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造血系统疾病考试试题(二)
造血系统疾病(一)-2_真题-无答案

造血系统疾病(一)-2(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选治疗药物是A.VPB.DA或HAC.HOAPD.小剂量阿糖胞苷E.左旋门冬酰胺2.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贫血的表现B.发生缺铁的基础疾病表现C.异食癖D.杵状指(趾)E.吞咽困难3. ITP的描述中,哪项是不适当的A.脾不大B.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多C.巨核细胞体积变大D.血小板计数减少E.出血时间延长4. 急性型ITP的描述,哪项是适当的A.多见于青年女性B.无前驱症状C.严重内脏出血较少见D.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减少E.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加5. 骨髓穿刺术的禁忌证是A.骨骼疼痛B.血友病C.昏迷D.体温>39.5℃E.皮肤、黏膜出血6. 关于对急性白血病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常有牙龈肿胀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很少有发热症状C.急性红白血病贫血不明显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血症状是明显的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结肿大是不常见的7. 下列哪项不符合再障的特点A.发热、贫血、出血倾向B.骨髓增生低下C.红系、粒系或巨核系有两系以上减少D.无淋巴结肿大E.巨核细胞增多8. 我国成人白血病最常见的是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9. 骨髓和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中常见降低或为零A.严重细菌感染B.骨髓瘤C.淋巴瘤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下列贫血分类正确的是A.红细胞生成减少和造血功能障碍两大类B.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大类C.红细胞生成减少和红细胞破坏过多两大类D.造血原料不足、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和破坏过多三大类E.红细胞生成减少、失血、溶血三大类11. 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较常见的病因是A.药物及化学物质B.物理因素C.病毒感染D.细菌感染E.营养因素12. 下列哪项是诊断缺铁最肯定的依据A.有慢性失血史B.血涂片见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C.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D.血清铁降低E.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13. 急性再障感染最多见于A.皮肤粘膜B.呼吸道C.颅内D.肛周感染E.肠道14. 可进行骨髓移植治疗的贫血是A.巨幼细胞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慢性病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15. 慢粒白血病的临床特点A.脾脏显著肿大为主,并有腹胀、低热、乏力B.纵隔淋巴结肿大C.易出血贫血D.容易并发感染E.乏力、低热、多汗16. 女,30岁,有月经过多史一年,Hb80g/L,WBC8.0乘以十的九次方/L,PLTl80乘以十的九次方/L,网织红细胞0.015,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下列哪项对明确诊断没有意义A.血清铁测定B.总铁结合力测定C.血清铁蛋白测定D.骨髓铁染色检查E.51铬红细胞半寿命期测定17. 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检查是A.临床表现B.一般实验室检查C.磁共振成像(MRI)D.骨髓检查和活检E.同位素扫描18. 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A.铁剂治疗B.病因治疗C.叶酸、维生素B12治疗D.少量输血E.糖皮激素治疗19. 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雄性激素治疗,最先增高的是什么A.网织红细胞B.血红蛋白C.早幼红细胞D.白细胞E.血小板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的表现不包括A.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B.常见于2~6岁儿童C.起病急骤D.血小板常<20×10 9/LE.病程迁延、反复发作21. 提示铁缺乏的较敏感指标是A.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μmol/LB.血清铁<9.0-10.7/μmol/LC.总铁结合力>62.7μmol/LD.转铁蛋白饱和度<15%E.血清铁蛋白<12/μg/L22. 类白血病反应与慢粒的区别不包括A.脾脏无明显肿大B.血小板与红细胞变化不大C.中性粒细胞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D.外周血中白细胞显著增多E.原发病控制后血象迅速恢复正常2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主要依据是A.全血细胞减少B.网织红细胞减少C.无肝、脾、淋巴结肿大D.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E.骨髓检查24. ITP的首选治疗A.脾切除B.免疫抑制剂C.糖皮质激素D.达那唑E.氨肽素25.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穿刺检查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A.骨髓增生减低B.骨髓增生活跃C.骨髓增生正常D.非造血细胞相对增多E.巨核细胞增多2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突出的体征是A.肝脏肿大B.胸骨压痛C.脾肿大D.明显贫血E.皮肤绿色瘤27.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主要是A.自然病程少于6个月B.白细胞异常增多C.骨髓中原始细胞>30%D.全血细胞下降E.外周血中可见原始细胞28.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骨髓造血功能低下B.无效红细胞生成C.脾功能亢进D.失血过多E.造血原料缺乏29. 下列各项中有助于鉴别慢粒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不包括A.白细胞数升高,核左移B.嗜酸或(和)嗜碱性粒细胞升高C.脾脏肿大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E.Ph染色体阳性30. 正常止血过程参与完成的因素是A.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因素B.血小板、凝血因子及血管壁正常C.血小板、凝血因子及骨髓检查正常D.凝血因子与血管壁的收缩E.血小板、血管壁正常31. 贫血定义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A.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B.红细胞数低于正常C.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D.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E.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32. 早期缺铁性贫血形态学改变为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C.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D.大细胞性贫血E.以上都不是33. FAB分型中,非特异性酯酶阳性,但能被氟化钠抑制,属于A.AML-M3 B.AML-M1C.AML-M6D.AML-M2E.AML-M534. 食物中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在A.胃及十二指肠B.回肠及空肠C.结肠及回肠D.十二指肠及空肠的上段E.空肠及十二指肠35. 再障最理想的治疗是A.雄激素B.硝酸士的宁C.同卵孪生子骨髓移植D.碳酸锂E.皮质激素36. 治疗再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环孢素B.抗淋巴细胞球蛋白C.雄激素D.粒-单核系集落刺激因子E.脾切除37. 与过敏性紫癜密切相关的细菌感染中主要为哪种细菌A.大肠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β溶血性链球菌D.肺炎球菌E.流感嗜血杆菌38. 贫血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是A.活动后气短B.头昏、耳鸣、注意力不集中C.倦怠、乏力D.食欲减退、腹胀E.月经失调、性欲减退39. 有关铁剂治疗正确的是A.首选注射铁剂B.注射铁剂能用静脉注射者尽量不用肌内注射C.口服铁剂最好于餐前服用D.口服铁剂忌与茶同时服用E.铁剂应用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停药40. 下列组织浸润的表现,正确的是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引起绿色瘤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易引起巨脾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易引起脑膜浸润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易引起牙龈肿胀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易引起皋丸肿大41. 男,10岁,体重30kg,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应用泼尼松30mg/d治疗6个另,治、疗效果不佳,以下哪种处理是不适当的A.硫唑嘌呤B.环孢素C.环磷酰胺D.长春新碱E.加大激素用量42. 关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哪项是错误的A.应用抗组胺药物作为一般治疗B.腹痛可用阿托品C.首选免疫抑制剂D.肾型患者可用抗凝疗法E.维生素C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43. 急性白血病诊断必须具备A.骨髓增生极度活跃B.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C.骨髓中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明显增高D.胸骨压痛伴肝脾增大E.发热、贫血及出血44. Auer小体不见于A.M1型白血病B.M2型白血病C.M3型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45. 男性,28岁,头晕乏力一年半,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Hb6g/L,RBC2乘以十的十二次方/L,WBCl.8乘以十的九次方/L,PLT30乘以十的九次方/L,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80%,中性粒细胞20%,肝脾无肿大,骨髓增生低下,最可能的诊断是A.骨髓纤维化B.慢性再障C.急性再障D.脾功能亢进E.白血病46. 免疫抑制剂治疗ITP哪项正确A.怀疑有脑出血者B.可作为ITP的首选治疗C.近期分娩者D.与糖皮质激素交替使用可提高疗效E.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提高疗效,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47.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皮肤干燥、缺乏光泽B.反甲或匙状甲C.舌炎、口腔炎、吞咽困难D.黄疸E.胃炎48. 男性,17岁,发热,咽痛,皮肤紫癜、齿龈肿胀1个月,皮肤散在紫癜。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1~2题共用备选答案)A.胚胎第8周B.胚胎第3个月C.胚胎第5个月D.生后4~5天E.生后2~5周1.肝脏造血达高峰的时间是2.骨髓成为唯一造血场所的时间是解析:①肝脏在胚胎6~8周开始造血,4~5个月达高峰,生后4~5天停止。
②骨髓在胚胎4~5个月才开始造血,生后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
答案:C;D3.出生后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是A.肝脏B.脾脏C.骨髓D.淋巴结E.造血细胞解析: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
婴幼儿所有骨髓均为红髓,全部参与造血,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答案:C4.患儿女,7个月。
因甲床、口唇苍白,头发枯黄就诊,经检查后,被诊断为贫血。
其血红蛋白低于A.110g/LB.120g/LC.130g/LD.140g/LE.150g/L解析: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6个月以下婴儿按国内标准,新生儿H<145g/L,1~4个月Hb<90g/L,4~6个月Hb<100g/L为贫血;6个月以上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6个月至6岁Hb<110g/L,6~14岁Hb<120g/L为贫血。
答案:A5.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失血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E.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解析:缺铁性贫血最常见,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凡6岁以下的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10g/L,就可以诊断为贫血。
答案:D6.下列哪项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A.从食物中摄入的铁不足B.贮存铁耗尽C.生长发育过快D.造血功能减弱E.铁的消耗过多解析:铁摄入量不足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如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容易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答案:A7.吃蚕豆和接触樟脑丸等诱因作用下发生溶血的疾病是A.巨幼细胞贫血B.地中海贫血C.红细胞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再生障碍性贫血解析:红细胞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由于红细胞缺乏G-6-PD,在食用蚕豆和接触樟脑丸等诱因作用下会发生溶血。
小儿造血系统疾病(二)_真题-无答案

小儿造血系统疾病(二)(总分18,考试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最灵敏的指标A.末梢血中红细胞减少B.末梢血中血红蛋白减少C.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D.血清铁减少E.血清铁蛋白减少2. 食物中的铁在消化道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胃和十二指肠B.十二指肠和空肠C.空肠和回肠D.回肠和升结肠E.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3.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主要特点是A.婴幼儿发病率高B.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发病缓慢,病程较长D.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减少E.头晕、乏力、眼花、耳鸣4. 生后1周新生儿,胎龄32周,查外周血Hbl50g/L,需何时补充铁剂预防缺铁性贫血A.立即开始B.生后1个月C.生后2个月D.生后3个月E.无需补充5. 造血首先出现的部位是A.骨髓B.肝脏C.胸腺D.卵黄囊E.淋巴结二、A3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
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男,3岁。
偏食,不吃鱼肉类制品,近一个月来,家长发现其脸色渐苍白,自诉全身无力,查体心尖部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肝于右肋下可触及 3.0cm,脾于肋下可触及边缘,Hb 50g/L,RBC 2.5×1012/L,MCV 74fl,MCH 26pg,MCHC 30%,考虑为缺铁性贫血1. 铁剂治疗的剂量是多少A.元素铁0.5~lmg/kg,每日2~3次B.元素铁1~1.5mg/kg,每日2~3次C.元素铁1~2mg/kg,每日2~3次D.元素铁1.5~4mg/kg,每日3~4次E.元素铁2~4mg/kg,每日3~4次2. 铁剂治疗后,Hb恢复正常,还需继续用药多长时间A.10天左右B.1个月左右C.1.5个月左右D.2个月左右E.半年左右3. 铁剂治疗后,如果有效,首先出现什么变化A.红细胞上升B.血红蛋白上升C.血清铁蛋白上升D.网红细胞上升E.总铁结合力升高男,15个月。
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物及其药物治疗试题 (2)

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物及其药物治疗试题1.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解析: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主要药物。
2.治疗慢性失血所致贫血宜选用A.维生素B12B.叶酸C.铁剂(正确答案)D.维生素CE.亚叶酸钙答案解析:慢性失血所致贫血绝大部分是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佳选择铁剂治疗。
3.妨碍铁剂在肠道吸收的是A.稀盐酸B.维生素CC.半胱氨酸D.果糖E.鞣酸(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胃酸缺乏及食物中高钙、高磷、鞣酸或四环素类药物等物质抑制铁的吸收。
4.能促进铁剂吸收的是A.维生素C(正确答案)B.四环素C.浓茶D.钙剂E.抗酸药答案解析:胃酸、维生素C、食物中的果糖、半胱氨酸等有助于铁还原为二价铁(F e2+),可促进铁的吸收。
5.口服铁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体位性低血压B.休克C.胃肠道刺激(正确答案)D.过敏E.出血答案解析:口服铁剂主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刺激。
6.下列联合用药合理的是A.铁剂+稀盐酸(正确答案)B.铁剂+四环素C.铁剂+抗酸药D.铁剂+鞣酸E.铁剂用茶水吞服答案解析:盐酸能把铁剂中铁还原为二价铁(Fe2+),可促进铁的吸收。
7.既能治疗恶性贫血,又可作为神经系统辅助用药的是A.硫酸亚铁B.甲酰四氢叶酸C.叶酸D.维生素B12(正确答案)E.维生素C答案解析:对因缺乏维生素B12所致的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常规,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必须合用维生素B12治疗。
8.治疗恶性贫血必须用A.硫酸亚铁B.甲酰四氢叶酸C.叶酸D.维生素B12(正确答案)E.维生素C答案解析:大剂量服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血清中维生素B12含量,反使神经损害,可逆转方面发展,故对维生素缺乏导致的“恶性贫血”,治疗时应以维生素B12为主叶酸为辅。
9.叶酸可用于治疗A.溶血性贫血B.妊娠期巨幼细胞贫血(正确答案)C.再生障碍性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甲氨蝶呤所致巨幼细胞贫血答案解析: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如营养性、妊娠期和婴儿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血液造血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二)

血液造血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二)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癮的主要出血部位是()A.皮肤与黏膜B.内脏C.肌肉D.关节腔E.颅内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骨髓象表现为()A.有核细胞增生活跃B.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C.巨核细胞减少D.巨核细胞增多E.巨核细胞数增多伴成熟障碍3.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疲的目标为()A.缓解出血症状B.血小板寿命恢复正常C.血小板数量恢复正常D.骨髓象恢复正常E.PAIgG转阴4.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选()A.肾上腺皮质激素B.脾切除C.细胞毒类免疫抑制剂D.大剂量人体丙种球蛋白E.丹那唑5.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健康指导无关的是()A.预防感染B.限制活动C.避免外伤D.保持乐观情绪E.不滥用解热镇痛类药物6.出血性疾病的后天因素不包括()A.放射线B.苯C.病毒D.寄生虫E.遗传基因7.与机体止血功能无关的为()A.白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血小板D.凝血因子E.抗凝因子8.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描述,错误的是()A.出血时间延长B.凝血时间延长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外周血小板增多9.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A.凝血因子Ⅳ被激活B.凝血因子Ⅻ被激活C.血小板破裂D.凝血酶的形成E.因子Ⅸ被激活10.巨幼细胞贫血的消化系统表现不包括()A.腹痛B.腹胀C.腹泻D.舌痛E.食欲不振11.巨幼细胞贫血发病的本质为()A.血红蛋白合成障碍B.能量代谢障碍C.磷脂代谢障碍D.DNA代谢障碍E.细胞凋亡过度12.在我国成年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中()A.以缺乏维生素C为主为主B.以缺乏维生素B12C.以缺乏叶酸为主同时缺乏为主D.叶酸、维生素B12E.叶酸缺乏与维生素B缺乏不分主次1213.巨幼细胞贫血的检查不包括()A.胃酸降低实验阳性B.空腹血清胃泌素显著增高C.尿高半胱氨酸24小时排泄量增加D.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E.血象提示小细胞性贫血14.不是巨幼细胞贫血的血液系统表现的是()A.溶血B.淋巴结肿大C.黄疸D.皮肤瘀斑E.鼻出血15.贫血伴骨髓细胞外铁缺少及铁粒幼细胞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A.溶血性贫血B.铁粒幼细胞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贫血E.缺铁性贫血16.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下列贫血分类正确的是()A.红细胞生成减少和造血功能障碍两大类B.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溶血三大类C.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两大类D.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和溶血三大类E.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大类17.在我国贫血的诊断标准为()A.男:Hb<120g/L,女:Hb<110g/LB.男:Hb<130g/L,女:Hb<120g/LC.男:Hb<140g/L,女:Hb<130g/LD.男:Hb<150g/L,女:Hb<140g/LE.男:Hb<160g/L,女:Hb<150g/L18.与贫血无关的临床表现为()A.皮肤黏膜苍白B.发绀C.头痛、头晕D.心悸及呼吸困难E.疲乏无力19.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的最佳指标为()A.红细胞计数B.血红蛋白测定C.网织红细胞计数D.红细胞形态学观察E.血细胞比容测定20.慢性贫血患者对缺氧耐受增强是由于()A.血流速度加快B.呼吸频率加快C.组织需氧量减少释放量增多D.Hb在组织中O2能力增强E.Hb的携O221.在我国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营养不良B.慢性失血C.慢性腹泻D.吸收障碍E.需要增多22.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少见的是()A.口角炎、舌炎B.组织缺铁的表现C.头晕、乏力、皮肤黏膜苍白D.视乳头水肿、脾大E.原发病的表现23.能准确反映储存铁量的指标为()A.骨髓铁染色B.血清铁C.总铁结合力D.血清铁蛋白E.血清铁饱和度24.缺铁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表现多为()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C.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小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E.大细胞性贫血25.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的是()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D.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E.血清铁降低,骨髓铁粒幼细胞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参考答案1.A2.E3.A4.A5.D6.E7.A8.E9.B 10.A 11.D 12.C 13.E 14.B 15.E 16.E 17.A 18.B 19.C 20.D 21.B 22.D 23.D 24.A 25.A。
小儿造血系统疾病(一)-1_真题-无答案

小儿造血系统疾病(一)-1(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2周岁正常小儿血象白细胞分类以A.杆状核细胞占优势B.单核细胞占优势C.分叶粒细胞占优势D.淋巴细胞占优势E.幼稚淋巴细胞占优势2. 营养缺铁性贫血主要治疗原则是A.加强护理,给予铁剂B.预防感染,给予铁剂C.给予铁剂,必要是输血D.去除病因,给予铁剂E.给予铁剂同时给予维生素C治疗3. 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确诊重要依据是A.明显的精神、神经症状B.典型血象改变C.血清叶酸含量降低D.血清维生素B12含量降低E.典型的骨髓象改变4.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中下述哪项正确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铁粒幼红细胞增加B.血清铁蛋白降低,血清铁降低,总结合力降低C.血清铁蛋白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血清铁降低D.总铁结合力降低,血清铁降低,铁粒幼红细胞减少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铁幼粒红细胞增高:血清铁降低5. 有关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A.血清铁蛋白降低B.红细胞游离原卟啉降低C.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降低D.骨髓可染铁增加E.转铁蛋白饱和度增加6.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患儿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的治疗应是A.维生素B12+输血B.维生素B12+叶酸C.维生素B12+维生素CD.维生素B12+铁剂E.维生素B12+镇静剂7. 关于小儿时期白细胞总数的特点,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初生时为15~20×109/L B.婴儿期10×109/LC.3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D.生后1周时平均为12×109/LE.以上都不是8.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典型血象改变是A.呈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B.血涂片可见靶形红细胞C.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D.网织红细胞数增多E.血小板常常减少9. 小儿时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两次比例相等发生在什么时间A.1~2天与1~2岁B.2~4天与2~4岁C.4~6天与4~6岁D.6~8天与6~8岁E.8~20天与8~10岁10. 诊断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首选A.血清维生素B12测定B.血清铁含量测定C.骨髓象检查D.X线腕骨照片E.叶酸、维生素B12试验性治疗11.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出现精神状主要由于A.缺乏维生素B12B.缺乏叶酸C.缺乏维生素CD.缺乏铁E.缺乏四氢叶酸12. 维生素B12和叶酸储存于A.肝B.脾C.胆囊D.骨髓E.脂肪组织13. 关于小儿骨髓外造血,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骨髓外造血不是正常小儿的主要造血场所B.造血需要增加时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C.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D.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E.贫血矫正后仍不能恢复到正常造血状态14. 有关缺铁性贫血输血治疗的原则,错误的是A.一般病例无需输血B.重症贫血并发心功能不全或明显感染者可输浓缩红细胞以尽快改善贫血状态C.贫血越重,每次输血量宜越大,速度宜越快D.血红蛋白30g/L时应输血E.极重患儿可用浓缩红细胞换血治疗15. 关于缺铁性贫血的非造血系统症状,以下哪项不正确A.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B.常有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C.贫血严重时心率增快,心脏扩大D.肝、脾、淋巴结肿大E.因免疫功能低下,常合并感染16. 小儿出现生理性贫血的时期是A.生后5~7天B.生后1个月左右C.生后2~3个月D.生后5~7个月E.生后1年17. 维生素B12治疗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A.2~4天开始升高,6~7天达到高峰,2周降至正常B.3~4天开始升高,7~10天达到高峰,3周降至正常C.4~5天开始升高,10~15天达到高峰,3周降至正常D.6~7天开始升高,15~20天达到高峰,4周降至正常E.1周后开始升高,3周达到高峰,1个月恢复正常18. 关于缺乏叶酸所致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以下哪项不正确A.单纯羊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B.长期偏食绿叶蔬菜及动物内脏C.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D.长期应用MTXE.慢性腹泻19. 婴儿期"生理性贫血"发生在什么时间A.生后15天~1个月B.生后1个月~2个月C.生后2个月~3个月D.生后3个月~4个月E.生后4个月~5个月20. 叶酸的吸收部位是A.胃B.十二指肠C.十二指肠和空肠D.空肠和回肠E.升结肠2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不包括A.先天储铁不足B.铁摄入量不足C.生长发育慢D.铁吸收障碍E.铁丢失过多22. 反应体内贮铁情况的较敏感的指标是A.血清铁蛋白(SF)<12μg/LB.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C.血清铁(S1)<9.0~10.7μmol/LD.总铁结合力(TIBC)>62.7μmol/LE.转铁蛋白饱和度(TS)<15%23. 下列哪一项改变证实体内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开始减少A.血清铁蛋白减低B.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C.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D.血清铁减少E.血象可见血红蛋白降低24. 下列哪一项不是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A.长期羊奶喂养B.长期服用抗癫痫药C.慢性腹泻D.长期服用维生素CE.肝脏疾病25. 关于红细胞破坏过多所致的贫血,以下哪项不正确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B.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D.铅中毒所致的贫血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6.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形态分类是A.MCV<80fl,MCH<26pg,MCHC<31%B.MCV<80fl,MCH<28pg,MCHC31%~38%C.MCV80~94fl,MCH<28pg,MCHC<31%D.MCV<80fl,MCH28~32pg,MCHC<31%E.MCV<80fl,MCH28~32pg,MCHC31%~38%27. 新生儿贫血是指A.Hb<220g/LB.Hb<180g/LC.Hb<145g/LD.Hb<100g/LE.Hb<90g/L28. 以下哪项下早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A.虚胖B.皮肤出血点C.肝脾大D.震颤E.头围增大29. 关于贫血的治疗原则,以下哪项不正确A.寻找病因,去除病因B.加强护理,预防感染,合理膳食C.针对病因选择有效药物治疗D.输血是贫血治疗中关键的治疗措施E.积极治疗并发症30.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典型骨髓象改变不包括A.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B.各阶段红细胞均较小C.红细胞胞核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浆D.粒细胞系无明显异常E.巨核细胞系无明显异常31. 胚胎造血首先出现在A.肝脏B.胸腺C.卵黄囊D.骨髓E.淋巴结32. 维生素B12的吸收部位是A.胃B.十二指肠C.空肠D.回肠末端E.升结肠33. 新生儿初生时红细胞数4.5×1012/L,血红蛋白130g/L,提示A.正常新生儿B.轻度贫血C.中度贫血D.重度贫血E.极重度贫血34. 缺铁性贫血根治的关键是A.铁剂治疗B.病因治疗C.输血治疗D.饮食治疗E.预防各种感染35. 叶酸缺乏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皮肤色黄、虚胖B.典型血象改变C.血清叶酸含量降低D.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E.毛发稀疏发黄36. 下列贫血表现中哪一项不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A.皮肤、粘膜苍白B.肝脾轻度肿大C.头晕眼花耳鸣D.肢体震颤E.食欲减退,常有呕吐、腹泻37. 下列哪一项代表体内贮存铁减少A.血清铁减少B.血清铁蛋白减低C.总铁结合力增高D.红细胞原卟啉增高E.血象可见血红蛋白降低38. 维生素B12缺乏与叶酸缺乏所致的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区别点是A.面色蜡黄,颜面水肿虚胖B.肝、脾肿大C.精神神经症状D.血象改变E.骨髓象改变39.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措施是A.母乳喂养B.预防感染C.注意饮食卫生D.多晒太阳E.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40. 下列哪些症状不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表现A.面色苍黄,疲乏无力B.虚胖,毛发稀疏发黄C.肝脾轻度肿大D.异食癖E.舌炎,腹泻41. 维生素B1:缺乏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肌注维生素B12的停药指征是A.网织红细胞降至正常B.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象恢复正常C.骨髓象中幼红细胞恢复正常D.血清维生素B12含量恢复正常E.皮肤粘膜红润42. 8个月女婴贫血的标准是A.Hb<80g/LB.Hb<90gLC.Hb<100g/LD.Hb<110E.Hb<120g/L43. 早产儿比同龄足月儿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生理性溶血释放铁较少B.食物中铁利用率较低C.生长发育快及先天储铁少D.红细胞寿命短E.铁排泄量多44.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血象具有早期诊断意义的是A.大细胞性贫血B.红细胞减少比血红蛋白减少更为明显C.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易见D.网织红细胞计数常减少E.中性粒细胞变大并有分叶过多现象45. 下列哪一项在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时,有早期诊断意义A.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B.血涂片中可见中性粒细胞的多分叶现象C.骨髓象中出现巨幼红细胞D.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E.Mcr,McH,McHc改变显示大细胞性贫血46. 为了增加新生儿体内的储铁量,可采取以下哪项措施A.孕母孕后期3个月多食肉、鱼、动物肝脏等食物B.在胎儿娩出时将结扎脐带时间延迟C.尽早喂奶D.尽早补充铁剂E.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47. 从母体带来的铁,可供小儿使用多长时间A.1~2周B.4周C.8~12周D.4~5个月E.1周岁48. 关于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措施,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做好卫生宜教工作B.提倡母乳喂养C.及时添加辅食D.婴幼儿食品可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E.早产儿、低体重儿宜在生后立即补充铁剂49. 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最灵敏的指标是A.血清铁蛋白降低B.血清铁降低C.红细胞原卟啉增高D.总铁结合力增高E.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5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6个月~6岁小儿血红蛋白值的低限是A.90g/L B.100g/LC.110g/LD.120g/LE.130g/L。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骨髓象最有特征的改变是A.造血细胞显著增生B.中幼及晚幼红细胞均增加C.各期幼红细胞巨幼变D.网状细胞增加E.原始红细胞增加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患儿8个月,因严重感染入院。
体格检查发现肝、脾、淋巴结肿大,血液检查发现Hb80g/L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与幼稚中性粒细胞,可能是出现A.中胚叶造血B.红髓造血C.肝脏替代骨髓造血D.骨髓外造血E.黄髓造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以下哪项不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A.贫血外貌B.肝脾和淋巴结肿大C.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减少明显D.骨髓象以原始与早幼红细胞增生为主E.红细胞体积减小,含色素低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缺铁可发生下列哪种贫血A.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5.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属于A.正细胞性贫血B.红细胞丢失过多性贫血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性贫血D.大细胞性贫血E.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6.小儿2个多月,面色稍黄,红细胞为3乘以十的十二次方/L,血红蛋白为110g/L,应考虑下列哪种情况A.生理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骨髓造血功能低下性贫血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7.生理性贫血常发生于生后A.1周B.6个月C.3~4个月D.1个月E.2~3个月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8.铁吸收的主要部位A.胃B.十二指肠及空肠C.回肠D.全部小肠E.盲肠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9.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强调A.母乳喂养B.牛乳喂养C.水果汁D.蛋黄、瘦肉末E.肝、淀粉类食物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0.骨髓外造血指A.卵黄囊造血B.黄骨髓参与造血C.红骨髓参与造血D.红骨髓、黄骨髓均造血E.肝、脾、淋巴结参与造血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1.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有神经症状时治疗用A.维生素口服B.叶酸口服C.维生素B12肌注D.叶酸加维生素CE.输血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好发年龄是A.2个月~1岁B.6个月~2岁C.2~3岁D.3~4岁E.4~5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3.12个月小儿,面黄来诊。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_真题-无答案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总分70,考试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有关Letteret-Siwe病的描述是:A.增生、浸润的Langerhans细胞分化差、异型明显B.主要表现为皮疹和肝脾淋巴结肿大C.最后出现溶骨性破坏和骨髓受累D.病情进展快,未经治疗者迅速死亡E.多见于2岁以下幼儿2. 淋巴瘤中最常见的是:A.霍奇金淋巴瘤B.B细胞来源C.组织细胞来源D.T细胞来源E.NK细胞来源3. 有关组织细胞增生症X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一组恶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B.包括Letterer-Siwe病、Hand-Schueler-Christian病和嗜酸性肉芽肿C.Langerhans细胞又称树突状抗原提呈细胞,正常分布于淋巴网状组织和皮肤D.其病变本质是Langerhans细胞的克隆性增生E.现认为上述3种疾病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4. 按预后的好坏,各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排列顺序应为:A.淋巴细胞为主型一淋巴细胞削减型一结节硬化型一混合细胞型B.淋巴细胞为主型一结节硬化型一淋巴细胞削减型一混合细胞型C.淋巴细胞为主型一结节硬化型一混合细胞型一淋巴细胞削减型D.淋巴细胞削减型一混合细胞型一结节硬化型一淋巴细胞为主型E.混合细胞型一淋巴细胞削减型一结节硬化型一淋巴细胞为主型5. 急性髓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3种类型是:A.M5、M3、M6B.M6、MO、M7C.MO、M1、M2D.M2、M4、M1E.M1、M2、M36. 下列哪种属B淋巴细胞淋巴瘤:A.蕈样霉菌病B.伯基特淋巴瘤C.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D.淋巴母细胞淋巴瘤E.霍奇金淋巴瘤7. 下列哪项符合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A.淋巴结结构保留B.淋巴细胞大量增生C.多种细胞联合增生,少数贴细胞D.纤维组织增生,多数陷窝细胞和少数RS细胞E.淋巴细胞显著减少,较多贴细胞8. 在下列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恶性度最高的是:A.小细胞性淋巴瘤B.浆细胞骨髓瘤C.Burkitt淋巴瘤D.淋巴母细胞淋巴瘤E.套细胞淋巴瘤9. 有关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又称为急性髓性白血病B.M7为单核细胞分化的白血病C.根据FAB分类分为MO~M7种类型D.也称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MO~M3型为粒细胞分化的白血病10. 有关Hand-Schttller-Christian病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多见于青壮年,病程长,发展缓慢B.小儿预后差,成人预后较好,少数可自行消退C.可出现颅骨缺损、尿崩症和突眼三联症D.主要累及骨胳,常累及颅骨和颌骨E.病变广泛,呈多灶性11. 有关白血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肝脾淋巴结浸润急性较慢性白血病轻B.髓性白血病比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C.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D.白血病淋巴结浸润常出现累及被膜及周围脂肪组织现象E.白血病肝脏浸润主要集中在汇管区及周围肝窦12. 有关霍奇金淋巴瘤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多累及浅表淋巴结,不累及内脏B.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瘤C.具有形态特殊的邢细胞D.来源不明,多数可能起源于B淋巴细胞E.与EBV感染相关13. 哪种白血病脾脏肿大最显著: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毛细胞性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4. 有关白血病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B.易发生出血、感染C.外周血白细胞均增高D.常伴有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E.居儿童恶性肿瘤的第1位15. 有关慢性白血病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可转变为急性白血病B.病程长C.起病缓慢D.常以乏力、肝脾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E.骨髓表现为原始造血细胞增生16. 有关类白血病反应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B.粒细胞出现中毒性颗粒和空泡C.粒细胞内出现Ph染色体D.病因消除后血象可恢复正常E.常无明显贫血和血小板减少17. 儿童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是:A.滤泡型淋巴瘤B.Burkitt淋巴瘤C.T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D.小细胞性淋巴瘤E.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8. 有关急性白血病骨髓变化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增生细胞主要为原始细胞B.红细胞系生成受抑制C.骨髓增生,使长骨黄骨髓变为红骨髓D.成熟的白细胞数量减少E.巨核细胞增多19.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区别是:A.贫血B.末梢血内出现幼稚粒细胞C.发热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缺如或活性降低E.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异常增高20. 下列哪种属T细胞淋巴瘤:A.滤泡性淋巴瘤B.Sezary综合征C.免疫母细胞淋巴瘤D.Burkitt淋巴瘤E.套细胞淋巴瘤21. 通常白血病多伴有末梢血象不同程度的升高,各型升高程度依次为:A.CML>AML >CLL>AlLB.ALL>AML>CML>CLLC.ALL>AML>CML>CLLD.AML>ALL>CML>CLLE.ALL>CLL>AML>CML22. 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重叠的淋巴瘤是:A.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滤泡淋巴瘤D.前B或前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E.蕈样霉菌病23. 绝大多数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属于:A.NK细胞性B.B细胞性C.T4细胞性D.T8细胞性E.无标记细胞性24. 有关NK/T细胞淋巴瘤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坏死、炎症反应明显B.瘤细胞核不规则侵犯血管壁,使血管呈洋葱皮状C.多发生在鼻咽部中线附近D.与EB病毒感染有关E.放射治疗效果差25.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的区别是:A.TdT、CD33、CD34 B.CDl3、CDl4、CDl5C.CDl6、CD56D.CD10、CD19、CD20E.CD2、CD3、CD4、CD7、CD826. 霍奇金淋巴瘤的哪种亚型可演化为B细胞淋巴瘤:A.淋巴细胞为主型B.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C.淋巴细胞削减型D.结节硬化型E.混合细胞型27. Ⅱ期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变范围是:A.弥漫扩散到淋巴结外,累及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或组织B.限于结外一个器官C.病变限于膈的一侧D.膈肌两侧的淋巴结、脾及邻近器官均累及E.限于一个淋巴结28. 陷窝细胞最常见于霍奇金淋巴瘤的哪种亚型内:A.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B.混合细胞型C.淋巴细胞削减型D.结节硬化型E.淋巴细胞为主型29. 有关Burkitt淋巴瘤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多累及颈部淋巴结B.儿童多见C.B细胞来源的高度恶性肿瘤D.与EB病毒感染有关E.肿瘤细胞核分裂多见、伴有满天星图像30. 下列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哪一型不属于低度恶性:A.淋巴浆细胞淋巴瘤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滤泡性淋巴瘤D.黏膜相关淋巴瘤E.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1.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瘤细胞在骨髓外软组织内浸润形成的肿块,称为:A.棕色瘤B.绿色瘤C.黄色瘤D.黑色素瘤E.淋巴瘤32. 有关滤泡性淋巴瘤病理特征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滤泡内外均可见核分裂象B.由滤泡中心细胞构成C.由T细胞起源D.肿瘤细胞形成滤泡样结构E.有t(14;18)引起bcl-2过表达33. 有关蕈样霉菌病的病理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可见脑回样肿瘤细胞B.发生在皮肤C.可见鲍氏小脓肿D.可扩散到淋巴结和内脏E.由B细胞发生34. 下列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属于低度恶性的是:A.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B.结外NK/T细胞淋巴瘤C.MALTD.Burkitt淋巴瘤E.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35. 瘤细胞为爆米花细胞,并伴有结节性淋巴细胞增生,而无RS细胞的霍奇金淋巴瘤是:A.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B.混合细胞型C.结节硬化型D.淋巴细胞削减型E.淋巴细胞为主型36. 有关白血病肝、脾浸润特点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粒细胞性白血病肝脏浸润以肝小叶内肝血窦为主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浸润脾白髓为主,进而浸润红髓C.脾肿大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著,并常伴有脾梗死D.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肝脏浸润以汇管区为主,肝窦浸润不明显E.粒细胞性白血病以浸润脾红髓为主,脾小体萎缩37. ph染色体主要出现在哪种类型的白血病中:A.单核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8. 最易见到典型RS细胞的霍奇金淋巴瘤的亚型是:A.淋巴细胞削减型B.混合细胞型C.结节硬化型D.淋巴细胞为主型E.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39. 有关多发性骨髓瘤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多数患者尿中Bence-Jones蛋白阳性B.肿瘤性浆细胞有一定的异型性C.患者血液中M成分增高D.浆细胞的多克隆增生E.多发性溶骨性破坏40. 有关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多无T、B细胞表面标记B.分为L1、L2、L3三种类型C.L1型分化最差D.T细胞性多见E.多见于儿童41. 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A.感染B.免疫功能低下C.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D.贫血E.疼痛42. 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改变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是:A.爆米花细胞B.多种细胞混合增生C.贴细胞D.陷窝细胞E.瘤细胞的异型性43.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末梢血白细胞增多的主要是:A.原始和幼稚粒细胞B.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C.成熟的小淋巴细胞D.中、晚幼粒细胞E.成熟的中性粒细胞44. 急性白血病的病理改变中,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是:A.骨髓幼稚白细胞增多B.骨髓巨核细胞减少C.外周血白细胞增多D.骨髓抑制现象E.肝脾淋巴结肿大45. 我国各型白血病的发病率依次为:A.CML>AML>CLL>ALLB.AML>ALL>CML>CLLC.ALL>CLL>AML>CMLD.ALL>AML>CML>CLLE.ALL>AML>CLL>CML46. 白血病患者发热的主要原因是:A.感染B.坏死C.变态反应D.不明原因E.创伤47. 有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高度恶性B.多见于青年患者C.对综合化疗敏感D.多表达CDl9、CD20E.肿瘤由中心母细胞样或免疫母细胞样大细胞构成48. 霍奇金淋巴瘤最常发生的部位是:A.纵隔淋巴结B.腋下淋巴结C.腹股沟淋巴结D.腹膜后淋巴结E.颈部淋巴结49. 哪型霍奇金淋巴瘤内,可见双折光性的胶原条索:A.淋巴细胞削减型B.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C.混合细胞型D.结节硬化型E.淋巴细胞为主型50. 有关急性白血病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常规化疗的效果较慢性白血病好,但少数患者可转为慢性白血病B.骨髓内原始和幼稚细胞大量堆积C.可由慢性白血病急变而来D.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增高或减少E.骨髓中原始细胞超过30%二、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造血系统疾病考试试题(二)
一、A2型题(本大题31小题.每题1.0分,共31.0分。
)
第1题
患儿女,10个月。
牛奶喂养,未加辅食,近半月患儿皮肤渐苍白,进食少,不愿活动,血象Hb100g/L,RBC 3.08×1012/L,为明确贫血的原因,下列哪项检查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A 骨髓穿刺
B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测定
C 血清铁测定
D 血清铁蛋白的测定
E 总铁结合力测定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10个月男婴,长期腹泻,近1个月发现其面色渐发黄,不愿活动,外观虚胖,皮肤散在出血点,头部时而震颤,该患儿血象应是什么改变
A 红细胞以大者为多,其总数减低,血红蛋白减低
B 红细胞以大者为多,其总数减低<血红蛋白减低
C 红细胞以小者为多,其总数减低,血红蛋白减低
D 红细胞以小者为多,其总数减低<血红蛋白减低
E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成比例减低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1岁男婴,因反复患感染性疾病就诊,化验发现,RBC 2.6×l012/L,Hb70g/L,RBC大小不等明显,大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应选用下列哪组药物治疗
A 铁剂+维生素C稀盐酸
B 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
C 维生素B12+维生素C+稀盐酸
D 叶酸+维生素C+铁剂
E 叶酸+维生素C+稀盐酸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患儿,14个月。
慢性腹泻二个月,近日发现面色发黄,皮肤散在出血点,查体:心肺正常,肝脾轻度肿大,无震颤,血象:Hb90g/L,BBC 2.65×1012/L,要早期诊断,应首先做什么检查
A 骨髓穿刺
B MCV MCH MCHC
C 血清VitB12测定
D 血涂片:查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现象
E 血清叶酸测定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患儿,9个月。
母乳喂养,其母明显偏食,鱼肉类均不吃,患儿近2个月面色苍黄,呆滞,尚不能独坐,查体:嗜睡,伸手时手颤,心肺正常,肝肋下4cm,脾未触及,膝反射亢进,踝阵挛阴性,血象Hb75g/L,BBC 2.0×1012/L,WBC 3.09×l 9/L,PLT 96×109/L,此患儿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A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 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急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