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形象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形容关羽的形象

形容关羽的形象
关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蜀汉时期的名将,也是
民间英雄形象的典范之一。
他的形象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
人们称为“义薄云天”的代表。
下面就来分步骤阐述关羽形象的特点。
一、形象特点
关羽是一个相貌非常英俊,威武有力的人物。
他的脸型方正,眉
目疏朗,鼻梁高耸,嘴角微翘,给人以端正有力的感觉。
他的身材魁梧,骨骼粗壮,肌肉发达,给人以强壮坚毅之感。
他是一个极为英俊、魁梧、威武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极强的印象。
二、衣着特点
关羽的衣着一直是史书上记述最多的,以青蒙巾,黑面皮甲为实,悬白虎头短戟、长刀、步五虎盔的表现最多。
这样的打扮形象明显是
为了展现出一种将领的风范。
三、性格特点
关羽的性格特点是义气重、忠诚、信义、勤奋、公正,他对待朋
友们都十分忠诚,对待敌人则表现出一种坚决的态度。
他嫉贪官污吏,忧民疾苦,以维护公正而广受人民爱戴。
在中国历史上,他被人们尊
为人们公认的忠诚正义的代表,也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四、死后形象
关羽死后,他的形象更加伟岸,被大家神化。
他很快就成为了一
个史诗般的英雄人物,不仅被视为“丈夫之大者,气分为之奋发”,
而且还被作为一个道德典型和宗教符号,影响了几乎所有的中国人。
他的形象被塑造成为神话一般的存在,人们会在各种方式下纪念和怀
念这位中国的民间英雄。
总之,关羽是一个曾经屹立于世界上的伟岸而英俊的形象,同时
也是成为了中华儿女心目中的一个时代英雄。
他的形象给大家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三国演义》关羽形象分析课件

《三国演义》关羽形象分析课件《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形象是一个具有厚重历史意义的形象,他的形象在历史和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课件将从关羽的形象塑造、性格特点和历史地位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形象塑造1、象征:《三国演义》中,关羽作为身着绿袍,青龙偃月刀镇守荆州的将领,他的形象具有象征意义。
在古代文化中,青色代表着春季、新生,同时也代表着忠诚、义气等美德。
而青龙偃月刀则是典型的勇武利器,代表着力量与胜利。
2、外貌:关羽形象一直被描述为魁梧、充满武勇的形象,他的面容有一种雄浑刚健之感,铁青的面色和厚重的长髯使他看起来更加威武不凡。
书中还提到了他的身高,超过了当时正常的身高,如此一来就更加符合一个英雄形象的特点。
3、形象塑造手法:《三国演义》通过关羽所承担的不同任务和他表现出的特殊能力来深入塑造关羽的形象。
如让他镇守荆州,表现出他的忠诚和勇气;在赤壁之战中表现出一名顶天立地的勇士;在最后一天的决战中,宁可放弃自己的性命,也要为心中的大义奋斗到底等等,都深加塑造了关羽形象。
二、性格特点1、忠诚:关羽一生以忠诚为字眼,并以此打动了不少英雄之心,他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能坚守信仰,欠风流。
当时的乱世之下,人人都在逃避现实,只有关公和刘备像一盏明灯,给大家指明了方向和准则。
2、孝顺:关羽不仅忠于国家,也忠于家庭。
关羽一生牢记“孝为先”,以孝敬父母为首要任务,这点在《三国演义》中经常被提到,这正是其受人爱戴的原因之一。
3、义气:义气是关羽形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整个三国时期,关羽一直与主公刘备一起战斗,历尽千辛万苦却不离不弃,这种忠诚并没有换取过多的回报,然而,这却是他伟大的贡献之一。
三、历史地位1、军事地位:关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擅长骑射和骑战,并以青龙偃月刀驰骋沙场。
他的形象被人们描绘成铁血染面,战疆难度,一胆之士。
2、信仰地位:关羽不仅仅是一名勇士,更是一个信仰的象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羽被尊奉为武圣,崇拜者络绎不绝。
关羽忠义的故事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性格特点

关羽忠义的故事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是一部忠义智勇的英雄颂歌。
关羽是一个忠义智勇兼备的英雄形象。
他是一位忠于蜀汉、知恩图报、义薄云天的豪杰;是一位英勇善战、智勇双全、威震华夏的英雄。
但当他被尊为“五虎上将”之首后,随着地位的提高,他变得自高自大、居功自傲、刚愎自用,并因此错失良机,释放被困的敌酋曹操;也因此失荆州走麦城,可谓因小失大,给蜀汉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总观关羽,是一个性格复杂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不能一味赞誉他,也不能一味诋毁他,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人物形象。
他的悲剧命运不但不影响英雄形象的神威,反而使之更加真实可信。
关键词:忠贞神勇义薄云天刚愎自用因小失大元末明初问世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古代历史演义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小说。
《三国演义》是一部忠义智勇的颂歌。
它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他们代表着传统文化的正面与负面的特征,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着力赞美了忠义智勇的性格。
这里虽然有很强烈的封建色彩,但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至今仍给读者以积极向上的影响。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智勇兼备的人物形象,这就是为什么在三国中战将如云,而独有关羽被称为“绝伦逸群”①,与曹操、诸葛亮并列为“三绝”②的原因。
也是他被历代仁人志士奉为修身、厉志、敬业的人生楷模所在。
一、忠贞神勇、义薄云天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关羽富有特殊的气质和精神。
是作者热烈颂扬的英雄人物,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从他的外表到内心,无不闪烁着与众不同的英雄气度。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就《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说过:“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宽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③。
鲁迅先生看到了人物性格深层结构的东西。
关羽这一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义”,既不同于儒家的“仁义”,也不同于庸俗的“义气”,而是一种具有崇高、正义、神勇、刚直意义的“义气”——正义之气。
浅谈《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

浅谈《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关羽就是一位为历代仁人志士推崇的英雄形象。
本文主要从智勇双全、义薄云天、刚愎自用等特征,对关羽的形象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关羽;形象一、关羽简介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河东解良人。
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
关羽所用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82斤。
因杀人逃难江湖,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时逃至涿郡遇到刘备在召集人马,便跟张飞一起追随刘备,当时他只有23岁。
二、关羽的勇武与智勇(一)过五关斩六将第二十七回记关羽离开曹操,寻找刘备,一路分别受到了东岭关孔秀、洛阳城韩福和孟坦、汜水关卞喜、荥阳太守王植、黄河渡口秦琪的阻拦,于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保护二位嫂嫂千里寻兄。
曹操没有给关羽通关文牒,是想让关羽知难而退,而让曹操没想到的是关羽不但没有知难而退,而且斩杀了他的六员大将,继续他的寻程。
过五关斩六将既表现出关羽的勇武,又体现出他对刘备的忠义。
(二)单刀赴会单刀赴会是围绕荆州问题而展开的,体现了关羽的智勇。
由于刘备借荆州长期未还,孙权就派鲁肃设计杀掉关羽而夺取荆州。
第六十六回记关羽应鲁肃邀请过江商讨荆州之事,关羽为了捍卫国家尊严,同时也为了显示他的英雄气概,只身前往。
鲁肃早在宴间安排好伏兵,要杀关羽,关羽识破了其计谋,并用他的智慧全身而退。
单刀赴会体现了关羽非凡的胆量和智谋,可谓是英雄之极。
同时这种英雄风度充分暴露了关羽的好胜、轻率、虚荣,为后来的被杀埋下了危机。
三、关羽的义(一)桃园结义的情义桃园结义是刘关张三兄弟同生共死情义的表露。
后人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有许多人效仿焚香结义。
他们的情义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护送二位嫂嫂千里寻兄都是为了实践桃园结义的情义。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形象及事迹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形象及事迹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形象及事迹如下:
形象:
1.忠勇。
关羽之忠主要体现自从跟随刘备后,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2.狂妄。
关羽看不起曹仁,执意进军樊城,结果攻了半年多,都没
有攻下来。
3.孤傲。
刘备受封汉中王,关羽在得知自己和张飞、马超、黄忠被
封为上将后,很不满黄忠也被封为5虎将,明显是骄傲自大。
4.爱士兵。
关羽作为将军能真诚对待士兵,这在讲究等级观念的东
汉末年来说,是不多见。
事迹:
1.三英战吕布。
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关羽挥刀上阵,与吕布大战
数回合未分胜负。
2.义释曹操。
赤壁之战后,曹军遭到打击后逃往北方。
关羽念及曹
操昔日恩情,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人物形象是一个义薄云天、英勇无畏的英雄。
他高大威猛且武艺不凡,出场时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打造兵器后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而后虽然与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但仍能斩将杀敌,大显神威。
关羽的忠贞神勇、义薄云天是作者极力颂扬的英雄式人物,也是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他身穿绿袍、坐骑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多次描写,并塑造出一个具有中华民族审美特点的英雄形象。
在面对困难和危险的处境时,关羽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状态。
他的勇气和智慧,尤其是他的重然诺、讲义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质,历来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三国演义之关羽解析

三国演义之关羽解析关羽,字云长,是中国历史上备受赞誉的英雄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广为流传的文学经典之一。
本文将对关羽这一人物进行解析,探讨他的性格、才能以及对历史的影响。
一、关羽的性格特点关羽是一个具有威严和忠诚的人物形象。
他以背信弃义、讲信用著称,被尊称为“义之典范”。
他非常忠诚于刘备,忠诚于兄长张飞,将忠诚看作作为一个武将最基本的品质。
他在演绎中表现出无私、正直的精神,深受观众喜爱。
其次,关羽的豪爽和勇猛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为人豁达,大度宽厚,待人和善,不计较私利。
他的勇武和胆识也是关羽的鲜明特点,无论面对敌人的攻击还是危险的情况,他都能保持冷静和勇敢。
另外,关羽还具备高度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
他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能够维护军队纪律和指挥有力。
他能够赢得士兵们的尊敬和爱戴,是一个备受敬仰的领导者。
二、关羽的才能和战绩关羽作为一名武将,不仅拥有出色的战斗力,还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
他精通骑射和剑术,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武艺。
他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的英勇和智慧赢得了赞誉。
关羽最著名的战绩莫过于单刀赴会和守阪洛的故事。
在单刀赴会的过程中,他以一人之力闯入敌军大营,展现了其无与伦比的勇猛和大无畏的气概。
而在守阪洛时,他坚守城池数月不退,展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信仰的忠诚。
关羽的才能不仅限于战场,他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谋略家。
他在战术上善于利用地理优势和敌人的弱点,制定出精准的作战计划。
在刘备发起攻张鲁的战争中,关羽奉命率军攻取汉中,展现了其高超的军事智慧。
三、关羽对历史的影响关羽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在文学作品中也被赋予了崇高的形象。
他的形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典范,被广泛传颂。
关羽的形象也被艺术家们所借用和形塑,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关羽在历史上的地位也非常重要。
他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之一,为刘备建立的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忠诚、正直和勇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进程,成为后世效仿的榜样。
名将关羽的形象演变与历史传承

名将关羽的形象演变与历史传承关羽,名云长,字长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名将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羽被视为忠义之人的典范,其形象在历史中经历了多次演变,但其忠诚、勇猛、仁义的精神始终深深地影响着后世。
关羽的形象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中,由此形成了广大读者的印象。
在小说中,关羽以一把青龙偃月刀和红脸孔的形象出现,举世闻名。
他的形象总结为“美貌、仪表堂堂、骁勇善战、忠诚耿直、待人宽厚、有担当”。
关羽在小说中为了不背叛刘备,甘愿离乡背井,流浪天涯,力保刘备到中原立业。
关羽的忠诚和勇敢使他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英雄。
然而,在历史上,关羽的形象并非仅限于小说中的刻画。
在《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中,关羽的形象已经开始出现。
他出生在河北渔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一个贫寒家庭,早年在黑山黄巾军起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关羽的勇猛和战绩为他赢得了人们的敬佩和尊重。
他在统一华北的过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谋和勇气。
关羽在曹魏时期为了保护刘备,一直忠诚地为刘备效力,并奉刘备为帝,以表明对刘备的忠诚。
他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将领之一。
然而,尽管关羽在演义和正史中的形象都表现出高尚的品质,但他的形象在历史传承中却出现了不同的解读。
比如,在民间传说中,关羽被奉为神明,成了勇士之神。
在许多农村地区,人们会设有关帝庙,祭拜关羽,祈求保佑平安和发财。
这种神化的关羽形象曾被用作抵抗异族入侵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象征。
此外,关羽也以文化符号的形式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得到表达。
例如,在京剧中,关羽以红脸孔和流苏装饰的造型出现,扮演者以深情、威严的表演风格展现关羽的英雄形象,演绎他不畏强敌、奋勇杀敌的精神风貌。
在电视剧和电影中,关羽的形象也屡次被演绎,成为经典的人物角色。
虽然关羽的形象在历史传承中经历了多次演变,但他的忠诚、勇猛、仁义的精神一直深深地根植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无论是在小说中的刻画,还是在正史和民间传说中的解读,关羽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名将,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品质和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羽形象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关公形象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依次为历史记载、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章回小说。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有一篇《关张马黄赵传》,其中的关公形象为历史记载。
陈寿评述道:“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他此时的特点概括为忠义、勇武、高傲、刚愎、不能容忍。
在民间传说以及其他的阶段,主要在道德和才能上对关公加以强化。
宋代的《三国志平话》中为了迎合普通大众的心理,说话艺人,强调了关公的平民出身,说话做事有甚至些粗俗,并且模糊处理了关公之死。
在元杂剧中关公的形象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升华到了新的层次-----成为了汉民族的象征。
宋元之时,汉民族屡受少数民族的欺压,特别是在元朝,汉人地位低下。
此时剧作家充分发挥想象将关羽塑造成一个顶天立地、英武豪迈、事业辉煌、高大完美,无与伦比的英雄楷模。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吸收前人的大量经验,加上自己的理解,将关羽写成“义绝”。
对关羽外表的描写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红枣,唇若施脂,丹凤眼,卧蚕眉,青龙偃月刀,啸风赤兔马。
”给人感觉是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青史对灯”一节还表现他的儒雅,至此他已是文武双全了。
关羽以忠义传世,在下邳兵败降曹,斩颜良文丑后又追兄而去时,曹操赞美曰:“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
关羽作为忠义的楷模,勇武的化身,充分体现了阳刚之美,寄托着士大夫和大众的道德理想、审美追求。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生物系
黄东方
20102211062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