活泼性↑, 或/和 Mn+(aq)浓度小生成左边的“双电层”。 M 活泼性↓, 或/和Mn+ (aq)浓度大生成右边的“双电层”。 教材 p.270 图11-3 Zn/Zn2+
+ + + + + + + + + + +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一、选择题1.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值相差越大,则下列描述该氧化还原反应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度越大 B.反应速度越小 C.反应能自发进行 D.反应不能自发进行2.在电极反应S2O32-+2e SO42-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2O32-是正极,SO42-是负极 B.S2O32-被氧化,SO42-被还原C.S2O32-是氧化剂,SO42-是还原剂 D.S2O32-是氧化型,SO42-是还原型3.将反应:Fe2++ Ag+ = Fe3+ + Ag组成原电池,下列表示符号正确的是()A.Pt|Fe2+,Fe3+||Ag+|Ag B.Cu|Fe2+,Fe3+||Ag+|FeC.Ag|Fe2+,Fe3+||Ag+|Ag D.Pt|Fe2+,Fe3+||Ag+|Cu4.有一原电池:Pt|Fe2+,Fe3+||Ce4+,Ce3+|Pt,则该电池的反应是()A.Ce3++ Fe3+ Fe2++Ce4+ B.Ce4+ + e Ce3+C.Fe2+ +Ce4+ Ce3++ Fe3+ D.Ce3++ Fe2+ Fe +Ce4+5.在2KMnO4 + 16HCl 5Cl2 + 2MnCl2 + 2KCl +8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下面的哪一种()。

A.Cl2 B.H2O C.KCl D.MnCl26.Na2S2O3与I2的反应,应在下列哪一种溶液中进行()A.强酸性 B.强碱性 C.中性或弱酸性 D.12mol·L-1 HCl中7.在S4O62-离子中S的氧化数是( )A.2 B.2.5 C.+2.5 D.+48.间接碘量法中,应选择的指示剂和加入时间是()A.I2液(滴定开始前) B.I2液(近终点时)C.淀粉溶液(滴定开始前) D.淀粉溶液(近终点时)9.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指示剂是()A.Na2C2O4溶液 B.KMnO4溶液 C. I2液 D.淀粉溶液10.用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滴定方式采用()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返滴定法 D.永停滴定法二、判断题1.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氧化数降低;还原剂失电子,氧化数升高。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特点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的关系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术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氧化态电子转移1.3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半反应式离子方程式电子转移数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2.1 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同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2.2 化合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合成反应分解反应2.3 离子化合物与自由原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反应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与平衡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判断3.2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移动3.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计算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4.1 电化学中的应用原电池电解质电镀4.2 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滴定极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4.3 合成化学中的应用有机合成催化剂材料合成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解析5.1 实例一:铁的腐蚀与防护铁的腐蚀原理铁的防护方法5.2 实例二:漂白粉的制备与作用漂白粉的制备方法漂白粉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5.3 实例三:合成氨的工业生产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合成氨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5.4 实例四:药物的合成与分析药物合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药物分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5.5 实例五:环境污染与治理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典型环境污染治理案例分析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6.1 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酸碱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合成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6.2 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水的电解硫酸的制备金属的提取与精炼6.3 氧化还原反应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制备无机化合物制备无机材料制备无机催化剂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7.1 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加成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消除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7.2 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醇的氧化酮的氧化醛的氧化7.3 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合成有机化合物合成有机材料合成有机药物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8.1 生物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呼吸作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光合作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代谢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8.2 生物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酶催化下的氧化还原反应血红蛋白的氧化还原反应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反应8.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检测与治疗中的应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还原探针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治疗中的应用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9.1 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冶炼中的应用火法冶炼湿法冶炼9.2 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9.3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第十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10.1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土壤污染监测10.2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处理10.3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友好型材料中的应用生物降解材料光催化材料空气净化材料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1.1 氧化还原反应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合成纳米电子学11.2 氧化还原反应在光电子学中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激光技术11.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生物传感器药物输送系统第十二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生活常识12.1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食物的腐败与保存燃料的燃烧12.2 氧化还原反应在健康饮食中的应用营养素的氧化还原性质抗氧化剂的作用12.3 氧化还原反应在安全知识中的应用爆炸原理化学中毒的防护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13.1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药物合成中的氧化步骤药物合成中的还原步骤13.2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含量测定药物纯度分析13.3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抗凝血药物抗氧化药物第十四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4.1 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合金化14.2 氧化还原反应在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晶体管的制造集成电路的制造14.3 氧化还原反应在新材料研发中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材料的设计第十五章:氧化还原反应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氧化还原反应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化学环境友好型合成方法15.2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领域的挑战与发展清洁能源的制备与存储电池技术的创新15.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命科学中的探索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疾病与氧化应激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类型、判断与平衡、应用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实例和未来发展趋势。

chapter11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chapter11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rG rGm RT ln Q
for
rG n F
r Gm
n F
Q
[ 还原型 [氧化型
] ]
还原型
RT ln nF
[ 氧化型] [ 还原型]
RT nF
ln
[氧化型 ] [还原型 ]
当T 298.15K 时 , 将 R 8.314J mol 1 K1 F 96000C mol 1 代入得
整个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氧化数升高总数 与被还原的元素氧化数降低总数相等。
配平步骤
● 写出未配平的基本反应式,在涉及氧化还原过程 的有关原子上方标出氧化值。
● 计算相关原子氧化值上升和下降的数值。 ● 用下降值和上升值分别去除它们的最小公 倍数,
即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 ● 平衡还原原子和氧化原子之外的其他原子,多数
标况下: Cr2O72- + 3H2 + 8H+ = 2Cr3+ +7H2O
p (-) Pt | H2( ) | H+(1.0mol ·L-1)‖Cr2O72-(1.0mol ·L-1), Cr3+(1.0mol ·L-1), H+(1.0mol ·L-1) | Pt(+)
3-2 电动势 E 和化学反应 G 的关系
➢1. concentration or partial pressure of oxidation or reduction type.
c氧化型
,c还原型
,或
c氧化型 c还原型
,则
奈斯特(Nernst)方程
Electrode reaction :氧化型 + n e-
rG n F
rGm n F
沉积 > 溶解

生物化学:11-柠檬酸循环

生物化学:11-柠檬酸循环
生物化学 第十一章 柠檬酸循环
1
本章提纲
第一节 柠檬酸循环概述
第第第二节一二节节丙酮第第酸概 单一二进述 糖入节 节柠檬概 单酸述 糖循环的准备阶段 第第三节三节柠檬第酸寡三循糖环节的反寡应糖机制 第第四节四节柠檬第酸多四循糖环节的能多量糖计算 第第五节五节柠第檬酸五结循节合环糖中的结调合节糖部位
乙酰CoA都可以
产生3分子NADH、
1分子FADH2和1 分子的GTP
28
第四节 柠檬酸循环的能量计算
p107
29
第四节 柠檬酸循环的能量计算
TCA循环中NAD+和FAD的再生:
TCA循环虽然没有氧分子直接参加,但只能在有氧条 件下进行,因为NADH和FADH2需要通过电子传递链 和氧分子才能够被氧化。 通过位于线粒体内膜的电子传递链,NADH和FADH2 被氧化,伴随着氧化过程可以进行氧化磷酸化生成 ATP。
线粒体15草酰乙酸柠檬酸异柠檬酸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乙酰辅酶a第三节柠檬酸循环的反应机制概貌16第三节柠檬酸循环的反应机制1柠檬酸合酶催化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不可逆反应硫酯键断裂放出大量能量17第三节柠檬酸循环的反应机制18第三节柠檬酸循环的反应机制2乌头酸酶催化前手性分子柠檬酸转化成手性分子异柠19第三节柠檬酸循环的反应机制3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异柠檬酸氧化生成a酮戊二酸和co第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共4个产生还原力nadh第一个氧化脱羧反应共2个20第三节柠檬酸循环的反应机制4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催化a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不可逆反应第二个氧化还原反应共4个产生还原力nadh第二个氧化脱羧反应共2个21第三节柠檬酸循环的反应机制22第三节柠檬酸循环的反应机制5琥珀酰coa合成酶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柠檬酸循环中唯一的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23第三节柠檬酸循环的反应机制6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该酶具有严格立体专一性第三个氧化还原反应共4个24第三节柠檬酸循环的反应机制琥珀酸脱氢酶是tca循环中唯一一个嵌入线粒体内膜的酶其余酶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中25第三节柠檬酸循环的反应机制7延胡索酸酶催化延胡索酸水化生成l苹果酸该酶具有严格立体专一性可逆反应26第三节柠檬酸循环的反应机制8苹果酸脱氢酶催化苹果酸氧化重新形成草酰乙酸完成一轮柠檬酸循环第四个氧化还原反应共4个产生还原力nadh该酶具有严格立体专一性可逆反应27第三节柠檬酸循环的反应机制琥珀酰coa异柠檬酸28第四节柠檬酸循环的能量计算p107在柠檬酸循环的总反应中对于进入循环的每个乙酰coa都可以产生3分子nadh1分子fadh分子的gtpp9729第四节柠檬酸循环的能量计算p10730第四节柠檬酸循环的能量计算tca循环中nad和fad的再生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节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于测定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对不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可进⾏间接测定。

上述的三个化学反应⽅程式中1和3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了变化,我们把有这种现象的化学⽅程式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1. 标志:元素化合价发⽣变化。

2. 定义:发⽣电⼦的转移(电⼦的得失或电⼦对的偏转)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3. 规律:升失电⼦总数相等。

练习:判断下列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1. 2H2O === H2↑+ O2↑2. 2Na+ Cl2 === 2NaCl3. Zn + H2SO4 === ZnSO4 + H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过氧化氢纯净的过氧化氢是⽆⾊粘稠液体,可与⽔以任意⽐例混合,汽⽔溶液称双氧⽔,过氧化氢受热、遇光,接触灰尘易分解⽣成⽔和氧⽓。

2H2O2 === 2H2O+ O2↑因此过氧化氢具消毒杀菌的作⽤。

医学上常⽤质量分数为0.03的过氧化氢⽔容易作为外⽤消毒剂,清晰创⼝。

市售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0.3,有较强的氧化性,对⽪肤有很强的刺激作⽤,使⽤时要进⾏稀释。

2.⾼锰酸钾医学上成为P.P,为深紫⾊有光泽的晶体。

易溶于⽔,⽔溶液的颜⾊根据⾼锰酸钾的含量的多少可有暗紫红⾊到鲜红⾊。

⾼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医学⽣常⽤其稀释液作为外⽤消毒剂。

3.硫代硫酸钠常⽤的是硫代硫酸钠晶体(带有5个结晶⽔)俗称海波。

它是⽆⾊晶体,易溶于⽔,具有还原性。

苏打:Na2CO3⼩苏打:NaHCO3⼤苏打:Na2S2O3·5H2O硫代硫酸钠在照相术中常⽤作定影剂,医学上可⽤于治疗慢性荨⿇疹或作解毒剂。

第⼆节⾼锰酸钾法⼀、原理(⼀)⾼猛酸钾法的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以⾼锰酸钾为滴定液,直接或间接测定还原性或氧化性物质含量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终点前:过氧化氢郭亮,随着滴定的进⾏,过氧化氢越来越少。

第十一章 电化学基础1

第十一章 电化学基础1

Zn 极
Zn —— Zn2+ + 2 e
( 1)
电子留在 Zn 片上,Zn2+ 进入溶液,发生氧化
Cu 极
Cu2+ + 2 e —— Cu
( 2)
通过外电路从 Zn 片上得到电子,使 Cu2+ 还原成 Cu,沉积在 Cu 片上。
Zn —— Zn2+ + 2 e
Cu2+ + 2 e —— Cu
( 1)
价,将从化学式出发算得的化合价定义为 氧化数。 S2O32- 中的 S 元素的氧化数为 2,
S4O62- 中的 S 元素的氧化数为 2.5。
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看到,从物质的微观
结构出发得到的化合价只能为整数,但氧化
数却可以为整数也可以为分数。 一般来说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应等于其所 在族数,但是元素的氧化数却可以高于其所 在族数。
电池中电极电势 大的电极为正极,故 电池的电动势 E 的值为正。
有时计算的结果 E池 为负值,这说明计 算之前对于正负极的设计有特殊要求。
(–)Zn Zn2+(1mol· dm-3) Cu2+(1mol· dm-3)Cu(+)
E池 = + - -
= 0.34 V -(- 0.76 V) = 1.10 V
价为正; 得到电子的原子带负电,这种元素的化合 价为正。
在共价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
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跟其他元素的原子形 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化合价的正负由电子对的偏移来决定。
由于电子带有负电荷,电子对偏向哪种元
素的原子,哪种元素就为负价;电子对偏离哪
种元素的原子,哪种元素就为正价。

氧化还原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

电极反应 I2 + 2e
2I-
θ I 2 /I -
= 0.5345V
1.直接碘量法
❖ 利用I2的弱氧化性滴定还原性物质 测定对象: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可测:S2-,Sn(Ⅱ),S2O32-,SO32-
1.直接碘量法
❖ 酸度要求: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pH小于9)
强酸性介质:I-发生氧化导致终点提前;淀
4 I2 + S2O32- + 10 OH-
8I- + 2SO42-+5H2O
3.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
❖ 碘的挥发
预防:
❖(1)过量加入KI——助溶,防止挥发 增大浓度,提高速度
❖(2)溶液温度勿高 ❖(3)碘量瓶中进行反应(磨口塞,封水) ❖(4)滴定中勿过分振摇
第8章 熏制水产品加工工艺
1、熏烟的成分及作用
④贮于棕色瓶中,密塞阴凉处保存,以避免碘化钾的 氧化
1.碘滴定液
❖ 标定:基准物质法,三氧化二砷
As2O3 + 6OH AsO33- + I2 + 2H2O
2AsO33- + 3H2O H3AsO4 + 2 I - + H+
此法不常用(三氧化二砷俗名砒霜) 一般用硫代硫酸钠标定
2.
❖ 标定:比较法,硫代硫酸钠
❖ 一、 自身指示剂 ❖ 二、 特殊指示剂 ❖ 三、 氧化还原指示剂
一、 自身指示剂
❖ 有些滴定剂或被测物有颜色,滴定产物无色或颜色 很浅,则滴定时无须再滴加指示剂,本身的颜色变 化起着指示剂的作用,称自身指示剂。
高锰酸钾法
MnO4 - Mn2 +
紫色
几乎无色
优点:无须选择指示剂,利用自身颜色变化指示终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11.1 下列都是常见的氧化剂,其中氧化能力与溶液pH 值的大小无关的是:()(A) K2Cr2O7 ;(B) PbO2;(C) O2;(D) FeCl311.2 为防止配制的SnCl2 溶液中Sn2+被完全氧化,最好的方法是:()(A) 加入Sn 粒;(B) 加Fe 屑;(C)通入H2;( D) 均可11.3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标准状态下能够共存的是()(A),Cu (B),(C),(D),(已知:,,,,)答案:D、A、B11.4 某氧化剂YO(OH)2+中元素Y的价态为+5,如果还原7.16×10-4molYO(OH)2+溶液使Y 至较低价态,则需用0.066mol.dm-3的NaSO3溶液26.98ml。

还原产物中Y元素的氧化态为(A)-2 (B)-1 (C) 0 (D) +111.5已知电极反应ClO3-+6H++6e-=Cl-+3H2O的△r Gmθ=-839.6KJ.mol-1,则Eθ(ClO3-/Cl-)值为(A)1.45 V (B)0.73V (C) 2.90V (D) -1.45V11.6 使下列电极反应中有关离子浓度减小一半,而E值增加的是(A)Cu++2e-=Cu (B)I2+2e-=2I-(C) 2H++2e-=H2(D) Fe3++e-=Fe2+11.7 将有关离子浓度增大5倍,E值保持不变的电极反应是(A)Zn2++2e-=2HCl (B)2Fe3++Cu=2Fe2++Cu2+(C) Ag++Cl-=AgCl (D) 2Hg2++Sn2+=Hg22++Sn4+11.8 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池时,不用惰性电极的是(A)H2+Cl2=2HCl (B)2Fe3++Cu=2Fe2++Cu2+(C) Ag++Cl-=AgCl (D) 2Hg2++Sn2+=Hg22++Sn4+11.9 下列氧化还原电对在Eθ值最大的是(A)Ag+/Ag (B)AgCl/Ag (C) AgBr/Ag (D) AgI/Ag11.10已知Eθ(Zn2+/Zn)=-0.76V,下列原电池反应的电动势为0.46V,则氢电极溶液中的PH为Zn+2H+(a mol.dm-3)=Zn2+(1 mol.dm-3)+H2(1.013×105)(A)10.2 (B) 2.5 (C) 3.0 (D) 5.111.11 以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PH增大的溶液是(A)HCl (B) H2SO4(C) Na2SO4(D) NaHSO411.12将标准氢电极与另一氢电极组成原电池,若使电池的电动势最大,另一氢电极所采用的酸性溶液应是(A)0.1 mol.dm-3HCl (B)0.1 mol.dm-³ HAc+0.1 mol.dm-³ NaAc(C) 0.1 mol.dm-3 HAc (D) 0.1 mol.dm-3 H2SO411.13 现有原电池(-)Pt∣Fe3+,‖Ce4+,Ce3+∣Pt(+),该原电池放电时所发生的反应是(A)Ce3++Fe3+=Ce4++Fe2+(B)3Ce4++Ce=4Ce3+(C) Ce4++Fe2+=Ce3++Fe3+(D) 2Ce4++Fe=2Ce3++Fe2+11.14 以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PH减小的溶液是(A)HCl (B)NaHSO4(C) Na2SO4(D) NaCl11.15 某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为△rθmG,平衡常数为Kθ,标准电动势为Eθ,则下列对△rθmG,Kθ的值判断合理的一组是(A)△rθmG> 0 Eθ< 0 Kθ< 1(B) △rθmG>0 Eθ< 0 Kθ> 1(C) △rθmG<0 Eθ<0 Kθ> 1(D) △rθmG<0 Eθ>0 Kθ< 111.16 已知Eθ(M3+/M2+) > Eθ[M(OH)3/M(OH)2],则溶度积Kθsp[M(OH)3]与Kθsp[M(OH)2]的关系是(A)Kθsp[M(OH)3] > Kθsp[M(OH)2](B)Kθsp[M(OH)3] < Kθs p[M(OH)2](C) Kθsp[M(OH)3] = Kθsp[M(OH)2](D) 无法判断11.17 某电池的电动势E为0.27V,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θ为(A)0.24V (B) 0.27V (C) 0.30V (D) 0.33V11.18 已知钒的元素电势图EθA/V (V)1.0 V(Ⅳ)0.36 V(Ⅲ)-0.26 V(Ⅱ)欲将V(V)还原为V(Ⅳ),应选用的还原剂为(A)SnCl2(B) Zn粉(C) KBr (D) FeSO411.19 已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稳[Fe(CN)63-]>K稳[Fe(CN)64-],则下面对Eθ[Fe(CN)63-/ Fe(CN)64-]与Eθ(Fe3+/Fe2+)判断正确的是(A) Eθ[Fe(CN)63-/ Fe(CN)64-] > Eθ(Fe3+/Fe2+)(B) Eθ[Fe(CN)63-/ Fe(CN)64-] < Eθ(Fe3+/Fe2+)(C) Eθ[Fe(CN)63-/ Fe(CN)64-] = Eθ(Fe3+/Fe2+)(D)无法判断。

11.20 电极电势与PH无关的电对是(A)H 2O 2/H 2O (B) IO 3-/I - (C)MnO 2/Mn 2+ (D)MnO 4-/MnO 42-二、填空题11.21 电池(-)Pt|H 2(1.013×10-3mol.dm -3) ‖ H +(1mol.dm-³)|H 2(1.013×105Pa)|Pt(+)属于 电池,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V ,电池反应为 。

11.22 将Ag-AgCl 电极[E θ(AgCl/Ag)=0.2222V]与饱和甘汞电极[E θ=0.2415V]组成电池,该原电池的电池符号为 ;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电池反应 ; 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11.23 现有下列4种物质:KI ,NH 3·H 2O ,Na 2S 2O 3 和 Na 2S ,并已知K θsp (AgI )=9.3×10-17,K θsp(Ag 2S)=2×10-49;K θ稳[Ag(NH 3)2+]=1.6×107,K θ稳[Ag(S 2O 3)23-]=2.9×1013。

(1)当 存在时,Ag +的氧化能力最强;(2)当 存在时,Ag 的还原能力最强。

11.24 电池(-)Cu|Cu + ‖Cu +,Cu 2+|Pt(+) 和 (-)Cu|Cu 2+,‖Cu +,Cu 2+|Pt(+)的反应均可写成Cu+Cu 2+=2Cu +,则此二电池的△rG θm ,E θ , K θ (填“相同”或“不同”)。

11.25 已知下列元素的电势图:E θA/V MnO 4- 1.70 MnO 2 1.23 Mn 2+IO 3- 1.20 I 0.54 I -当溶液的PH=0时,分别给出下列条件下高锰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碘化钾过量(2) 高锰酸钾过量11.26 已知E θ(Cu 2+/Cu)=0.337V ,K θsp[Cu(OH)2]=2.2×10-20,则Eθ[Cu(OH)2/Cu]=11.27 常用的两种甘汞电极分别是 (1) 、 (2) 。

其电极反应为 常温下两种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大小次序为 。

11.28 在Fe3++e -=Fe 2+电极反应中,加入Fe 3+的络合剂F -,则使电极电势的数值 、在Cu 2++ e -=Cu +电极反应中,加入Cu + 的沉淀剂I -可使其电极的数值 。

11.29 向红色的Fe(SCN)2+溶液中加入Sn 2+后溶液变为无色,其原因是 。

11.30 已知,E θ(Fe 3+/Fe 2+)=0.77V ,Fe(CN)63-的稳定常数为1×1042,Fe(CN)64-的稳定常数为1×1035。

则E θ[Fe(CN)63-/Fe(CN)64-]值为 V三、计算题1 (1)写出以下电池的电极反应、电池反应方程式,并计算电池电动势。

5-3222Pt,H (110Pa)|HAc(0.1mol dm )||KCl(Hg Cl |Hg ⨯⋅饱和),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原电池表达式,并计算原电池电动势。

2+2-+3+3+2726Fe Cr O 14H 2Cr 6Fe 7H O ++==++ 解:(1)负极反应:-2H + 2Ac == 2HAc 2e + 正极反应:-22Hg Cl + 2e == 2Hg + 2Cl电池放电总反应:--222H + 2Ac + Hg Cl == 2HAc + 2Hg + 2Cl+-5HAc == H + Ac 1.810Ka -=⨯平衡时 0.1 x x+3[H ] 1.3410x -==⨯ ++22220.059[H ]ε = (Hg Cl /Hg) (H /H ) = 0.2415 - (0+lg ) = 0.411V 2pH ϕϕ- (2)2+3+2-3++27(-)(Pt) | Fe , Fe || Cr O , Cr ,H | (Pt)(+)2-3+2+27ε(Cr O )(Fe /Fe ) 1.330.770.56V φφφϕϕ=-=-= 2 已知+-1[H ]=1.0mol L ⋅时,锰的元素电位图(/V ϑϕ): 0.564 2.260.95 1.51-1.18--23+2+442MnO MnO MnO Mn Mn Mn −−−→−−−→−−→−−→−−−→ (1)指出哪些物质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2)求-2+4MnO /Mn ϑϕ;(3)写出用电对2+Mn /Mn 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的电池符号及该电池的自发反应的方程式。

解:能发生歧化反应的条件是0ϑϑϕϕ->右左。

(1)2+4MnO 与3+Mn ; (2)-2+4MnO /Mn (0.564 2.2620.951 1.511)/5 1.51(V)ϑϕ=+⨯+⨯+⨯=(3)2++-12Mn | Mn || H (1mol L ) | H (100kPa)Pt ⋅, + 2+ 2Mn + 2H Mn + 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