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有机化学课件14-胺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 第十五章_胺

( R)
CH2
C2H5
15.3 胺的制法
15.3.1 氨或胺的烃基化
CH3 I + NH3
H
CH3 N H I
NH3
H
– NH4 I
H CH3 N H
CH3I CH3 NH2
CH3
CH3 CH3I NH
CH3
CH3
CH3I
N CH3
CH3
CH3 N CH3 I CH3
O
CH3 CH C OH Br
N-甲基庚-2-胺
CH3 CH3CH2CH2CH N CH2CH3
CH3
N-乙基-N-甲基戊-2-胺
N-methylheptan-2-amine
N-ethyl-N-methylpentan-2-amine
二元胺的命名
二元胺:母体氢化物名+“二胺”
2 3
4 5
1
NH2 NH2
6
NH
NH
己-1,6-二胺
N C2H5
CH3 H
C2H5 N
CH3 H
C2H5 N
CH3 H
含手性氮的化合物
氮原子是桥原
Tröger碱
子的化合物, 翻
N
CH3
转被抑制。
CH3
N
H3C
N
N CH3
季铵化合物含 有四个不同烃基 时,有手性且可 拆分。
CH3
N C2H5 (S)
Ph CH2CH CH2
CH3
N
Ph
H2C CH
的位次放在“胺NH2
CH3 N
CH3
4-苯基丁-2-胺
萘-1-胺
N,N -二甲基苯胺
4-phenylbutan-2-amine naphthalen-1-amine N,N-dimethylaniline
【北大基础有机】Chapter14 胺

四 胺的光谱特征
胺的红外和核磁共振谱见第八章。
第二节 胺的制备
一 氨或胺的烷基化 二 盖布瑞尔合成法 三 用醇制备 四 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五 腈、肟、酰胺的还原 六 醛、酮的还原胺化 七 从羧酸及其衍生物制胺
一 氨或胺的烷基化(Hofmann烷基化)
SN2
H NH2 + R X
RNH2 + HX
CH3NH2
NH2
CH3 N
CH2CH3
methylamine
aniline
cyclopropylethylmethylamine
甲胺
苯胺
甲基乙基环丙胺
2. IUPAC命名法:
选含氮最长的碳链为母体,称某胺。 N上其它烃基为取代基,并用N定其位
CH3NH2
methylamine
甲胺
CH3
H3C
N
C2H5
RN+H3X- OH- RNH2 + H2O + X-
NH3 RNH2 + N+H4X-
RX + NH3
OH- RNH2 RX OH- R2NH RX
OH-
R3N RX R4+NX-
RX + 2mol NH3 -NH4 XR3N RX R4N+X-
RNH2 RX
NH3 -+NH4X-
R2NH RX
NH3
非对映体利用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上的差别予以分离。
ON
N+ O
O
N+ O
NO2
NO2
(1)
(2)
(2)比(1)的碱性强4万倍
具体分析时,既要考虑N上取代基的影响, 也要考虑苯环上取代基的影响。
胺的红外和核磁共振谱见第八章。
第二节 胺的制备
一 氨或胺的烷基化 二 盖布瑞尔合成法 三 用醇制备 四 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五 腈、肟、酰胺的还原 六 醛、酮的还原胺化 七 从羧酸及其衍生物制胺
一 氨或胺的烷基化(Hofmann烷基化)
SN2
H NH2 + R X
RNH2 + HX
CH3NH2
NH2
CH3 N
CH2CH3
methylamine
aniline
cyclopropylethylmethylamine
甲胺
苯胺
甲基乙基环丙胺
2. IUPAC命名法:
选含氮最长的碳链为母体,称某胺。 N上其它烃基为取代基,并用N定其位
CH3NH2
methylamine
甲胺
CH3
H3C
N
C2H5
RN+H3X- OH- RNH2 + H2O + X-
NH3 RNH2 + N+H4X-
RX + NH3
OH- RNH2 RX OH- R2NH RX
OH-
R3N RX R4+NX-
RX + 2mol NH3 -NH4 XR3N RX R4N+X-
RNH2 RX
NH3 -+NH4X-
R2NH RX
NH3
非对映体利用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上的差别予以分离。
ON
N+ O
O
N+ O
NO2
NO2
(1)
(2)
(2)比(1)的碱性强4万倍
具体分析时,既要考虑N上取代基的影响, 也要考虑苯环上取代基的影响。
【PPT课件】第十三章 胺和酰胺

CH3CH2-NH3+ Cl- 或写为 CH3CH2-NH2 · HCl 氯化乙铵(或:乙胺盐酸盐)——伯胺的盐
二、胺的命名 注意氨、胺、铵三个字的区别。 氨(ammonia): 表示NH3以及由氨衍生的基团。 胺(amine): 表示 NH3 的烃基衍生物.如 CH3-NH2 。 铵:表示季铵及氨、胺的盐. 结构特点是: N 与4个原子或基团相连,N原子带正电荷。
N H
d+ CH3
139pm 具部分双键性质
147pm
命名:酰基名称+胺(或某胺)——“某酰(某)胺” 内酰胺用希腊字母标明氨基位置。 O CH3-C—NH2 伯酰胺
CH3 O C NHCH3
O CH3 H—C—N-CH3 叔酰胺
仲酰胺
N,N-二甲基甲酰胺 乙酰胺 N-甲基乙酰胺 acetamide N-methyl acetamide Dimethylformamide DMF
第十章
胺、酰胺和氨基酸
分子中含有碳氮键的有机化合物称为含氮有机化合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类型主要有: 硝基化合物 胺 酰胺 腈 氨基酸
含氮杂环 CH3
√ √ √
R—NO2 -NO2 R—NH2 CH3-NH2 R-CO-NH2 CH3-CO-NH2 R—CN CH2=CH-CN R-CH-COOH CH3-CH-COOH NH2 NH2
伯、仲胺与(对甲基)苯磺
酰氯等反应生成磺酰胺称磺酰化反应 。磺酸的SO3H 中-OH被-Cl取代生成磺酰氯,与酰氯类似。 Hinsberg试验:应用磺酰化反应,鉴别或分离3类胺。 RNH2 R2NH R3N O S—Cl O O S—NHR O SO2-NR2 不反应 (结晶) NaOH 溶解 不溶
二、酰胺的化学性质 1、酸碱性 一氨基连一酰基:中性;一氨基连二酰基: 酸性;二氨基连一酰基(如尿素):碱性。
有机化学之胺类化合物-文档资料

C H 3 N H C 5 2
+
C H 3
+ N p h C H 2 5 C H = C H C H 2 2
p h C H C H = C H 2 2
芳香胺
N
H H
N原子在SP3与SP2杂化之间,为不等 性的sp3杂化。其弧对电子与大π键 可以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共轭,C-N键 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
+ R N H + O H 3
胺的碱性较弱,其盐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时,释放出游离胺。
R NH Cl + N a O H 3
R N H + C l+ H O 2 2
胺的碱性强弱
A、碱性强度:脂肪胺 > 氨 > 芳香胺
C H N H 3 2
PKb
(C H )2 N H 3 3 .2 7 N H 2 1 3 .0
C H C H O C H C H C H C H ) N HC H C H C H C H O H 3 2 2 3 ( 3 2 2 3 2 2 2
o 3 4 . 5 C o 5 6 C o 1 1 7 C
4 炭原子数目相同,沸点 伯胺>仲胺>叔胺.
5 溶解度:低级胺(C6~C7)能溶于水,溶解度略大于相应 的醇。随分子量的增加,溶解度降低,高级胺不溶于水。
C H C H C H C H C H C H C H 3 2 2 2 2 3 N H C H C H 2 3
3-(N-乙氨基)庚烷
ON H C H C C H C C H 3 2 3
3-甲基-2-(N-甲氨基)戊烷
O H N 2 C O C H 2 5
4-亚氨基-2-戊酮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
C H 3
+ N p h C H 2 5 C H = C H C H 2 2
p h C H C H = C H 2 2
芳香胺
N
H H
N原子在SP3与SP2杂化之间,为不等 性的sp3杂化。其弧对电子与大π键 可以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共轭,C-N键 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
+ R N H + O H 3
胺的碱性较弱,其盐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时,释放出游离胺。
R NH Cl + N a O H 3
R N H + C l+ H O 2 2
胺的碱性强弱
A、碱性强度:脂肪胺 > 氨 > 芳香胺
C H N H 3 2
PKb
(C H )2 N H 3 3 .2 7 N H 2 1 3 .0
C H C H O C H C H C H C H ) N HC H C H C H C H O H 3 2 2 3 ( 3 2 2 3 2 2 2
o 3 4 . 5 C o 5 6 C o 1 1 7 C
4 炭原子数目相同,沸点 伯胺>仲胺>叔胺.
5 溶解度:低级胺(C6~C7)能溶于水,溶解度略大于相应 的醇。随分子量的增加,溶解度降低,高级胺不溶于水。
C H C H C H C H C H C H C H 3 2 2 2 2 3 N H C H C H 2 3
3-(N-乙氨基)庚烷
ON H C H C C H C C H 3 2 3
3-甲基-2-(N-甲氨基)戊烷
O H N 2 C O C H 2 5
4-亚氨基-2-戊酮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有机化学第章胺

例如:
+ N2+Cl-
OH
弱碱性 0~5℃
NN
OH
34
+ N2+Cl-
弱酸性 N(CH3)2 0~5℃
NN
N(CH3)2
进行重氮盐的偶联反应时,介质的酸碱性是很重 要的。一般说pH=5⎯7,重氮盐与酚类反应时,通常 用弱碱性介质;而与芳香胺反应时,常用中性或弱酸 性介质。
偶联反应的应用:
A)在有机分析中,用于对酚类及芳胺类化合物的 定性鉴定。
3
CH3NH2 ( CH3CH2)2NH ( CH3)2NCH2CH3 ( CH3)4N+Cl -
N H2
N HC H3
N (C H3)2
+ N(CH3)3
_ OH
伯胺
仲胺
叔胺
季铵类化合物
注意:
伯胺、仲胺、叔胺与伯醇、仲醇、叔醇的区别
胺类是指氮原子上所连接烃基的数目;
而醇类是指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所连接的烃基
NH H
碱性: 氨 > 芳香胺
10
按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
NH2
CH3
①
CH2NH2
NH2
NO2
②
③
NH2 NO2
NO2
④
②> ①> ③> ④
11
3) 季铵碱的碱性
季铵碱是强碱性物质,其碱性与氢氧化钠相 似。季铵碱的分子中,四个无极性的烃基连接在带 正电荷的 N原子上,阻止了氢氧根与它的结合,使 季铵碱无论在固体或溶液中都完全解离,是典型的 离子键。
氢氧化二甲基乙基苄基铵
7
CH3
+
CH2 N C12H25 Br -
+ N2+Cl-
OH
弱碱性 0~5℃
NN
OH
34
+ N2+Cl-
弱酸性 N(CH3)2 0~5℃
NN
N(CH3)2
进行重氮盐的偶联反应时,介质的酸碱性是很重 要的。一般说pH=5⎯7,重氮盐与酚类反应时,通常 用弱碱性介质;而与芳香胺反应时,常用中性或弱酸 性介质。
偶联反应的应用:
A)在有机分析中,用于对酚类及芳胺类化合物的 定性鉴定。
3
CH3NH2 ( CH3CH2)2NH ( CH3)2NCH2CH3 ( CH3)4N+Cl -
N H2
N HC H3
N (C H3)2
+ N(CH3)3
_ OH
伯胺
仲胺
叔胺
季铵类化合物
注意:
伯胺、仲胺、叔胺与伯醇、仲醇、叔醇的区别
胺类是指氮原子上所连接烃基的数目;
而醇类是指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所连接的烃基
NH H
碱性: 氨 > 芳香胺
10
按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
NH2
CH3
①
CH2NH2
NH2
NO2
②
③
NH2 NO2
NO2
④
②> ①> ③> ④
11
3) 季铵碱的碱性
季铵碱是强碱性物质,其碱性与氢氧化钠相 似。季铵碱的分子中,四个无极性的烃基连接在带 正电荷的 N原子上,阻止了氢氧根与它的结合,使 季铵碱无论在固体或溶液中都完全解离,是典型的 离子键。
氢氧化二甲基乙基苄基铵
7
CH3
+
CH2 N C12H25 Br -
有机化学-胺

(CH3)2NH
NaNO2, HCl
(CH3)2N
NO
N-亚硝基二甲胺 黄色油状 3º胺氮上无氢原子, 不与亚硝酸反应 亚硝酸可以用于区别三种脂肪胺
O R C NH2 + Br2 + NaOH H2O RNH2 + CO2 + 2NaBr
只有一级酰胺才能发生Hofmann 重排
三、胺的制法
(5)盖布瑞尔 (Gabriel)合成法
O C C O O NH3 O C C O COOH COOH CONHNH2 CONHR O NH NH O NH KOH C2H5OH
COOH
三、胺的制法课堂练习
CH2Cl CH2CH2NH2
NaCN
CH2CN
LiAlH4 H2O
第十五章 胺
胺的分类和命名 胺的结构 胺的制备 胺的物理性质和波普性质 胺的化学性质 季铵盐和季铵碱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四、胺的物理性质波谱性质
1. 胺的物理性质
b. 低级胺溶于水?
氢键
a. 伯胺、仲胺的沸点高于非极性有机物,但低于相应的醇或羧酸 ?
酰基化反应的应用
C、引入永久性酰基——药物合成
(1)NaOH,H2O (2)H2O,H HO NO2 H2,Ni
Cl
NO2
HO
NH2
(CH3CO)2O
HO
NH C CH3 O
对羟基乙酰苯胺 扑热息痛 对乙酰氨基酚
酰基化反应的应用
d、降低氨基对芳环的致活能力
NH2
(CH3CO)2O NHCOCH3
强酸+Fe/Zn/Sn 等或 Na+EtOH 时,还原硝基化合物生成伯胺
NO2 Fe, HCl or Zn, Sn, HCl NH2
《有机化学》胺

仲胺所生成的苯磺酰胺分子中的氮不连氢 原子,因不能溶于碱性溶液而沉淀析出
18
RNH2 +
SO2Cl
NaOH [
SO2NHR
] SO2NR Na+
溶于水的盐
R2NH +
SO2Cl
SO2 NR2
NaOH 不反应
R3N +
SO2Cl
不反应
19
4.与亚硝酸反应
不同种类的胺与亚硝酸反应的产物各不相同, 所以常用此类反应进行鉴别和合成。 由于亚硝酸不稳定,在反应过程中通常由亚硝 酸钠与强酸作用制得。 (1) 伯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甲胺
二乙胺
甲乙胺
NH2
CH2NH2
NH2
苯胺
苄胺
-萘胺
5
当氮原子上同时连有芳香烃基和脂肪烃基时, 则以芳香胺作为母体,脂肪烃基作为取代基写 在母体名称前,并冠以“N” 字:
NHCH3
CH3 N
CH3
CH3 N
CH2CH3
N-甲基苯胺 N,N-二甲基苯胺 N-甲基-N-乙基苯胺
季铵类化合物的命名与无机铵盐和氢氧化铵的命名 相似。例如:
(2)季铵碱或季铵盐
(CH3)4N+OH-
(CH3)4N+ Cl-
一元胺(含一个氨基)、二元胺(含两个氨基) 和多元胺(含两个以上的氨基)。
CH3CH2CH2NH2
H2N CH2CH2 NH2
一元胺
二元胺
4
(二) 命名 简单胺的命名是以胺为母体。
CH3NH2 CH3CH2NHCH2CH3 H3CNHCH2CH3
H2N
SO3H
CH3CH CO2H H NCH3
有机化学课件第十四章

CH2CH2OH CH3 N+ CH3 OHCH3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氢氧化(2-羟乙基 三甲铵(俗名胆碱 俗名胆碱) 氢氧化 羟乙基) 三甲铵 俗名胆碱 羟乙基
§14—2 14—
1. 脂肪胺 脂肪胺: (1) )
胺的结构
sp3 N H3C
112.9 H
o
N为SP3杂化, 杂化, 为
105.9
o
不等性)杂化。 是(SP3不等性)杂化。
4. 季铵化合物:将负离子和取代基的名称放在“铵”字前 季铵化合物:将负离子和取代基的名称放在“ R4N+ X- 卤代四某铵;(CH3)4NCl 卤代四某铵;
[(CH3)2CH]4N+I-
氯代四甲铵 碘化四异丙铵
R4N+ OH- 氢氧化四某铵;(CH3)4NOH 氢氧化四甲铵 氢氧化四某铵;
H2NCH2CH2NH2
NH2 CH3CHCH2CHCH2NH2 CH3
CH3
H2NCH2CHCH2NH2
CH3 CH3
2-甲基 ,4-戊二胺; 甲基-1, 戊二胺 戊二胺; 甲基
CH3 CH3 N—CH2—N CH3 CH3
1,2-丙二胺; , 丙二胺 丙二胺;
1, 2, 3-苯三胺; 苯三胺; 苯三胺
N,N,N’,N’-四甲基甲二胺; 四甲基甲二胺; 四甲基甲二胺
季铵化合物: 季铵化合物:氮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季铵化合物具 有旋光性, 有旋光性,
CH3 N H5C2
+
CH3 ph CH2=CHCH2 N+ C2H5
ph CH2CH=CH2
§14—3 14—
胺的物理性质
1.状态 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为气体。 状态: 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为气体。 状态 其它低级胺为液体。 其它低级胺为液体。 高级( > )胺为固体。 高级(C>12)胺为固体。 2. 气味:低级胺臭味。三甲胺为臭鱼味;丁二胺(腐胺)、戊胺 气味:低级胺臭味。三甲胺为臭鱼味;丁二胺(腐胺)、 )、戊胺 尸胺)是蛋白质腐败的气味。 (尸胺)是蛋白质腐败的气味。 3. 沸点: 沸点: 醇> 10 胺> 20胺> 30 胺 > 醚>烷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氢氧化(2-羟乙基 三甲铵(俗名胆碱 俗名胆碱) 氢氧化 羟乙基) 三甲铵 俗名胆碱 羟乙基
§14—2 14—
1. 脂肪胺 脂肪胺: (1) )
胺的结构
sp3 N H3C
112.9 H
o
N为SP3杂化, 杂化, 为
105.9
o
不等性)杂化。 是(SP3不等性)杂化。
4. 季铵化合物:将负离子和取代基的名称放在“铵”字前 季铵化合物:将负离子和取代基的名称放在“ R4N+ X- 卤代四某铵;(CH3)4NCl 卤代四某铵;
[(CH3)2CH]4N+I-
氯代四甲铵 碘化四异丙铵
R4N+ OH- 氢氧化四某铵;(CH3)4NOH 氢氧化四甲铵 氢氧化四某铵;
H2NCH2CH2NH2
NH2 CH3CHCH2CHCH2NH2 CH3
CH3
H2NCH2CHCH2NH2
CH3 CH3
2-甲基 ,4-戊二胺; 甲基-1, 戊二胺 戊二胺; 甲基
CH3 CH3 N—CH2—N CH3 CH3
1,2-丙二胺; , 丙二胺 丙二胺;
1, 2, 3-苯三胺; 苯三胺; 苯三胺
N,N,N’,N’-四甲基甲二胺; 四甲基甲二胺; 四甲基甲二胺
季铵化合物: 季铵化合物:氮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季铵化合物具 有旋光性, 有旋光性,
CH3 N H5C2
+
CH3 ph CH2=CHCH2 N+ C2H5
ph CH2CH=CH2
§14—3 14—
胺的物理性质
1.状态 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为气体。 状态: 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为气体。 状态 其它低级胺为液体。 其它低级胺为液体。 高级( > )胺为固体。 高级(C>12)胺为固体。 2. 气味:低级胺臭味。三甲胺为臭鱼味;丁二胺(腐胺)、戊胺 气味:低级胺臭味。三甲胺为臭鱼味;丁二胺(腐胺)、 )、戊胺 尸胺)是蛋白质腐败的气味。 (尸胺)是蛋白质腐败的气味。 3. 沸点: 沸点: 醇> 10 胺> 20胺> 30 胺 > 醚>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6H11
H
NH2
CH3
(R)
四 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制备1o胺)
还原剂
反应式: RNO2
RNH2
还原剂的分类:
1 酸性还原剂: 酸+金属 (Fe+HCl, Zn+HCl, Sn+HCl, SnCl2+HCl)
2 中性还原剂:催化氢化,常用的催化剂有 Ni, Pt, Pd. 3 碱性还原剂:Na2S, NaHS, (NH4)2S, NH4HS, LiAlH4
CH3NH2 methylamine
NH2 aniline
CHhylmethylamine
甲胺
苯胺
甲基乙基环丙胺
2. IUPAC命名法:
选含氮最长的碳链为母体,称某胺。 N上其它烃基为取代基,并用N定其位
CH3NH2
methylamine
甲胺
CH3
H3C
N
C2H5
N-ethyl-N,4-di ethylbenzenamine
N,4-二甲基-N-乙基苯胺
CH3 N(C2H5)2 N,N-diethyl-3-methyl-2-pentanaime
CH3CH2CH CHCH3
N,N-二乙基-3-甲基-2-戊胺
CF3 NH2
CF3 2,5-bis(trifluoromethyl)benzenamine
exit
本章提纲
第一节 胺的分类、命名、物性和 光谱特征
第二节 胺的制备 第三节 胺的反应 第四节 重氮甲烷
第一节 胺的分类、命名、物性和光谱特征
一 胺的分类:
胺根据在氮上的取代基的数目,可分为一级(伯), 二级(仲),三级(叔)胺和四级(季)铵盐
二 胺的命名:
1 普通命名法:可用胺为官能团,如:
2,5-双(三氟甲基)苯胺
3. 胺盐和四级铵化合物的命名:
CH3NH2 HCl methylamine hydrochloride
甲胺盐酸盐
CH3CH2NH2 HOAc ethylamine acetate
乙胺醋酸盐
CH2CH3
+
CH3CH2-N-CH2CH3
Br -
CH2CH3
Tetraethylammonium bromide
( NaBH4 和 B2H6 不能还原硝基)
应用: 制备1o胺
五 腈、酰胺、肟的还原
腈 RC≡N
还原剂
RCH2NH2
1°胺
O
还原剂
酰胺 RCNH2
RCH2NH2
1°胺
O
还原剂
RCNHR'
RCH2NHR’
2°胺
O
还原剂
RCNR'2
RCH2NR’2
3°胺
NOH
Ni / H2
NH2
肟 CH3(CH2)4CCH3 6-8MPa, 75-80oC CH3(CH2)4CHCH3 1°胺
+ HBr
3 利用空阻及原料配比的调节, 来制备2o胺。
C6H5NH2 + C6H5CH2Cl
OH- C6H5NHCH2C6H5
4mol
1mol
96%
4 将2o胺制成金属胺化物,使N的亲核能力 增强,来制备3o胺。
(C2H5)2NH RLi (C2H5)2NLi n-C8H7Br n-C8H7N(C2H5)2
NH NH
+ RNH2
O
THF orDMF
三 用醇来制备(醇的羟基被氨或胺取代)
1
NH3 + R OH
Al2O3 加压
RNH2 + R2NH + R3N + H2O
2
ROH TsCl
ROTs
NH3
RNH2 + TsOH
SN2
TsCl CH3
SO2Cl
O
3
C C +N
O
O
O
C -O
N CO
H2O
C
溴化四乙铵
CH2CH3
+
CH3CH2-N-CH2CH3
OH -
CH2CH3
Tetraethylammonium hydrooxide
氢氧化四乙铵
三 胺的物性
低级胺为气体或易挥发性液体; 高级胺为固体; 芳香胺为高沸点的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 胺具有特殊的气味; 胺能与水形成氢键; 一级胺和二级胺本身分子间也能形成氢键;
NH3
-NH4X-
RI > RBr > RCl > RF 1°RX > 2°RX, 3°RX 以消除为主。
氨或胺的烷基化的具体应用
1 工业制备(结合高效率的分馏塔)
2 利用电子效应和原料配比的调节,可以制备1°胺
CH3CHCOOH + NH3 Br
1mol
70mol
CH3CHCOON+ H3 65 % -70%
(氯化三乙基苄基铵)
二 盖布瑞尔(S.Gabriel)合成法
利用邻苯二甲酰亚胺的烷基化来制备一级胺,称为盖 布瑞尔合成法。(空阻大的RX不能发生此反应)
O
O
O NH3
KOH
NH C2H5OH
O
O
O NR
O
H+ or OHH2O or ROH
NH2-NH2 C2H5OH
COOH
+ RNH2
COOH
O
HO
NH2 C
实例
C6H11
H
TsCl
OH
CH3
N
(R)
C6H11 H OTs
CH3
O CH3CO-
O N-
O SN2
O C6H11
N
H
O CH3
NH2-NH2
C6H11 H2N H
CH3
(S)
O C6H11
CH3CO
H OH
H2O
C6H11 HO H
TsCl
CH3
CH3
N
O N-
O SN2
NH2-NH2
RN+H3X- OH- RNH2 + H2O + X-
NH3 RNH2 + N+H4X-
RX + NH3
OH- RNH2 RX OH- R2NH RX
OH-
R3N RX R4+NX-
RX + 2mol NH3 -NH4 X- RNH2 RX
R3N RX
+
R4NX-
NH3 -+NH4X-
R2NH RX
5 制备环状胺
Br(CH2)n Br NH3 n=4-6
(CH2)n NH
Br(CH2)n Br
(CH2)n
N+
Br-
(CH2)n
NH3
Br
Br Br Br
Br Br
N
+ 3 HBr
6 介绍一个常用的四级铵盐
(C2H5)3N + C6H5CH2Cl
[ (C2H5)3NCH2C6H5 ]+Cl -
TEBA
四 胺的光谱特征
胺的红外和核磁共振谱见第八章。
第二节 胺的制备
一 氨或胺的烷基化 二 盖布瑞尔合成法 三 用醇制备 四 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五 腈、肟、酰胺的还原 六 醛、酮的还原胺化 七 从羧酸及其衍生物制胺
一 氨或胺的烷基化(Hofmann烷基化)
SN2
H NH2 + R X
RNH2 + HX
CH3(CH2)5CH=NOH Na + C2H5OH CH3(CH2)5CH2NH2 1°胺
常用还原剂:LiAlH4, B2H6,催化氢化, Na +C2H5OH
适用于肟 的还原
Eg 1 CH2=CHCH2CN LiAl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