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路故障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电路故障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电路故障分析一、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路故障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电路故障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因此,掌握电路故障分析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电路故障分析,包括故障类型、故障原因以及如何进行故障排除。
二、电路故障类型1.断路电路中某处断开,导致电路中无电流通过,用电器不能工作。
2.短路用导线直接或间接将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导线或电源。
3.接触不良电路中某处因某种原因导致接触不良,使电路中电流减小或消失。
三、电路故障原因1.电源故障电源内部故障可能导致电压不稳定或输出电流减小,从而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2.导线故障导线破损、老化、接触不良等原因可能导致电路短路或断路。
3.用电器故障用电器内部故障可能导致电器元件损坏、接触不良等问题,从而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4.连接处故障连接处松动、氧化等原因可能导致接触不良,从而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四、如何进行电路故障排除1.观察法观察电路的外观是否有异常,如导线破损、老化等。
同时,观察用电器是否正常工作,如灯是否亮、电机是否转动等。
观察法是进行电路故障排除的基础。
2.测量法使用万用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相关参数,如电压、电流等。
通过测量参数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电路的故障原因。
3.排除法逐步排除可能导致电路故障的原因,如先排除电源故障,再排除导线故障等。
通过逐步排除,最终找到导致电路故障的根本原因。
4.替换法使用正常的部件或导线替换怀疑有问题的部件或导线。
如果替换后电路正常工作,则说明原来的部件或导线有问题。
替换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电路故障排除方法。
五、总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路故障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应该掌握电路故障的类型和原因,并学会如何进行电路故障排除。
通过观察法、测量法、排除法和替换法等多种方法,学生可以快速有效地找到并解决电路故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感受电路故障排除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物理常见电路故障分析方法精讲

初中物理常见电路故障分析方法精讲1.观察电路:当发现电路故障时,首先要仔细观察电路的整体情况,包括电源、导线、电阻等元件是否正确连接,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松动。
检查是否存在电路的明显短路、开路或接触不良等问题。
2.逐个分析元件:针对电路中每一个元件,逐个进行分析。
首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工作,电源的电压是否稳定,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等。
接下来检查导线是否完好,导线是否有损坏或接触不良的情况,尤其是导线的两端是否正确连接到相应的元件上。
3.判断开路故障:如果电路中有开路故障,首先确定是否有元件没有正确连接或接触不良。
如果检查发现元件连接良好,可以使用万用表或者电路测试仪等工具,逐个测试电路中的元件是否损坏。
当电流不能正常通过一些元件时,很可能该元件存在开路故障。
4.判断短路故障:如果电路中有短路故障,首先要检查是否有两根导线之间的直接接触或者导线与其他元件之间的接触。
如果排除了接触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判断:-通过观察发现是否有元件损坏或烧毁的痕迹,短路现象常常伴随着明显的热量和焦糊味。
-使用万用表等仪器进行电阻测量,如果电路的电阻远远小于正常范围,说明可能存在短路故障。
-逐个拆卸电路中的元件,重新连接电路,判断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
当电路能正常工作时,之前的元件可能存在短路故障。
5.判断接触不良故障:当电路中出现信号不通或者电阻变大的情况,很可能是存在元件之间接触不良的问题。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判断:-使用钳子或者镊子等工具,小心地挤压或者移动元件的接触部分,观察电路是否会出现变化。
如果电路能正常工作,说明存在接触不良的故障。
-使用万用表等测量工具进行电阻测量,逐个测试电路中的元件的导通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
通过以上步骤细致地分析电路故障,可以提高排除故障的效率,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和问题解决的方法。
(完整)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方法

电路故障的种类及判断方法一、电路故障及其种类:1、电路故障: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通电时,发现整个电路或者部分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叫电路故障;2、电路故障类型,主要有两种,短路和断路。
断路原因:元件损坏、接触不良短路:分为电源短路和局部短路两种。
CD电源短路:指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从电源的正极回到负极。
电源短路,有如下图两种情况,一种是开关闭合,导线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另一种是开关闭合,电流表直接接到了电源两极上。
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从而烧坏电源或者电流表。
这两种情况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②局部短路:指的是串联的多个元件(含用电器、电表、开关)中的一个或多个(当然不是全部)在电路中不起作用(无电流通过该元件),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接线的原因或者电路发生故障引起的,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危害。
根据短路元件的不同又分为:用电器短路、电表短路、开关短路几种。
注意:在并联电路中,一旦用电器短路,同时就会造成电源短路。
3、家庭电路的电路故障:家庭电路的故障是常考的题型之一,家庭电路常见故障有四种:断路、短路、过载和漏电。
断路电灯不亮,用电器不工作,表明电路中出现断路。
断路时电路中无电流通过,该故障可用测电笔查出。
短路短路就是指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通路。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电阻很小,电流很大,保险丝自动熔断。
若保险丝不合适,导线会因发热,温度迅速升高,而引发火灾。
过载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导致通过导线的总电流大于导线规定的安全电流值。
出现这种情况轻者导致用电器实际功率下降;重者导线会因过热而引发火灾。
漏电如果导线外层或用电器的绝缘性能下降,则有电流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漏”入地下,漏电会造成用电器实际功率下降,也能造成人体触电。
使用漏电保护器能预防漏电的发生。
例1小明晚上做功课,把台灯插头插在书桌边的插座上,闭合台灯开关,发现台灯不亮。
为了找出故障原因,小明把台灯插头插入其他插座,发现台灯能正常发光,用测电笔插入书桌边的插座孔进行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孔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障原因可能是()A.进户线火线上的熔丝烧断B.进户线零线断了点拨:家庭电路中的两根电线,一根是火线,另一根是零线,它们间的电压是220V。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的分析课件

目 录
电路故障的基本概念电路故障的检测方法电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电路故障的实验与实践电路故障的预防与维护
电路故障的基本概念
定义
电路故障是指电路中的元件或线路出现异常,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分类
短路、断路、接触不良等。
长时间使用或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导致元件性能下降或损坏。
详细描述
短路故障通常表现为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引起火灾或电器损坏。在实验中,学生将学习使用万用表检测短路故障,通过观察电流的变化,判断短路的位置,并尝试修复短路,使电路恢复正常工作。
总结词
通过模拟电源故障,学习如何检测和排除电源故障。
电源故障可能表现为电器无法正常启动或工作异常。在实验中,学生将学习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如电压是否稳定、电源线是否完好等。学生将学习使用万用表检测电源故障,通过观察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判断电源故障的位置,并尝试修复电源故障,使电路恢复正常工作。
由于线路连接处松动或氧化等原因,导致线路接触不良。
电源电压不稳定或过高、过低,可能导致电路故障。
如温度、湿度、灰尘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元件老化或损坏
线路接触不良
电源问题
环境因素
电路故障的检测方法
通过测量电路中各点的电压,判断是否与正常值相符,从而确定故障点。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注意事项
详细描述
电阻检测法适用于断路或短路故障的检测,对于其他类型的故障可能不适用。
注意事项
通过经验判断故障的可能原因和位置,然后进行相应的检测和修复。
总结词
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可以根据故障现象和自己的经验,快速判断出故障的可能原因和位置,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和修复。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判断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判断一、电路故障判断的基本方法1. 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情况判断- 电流表- 若电流表无示数,可能是电路断路,导致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
例如在串联电路中,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如果某处断路(如灯泡灯丝断了、导线接触不良等),电路中就没有电流,电流表无示数。
- 若电流表有示数且很大,可能是电路短路。
比如在串联电路中,某个用电器被短路(如用一根导线直接连接在灯泡两端,灯泡被短路),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I = U/R(电源电压不变),电流会增大,电流表可能出现示数很大的情况。
- 电压表- 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电压表所测部分短路,或者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断路。
在串联电路中,如果电压表测某个用电器电压,当这个用电器短路时,电压表相当于测一段导线的电压,示数为0;如果电压表与电源之间的导线断开等情况,电压表也无示数。
- 电压表有示数,可能是电压表所测部分以外的电路断路。
例如在串联电路中,若电压表测某个电阻电压,当另一个电阻断路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内阻很大,根据分压原理,电压表几乎分得全部电源电压,所以有示数。
2. 根据用电器的工作情况判断- 如果某个用电器不工作,可能是该用电器自身断路(如灯丝断了),或者是与它串联的电路部分断路,导致没有电流通过该用电器。
- 如果多个用电器都不工作,可能是干路断路或者电源出现故障(如电源没电了)。
3. 用导线法判断故障位置(适用于简单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如果怀疑某个用电器断路,可以用一根导线将该用电器两端短接。
如果短接后电路中的其他用电器能正常工作,那么就是这个用电器断路了。
例如,在一个由电池、开关、灯泡L_1和L_2组成的串联电路中,L_1不亮,L_2也不亮,电流表无示数。
可以用导线短接L_1两端,如果L_2亮了,电流表有示数,就说明L_1断路了。
4. 用电流表法判断故障位置(有一定危险性,操作需谨慎)- 在串联电路中,如果怀疑某个用电器断路,可以将电流表串联在该用电器两端。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电路故障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电路故障电路故障是在电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或故障,可能会导致电路无法正常运行或者发生损坏等情况。
在九年级物理学中,电路故障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了解电路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路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一、短路短路是指电路中出现的两个导体之间的电阻变得非常小,导致电流绕过原本的电路路径。
短路会导致电流变强,电线过热甚至熔断,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引发火灾。
短路的原因可能是导线之间的绝缘层破损、两个导线接触过紧或者电路元件损坏等。
解决方法:1. 检查导线之间的绝缘层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2. 检查导线连接是否紧固,松动的连接应及时固定;3. 检查电路元件是否损坏,如有问题应更换。
二、断路断路是指电路中出现的导线中断或者连接不良的情况,使电流不能正常通过。
断路会导致电路中断,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断路的原因可能是导线受损、连接处松动或者电路中的开关未打开等。
解决方法:1. 检查导线是否有明显的受损情况,如有需要修复或更换;2. 检查连接处是否紧固,如有松动应及时固定;3. 检查电路中的开关是否已打开,如未打开则打开开关。
三、过载过载是指电路中电流超过了电路元件或导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可能导致电路元件烧毁或导线过热等问题。
过载的原因可能是电器使用功率超出所设定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异常或者电路设计不合理等。
解决方法:1. 确认电器的额定功率是否符合要求,如果超出则需要更换合适的电器;2.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应及时解决;3. 重新设计电路,确保电流在安全范围内。
四、接地故障接地故障是指电路中的某个导体意外地接触到了地线或者地体,导致电流通过了不正常的路径。
接地故障可能会导致电流异常、设备损坏,甚至对人体产生危险。
解决方法:1. 修复导线绝缘层的破损,确保导线与地体之间不会接触;2. 安装合适的接地装置,将电流引入地线;3. 定期检查电路的绝缘情况,及时清理各种可能导致接地的杂物。
初中物理故障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故障知识点总结导言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物理现象,比如电路短路、机械设备故障等。
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一些物理故障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物理问题。
本文将总结一些初中物理故障知识点,希望能对初中生有所帮助。
一、电路短路的原因和解决方法1. 电路短路的原因电路短路是指电流直接流向地,而不经过设备或元件。
电路短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导线损坏:导线老化、断裂或被动物咬断等都可能造成导线短路。
(2)设备故障:电路中的设备出现故障,比如元器件短路、断路等。
(3)操作不当:电路中的设备连接错误或安装不当也可能导致短路。
2. 电路短路的解决方法对于电路短路,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解决:(1)检查导线:仔细检查导线是否老化、断裂或损坏,及时更换损坏的导线。
(2)检查设备:逐个检查电路中的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及时更换故障设备。
(3)检查接线:核对电路连接的正确性,确保设备连接正确、安装稳固。
二、机械设备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1. 机械设备故障的原因机械设备故障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1)零部件老化:机械设备长期使用后,零部件容易老化、磨损和损坏。
(2)润滑不良:机械设备的零部件需要定期润滑保养,否则会导致部件磨损、卡滞等问题。
(3)操作失误:操作人员使用机械设备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设备故障。
2. 机械设备故障的解决方法针对机械设备故障,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解决:(1)定期维护:定期对机械设备的零部件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2)及时修理:一旦发现机械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停机检修,查找故障原因并修理。
(3)加强培训: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故障。
三、光学设备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1. 光学设备故障的原因光学设备故障通常包括以下原因:(1)灰尘堵塞:光学设备容易受到灰尘、污物等影响,导致镜片、透镜等部件堵塞。
初中物理常见电路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初中物理常见电路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电路故障是指在电流通路中出现的异常状况,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物理常见的电路故障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1.电源故障电源故障是电路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常见的电源故障包括电源漏电、电源短路、电源电压不稳定等。
电源漏电是指电源线与外界产生了电气接触,导致电流通过地线回路流失,通常是由于电源线绝缘劣化或者电插座接触不良造成的。
电源短路是指电源内部的元件出现短路,导致电流异常增大,通常是由于元件老化、烧坏或外部短路导致的。
电源电压不稳定则可能由于电压调节器故障、电源线接触不良等原因引起。
2.连接线故障连接线故障通常包括接触不良、接线松动或断开。
接触不良是指连接线与元件之间接触不紧密,导致电流无法正常通过;接线松动则是指连接线没有牢固固定,导致电流无法稳定流过;断开是指连接线被切断,导致电流无法流通。
这些故障通常是由于接线不牢固、线材老化或者线路长期使用产生疲劳断裂等原因造成的。
3.开关故障开关故障是指电路中的开关无法正常切换或控制电路的通断。
开关故障通常是由于接触不良、设备老化、开关按钮坏掉等原因引起的。
例如,开关无法开关时,可能是开关接触不良导致的;开关处于半开状态时,可能是按钮弹簧失效或磨损导致的。
此外,过载操作、频繁开关也可能导致开关损坏。
4.元件故障电路中的元件故障通常包括电容器漏电、电阻变化、二极管烧坏等。
电容器漏电是指电容器绝缘损坏,导致电容无法储存电荷;电阻变化是指电阻值变化,使电路的阻抗发生改变;二极管烧坏是指二极管内部的PN结被烧毁。
这些故障通常是由于元件老化、外界过电压、过电流等原因引起的。
5.短路故障短路故障是电路中最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短路故障是指电路中的两个或多个节点之间接触,导致电流绕过电路的正常路径而直接流过接触部位。
短路故障通常是由于导线绝缘损坏、元件短路、电路设计错误等原因引起的。
短路故障会导致电路电流急剧增大,造成线路过载、设备烧毁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一、短路、断路和开路1、短路:(1)电源短路:指导线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到了电源的两极上。
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源。
(2)用电器短路:指串联的多个用电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当然不是全部)在电路中不起作用,这种情况是由于接线的原因或者电路发生故障引起的。
(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破坏。
)2、断路: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有且只有一条通路,若在某出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
可能是由于接触问题或者电流过大把用电器烧毁引起的。
3、开路:一般情况下等同于断路。
就是负载断开或者电路断开出现一个端口,一般是电路的干路没有连接电源正负极,也有可能是导线断了,或者是干路串联了电压表等特大电阻的元件。
二、电路故障分析(一)针对串联电路中的断路故障方法1:将完好的用电器与被测电路并联。
若用电器正常工作,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若用电器不能工作,说明未测的电路上发生断路。
方法2:用导线与被测电路并联。
若未测电路正常工作,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若未测电路不能工作,说明未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二)利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判断电路故障1.对于电路中原有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析。
(1)示数增大,说明电路(或支路)中部分用电器被短路(若所有用电器都被短路,则电流表烧毁)。
(2)示数减小,说明电路(或支路)中发生断路。
2.(针对串联电路)将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
(1)有示数,说明被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2)无示数,说明:未测电路上发生断路。
(三)利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判断电路故障1.对于电路中原有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析。
(1)示数增大,说明未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被短路。
(2)示数减小,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被测电路上发生短路或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发生断路。
2.将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
(1)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是通路的。
(2)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被测电路上发生短路或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间发生断路。
串联电路的断路或短路故障分析,一般先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或用电器是否均工作),以确定故障到底是短路还是断路;然后可根据电压情况来判断故障发生的地方。
三、动态电路部分 类型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物理量的变化:明确电路(电压表直接去掉,简化电路);看准每个电表分别测的是谁的电压和电流;先看电阻的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流、电压的变化。
类型2: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物理量的变化:明确断开和闭合是分别是什么电路;画出等效电路(电压表直接去掉,简化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判断。
电流表无示数断路 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 电流表有示数大)短路电压表无示数电压表并联以外电路短路 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判断一、分析电路的“口诀”:先判串联和并联,电表测量然后判。
一路到底必是串;若有分支是并联。
A表相当于导线;并时短路会出现。
V表可并不可串;串时相当电路断。
二、连接电路的“口诀”:①电路:串联各件依次连;并联标节点、连干路,连好再检验。
②电表:A表串其中,V表并两端。
正(进)负(出)不能反,量程仔细断。
③提醒:无论串联或并联,电压表都应最后连。
二.串联、并联的识别方法(右图是简化、改画电路图的最终结果。
)1.电流流向法: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描绘出电流通过电阻的各条路经,一直达到电源的负极。
这是识别电路最直观的方法,也是连接实物电路时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
【例1】在图2(甲)所示电路中,三盏灯是如何连接的,开关闭合后,电流表测量的是哪部分的电流?做法:先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再沿着从正极到负极的方向,用箭头描绘各处的电流走向,标在电路图上,如图2(乙)。
分析:从图2(乙)中可以看出,点a是最初的电流分支点,点b是最后的电流会合点。
电流共有三条路径(I1、I2、I3),分别通过三盏灯(L1、L2和L3),所以三盏灯是并联的。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只通过L1,所以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L1的电流。
2.摘表法:从电路中摘去电压表和电流表,电压表所在支路用断路替代,电流表所在位置用导线替代。
如需进一步分析讨论,原电压表、电流表所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则应在简化后的电路上标出。
【例2】如图3(甲)所示电路中,三个电阻是__联的。
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V2的示数为5V,电源电压8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两个电压表使电路看起来比较复杂,摘掉两个电压表后,把电压表所在支路擦除,电阻的串联方式如图3(乙)所示。
两图比较可知,电压表V1测量的是R1和R3两端的电压U1+U3,电压表V2测量的是R1和R2两端的电压U1+U2,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之和大于电源电压。
3.直线法:这是把不规范电路简化成规范电路的普遍适用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将电路从电源正负极处断开,结合电流流向法,拉长和缩短某一段导线,使各组元器件都在一条直线上,一次不成,可逐次分步完成。
【例3】图4(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是6V,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V,问:灯L1、L2两端电压各为多少?分析:利用摘表法,可确定这两个灯泡的串联电路。
问题是电压表测量的电压是哪个灯两端的电压。
将电路拉成直线,画出如图4(乙)所示的简洁图,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节点法这是一种比直线法更直接、更简洁的快速简化电路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阻之间的连接导线缩减成点,相同的点用同一个字母表示。
如果一个电路中的点多于两个,可以将这些点排在一条直线上,再把相应的电阻补充到这些点之间,节点法和直线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例4】图5(甲)所示电路中,三个电阻是__联的;电流表A1测量的是通过电阻___的电流。
电流表A2测量的是___的电流。
分析:将图5(甲)中的电流表摘掉后,电路中三个电阻的连接方式仍然不明显。
从电源正极开始,可以标出三个位置都是a点(电源正极),另外两个位置都是b点(电源负极)。
如图5(乙)所示。
三个电阻都连接在ab两点之间,通过三个电阻的电流方向都是从a到b,所以这是一个并联电路。
再利用电流法,描绘电流走向如图5(丙)所示。
可以知道原电流表A1的位置通过的是R2和R3的电流I2+I3;原电流表A2的位置通过的是R1和R2的电流I1+I2、。
本题中两个电流表的位置跟【例2】(图3甲)中两个电压表的位置相同,因为用电流表替代了电压表,三个电阻的连接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电路故障分析经典例题1、先根据题给条件确定故障是断路还是短路:两灯串联时,如果只有一个灯不亮,则此灯一定是短路了,如果两灯都不亮,则电路一定是断路了;两灯并联,如果只有一灯不亮,则一定是这条支路断路,如果两灯都不亮,则一定是干路断路。
在并联电路中,故障不能是短路,因为如果短路,则电源会烧坏。
2、根据第一步再判断哪部分断路或短路。
【分析】L1与L2串联在电路中,用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开关闭合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
则故障原因是什么?解:你先画一个电路图:两灯都不亮,则一定是断路。
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两个接线柱跟电源两极相连接,这部分导线没断,那么只有L2断路了。
【例】L1与L2串联,电压表V1测L1电压,V2测L2电压。
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V1=0,V2示数很大,则L1短路而L2正常; B、若V1=0而V2示数很大,说明L2都断路。
解:两灯都不亮,则电路是断路,A不正确。
当L2断路时,此时V2相当于连接到了电源两极上,它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因此示数很大。
而此时L1等效为导线,因此两端没有电压,因此V1的示数为零。
答案为B。
一、简单电路故障类习题的分析判断【例1】如图1,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不亮,电压表示数为0。
则原因可能是()A、L1短路B、L2短路C、L1开路D、L2开路分析:闭合开关两灯都不亮,表明电路中无电流,是开路故障。
是L1还是L2开路呢?因为电压表测量L1两端电压,若是L1开路,则电压表应与L2串联接在电源两端,它应该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而此时电压表示数为0,说明电压表没有连接到电源两端。
正确选项是D。
【例2】如图2,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原因可能是( )A、L1短路B、L2短路C、L1开路D、L2开路分析: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判断这是电路中的部分电路短路故障。
那么是L1还是L2短路呢?可以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进行分析。
可以假设一下,若是L1短路,那么L1就相当于一根导线,它的两端电压就为0,这与题目条件不相符。
答案是B。
【例3】如图3,闭合开关时,L1发光而L2不亮,则原因可能是()A、L2开路B、L2开路C、R L1比R L2大得多D、R L1比R L2小得多分析:闭合开关时,L1发光,表明电路中有电流,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判断这是电路中的部分电路短路故障,L1发光而L2不亮,可以很快得出是L2短路;那么L2就相当于一根导线,它的电阻极小,而从电路中不能看出L2被短接,因而故障应是R L2比R L1小得多。
正确选项是C。
【例4】如图4,闭合开关时,电流表A与A1的示数相同,则原因可能是()A、L1短路B、L2短路C、L1开路D、L2开路分析:并联电路由于存在两条支路,因此必须分析各条支路是否有电流。
本题中,电流表A与A1的示数相同,即I=I1,说明干路和L1所在支路是通路,从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I=I1+I2 ,因此I2=0,即电流表A2示数为0,L2支路没有电流,此支路开路。
正确选项是D。
【例5】如图6,闭合开关时,灯泡都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原因可能是()A、ab间开路B、bc间开路C、cd间开路D、ad间开路分析:L1、L2都不亮,可以判断出电路故障属于开路。
由于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L2阻值很大(或者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远大于L、L3的电阻,所以开路故障应该是出现在L2所在的部分电路,正确选项应是B。
【例6】如图7,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没有偏转;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将ac两点连接起来,闭合开关瞬间,电流表指针迅速偏转到最大;当他用这根导线将bd两点连接起来时,发现灯L1发光。
则下列关于该电路存在的问题分析错误的是()L1完好 B、L2开路 C、L3短路 D、L2情况无法判断分析: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没偏转,首先可确定此电路中有开路故障。
用一根导线将ac两点连接起来,闭合开关瞬间,电流表指针迅速偏转到最大,说明开路故障没有出现在L3所在部分电路,同时说明L3被短路了;再用导线将bd 两点连接起来时,L1发光,说明故障也不是L1所在部分电路,那么只有L2开路的可能了。
综合上述分析,错误的选项应该是D 。
二、复杂电路故障类习题的分析判断例4 (06大连)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时,灯泡L1、L2都不亮,用一根导线的两端接触a 、b 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 、c 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 、d 两点时,两灯都亮。