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A组)

合集下载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A组)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诗人?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

请问“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A.B.端午节C.中秋节D. 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A.《》B.《》C.《》D.《》4.“,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A.荣誉B.盛装C.光阴D.女子5.“风休住,蓬舟吹取去”中的“”是指:A.蓬莱、峨眉、B.蓬莱、、C.、峨眉、九华D.峨眉、、九华6.《》的作者是:A.王维B.C.陆游D.杜甫7.“雾失楼台,月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他们是:A.、、、B.、、、C.、、、D.、、、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类转蓬”,其中“”是指:A.的别称B.的别称C.的别称D.秘书省的别称9.“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A.《谢月兆楼校书叔云》B.《》C.《》D.《》10.李清照《》中“至今思项羽,”写的是项羽,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A.河南境内B.湖南境内C.安徽境内D.山东境内11.名句“,”的作者是:A.李商隐B.秦观C.D. 12.“君看一叶舟,出没x x里”,其中“x x”两字为:A.风波B.风雪C.风雨D.风浪13.“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A.大海B.C.湖泊D.道路14.《狱中赠》的作者是:A.B.C.D. 1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下列哪篇诗文?A.《》B.《》C.《》D.《》16.着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A.六一居士B.居士C.居士D.东坡居士17.“昨夜风”的下一句是:A.B.走马类转蓬C.分曹蜡灯红D.画楼西畔桂堂东18.“莫谴纷纷苔”中的“翠苔”是指:A.草地B.C.D. 19.《》中的最后一句是: A.B.C.愁见河桥酒幔青D.独怆然而涕下20.“,常使满襟”写的是下列哪位:A.曹操B.周瑜C.诸葛亮D.刘备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21.赠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题(含答案)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题(含答案)

第五届中学⽣古诗⽂阅读⼤赛复赛试题(含答案)上海市第五届中学⽣古诗⽂阅读⼤赛复赛试题(含答案)第⼀部分:基础题(40分)⼀、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诸⼦百家”是春秋时期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百家”中的最主要流派是A.儒、道、农、杂B.儒、法、纵横、阴阳C.儒、墨、道、法D.儒、道、法、农2.孔⼦从“六艺”开始学习,此“六艺”为A.礼乐诗书射御B.礼乐射御书数C.礼乐书数射辞D.礼乐赋射御曲3.古诗⽂中的地名“建业”、“淮扬”、“临安”、“姑苏”分别是现在的A.承德扬州西安昆⼭B.杭州南京西安⽆锡C.成都淮安杭州苏州D.南京扬州杭州苏州4.在古诗⽂中下列词语指代准确的是A.汗青(史册)B.须眉(胡须)C.⼱帼(⼿⼱)D.轩辕(车马)5.《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出⾝边琐事;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派的代表⼈物A.桐城B.唐宋C.公安D.竟陵6.下列⼀组有关“⽉”的名句,对其作者判断错误的⼀项是A.“⽉明星稀,乌鹊南飞”的作者是曹操。

B.“明⽉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的作者是张籍。

C.“⼈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的作者是苏轼。

D.“疏影横斜⽔清浅,暗⾹浮动⽉黄昏”的作者是林逋。

7.七⾔古诗是长短随意、声律⽐较⾃由的诗体,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七⾔古诗的是:A.李⽩《梦游天姥吟留别》B.⽩居易《琵琶⾏》C.曹丕《燕歌⾏》D.杜甫《秋兴⼋⾸》8.下列作家与作品搭配正确的⼀项是A.王维《观猎》《吴宫怀古》B.杜甫《⾈前⼩鹅⼉》《⽯壕吏》C.屈原《楚辞》《天问》D.施耐庵《⽔浒传》《⽼残游记》9.对下列诗句所描写的⼈物判断正确的⼀项是:1)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2)弯⼸征战作男⼉,梦⾥曾经与画眉3)慷慨悲歌君勿恨,拔⼭盖世故应亡4)万⾥中原皆汉⼟,⾼皇犹有故乡思A.陆游花⽊兰项⽻荆轲B.李⽩冯婉贞刘邦荆轲C.陆游冯婉贞荆轲项⽻D.李⽩花⽊兰项⽻刘邦10.下列作品集的命名⽅式都相同的⼀项是A.《贾长沙集》《王⼦安集》《王右丞集》《嘉佑集》B.《樊川集》《刘梦得集》《王临川集》《易安集》C.《欧阳⽂忠集》《周元公集》《范⽂正公集》《林和靖诗集》D.《七录斋集》《饮冰室合集》《惜抱轩⽂集》《震川⽂集》11.对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判断有误的是A.阿品远官河南做官B.汝幸⽽偶我配偶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盖房⼦D.客逾庖⽽宴⽤饭12.对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判断有误的是A.沛公居⼭东时殽⼭以东B.可谓智⼒孤危智慧和⼒量C.明年复攻赵下⼀年D.则遣从事以⼀少牢告庙官员13.下⾯加点字所判断的现象有误的是A.后虽⼩差“差”通“瘥”B.蚤实以蕃“蚤”通“早”C.裂缺霹雳“裂”通“冽”D.⽽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14.对下⾯加点词的活⽤情况判断错误的是A.参之孟荀以畅其⽀使……畅达B.李牧连却之使……退却C.汝⼜虑戚吾⼼使……担忧D.则席地倚墙⽽坐使……作席⼦15.下列加点字与“隐忍以⾏”中的“以”词性相同的⼀项是A.⾄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B.各各竦⽴以听C.⽽此⼭独以钟名,何也D.覆之以掌16.下列加点字与“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其”⽤法相同的是A.其皆出于此乎B.杳不知其所之也C.其若是,孰能御之D.尔其⽆忘乃⽗之志17.下⾯哪⼀项中的加点词不是复合⽂⾔虚词A.予分当引决,然⽽隐忍以⾏B.然⽽不王者,未之有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是故燕虽⼩国⽽后亡18.对下⾯句式判断有误的⼀项是A.鸡栖于厅省略句B.豫州今欲何⾄倒装句C.刘备天下枭雄判断句D.⾝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19.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项是A.⼤王来何操B.然则何时⽽乐耶C.宋何罪之有D.沛公安在20.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项是A.徒见欺B.府吏见丁宁C.百姓之不见保D.⽽⾃令见放为⼆、填空题(20分,每题1分)21.古⼈起名字有许多趣事。

初中古诗文大赛试题(附答案)

初中古诗文大赛试题(附答案)

初中古诗文大赛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项是《诗经》中的篇目?()A. 《离骚》B. 《关雎》C. 《九歌》D. 《天问》答案:B2. 以下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3. 以下哪项诗句出自《杜牧诗选》?()A.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答案:D4. 以下哪项诗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案:B5. 以下哪项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B6. 以下哪项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D7. 以下哪项诗句描绘了雪景?()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C.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A8. 以下哪项诗句描绘了夏日景色?()A.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B.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答案:A9. 以下哪位诗人是唐代边塞诗人?()A. 王之涣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10. 以下哪项诗句出自《将进酒》?()A.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获奖名单

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获奖名单

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获奖名单《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衍生注释:- “十五”和“八十”是表示时间跨度极大的数字,这里通过这两个年龄来突出征战时间之久。

“阿谁”是对“谁”比较亲昵的一种问法。

“狗窦”就是狗洞。

“旅谷”指野生的谷子,“旅葵”野生的葵菜,“旅”有一种漂泊、野生的意思。

赏析: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

作者用直白而深切的笔触深刻地描绘了一个老兵的悲惨遭遇。

情感上充满了悲哀、凄凉与无奈。

从表现手法来说,全诗没有一句议论抒情的话,只是平平道来,却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战争对百姓生活的无情破坏。

例如“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通过描写老兵到家后看到家园破败,野兔野鸡自在出入,野谷野葵四处丛生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家中早已物是人非,从侧面烘托出战争使原本美好的家园变得荒芜。

作者介绍:这首诗源于《乐府诗集》,由于时间久远,作者已经不可考。

但从诗歌内容看,这应该是一位非常了解底层百姓苦难、懂得战争残酷的民间创作者。

他用老兵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

运用片段:例子一:在历史课上,老师提到古代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时,我灵机一动站起来说:“老师,就像古诗《十五从军征》里描绘的那样,‘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一个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耗费在毫无意义的战争中,回到家乡时已是家破人亡,这多悲惨啊,这充分体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性呢。

”例子二: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去参观一个古代战争遗址,看到一片断壁残垣,我不禁感叹道:“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十五从军征》里描写的‘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战争过后的荒芜场景在这里也那么相似,当年士兵们经历了战争回到家又有多少是像这里一样满目的凄凉呢。

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答案

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答案

、选择题(分,每题分)、填空题(20分,每题1 分)31.寒鸦飞尽水悠悠32.何人不起故园情33.行人临发又开封34.君看八幅南朝事35.车如流水马如龙36.桃花流水窅然去37. 一蓑烟雨任平生38.怀旧空吟闻笛赋3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40.日暮乡关何处是41.清泉石上流42.影徒随我身43 . 无案牍之劳形44.志人45.小人之交甘若醴46.寡德之人47.名词作状语48.卖柑者言49.谪(贬)50.梅花落三、阅读理解题(30分)( - _) (14 分)51.(2分)如梦令52.(6分)颜色(2分)花儿怒放,二色并妍(4分)53.(6分)武陵(2分)心地高洁、超凡脱俗(4分)(二)(16 分)54.(4分)(1)攀缘(2)很,极(3)慢慢地,缓缓地(4 )完55.(4分)(1)老虎头皮发痒,就让猱爬上来不停地挠。

(2)我偶而得到一点荤腥,不敢独自享用,把它献给左右(一起吃)。

56.(2分)猱取虎脑直击老虎的痒处,其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且还不停地用花言巧语来麻痹老虎。

57.(6分)爱听好话却又麻痹大意(1)做人要正直(2)要警惕那些献媚逢迎的小人四、鉴赏评析题(20分)58.(10分)要点提示:首联第二句中的“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绪基调。

领联写景,景中含情, 隐约透露出旅人凌晨上路时一种萧瑟、寂寞、凄楚的心情。

尾联写回味昨夜之美梦,表现了欢乐的气氛,反衬了旅居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悲。

59.(10分)要点提示:爰旌目是一介书生,虽饿昏于道,却宁死不吃盗丘之食,为的是信守节义,真可谓是视气节重于生命的贤明君子。

五、创作题(10分)60.略第七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中预组)一、选择题(共 40 分, 每题 2 分)1.B 2.D 3.B 4.C 5.C6.D7.A 8.D 9.C 10.B 11.B 12.D 13.A 14.C 15.D16.A 17.B 18.C 19.B 20.A、填空题(共 40分,每题 2 分)39. 久居外地,思念家乡40. 参考: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等等(符合要求即可) 三、阅读题( 20 分)(一)(12 分)41. (2 分)书圣 兰亭序42.(4 分)集市 名词 买 动词43.(4 分)(1)为鹅被烹而叹息 ( 2)为得好鹅,不惜墨宝(或:写字换鹅) (意思对即可) 44.(2 分)任性率真(或:洒脱放达、特立独行等) (意思对即可)(二)(8 分)45.(2 分)俗人 李白(或:作者) 46.( 2 分)喜悦而矜持 轻松愉快47.(4 分)从字面上看没有回答;三、四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描写了碧山的自 然美景,实际上也就是对“何意栖碧山”的回答。

(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关于复赛试卷和复赛内容的说明

(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关于复赛试卷和复赛内容的说明

关于复赛试卷和复赛内容的说明1.分卷情况:预初卷、初一初二合卷(分别评奖)、初三卷、高一高二合卷(分别评奖)、高三卷、中职卷。

2.考试内容:预初年级卷——增刊初中部分标注★号的文言文、初中古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以及古代名句100题,占试题的80%;小学三、四、五年级课本中的部分古诗和古文(篇名待定),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占试题的20%。

试题题型:默写、选择、填空、简答。

初一初二卷——增刊初中部分标注★号、★★号的文言文、初中古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以及古代名句100题,占试题的70%;课内内容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10%。

试题题型:选择、填空(默写、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初三年级卷——增刊初中部分标注★号、★★号和★★★号的文言文、初中古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以及古代名句100题,占试题的60%;课内内容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20%。

试题题型:选择、填空(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高一高二卷——增刊高中部分的文言文和古诗词,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占试题的50%;课内内容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30%。

试题题型:选择、填空(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高三年级卷——增刊高中部分的文言文和古诗词,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占试题的40%;课内内容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40%。

试题题型:选择、填空(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中职学校卷——增刊初中部分的文言文和古诗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以及古代名句100题,占试题的60%;课内内容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20%。

试题题型:选择、填空(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第九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 全

第九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 全

上海市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中预组)答案(以下答案皆出自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望请海涵)一.1.B(kuī)2.C (旁征博引)3.C(攸:所)4.D(雷震《村晚》)5.B(清周起渭《西湖》)6.A (宋徐俯《春湖游》)7.B(明邵亨贞《贞溪初夏》)8.A(潘阆《酒泉子十首之四》)9.A(词的分类)10.C(元曲体制)11.D12.B(B为七律,其他为七绝)13.D(D为词曲)14.C15.A(宋朱熹《熟读精思》)16.A17.B18.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9.D(谁说你知道得多呢)20.D(居室简陋,但德行高远)二.21.春秋左丘明22.道周23.屈原楚24.辅佐年幼国君制定和颁布礼法25.安置祭品切菜时作为垫板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2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30.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31.明鸡32.杜甫江畔独步寻花33.春江水暖鸭先知34.种植(谷:庄稼木:树)35.店铺36.接近37同“轼”,(身子靠车上横木)表示尊敬38.“于”,在39.吹开,使……绽放、开放40.有志报国之人即时奋起、发愤图强三.(一)41.(1)破旧的(2)送42.封地使者使者曾子43.(1)是别人送给你东西,(您)为什么不接受呢?(2)接受别人馈赠的人会害怕得罪那个馈赠者;赠与别人东西的人会待那人以傲慢。

(注!把握关键字,成句且通顺即可)44.自食其力、无功不受禄(二)45.唐刘禹锡46.水光一体,十分和谐47.略四.略初一初二1.D2.D3.D4.A5.C6.A7.C8.C9.C 10.B 11.B 12.D13.D 14.D 15.A 16.D 17.D 18.D 19.C 20.D 21.C 22.C 23.A 24.C 25.D 26.C 27.D 28.D 29.B 30.C 二/31.阴阳割昏晓 32.无案牍之劳形33.晴川历历汉阳树34.复照青苔上35.遥知兄弟登高处36.生光辉37.铁马冰河38.妖娆 39.为谁辛苦为谁甜40.主管 41.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 42.能够43.如果、白白地44.梅妻鹤子 45.刘义庆幽冥录三/(一)46.解得,懂得 47.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第四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A组复赛试卷

第四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A组复赛试卷

“平安杯”第四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A组)比赛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10分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作者是()A.李白B.王维C.欧阳修D.张九龄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作者王昌龄所属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南北朝3.《密州出猎》是苏轼有影响的词之一,它所选用的词牌是()A.虞美人B.江城子C.菩萨蛮D.蝶恋花4.“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出自()A.《望蓟门》B.《再经胡城县》C.《闺怨》D.《苏幕遮》5.《七步诗》的作者是()A.曹操B.曹植C.曹丕D.曹冲6.“潮落夜江斜月里”的下一句是()A.两三星火是瓜洲B.碧海青天夜夜心C.万里寒光生积雪D.更深月色半人家7.蒋捷《虞美人·听雨》中的最后一句是()A.悲欢离合总无情B.寒山一带伤心碧C.壮年听雨客舟中D.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8.“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中的“徒”解释为()A.徒弟B.只是C.徒步D.空9.“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中的“逐”解释为()A.追B.循、沿C.赶走D.竞争10.“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的“岱宗”指的是()A.黄山B.衡山C.五台山D.泰山11.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范仲淹的谥号是()A.武穆B.文正C.文定D.文达12.下列属于送别诗的是()A.李商隐的《嫦娥》B.王之涣的《凉州词》C.韩翃的《寒食》D.王维的《渭城曲》1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_______马上催”,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A.古筝B.琵琶C.枇杷D.香槟14.“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重阳节是阴历()A.正月初一B.五月初五C.九月初九D.十月初十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杨柳”指的是()A.美好的春天B.轻快的曲调C.哀怨的曲调D.家乡16.刘仙伦在《野步》中把自己比喻为()A.黄犊B.枯荷C.鹭鸶D.舟楫17.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马观花(奔跑) B.怨天尤人(责备)C.鳞次栉比(比较) D.笑容可掬(捧)18.“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A组)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1.下列诗句是杜甫写的是A.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B.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C.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D.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下列诗句不是李白写的是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B.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3.下列诗句吟咏的对象是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A.雪B.瀑布C.暴雨D.高山4.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5.下列诗词句中不是描写“春景”的一句是A.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征人”是指A.行路的人B.流浪的人C.戍边的人D.思乡的人7.“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中的“些小”指的是A.这些小人B.官职卑微C.这一些D.一部分官员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是指A.唐朝李广B.楚国项羽C.汉朝李广D.三国项羽9.下列句子不是宋代词人所写的是A.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B.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C.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0.下列诗句中暗含人生哲理的是哪一句?A.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B.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C.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1.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历史人物的是哪一句?A.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B.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C.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D.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2.“两岸猿声啼不_,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横线上应填上的一个词是A.断B.住C.去D.尽13.“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下一句是A.百般红紫斗芳菲B.一江春水向东流C.孤帆一片日边来D.唯见长江天际流1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的意思是A.钟情B.聚集C.显现D.如同钟的形状15.选出下列诗句中“野”的意思不一样的一句A.野渡无人舟自横。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C.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下列哪句诗写的都是鹳雀楼?A.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B.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C.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D.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17.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中的“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写谁到了梁州?A.白居易B.李十一C.元九D.白居易和李十一18.“学无常师”中的“常师”意思是A.经常的老师B.固定的老师C.常常拜师D.经常做老师19.“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_之,朋友_之,少者_之’。

”依序填入的词应是A.怀安信B.信安怀C.安信怀20.“魏文侯与虞人期猎”中的“期”与下列哪一句子中的“期”的意思不同?A.不期而遇B.期有所得C.期三月而还D.期日中而行21.选出下列句中“至”的意义与其他三句“至”的意义不同的一项A.刘氏卒,遂至京师任职B.期日中,过中不至C.献县一令,待吏役至有恩D.强呼数人至,皆狰狞相向22.下列著名人物哪一个不是汉朝人?A.张良B.霍去病C.王粲D.苏秦23.下列名句中哪一句是霍去病说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C.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D.家祭无忘告乃翁24.“说客”指“游说之士”。

春秋战国时,列国纷争,他们在各诸侯国之间兜售自己的主张,希望受到重用。

下列故事中,哪一个是写“说客”的?A.路人献雉B.陈元方答客C.唐俭止太宗逞能D.张仪受笞25.“为人大须学问”一句的正确翻译是A.做人要学习大学问。

B.做人应该学习与求问。

C.做人必须有学问。

D.做人越年长越有学问。

26.偏义复词古今都有,是指两个意义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其实际含义只落在一个词身上,下边三句话中加点的词哪一个不是偏义复词?A.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

B.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7.下列句子中“穷”不是“困窘”“处于困境”这个意思的一句是A.图穷匕首见B.穷则独善其身C.穷则思变D.以子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28.下列诗句中同写一个历史事件“安史之乱”的一组是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29.通常所说的四书是A.《大学》《史记》《中庸》《论语》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大学》《论语》《中庸》《汉书》D.《易》《书》《诗》《春秋》30.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A.范仲淹B.柳永C.辛疾弃D.陆游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31.“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作者是赵嘏,诗题是《》。

3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的作者是。

33.“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中化用了陶渊明《》中的故事。

34.“昨夜嫦娥更潇洒,又携疏影过窗纱”中的“嫦娥”是指。

35.“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描写了作者在城所见的景物。

36.“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中的“河流”是指。

37.“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中的“流水”实指。

38.“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蓝”是指。

39.“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词中所写的花应是。

40.与苏秦“锥刺股”的故事相提并论的是汉朝人的“头悬梁”的故事。

41.劝导晋平公炳烛而学的人是。

42.我国古代皇帝自称,除了用“予”、“吾”等外,还有一个专用代词。

43.乐府,原指朝由国家设立的音乐官署。

44.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45.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一个文学流派,其创始人是。

4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李商隐的诗句,诗题是《》。

47.范成大《横塘》“细雨垂杨画船”中应填的一个词是(系、映、对)。

48.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中应填的一个词是(集、聚、皱)。

49.刘攽《新晴》中“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50.“水光潋滟晴方好”中“方好”的意思是。

三、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题目(10分,每小题2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51.文中有三个“度”字,用作动词的句子是52.文中“反”同“”。

53.翻译“宁信度,无自信也”这句话54.“至之市而忘操之”,后面一个“之”指代55.听了买履的郑人说“宁信度,无自信也”这句话后,请你设想一下问话的人(即问“何不试之以足”的人)可能会有怎样的面部表情,并用一句话(不超过20个字)来描写:四、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每小题2分)唐太宗得鹞(yào),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乃藏于怀。

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徵以讽谏。

语久,帝惜鹞且死,而帝素敬徵,欲其尽言。

徵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56.“绝俊异”中“绝”的意思是。

57.翻译“私自臂之”。

58.唐太宗“欲尽其言”的原因是。

59.有人说,听了魏徵的话,唐太宗一定会改掉贪图享乐的思想与行为的。

如果你同意,请从文中找出理由,如果你不同意,也要说明理由。

60.因政治清明,国势日隆,太宗朝被后人美称为(四个字):“”;至玄宗朝则被誉为“开元盛世”。

五、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0分)有医人工草书者,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孟浪者约略撮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羁延。

可否相约同人,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61.解释词语(4分,每题1分):(1)撮:(2)贻误:(3)羁延:(4)方:62.翻译(4分,每题2分):(1)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2)字期清爽,药期共晓63.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古代名医与他们的著作共两例(2分,每题1分)六、写作题(10分)物各有长短甘戊(wù)①使于齐,渡大河。

船人②曰:“河水间③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④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lù)(ěr)⑤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⑥;干将⑦为利,名闻天下,匠人以治木,不如斤斧⑧。

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⑨,子亦不如戊矣。

”注释:①甘戊:人名。

②船人:船夫。

③间:缝隙。

此指河面很窄。

④谨愿敦厚:恭谨而又忠厚老实。

⑤骐骥:骐骥、,各为骏马名称。

⑥狸:野猫。

此指猫。

⑦干将:古代名剑名称。

⑧斤斧:斧头。

“斤”即斧。

⑨千乘、万乘:指小国、大国。

64.阅读上文,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七、鉴赏题(10分)蜀中九日登高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春夜闻笛唐(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65.阅读上面两首诗,以“鸿雁知否诗人心”为话题写一段1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八、附加题(10分)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