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师项橐
三字经故事—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三字经故事—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项橐是春秋时期的神童,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问题,所以被后世尊为"圣公'。
相传,孔子有一次与弟子们东游。
待车马行至齐地纪障城的时候,大道边上有几个戏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于路中不动。
子路见状,停车呵斥道:"小孩子怎么不让车呢?碰到你怎么办?'童子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通过?'孔子探身道:"城在何处?'童子说:"筑于足下。
'孔子下车观看,果见小儿立于石子、瓦片摆成的"城'中。
童子问:"是城让车马,还是车马让城?'孔子笑道:"好伶俐的童子!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小儿答道:"我叫项橐,年方七岁。
请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鲁国孔丘'。
项橐惊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么我请教您三个问题,答的出来我就让城让路,答不出来就请绕城而过'。
孔子觉得项橐小孩很有意思,于是笑道:"一言为定'!项橐说:"天地人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摇头说:"我还真的不知道'。
项橐得意道:"我来告诉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
'项橐再问:"请教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鱼;柴草灯烛,是火就有烟;没有叶不成树,没有枝又哪里有花呢?'项橐听后晃着脑袋说:"不对,是井水没鱼,萤火没烟,枯树没叶,雪花没枝。
'项橐又问:"什么山上无石?什么车子无轮?什么牛无犊?什么马无驹?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还是不知道。
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

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也是他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
项橐,是孔子的老师。
孔子年轻时就对项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渴望能够向这位贤人学习。
于是,孔子决定前去向项橐拜师学艺。
当孔子来到项橐的家中,他向项橐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并请求能够成为项橐的学生。
项橐看到孔子的诚意,便欣然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此,孔子成为了项橐的学生,开始了他的学问之旅。
在项橐的教导下,孔子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受到了很多启发。
项橐不仅在学问上给予孔子指导,还在为人处世、做人做事方面传授了许多道理。
孔子虚心地向项橐请教,认真地学习每一条教诲,努力地将这些教诲融入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之中。
在项橐的教导下,孔子逐渐成长为一位博学多才、有着深厚思想的人。
他不仅在学问上有所成就,更在为人处世、做人做事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项橐的教导对孔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孔子的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不仅是孔子个人成长历程的一部分,更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部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良师的教导,一个人的成功也需要有一位良师的引领。
而孔子正是在良师项橐的教导下,成长为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师生关系在中国古代就已经非常重要。
良师的教导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一个好的学生也可以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
这种师生关系的传承,也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
因此,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不仅是孔子个人成长历程的一部分,更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部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良师的教导,一个人的成功也需要有一位良师的引领。
而孔子正是在良师项橐的教导下,成长为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师生关系在中国古代就已经非常重要。
良师的教导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一个好的学生也可以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
孔子和项橐的故事_项橐考孔子的故事

孔子和项橐的故事_项橐考孔子的故事项橐,春秋莒国人,被称为神童。
孔子曾经拜项橐为师,关于孔子和项橐的故事有很多。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和项橐的故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师项橐的故事孔子名丘,字仲尼,设教于鲁国之西。
一日率诸弟子御车游赴秦国之地,路逢数儿嬉戏,中有一儿不戏。
孔子驻车问曰:“独汝不戏,何也?”小儿答曰:“凡戏无益。
衣破难缝,上辱父母,下及门中,必有斗争。
劳而无功,岂为好事,故乃不戏。
”遂低头以瓦片作城。
孔子责之曰:“何不避车乎?”小儿答曰:“自古及今,为当车避于城,不当城避于车。
”孔子乃勒车论道,下车而问焉:“汝年尚幼,何多诈乎?”小儿答曰:“人生三岁,分别父母,兔生三日,走地畎亩,鱼生三日,游于江湖。
天生自然,岂谓诈乎?”孔子曰:“汝居何乡何里何姓何名何字?”小儿答曰:“吾居敝乡贱地,姓项名橐,未有字也。
”孔子曰:“吾欲共汝同游,汝意下如何?”小儿答曰:“家有严父,须当事之,家有慈母,须当养之,家有贤兄,须当顺之,家有弱弟,须当教之,家有明师,须当学之,何暇同游也?”孔子曰:“吾车中有三十二棋子,与汝弈博,汝意下如何?”小儿答曰:“天子好博,四海不理,诸侯好博,有妨政纪,士儒好博,学问废驰,小人好博,输却家计,奴婢好博,必受鞭扑,农夫好博,耕种失时,是故不博也。
”孔子曰:“吾欲与汝平却天下,汝意下如何?”小儿答曰:“天下不可平也,或有高山,或有江湖,或有王侯,或有奴婢,平却高山,鸟兽无依,填却江湖,鱼鳖无归,除却王侯,民多是非,绝却奴婢,君子使谁?天下荡荡,岂可平乎?”孔子曰:“汝知天下,何火无烟,何水无鱼,何山无石,何树无枝,何人无妇,何女无夫,何牛无犊,何马无驹,何雄无雌,何雌无雄,何为君子,何为小人,何为不足,何为有余,何城无市,何人无字?”小儿答曰:“萤火无烟,井水无鱼,土山无石,枯树无枝,仙人无妇,玉女无夫,土牛无犊,木马无驹,孤雄无雌,孤雌无雄,贤为君子,愚为小人,冬日不足,夏日有余,皇城无市,小人无字。
孔子拜小孩项橐为师的故事

孔子拜小孩项橐为师的故事项橐是个小孩,而孔子曾拜项橐为师,是真的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孔子拜小孩项橐为师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相师的故事孔子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在《史记》中也有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日,孔子带领着弟子们路过一处地方,孔子见到有一个孩子在路中间用沙土建造了一座“城池”把自己围在里面。
孔子很好奇,于是询问小孩:“你为什么要在路中间玩耍,不躲开马车呢?”那孩子则伶俐的反问道:“从来只有马车躲避城池的,哪有人说城池要给马车让路的。
这个国家的人们都说孔老先生是个学识渊博,知天文,明地理,是整个天下最有学问的人。
今天看来实在是名不副实,传言夸大啊。
”孔子被讽刺地不知言语,于是问其姓名,那孩子回答自己叫做项橐。
之后,孔子晃过神来,决定为难一下那小孩,给自己挽回一点颜面,结果孔子提出了一堆难题都被项橐一一解答。
孔子冷静下来后,调整好心态对项橐俯下身子心服口服道:“有志不在年高,达者为先,我应该拜你为师。
”孔子觉得项橐年纪小小就有渊博的知识,并且能言善辩,连自己也要甘拜下风。
于是之后对弟子们训诫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矣,治学当不矜不傲,对自己不如的人应该不耻下问。
”这就是孔子相师,感叹“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宋代的应麟编写《三字经》记载到:“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孔子的生平事迹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
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甲申时,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的鲁国陬邑,也就是当今的山东省曲阜市。
他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学派思想的始祖。
孔子是从宋国逃出来的殷遗贵族的后裔,宋国夏邑是其祖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市。
孔子自小过着清贫的生活。
三岁时,父亲就离开人世。
母亲颜氏就带着他离开出生地尼山,来到阙里。
生活拮据的他,做过许多工作来补贴家用。
虽然经济上困难,但也抵挡不了孔子对求学的热情。
孔子为什么要拜年仅七岁的小孩项橐为老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孔子为什么要拜年仅七岁的小孩项橐为老师
导语:孔子被视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奠基者,也是中国教师的鼻祖,成语“至圣先师”旧时特指孔子。
《礼记文王世子》曰:“凡始立学者,必释
孔子被视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奠基者,也是中国教师的鼻祖,成语“至圣先师”旧时特指孔子。
《礼记·文王世子》曰:“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还专门为孔子制“至圣先师”石碑一通,以示对孔子教育功业的尊崇。
如今,以孔子命名的汉语学院已达数百所且遍及世界各地,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都将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
那么,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圣人有老师吗?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出自《论语·述而》中的话很多人耳熟能详。
在孔子看来,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或不善都可以为“师”——既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亦可以“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过,这里的“师”字其实是广义上的,如果从史籍记载来看,春秋时期鲁国神童项橐和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精于乐理的卿大夫苌弘、著名乐官师襄、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等,才是真正被视为孔子老师的人。
7岁的老师项橐
见于《三字经》《战国策》等史籍
将项橐视为孔子的老师,至少有两部史籍为证。
一是《三字经》中的“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另一个是《战国策·秦策五》中记载的“甘罗曰:‘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项橐是何许人?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怎么能让圣人孔子拜他为师?
生活常识分享。
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的故事

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的故事第一篇: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的故事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的故事项橐(tuó),是中国古代的神童。
年仅7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
《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
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
这个小孩就是项橐。
车被城挡住了,走不了了。
可是这个小孩仍然在玩着,兴致勃勃,就象没有看见一样。
孔子下车,微笑着说“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来拿起大人的口气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那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非常诧异,小孩如此能言善辩,而且象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
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刀上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
”孔子一口气提了40多个问题。
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萤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小孩。
”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项橐都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
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项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项橐朝孔子拱拱手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
”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
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孔子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吧。
”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拒绝,振振有辞地说:“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赌,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赌,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赌博,该挨揍。
孔子拜师课文原文

《孔子拜师》阅读民间故事,可以滋润你枯燥的日常生活,愉悦你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可以充实你的民间知识。
一起来看看课文原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典故项橐(tuó),是中国古代的神童。
年仅7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
《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
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
这个小孩就是项橐。
车被城挡住了,走不了了。
可是这个小孩仍然在玩着,兴致勃勃,就像没有看见一样。
孔子下车,微笑着说“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来拿起大人的口气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那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非常诧异,小孩如此能言善辩,而且像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
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刀上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孩子?”孔子一口气提了40多个问题。
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萤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小孩。
”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项橐都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
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项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就反问了几个问题,结果孔子一个也答不上来。
连叹到:“后生可畏也”。
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吧。
”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拒绝,振振有辞地说:“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赌,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赌,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赌博,该挨揍。
孔子求学拜师的故事

孔子求学拜师的故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孔子求学拜师的故事孔子求学拜师的故事孔子拜师的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下面是关于孔子求学拜师的故事的内容,欢迎阅读!孔子拜师的故事一项橐,是中国古代的神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橐三难孔子
项橐,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出生在岚山办事处碑廓镇北7公里圣公山下的竹河崖,并有“钢铁不入,用茅草叶劙”的超凡故事。
曾被大圣人孔子叩拜为师。
《三字经》记述:“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后世尊项橐为圣公,山因而得其名。
孔子在鲁国设坛讲学,门下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尝闻莒国之东南海边有纪障城,周围百姓淳厚且皆博学。
一日孔子与弟子计议东游,博其民情,悟其智慧。
待数乘车马风尘仆仆来到今碑廓地境,但见山川秀丽,地坦禾丰,这纪障地方果是富庶之邦。
孔子尽兴观赏。
正当与弟子纵兴谈笑,策马东行,见前边大道上几个戏耍的玩童躲于路边,唯有一玩童立于路中不动。
此童正是项橐。
子路见状,停车呵斥,还是不动。
孔子在车上探身问道:“无知顽童阻车于路中,是为何意?”项橐见老者出言不逊,心生不快,决计要戏弄一下这些人,就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过去。
”孔子道:“城在何处?”“筑于足下。
”孔子见这孩童不亢不卑,气质非凡,便屈尊下车观看,果见小儿立于石子摆成的“城”中,孔子笑道:“此城何用?”“御车马军兵。
”“小儿戏言,车马从此过,又待如何?”“城固门关,焉能过乎?”孔子上下打量孩童,思忖道:这纪障地方的人果真聪慧,连小儿都如此伶俐,只不过有些恃才傲慢,待吾详察。
于是孔子问道:“却又如何?”“城躲车马,车马躲城?”孔子无言以对,随绕“城”而过。
孔子与弟子受此戏弄,怏怏不快。
见路边一农夫锄地,子路便蓄意戏问道:“农家做何?”农夫答道:“锄地。
”“看你忙忙碌碌,不知手中之物日抬几度?”见农夫答不出,师徒正欲窃喜,项橐从后赶来答道:“我父年年锄地,自知手中之物日抬几度,先生行必乘车马,想必知马蹄日抬几度?”子路哑然。
孔子见小儿聪颖机敏,列国少见,非神童莫属,便下车细察。
“观你孩童才智过人,今你我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如何?”项橐道:“不可戏我。
”“童叟无欺。
”孔子接着说:“人生于世,皆托日月星辰之光,地生五谷,方养众多生灵,且问小儿,天有多少星辰,地上多少五谷?”项橐答道:“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
”稍一顿,项橐问:“人之体比地小,目之眉比天低,二眉生于目上,天天可见,人人皆知,夫子可知二眉有多少根?”孔子无对,依适才君子之约,正要问如何拜师,项橐已纵身跳入旁边水塘中,孔子不知何故,项橐浮出水面道:“沐浴后方可行礼,夫子也来沐浴。
”孔子道:“吾不曾学游,恐沉而不浮。
”项橐道:“不然,鸭子不曾学游,反而浮而无沉。
”“鸭有离水之毛故而不沉。
”“葫芦无离水之毛,也浮而不沉。
”“葫芦圆而且内空,故而不沉。
”“钟圆且内空,何又沉而不浮。
”孔子面赤语塞。
项橐沐浴毕,孔子设案行礼,拜项橐为师,打道回曲阜,从此不再东游。
后来便有了“项橐三难孔夫子”、“昔仲尼,师项橐”的传说,“君子之约、童叟无欺”等词语均出于此。
后世尊孔子为圣人,这小项橐也便因之被尊为“圣公”。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项橐三难孔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