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仿真报告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4.16 两级放大电路仿真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4.16 两级放大电路仿真
1、多级放大器指标的计算
一个三级放大器的通用模型如下图所示:
由模型图可以得到许多放大器的计算特点:
Ri=Ri1,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等于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Ro=Ro末,多级放大器的输出电阻等于末级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Ri后=Ri前,后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是前级放大器的负载;
Ro前=Rs后,Voo前=Vs后,前级放大器的输出电路是后级放大器的信号源;
二、实验原理
由一只晶体管组成的基本组态放大器往往达不到所要求的放大倍数,或者其他指标达不到要求。这时,可以将基本组态放大器作为一级单元电路,将其一级一级地连接起来构成多级放大电路,以实现所需的技术指标。多级放大器级与级之间,信号源与放大器之间,放大器与负载之间的连接方式,或者说信号传输方式称为耦合方式。耦合方式主要有电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和直接耦合。
Av=Av1·Av2·Av3,总的电压增益等于各级电压增益相乘。
2、实验电路
三、实验内容
1、测试静态工作点
令Vcc=+12V,调节Rw,使放大器第一级工作点VE1=1.6V,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各管脚电压并记录于表中。
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Hale Waihona Puke VB1VC1VE1
VB2
VC2
VE2
2.075V
8.518V
1.608V
两次电压法测输入电阻:
表4-16-3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U’S
UI
RI
UO
U’O
RO
5mv
4.148mv
4869Ω
370.1mv
176.135mv
1101Ω
4、测量两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绘出频率特性曲线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是一次电子电路的仿真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实验的模拟,通过对模拟的数据和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掌握电子电路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加深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一:开关电源
1.实验目的
掌握开关电源基本工作原理,理解电源的稳压和稳流的基本原理,掌握开关电源的设
计和布局方法。

2.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手册,搭建开关电源电路,包括开关电源 IC、滤波电感、电容、稳流
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

(2)进行仿真实验,记录各个参数数据。

(3)分析实验结果,了解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3.实验结果分析
(1)开关频率: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开关频率,观察电路的输出。

结果表明,当开关频率增加时,电路的效果也增强。

(2)输出电压:在实验中,我们对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当输入电压较高时,输出电压也较高;当输入电压较低时,输出电压也较低。

4.实验总结
开关电源是一种高效率、小体积、轻量化的电源,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是电子领
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之一。

掌握开关电源的设计和布局方法,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电子
电路的原理和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开关电源的理解和掌握,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基础。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二极管应用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二极管应用电路)

实验报告(二)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实验项目: 二极管应用电路专业班级:姓名: 座号: 09实验地点: 仿真室实验时间:指导老师: 成绩:实验目的: 1.通过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的绘制, 加强对二极管单向导通特性的理解;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及其特点。

实验内容: 1.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绘制;2.直流稳压电源制作。

实验步骤: 1.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绘制二极管测试电路(1)创建电路二极管测试电路;(2)调整V1电源的电压值, 记录二极管的电流与电压并填入表1;(3)调整V2电源的电压值, 记录二极管的电流与电压并填入表2;(4)根据实验结果, 绘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V1 200mV 400mV 600mV 800mV 1V 2V 3VU D198.445mV 373.428 mV 47.16 mV 528.7 mV 549.97 mV 670.25 mV 653.78 mV I D15.4 mA 265.7 mA 1.284 mA 2.798 mA 4.5 mA 1.379 mA 23.403 mAV2 20V 40V 60 V 80V 100VU D20V 40V 50.018V 50.118V 50.13VI D0A 0A 99.19 mA 298.82 mA 498.6mA2.直流稳压电源制作(1)创建整流滤波电路如图2—2;(2)利用虚拟示波器, 观察输出电压uo的波形, 并测量仪表输出直流电压Uo(Uo为RL上的电压),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3)令RL=200Ω, 讲电容C改成22Uf,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4)将电容C设置成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5)将D1设为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6)将D1和电容C同时设为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7)在电路中加入稳压电路如图2-3, 观察滤波后uc波形及uo的波形, 测量Uo;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实验总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特性稳压二极管如果工作在反向击穿区, 则当反向电流的变化量较大时, 二极管两端响应的电压变化量却很小, 说明具有稳压性学生签名:年月日。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设计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设计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设计本报告旨在介绍一种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案例设计,该设计旨在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丰富的电子技术体验,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结构、特性和功能。

2、运用负载箱、电压表、电流表、多用万用表等基础仪器,测量电路参数。

3、了解单相交流电源的性质,掌握交流电路的特殊测量方式。

4、掌握电路仿真技术,能够运用仿真软件分析和设计实际电子电路。

二、虚拟仿真实验设计1、仿真实验1:二极管正反接设计思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了解二极管的正反接法,同时掌握二极管正反接时的工作状态和符号,提高学生的电子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巧。

2、仿真实验2:LED流水灯设计思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了解LED流水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方法,同时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在提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LED流水灯电路的深入理解。

3、仿真实验3:矩阵键盘设计思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了解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方法,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键盘的读取和编程操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电子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评价本案例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通过三个实验的设计和实践应用,让学生得到了更加广泛、直观、生动和富有创意的的体验,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对该案例进行评价时,学生对该案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总之,通过本案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特性,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这种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方法在中职学校中推广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西北工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材料

西北工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材料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实验报告一、共射放大电路1.实验目的(1)掌握用Multisim 13仿真软件分析单极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方法。

(2)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基本电子元器件的作用。

(3)学会并熟悉“先静态后动态”的电子线路的基本调试方法。

(4)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学会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5)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6)测量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实验内容(1)电路仿真1.1 静态工作点选择根据XSC1的显示,按如下方法进行操作:当滑动变阻器R7设置为11%时,有最大不失真电压。

1.2 静态工作点测量将交流电源置零,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

1.3 电压放大倍数测量加入1kHz,100mV正弦波信号。

测量R L= ∞时输入输出电压有效值大小。

测量L R= 2kΩ时输入输出电压有效值大小。

1.4输入输出电阻测量输入电阻测量。

根据可计算得到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测量。

根据可得到输出电阻。

1.5动态参数结果汇总(2)实验室实测2.1 静态工作点实测2.2 动态参数实测3.总结与讨论(1)共射组态放大器会使输入输出电压反相。

(2)L R会影响输出电阻、放大倍数。

二、集成运算放大器1.实验目的(1)加深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电路和性能参数的理解。

(2)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基本应用电路。

(3) 掌握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和微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4)进一步熟悉仿真软件的使用。

2.实验内容 (1)电路仿真集成运放是一种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器件。

当外部接入有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的输入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的实现各种函数关系 ,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加法、减法、比例。

积分、微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在大多数情况下,将运放视为理想的,即在一般讨论中,以下三条基本结论是普遍使用的:开环电压增益∞=u A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电压近似相等,即-V V =+,称为“虚短”。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仿真
实验报告
2013020913018 张东恒
研究二极管对直流量和交流量表现的不同特点仿真电路如下:
图中所使用的直流电压源电压大小分别为1V和6V
采用了在multisim中型号为1N3064的二极管进行试验
三,仿真内容
1,在直流电流不同时二极管管压降的变化。

利用万用表测得电阻上的直流电压,从而得到二极管管压降
2,在直流电流不同时二极管等效电阻的变化。

利用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测得电阻上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从而得到二极管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四,仿真结果
在读仿真结果的时候,为了方便读数,在电阻两端并接了一个万用表,以便一次读取直流和交流两个参数
数据汇总如下
直流电源V1/V 交流信号
V2/mV
R直流电压
表读数
R交流电压
表读数/mV
二极管直流
电压/V
二极管交流
电压/mV
1 10 406.56mV 9.33
2 593.44mV 0.668
4 10 5.301V 9.873 0.699V 0.127
五,结论
1,比较直流电源取值为1V和6V的条件下二极管的直流管压降可知,二极管的直流电流月大,管压降越大,管压降并不是常量
2,比较直流电源取值为1V和6V两种情况下二极管的直流管压降可知,二极管的直流电流越大,其交流管压降越小,说明随着静态电流的增大,动态电阻将减小;两种情况下电阻的交流压降均接近输入交流电压值,说明二极管的动态电阻很小。

电子技术实训仿真总结报告

电子技术实训仿真总结报告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掌握电子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我们进行了电子技术实训仿真。

本次实训仿真以Multisim软件为平台,通过模拟真实的电子电路,使我们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本次实训仿真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培养动手能力:通过仿真软件的操作,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选用、电路连接、调试等基本技能。

2. 提高理论知识水平:通过仿真实验,加深对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理解。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学员需要相互配合、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创新意识:通过仿真实验,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及方法1. 实训内容(1)基本电路仿真: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运放等基本元器件的仿真实验。

(2)放大电路仿真:包括共射、共集、共基等放大电路的仿真实验。

(3)振荡电路仿真:包括正弦波振荡器、方波振荡器等振荡电路的仿真实验。

(4)滤波电路仿真: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滤波电路的仿真实验。

(5)功率放大电路仿真:包括OTL、OCL等功率放大电路的仿真实验。

2. 实训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教材,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设计方法。

(2)软件操作:学习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电路仿真操作技巧。

(3)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电路搭建、调试、分析。

四、实训成果与分析1. 成果(1)掌握了基本电路的仿真方法,能够熟练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2)了解了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设计方法,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

(3)培养了动手能力,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与他人沟通交流。

2. 分析(1)在仿真实验过程中,学员普遍掌握了基本电路的仿真方法,能够熟练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模拟电子技术仿真与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仿真与实验报告
2、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4
(1)打开信号发生器的电源,输入信号频率为 1KHz、幅度为 20mV 的正弦信号,输出端 开路时,用示波器分别测出 Vi,Vo’的大小,然后根据式(2.1-5)算出电压放大倍数。 (2)放大器输入端接入 2kΩ的负载电阻 R6,保持输入电压 Vi 不变,测出此时的输出电 压 Vo,并算出此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分析负载对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3)用示波器双踪观察 Vo 和 Vi 的波形,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位关系。 3、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1)用示波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 V 和 V,利用式(2.1-6)便可算出放大电路的 输入电阻 Ri 的大小。 (2)根据测得的负载开路时输出电压 Vo’和接上负载时的输出电压 Vo,利用式(2.1-7) 便可算出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Ro。记录实验数据。
三、实验内容
计算机仿真部分: 根据电路画出实验仿真电路图。其中得到的波特图绘制仪的命令为 “SimulateInstrumentBode Plotter”。
(2)调节 J1 将开关打到下面,测试电路的开环基本特性。
10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调为 1kHz、10mVp(峰值)正弦波,然后接入放大器的输入端到网络的波 特图如下图。
当按照上述要求搭好电路,在输入端引入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静态工作点具
体的调节步骤如下:
现象
出现截止失真 出现饱和失真 两种失真都出现
无失真
动作
减小 R
增大 R
减小输入信号 加大输入信号
根据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现象,做出不同的调整动作,反复进行。当加大输入信号,两种失
真都出现,减小输入信号,两种失真同时消失,可以认为此时的静态工作点正好处于交流
电极电流 ICQ 和管压降 VCEQ。其中 VCEQ 可直接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 C-E 极间的电压既得, 而 ICQ 的测量则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直接法:将万用表电流档串入集电极电路直接测量。此法精度高,但要断开集电极回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指导老师:
学生:
学号:
3.16多级放大电路设计及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学习并熟悉设计高增益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方法。

3.掌握多级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4.掌握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

二、设计要求
用给定的三极管2SC1815(NPN),2SA1015(PNP)设计多级放大器,已知VCC=+12V,VEE=-12V,要求设计差分放大器恒流源的射极电流
IEQ=2~3mA;差分放大器的单端输入单端输出不失真电压增益至少大于10倍,主放大器的不失真电压增益不少于100倍;
三、电路原理.
直接耦合式多级放大器的主要设计任务是模仿运行运算放大器op07的等效内部结构,简化部分电路,采用差分放大,共射放大,互补输出等结构形式,设计出一个电压增益足够高的多级放大器,可对小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

实验原理图如下:
各部分原件参数如下:
R1=5KΩ;R2=9KΩ;R3=10KΩ;R4=500Ω;R5=10KΩ;R6=10KΩ;R7=1kΩ;R8=1Ω; R9=1Ω;R10=1Ω
P1=10KΩ, P2=20KΩ
V1=1mV,VCC=+12V,VEE=-12V,
C1=0.01PF C2=4uF C3=0.01PF
晶体管为2SC1815和2SA1015
二极管为1N3208
四、实验内容:
所测得各数据如图
性能指标一:IEQ3=1~2mA。

如上图所示,IEQ3=1.143mA符合要求。

性能指标二:IEQ4=2~3mA
如上图所示IEQ4=2.209mA,符合要求。

性能指标三:差分放大器的单端输入单端输出不失真电压增益至少大于10倍。

如上图所示,vpp=26.476mV相对于1mV放大约26倍符合要求。

性能指标四:主放大级的不失真电压增益不小于100倍。

如上图所示,vpp=2.809V相对于26.476mV放大了约106倍,符合要求
五、实验结论与心得
在此电路中差动放大电路,利用PNP管放大电路实现主放大电路,利用互补输出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消除交越失真,设计多级放大电路得到放大倍数为2756倍,近似符合要求,通过这次仿真,我对仿真软件有了新的认识,也加深了多级放大电路的理解。

3.20文氏桥振荡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掌握文氏桥振荡电路的设计原理。

二、实验预习与思考
1.复习应用集成运放实现文氏桥振荡电路的原理。

2.设计文氏桥振荡电路,实现正弦信号的产生,设计实验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3.文氏桥振荡电路中,D1和D2是如何稳幅的?
三、实验电路
四、实验内容
1.各个参数为:R1=20KΩ,R2=Rf为可变电阻,R3=30KΩ,R4=R5=10KΩVCC=+12V,VEE=-12V,
C1=C2=0.01uF,D1=D2=1BH62,
所用运算放大器为PO07AH。

2.当R2=35KΩ时,仿真结果如图:
如图所示,波形振幅较小。

3.当R2=38KΩ时,仿真结果如图:
如图所示,波形几乎达到最大不失真,此时的电压为10V 4.当R2=50KΩ时,仿真结果如图
如图所示,波形出现很明显顶部失真。

5.改变R,C 的参数大小,分析RC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首先保持电容不变改变电阻阻值,阻值依次为8KΩ,10KΩ,15KΩ,时对应的波形图,仿真结果如图:
8KΩ
10KΩ
15KΩ
其次保持电阻阻值不变,改变电容大小,分别有0.01uF,0.02uF,0.03uF 对应着不同的波形图,仿真结果如图:
C=0.01uF
C=0.02uF
C=0.03uF
1由上面的仿真结果图可知,振荡频率和R,C成一次反比,这与fo=
2
RC 相吻合。

6
稳幅作用的分析
断开D1,D2.调节电路参数,使输出最大不失真,分析D1,D2的稳幅作用。

仿真结果如图
断开二极管后波形振幅增大,出现失真,将R1增至33.9KΩ时失真消失,但是振荡产生的很慢,需要两秒到更长的时间才能出现稳定,可见D1,D2是提供一个稳定且较低的电压。

五、实验结论与心得
R,C文氏桥振荡电路,其中R,C串并联构成正反馈电路,并起选频作用,R1,R2,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

调节R2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

R,C影响着振荡频率,与其成反比。

D1,D2起到了稳幅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