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市发展史

合集下载

厦门城市发展史

厦门城市发展史

• 音乐雕塑——最长的 五线谱音乐雕塑《鼓 浪屿之波》 • 胡里山炮台旁边的环 岛路隔离带上,雕塑 着镯些音乐五线谱, 它就是著名的歌曲 《鼓浪屿之波》的乐 谱。该乐谱雕塑长 247.59米。这座兼 具艺术特色和地域特 征的雕塑成为环岛路 上的主要景点,2000 年11月被列为吉尼斯 世界之最,成为“最 长的五线谱音乐雕 塑”。
解放前的厦门,是个半封建、 半殖民地的商业消费性岛屿城 市,面积只有128平方公里, 人口不足27万人,经济基础十 分脆弱,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人民生活困苦。
解放之初,由于海峡两岸对峙, 厦门地处海防前线。潜伏特务 的破坏,金门的炮击, 台湾飞机的轰炸,给厦门的经 济恢复和发展带来重重的困难。 但是,英雄的厦门人民白日 荷锄夜枕戈,一手拿枪保卫祖 国的海防,一手坚持生产,发 展经济。
• 1954年,抓住国家 修建鹰厦铁路的机 遇,以移山填海的 精神,修筑厦门海 堤,使厦门岛与内 陆相连,成为人工 半岛,对加强海防 和促进厦门及闽南 地区的经济建设, 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1973年,日理万机 的周总理,顶住各 种压力,发出“三 年改变港口面貌” 的号召,翌年,克 服“海防前线不宜 搞重点建设”的影 响,国家计委把东 渡一期工程列入国 家“五五”计划建 设项目,厦门抓住 机遇,加快东渡港 区的建设,昭示着 沉寂多年的厦门港 启锚远航。
•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 设立厦门经济特区。之后, 一系列政策优势,给厦门带 来了历史的机遇。 • 1981年10月,在厦门岛西 北部的湖里划出2.5平方 公里兴建出口加工区。 • 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 察厦门,亲手写下“把经济 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 题词。随后,国务院又决定 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整 个厦门岛,并逐步实行自由 港的某给你。”,秉承这 一建设宗旨,厦门环岛 路成为厦门最重要的环 海风景旅游干道之一。 • 厦门环岛路全程31公里, 路宽44-60米。整条路段, 有的依山傍海,有的凌 海架桥,有的穿石钻洞, 可以说每一个分段都有 不同的风景。蓝天,大 海,沙滩,绿地,四季 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 开用来形容是再合适不 过了。

厦门的特色

厦门的特色

厦门的特色
厦门,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海滨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

以下是一些厦门的特色:
1.鼓浪屿:这是厦门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音乐文化而闻名。

鼓浪屿的街道蜿蜒曲折,两旁是各种特色小店和音乐厅,这里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别墅和教堂,如三一教堂和八卦楼。

2.南普陀寺:这是厦门的佛教圣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寺庙内的佛像庄严神圣,寺庙外的风景秀丽,是厦门的一大景点。

3.厦门大学:作为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厦门大学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这里的古老建筑和优美的校园环境都让人流连忘返。

4.环岛路:这是一条贯穿厦门海岸线的公路,两旁是美丽的海景和各种特色小吃。

在这里骑行或漫步,可以充分感受厦门的海滨风情。

5.海鲜美食:厦门地处海滨,海鲜资源丰富,因此海鲜美食也是厦门的一大特色。

在当地的餐馆可以品尝到各种新鲜的海鲜,如鱼、虾、蟹等。

6.茶文化:厦门人喜欢饮茶,茶文化也是厦门的一大特色。

在当地的茶馆可以品尝到各种好茶,同时欣赏茶艺表演。

7.闽南戏曲:厦门是闽南戏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的戏曲文化十分丰富。

在当地的戏院可以欣赏到各种闽南戏曲表演,如歌仔戏、高甲戏等。

总之,厦门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文化底蕴都让人难以忘怀。

厦门城市介绍

厦门城市介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厦门城市介绍
厦门是中国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 之一。
厦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厦门有美丽的海滩和 清澈的海水,是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其中最著名的是鼓浪屿,这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欧洲 风情的小岛,有许多历史建筑和独特的文化氛围。此外,厦门还拥有许多山川和湖泊,如南 普陀寺、胡里山炮台等,这些地方都是人们爱好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厦门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厦门港是中国 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也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此外,厦门还拥有现代
厦门城市介绍
化的交通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厦门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城市之一,拥有多个产业园区和工业基地。厦门是中国重要的电子 信息产业中心,拥有众多的电子企业和研发机构。厦门还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和服务业中心, 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
厦门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活动。厦门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 化景点,如南普陀寺、鼓浪屿等,这些地方展示了厦门的历史和文化。此外,厦门还举办了 许多文化活动,如厦门国际马拉松、厦门音乐节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厦门城市介绍
总之,厦门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无论是旅游观光、 商务洽谈还是生活居住,厦门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改革开放之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之经济特区

六、经济特区





广东省的深圳市 广东省的珠海市 广东省的汕头市 福建省的厦门市 海南省的海南岛
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 – 辉煌成就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各项事业都 取得巨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 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不仅迅速改变了 自身的面貌,而且对全国的改革和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
珠海经济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 -辉煌成就

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对外开放成绩突出 民营经济迅速发展 可持续发展成效显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汕头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主要成就


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全国投 资硬环境十优城市"、"全国卫生城市"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总结: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 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 口。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发展速度 最快的增长点,经济特区的试验和示范 作用,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树立了一块明 亮的路标。
班级:126 学号:201112603
厦门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主要成就



国民生产总值:从7.41亿元到1160亿 元 工业规模:从10.07亿元到2430亿 元 对外开放:从2.5平方公里到1569 平方公里
海南经济特区
海南经济特区-发展成就

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特色产业结构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新型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城乡居民总体步入小康社会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生态省建设成效显著

中国城建史—第一章

中国城建史—第一章
东北及内蒙古还发现大石堆砌建筑。
穴居: 建筑分为横穴和竖
穴两大类,横穴后来发展为 窑洞;竖穴发展为半穴居和
地面建筑
巢居:树上建巢的原始居 住方式,多出现于长江流 域以南的河姆渡等原始文 明,后发展为架空的干栏 式建筑。
半穴居:为黄河 中上游地区的主 要居住形式,进 入室内的斜坡道 由人字形屋顶覆 盖,居住面四周 的壁面以木骨泥 墙的方式构成向 内倾斜的壁体。 室内以木柱构成
❖ 张京祥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东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总结西方城 市规划思想史的著作。按照西方城市规划 思想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期,在概要介绍各 个时代西方社会总体发展背景与社会主体 思潮的基础上,系统而简要地阐明了西方 城市规划二千五百多年来所形成、演替的 基本思想与主流精神,并对城市规划思想 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原始居民点代表
半坡村原始村落示意图
居民点的位置的选择 居民点的分区 居民点建筑的分布
第四节 城市的产生
1、城市产生的社会背景 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解体,奴隶社会形成。
➢ “宀”甲骨文象房屋之形,是古代的一种房屋。 由宀字符构成的汉字,大都与居宅建筑有关,它们或代表
不同类型的建筑,如宫、室、家、牢等。
➢ “广”是依山建造的房屋或屋脊。 所指的建筑是比较简单的,或者主要不是供人住的,如
“庐”、“廊”、“庑”、府”、“库”等。
➢ 在简化字里,“广”旁有时简化为“厂”,如“厨 (房)”、“(马)厩”、“厕(所)”等。
5、原始居民点内的其他设施 壕沟、围墙:为了防御。
古代原始居民点的布局特点
(1)位置:地势高、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 向阳坡、靠近河湖水面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

对外开放
• 当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时,规划面积只有湖里区的2.5 平方公里。1984年2月9日,邓小平同志在厦门视察时,挥笔写下了“把经济 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随后中央作出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从2.5 平方公里扩大到厦门全岛131平方公里。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步伐大大提速。 1989年国务院批准厦门市所辖的海沧、杏林设立台商投资区,成为大陆首批台 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随后也获准设立。这样,厦门特区建设热潮很快 由岛内向岛外扩展、由最初的2.5平方公里扩展到全市的1569平方公里。去年 厦门火炬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从1.5平方公里扩到13.75平方公里,火炬(翔安) 开发区130多万平方米通用厂房随之动工建设,掀起了厦门岛外工业集中区建 设高潮,厦门工业中心由岛内移向岛外的格局基本形成。在特区建设进程中, 厦门市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不断创新投融资体制,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 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郑栅洁说,1981-2005年厦门市预计累计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44.67亿元,年平均增长26.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累计约 完成1000亿元,年均增长29.4%,厦门已基本建成现代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 系、先进的信息通讯网络和水电气配套等基础设施,城市功能也不断完善。 厦门每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生产总值达2.47万元。
01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全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评比中,厦 门已连续两年居第9位,是除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经济圈之外唯一 进入前十名的城市。这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始终保持经济增长的高速 度、高效益所带来的结果。 厦门市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 厦门的GDP、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25年年均增长率分别超过18%、 24%和22%,这三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不仅居于我国最前列,在国际 上也属于超常水平。据了解,曾经创造经济增长率“奇迹”的日本和 亚洲四小龙,20平均增长率也只在10%左右。

厦门旅游心得感受与收获_心得体会范文_

厦门旅游心得感受与收获_心得体会范文_

厦门旅游心得感受与收获厦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国际给予厦门很好的发展政策和条件,厦门是我国重要的旅游景区。

接下来就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厦门旅游心得感受与收获吧。

厦门旅游心得感受与收获篇1“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是一座风姿绰约的“海上花园”。

岛、礁、岩、寺、花、木相互映衬,侨乡风情、闽台习俗、海滨美食、异国建筑融为一体,四季如春的气候更为海的魅力锦上添花。

海水环绕、沙滩广阔、阳光和煦,由于生态环境良好,厦门的空气清新,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白鹭,形成了厦门独特的自然景观,又因为厦门的地形就像一只白鹭,它因此被人称为“鹭岛”。

我们去厦门往返的交通工具是飞机,这是幸运的,因为之前听说有跟团去过厦门坐火车去的,结果既浪费时间又旅途疲惫。

当天下午6点的飞机,从衢州起飞,飞机不大,只有52座,但幸运的是能看到美丽的云景。

两天的游玩时间,天公不怎么作美,第一天还好,有太阳,第二天就不好了,下起了雨。

一路上,我们游玩了鳌园、胡里山炮台等景点,下面就听我来介绍一下吧。

景点一:菽庄花园来到菽庄花园一定要去被誉为中国唯一,世界一流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看看。

本馆由原籍鼓浪屿的旅居澳大利亚钢琴收藏家胡友义先生提供珍藏的30台古钢琴,展现世界钢琴发展史,以传播钢琴音乐知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突现鼓浪屿音乐之岛、钢琴之乡的形象。

里面展出了十九世纪德国、奥地利产的古钢琴,都是胡先生的私人藏品,免费供游人参观的。

菽庄花园原是中国台湾富绅林尔嘉的私家花园,50年代气辟为公园,近年又建了许多设施,面积也扩大了3000多平方米,是颇有特色的海滨公园。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将中国台湾割让给日本。

可中国台湾军民拒绝割台,总兵刘永福等带领“黑旗军”进行抵抗,腐败的清政府又下令驻台官兵回大陆。

时任中国台湾垦抚兼团防大臣的林维源不敢逆旨,于1895年全家内渡,定居于鼓浪屿。

林维源,原籍龙溪,其先祖于乾隆年间赴中国台湾淡水垦殖发家,在台北建有“板桥别墅”即林家花园。

厦门经济特区1980

厦门经济特区1980

厦门经济特区1980-2001980年9月2日成立厦门经济特区委员会,郭超为管理委员会主任。

同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在湖里划出2.5公里为经济特区,建设湖里工业区。

陆续建设厦门国际机场,东渡港,杏林台湾工业区,厦禾路改造扩建,火车站改造扩建,海沧大桥建设。

国际会展中心建设,环岛路建设,现在的公路高桥建设,使这座老城在28年的建设中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比较稳定的文明海上花园城市厦门的名声地位在国内外不断提升。

厦门独特的本土文化1:“闽南话”:是地方族群语语言距今2000多年方言。

发展史学阐明当时错综复杂的方言,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书同文”可是方言不能消失,今天以普通语言为统一语言。

也就不在把方言发展为汉民共同的语言,转换为方言共同语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工具,因此:你可以理解闽南话的古汉语化石之称。

2:“答嘴鼓”:是呀韵的相声艺术应该发扬光大。

厦门茶文化泡茶品茶论功夫,韩信点兵一把壶.谈到海天空阔际,人生知己岂能无.厦门的饮食文化风味小吃,土笋冻。

生猛海鲜,沙茶面。

鹭岛咏(一)秋花高节胜春花,凤凰市树王中花。

海涛时送钢琴远,鹭岛闻名海蓝蓝。

(二)当年烽火迹犹留,万众胡里观炮台。

万石岩中游客多,又到南普拜佛陀。

(三)湖里工业科技园,数年岁月翻新篇。

国际机场人潮涌,东渡码头浪花翻。

(四)杏林集美开发区,兴旺发达产量增。

海沧大桥远景美,火车站前人车涌。

国际展会好友来,贸易洽谈发大财。

宽敞整洁公里线,鹭岛风景足驰怀。

(六)霓虹闪烁照楼房,宝马奔驰日夜忙。

这座老城还健在,二十八年变模样。

(七)建设鹭岛高架桥,海湾夜景绕全岛。

假设出门迷失路,不是故人难路行。

(八)闽南歌曲真好听,时时响在鹭岛城。

文明礼貌到处见,为人服务不留名。

(九)新闻两岸尽同风,庆祝小马当总统。

岁岁台胞来谒祖,东宫参罢又西宫。

近日争夸曾厝垵,当年海角一荒滩。

谁知变作旅游地,环岛新姿最好看。

(十一)风味小吃土笋冻,游人品尝尽讴歌。

生猛海鲜沙茶面,人人都赞好清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城市发展史
厦门城市发展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82年,楚国人建立了一个渔村,名叫“思明”,这是今天厦门市中心区域的中心。

在随后的1500多年里,“思明”一直是一个小渔村,直到清朝康熙年间(1661-1722),厦门开始发展成为一个城市。

清朝时期,厦门的商业和贸易得到了发展。

海关在1843年成立,将厦门与外部的贸易联系起来。

在日治时期(1895-1945年),厦门成为一个重要的商港和贸易中心,这是厦门经历了持续发展的开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厦门开始发展其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

厦门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之一,经济在计划经济的管理下继续发展。

1970年,厦门成为中国第二个经济特区,这标志着厦门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

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厦门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城市规模也在国内居于相对领先的水平,人口已经超过350万人。

厦门还拥有一个庞大的工业和制造业基础,并在高科技、金融、教育和文化方面拥有先进的实践和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