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与脑出血危险性的关系

合集下载

阿司匹林的作用及用途

阿司匹林的作用及用途

阿司匹林的作用及用途阿司匹林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药物,有心脏病的患者,每天口服1片阿司匹林,能够预防心梗。

但临床调查显示,口服阿司匹林也会增加脑出血及胃出血风险,针对已经发生过中风或者心脏病的群体,阿司匹林好处大于风险。

但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医生思考是否每个人都能服用阿司匹林,针对阿司匹林的用途进行分析,还需思考阿司匹林的作用,以免乱服药。

一、阿司匹林是什么阿司匹林是西药名,包括胶囊及散剂、片剂,在临床上属于解热镇痛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达到缓解疼痛及抑制血栓的效果,阿司匹林肠溶胶囊及肠溶片在临床上为甲类药物,阿司匹林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属于乙类药物,阿司匹林散剂及泡腾片属于丙类药物。

二、阿司匹林适应症及作用阿司匹林片在血小板聚集及改善动脉硬化上有一定效果,能缓解暂时性脑缺血及中风。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免患者血管内形成血栓,可预防心梗及人工心脏瓣膜、手术后血栓,也能在不稳定心绞痛中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主要作用便是抵抗血栓,针对心梗、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等疾病具有一定效果。

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针对普通感冒引发的发热及中度疼痛具有一定效果,比如,患者发生头痛及牙痛、肌肉痛、神经痛均能使用阿司匹林。

二、阿司匹林使用后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比如,患者在大量用药后发生呕吐及腹部不适感,患者血药浓度高,则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

常见的反应包括恶心、上腹不适、呕吐、疼痛、胃肠道反应等,患者在停药后不良反应会消失。

长期及大量口服药物会引发胃肠道出血及溃疡。

也有患者发生中枢神经反应,引发可逆性耳鸣、听力降低等反应,患者在多口服一个疗程用药时,不良反应发生较为明显。

有些患者会发生过敏反应,临床常见反应是休克、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水肿等,部分易感染的患者,在口服药物后容易发生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患者导致死亡。

患者过量使用阿司匹林后,让血药浓度超过250ug/ml时会发生肝肾功能损害,这种损害往往是可逆性的,患者在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手术的影响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手术的影响

搞好 ,让培训 工作卓有成效 ,关键 是要做 到以下几点 :第一 ,充 多关 心职工 的冷 暖 ,提 升职工 的幸福 指数 ,并在 制度上进行 完
分 了解 医院 的战 略 目标 ,分 析现有人 员 的主要 差距 ,然后设 计 善 ,通过人文关爱职工 、尊 重职工 ,调动他们 的工 作 自觉性和积
围大 ;④少 数病例是双侧 大脑半球 、小脑 、脑 干均有 出血灶 ;⑤
1.3 辅助 检查 4例 凝 血酶 原时 间 (PT)、凝 血酶 时 间 难 以控制的高颅压 ;⑥脑 干功能衰竭 。
(1Tr)、部分活化凝血活酶 时间(APTT)、纤维 蛋 白(FIB)均正 常 ,
广义的抗凝药物包括抗血小板 药物 、抗凝血 药物以及纤维
作者 简介 :高龙 ,男 ,48岁 ,本科 ,毕业于 山西 医科大 学,副主任 医 蛋 白溶解药物 ,其各 自代 表药物分别 为阿司匹林 、华法令 、尿激
师 。E—maiI:ga0longqbb@ "163. ̄OITI
酶等 。它们主要 的药物不 良反应是出血 , (下转第 955页)
基层 医学论坛 2011年第 15卷 lO月上旬刊
生主管部门力争实现五大重点 改革 (分别是推进基本 医疗保 障 准就能够享受到 高档次 的医疗 服务 ,并 在精 打细算的基础上 ,
制度建设 、初 步建立基本药 物制度 、健全基 层医疗 卫生服务体 筹 资融资大力引进新设备 ,提高服务水平 。
系 、促进基本公 共医疗卫生 服务逐步 均等化 、推进公 立 医院改
得提升的给予奖励 ,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 。
干实事 、出实绩的职工队伍 ,在大量的 日常医疗工作 中,充 分展
2.4 要扶 植重点专科 ,打造学科 品牌 对于大型综合 医 示 每一名职工 的才华 与风采 ,充分体现 医务工作 者“服务患者 ,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

出血发生率(95%CI)
出血类型 氯吡格雷组(%) 阿司匹林+埃 两组差值
P值
索美拉唑组
(%)
复发性溃疡出
8.6
0.7
7.9
0.001

(4.1~13.1) (0~2.0) (3.0~12.4)
下消化道出血
4.6
4.6
0.0
0.98
(1.3~7.9) (1.3~8.0) (﹣4.6~4.6)
结论:
Schrőr K指出,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在男 性中降低心梗危险,女性中降低缺血性 中风危险,美国心脏学会建议用75~ 160mg/d,有胃肠道反应加用质子泵抑 制剂(PPI)。
(中国医学论。 5.呼吸系统:哮喘、肺水肿、鼻息肉。 6.泌尿系统:肾功能不全。
7.内分泌系统/代谢: 小剂量可抑制血浆皮质激素浓度,升高胰岛 素浓度。 中~大剂量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大剂量可抑制胆固醇浓度。 抑制胶原酶延缓创伤愈合。
8.过敏反应
(药物临床信息参考.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Vol 2:992~994.)
5. 联合用药:
阿司匹林和抗凝药联合应用显著增加颅 内出血率。 A Kins在美国卒中学会第30届卒中会议 报道(2005):
应用希美拉群(Ximelagatran,新的凝 血酶抑制剂)或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合用 的结果,认为联合用药并不比单用抗凝 剂效果更好,并且脑出血明显增加,前 者为2.5%→3.8%,后者为2.9%→5.01 %。
(BMJ, 2005, 330: 1306)
4. 阿司匹林的剂量与出血的关系:
192036例
剂量
小 <110mg 中 100~200mg 大 >200mg
出血率 (胃、 中风) 3.72% 11.31%

怎样降低阿司匹林副作用

怎样降低阿司匹林副作用

怎样降低阿司匹林副作用怎样降低阿司匹林副作用2010-12-17 04:19:09怎样降低阿司匹林副作用每天服用100毫克的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心绞痛和脑梗死的发生,但对于有些人来说,服用阿司匹林容易出现肠胃不舒服,影响了阿司匹林的作用发挥。

我国目前约有2亿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的严重后果之一是心脑血管血栓性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发生率显著增高。

我国一组“十五”攻关资料显示,收缩压140-159mmHg、160-179mmHg、≥180mmHg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分别为血压正常者的4倍、10倍和25倍,因此预防血栓性疾病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

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常用药物,但胃肠不适、出血等副作用常会成为某些患者坚持服药的“阻力”。

其实,如果我们加以注意,有些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

①.选用肠溶制剂或缓释片。

普通阿司匹林片口服后,被胃和十二指肠(pH 值2-3)快速吸收,并在15-20分钟内达到最大的血药浓度;而肠溶片只能在碱性肠液(pH 值6-7)中释放,并缓慢吸收,使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延迟到60分钟以上,可以减轻六成以上患者的胃和十二指肠刺激症状。

阿司匹林缓释片因为在肠道内缓慢释放,作用持久,胃肠刺激症状相对较少。

②.必要时加服保护剂。

有溃疡出血史的高危患者,或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了胃肠道不适的症状,但病情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此时可以同时服用一些保护胃黏膜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比如将阿司匹林与胃黏膜保护剂(如奥美拉唑)及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合用,可明显减轻胃肠刺激症状以及出血等副作用,并且不影响疗效。

③.避免饮酒和同服一些药物。

如与皮质激素类药(如强地松)、其他消炎止痛药(如消炎痛、保泰松)合用,容易导致胃肠道出血。

糖皮质激素会刺激胃酸分泌,降低胃肠黏膜对胃酸的抵抗力,与阿司匹林合用可能使胃肠出血加剧;阿司匹林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等合用,可增加排泄而降低药物疗效。

老年人群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阿司匹林对老年人群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的目的是减少和避免急性血管事件的发生。

其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瞬间,血小板聚集形成红色血栓,而阿司匹林能够阻止血小板黏结、预防血栓的形成阻[1]。

年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ASCVD)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大,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血管内皮的受损逐渐加重,冠状动脉斑块形成也会越来越多的,斑块破裂的机会也会增多[2]。

理应阿司匹林对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效果要好于中年或年轻人群。

但是,有关老年人群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证据较少,早期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试验入选的参试者多为年龄<70岁的非老年患者[3]。

近年陆续开展了老年人群使用阿司匹林一级心血管病预防的临床试验,试验证据显示老年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获益小于出血的风险[4]。

本文对最新发表的有关老年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临床证据进行回顾和解读,对解答老年人群是否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1.最新的临床证据JPPP研究[4]入选14 464例年龄60~80岁具有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接受非盲法的阿司匹林治疗组或非阿司匹林治疗组。

主要终点为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非致命卒中和非致命心肌梗死);次要终点包括各终点事件,预计随访6.5年。

心血管事件由多学科专家组进行盲法评估。

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对致命和非致命卒中发生率没有显著影响(HR=0.927,P=0.509),阿司匹林没有显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和暂时性脑缺血(TIA)发生率(HR=0.783,P=0.061)。

与不服用阿司匹林相比,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策略显著增加了颅外出血(需要输血)或住院治疗的发生率达46%(HR=1.46,P=0.078)。

该研究提示,老年高危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无显著获益,但增加了出血风险。

ASPREE试验[5]入选了包括19 114例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配接受100 mg/d的阿司匹林(n=9 525)或安慰剂(n=9 589)。

阿司匹林预防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脑缺血的临床分析

阿司匹林预防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脑缺血的临床分析

阿司匹林预防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脑缺血的临床分析张博;张国锋;王桂英;周雷贵【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5(18)20【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预防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发生脑缺血事件的效果。

方法102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防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比较2组脑缺血事件以及脑出血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25%(P<0.05);观察组脑出血率为1.96%,与对照组的3.92%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84%,对照组无不良反应,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阿司匹林应用于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不增加脑出血再发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预防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08-109)【作者】张博;张国锋;王桂英;周雷贵【作者单位】河北新乐市医院康复科新乐 050700;河北新乐市医院康复科新乐050700;河北新乐市医院康复科新乐 050700;河北新乐市医院康复科新乐05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相关文献】1.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预防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脂、血小板的影响 [J], 潘文良;陶琴芳2.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分析 [J], 王小宁;周帆3.阿司匹林预防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脑缺血的疗效观察 [J], 丁云桥4.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预防脑缺血事件的初步研究 [J], 邵自强;赵雪梅;焦劲松;薛爽;汪仁斌5.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分析 [J], 王小宁;周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与生存状况的影响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与生存状况的影响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9年4月第9卷第2期Chin J Brain Dis Rehabil (Electronic Edition),Apr.2019,Vol.9,No.2·短篇论著·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往往会因为情绪波动或用力费劲时突然发病,发病前期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与此同时大部分幸存者也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或残疾,患者致残率较高[1⁃3]。

2012年美国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协会提出阿司匹林可以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药物,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的防治工作中[4⁃5]。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DOI:10.3877/cma.j.issn.2095⁃123X.2019.02.010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指令性课题(20170214)作者单位:065000廊坊,廊坊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通信作者:靳洪波,Email :1278543031@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与生存状况的影响李春虎靳洪波郑全乐张家瑞周顺义张同乐【摘要】目的探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以及其生存状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廊坊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5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研究期间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试验组患者发病之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患者未服用阿司匹林。

患者均于发病8h 内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液检查,探究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对比2组患者术后持续出血情况、血肿体积增大以及死亡率。

结果试验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凝血酶时间、活化凝血酶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试验组患者术后出血的发生率、血肿增大面积、死亡率以及NIHS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脑出血治疗指南(欧洲)

脑出血治疗指南(欧洲)

脑出血治疗指南欧洲卒中委员会欧洲神经病协会欧洲神经病协会联合会1 概述脑出血(IC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占所有卒中的20%。

在过去的10年里,基于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s),这一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

目前可以预测原发性脑出血后再出血和血肿扩大,已经证明栓塞术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治疗措施,其出血后损伤的分子学机制也被进一步定义。

已经进行了几项关于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自从2003年发表了第二版欧洲卒中协会急性缺血性卒中指南以来,欧洲卒中协会执行委员会认为已经有足够的数据可以编写自发性脑出血治疗指南。

2004年12月,执行委员会和编写委员会委员在德国Heidelberg推出两项指南:第Ⅰ章,脑出血指南;第Ⅱ章,蛛网膜下腔出血指南。

本文详细描述第Ⅰ章:脑出血治疗指南。

在此发表的为简易版,包括专门针对脑出血的指南(放射学、外科、专业保守治疗和急性并发症的联合治疗)。

详细版将在欧洲卒中协会的主页()上发表,像缺血性卒中指南一样,将包括一般治疗和监测指南。

本文将欧洲神经病协会发表的证据级别在表1中列出。

指南中给出A-C级建议,如果数据表明临床效果好或者仍不明确,定为Ⅳ级。

1.1 发病率、死亡率和预后脑出血占所有卒中的10%~17%。

脑出血的发病率有种族差异:黑种人、西班牙人、和亚洲人的发病率较高,白种人发病率较低。

30 d死亡率与颅内出血的体积和位置有关。

深位置的出血死亡率高。

相同体积的脑叶出血存活率较高。

颅内出血体积>60 cm3时,深部出血死亡率为93%,脑叶出血为71%;出血体积在30~60 cm3时,深部出血死亡率为64%,脑叶出血死亡率为60%,小脑出血死亡率为75%;出血体积<30 cm3时,深部出血死亡率下降为23%,脑叶出血死亡率下降为7%,小脑出血死亡率为57%。

回顾性研究表明,35%~52%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1个月内死亡,只有20%的患者6个月后功能残疾有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阿司匹林与脑出血危险性的关系
作者:陈健华, 王建明, 崔丽英, 陈琳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730
刊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
年,卷(期):2007,24(2)
被引用次数:3次
1.Bousser MG;Haguenau EM;Lefaucconnier JM"AICLA"Controlled trial of Aspirin and Dipyridamole in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athero-thrombotic cerebral ischemia 1983(01)
2.朱佩华;杨菊华;李东辉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影响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05)
3.Harrison M;Marshall J;Meadows J Effect of Aspirin in amaurosis fugax[外文期刊] 1971(7727)
4.Wu GX;Wu ZS;He B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oke in 16 provinces of China 1994
5.He J;Whelton PK;Klag MJ Aspirin and risk of hemorrhagic stroke[外文期刊] 1999(8)
6.He J;Whelton PK;Vu B Aspirin and risk of hemorrhagic stroke: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外文期刊] 1998
7.A Swedish Cooperative Study.High-dose acetylaslicylic acid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1987(02)
8.Risk factors for stroke and efficacy of antithrombotic therapy inatrial fibrillation.Analysis of pooled data from f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1994
9.Annette LG;Birgitte GK;Palle P Bleeding during warfarin and aspir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外文期刊] 1999
10.Per SS;Holger P;Jorgen M Acetylsalicylic acid in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reversible cerebral ischemic attacks.A Danish cooperative study 1983(01)
-TIA study group The United Kingdom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UK-TIA) aspirin trial:final results 1991
12.The SALT Collaborative Group Swedish aspirin low-dose trial (SALT) of 75mg aspirin as sencondary prophylaxis after cerebovascular ischaemic events[外文期刊] 1991
13.David CA;Larry BG Aspirin-It's hard to beat 2004
14.Culebras A;Rotta ER;Dominguez R Triflusal vs aspirin for prevention of cerebral infarction.A randomized stroke study 2004
15.Rantanen K;Tatlisumak T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ischemic stroke[外文期刊] 2004(5)
1.贺茂林.HE Mao-lin正确理解小剂量阿司匹林导致脑出血的危险性[期刊论文]-中国卒中杂志2007,2(2)
2.李晓卫.孙昭胜.赵旺淼.叶艳巧.李永谦.陈建超.杨雪辉.赵金恋.张文超.LI Xiao-wei.SUN Zhao-sheng.ZHAO Wang-miao.YE Yan-qiao.LI Yong-qian.CHEN Jian-chao.YANG Xue-hui.ZHAO Jin-lian.ZHANG Wen-chao阿司匹林与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和预防[期刊论文]-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2)
3.李晓卫.LI Xiao-wei阿司匹林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期刊论文]-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20(6)
4.李晓卫.孙昭胜.叶艳巧.陈建超.李永谦.赵金恋.宋德余.赵旺淼.毛建辉阿司匹林与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相关性和
不同血小板制剂治疗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26(4)
1.贾安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获益与风险[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药 2010(5)
2.李晓卫.孙昭胜.赵旺淼.叶艳巧.李永谦.陈建超.杨雪辉.赵金恋.张文超阿司匹林与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和预防[期刊论文]-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12)
3.涂巍.胡绍先.杨柳.雷小姝.沈桂芬.何培根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脑出血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期刊论文]-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9(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fysjjbzz200702020.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