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古诗文大赛复习题(二)

合集下载

沪教版中预下古诗文比赛试卷

沪教版中预下古诗文比赛试卷

届古诗文比赛(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古诗默写(每题2分*15题,30分)1.随风潜入夜,。

2. ,浅草才能没马蹄。

3.千里莺啼绿映红,。

4. ,吹面不寒杨柳风。

5.请君暂上凌烟阁,。

6. ,去留肝胆两昆仑。

7.晴川历历汉阳树,。

8. ,莲动下渔舟。

9.浮云游子意,。

10.我歌月徘徊,。

11.得道者多助,。

12.只恐夜深花睡去,。

13. ,我脚高时他更高。

14. ,自缘身在最高层。

15.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选择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1.陈子昂登上幽州台,“独怆然而涕下”的原因是?A.思念家乡B.漂泊无依C.屡次落第D.怀才不遇2.下列哪一项不是杜甫“喜雨”的原因?A.富有灵性B. 应时而下C.浇落乱花D.润物无声3.王维在《山居秋暝》一诗中透露了一种怎样的情怀?A.放浪形骸B.归隐山林C.无为而治D.壮志难酬4.下列哪首诗不是送别诗?A.《泛吴松江》B.《送友人》C.《赠汪伦》D.《别董大》5.下列哪句诗歌不能用来形容春风?A. 乱花渐欲迷人眼B.吹面不寒杨柳风C. 春风送暖入屠苏D. 二月春风似剪刀6.下列哪句诗没有写到季节?A.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7.下列并称不正确的是?A.“韩柳”是指韩愈和柳宗元B.王维和孟浩然并称“王孟”C.“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甫D.唐宋八大家中有宋朝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三苏”8.下列属于儒家代表人物的是?A.吕不韦B.韩非子C.庄子D.孔子9.下列哪个成语是出自《论语》?A.三顾茅庐B. 螳螂捕蝉C.教学相长D.刻舟求剑10.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下列哪首诗不属于登高之作?A.《观沧海》B.《黄鹤楼》C.《丰乐亭游春》D.《登飞来峰》三、填空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1.“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是指今天的市。

2.“水面初平云脚低”中的“云脚”是。

2023上海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

2023上海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

金山一、古诗文(35分)(一) 默写(13 分)1. 儿童相见不相识, 。

(《回乡偶书》)2.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3.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所欲也》)4.小慧和家人去旅游,山峦重叠间正担心无路可走时,忽然眼前出现了一个山村,此情此景让她不禁吟起了《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

(二)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9 题(22 分)[甲]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

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四十亩,足以为丝麻: 鼓琴足以自娱: 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

回不愿仕。

”孔子愀①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②,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注释]①愀,表情变化的样子。

②审自得者,对于自己的得失看得很清楚的人。

审,明察。

5.[甲] 诗的作者是(朝代) 的:[乙] 文的作者是宋代的(人名)。

(2 分)6.解释下列加点字(4 分)(1) 任.尔东西南北风(2) 行.修于内者7.下列对[丙] 文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知识足够的人,是不会因为多利用自己而受到拘累的。

B.知识足够的人,是不会因为利禄而让自己受到拘累的C.知道满足的人,是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

D.知道满足的人,是不会多利用自己而使自己拘累的,8.对[丙] 文颜回“不愿仕”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生活有基本的保障。

2023年古诗文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2023年古诗文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古诗文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成语注音有误的是(\[单选题]*A.放荡不羁(ji)√B.分道扬镶(b话0)C.风雨如晦(hui)D.百折不挠(呜。

)2.下列成语书写有误的是(\[单选题]*A.白璧微瑕B.耳濡目染C.众口烁金√D.再接再厉3 .成语"匹夫之勇"中"匹夫"是指(\[单选题]*A.武夫B勇士CfUD.大丈夫4 .对成语"美轮美奂"中"轮"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单选题]*A.圆润C.车轮D.玉盘5 .面成语中画线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A.不可胜数(尽)8 .兵不厌诈(讨厌)√C.不爽毫发(差错)D.掉以轻心(摆弄)6 .下面成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A.再接再厉B.耳濡目染C.白璧微瑕D.不论不类V7 .孔武有力的"孔"的意思的(1[单选题]*A.某人的姓8 .小洞C很√D.与"有"同义9 .律诗中被称为颔联的是第()句。

[单选题]*A.一、二10 三、四√D.七、八9 ."饮鸩止渴"的"鸩"字的读音?口释义应是(\[单选题]*Ajiu;一种毒鸟BJiu;毒酒Czhen;毒酒VD.zhen,一种毒鸟10 ."冒天下之大不魅"的"魅"字的读音和释义应是(1[单选题]*A.wei;错误B.w百;是,对√C.wei;错误D.wei,是,对11 .下列语句结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单选题]*A.绳之以法B.动之以情C.嗤之以鼻D.一言以蔽之V12 .下列句子中的"当"字与"不忍当杀生之名”相近的一项是()[单选题]*A.一马当先B.愧不敢当,C.一夫当关D.当机立断13 .下列句子中的"诸"字含义与"投诸渤海之尾"不同的是()[单选题]*A.付诸东流B.诉诸武力C.公诸全校D.欢迎诸位√14 .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单选题]*A.计日程功B.川流不息C.悬梁刺骨√D.墨守成规15.下列和“夜乘小船就之"的"就"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单选题]*A.就地正法B.束手就擒C.挥毫而就D.避实就虚√16.下面成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风驰电掣(掣:che)√B.馋涎欲滴(涎:yan)C.鳞次栉比(栉:jie)D.病入育肓(肓:wang)17.下面成语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A.秋毫无犯(毫:新长的细毛)B.屡试不爽(爽:差错)C.名副其实(副:相称,符合)D.家徒四壁(徒:空)√18.下面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厉精图治B.翻天复地C.粗枝大叶√D.黄梁一梦19 .下列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张慌失措B.披星带月C.急流勇退D.受益匪浅√20 .下列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穿流不息B,惹事生非C.原形必露D.瑕不掩瑜V21 .下列名言名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1[单选题]*A.一言既出,四马难追B.失之毫厘,谬以千厘C.尺有所长,寸有所短D.他山之石,可以为错V22.对下列成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鬼斧神工:形容自然景观造型奇丽√B.守株待兔:形容公安干警十分机智C.卓尔不群:形容人的性格不合群D.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内容十分悲惨读不下去23.下列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厉精图治B.功亏一IgC.失之东隅,收之桑渝D.归真反璞√24冽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单选题]*A.骇群之马B.蛇蜃化石√C.沉鳞竟跃D.惊公之鸟2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多选题]*A."呆若木鸡"原为褒义词,后转为贬义词√B."按图索短"本是贬义词,后转为中性词C."明目张胆"原为中性词,后转为贬义词D."口若悬河"原为贬义词,后转为褒义词26 .下列"危"与其它不同(1[单选题]*A.转危为安B.居安思危C.正襟危坐√D.危如累卵27 .对下列成语中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走马观花(奔跑)B.怨天尤人(责备)C.鳞次栉比(比较)√D.笑容可掬(捧)28 .下列三表实数的是(\[单选题]*A.飞流直下三千尺B.一而再再而三C.泰伯读之三D.对影成三人√29 .根据干支纪年法,公元2023年是“辛丑"年,2023年是()年。

上海古诗文大会题库

上海古诗文大会题库

上海古诗文大会题库稿子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上海古诗文大会题库”这个超有趣的话题。

你知道吗?这个题库就像是一个藏满宝藏的神秘洞穴,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古诗文宝贝。

每一首诗、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等着咱们去发现它们的美。

比如说那些写景的古诗,读起来就好像把咱们一下子拉进了美丽的山水之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哇,眼前是不是马上就出现了那鲜活的画面?还有那些抒情的诗词,能让咱们感受到诗人心里深深的情感,有时候是欢喜,有时候是忧愁,就像咱们自己的心情一样多变。

而且这个题库里的题目也特别有意思!有让咱们猜猜诗人写作时的心情的,也有让咱们说说某一句诗用了啥修辞手法的。

每次做这些题目,都觉得自己像是在和古人玩一场超级有趣的智力游戏。

说起来,参加这个古诗文大会,准备题库的过程也很有趣呢。

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感觉知识一下子就变得更丰富啦!怎么样,是不是对这个上海古诗文大会题库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咱们一起去探索吧!稿子二嗨呀!今天要跟大家唠唠“上海古诗文大会题库”。

这个题库呀,那可真是个奇妙的世界!一打开它,就好像穿越到了古代。

里面的诗文有的豪迈奔放,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有的温婉细腻,“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心底那丝丝缕缕的柔情。

还有那些有趣的典故,藏在诗文中,等着咱们去挖掘。

每解开一个,都有一种发现新大陆的惊喜。

做题库里的题目,有时候会觉得有点小挑战,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呀!就像解谜一样,得仔细琢磨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答对的时候,那成就感,简直爆棚!而且哦,通过这个题库,还能认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大家一起为了喜欢的古诗文努力,那种氛围,特别温馨。

不管是为了比赛,还是单纯地喜欢古诗文,这个题库都能给咱们带来好多快乐和收获。

怎么样,准备好和我一起在这个古诗文的海洋里畅游了吗?。

上海初中古诗文大会历年真题精选5

上海初中古诗文大会历年真题精选5

上海初中古诗文大会历年真题精选(参考答案和解析见文末)*1. 下列句中的"危"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居安思危B.转危为安C.危如累卵D.正襟危坐*2. 下列句子都出自《醉翁亭记》,选出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3. 下列句子中的"为"与"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中的"为"用法相同的是()。

A.为人谋而不忠乎B.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 下列名著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庄子》②《史记》③《资治通鉴》④《世说新语》A.①③④②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D.①③②④*5. 下列文章不是选自我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的一项是()。

A.《香菱学诗》B.《群英会蒋干中计》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促织》*6. 下列与"不谓遇知音于此地"的"知音"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B.逝将归旧林,复此别知音。

C.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D.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7. 以下典故和庄子无关的是()。

A.濠梁之辩B.不耻下问C.鼓盆而歌D.运斤成风*8. 以下诗句没有使用典故的是()A.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B.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C.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D.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9. 以下与《庄子》有关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是()。

A.《庄子》又名《南华经》,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是道家学派经典著作B.《庄子》与《老子》《尚书》合称“三玄”C.《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与人生观、政治观等D.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10. 与"亭亭山上松"的"亭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023年诗词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2023年诗词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2023诗词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48分)1、(B)2、(D).3、( B )4、( C ).5(B).6、(A).7、( C ).8、( B ).9( B ).10、(A )11、(B).12、(C)二、诗词接龙(12分)1(6分)答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头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尺素忽惊来梓泽,双金不惜送蓬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2、(6分)答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三、解字题(10分)①凉州词(5分)答:①自下而上或由近及远;上;反衬。

②大林寺桃花白诗觅的对象分别是:___________。

(5分)答:春(春天、春光)。

四、诗词鉴赏(30分)北斋雨后①文同[ B ][ C ] (5分)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答案:(1)海上朝霞绚烂,江边梅开柳绿,天气和暖,黄莺欢鸣,阳光明媚,浮萍泛绿。

(2)归思(思念家乡的感情)。

二、三两联借景抒情,最终一联直抒胸臆。

(3)归思宦游人面对春日美景思念家乡的情感。

(4)颔联、颈联紧承“物候新”来写春色。

颔联是远景,颈联是近景。

“催”和“转”这两个动词将春天使万物复苏的动态表现得详细细致,用语精炼传神。

远景的壮阔与近景的微小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姿有彩、动静交叉的春景图。

浣溪沙苏轼(1)“但令人饱我愁无”一句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分)表达的情感是全都的,它们都抒发了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刻忧思。

上海初中古诗文大会历年真题精选8.6

上海初中古诗文大会历年真题精选8.6

上海初中古诗文大会历年真题精选(参考答案和解析见文末)*1.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中“书“的意思与()中的“书“相同。

A.书山有路B.书生意气C.大书特书D.精于书艺*2. “凌性烟之浮景,赴熙焰之明光“描绘的是()。

A.蜻蜓B.蝙蝠C.蜉蝣D.飞蛾*3.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中的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遁:逃遁B.逸:隐藏C.阳:表面上D.测:测度*4.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中的“逐“解释为()A.追B.循、沿C.赶走D.竞争*5. 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解释有误的是()。

A.出自《孟子》B.“厌”是“满足”的意思C.“精”指“上等好米”,“脍”指切碎的鱼或肉D.形容饮食十分讲究*6. 对李贺《南园(其五)》下列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

A.“何不”和“若个”都表示反问语气,强调了诗人郁郁不平的情感B.“何不”有势在必行之意,暗示出军情紧急和诗人焦虑不安的心境C.“若个”是基于现实的反问,衬托了前两句所言投笔从戎的必要性D.由首句之昂扬激越转入末句之沉郁哀怨,诗人的思想情感非常复杂*7. 刘仙伦在《野步》中把自己比喻为()A.黄犊B.枯荷C.鹭鸶D.舟楫*8. 下列对《饯别王十一南游》诗句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是“饯别”,但诗中没有写饯别场面,连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未提及B.首联写朋友登舟远去,小船驶入茫茫长江,诗人频频挥手,依依惜别C.颈联中的“飞鸟”用以隐喻友人的南游,倾注了自己关切和担忧之情D.尾联诗人想象朋友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心中充满愁思*9. 下列各组括号内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使)无徐庶之一言/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B.玄德之三(顾)/王(顾)左右而言他C.不求(闻)达于诸侯/隔篁竹,(闻)水声D.陛下亦宜自(谋)/肉食者(谋)之*10. 下列引号内词的词意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育将鬻己“以”偿/无从致书“以”观B.其主答“之”/吾欲“之”南海C.郭子敬闻“而”嘉之/“而”山不增D.令育与“其”子同学/欲穷“其”林本期初中古诗文大会真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1D。

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C组)

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C组)

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C组)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张继《枫桥夜泊》诗中直接表白旅人感情的一句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B.江枫渔火对愁眠C.姑苏城外寒山寺D.夜半钟声到客船2.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宋四家”的是A.颜真卿B.黄庭坚C.王安石D.赵孟頫3.司马谏议是指A.司马相如B.司马迁C.司马懿D.司马光4.《长恨歌》中“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的“汉皇”,这里指A.汉武帝B.汉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5.被闻一多先生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诗是A.《长恨歌》B.《将进酒》C.《春江花月夜》D.《登幽州台歌》6.孟子提出的著名学说是A.富国强兵B.有教无类C.民贵君轻D.非攻节用7.《诗经》中用于祭祀宗庙的乐歌,称为A.风B.颂C.大雅D.小雅8.《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A.法显B.玄奘C.吴承恩D.鉴真9.杜牧《江南春》在描绘江南春景的同时,还寄寓了A.历史感慨B.离别之愁C.身世之哀D.个人抱负10.“求田问舍”这典故是刘备鄙视____的故事。

A.张翰B.许汜C.辛弃疾D.张俭11.以下按照帝王年号、庙号、谥号顺序的一组是A.太初世宗武B.贞观文太宗C.明开元玄宗D.仁圣祖康熙12.纪昀所撰对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庆贺的年纪是A.121 B.130 C.131D.14113.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出自A.《水经》B.《山海经》C.《维摩诘经》D.《淮南子》14.下列不属于古代学官的是A.学士B.博士C.司业D.祭酒1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是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

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近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复习题(二)
一、古诗词默写
(1),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2)白云回望合,。

(《终南山》唐·王维)
(3),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唐·杜甫)
(4),天寒梦泽深。

(《与诸子登岘山》唐·孟浩然)
(5)东皋薄暮望,。

(《野望》唐·王绩)
(6)平沙日未没,。

(《塞下曲》唐·王昌龄)
(7)千寻铁锁沉江底,。

(《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
(8),数峰无语立斜阳。

(《村行》宋·王禹偁)
(9)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青玉案·元夕》[宋] 辛弃疾)
(10)时见幽人独往来,。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 苏轼)
二、一词多义
齐田氏祖,为之于庭()为人谋而不忠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天之于民厚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以其境过清()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可以为师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以愚以为宫中之事()乃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属予作文以记之()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三、文学常识
1.《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是我国第一部,其得名是源于宋神宗认为这部书“,”。

它和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为古代史学巨著,被后世并誉为“”。

2.《聊斋志异》简称《》是中国(朝代)著名小说家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堪称的巅峰之作。

3.柳宗元与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与刘禹锡并称“”,
与,,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4.范仲淹,(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我们学过他的《》其中“,”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5.孔子,名,字,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创始人,孔子重视教育,弟子多达3000,其中贤人位。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

三、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涸辙之鲋①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②。

监河侯曰:“诺③!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④?”庄周忿然
..作色
⑤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
..者耶?⑥’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⑦?”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⑧?’
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⑨,我无所处
..。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⑩。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选自《庄子·外物》)
【注释】
①涸:水枯竭。

辙:车轮辗过的痕迹。

鲋(fù):鲫鱼。

②粟:小米,泛指粮食。

监河侯:监理河道的官吏。

③诺:表示同意的答应声。

④邑金:封邑的租赋税金。

⑤作色:脸上变色,指发怒。

中道:中途,半道。

⑥来:语气词。

波臣:水族。

⑦岂:表祈使,可。

⑧激:阻挡水流,使其改道。

⑨常与:常所与共之物,这里指鱼生活于其中的水流。

⑩然:然后。

【思考与练习】
1.以下典故和庄子无关的是()
A.濠梁之辩
B.不耻下问
C.鼓盆而歌
D.运斤成风
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于()②忿然()③呼()
④何为()⑤且()⑥所处()
3.翻译:
①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②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4.联系文意,“涸辙之鲋”是用来比喻的人。

5.选文中庄子回答鲋鱼的话令其忿然作色,是因为对涸辙之鲋来说,(请用一句俗语回答);庄子以此作比喻,点出了监河侯的虚伪,这从监河侯回复中的两个“”字就可以看得很明显。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唐·王维)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唐·杜甫)
(4)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与诸子登岘山》唐·孟浩然)
(5)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野望》唐·王绩)
(6)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塞下曲》唐·王昌龄)
(7)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
(8)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村行》宋·王禹偁)
(9)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宋] 辛弃疾)
(10)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 苏轼)
二、一词多义
齐田氏祖,为之于庭(在)为人谋而不忠乎(给)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被)
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天之于民厚矣(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
以其境过清(因为)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才)
可以为师矣(凭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
以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乃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就)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于是)
三、文学常识
1.《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得名是源于宋神宗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它和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同为古代史学巨著,被后世并誉为“史学双璧”。

2.《聊斋志异》简称《聊斋》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堪称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3.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4.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我们学过他的《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5.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重视教育,弟子多达3000,其中贤人72位。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四、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②。

监河侯曰:“诺③!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④?”庄周忿然
..作色
⑤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
..者耶?⑥’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⑦?”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⑧?’
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⑨,我无所处
..。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⑩。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选自《庄子·外物》)
【注释】
①涸:水枯竭。

辙:车轮辗过的痕迹。

鲋(fù):鲫鱼。

②粟:小米,泛指粮食。

监河侯:监理河道的官吏。

③诺:表示同意的答应声。

④邑金:封邑的租赋税金。

⑤作色:脸上变色,指发怒。

中道:中途,半道。

⑥来:语气词。

波臣:水族。

⑦岂:表祈使,可。

⑧激:阻挡水流,使其改道。

⑨常与:常所与共之物,这里指鱼生活于其中的水流。

⑩然:然后。

【思考与练习】
1.以下典故和庄子无关的是(B)
A.濠梁之辩
B.不耻下问
C.鼓盆而歌
D.运斤成风
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于(向)②忿然(生气的样子)③呼(大声喊叫)
④何为(做什么)⑤且(将要)⑥所处(生存的地方)
3.翻译:
①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你有一斗一升的水来让我活命吗?
②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你竟然说这样的话,还不如趁早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呢!
4.联系文意,“涸辙之鲋”是用来比喻处于困境,离开生存之地,有急待援助重大危险的人。

5.选文中庄子回答鲋鱼的话令其忿然作色,是因为对涸辙之鲋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请用一句俗语回答);庄子以此作比喻,点出了监河侯不愿借粮给庄子以挽救他的家的虚伪,这从监河侯回复中的两个“将”字就可以看得很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